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43

民法43

發布時間: 2020-12-18 16:28:39

❶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三條釋義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三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內人民法院有權扣留、提取容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收入。但應當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需費用。
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時,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被執行人所在單位、銀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儲蓄業務的單位必須辦理。

本法條釋義:既賦予了人民法院的執行權力——「人民法院有權扣留、提取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收入。」;又保障了被執行人的基本生活保障權利——「但應當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需費用。」;還明確了執行中的辦案程序以及相應機關應予以配合的法定義務——「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時,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被執行人所在單位、銀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儲蓄業務的單位必須辦理。」

❷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全文第=百四十=條、第二百四十三條、第=百四十四條,是什麼說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四十二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向有關單位查詢被執行人的存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情況。人民法院有權根據不同情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被執行人的財產。人民法院查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的財產不得超出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的范圍。

人民法院決定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財產,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有關單位必須辦理。

第二百四十三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扣留、提取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收入。但應當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需費用。

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時,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被執行人所在單位、銀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儲蓄業務的單位必須辦理。

第二百四十四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查封、扣押、凍結、拍賣、變賣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財產。但應當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需品。

採取前款措施,人民法院應當作出裁定。

(2)民法43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四十五條 查扣程序

人民法院查封、扣押財產時,被執行人是公民的,應當通知被執行人或者他的成年家屬到場;被執行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應當通知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到場。拒不到場的,不影響執行。

被執行人是公民的,其工作單位或者財產所在地的基層組織應當派人參加。 對被查封、扣押的財產,執行員必須造具清單,由在場人簽名或者蓋章後,交被執行人一份。被執行人是公民的,也可以交他的成年家屬一份。

第二百四十六條 查封財產保管

被查封的財產,執行員可以指定被執行人負責保管。因被執行人的過錯造成的損失,由被執行人承擔。

第二百四十七條 拍賣和變賣

財產被查封、扣押後,執行員應當責令被執行人在指定期間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被執行人逾期不履行的,人民法院應當拍賣被查封、扣押的財產;不適於拍賣或者當事人雙方同意不進行拍賣的,人民法院可以委託有關單位變賣或者自行變賣。國家禁止自由買賣的物品,交有關單位按照國家規定的價格收購。

第二百四十八條 搜查措施

被執行人不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並隱匿財產的,人民法院有權發出搜查令,對被執行人及其住所或者財產隱匿地進行搜查。 採取前款措施,由院長簽發搜查令。

❸ 如何理解民法通則第43條

您好,我國《民法通則》第43條規定:「企業法人對他的法定代表人或其他工作人員的經營活動,承擔民事責任。」第121條規定,「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執行職務中,侵犯公民、法人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8條規定:「企業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或其他工作人員,以法人的名義從事經營活動,給他人造成經濟損失的,企業法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第56條:「事業單位法人、社會團體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或其他工作人員以法人的名義進行業務活動,給他人造成經濟損失的,比照民法通則第三條的規定,由事業單位法人、社會團體法人承擔民事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42條規定:「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工作人員因職務行為或者授權行為發生的訴訟,該法人或其他組織為當事人。」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八條:「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以及工作人員,在執行職務中致人損害的,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一條的規定,由該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民事責任。上述人員實施與職務無關的行為致人損害的,應當由行為人承擔賠償責任。」由此可見,相關立法和解釋上,對於法人侵權的構成要件中侵權行為的具體表述並不相同。於是有相關學者抽象出「經營活動說」「名義說」「執行職務說」等觀點。梁慧星教授認為,中國民法通則第43條規定使用「經營活動」一語,似應解釋為凡從事法人經營活動及與經營活動有關的行為,無論法律行為、准法律行為或事實行為,均應屬於「執行職務」的范圍。我認為,這些觀點都存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重要的不是如何表述,而是對相關詞語內容的具體解釋與闡述。《人身損害賠償解釋》第8條在我看來,即為最高院對《民通》第43條的具體解釋與說明。因此,43條中的「經營行為」,在法人侵權責任的范疇上,宜解釋為「執行職務」。因而,如何認定「執行職務」就成為問題的關鍵,也是司法實踐中的難題。

