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起訴
1. 什麼是民事起訴
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訴訟。
2. 如何進行民事起訴
1、民事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2、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並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
書寫起訴狀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並告知對方當事人。
起訴狀應當記明下列事項:
(一)當事人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和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
(二)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與理由;
(三)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3、人民法院對符合本法第一百零八條的起訴,必須受理;對下列起訴,分別情形,予以處理:
(一)依照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屬於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訴訟;
(二)依照法律規定,雙方當事人對合同糾紛自願達成書面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告知原告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三)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由其他機關處理的爭議,告知原告向有關機關申請解決;
(四)對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
(五)對判決、裁定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案件,當事人又起訴的,告知原告按照申訴處理,但人民法院准許撤訴的裁定除外;
(六)依照法律規定,在一定期限內不得起訴的案件,在不得起訴的期限內起訴的,不予受理;
(七)判決不準離婚和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判決、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沒有新情況、新理由,原告在六個月內又起訴的,不予受理。
4、民法院收到起訴狀或者口頭起訴,經審查,認為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認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3. 民事起訴程序
基本步驟如下:
⑴起訴:當事人書面或者口頭起訴。(第109、110條)
⑵審查立案回:法院對當事人的答起訴,審查後決定立案(第108、111、112條)
⑶庭前准備:主要包括①送達書狀,②告知權利義務以及合議庭成員,③審核材料、收集證據,④通知必要訴訟參與人參加訴訟,⑤通知開庭並公告,⑥查明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是否到庭,⑦宣布法庭紀律、告知權利義務、宣布審判人員和書記員、詢問迴避這七項內容。(第113-119條、第122-123條)
⑷開庭審理:包括法庭調查、法庭辯論、徵求最後意見、調解四部分。其中,法庭調查包括當事人陳述、舉證質證二部分,當事人可以提交新證據。(第124-128條)
⑸裁判:包括當庭宣判和定期宣判兩種方式。當庭宣判應當在十日內發送判決書;定期宣判應立即發給判決書。(第124條)
以上流程可以圖示如下:
起訴→審查→立案→庭前准備→開庭審理→裁判。
4. 民事訴訟起訴條件有哪些
按照《民事訴訟法》相關規定,立案需原告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有明確被告,有具體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且屬於民事訴訟受理范圍等。具體如下: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規定,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條規定,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並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
書寫起訴狀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並告知對方當事人。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一條規定,起訴狀應當記明下列事項:
(一)原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別、工作單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等信息;
(三)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與理由;
(四)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4)民法起訴擴展閱讀:
原告提出起訴,要准備好訴狀,即起訴狀。訴狀要有以下內容:
