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庭建設標准
因為字數有限制,現簡要向您列明。若要看全部內容,您可以登陸中國法院網搜索最高人民法院
《關於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的意見 》(法發〔2015〕3號 )
1. 設立最高人民法院巡迴法庭。
2.探索設立跨行政區劃的法院。
3. 推動設立知識產權法院。根據知識產權案件的特點和審判需要,建立和完善符合知識產權案件審判規律的專門程序、管轄制度和審理規則。
4. 改革行政案件管轄制度。
5. 改革海事案件管轄制度。
6. 改革環境資源案件管轄制度。
7. 健全公益訴訟管轄制度。
8.繼續推動法院管理體制改革。
9. 改革軍事司法體制機制。
10. 全面貫徹證據裁判原則。強化庭審中心意識,落實直接言詞原則,嚴格落實證人、鑒定人出庭制度,發揮庭審對偵查、起訴程序的制約和引導作用。堅決貫徹疑罪從無原則,嚴格實行非法證據排除規則,進一步明確非法證據的范圍和排除程序。
11. 強化人權司法保障機制。
12.健全輕微刑事案件快速辦理機制。
13. 完善刑事訴訟中認罪認罰從寬制度。
14.完善民事訴訟證明規則。
15. 建立庭審全程錄音錄像機制。
16. 規范處理涉案財物的司法程序。
17. 改革案件受理制度
18. 完善分案制度。
19. 完善審級制度。
20. 強化審級監督。
21. 完善案件質量評估體系。
22. 深化司法統計改革。
23. 完善法律統一適用機制。
24. 深化執行體制改革。
25. 推動完善司法救助制度。
26. 深化司法領域區際國際合作。
27. 健全主審法官、合議庭辦案機制。選拔政治素質好、辦案能力強、專業水平高、司法經驗豐富的審判人員擔任主審法官。獨任制審判以主審法官為中心,配備必要數量的審判輔助人員。合議制審判由主審法官擔任審判長。合議庭成員都是主審法官的,原則上由承辦案件的主審法官擔任審判長。完善院、庭長、審判委員會委員擔任審判長參加合議庭審理案件的工作機制。改革完善合議庭工作機制,明確合議庭作為審判組織的職能范圍,完善合議庭成員在交叉閱卷、庭審、合議等環節中的共同參與和制約監督機制。改革裁判文書簽發機制。
28. 完善主審法官、合議庭辦案責任制。按照權責利相統一的原則,明確主審法官、合議庭及其成員的辦案責任與免責條件,實現評價機制、問責機制、懲戒機制、退出機制與保障機制的有效銜接。主審法官作為審判長參與合議時,與其他合議庭成員權力平等,但負有主持庭審活動、控制審判流程、組織案件合議、避免程序瑕疵等崗位責任。科學界定合議庭成員的責任,既要確保其獨立發表意見,也要明確其個人意見、履職行為在案件處理結果中的責任。
29. 健全院、庭長審判管理機制。明確院、庭長與其職務相適應的審判管理職責。規范案件審理程序變更、審限變更的審查報批制度。健全訴訟卷宗分類歸檔、網上辦案、審判流程管控、裁判文書上網工作的內部督導機制。
30. 健全院、庭長審判監督機制。明確院、庭長與其職務相適應的審判監督職責,健全內部制約監督機制。完善主審法官會議、專業法官會議機制。規范院、庭長對重大、疑難、復雜案件的監督機制,建立院、庭長在監督活動中形成的全部文書入卷存檔制度。依託現代信息化手段,建立主審法官、合議庭行使審判權與院、庭長行使監督權的全程留痕、相互監督、相互制約機制,確保監督不缺位、監督不越位、監督必留痕、失職必擔責。
31. 健全審判管理制度。發揮審判管理在提升審判質效、規范司法行為、嚴格訴訟程序、統一裁判尺度等方面的保障、促進和服務作用,強化審判流程節點管控,進一步改善案件質量評估工作。
32. 改革審判委員會工作機制。合理定位審判委員會職能,強化審判委員會總結審判經驗、討論決定審判工作重大事項的宏觀指導職能。建立審判委員會討論事項的先行過濾機制,規范審判委員會討論案件的范圍。除法律規定的情形和涉及國家外交、安全和社會穩定的重大復雜案件外,審判委員會主要討論案件的法律適用問題。完善審判委員會議事規則,建立審判委員會會議材料、會議記錄的簽名確認制度。建立審判委員會決議事項的督辦、回復和公示制度。建立審判委員會委員履職考評和內部公示機制。
33. 推動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落實人民陪審員「倍增計劃」,拓寬人民陪審員選任渠道和范圍,保障人民群眾參與司法,確保基層群眾所佔比例不低於新增人民陪審員三分之二。進一步規范人民陪審員的選任條件,改革選任方式,完善退出機制。明確人民陪審員參審案件職權,完善隨機抽取機制。改革陪審方式,逐步實行人民陪審員不再審理法律適用問題,只參與審理事實認定問題。加強人民陪審員依法履職的經費保障。建立人民陪審員動態管理機制。
34. 推動裁判文書說理改革。根據不同審級和案件類型,實現裁判文書的繁簡分流。加強對當事人爭議較大、法律關系復雜、社會關注度較高的一審案件,以及所有的二審案件、再審案件、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案件裁判文書的說理性。對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當事人爭議不大的一審民商事案件和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被告人認罪的一審輕微刑事案件,使用簡化的裁判文書,通過填充要素、簡化格式,提高裁判效率。重視律師辯護代理意見,對於律師依法提出的辯護代理意見未予採納的,應當在裁判文書中說明理由。完善裁判文書說理的剛性約束機制和激勵機制,建立裁判文書說理的評價體系,將裁判文書的說理水平作為法官業績評價和晉級、選升的重要因素。
35. 完善司法廉政監督機制。改進和加強司法巡查、審務督察和廉政監察員工作。建立上級紀委和上級法院為主、下級法院協同配合的違紀案件查處機制,實現紀檢監察程序與法官懲戒程序的有序銜接。建立法院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記錄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依法規范法院人員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的接觸、交往行為。
36. 改革涉訴信訪制度。完善訴訪分離工作機制,明確訴訪分離的標准、范圍和程序。健全涉訴信訪終結機制,依法規范涉訴信訪秩序。建立就地接訪督導機制,創新網路辦理信訪機制。推動建立申訴案件律師代理制度。探索建立社會第三方參與機制,增強涉訴信訪矛盾多元化解合力。
(五)構建開放、動態、透明、便民的陽光司法機制
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判權力運行體系,必須依託現代信息技術,構建開放、動態、透明、便民的陽光司法機制,增進公眾對司法的了解、信賴和監督。到2015年底,形成體系完備、信息齊全、使用便捷的人民法院審判流程公開、裁判文書公開和執行信息公開三大平台,建立覆蓋全面、系統科學、便民利民的司法為民機制。
37. 完善庭審公開制度。建立庭審公告和旁聽席位信息的公示與預約制度。對於依法應當公開審理,且受社會關注的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在已有條件范圍內,優先安排與申請旁聽者數量相適應的法庭開庭。有條件的審判法庭應當設立媒體旁聽席,優先滿足新聞媒體的旁聽需要。
38. 完善審判流程公開平台。推動全國法院政務網站建設。建立全國法院統一的訴訟公告網上辦理平台和訴訟公告網站。繼續加強中國審判流程信息公開網網站建設,完善審判信息數據及時匯總和即時更新機制。加快建設訴訟檔案電子化工程。推動實現全國法院在同一平台公開審判流程信息,方便當事人自案件受理之日起,在線獲取審判流程節點信息。
39. 完善裁判文書公開平台。加強中國裁判文書網網站建設,完善其查詢檢索、信息聚合功能,方便公眾有效獲取、查閱、復制裁判文書。嚴格按照「以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的要求,實現四級人民法院依法應當公開的生效裁判文書統一在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
