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印度商法

印度商法

發布時間: 2020-12-19 05:37:25

『壹』 伊斯蘭國家的法律制度 <要完整的文章說明形式>拜託各位大神

近現代伊斯蘭教法 近現代伊斯蘭國家伊斯蘭教法的變化和改革。為適應現代社會經濟的發展,伊斯蘭國家經過社會法制改革,其法學理論、法律實體和司法制度均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明顯不同於中世紀伊斯蘭教法。現代法制改革系由3方面的條件所促成:(1)西方國家法制的傳入和影響。19世紀以來,伊斯蘭國家大多淪為歐洲列強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或保護國。從此,歐洲資本主義國家的法律制度通過治外法權等不平等條約,亦取得統治地位,從而削弱了傳統伊斯蘭教法的地位。(2)伊斯蘭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近代以來,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伊斯蘭國家的社會形態發生急劇變化,人際關系和倫理道德規范亦相應改變,傳統伊斯蘭教法已不能適應新的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急待變革。(3)現代主義改良運動的興起。為了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自19世紀下半葉,伊斯蘭教界內部改革的呼聲日高,現代主義思潮隨之興起,主張在堅持伊斯蘭基本法制的前提下,對教法中不適應現代發展的內容和律例加以修訂,以增強其活力。 伊斯蘭教法的現代改革和調整大致經歷了兩個階段。19世紀下半葉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為第一階段,其特點是在歐洲外來法律制度的影響下,對教法實體加以修訂和調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為第二階段,其特點是在堅持社會法制改革的同時,根據各國的國情,適度肯定教法的地位和作用。在中世紀,伊斯蘭教法作為穆斯林行為准則,仍有廣泛的影響。但隨著時代條件的變化,古代教法學家們所制訂的法規,已顯現出與實際脫節的傾向。為增強教法的活力,歷史上主要以3種方式來調整法律關系:(1)行政干預,即由伊斯蘭國家統治者頒布政令或條規,對教法中某些缺陷或明顯不合時宜的內容作出新規定。(2)習慣調整,即吸收各地的習慣法以補充伊斯蘭教法律例。(3)內部調整,即由專司教法解釋的穆夫提或穆智泰希德,就教法疑難問題發表正式見解(法特瓦),作出法律結論。但這3種方式仍不足以從根本上克服教法學說的局限性。自19世紀下半葉,在歐洲法制和伊斯蘭現代主義思潮影響下,奧斯曼帝國的統治者,開始對傳統教法的形式、內容和司法制度加以修改,掀起了一場自上而下的法制改革運動。在此過程中,法制改革表現出兩種不同的傾向和做法:奧斯曼帝國和埃及等國,主要借鑒以法國為主的歐洲大陸法系的司法實踐,而印度、蘇丹等英國殖民地則以英國普通法系作為改革的樣板。 伊斯蘭教法改革的范圍極為廣泛,涉及實體法各個領域,主要是:(1)商事法。改革的宗旨是使商事法規適應現代商品活動的需要。