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電子證據司法解釋

電子證據司法解釋

發布時間: 2020-12-18 18:14:37

『壹』 電子證據的認定標準是什麼

所謂電子證據:我國《民事訴訟法》中規定的「電子數據」,在學術與實踐中常稱為「電子證據」,兩者所指外延大致相同。

根據《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規定,電子數據是指:通過電子郵件、電子數據交換、網上聊天記錄、博客、微博客、手機簡訊、電子簽名、域名等形成或者存儲在電子介質中的信息。一般來說,電子證據指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的數據電文作為訴訟證據的統稱。

電子證據特徵:由於網路環境產生的數據極容易被改變、滅失、偽造甚至毀滅,因而電子證據作為司法認定的證據材料時,必須滿足合法性、客觀性、關聯性三個特徵。

電子證據的司法認定

《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提出,質證時,當事人應當圍繞證據的真實性、關聯性、合法性,針對證據證明能力有誤以及證明力大小進行質疑、說明與辯駁。這也是司法審判人員審查和核實電子證據的標准。

真實性:審查電子證據出處、生產時間、地點、製作參與人、形成過程等情況,據此明確證據材料內容是否客觀真實、有無刪改、偽造等。

關聯性:訴訟人應當對糾紛中帶證明事實相關聯的材料給予充分證明,根據認定規則盡可能保持證據材料原始狀態有助於提升電子證據的可信度。

合法性:一方面,保證證據提供主體身份合法是前提條件,不僅包括證據收集身份要合法,還包括證據審查製作、收集、提取過程中的相關主體;另一方面,是證據材料收集方法與過程需遵從法律法規

『貳』 什麼是電子證據

所謂電子證據:我國《民事訴訟法》中規定的「電子數據」,在學術與實踐中常稱為「電子證據」,兩者所指外延大致相同。

根據《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規定,電子數據是指:通過電子郵件、電子數據交換、網上聊天記錄、博客、微博客、手機簡訊、電子簽名、域名等形成或者存儲在電子介質中的信息。一般來說,電子證據指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的數據電文作為訴訟證據的統稱。

《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提出,質證時,當事人應當圍繞證據的真實性、關聯性、合法性,針對證據證明能力有誤以及證明力大小進行質疑、說明與辯駁。這也是司法審判人員審查和核實電子證據的標准。

法規條文規范限制:依據《電子簽名法》第八條,審查數據電文作為證據的真實性應當考慮一下因素:

1、生成、儲存或者傳遞數據電文方法的可靠性;

2、保持內容完整性方法的可靠性;

3、用以鑒別發件人方法的可靠性;

4、經司法鑒定未經篡改的電子證據;

「經具有電子數據司法鑒定資質的司法鑒定機構通過標準的鑒定程序鑒定的電子證據,應被認定具有真實性。」

構建電子證據鏈閉環:由於電子數據實時產生、易滅失等特性,契約鎖針對電子合同每一步操作全程留痕、實時記錄存證。將電子證據存證、取證貫穿在電子合同每一次操作過程中,構建電子證據閉環,確保電子合同的證據證明能力。

合同簽署與傳輸:

在技術上,通過CA身份認證與信息加密技術,保障合同簽署過程中簽署身份真實可信、不可抵賴,簽署內容不可篡改。

電子合同簽署與傳輸過程中,利用哈希值固化技術,對每個操作節點的電子數據固定並留存。通過比對簽署前後的合同原文哈希值即可對電子合同是否被篡改給予證明。

合同數據存與證:

藉助時間戳技術,電子合同在簽署、存儲、傳輸等過程中的每一次操作都可以加以固定,使每一個環節的電子數據之間相互關聯。

同時,為了確保電子數據存儲的公平公正與權威性,電子合同平台聯合東方公證處實現電子合同公證服務。根據合同當事人申請,平台可提供具有權威性的公證書證明電子合同作為證據材料的證明能力。