40. 完善執行信息公開平台。整合各類執行信息,推動實現全國法院在同一平台統一公開執行信息,方便當事人在線了解執行工作進展。加強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公布力度,充分發揮其信用懲戒作用,促使被執行人自動履行生效法律文書。完善被執行人信息公開系統建設,方便公眾了解執行工作,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41. 完善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公開制度。完善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的適用條件和案件辦理程序,確保相關案件公開、公正處理。會同刑罰執行機關、檢察機關推動網上協同辦案平台建設,對執法辦案和考核獎懲中的重要事項、重點環節,實行網上錄入、信息共享、全程留痕,從制度和技術上確保監督到位。建立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信息網,實現三類案件的立案公示、庭審公告、文書公布統一在網上公開。
42. 建立司法公開督導制度。強化公眾對司法公開工作的監督,健全對違反司法公開規定行為的投訴機制和救濟渠道。充分發揮司法公開三大平台的監督功能,使公眾通過平台提出的意見和建議成為人民法院審判管理、審判監督和改進工作的重要參考依據。
43. 完善訴訟服務中心制度。加強訴訟服務中心規范化建設,完善訴訟服務大廳、網上訴訟服務平台、12368司法服務熱線。建立網上預約立案、送達、公告、申訴等工作機制。推動遠程調解、信訪等視頻應用,進一步拓展司法為民的廣度和深度。
44. 完善人民法庭制度。優化人民法庭的區域布局和人員比例。積極推進以中心法庭為主、社區法庭和巡迴審判點為輔的法庭布局形式。根據轄區實際情況,完善人民法庭便民立案機制。優化人民法庭人員構成。有序推進人民法庭之間、人民法庭和基層人民法院其他庭室之間的人員交流。
45. 推動送達制度改革。推動建立當事人確認送達地址並承擔相應法律後果的約束機制,探索推廣信息化條件下的電子送達方式,提高送達效率。
46. 健全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繼續推進調解、仲裁、行政裁決、行政復議等糾紛解決機制與訴訟的有機銜接、相互協調,引導當事人選擇適當的糾紛解決方式。推動在征地拆遷、環境保護、勞動保障、醫療衛生、交通事故、物業管理、保險糾紛等領域加強行業性、專業性糾紛解決組織建設,推動仲裁製度和行政裁決制度的完善。建立人民調解、行政調解、行業調解、商事調解、司法調解聯動工作體系。推動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立法進程,構建系統、科學的多元化糾紛解決體系。
47. 推動實行普法責任制。強化法院普法意識,充分發揮庭審公開、文書說理、案例發布的普法功能,推動人民法院行使審判職能與履行普法責任的高度統一。
(六)推進法院人員的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建設
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判權力運行體系,必須堅持以審判為中心、以法官為重心,全面推進法院人員的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建設,努力提升職業素養和專業水平。到2017年底,初步建立分類科學、分工明確、結構合理和符合司法職業特點的法院人員管理制度。
48. 推動法院人員分類管理制度改革。建立符合職業特點的法官單獨職務序列。健全法官助理、書記員、執行員等審判輔助人員管理制度。科學確定法官與審判輔助人員的數量比例,建立審判輔助人員的正常增補機制,切實減輕法官事務性工作負擔。拓寬審判輔助人員的來源渠道,探索以購買社會化服務的方式,優化審判輔助人員結構。探索推動司法警察管理體制改革。完善司法行政人員管理制度。
49. 建立法官員額制度。根據法院轄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人口數量(含暫住人口)、案件數量、案件類型等基礎數據,結合法院審級職能、法官工作量、審判輔助人員配置、辦案保障條件等因素,科學確定四級法院的法官員額。根據案件數量、人員結構的變化情況,完善法官員額的動態調節機制。科學設置法官員額制改革過渡方案,綜合考慮審判業績、業務能力、理論水平和法律工作經歷等因素,確保優秀法官留在審判一線。
50. 改革法官選任制度。針對不同層級的法院,設置不同的法官任職條件。在國家和省一級分別設立由法官代表和社會有關人員參與的法官遴選委員會,制定公開、公平、公正的選任程序,確保品行端正、經驗豐富、專業水平較高的優秀法律人才成為法官人選,實現法官遴選機制與法定任免機制的有效銜接。健全初任法官由高級人民法院統一招錄,一律在基層人民法院任職機制。配合法律職業人員統一職前培訓制度改革,健全預備法官訓練制度。適當提高初任法官的任職年齡。建立上級法院法官原則上從下一級法院遴選產生的工作機制。完善將優秀律師、法律學者,以及在立法、檢察、執法等部門任職的專業法律人才選任為法官的制度。健全法院和法學院校、法學研究機構人員雙向交流機制,實施高校和法院人員互聘計劃。
51. 完善法官業績評價體系。建立科學合理、客觀公正、符合規律的法官業績評價機制,完善評價標准,將評價結果作為法官等級晉升、擇優遴選的重要依據。建立不適任法官的退出機制,完善相關配套措施。
52. 完善法官在職培訓機制。嚴格以實際需求為導向,堅持分類、分級、全員培訓,著力提升法官的庭審駕馭能力、法律適用能力和裁判文書寫作能力。改進法官教育培訓的計劃生成、組織調訓、跟蹤管理和質量評估機制,健全教學師資庫、案例庫、精品課件庫。加強法官培訓機構和現場教學基地建設。建立中國法官教育培訓網,依託信息化手段,大力推廣網路教學,實現精品教學課件由法院人員免費在線共享。大力加強基層人民法院法官和少數民族雙語法官的培訓工作。
53. 完善法官工資制度。落實法官法規定,研究建立與法官單獨職務序列配套的工資制度。
(七)確保人民法院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
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判權力運行體系,必須堅持在黨的領導下,推動完善確保人民法院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的各項制度,優化司法環境,樹立司法權威,強化職業保障,提高司法公信力。到2018年底,推動形成信賴司法、尊重司法、支持司法的制度環境和社會氛圍。
54. 推動省級以下法院人員統一管理改革。配合中央有關部門,推動建立省級以下地方法院人員編制統一管理制度。推動建立省級以下地方法院法官統一由省級提名、管理並按法定程序任免的機制。
55. 建立防止干預司法活動的工作機制。配合中央有關部門,推動建立領導幹部干預審判執行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制度。按照案件全程留痕要求,明確審判組織的記錄義務和責任,對於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的批示、函文、記錄等信息,建立依法提取、介質存儲、專庫錄入、入卷存查機制,相關信息均應當存入案件正卷,供當事人及其代理人查詢。
56. 健全法官履行法定職責保護機制。合理確定法官、審判輔助人員的工作職責、工作流程和工作標准。明確不同主體、不同類型過錯的甄別標准和免責事由,確保法官依法履職行為不受追究。非因法定事由,未經法定程序,不得將法官調離、辭退或者作出免職、降級等處分。完善法官申訴控告制度,建立法官合法權益因依法履職受到侵害的救濟機制,健全不實舉報澄清機制。在國家和省一級分別設立由法官代表和社會有關人員參與的法官懲戒委員會,制定公開、公正的法官懲戒程序,既確保法官的違紀違法行為及時得到應有懲戒,又保障其辯解、舉證、申請復議和申訴的權利。
57. 完善司法權威保障機制。推動完善拒不執行判決、裁定、藐視法庭權威等犯罪行為的追訴機制。推動相關法律修改,依法懲治當庭損毀證據材料、庭審記錄、法律文書和法庭設施等嚴重藐視法庭權威的行為,以及在法庭之外威脅、侮辱、跟蹤、騷擾法院人員或其近親屬等違法犯罪行為。
