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刑法
① 我國刑法中故意和過失的種類
1、直接故意
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希望這種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在直接故意中,存在認識程度上的差別,即明知自己的行為必然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與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
但這種認識程度上的差異並不影響直接故意的成立。只要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是明知的,無論是明知其必然發生還是明知其可能發生,並對這種危害結果持希望其發生的心理態度,即可構成直接故意。
2、間接故意
間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有意放任,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心理態度。間接故意的認識因素是指行為人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而不包括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必然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
因為放任是以行為人認識到危害結果具有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這種或然性為前提的,如果行為人已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必然發生危害結果而又決意實施的,則根本不存在放任的可能,其主觀意志只能是屬於希望結果的發生的直接故意。
間接故意的意志因素,是指行為人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採取從容的態度。正因為如此,危害結果的實際發生是認定間接故意的必要條件。如果沒有發生危害結果,就不能認定行為人具有放任危害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
3、疏忽大意的過失
即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發生這種結果,從而構成犯罪。所謂應當預見是指行為人對其行為可能發生結果的認識能力而言。
應當預見要求根據具體情況,確認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是否有能力作出判斷,包括根據行為人的年齡、工作職責、文化程度、知識水平、工作經驗、生活經驗等因素。疏忽大意就是通常所說粗心大意、忽略、忘記、沒想到等。
4、過於自信的過失
即行為人已經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了這種危害社會的結果,從而構成犯罪。這種過失,就行為人的認識能力來說,已經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但同時又懷著某種僥幸心理,輕信這種結果也許不會發生。
(1)故意刑法擴展閱讀
故意的認定:
1、要將犯罪故意與一般生活意義上的故意區別。
2、要將犯罪故意與單純的認識或者單純的目的相區別。
3、要將總同與分則的明知相區別。
4、要將俁理推定與主觀臆斷相區別。
過失的認定:
1、認定疏忽大褐的過失應當從分析行為入手,根據行為本身的危險程度。行為的客觀環境以及行為人的知能水平,判斷行為人在當時的情況下能否預見結果的發生。
2、認定過於自信的過失:不能將合理的信賴認定為輕信能夠避免;不能將遵循了行為規則的行為認定為過於自信的過失。
② 刑法有對故意透漏~散播他人隱私的處罰嗎
刑法有對故意透漏、散播他人隱私的處罰,一般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具體規定如下:
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國家機關或者金融、電信、交通、教育、醫療等單位的工作人員,違反國家規定,將本單位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給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上述信息,情節嚴重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單位犯前兩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定處罰。
(2)故意刑法擴展閱讀
綜觀各國對隱私權的法律保護,在民事領域對隱私權的保護方法有三種:
(1)直接保護方法。法律承認隱私權為一項獨立人格權,當公民個人隱私權受到侵害時,受害人可以以侵害隱私權作為獨立的訴因尋求法律保護與救濟。這就是隱私權的直接保護方法。如美國、德國。
(2)間接保護方法。法律不承認隱私權為一項獨立人格權,當公民個人隱私權受到侵害時,受害人不能以侵害隱私權作為獨立的訴因尋求法律保護與救濟,而只能將這種損害附從於(或稱「寄生」於)其他訴因(如名譽損害、非法入侵等)尋求保護與救濟。這就是隱私權的間接保護方法,如英國。
(3)概括保護方法。在民法或相關法律及判例中籠統地規定保護人格權或人格尊嚴,不列舉具體內容,在實踐中仍然保護個人隱私權,如日本。
參考資料來源:最高人民檢察院—《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③ 我國刑法關於「刑法上的故意」的定義,存在什麼問題
刑法上的故意分為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
直接故意是行為人意識到了某一回行為結果的發生而追求並希答望該結果的發生
間接故意則是行為人放任並不反對結果的發生。
刑法上的故意往往通過犯罪人的動機、目的、行為表現等主客觀方面來映證,需要嚴格的證實並嚴格與過失相區別。
④ 八種嚴重故意犯罪是指那八種
八種嚴重故意犯罪是指刑法第十七條規定的,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
1、犯故內意殺人;容
2、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
3、強奸;
4、搶劫;
5、販賣毒品;
6、放火;
7、爆炸;
8、投毒罪的;
應當負刑事責任的犯罪行為。
(4)故意刑法擴展閱讀:
法律依據:
《刑法》第十七條【刑事責任年齡】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1、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2、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3、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4、註:刑法第17條第2款規定的八種犯罪,是指具體犯罪行為而不是具體罪名。
⑤ 刑法上怎樣判斷故意和過失犯罪
你好,犯罪嫌疑人的主觀心態分為犯罪故意和犯罪過失;犯罪分為故意犯罪和過失犯罪。
《刑法》第十四條規定,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也即犯罪嫌疑人的主觀心態是犯罪故意。
犯罪故意又分為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
直接故意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必然或者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希望危害結果的發生以及明知必然發生危害結果而放任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