例如,奧斯曼帝國於1850年頒布以法國法為基礎的《商法典》,確認商業利息的合法地位,突破了伊斯蘭教法的利息禁令,旋於1861年頒布了《商業程序法典》,建立了實施這些法規的世俗法院。經過改革,商事法不再屬於教法范疇,而為現代世俗法律所代替。(2)刑法。旨在通過改革限制伊斯蘭教法的固定刑罰(侯杜德)。例如,奧斯曼帝國於1858年頒布的《刑法典》,廢除了除對叛教者處以死刑外的全部固定刑罰。此後,刑法亦不再屬於伊斯蘭教法范疇。(3)婚姻家庭法。其修訂以1917年頒布的《奧斯曼家庭權利法》為始點和樣板,旨在解決傳統婚制中存在的幾個主要問題,即童婚習俗、對成年女子的婚姻包辦、一夫多妻習俗、妻子沒有離婚自由等問題。各國通過的有關立法都明確規定了法定適婚年齡,禁止童婚,禁止包辦婚姻,限制一夫多妻制,提倡一夫一妻制,允許妻子以丈夫患有先天性生理缺陷、患有不治之症、丈夫虐待、遺棄妻子等理由,依法解除婚姻關系。(4)繼承法。其修訂旨在克服傳統繼承法的某些缺陷,如法定繼承只限於亡人全部凈資產的2/3,直系血親無權以遺囑繼承方式繼承遺產,不承認代位繼承等,使遺產繼承更趨合理,以維護以父母、子女為主的三代直系血親的權益。例如,埃及1943年頒布的《繼承法》和1946年頒布的《遺囑處分法》規定,直系血親除取法定繼承中應得的固定份額外,亦有權以遺囑繼承方式繼承遺產,並確認代位繼承原則,允許孤孫子女以父母的身份繼承祖父母的遺產。(5)瓦克夫法。其修訂旨在克服傳統瓦克夫法的消極性和混亂性,使家庭瓦克夫(即以奉獻安拉名義保留的私產)成為可繼承、轉讓的私有財產,公益瓦克夫(即以奉獻安拉名義保留的教產)成為名副其實的宗教活動基金。例如,埃及1946年頒布的《瓦克夫條例》規定:公益瓦克夫必須是永久性的,家庭瓦克夫必須是暫時性的,用益期限不超過兩代受益人或60年,原所有人有權全部或部分地收回所贈財產或變更用益條件,原所有人亡故後,所贈財產可轉歸受益人或合法繼承人所有。 經過現代法制改革,當今的伊斯蘭教法在形式、內容、體制3方面均已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形式上已從學說、判例、著作改為現代成文法,以條規為主;內容上不再是包羅萬象的「法典」,而以婚姻家庭、遺產繼承為主體,戰後各國通過的「家庭法」、「繼承法」、「私人身份法」,基本符合現代社會發展的趨勢;而在體制上,傳統的單一的教法法院已被更完善的多級審判制度所代替,部分國家已被統一的國民司法制度所取代。目前伊斯蘭教法的地位大體上有3種情況:(1)教法已為世俗法制所代替的國家。僅限於土耳其。1932年土耳其於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勝利後,確立了政教分離原則,撤銷了教法法院和伊斯蘭教法,採取了全國統一的世俗國民司法制度。(2)仍以教法為國家基本法的國家,包括沙烏地阿拉伯和波斯灣沿岸的伊斯蘭國家。其特徵是教法仍為國家確認的基本法,伊斯蘭法院仍為國家基本司法制度,受外來法制影響較少。(3)教法為輔助法的國家。大部分伊斯蘭國家屬於此類。其特徵是教法雖不再是國家的基本法,但作為穆斯林民眾的「私人身份法」,仍有廣泛影響。它是民法的輔助法,伊斯蘭法院為國家承認的輔助司法機關,教法原則為國家立法淵源之一。近代以來總的趨勢是,教法的影響日見減弱,其地位已大不如中世紀時期。但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國際伊斯蘭復興運動的興起和發展,恢復伊斯蘭法制的呼聲甚高,在伊朗、利比亞、巴基斯坦等國,已出現法制伊斯蘭化的強烈傾向。