58. 強化訴訟誠信保障機制。建立訴訟誠信記錄和懲戒制度。依法懲治虛假訴訟、惡意訴訟、無理纏訴行為,將上述三類行為信息納入社會徵信系統。探索建立虛假訴訟、惡意訴訟受害人損害賠償之訴。
59. 優化行政審判外部環境。健全行政機關負責人依法出庭應訴制度,引導、規范行政機關參加訴訟活動。規范司法建議的製作和發送,促進依法行政水平提升。
60. 完善法官宣誓制度。完善法官宣誓制度,經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選舉或任命的法官,正式就職時應當公開向憲法宣誓。
61. 完善司法榮譽制度。明確授予法官、審判輔助人員不同類別榮譽的標准、條件和程序,提升法院人員的司法職業尊榮感和歸屬感。
62. 理順法院司法行政事務管理關系。科學設置人民法院的司法行政事務管理機構,規范和統一管理職責,探索實行法院司法行政事務管理權和審判權的相對分離。改進上下級法院司法行政事務管理機制,明確上級法院司法行政事務管理部門對下級法院司法行政事務的監管職能。
63. 推動人民法院財物管理體制改革。配合中央有關部門,推動省級以下地方法院經費統一管理機制改革。完善人民法院預算保障體系、國庫收付體系和財務管理體系,推動人民法院經費管理與保障的長效機制建設。嚴格「收支兩條線」管理,地方各級人民法院收取的訴訟費、罰金、沒收的財物,以及追繳的贓款贓物等,統一上繳省級國庫。加強「兩庭」等場所建設。建立人民法院裝備標准體系。
64. 推動人民法院內設機構改革。按照科學、精簡、高效的工作要求,推進扁平化管理,逐步建立以服務審判工作為重心的法院內設機構設置模式。
65. 推動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設。加快「天平工程」建設,著力整合現有資源,推動以服務法院工作和公眾需求的各類信息化應用。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級人民法院主要業務信息化覆蓋率達到100%,中級人民法院和基層人民法院分別達到95%和85%以上。
Ⅱ 關於中級人民法院的設置
中院的內設機構並不是統一標准,主要根據轄區的人口總和與案源的情況來設立,一般設有民庭一至兩個,刑庭一至兩個,知識產權庭,行政審判庭、立案庭,審判監督庭,執行庭(局)、法警支隊、辦公室、研究室、技術室、監察室、行政裝備處、政治部、機關黨委等機構。但並不是一致的,比如成都市中院與阿里地區的中院設置就不會一樣;黑龍江農墾中院與哈爾濱市中院的設置與規模就不一樣。
成都市中院的機構設置:
根據成委辦(2001)83號《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機關機構改革方案》,確定我院內設15個職能部門和政治部、機關黨委、離退休人員工作處。經院改革領導小組研究決定,各部門的職能和人員配置如下:
一、刑事審判第一庭(少年審判庭)
(一)職能:依法審判除經濟犯罪以外的一、二審刑事案件;辦理其他有關的刑事審判工作事宜;監督指導基層人民法院的相關工作。
(二)人員編制數(19人):庭長1人(兼少審庭庭長),副庭長2人(其中有1人兼少審庭副庭長);庭前准備組:程序性法官2人;合議庭4個:其中審判長4人(含副庭長2人),合議庭其他成員8人;書記員4人。
二、刑事審判第二庭
(一)職能:依法審判刑事一審、二審經濟犯罪案件;辦理其他有關的刑事審判工作事宜;監督指導基層人民法院的相關工作。
(二)人員編制數(14人):庭長1人,副庭長2人;庭前准備組:程序性法官2人;合議庭3個:其中審判長3人(含副庭長2人),合議庭其他成員5人;書記員3人。
三、民事審判第一庭
(一)職能:依法審理婚姻家庭、人身權利、房地產合同糾紛和公民之間各類合同糾紛的一審、二審案件;指導人民法庭的工作;辦理其他有關民事審判工作事宜;監督指導基層人民法院的相關工作。
(二)人員編制數(35人):庭長1人,副庭長2人;庭前准備組:審判長1人,程序性法官6人;合議庭7個:審判長7人(含副庭長2人),合議庭其他成員11人;書記員9
人。
四、民事審判第二庭
(一)職能:依法審理除民事審判第一庭工作職責以外的公民與法人及其他經濟組織之間、法人之間、法人與其他經濟組織之間各類合同及侵權糾紛和企業破產等的一審、二審案件;辦理其他有關的民事審判工作事宜;監督指導基層人民法院的相關工作。
(二)人員編制數(42人):庭長1人,副庭長2人;庭前准備組:審判長1人,程序性法官6人;合議庭9個:審判長9人(含副庭長2人),合議庭其他成員14人;書記員11人。
五、民事審判第三庭(知識產權庭)
(一)職能:依法審理專利、商標、著作權權屬和侵權糾紛、技術合同糾紛等知識產權和涉外、涉港澳台民事一審、二審案件;辦理其他有關的民事審判工作事宜;監督指導基層人民法院的相關工作。
(二)人員編制數(14人):庭長1人,副庭長2人;庭前准備組:審判長1人,程序性法官3人;合議庭2個:審判長2人(即2名副庭長),合議庭其他成員4人;書記員3人。
六、行政審判庭(賠償委員會辦公室)
(一)職能:依法審理一、二審行政案件;辦理其他有關的行政審判工作事宜;監督指導基層人民法院的相關工作;依法辦理應由我院審理的各類國家賠償案件。
(二)人員編制數(12人):庭長1人(兼賠償辦主任),副庭長2人(其中有1人兼賠償辦副主任);庭前准備組:程序性法官2人;合議庭2個:審判長2人(含副庭長1人),合議庭其他成員4人;書記員2人。
七、立案庭
(一)職能:對我院依法受理的各類案件登記立案和審查立案;負責我院申訴復查信訪接待工作;依法審理管轄爭議案件;對不服全市兩級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提出的各類申訴以及再審申請進行審查。經審查認為可能有錯誤的,按有關規定移交審判監督庭及有關審判庭審理或指定再審;依法實行訴前保全、起訴時提起的財產、證據保全措施;負責司法救助工作;負責各審判業務庭的鑒定、審計、評估的委託工作;對本院審判、處理的各類案件進行流程管理;辦理其他有關的立案工作事宜;監督指導基層人民法院的相關工作。
(二)人員編制數(29人):庭長1人,副庭長2人;綜合組:審判長1人,程序性法官7人;立案組:1個合議庭,審判長1人,合議庭其他成員3人;申訴復查信訪組:3個合議庭,審判長3人,合議庭其他成員5人;程序性法官3人負責信訪工作;書記員3人。
八、審判監督庭
(一)職能:依法審判由本院審理的各類再審案件;辦理其他有關的審判監督工作事宜;監督指導基層人民法院的相關工作;依法辦理減刑、假釋案件。
(二)人員編制數(7人):庭長1人,副庭長1人;庭前准備組:程序性法官1人;合議庭1個:審判長1人(即副庭長),合議庭其他成員3人;書記員1人。
九、執行局(庭)
(一)職能:執行本院第一審的生效判決,裁定及調解協議關於財產的決定;執行法律規定的由本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及執行案件;協調解決跨地區的民事、行政以及刑事附帶民事的判決,裁定中的執行爭議;辦理其他有關執行工作事宜;管理和指導基層人民法院的相關工作。
內設執行一處、執行二處、綜合處。
(二)人員編制數(41人):局長1人,副局長兼庭長1人,處長或副處長3人;合議庭由正副局長和3名處長(或副處長)組成;執行官11人,其他執行人員25人;共計41人。具體配置方式:執行一處16人(處長或副處長1人,執行官5人,其他執行人員10人);執行二處16人(處長或副處長1人,執行官5人,其他執行人員10人);綜合處7人(處長或副處長1人,執行官1人,其他執行人員5人)。
十、辦公室
(一)職能:協助院領導組織、協調、處理司法公務;負責院長辦公會議等重要會議的組織安排;負責組織綜合性會議工作;負責全市法院信息的收集和上報工作(即承擔本院《法院信息快報》、《法院情況反映》、《法院工作簡報》的編輯工作);承擔本院涉及全局性的各類文秘稿件的起草工作;負責全市法院綜合治理工作的組織協調和聯絡信息工作;負責機要、檔案、保密等工作;負責崗位目標檢查管理;負責院志、大事紀要的編寫工作;負責本院對外接待的聯系工作;負責對書記官的管理、培訓、教育和考核等工作;指導基層人民法院的檔案、保密等相關工作。
辦公室內設書記官處、秘書科、檔案科、綜合科。
(二)人員編制數(52人):主任1人,副主任2人,書記官處副處長1人,科長或副科長3人,其他工作人員45人(含配在庭上的36名書記員)。