間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心理狀態。
《刑法》第十五條規定,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也即犯罪嫌疑人的主觀心態是犯罪過失。
犯罪過失又分為疏忽大意的過失與過於自信的過失。
疏忽大意的過失,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發生了這種危害結果的心理態度。
過於自信的過失,又叫「有認識的過失」。是指行為人已經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但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心理態度。
⑥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對故意傷害罪的量刑
1、構成故意傷害犯罪的,按下列不同情形在相應的幅度內確定量刑起點:
(1)故意傷害他人身體,致一人輕傷,量刑起點為有期徒刑一年。
(2)故意傷害他人身體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量刑起點為有期徒刑四年。
(3)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量刑起點為有期徒刑十一年。
(4)故意傷害致人死亡,情節較輕的,量刑起點為有期徒刑十五年,可能適用無期徒刑以上刑罰的除外。
2、在量刑起點的基礎上,可以根據傷亡後果、傷殘等級、手段的殘忍程度等犯罪事實增加刑罰量,確定基準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在以其中最重傷情的基礎上確定量刑起點後,相應地增加刑罰量確定基準刑。
(1)增加被害人輕微傷一人或一處的,刑期增加一個月至二個月;
(2)增加被害人輕傷一人或一處的,刑期增加三個月至六個月;
(3)增加被害人重傷一人或一處的:刑期增加一年至二年;
3、有下列情節之一的,增加基準刑的20%以下;若基準刑在十年有期徒刑以上的,增加基準刑的10%以下:
(1)持槍支、管制刀具或者其它凶器傷害他人的;
(2)因實施其他違法犯罪活動而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
(3)傷害他人身體要害部位;
(4)事先有預謀的;
(5)僱傭他人實施傷害行為的。
4、有下列情節之一的,減少基準刑的20%以下;若基準刑在十年有期徒刑以上的,減少基準刑的10%以下:
(1)因婚姻家庭、鄰里糾紛等民間矛盾激化引發的;
(2)因被害人對引發犯罪有過錯或對矛盾激化引發犯罪負有責任的;
(3)犯罪後積極搶救被害人的。
5、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不適用緩刑:
(1)不積極主動賠償或者未盡力賠償被害方經濟損失的;
(2)持具有殺傷性凶器傷害他人身體致人重傷的;
(3)致二人以上重傷或者多人輕傷的。
⑦ 刑法對故意傷害罪是怎麼規定的
《刑法》二百來三十四自條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現在關在哪裡的看守所,家屬拘留通知書收到沒
為他委託辯護律師會見他本人,為他提供法律指導,解釋法律,為他代為取保,申訴,控告,監督公安依法辦案,防止 刑訊逼供,為他做罪輕減輕或者無罪的辯護
⑧ 刑法理論上把犯罪故意區分為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區分的標準是什麼
刑法理論上把犯罪故意區分為直接故意與間接故意兩種類型。
一、二者的相同之處有:(1)在認識因素上,二者都明確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2)在意志因素上,二者都不反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此外,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的分類只是犯罪故意內部的一種理論分類,在立法上確定罪名和司法上使用罪名時,都不使用這兩個概念,統稱為故意。如故意殺人罪不能分別稱之為直接故意殺人罪和間接故意殺人罪。
二、二者的主要區別在於:(1)在認識因素上,二者對行為導致危害結果發生的認識程度上有所不同。犯罪的直接故意既可以是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必然發生」危害結果,也可以是明知其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結果;而犯罪的間接故意只能是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結果。(2)在意志因素上,二者對危害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不同:直接故意是希望即積極追求危害結果的發生。而間接故意對危害結果的發生則是持放任的心理態度。(3)危害結果是否發生對二者支配下的行為的定罪具有不同的意義。第一,對直接故意來說,危害結果發生與否不影響犯罪的成立,隻影響犯罪的既遂與否。第二,對間接故意來說,危害結果的實際發生是構成犯罪的必備條件三、在司法實踐中,間接故意犯罪有以下三種典型情況:
(1)行為人為追求一個犯罪目的而放任另一個危害結果的發生。如果另一結果發生了,行為人對這一結果的罪過形式是間接故意。
(2)行為人在追求一個非犯罪的目的的行為過程中放任某種危害結果的發生。如果這一危害結果發生了,行為人對這一結果的罪過形式是間接故意。
(3)在突發性的犯罪中,行為人不計後果,放任嚴重結果的發生。
⑨ 《刑法》第114條 主觀方面必須是出於故意嗎
《刑法》第114條,放火罪、決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險物質罪、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一,主觀方面必須是出於故意。
我國刑法要求,任何犯罪的主觀方面,都是有著具體內容的意識因素與這四種意志形式之一結合組成的,缺乏意識因素和缺乏意志因素,罪過是不能成立。
根據《刑法》第十四條,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9)故意刑法擴展閱讀
根據刑法第15條規定,犯罪過失,是指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處危害社會性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了危害社會的結果的主觀心理態度。從罪過內容上看,犯罪過失具有兩方面特徵:
(1)在意識因素上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但是因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但是輕信能夠避免。
(2)在意志因素上,行為人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是持根本否定態度的,根據罪過內容方面特點,刑法理論將犯罪過失分為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於自信的過失。疏忽大意的過失,是指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主觀心理態度。
⑩ 刑法關於故意但是不 犯罪的問題
在刑抄事案件中,只要是故意的行為基本上都可以構成犯罪。在刑法分則里的眾多條例中,所要求的主觀方面基本上是故意。
故意是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因而構成的犯罪,是故意犯罪。故凡是主觀故意的,基本上是犯罪。
而正當防衛則不同,其目的不是為了危害社會,而是為了保護社會利益、個人的正當合法利益,其主觀上不存在故意,實質上不具備社會危害性。故正當防衛、緊急避險在主觀方面上都不構成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