記得採納啊

『貳』 知道的請進(不知道的朋友請不要亂講好嗎)

猶太人經商25法則

二、錢是上帝的禮物

1、二千年前,當中國先賢們還在倡導「正人君子」,「捨生取義」,並且竭力表明自己是君子而非小人的人,對「利」字和「錢」字都退避三舍的時候。猶太教的拉比們就已經開始教育他們的同胞,「錢不是罪惡,錢是神對人的祝福」 ,「《聖經》發射光明,金錢散發溫暖」, 「身體依心而生存,心則依靠錢包而生存」。總之,在猶太人看來,金錢是人生的工具,應該努力去擁有它。金錢是成功的標致,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工具,沒有錢竟然連上帝的禮物都沒有。所以「金錢是給美好人生的祝福,是人給上帝的禮物」。

2、向猶太人借錢(一個笑話)

伊萬想喝酒,便向村裡一個猶太人借一個銀幣。他們雙方商量了條件:伊萬明春還加倍的錢,在此期間他用斧子作抵押。伊萬剛要走,猶太人叫住他:「伊萬,等一等,我想起一件事,到明春要湊足兩個銀幣你是有困難的,你現在先付一半不是更好嗎?」 這話使伊萬開了竅,他歸還了銀幣,走到路上又想了一陣子,然後自言自語的說:「怪事,銀幣沒了,斧子沒了,我還欠一個銀幣——那猶太人還蠻有道理的。」

3、美國作家索爾·貝婁說:對猶太人來說金錢是惟一的陽光,他照到哪裡哪裡亮。

4、另外,金錢對猶太人來說,有錢就可以獲得尊嚴、就可以獲得地位,可以擁有令人羨慕的生活方式以及人們的恭維,還可以擁有發言權。對猶太民族來說,金錢可以讓統治當局認識到這個弱小民族對自己的價值,從而避免了陷害和殺戮,使猶太人得以生存和繁衍。

5、對中國企業家和投資者的提示:從長期來看,重要的不是你掙了多少錢,而是要看你能留下多少錢,以及留住了多久。

三、是誰控制了美國?

1、有人說,控制世界的是美國,而控制美國的則是猶太人。且不管此話是褒是貶,是羨慕還是嫉妒,其中事實卻難以否定。全世界的金錢裝在美國人的口袋裡,而美國人的金錢卻裝在猶太人的口袋裡。

2、全世界1400萬猶太人中,有580萬在美國,而在以色列國的猶太人只有460萬。

3、可以想像一下,面對左手拿著鈔票,右手拿著選票的美國猶太人,美國政客不俯首帖耳才怪呢。

四、「利益,讓對方為自己著想」的法則和案例。

五、「瞎子點燈」的法則和案例。

有位男子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夜路上,看到對面來了一個提燈籠的人,走近一看卻是個瞎子,於是他問盲人:「為什麼要多此一舉呢」。盲人說:「我提燈而行,是要你們看見我」。

六、猶太商人的經營思想及18個案例

七、「借用資源經營」法則和案例

猶太經濟學家威廉立格遜說:一切都是可以靠借的,借資金、借人才、借技術、借智慧。這個世界已經准備好了一切你所需要的資源,你所要做的僅僅是把他們收集起來,運用智慧把他們有機的組合起來。

八、風險法則和案例

九、「女人和嘴巴」法則和案例

1、猶太人做生意,技高一著,其中奧秘就是緊目丁著兩大財源:即女士和嘴巴。

女人是金錢的實際擁有者,人類的通行規則就是金錢圍繞著女人花。男人是世界的中心,女人是男人的中心。男人總是圍著女人轉並討好女人,男人一旦結婚,女人就成了家裡的財政部長。於是男人們一輩子就在不停的賺錢,女人們就不停的花錢。對此猶太人的總結是:男人是掙錢的人,賺他們的錢難!女人是花錢的人,賺她們的錢容易!