在關於執行職務行為的范圍確定,我國大陸法學界有三種觀點:1.以行為人所屬法人的意思為標准,即法人指派、要求或者命令行為人從事的行為為職務行為;

2.以行為人的意思為標准,即執行職務行為原則上以法人指派、要求或者命令為原則確認,但行為人為法人利益從事的行為也以履行職務行為對待3.以執行職務的外部表現為標准,即執行職務行為原則上以法人指派、要求或者命令為原則確認,但行為外表系執行職務是應當認定為執行職務行為。因而歸納出認定職務行為的六條原則:1造成損害的行為是否發生在執行職務過程中;2
造成損害的行為是否發生在執行職務的工作場所;3造成損害的行為是否以完成工作任務為目的;4造成損害的行為是否為行為人所屬法人明示或知曉6
法人是否有權對行為人造成損害的行為進行監督與制止。這些理論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在司法實踐要結合具體情況考量。

在認定標准上判例與學說通說是「外觀主義」。日本學者山本敬三認為,判斷職務行為的基準在事實性侵權行為情形和交易性侵權行為的情形有所不同。1.事實性侵權行為,其基準是該行為的實施與理事等的職務有無關聯,否則被認為是理事等的個人行為。2.交易性侵權行為,其判斷基準是外形理論,從行為的外形觀察,看它是否屬於理事等的職務范圍或者是否與職務的執行有適當的牽連關系。但相對人明知或者因重大過失不知該行為不屬於其職務范圍時,判例認為法人不承擔責任。林誠二教授認為,所謂執行職務,依通說及實務見解系采外觀主義,指行為人所為之行為在外觀上,足使人認為其在執行職務或者與其在職務有牽連者即可,不採主觀主義。因此「外觀主義」的關鍵是從外觀上看是否屬於職務范圍或者是否與職務的執行有適當的牽連關系。

❹ 民法通則第四十三條對應民法總則是多少條

民法通則第四十三條:企業法人對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的經營活動回,承擔民事責任。答對應民法總則第六十條到六十二條,第六十條:法人以其全部財產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第六十一條: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規定,代表法人從事民事活動的負責人,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義從事的民事活動,其法律後果由法人承受。法人章程或者法人權力機構對法定代表人代表權的限制,不得對抗善意相對人。第六十二條:法定代表人因執行職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法人承擔民事責任。法人承擔民事責任後,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規定,可以向有過錯的法定代表人追償。

❺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三`四十四條規定

第二百抄四十三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扣留、提取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收入。但應當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需費用。
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時,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被執行人所在單位、銀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儲蓄業務的單位必須辦理。
第二百四十四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查封、扣押、凍結、拍賣、變賣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財產。但應當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需品。
採取前款措施,人民法院應當作出裁定。

❻ 民事訴訟法第43條

會使自我精神不

❼ 如何理解民法典第六百四十三條第二款

民法典
第六百四十三條出賣人依據前條第一款的規定取回標的物 後,買受人在雙方約定或者出賣人指定的合理回贖期限內,消除出 賣人取回標的物的事由的,可以請求回贖標的物。