各科人員具體配置方式:檔案科3人(科長或副科長1人);秘書科4人(科長或副科長1人);綜合科4人(科長或副科長1人)。書記官處人員配置方式:副處長由1名副庭級幹部專任,其他工作人員37人(含配在庭上的36名書記員)。
十一、司法行政裝備管理處
(一)職能:指導全市法院系統的計劃財務工作;負責專項物資裝備、通訊設備、辦公智能化的計劃、管理及分配;指導人民法庭和審判庭建設,指導監督訴訟費的收繳、使用、管理工作;管理本院機關行政、事業經費、國有資產、基本建設投資和公費醫療;負責院機關後勤管理、設備維修和保障工作;負責本院對外接待的具體工作;指導基層人民法院司法行政裝備的相關工作。
司法行政裝備管理處內設技術科、車管科、計劃財務裝備科、行管科。
(二)人員編制數(29人):處長1人,副處長2人,正副科長6人,其他工作人員20人。
具體配置方式:技術科6人(正副科長各1人);車管科11人(正副科長各1人);計劃財務裝備科6人(科長或副科長1人);行管科2人(科長或副科長1人);內勤1人。
機關服務中心配備後勤服務事業編制人員42名,由司法行政裝備管理處管理。
十二、研究室
(一)職能:負責組織全市法院的調查研究工作和適用法律、政策的研究指導;承擔本院審判委員會辦公室工作、司法統計工作和《成都審判》的編輯工作;負責案件質量檢查工作;承擔與審判工作有關的給人大的專項報告的起草工作;組織協調全市法院法制宣傳工作;指導基層人民法院的調研、司法統計和宣傳工作。
研究室內設調研科、綜合科、統計科、宣傳科。
(二)人員編制數(15人):主任1人,副主任2人,科長或副科長4人,其他工作人員8人。具體配置方式:調研科4人(科長或副科長1人);綜合科3人(科長或副科長1人);統計科2人(科長或副科長1人);宣傳科3人(科長或副科長1人)。
十三、技術室
(一)職能:負責司法鑒定及其他專門性技術工作;代行管理聯合司法鑒定中心的職責;指導基層人民法院的相關司法鑒定、技術工作。
(二)人員編制數(6人):主任1人,副主任1人,其他工作人員4人。
十四、法警支隊
(一)職能:負責司法警察警務工作;警衛法庭、押解人犯、送達有關法律文書;執行死刑;配合有關審判庭和執行庭的執行事項;負責機關保衛工作;維護機關秩序;管理指導基層人民法院的相關工作。
法警支隊內設三個大隊。
(二)人員編制數(29人):支隊長1人,副支隊長2人,大隊長或副大隊長4人,其他法警22人。具體配置方式:一大隊9人(大隊長或副大隊長1人);二大隊8人(大隊長或副大隊長1人);三大隊9人(正副大隊長各1人,兼保衛科正副科長)。
十五、監察室
(一)職能:負責本院和全市法院系統的監察工作;監督檢查本院工作人員執行國家法律法規及行政紀律的情況,受理法院工作人員違法行為的檢舉、控告;受理法院工作人員不服政紀處分的申訴;調查處理法院工作人員違紀行為;辦理督查、督辦事項和與人大的聯絡工作。
市紀委派駐紀檢組,紀檢組與監察室合署辦公。
(二)人員編制數(7人):紀檢組組長1人,紀檢組副組長兼監察室主任1人,監察室副主任1人,其他工作人員4人。
十六、政治部
(一)職能:負責全市兩級人民法院幹部隊伍思想教育、表彰獎勵和宣傳教育培訓工作,按照許可權管理法官、執行員、書記員、司法警察、司法鑒定人員及司法行政人員;協助地方黨委管理基層人民法院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協助主管部門管理人民法院機構設置和人員編制工作;負責黨組會議和中心組學習組織工作。
政治部內設幹部處、宣傳教育處。
(二)人員編制數(12人):主任1人,副主任2人,處長或副處長2人,其他人員7人。具體配置方式:幹部處5人(處長或副處長1人);宣傳教育處4人(處長或副處長1人)。
十七、機關黨委
(一)職能:負責本院機關黨員的思想、組織、作風建設等工作;對黨員幹部進行監督;負責本院幹警的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化建設;領導本院工、青、婦等群團工作。
機關黨委內設辦公室。
(二)人員編制數(3人):機關黨委書記1人,機關黨委副書記兼機關黨委辦公室主任或機關黨委辦公室副主任1人,其他工作人員1人。
十八、離退休人員工作處
(一)職能:負責本院機關離退休人員的管理、學習、服務工作。
(二)人員編制數(5人):處長1人,副處長2人,其他工作人員2人。
十九、其他
(一)院內設3個臨時機構:法官協會、院志辦、基建辦公室。
1、法官協會(由機關黨委代管)
人員編制數(1人):秘書長1人。
2、院志辦(由辦公室代管)人員編制數(3人):主任或副主任1人,其他工作人員2人。3、基建辦公室(由司法行政裝備管理處代管)人員編制數(3人):主任或副主任1人,其他工作人員2人。
(二)若在雙選後出現審判長缺額現象,由院黨組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遞補。
二ΟΟ二年三月十二日
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
Ⅲ 如何進一步加強人民法院"兩庭"建設
"兩庭"建設是人民法院全面建設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為了適應"公正與效率"這個主題,就應該確保程序法和實體法的公正,就必須有一個良好的辦案環境。因此,法院的自身建設,特別是執法環境的改善顯得十分重要。沒有審判法庭,執行憲法規定的公開審判原則必然受到影響,法院的形象也很難樹立,法制尊嚴也很難體現。近些年來,法院系統在"兩庭"建設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辦公、辦案條件有了明顯改善。但"兩庭"建設是一項長期任務,不可能一蹴而就,還需進一步加強。 一、"兩庭"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是選址和布局上不科學、不合理。一些人民法庭在撤並後的選址上不合理,法庭、審判庭由於佔地面積較大,在重要地段,繁華地段因地價高,不敢問津。為了節省資金,為了建設中降低成本,使法庭、審判庭的選址在避開繁華地段後,建在一些僻背的地段,達不到兩便的目的,顯現不出司法文明與進步的直觀性,讓人感到惋惜。 二是設計不符合司法的功能要求,不盡完美,主要表現為①類似於行政辦公樓、結構不合理。②對功能用房考慮不周全。如立案、執行用房的布置面積上不恰當、不合理、審判用房較少、較小。辦公用房擠占審判用房的現象突出,這與人們的司法觀念有關。③外觀設計、平面布局中以西式結構為主,很少體現民族特色,對傳統建築,院落布置的借鑒太少,即創新與繼承不足,如果僅用門口的石獅和個別雕塑來表現傳統文化的精華,是很蒼白的。④對標准化的理解太機械,千人一面,體現不出地域經濟文化的特色。一些法庭的類別仍比較保守,一些人要求二十年不落後顯得標准過低。 三是資金保障不到位。國債項目中"兩庭"建設以中央投資為輔,地方配套為主。由於地方財力有限,領導觀念的原因,地方配套不足,法院往往是負債建設,既影響了質量和工期,又為法院背上了深重的經濟負擔。 二、加強"兩庭"建設的建議 在多年的"兩庭"建設實踐中,我們深深感到"兩庭"建設在建設法治國家中的重要作用。加強法院"兩庭"建設就是樹立司法權威,維護法律尊嚴;加強法院"兩庭"建設,就是強化執政黨領導,鞏固政權建設。因此,在法院"兩庭"建設中,應盡可能融入先進法律文化,體現時代法律精神,展示現代司法形象,將司法的內涵、權威、神聖蘊含其中,真正讓人們在"兩庭"建築中感受法治國家司法的威嚴和文明,從而更加敬仰法律、尊重法律,更加擁護執政黨的領導,夯實執政黨的執政地位。具體是: (一)"兩庭"建築應將古今法律文化背景融入其中,通過寓意深刻的建築風格傳遞法學理念。從古到今,從西方到中國,法院一直被人們蒙上一層神秘色彩,它雖然代表著一個國家的司法形象,承擔著維護全社會的公平與正義的職責,但人們並不真正了解它。而如今"兩庭"的建築風格可以向人們展示一國的司法內涵和法律文化。如有的法院審判大樓以正反凸凹兩個弧面體鑲嵌穿插為主要特徵,中軸對稱,配以穩重剛勁的柱廊和氣勢恢宏的大台階,外觀庄嚴大方,線條粗放明析。居高俯瞰,大樓呈一天平圖案,體現了審判法庭的法治內涵。