2、猶太商人發跡的另一財源,就是人類的嘴巴。可以說,嘴巴是消耗的無底洞,地球上當今有50多億個「無底洞」,其市場潛力非常非常的大。

十、「盡量多看幾步」法則和案例

你能夠想到的未來發展情況有多遠,那你的成功就有多遠。

十一、「擁有富人的氣息」法則和案例

如果你經常和富人接觸,你就會有機會當富人。

十二、78/22法則和案例

錢在有錢人手裡,所以我們要賺有錢人的錢,就可以快賺錢和賺大錢。這就是猶太商人的經商哲學,而這一哲學是來自他們對世界的看法。

十三、「抓信息里的錢」法則和案例

信息是這個時代的決定性力量,信息是財富的引路人。及時擁有信息就等於擁有財富。

十四、中國商人群體與猶太商人的比較

1、經商技巧

潮商:技巧性很強,更多的是經驗性的延續 。

浙商:經營手法平實,不重形式技巧 。
晉商:善於理財
徽商:比較穩重
猶太商:善於藉助政府和國家政策

2、創業早期心態

潮商:敢拼敢闖
浙商:敢於冒險犯難
晉商:勤儉吃苦
徽商:靈活善變
猶太商:勤儉斂財

3、守業中晚期心態

潮商:經營趨於保守
浙商:堅持穩健經營作風

晉商:堅持穩健的作風 趨於保守
徽商:喜棄商從政

猶太商:比較謹慎,但時刻在尋找新的商機

4、對待學習的態度

潮商:不善於再學習,特別是不喜歡理論知識,有輕文重實際觀念
浙商:善於吸取別人的一切長處,善於學習

晉商:也很善於學習,但更重實際

徽商:比較善於學習,儒商並舉
猶太商:時時刻刻注重學習,是世界上文盲率最低的民族

十五、猶太人的用人技巧

天堂是什麼?英國人當警察,法國人當廚師,德國人修車,瑞士人當秘書,義大利人當愛人。

地獄是什麼?德國人當警察,英國人當廚師,法國人修車,義大利人當秘書,瑞士人當愛人。

同樣的一群人,放的位置不同,就會帶來不同的結果。這對企業同樣適用,對企業而言,什麼人都可以用,只要用人所長,企業可以是天堂。進一步研究表明,人惟有先了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這樣一來看待自己和看待別人才能客觀,被人僱傭和用人的時候都會是適得其所,才會和諧、流暢、快樂。

十六、猶太人成功的十大法則

十七、教育是創造財富的根源

1、猶太人愛書、愛讀書是為了求知識,增智慧。猶太賢哲曾這樣教導猶太人:讀過很多書的人,如果他不會用書上的知識,仍可能是「馱著書的騾子」。

2、根據猶太人的統計,一個高中生一生比初中生多掙10萬美圓;一個大學生要比初中生多賺25萬美圓。早在11世紀猶太人就已經消滅了文盲,而當時歐洲的基督徒絕大多數是文盲。因此猶太民族在近代歷史上是人才輩出,群星璀璨。以色列經濟繁榮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擁有大量高素質的人才。所以,如果你想擁有財富,就必須先擁有知識。

十八、《塔木德經》

1、《塔木德》是一部猶太律法的網路全書,內容包羅萬象(公平競爭、正當利潤、公平價格,全書共分24部約300萬字),它指導猶太人工作、經商、生活、學習、思考。《塔木德》是由2000名學者用了近1500多年的時間以討論和研究的方式寫成。是許多猶太學者的智慧結晶,你可以同意這個學者的觀點,也可以反對另一個學者的意見。它是猶太民族智慧的基因庫,同樣是猶太商業智慧的基因庫。

2、根據許多猶太大亨的體會,只要能夠理解《塔木德》中的5句話,就必然能夠成就一個偉大的事業。猶太民族被稱為「一本書的民族」,可見《塔木德》已經成為猶太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猶太人的靈魂和頭腦。

十九、猶太拉比

猶太人在猶太教這個基石上以拉比為自治中心緊緊地聯系在一起的,並且度過兩千年離散的歲月。

二十、「掌握自己的命運」法則和案例

只相信自己是形成獨立意識的基礎,因此猶太人在任何環境下都能頑強的生存下去。同時這種惟我可信的做法,使猶太人很少上當受騙。具有獨立意識是改變自己命運的第一步,另外對你最重要的是自強不息。

猶太人把每次生意都當成第一次,與人接觸時都當成初交,避免把第一次交易獲得的利益,在第二次交易時因受騙而損失。

二十一、「信守契約的精神」法則和案例

據聖經記載猶太人是上帝的「特選之民」,猶太人出生的第八天要做「割禮」作為上帝和猶太人之間契約的證明。所以他們重視契約和聲譽,契約是他們存在的理由,如果不遵守契約就會有災難。因為,誠實是最高的商法,平等的交易、公正的執行,可獲得最多的實際利益。