1、雙方當事人(原被告)的基本情況。包括姓名、性別、年齡、民族、工作單位和地址。如是單位應寫明單位名稱、所在地及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職務。
2、訴訟請求和所依據的事實和理由。所謂訴訟請求,即要求解決的問題,如請求離婚或要求賠償多少錢等。
3、寫明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的姓名和住址。
除應寫明上述內容外,還應寫明訴狀所遞交的人民法院名稱,起訴時的年、月、日,訴狀並要有原告的簽名和蓋章。還要提供與被告人數相應的副本(除正本外,多一個被告增加一份即一個被告二份,二個被告三份)。
注意事項:
1、准確確定原告和被告,原被告告不適格,不準確,都面臨被法院裁定駁回起訴或訴訟請求,不可不慎。
2、是否遺漏被告。如果存在可以增加共同被告的情況,一定不要放棄,多一個被告多一份償還能力;有時明知列出的共同被告不會承擔責任,加上也會產生微妙的效果,給對方施加壓力,促成和解的局面經常出現,被告的的數量也盡量多一些。
3、訴訟請求部分,注意要具體、明確,不要遺漏可請求事項,最大化的主張權利,才會最大化的實現權利,這也為法庭調解作讓步盡快實現權利,留有迴旋餘地,提出訴訟請求的原則是越多越好,能多盡量多。
4、事實與理由部分,從訴訟策略上講,一般我認同,事實與理由部分要簡練、只要能描述清基本事實就可以,當然這需要一定的基本功,力求達到不能在簡練,哪怕是一個多餘的字都沒有。這樣做的目的是不過分暴露自己的訴訟請求賴以依據的事實。
理由部分最好不要寫,避免讓對方了解太多的東西,因為在訴訟中一般法庭調查階段原告宣讀完起訴書後,法院會問原告是否有補充,智者一般會在此補充陳述一定的事實或理由。對准備不充分的被告有時會起到突然襲擊,被告慌了手腳的效果。
此部分我們還經常見到起訴書陳述事實部分,將對自己不利或對對方有利之處作為事實陳述,或者能提示對方應訴思路,早作準備的話寫了上去,很不專業,會給自己帶來較大麻煩,自己卻渾然不知,有點將打官司當兒戲的味道。
5、法律依據部分,一般列出一部法規名稱就可,不必詳細羅列。適用法律可放到法庭辯論時重點講述。
6、此致人民法院部分,也很關鍵,智者會選擇一個對自己有利的法院,多數情況下,原告可以選擇兩個以上法院起訴,選擇起訴法院也是很有學問的,多數個案中此處和原告、被告住所地、住址、經常居住地等被告基本情況也是相關聯的,注意遙相呼應。
5. 起訴與民事訴訟的區別
1、性質不同
起訴是依法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法院對特定案件進行審判的行為。
民事訴訟是訴訟案件之一。
2、單位不同
起訴必須是宵起訴權的公民或法人依法向有管轄權的法院進行。
民事訴訟既包括法院依法進行的審判活動,也包括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依法進行的訴訟活動,在這些活動中法院和各訴訟參與人之間發生訴訟法律關系。
(5)民法起訴擴展閱讀:
起訴流程
一、當事人起訴,首先應提交起訴書,並按對方當事人人數提交相應份數的副本。當事人是公民的,應寫明雙方當事人的姓名、性別、年齡、籍貫、住址;當事人是單位的,應寫明單位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姓名。起訴書正文應寫明請求事項和起訴事實、理由,尾部須署名或蓋公章。
二、根據"誰主張誰舉證"原則,原告向法院起訴應提交下列材料:
1、原告主體資格的材料。如居民身份證、戶口本、護照、港澳同胞回鄉證、結婚證等證據的原件和復印件;企業單位作為原告的應提交營業執照、商業登記證明等材料的復印件。
2、證明原告訴訟主張的證據。如合同、協議、債權文書(借條、欠條等)、收發貨憑證、往來信函等。
三、當事人向法院提交書證,應填寫一式兩份證據清單,詳細列明提交證據的名稱、頁數。證據經法院承辦人核對後,由承辦人在證據清單上 簽字蓋章,一份交當事人,一份備案。
四、立案庭在當事人履行必須的手續和交齊有關證據材料之後,在七天內,對符合立案條件的,辦理立案手續;對不符合立案條件的,依法裁定不予受理。
五、當事人應在收到受理通知書之日起七天內預交案件受理費和其他訴訟費用,如確有困難,可在預交期內向本院提出減、緩、免交的書面申請,逾期不交或者書面申請緩、減、免交未獲批准而仍不預交的,本院將裁定按自動撤訴處理。
六、立案手續後,案件由法院排期開庭,當事人應服從法院的各項工作安排,並於結案後到財務室結算訴訟費用,多退少補。
案件屬於受訴人民法院的管轄范圍。
法院對於各類案件的管轄范圍是一個相對復雜的問題。在大多數情況下,民事案件是由被告住所地的法院管轄,如甲簽欠乙的錢,要看甲是住什麼地方,就到甲的住所地的法院進行起訴立案;但如果是交通事故賠償案件,則一般是在交通事故發生地的法院起訴立案。
如果是房產繼承糾紛,則在房產所在地的法院起訴立案。大部分案件的原被告都是一個縣的,不存在管轄爭議,直接到所在縣法院起訴即可。
原告是案件的直接利害關系人或是合法權益受到侵犯的人。
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向法院起訴的,案件必須與原告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仝國權就屬於與案件有利害關系的原告。而如果是仝國權的父親向法院起訴那就不可以了,因為張某並沒有借其父親的錢。如果仝國權有事確實不能親自到法院起訴,可以委託父親或其他親屬到法院起訴,但必須有書面委託書。
有明確的被告。
是誰侵犯了你的合法權益,就應當以誰為被告。在仝國權案件中,被告應當是張某本人。而不應該將被告列為張某的家人。當然,如果有證據證實張某借錢是用於家庭開支,也可以將張某和其妻子列為共同被告。
有具體的訴訟請求、事實與理由
打官司必須有具體明確的要求,法院才能進行審理判決。在仝國權案件中,仝國權的訴訟請求應當是:「判令被告張某歸還借款1000元及延期給付的利息。
需要向法院提的材料
首先要寫一份合格的起訴狀,訴狀的內容包括原告、被告的基本情況(明確的姓名、住址、職業、年齡、工作單位等)、訴訟請求、事實與理由。其次,要提供主要證據的復印件以及原告身份證復印件。就仝國權案件而言,應當提供的材料有:訴狀2份、知道張某借其錢的證人書面證言兩份、仝國權身份證復印件一份。