還有的法院審判大樓正立面正上方鑲嵌著國徽,兩旁高聳的16根圓柱,大廳正中的巨型雕塑,在古銅色的背景下以金光閃閃的中國傳統"法"字及其釋義為中央圖案,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方正大氣,法律的公正聖潔和人民法院的莊重威嚴。這些法院審判大樓的建築風格各具特色,均蘊含了深刻的寓意,既讓人賞心悅目,又讓人肅然起敬,值得學習和借鑒。 (二)"兩庭"建設應將司法為民要求入其中,通過合理的建築格局表達公開、公平、公正、透明、便利的司法理念。"兩庭"建築的布局合理與否,直接影響著當事人對司法的公信度,也直接影響著法律精神和原則在司法活動中的發揮。一個布局合理、訴訟環境和諧,能體現以人為本和司法為民理念的審判大樓,首先就能從心理上贏得當事人的信賴,有利於審判活動的順利開展。如有的法院不僅在形式上將"民主、法治、公正、清廉"的司法要求鑲嵌在牆面上,還從實質上體現對當事人的人文關懷,專門為殘疾人設置了無障礙通道,設置電子公告屏,滾動播出開庭公告;在法庭和辦公區設置觸摸式電腦,便於查詢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等內容。還有的法院為方便當事人訴訟,專門設置了寬敞明亮的當事人休息大廳,廳內安裝有舒適的座椅、飲水機、電子觸摸屏、電子公告屏、各種指示牌及《訴訟指南》,還有可方便當事人參閱的各類應用文書樣本等便民設施。這些布局和設計既彰顯了現代司法文明,又體現了法律的公正、聖潔。 (三)"兩庭"建設應將司法形象和權威融入其中,通過莊重威嚴的建築裝飾展示人民法院的良好形象。"兩庭"建築不僅要講究風格和格局,更要突出法院工作特色,滿足實際工作需要。"兩庭"建設首先要突出"法庭",這是人民法院工作的中心。法庭內部裝飾要莊重、嚴肅,法台的設置要高檔、顯貴,顯現司法的崇高與尊貴。為適應現代審判工作需要,法庭和法官辦公室都要建設和開通區域網和多媒體中心聯接系統,完善網上案件流程管理系統,實現所有辦公室、審判法庭都通過電腦相連,資源共享,真正做到法律法規查詢、資料搜集以及文書草擬、審核、簽發、列印等均在區域網上完成。只有秉承司法權威,具備現代化辦公系統的法院"兩庭"建設,才能為法院實現"公正與效率"主題奠定堅實的基礎,提供有力的物質保障。( 王兆濤)
Ⅳ 2014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法庭若干意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進一步加強新形勢下人民法庭工作的若干意見
法發〔2014〕21號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四中全會和《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精神,切實發揮人民法庭職能作用,推動人民法庭工作不斷科學發展,現就進一步加強新形勢下人民法庭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深刻認識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准確把握人民法庭的職能定位
1.正確認識新形勢。落實全面深化改革任務要求,推進平安中國、法治中國建設,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司法需求,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人民法院工作面臨的新形勢。人民法庭作為人民法院「基層的基層」,是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一環,必將面臨更加嚴峻的考驗,遇到更多復雜的問題,承擔更加艱巨的任務。
2.深刻理解新任務。人民法庭要繼續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積極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創新落實便民利民舉措,因地制宜做好巡迴審判工作,將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與擴大司法民主相結合,努力搭建陽光司法「窗口」,增進人民司法的社會認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各級人民法院要切實優化人民法庭布局,積極穩妥在人民法庭推進司法改革,完善人民法庭的管理和保障機制,加強人民法庭隊伍、裝備和信息化建設。要不斷提升人民法庭司法能力,為實現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構建社會主義法治秩序,發揮人民法庭的重要作用。
3.准確把握職能定位。牢牢把握司法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線,代表國家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是人民法庭的核心職能。依法支持其他國家機關和群眾自治組織調處社會矛盾糾紛,依法對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民間糾紛進行業務指導,積極參與基層社會治理,是人民法庭的重要職能。
二、始終堅持司法為民,切實發揮人民法庭的審判職能
4.優化區域布局。認真貫徹落實《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全面加強人民法庭工作的決定》,堅持「三個面向」和「兩便」原則,以「職能明確、布局合理、審判公正、管理規范、隊伍過硬、保障有力」為基本要求,綜合案件數量、區域面積、人口數量、交通條件、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優化人民法庭的區域布局和人員比例。積極推進以中心法庭為主、社區法庭和巡迴審判點為輔的法庭布局形式,戒除脫離實際貪大求多的錯誤觀念,避免司法資源浪費和法庭建設、管理、維護困難。
5.規范設置調整。基層人民法院要隨著城市規劃調整以及城鄉發展一體化進程的逐步推進,慎重穩妥提出人民法庭設置調整方案,逐級上報高級人民法院批准。人民群眾有需求,訴訟案件數量多,派駐人員有編制,建設用地能落實,建設資金有保障的,經高級人民法院批准,可增設人民法庭。增設規模較大、影響范圍較廣、資金人員需求較多的人民法庭設置調整方案,應當層報最高人民法院審查備案。經濟社會發達、案件較多的地區,可以結合自身情況,探索專業化審判法庭的設置。
6.完善立案機制。基層人民法院要根據轄區實際情況,科學構建人民法庭直接立案工作機制,加強對人民法庭立案工作的指導和管理。經濟發達、交通便利地區的人民法庭,可以通過基層人民法院統一立案的方式,加強案件流程管理。山區、牧區、林區、邊遠地區等交通不便地區的人民法庭,要加強和完善人民法庭直接立案工作機制,並通過遠程立案等技術手段,著力解決當事人立案難問題。人民法庭具體受案范圍由所屬基層人民法院確定後,通過一定方式向社會公布。對依法應當受理的案件,要做到有案必立、有訴必理,對確實不應受理的,要向當事人說明理由。
7.抓好民生審判。按照落實集體所有權、穩定農戶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的總要求,切實依法維護農村土地承包關系和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強化對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物權保護,依法保障農民對承包地佔有、使用、收益、流轉及經營權抵押、擔保權利。依法妥善審理與民生息息相關領域的糾紛,維護農村留守兒童、留守婦女和留守老年人的合法權益。依法保護生態環境,推進人居環境整治,為科學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司法保障。
8.加強訴訟服務。推進人民法庭窗口建設,努力為當事人的訴訟活動提供集成式、一站式服務。加強對訴訟當事人的訴訟指導,對訴訟能力不高的當事人提供必要的程序性引導。對當事人舉證確實困難或案件審理確實需要的重要證據,應根據當事人申請或依職權,適時主動調查取證。依法選擇並適用更為經濟的訴訟程序和程序性措施,切實降低當事人的訴訟負擔。推動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加強司法救助工作力度,切實保證人民群眾及時有效獲取法律幫助。