二十三、「談判法則」和案例

下面是一個在猶太人中廣為流傳的經典故事。

有人把一個橙子給了兩個孩子。於是,這兩個孩子便為了如何分這個橙子而爭執起來。此時那個人就提出一個建議:有一個孩子負責切橙子,而另一個孩子先選橙子。結果,兩個孩子各自取了一半橙子,高高興興回家了。第一個孩子回到家,就把果肉挖出扔掉,橙子皮留下來磨碎,混在麵粉里烤蛋糕吃;另一個孩子把果肉放到榨汁機上打果汁喝,把皮剝掉扔進垃圾桶。

從上面的情形我們可以看出,雖然兩個孩子各自拿到了看似公平的一半,可是他們的東西卻沒有物盡其用,沒有得到最大的利益。這說明,他們在事先沒有聲明各自的利益所在,從而導致了盲目追求形式上和立場上的公平,結果雙方的利益並未在談判中達到最大化。

假如兩個孩子充分交流各自所需,即便是其中一個孩子即要批做蛋糕,有想喝橙子汁,也僅僅是創造新價值的問題。於是,想要整個橙子的孩子說:「如果把整個橙子全給我,你上次欠我的棒棒糖就不用還了。」其實呢,他的牙齒蛀得一塌糊圖,父母上星期就不讓他吃糖了。另一個孩子也很快就答應了,因為他剛從父母那裡要了5元錢,准備買糖還他。如果雙方協商成功,5元錢就可以用來玩游戲了。

二十五、喬-吉拉德的競爭力

喬.吉拉德,1928年11月1日出生於美國底特律市的一個猶太人家庭。9歲時,喬.吉拉德開始給人擦鞋、送報,賺錢補貼家用。喬.吉拉德16歲就離開了學校,成為了一名鍋爐工,並在那裡染了嚴重的氣喘病。35歲那年,喬.吉拉德破產了,負債高達6萬美元。三十五歲以前,喬.吉拉德是個全盤的失敗者,他患有相當嚴重的口吃,換過四十個工作仍一事無成,甚至曾經當過小偷,開過賭場;然而,誰能想像得到,象這樣一個誰都不看好,而且是背了一身債務幾乎走投無路的人,競然能夠

『叄』 印度的法律制度

古代印度法律制度
教學目的和要求:了解古代印度法律的產生、發展和一般規律;掌握古印度奴隸製法律的淵源,基本特點、基本制度和歷史地位。
第一節 古代印度法律的發展和淵源
古代印度法律是公元6世紀以前整個南亞次大陸(現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國)各奴隸製法的總稱。
一、產生
1、公元前15世紀雅利安人入侵印度以後,印度有了最早的傳世文獻「吠陀」。是印度最古老而神聖的法律淵源。
2、前7世紀,原始吠陀教演變為婆羅門教,婆羅門教推崇並維護種姓制度。
二、發展和演變
1、由於奴隸制的發展和勞動群眾反抗斗爭的加劇,前6世紀,佛教以反對婆羅門教而登上歷史舞台。佛教法日益廣泛傳播,前3世紀阿育王將佛教定為國教。
2、公元4世紀左右,由婆羅門教、佛教、耆那教的某些教義以及民間信仰演化為印度教(新婆羅門教)。印度教是融合法經和佛教法中的法律准則而成。
三、淵源
(一)吠陀
「吠陀」 印度最早的傳世文獻,婆羅門教最古老的經典,是印度最古老而神聖的法律淵源。
(二)法經
解釋並補充吠陀的經典,附屬於吠陀。
(三)法典
婆羅門祭司根據吠陀經典、累世傳承和古來習俗編成的教法典籍。
以《摩奴法典》為最著名。
注、什麼是《摩奴法典》?
《摩奴法典》約形成於公元前2世紀-公元2世紀,是印度法制史上第一部較為正規的法律典籍,具有相當大的權威性。它較全面地論述了吠陀的精義,規定了以種姓制為核心的基本內容。該法典對印度法制史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並傳播到東南亞及遠東地區。
(四)佛教經典
總稱:三藏(經藏、論藏、律藏),佛教法的中心內容為「五戒」。
(五)國王詔令。
第二節 古代印度法律的基本制度
一、種姓制度
注、1、什麼是種姓制度?
種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的社會等級制度,也是古代印度法的核心內容。根據婆羅門教法的規定,各種姓的法律地位和權利義務是截然不同的。最高種姓為婆羅門,即祭司種姓,掌握宗教祭祀大權;第二種姓為剎帝利,即武士種姓,掌握軍政大權;第三種姓為吠舍,從事商業或農業生產,屬平民種姓;第四種姓是首陀羅,從事低賤職業,多數為奴隸。婆羅門教法所推崇和維護的種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社會基本制度。
2、法典舉例
二、注重保護高等種姓的所有權
三、高等種姓的債權受到特別保護
四、婚姻被認為是神意的結合,嚴格維護種姓內婚制,高等種姓一夫多妻,而低等種姓則一夫一妻
五、不同種姓同罪異罰
六、訴訟制度上缺乏統一而固定的法院組織,神明裁判
第三節 古代印度法律的特點和歷史地位
一、古代印度法律的特點
(一)與宗教密不可分
印度宗教眾多,影響印度法律的結構、體系,使它異常復雜;法律與宗教密切聯系,宗教教義依靠法律的力量貫徹實施,法律又依賴教義和信仰得以執行;
(二)公開宣揚社會的不平等,將一切居民的地位和權利義務用法律形式加以確定,形成一套完整的種姓制度。是「種姓法」。
(三)匯合法律、倫理、道德和哲學為一體,法典實質上是它們的混合物。缺乏獨立地位。
二、古代印度法律的歷史地位
(一)在印度法制史中佔有重要地位
(二)印度法系
何為印度法系(死法系——歷史遺跡)?