『叄』 電子數據、物證和鑒定意見可以作為索賠證據嗎

根據法律規定,電子數據可以作為證據,同時還要結合其他物證、書證以及被害人陳述等形成鏈,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四十八條 可以用於證明案件事實的材料,都是證據。
證據包括:
(一)物證;
(二)書證;
(三)證人證言;
(四)被害人陳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
(六)鑒定意見;
(七)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
(八)視聽資料、電子數據。
證據必須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所謂電子證據:我國《民事訴訟法》中規定的「電子數據」,在學術與實踐中常稱為「電子證據」,兩者所指外延大致相同。
根據《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規定,電子數據是指:通過電子郵件、電子數據交換、網上聊天記錄、博客、微博客、手機簡訊、電子簽名、域名等形成或者存儲在電子介質中的信息。一般來說,電子證據指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的數據電文作為訴訟證據的統稱。
《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提出,質證時,當事人應當圍繞證據的真實性、關聯性、合法性,針對證據證明能力有誤以及證明力大小進行質疑、說明與辯駁。這也是司法審判人員審查和核實電子證據的標准。
法規條文規范限制:依據《電子簽名法》第八條,審查數據電文作為證據的真實性應當考慮一下因素:
1、生成、儲存或者傳遞數據電文方法的可靠性;
2、保持內容完整性方法的可靠性;
3、用以鑒別發件人方法的可靠性;
4、經司法鑒定未經篡改的電子證據;
「經具有電子數據司法鑒定資質的司法鑒定機構通過標準的鑒定程序鑒定的電子證據,應被認定具有真實性。」
構建電子證據鏈閉環:由於電子數據實時產生、易滅失等特性,契約鎖針對電子合同每一步操作全程留痕、實時記錄存證。將電子證據存證、取證貫穿在電子合同每一次操作過程中,構建電子證據閉環,確保電子合同的證據證明能力。

『肆』 最高人民法院電子證據有關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為規范電子數據的收集提取和審查判斷,提高刑事案件辦理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等有關法律規定,結合司法實際,制定最高人民法院電子證據。
一、一般規定

第一條 電子數據是案件發生過程中形成的,以數字化形式存儲、處理、傳輸的,能夠證明案件事實的數據。
電子數據包括但不限於下列信息、電子文件:
(一)網頁、博客、微博客、朋友圈、貼吧、網盤等網路平台發布的信息;
(二)手機簡訊、電子郵件、即時通信、通訊群組等網路應用服務的通信信息;
(三)用戶注冊信息、身份認證信息、電子交易記錄、通信記錄、登錄日誌等信息;
(四)文檔、圖片、音視頻、數字證書、計算機程序等電子文件。
以數字化形式記載的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以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等證據,不屬於電子數據。確有必要的,對相關證據的收集、提取、移送、審查,可以參照適用本規定。

第二條 偵查機關應當遵守法定程序,遵循有關技術標准,全面、客觀、及時地收集、提取電子數據;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當圍繞真實性、合法性、關聯性審查判斷電子數據。

第三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有權依法向有關單位和個人收集、調取電子數據。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如實提供。

第四條 電子數據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應當保密。

第五條 對作為證據使用的電子數據,應當採取以下一種或者幾種方法保護電子數據的完整性:
(一)扣押、封存電子數據原始存儲介質;
(二)計算電子數據完整性校驗值;
(三)製作、封存電子數據備份;
(四)凍結電子數據;
(五)對收集、提取電子數據的相關活動進行錄像;
(六)其他保護電子數據完整性的方法。

第六條 初查過程中收集、提取的電子數據,以及通過網路在線提取的電子數據,可以作為證據使用。

『伍』 最高人民法院電子證據的相關規定是怎樣的

2018年9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互聯網法院審理案件若干問題專的規定》第十一條規定:當屬事人對電子數據真實性提出異議的,互聯網法院應當結合質證情況,審查判斷電子數據生成、收集、存儲、傳輸過程的真實性,並著重審查以下內容:(一)電子數據生成、收集、存儲、傳輸所依賴的計算機系統等硬體、軟體環境是否安全、可靠;(二)電子數據的生成主體和時間是否明確,表現內容是否清晰、客觀、准確;(三)電子數據的存儲、保管介質是否明確,保管方式和手段是否妥當;(四)電子數據提取和固定的主體、工具和方式是否可靠,提取過程是否可以重現;(五)電子數據的內容是否存在增加、刪除、修改及不完整等情形;(六)電子數據是否可以通過特定形式得到驗證。

『陸』 誰知道最新的刑訴法和民訴法的關於電子證據的司法解釋啊

電子證據(電子數據),是指以電腦、電子晶元等儲存的信息,能夠證明案件事實的版證據。關於電子證據的取權證最好通過公證的形式固定下來,一般法院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在質證過程中,一般可通過鑒定的方式確定電子證據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關於電子證據的定位民事訴訟法第63條有規定,根據法條可以看出效力高於證人證言。刑事訴訟法中效力低於證人證言。在訴訟中一般可以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通過公證或者鑒定的電子數據除非有相反證據,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以上意見僅供你做參考。

『柒』 新民訴法有沒有對電子數據證據的規定

第六十三條 

證據包括: 

(一) 當事人的陳述; 

(二) 書證; 

(三) 物證;