9.做好巡迴審判。正確處理坐堂問案和巡迴審判之間的關系,認真落實《關於大力推廣巡迴審判方便人民群眾訴訟的意見》,合理設置巡迴辦案點與訴訟服務點,提高巡迴審判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邊遠民族地區以及其他群眾訴訟不便地區,應當確立巡迴審判為主的工作機制,繼承和弘揚馬錫五審判方式,推廣車載法庭等巡迴審判模式,形成以人民法庭為點、車載流動法庭為線、基層人民法院為面,「點線面」相結合、全覆蓋的司法服務網路。經濟發達交通便利地區,應將巡迴審判的重點放在對社會和諧穩定影響較大,對提高人民群眾法治意識、維護社會主義法治秩序和弘揚社會主義道德風尚有重要作用的案件上。
10.處理好調判關系。充分發揮調解在化解基層民事糾紛中的獨特作用,對適宜調解的民事糾紛要依法先行調解。積極總結不同類型案件的特點,在法律規定框架內,恰當藉助鄉規民約,尊重善良風俗和社情民意,創新調解工作方法,力求從根源上徹底化解矛盾。堅決糾正強迫調解、久調不決等損害當事人合法權益,以及下達強制性調撤指標等違背審判規律的錯誤做法。大力提高人民法庭裁判文書質量,注重通過正確適用法律、加強釋法說理,發揮司法裁判的道德指引功能,彰顯規則、維護秩序、弘揚美德。
11.改進執行工作。對執行工作難度較大、基層人民法院執行不影響當事人合法權益及時實現,以及人員裝備難以保障執行工作順利開展的人民法庭審結案件,原則上由基層人民法院負責執行。對可以當庭執結以及由人民法庭執行更加方便訴訟群眾的案件,應當由人民法庭負責執行。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探索由所在基層人民法院派駐執行組等方式構建直接執行機制,最大限度地方便群眾訴訟,提高執行效率。
12.完善人民陪審制度。落實人民陪審員倍增計劃,結合人民法庭工作特點,擴大基層群眾入選比例,擴大參審案件范圍。規范人民陪審員參與審理案件的確定方式和流程,認真落實「隨機抽取」原則,改變長期駐庭做法。強化人民陪審員崗前和任職培訓,提高履職能力。積極探索實行人民陪審員僅參與審理事實認定問題的機制和辦法。建立經費保障標準定期調整機制,及時足額發放人民陪審員的交通、誤工等補助費用。
三、積極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切實發揮人民法庭橋梁紐帶和司法保障作用
13.為其他機構組織化解糾紛提供司法保障。充分發揮人民法庭在「四個治理」中的紐帶作用和在多元糾紛解決機制中的示範、保障作用,為提高鄉鎮、縣域治理法治化水平作出積極貢獻。主動加強與公安、司法、勞動爭議仲裁、農村土地承包仲裁、人民調解委員會等其他基層國家機關、群眾自治組織、行業調解組織等的溝通與協作,尊重和支持其依法調處社會矛盾糾紛,積極做好司法確認等訴訟與非訴訟矛盾糾紛解決機制的銜接工作。
14.對各類調解組織給予引導。按照「不缺位、不越位、不錯位」的原則,依法加強對人民調解委員會的業務指導。以審判職能的有效發揮,為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和群眾自治組織調處化解矛盾糾紛提供法治樣本和導向指引。特別注意加強和規范與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等基層群眾組織在化解矛盾糾紛中的聯系和溝通,共同維護良好的基層社會秩序。
15.立足審判職能參與地方治理。人民法庭要靈活運用公眾開放日、觀摩庭審、以案釋法、判後答疑等多種形式,積極開展法治宣傳,引導人民群眾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要通過及時向地方黨委、人大報送涉訴矛盾糾紛專項報告,向政府及其他相關部門提出司法建議的方式,參與地方社會治理。不得超越審判職能參與地方行政、經濟事務,以及其他與審判職責無關的會議、接訪、宣傳等事務。
四、積極穩妥推進司法體制改革,不斷完善人民法庭工作機制
16.開展改革試點。各級人民法院要把人民法庭作為司法改革的「試驗田」,按照解放思想、積極推進、求真務實、慎重穩妥的原則,推進改革在人民法庭先行先試。轄區內設有人民法庭的中級人民法院,選擇3-5個人民法庭,對適宜在人民法庭開展的改革進行試點,鼓勵具備條件地區積極擴大試點范圍。試點人民法庭應當至少每半年就試點工作情況向所在基層人民法院作出匯報,並逐級層報匯總至最高人民法院,為全面推進司法體制改革積累經驗、創造條件。
17.落實司法責任制。遵循司法規律,按照權責統一的原則,探索建立主審法官辦案責任制,明確法官辦案權力和責任,逐步實現裁判文書由主審法官簽發。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完善合議庭辦案責任制,明確個人意見、履職行為在案件處理結果中的責任。規范人民法庭庭長對審判工作的監督管理許可權,做到權責統一明晰、監督規范有序。
18.優化人員構成。建立編制增補和動態管理機制,確保已增編制80%用於基層和審判一線,根據工作需要及時補充人員。堅持內涵式隊伍發展路徑,探索根據審判工作量,組建以主審法官為中心的審判團隊,配備必要數量的法官助理、書記員等審判輔助人員,以購買服務等方式配強審判輔助力量,解決一些地方因審判人員不足而出現的「一人庭」「二人庭」問題。完善司法人員分類管理制度,穩定審判隊伍,提高審判質效。
19.健全職業保障。推進法官專業職務序列及工資制度改革,逐步提高基層法官職級待遇,實現人民法庭法官職務、職級和法官等級上的適當高配,以及工資福利政策向基層法院和人民法庭的適度傾斜。人民法庭可以先行試行工資加辦案補貼、崗位津貼等薪酬確定方式。加強職業風險保障,完善因公犧牲、意外傷害等撫恤救助制度。上級人民法院在探索和推動省以下地方法院人財物統一管理,以及法官延遲退休、返聘等改革時,要注意考慮人民法庭的特點和需求。
20.完善審判管理。剔除不符合審判規律、不利於人民法庭工作開展和容易產生錯誤導向的管理考核指標。明確簡易案件與疑難復雜案件的分類標准,合理配置審判資源,實現案件繁簡分流。探索在小額訴訟和其他適宜的簡易案件中,使用表格式、令狀式、要素式等簡易文書,加快審理進程。探索審判輔助性事務集中專門處理的工作制度,讓法官專注於審判。
21.強化司法公開。全面公開法庭人員信息、管理制度、行為規范、訴訟指南,依法及時公開案件信息、司法依據、訴訟流程、裁判結果,滿足當事人知情權,杜絕暗箱操作。在推進「三個平台」建設過程中,注重考慮人民法庭工作特點。積極發揮人民法庭根植基層的特殊優勢,在保障司法安全前提下,簡化旁聽手續,滿足人民群眾旁聽需求;開展司法公開主題活動,主動邀請和組織社會各界代表旁聽庭審、參觀法庭工作;進一步發揮巡迴審判在司法公開、法治宣傳方面的獨特作用,增強社會對法庭工作的認同。
五、切實加強隊伍建設和組織領導,不斷提升人民法庭隊伍素質和物質裝備保障水平
22.加強黨建工作。堅持「支部建在庭上」,實現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有3名以上黨員的人民法庭應成立黨支部,黨員不足3名的人民法庭可成立聯合黨支部。人民法庭黨支部的組織關系隸屬所在基層人民法院。強化人民法庭黨支部的組織功能,嚴格黨內生活,充分發揮黨支部對幹警的教育、管理、監督職能,注重運用信息網路、新媒體開展黨建工作。
23.選好法庭庭長。要積極落實人民法庭機構級別和人民法庭庭長職級,優先從具有法庭工作經歷的人員中,選派科級以上法官擔任人民法庭庭長,直轄市的人民法庭和案件多、任務重的人民法庭,可選派處級法官擔任,根據工作需要人民法庭可設副庭長。要優先從具有人民法庭庭長任職經歷的人員中選拔基層人民法院領導。
24.健全定期輪崗和掛職鍛煉制度。有序推進人民法庭之間、人民法庭和基層人民法院其他庭室之間的人員交流。人民法庭庭長一般應在任職後三至五年輪崗一次。基層人民法院新招錄人員一般應先安排在人民法庭接受鍛煉一年以上。基層人民法院選派法官到上級人民法院、發達地區法院學習鍛煉,應優先選派人民法庭法官;上級人民法院選調法官,應接收一定比例具有法庭工作經歷的法官;上級人民法院選派有培養前途的幹部到基層,應優先安排到人民法庭掛職鍛煉。