法系是比較法學所使用的最基本的方法。法系一般是指由若干國家和地區的、具有某種共性或共同傳統的法律的總稱。法系並不是指一個國家的法律的總稱,而是指一些國家或地區的法律的總稱。由於對法系這一概念沒有精確的解說,因此,學者們對世界上的法律應劃分為幾種法系也是各執一詞。
有學者主張分為二大法系,即死法系和活法系,前者包括巴比倫、埃及等類型,後者包括英美、法德等類型。大多數學者主張分為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日本學者大多主張分為東洋和西洋兩大法系。
有學者主張分為三大法系,即大陸法系、英美法系和社會主義法系,或分為原始民族法系、東洋系和希臘、羅馬法系。關於社會主義國家的法律是否構成一個與西方兩大法系並列的一個法系,在戰後西方法學界一開始是有爭論的。一種意見認為,社會主義國家的法律在結構、形式方面同民法法系相似,因而應屬於民法法系的一個分支而不應作為一個獨立的法系。但占優勢的意見認為,社會主義國家的法律,由於在指導思想和社會制度方面根本不同於西方法律,因而應成為一個獨立的法系。為此,有的西方比較法學家在戰後對傳統的法系概念作了新的解釋,將「法系」一詞的含義擴大到包括不同社會制度的法律。這里更值得注意的是,西方比較法學家往往將當代中國的法律列為「三個主要法系」之外的某種次要法系之一。
有學者主張分為四大法系,即大陸法系、英美法系、伊斯蘭法系和社會主義法系。
有學者主張分為五大法系,即英美法系、大陸法系、伊斯蘭法系、印度法系、中華法系,或分為古代東方法律文化(埃及、楔形文字和希伯來法系)、古典古代法律文化(希臘、羅馬、教會和海商法系)、北方法律文化(日耳曼、斯拉夫、凱爾特法系)、英美法律文化(英吉利、美利堅法系)和東洋法律文化(中國、印度、伊斯蘭、日本等法系)。中華法系是指前5世紀的《法經》到7、8世紀的《唐律》(包括唐高祖的《武德律》、唐太宗的《貞觀律》、唐高宗的《永徽律》等)到《清律》,1840年死亡。中華法系的基本特點(與西方兩大法系比較)有:君主與民主;道與法;刑與民。伊斯蘭法系(7——11世紀)主要表現為古蘭經、穆罕默德的言行、法學家的著作)。印度法系(前7——5世紀)以《摩奴法典》為基礎,「種姓」制度是基本特徵(4種姓:婆羅門即僧侶、剎帝利即武士、吠舍即農民和商人等、首陀羅即最低勞動者)。
有學者主張分為16大法系,即羅馬法系、英美法系、印度法系、中華法系、希伯來法系、希臘法系、日本法系、日耳曼法系、海上法系、寺院法系、凱爾特法系、斯拉夫法系、阿拉伯法系、埃及法系、巴比倫法系、大陸法系。