買受人在回贖期限內沒有回贖標的物,出賣人可以以合理價格 將標的物出賣給第三人,出賣所得價款扣除買受人未支付的價款以 及必要費用後仍有剩餘的,應當返還買受人;不足部分由買受人清 償。
條文要義
本條是對出賣人取回標的物後買受人回贖權的規定。
在買賣合同中,出現了出賣人享有取回權的事由的,出賣人取回買 賣標的物之後,買受人享有回贖權,可以在回贖期限內回贖買賣標的 物。其規則是:
1.回贖權的產生,是在出賣人依照民法典第642條第1款的規定取回 標的物之後,出賣人一旦取回買賣標的物,買受人即產生回贖權。
2.回贖期限,即雙方當事人可以約定回贖期限,或者出賣人指定合 理的回贖期限。
3.回贖權的行使要件,是買受人消除出賣人取回標的物的事由,即 買受人支付了未按照約定支付的價款,或者買受人按照約定完成了特定 條件,或者買受人將出賣、出質或者作出其他不當處分的標的物收回。
在具備了上述三個要件之後,買受人可以要求回贖標的物,出賣人 應當將取回的標的物交付給買受人。
買受人取得了回贖權,但是在回贖期限內沒有回贖標的物的,出賣 人可以以合理價格將標的物出賣給第三人,出賣所得價款在扣除買受人 未支付的價款及必要費用後仍有剩餘的,應當返還買受人;不足部分由 買受人清償。

❽ 《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四十三條第二款

當事人經人民法院准許延期舉證但因客觀原因未能在准許的期限內提供,且不審理內該證據可能導致容裁判明顯不公的,其提供的證據可視為新的證據。
之所以這樣規定,是因為一般的證據要求在舉證期限內提供,而新的證據可以在舉證期限外提供。如果第四十三條第二款規定的證據不被採納,可能致裁判明顯不公,所以就要視為新的證據,意思是可以在舉證期限外提供,可以採納。

❾ 試解釋民法總則第43條

您好,
第四十三條 財產代管人應當妥善管理失蹤人的財產,維護其財產權益。
失蹤人所欠稅款、債務和應付的其他費用,由財產代管人從失蹤人的財產中支付。
財產代管人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失蹤人財產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解讀
第1款確認了財產代管人制度目的:妥善管理失蹤人財產,維護其財產權益。
第2款規定了除妥善管理外,財產代管人的義務:1.替失蹤人履行法定義務(如繳納稅款);2.替失蹤人履行債務(如支付貨款);3.替失蹤人支付其他費用(如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和因代管財產所需要的必要管理費);
第3款是一個不完全法條,不能獨立作為請求權基礎,必須結合《侵權責任法》規定,即要存在損害、要有侵權行為、侵權行為與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系;除此之外,唯一與《侵權責任法》一般侵權規定不同的是侵權人主觀上的過錯,在一般侵權中只要行為人有過錯就行,但鑒於《民法總則》第143條第3款規定,唯有行為人主觀上是故意或重大過失才需要承擔侵權損害賠償責任。換言之,第143條第3款僅僅規定了侵權損害賠償責任構成要件之主觀要件——故意或重大過失。其他構成要件,仍需參考《侵權責任法》具體規定。究其原因,因財產代管人的代管行為是無償的,鑒於不能讓好心人不能「流汗又流淚」的基本思想,只有其主觀上故意或重大過失才需要承擔責任,與《合同法》第191條第2款規定的思想基本一致。

❿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三條和一百四十四條那條更有利於下一步的起訴

第一百四十三條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回許可中途退庭答的,可以按撤訴處理;被告反訴的,可以缺席判決。
第一百四十四條被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你是原告還是被告?

熱點內容
2018年學生法律知識 發布:2025-01-13 07:48:00 瀏覽:200
勞動法在私企 發布:2025-01-13 07:41:46 瀏覽:9
什麼道德問題 發布:2025-01-13 07:29:46 瀏覽:392
法律碩士非法學兩年制 發布:2025-01-13 07:26:04 瀏覽:290
律師楊軍 發布:2025-01-13 07:16:54 瀏覽:149
法治實殘 發布:2025-01-13 07:15:18 瀏覽:311
民法素材 發布:2025-01-13 06:38:02 瀏覽:162
羅馬法對民法的影響 發布:2025-01-13 06:25:34 瀏覽:567
增資經辦人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3 05:29:32 瀏覽:666
法律碩士輔導班招生 發布:2025-01-13 04:50:05 瀏覽: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