25.落實黨風廉政責任。基層人民法院黨組要將人民法庭黨風廉政建設納入主體責任范圍,對人民法庭發生的重大違法違紀案件,在對直接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的同時,要按照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規定,對有關法院領導幹部進行問責。基層人民法院紀檢監察部門,要切實履行監督職責,通過審務督查和專項檢查等,及時發現和糾正人民法庭幹警在紀律作風方面存在的問題,以「零容忍」態度嚴肅查辦違法違紀案件。人民法庭庭長要認真履行「一崗雙責」,在做好審判工作的同時,管好帶好隊伍,確保人民法庭公正廉潔司法。
26.加強紀律作風建設。不斷強化理想信念教育,引導人民法庭幹警牢固樹立群眾觀念,增進群眾感情,切實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六難三案」問題。堅持從嚴教育、從嚴管理、從嚴監督,堅決整治人民法庭工作中的不正之風。依託信息化手段,全面構建符合人民法庭工作特點的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切實加強對人民法庭審判權運行的監督制約,提高司法廉政制度的執行力。要將作風建設擺在突出位置、融入日常工作,以制度確保改進司法作風的規范化、常態化、長效化。
27.改善法庭管理。健全法庭管理規章制度,注重經常性管理,注意以聽取基層群眾意見的方式完善考核評價機制。注重樹立和宣傳人民法庭先進典型,及時對人民法庭優秀幹警給予表彰獎勵。加強文化體育場所建設,落實休假、療養制度,定期組織體檢,加強對幹警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幫助解決工作、學習和生活實際困難。
28.改進教育培訓。定期開展人民法庭庭長輪訓,確保人民法庭法官每年接受業務培訓時間不少於7天。堅持分級分類培訓,充分發揮各級法官培訓機構主導作用,積極利用其他培訓機構和高等院校培訓資源,通過多種方式促進優質教育培訓資源向人民法庭延伸傾斜。堅持以需求為導向,緊扣審判實踐的培訓方向。進一步加大對西部和民族地區培訓工作的扶持力度,加強雙語法官培養。
29.抓好基礎設施建設。高級人民法院要按照人民法院基礎設施建設「十二五」規劃要求,合理安排年度建設計劃,力爭在「十二五」期間全面完成現有人民法庭基礎設施建設任務。新建人民法庭應依據《人民法院法庭建設標准》,根據法庭編制人數、年受理案件數等因素合理確定建設規模,嚴格審核設計方案,並按照《人民法庭統一標識設置規范》要求,安裝統一標識。
30.增強經費保障能力。基層人民法院要根據人民法庭工作任務和裝備配備、信息化建設需要,做好人民法庭預算編制工作,及時撥付資金。各高級人民法院要加強對人民法庭經費使用、管理的指導和監督檢查。要有計劃、分步驟地為人民法庭配備必需的辦案辦公裝備,逐年提高裝備配備水平,改善審判工作條件。到2015年,全國人民法庭裝備配備均應達到《基層人民法院基本業務裝備配備指導標准》要求的水平。
31.推動信息化建設。高級人民法院要以「天平工程」建設為抓手,圍繞人民法庭管理和便民、利民,合理確定人民法庭信息化建設內容和規模,加大投入和經費保障力度。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全面加強人民法院信息化工作的決定》和《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設五年規劃》要求,東部地區在2014年底前、中部地區在2015年底前、西部地區在2016年底前,人民法庭接入基層人民法院信息網路系統。要確保人民法院信息系統軟體、硬體配置滿足人民法庭訴訟服務工作的需要,為人民法庭配備必要的信息化辦公、辦案設備和軟體,優化辦事流程,提高辦事效率和人性化水平。
32.重視安全管理。要建立健全督查機制,增強安全防範意識,克服鬆懈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扎實做好日常安全保衛工作。要按照「必要、充足、及時」要求,原則上為每個人民法庭配備至少一名司法警察,並根據工作需要配備若干名安保人員。完善安檢、防爆、監控、液體危險品檢測等各類安全防範設施和裝備配備,優先改善人民法庭安全防危硬體條件,確保人民法庭「人防、物防、技防」落實到位,嚴密防範各類重大惡性安全責任事故。
33.推動理論研究。各級人民法院要立足不同職能定位,為繁榮人民法庭理論研究創造條件,加強與法學教育研究機構進行多種形式交流與協作,凝聚多方力量,探索建立人民法庭理論研究工作機制,深入開展人民法庭理論研究工作。著重研究新形勢下人民法庭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人民法庭的職能定位和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以及人民法庭如何在推進司法改革進程中開展好司法為民、便民、利民工作等全局性、前瞻性重大課題。以問題為導向,從人民法庭的司法實踐中總結提煉理論研究的素材和課題,形成理論研究成果,切實實現成果轉化,指導和推動人民法庭工作科學發展。
34.加強監督指導。各級人民法院黨組要切實對人民法庭工作負起領導責任。中級人民法院以上的各級人民法院,應當成立專門的人民法庭指導工作辦公室,堅持分類指導原則,增強指導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要將監督指導人民法庭工作,作為各級人民法院日常工作的重要內容,完善問題發現、反饋、分析和解決機制,建立重大敏感案件風險評估、預警和化解機制。
最高人民法院
2014年12月4日
Ⅳ 如何做好人民法庭工作
人民法庭是人民法院發揮審判職能作用的前沿陣地,擔負著大量的民商案件的審判工作,是人民法院對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提供司法保障的"窗口"。因此,加強人民法庭基礎建設已成為人民法院的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為此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了《關於人民法庭若干問題的規定》並召開了全國人民法庭工作會議。筆者曾在基層法庭從 事審判工作,在法庭工作實踐中總結出了一些心得,在此與大家一同探討,以促進當前的人民法庭工作。我認為,在當前的法庭工作中應注意加強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領導重視、指導協調到位是搞好法庭工作的前提和根本保證 人民法庭的審判工作處在最基層,是人民法院密切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其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人民法院的形象和司法的權威。因此,基層法院領導要重視法庭工作。首先,"一把手"要親自抓,分管領導重點抓,黨組成員集體抓,在法庭建設上形成合力,把法庭工作納入基層人民法院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經常下去調查研究,指導協調。在確保上級法院撥給法庭的建設資金、交通辦公設備和法律書籍的到位。其次,基層法院黨組要在政法上關心法庭幹警的進步,真正做到"從優待警"。這包括:在提拔、晉級方面給予從優待遇並形成制度。凡是法庭幹警入黨申請符合條件的,要重點培養和發展。在幹部提拔任用、晉職、評先時,同等條件下應優先考慮法庭幹警,以激勵他們爭先創優;在工作和生活上關心照顧法庭幹警。人民法庭不僅擔負著繁重的審判工作,而且幹警大都遠離家庭,工作、生活環境非常艱苦,要切實幫助他們解決工作、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在交通工具 、生活補貼和居住就餐方面向法庭傾斜,加強法庭的基礎建設,改善法庭的辦公條件,為幹警配備好車輛,辦好小食堂,方便幹警工作和生活,解決幹警遠離家庭的後顧之憂。最大限度地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使他們不僅安心法庭,而且樂於到法庭工作。 