一般採用日本的穗積陳重的「五分法」即中華法系;印度法系;伊斯蘭法系;英美法系;大陸法系。其中中華法系、印度法系是死法系;而伊斯蘭法系;英美法系;大陸法系是活法系。

『肆』 詳細和我說說自考!

一個一個回答吧
1.自考報考的程序!有關自考的東西
-自考每年安排版4次考試1 4 7 10
每次開考提前2個月報名權....
報考程序就是到當地自考辦報名..
第一次報名一定要去自考辦報名的
因為他們要照相留檔案的
以後就可以不用去自考辦報名了
直接在網上抱就可以了
2.選擇要報考的大學,是不是還要選擇一個裡面的專業!
-自考不需要抱大學的只需要選專業就可以了
只是說你抱的專業是那個學校開的專業課畢業時就蓋那個學校的章..還有個自考辦的
3.我想繼續考我自己的專業可以嗎?
-這個不知道自考有沒有開這門專業課了
開了的話你就可以繼續讀了
沒開的話那你就只能另選專業了
4.自考需要去報考的學校讀書嗎?還是自己在家看書?
-如果你經濟寬裕的話我可以去選擇去上自考助學班...不過我建議還是自己看書好點..自考重在自學..用自己的學習方法去看書...
5.自考出來的文憑能報考國家公務員嗎?
可以抱的
6.自考的時候還能考大學英語嗎?(成大貌似可以)
-可以的而且自考裡面還有這門專業課的..
7.自考本科能和成大一起讀嗎?
這個可以的..

『伍』 東盟各國的海商法法規

·最高抄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關於對如何理解《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十一條、第四十二條規定的請示的答復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關於地方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是否可以作為行政訴訟被告問題的答復 ·最高人民。

『陸』 在法國封建法的形成與發展中,羅馬法的復興和商法的發展出現在什麼時期

在法國封建法的形成與發展中,羅馬法的復興和商法的發展出現在等級君主制時期。

等級君主制形成於西歐封建制度確立以後。11世紀以後,隨著城市的復興和商品經濟的活躍,12世紀後英、法等國的王權呈逐漸加強之勢,以國王為代表的中央集權勢力和新興市民階層在共同利益的驅使下,力圖攜手打破封建割據局面。

1、羅馬法復興是歐洲11~15世紀主要以義大利為中心而發生的重新研究、鼓吹羅馬法的高潮。

2、歐洲中世紀時期,商法經歷了從商人習慣法到成文法的飛躍,並在中世紀晚期以法國1673年的《陸上商事敕令》為標志進入了近代商法典時期。

(6)印度商法擴展閱讀:

羅馬法復興的根本原因在於當時西歐的法律狀況同商品經濟發展及社會生活極不適應,而羅馬法是資本主義社會以前調整商品生產者關系的最完備的法律,這一法律遺產可以滿足當時西歐各國一般財產和契約關系的發展變化的需要。

經過羅馬法復興,以研究《國法大全》為突破口和中心,法學蓬勃發展起來,形成了一個世俗的法學家階層,改變了教會僧侶掌握法律知識的情況。這就為把羅馬法運用於實踐准備了條件,從而為正在成長中的資本主義關系提供了現成的法律形式。