對於所有的材料,均應當統一使用A4(210×297mm)規格的紙張。
6. 民法和民事訴訟法的區別。。
民法是實體法,民事訴訟法是程序法,這是二者最主要的區別。
1、概念上的區別。
民法通則是我國對民事活動(即指公民或者法人為了一定的目的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的行為)中一些共同性問題所作的法律規定,是民法體系中的一般法。民事訴訟法是指由國家制定或者認可的,關於調整民事訴訟活動,確定民事訴訟法律關系的法律規范。
2、保障權利方面。
民法通則保障民事權利;民事訴訟法則是從訴訟程序上保障公民通過司法獲得救濟的權利。
3、所屬的法律分類不同。
民法通則屬於實體法,民事訴訟法則屬於程序法。二者是形式和內容的關系。
4、規定的義務和全力不同。
民法是規定公民在日常生活中有那些義務和權利,而民事訴訟法則是規定公民通過怎樣的手段、方法、程序去保障權利的實現、義務的履行。
比如關於合同的問題,《民法》規定什麼樣的合同是有效的,而《民事訴訟法》就是根據民法的相關規定通過法庭審理等手段,以判決等形式明確某一具體合同是否合法。
5、解決的問題不同。
民事訴訟法解決的是程序方面的問題,而實體法解決的是現實的生活中遇到問題我們怎麼去解決。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的,民事訴訟法發是調整訴訟活動的。
(6)民法起訴擴展閱讀
民事訴訟法與民法是和諧統一的有機整體,它們以體現民眾的基本意志為立足點,以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為共同目標,以民事訴訟為集中表現方式,互相銜接、互相影響、互相作用。
法的分類,就是以一定的標准將法與法之間的界限廓清,法的分類問題解訣的就是法與法之間的一種界限和邏輯結構的問題,是法理的一個基本內容。目前我國學界上法的分類范圍從形式或技術上主要涉及兩個方面:一是法的一般分類;二是法的特殊分類。
實體法與程序法的分類就是一種法的一般分類方法,是以法所規定的內容不同為標准進行的分類。
所謂的實體法就是一般規定主體的權利、義務或職權、職責關系為主要內容的法,如民法、刑法、行政法。
而所謂的程序法就是通常以保證主體的權利和義務得以實現或保證主體的職權和指責的履行所需的程序或手續為主要內容的法,如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等。
實體法與程序法的分類是基於他們的主要內容而成立的,這種分類並不是絕對的,一-方就不會設計另一方的內容,而是相對的。
同樣的道理,關於民事訴訟法與民事實體法之間也存在類似的關聯,民法和民事訴訟法並不存在不可逾越的溝壑,二者之間有著不可割開的內部聯系。因此,正確把握二者這層關系對於正確認定他們的關系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7. 全國民事案件訴訟查詢
風險信息網提供「風險信息查詢」系列產品,涵蓋全國司法涉訴信息、行政處罰信息、市場版監管信息權、或有負債信息、多頭借貸統計、工商風險信息關聯、工商異常經營名目錄等多維度、多層次、多領域的數據信息。信息覆蓋面廣、每日實時更新。通過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精準識別信貸風險,全面提高風險管控技術和風控能力。從社會誠信的角度而言,信用信息共享及應用是一種社會文明和進步,它不僅讓公眾體會到了誠信可以「有價」,而且可以「有惠」。通過互聯網技術的運用和誠信數據的積累,民眾能夠通過更加便捷的方式享受到更加優質的服務,無疑增加了信用信息共享機制的民眾基礎和社會認可度,而且能夠激發人們保護個人信譽、積累社會信用的熱情,從而維系更積極健康的社會誠信氛圍。大數據為企業危機應對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最快速、最便捷的信息基礎,應用好大數據能夠在事件形成前或剛剛出現時發現危機端倪,在事件大規模爆發前採取行動,爭取更多的應對危機的時間和機會。
8. 民事訴訟包括哪些方面
民事訴訟包括哪些種類
01
1、確認之訴
確認之訴,是指一方當事人提出要求法院判定其與對方當事人之間存在或者不存在一定法律關系的訴求。
按照當事人訴請目的不同,又可以將確認之訴分為積極的確認之訴和消極的確認之訴。積極地確認之訴,是指當事人請求法院確認與另一方當事人之間存在一定的民事法律關系,如訴請法院確認與對方當事人之間存在收養關系。消極的確認之訴,是指要求法院確認與對方當事人之間不存在某種民事法律關系,如請求法院確認雙方之間不存在婚姻關系。此外,根據當事人提出的時間不同,確認之訴又分為原始的確認之訴和中間確認之訴。原始確認之訴,是指在起訴階段原告向法院提出的確認之訴,是確認之訴的典型形態。中間確認之訴,是指在訴訟過程中,關於訴訟的前提性問題,當事人提出的確認某項法律關系的訴。
02
2、給付之訴
給付之訴,是一方當事人向法院提出的判令對方當事人向自己履行一定的民事給付義務的請求,如請求返還財產、支付貨款的請求等。給付之訴是民事訴訟中最有代表性的形態,也是司法實踐中利用率最高的訴訟類型。在民事領域中,當事人之間的民事法律關系一旦依法成立,就會產生相應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因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相應的法律義務,另一方訴至法院要求判令其履行義務,就構成給付之訴。
03
3、變更之訴,又稱形成之訴
變更之訴:是指當事人要求改變或者消滅某種民事法律關系的訴訟。雙方當事人之間現存的某種法律關系,比如共有關系、婚姻關系等,可以基於一定的事實和行為而變更或者消滅,如果雙方當事人對某種法律關系是否保持存續發生了爭議,訴諸法院,要求予以變更,就是變更之訴。
作為民間糾紛當事人,應該熟悉些什麼屬於民事訴訟案件方面的知識,以免訴訟程序不對,導致自身權益得不到及時維護。簡單來說,公民之間因為爭議、糾紛而提請的訴訟案件,基本上都是民事案件范疇,包括合同糾紛案件、財產糾紛案件和勞動糾紛案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