二、健全制度、抓好隊伍建設是搞好人民法庭工作的關鍵 搞好人民法庭工作必須有一支高素質法庭審判隊伍做保障。而提高幹警政治素質,以制度建庭是抓好隊伍建設的根本。這其中,一是建立政治學習制度,落實"一崗雙責"制,定期或不定期組織學習政治理論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使全庭幹警真正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發揚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農村社會穩定和經濟建設服務。二是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健全有效的監督機制。要求幹警自覺遵守法官職業道德、審判紀律,建立幹警廉政檔案,實行違法違紀責任追究制。對案件進行檢查和回訪,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以消除後患,增強幹警廉潔自律意識和責任感。三是制定法庭幹警駐庭和考勤獎罰制度。堅持從嚴治警,強化紀律觀念,要求幹警中達成"庭榮我榮,庭衰我恥"的共同理念,使工作更具有凝聚力。同時建立與各項制度相關配套的工作台帳,認真造冊記錄,達到以制度管人、以制度規范法庭的目的,使法庭工作逐漸步入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的軌道。對法庭的登記、統計工作,主管院長應不定期下去抽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同時加強對法庭的審判人員進行培訓,積極發動和選派幹警參加研究生的高層次文化學習,讓幹警掌握更多的法律專業知識,以適應入世後形勢不斷發展的需要。 三、深化改革,轉變作風,增強服務意識,力求公正與效率,實現審判效果與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人民法庭進行審判方式改革,應當從基層的實際情況出發,堅持"兩便"原則,充分發揮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簡單民事案件的作用,提高審判質量和效率。(一)實行案件繁簡分流,簡化案件的審理環節。(二)推行巡迴辦案,就地審理,以案講法,增強群眾的法律意識。根據案情不同採用不同的辦案方法,快審、快結,走一路審一線,使群眾在家門口就能打官司討說法,方便群眾訴訟。人民法庭的審判工作是直接面向農村、面向農民,與農村和農民的生活息息相關,但是審判方式的改革強化了庭審功能和當事人的舉證能力,而有些當事人流動性大且文化素質低,法制觀念淡薄,因此,法庭的同志要一改過去坐堂辦案、等案上門的衙門作風,積極主動地為當事人釋明法律法規,講清權利與義務,巡迴開庭。另一方面是對一些因生產、經營活動離不開身的人,採取上門辦案的辦法,堅持"兩便"原則,在田間、地關、果園等地方開庭審理,或進行調解。能夠達成協議的,馬上製作並送達調解書給雙方當事人,盡力方便群眾,簡化辦案程序。同時,通過巡迴辦案的方法也可以密切群眾與法院的聯系。(三)大膽適用督促程序,辦理支付令案件實現快簡結案,縮短辦案周期。(四)嘗試部分裁決文書實行格式化的作法,避免重復勞動,提高工作效率。(五)放權給合議庭、審判員,由他們自己簽發法律文書,減少定案層次,提高審判效率。對一般的案件,審判長或審判員直接簽發裁判文書,作為院長只進行定期的檢查和監督,如檢查案件是否超審限、是否需要迴避,或是否有可能存在影響案件公正處理等情形。正確處理好放權和監督的關系,以增強法官的責任心和業務素質。(六)增強審判透明度,提高當庭審判率,增強審判人員的責任心,體現審判的公正與效率,把審判方式改革推向深層次。由於法庭大膽適用簡易程序,加上裁判權獨立行使,為保證案件裁判的公開、公正,就必須強調在法庭辦案的透明度上大做文章,主要表現在案件的當庭宣判率上。當庭宣判率既是檢驗一個法官庭審中對證據的判斷能力,同時也是檢驗法官對法律熟練程度的標准。如果未能當庭宣判的,在宣判後,也須將有影響的裁判文書以適當形式進行公示,讓社會各界進行監督指導。法庭全方位推進審判方式改革,及時裁判,可以避免因久拖不決給當事人帶來不應有的損失或導致矛盾激化,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果。 四、注重貫徹調解,妥善調處糾紛,積極參與農牧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 (一)調解原則是我國民法適用上的特殊原則,調解工作又是法庭工作的重心,除了要指導調解委員會外,本身也要進行訴訟調解和非訴訟調解。調解率的高低也是檢驗一個法官或一個法庭工作好壞的關鍵。幾年來城北區法院兩個法庭非常注重調解工作,採取了法制教育、情理感化、藉助外力、把握時機、選擇場合、情況跟蹤、緩沖矛盾等方法,促使當事人消除矛盾,達成合解。調解率的提高,大大的減少了社會不安定的因素,消除了當事人之間的隔閡。 (二)參與綜治,確保一方平安。綜合治理是確保農村牧區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的根本出路,人民法庭工作在基層第一線,面對的是廣大的農村群眾,在綜合治理這項社會工程中負有義不容辭的責任。要為黨的農村工作大局服務,就必須提高服務質量,通過各種渠道參與農村社會治安的綜合治理,利用法律為民辦好事、辦實事。 其具體做法是:1、認真處理群眾來信來訪,妥善調處簡易糾紛、訴訟外糾紛,及時將矛盾、糾紛消除在萌芽狀態。2、建立鄉鎮、村"二級調解網路",加強同農村牧區人民調解委員會的工作聯系和業務指導。3、繼續開展普法進萬家活動,主動到學校、農場、金融部門進行法制宣傳。通過巡迴辦案,公開審判,以案說法,對群眾進行法治教育,增強其法律意識。4、深入專業戶、經濟實體和企業,主動為經濟組織和個人排憂解難。走訪、回訪案件當事人,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消除不安定隱患,延伸法律服務觸角。通過依法為案來為農村、農業的改革、發展、穩定作出貢獻。 總之,做好法庭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上級法院必須加強監督指導,基層法院領導要重點抓,分管領導要具體抓,法庭全體幹警要齊心協力,對法庭的工作,法庭全體幹警要人員到位,思想到位,工作到位,才能把法庭工作推上新的台階。(西寧市城北區人民法院立案庭 潘文)
Ⅵ 求《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判法庭專用傢具款式的通知》 (法[2005]77號)具體內容!
【建議你去地方人民法院,或者地方檔案館可以免費查閱】
最高人民法院辦公廳關於印發《人民法院法庭專用桌椅式樣》的通知
(法辦〔2005〕7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解放軍軍事法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生產建設兵團分院,各計劃單列市中級人民法院:
《人民法院法庭專用設備配置意見》(法發〔2002〕21號)下發後,各地人民法院在加強裝備建設的過程中,更加重視和認真做好審判法庭專用設備的配置工作,較好地滿足了審判工作的需要。在實際工作中不少法院反映,為了體現審判法庭的莊重、嚴肅,維護法律權威和法官尊嚴,應該逐步規范各地人民法院審判法庭內的法庭專用桌椅。為此,我們在調查研究和徵求有關方面意見的基礎上,組織設計了《人民法院法庭專用桌椅式樣》,供各級人民法院在今後新建、改擴建審判法庭和人民法庭時或更換審判法庭專用桌椅時參照執行。由於各地財政狀況不同,我們對法庭審判專用桌椅的材質不做統一規定。各地在執行中的意見,請及時報我院司法行政裝備管理局。
附件:1.人民法院法庭專用桌椅式樣(略)
2.人民法院法庭專用桌椅實物照片光碟(略)
最高人民法院辦公廳
2005年3月14日
Ⅶ 請問你的人民法院法庭建設標准內容從哪裡得來的,網上有電子版么
現在網上還找不到,過些日子就會有了,耐心等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