(四) 視聽資料;內

(五) 電子容數據;

(六) 證人證言; 

(七) 鑒定意見;

(八) 勘驗筆錄。

『捌』 關於電子數據存證的有效性法律有明確規定嗎

2019年12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修改<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的決定》(下稱《修改決定》),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

1、對電子數據作為證據予以認定,從「如何判斷真實性」的角度作出了原則性規定,完善了電子數據證據規則體系。

2、特別對於中立第三方平台記錄和保存的電子數據,經過公證機關公證的電子數據真實性予以推定確認:如果沒有相反證據,可直接認定其作為證據的真實性。

可見,一旦產生糾紛,更好的方式是第三方平台與公證處聯合出證。由第三方存證平台提供技術支持,一方面,電子數據的生成、傳輸、提取、固化過程,全部由公證處見證保全,保障了取證、固證環境的清潔;另一方面,出證主體為依法設立,依法獨立行使公證功能的公證機構蓋章,出具的文書即為公證文書,根據《修改決定》第九十四條,除有相反證據外,應當認定為有效。

以我們實槌可信電子證據平台為例,它屬於中立第三方存證平台,且擁有獨家專利技術,採用公證處清潔伺服器實時見證業務發生完整過程,前置獲取電子數據並固化,在確保電子合同的生成、傳遞、儲存等滿足在法律規定的要求下,同步校驗簽約雙方的簽約主體、意願及流程,並形成公證處蓋章的證據保全報告,全程僅需5分鍾。

『玖』 關於辦理刑事案件收集提取和審查判斷電子數據 屬於司法解釋嗎

我國有立法解釋和司法解釋,立法解釋是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的,司法解釋是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是否是司法解釋只要看意見是誰作出的就知道了。補充一句,立法解釋一般都很少,大部分都屬於司法解釋。

『拾』 誰知道我國法律對電子證據法律效力的規定啊

我國法律對電子證據法律效力的規定:
電子證據,亦稱計算機證據,是指在計算機或計算機系統運行過程中產生的以其記錄的數據和資料來證明案件事實的電磁記錄物。
1、我國《民事訴訟法》(1991年制訂,2007年修訂)。在第六十三條證據的種類里,只規定了七種,物證、書證、視聽資料、證人證言、當事人陳述、鑒定結論以及勘驗檢查筆錄,有「視聽資料」,無電子證據這一證據分類。其餘兩大訴訟法的情況也是如此。傳統的視聽資料與電子證據在表現形式上是完全不同的。民事訴訟法制訂在1991年,當時的中國法律實務界幾乎沒有計算機電子證據的摡念。到現在計算機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是否可以把電子證據歸入視聽資料,在法學界是存在比較大的爭議的。
2、(1)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2001年)。作為民事證據的權威司法解釋,其第二十二條規定:「調查人員調查收集計算機數據或者錄音、錄像等視聽資料的,應當要求被調查人提供有關資料的原始載體。」在這里,是把計算機數據作為視聽資料。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行政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2002年)。其第十二條規定:「根據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一條第一款第(三)項的規定,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計算機數據或者錄音、錄像等視聽資料」。
從高法的以上兩個有關民事、行政證據的司法解釋看,最高人民法院是把計算機數據這一電子證據作為視聽資料來看待的。司法解釋不能突破立法的框架,在訴訟法證據法對電子證據沒有規定之前,勉強把電子證據歸類到視聽資料,也是無可厚非的。但是,這種歸類卻與《合同法》的規定相抵觸。
3、我國《合同法》(1999年)。其第十一條規定: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從合同法的規定看,是把數據電文作為合同的書面形式,也就是書證。這與高法的上述司法解釋將電子證據作為視聽資料是完全不同的。

熱點內容
徐金桂行政法背誦2017 發布:2024-11-05 13:12:32 瀏覽:68
上訴法院流程 發布:2024-11-05 11:37:58 瀏覽:440
我國經濟法的基本原則不包括 發布:2024-11-05 11:21:00 瀏覽:701
桂平法院在哪 發布:2024-11-05 11:20:50 瀏覽:365
法律碩士刑法總則 發布:2024-11-05 11:20:39 瀏覽:324
經濟法與行政法的區別和聯系 發布:2024-11-05 10:41:29 瀏覽:421
法律責任名言美文網 發布:2024-11-05 09:02:00 瀏覽:605
工商核名條例 發布:2024-11-05 08:18:31 瀏覽:861
樟木頭法律援助熱線 發布:2024-11-05 07:47:43 瀏覽:233
華東政法大學法律援助 發布:2024-11-05 07:45:41 瀏覽: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