『柒』 國際法院 訴訟管轄權來源

一、國際法院管轄權
該管轄權包括兩方面:一是咨詢管轄權、二是訴訟管轄權,其中咨詢管轄權是指有資格提出訴訟的國家。國際法院只能審理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爭端。但並不是每一個國家都可以向國際法院提出訴訟,只有理約國的會員國有這種權利。那麼理約國非會員國能否向國際法院提出訴訟?可以,但必須藉助安理會關於國際法院規約的條件。例如瑞士,瑞士不是理約國的會員國,但他就藉助了安理會關於這方面的規定。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有資格向國際法院提出訴訟不等於國際法院有管轄權。我來給大家舉一個例子,大家還記得南斯拉夫危機時美國炸了我們的大使館吧,當時我們國內很多人都主張把這個案子交給國際法院來裁決,這樣就造成了兩國緊張的局勢。中國做為理約國的會員國有權向國際法院起訴美國這一行為,但問題在於中國能否提出訴訟,提出訴訟的條件就涉及到法院管轄權的問題。法院管轄權行使的前提必須是當事國雙方自願,大家考慮一下,如果中國對美國起訴法院的管轄權在什麼地方?換個說法,如果被起訴方不同意國際法院該如何解決呢?根據國際法院規約第三例條第六款如果雙方對管轄權發生異議將由雙方自行解決管轄權問題。那麼一個訴訟當事國怎樣表達對法院管轄權的問題,當事國決定法院管轄權有幾種辦法:第一種是藉助法院規約第三條第二款即強制執行管轄權;第二種是當事國雙方簽訂專門協定;第三種是制定解決爭端的條款。第一種辦法就是說當事國可以事先發表聲明接受國際法院強制管轄權的執行,假定當事國雙方都事先發表這樣一份聲明,那麼事情就比較好解決了。在中美使館這個問題上,如果中美同時發表過類似聲明,那麼我們說國際法院就有權執行管轄權。但在這個問題上絕大多數國家在發表聲明時都持有一定的保留,並且國際法沒有規定保留范圍。例如美國曾經發表過在內政爭端方面不接受管轄權,甚至美國還對內政這個詞做了更進一步的解釋,內政即由美國來決定的事。大家不難看出,事實上美國對內政這個詞的解釋就是對國際法管轄權的完全否認。因此在國際法院中有一部分法官認為這是非法的,而另一部分法官認為國際法對這方面的規定是不明確的,那麼這個問題至今沒有解決。第二種辦法是當事國雙方在談判無效的情況下將案件交給國際法院裁判,雙方通過裁判達成共識並簽訂協議。一般情況下這種方法是最好的。第三種辦法就是如果當事國對公約中規定條款的解釋和適用性發生分歧時可以通過國際法院進行裁決,但這只是公約的附加條件。例如在《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的最後就有類似的條款,但這個公約的特點是如果你參加就沒有保留權。大家都知道,中國和日本之間有一個舊的化學武器的問題。二戰時日本在中國留下的化學武器問題根據公約日本就必須幫助中國解決,如果雙方發生分歧可以通過國際院進行裁決。這里還有第四種辦法,關於第四種辦法有一個例子:英國與阿爾巴尼亞曾經在一次海上事故中產生爭端。當時英國的船隻在靠近阿爾巴尼亞領海的海域內被阿的水雷擊中沉沒,英國向國際法院提出訴訟。但阿認為國際法院沒有執行管轄權的依據。而國際法院對阿的拒絕也做出了回答,國際法院的依據是:阿曾經在這之前對安理會關於在規定海域內有意阻撓別國船隻航行並涉嫌武力攻擊的國家,交予國際法院裁決的聲明表示支持,而英國正是根據這一聲明對阿進行起訴地,因此根據這一點國際法院認為有管轄權。

法院的管轄權分為這幾種方式,但這也不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當事國雙方是通過特殊協議將案件提交給國際法院的,否則他們不會接受國際法院的裁決。因為他們都會強調管轄權的問題,這里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法院沒有管轄權;第二種情況是法院有管轄權但不允許法院來解決。

有這樣一個例子能夠反映第一種情況。大概在去年,巴基斯坦向印度提出訴訟。因為印度在印巴邊界上用導彈擊落了巴基斯坦的一架海軍飛機,當時巴基斯坦在國際法管轄權方面的依據是根據印巴兩國曾經在藉助國際法院強制管轄權方面發表過聯合聲明。但印度方面認為當時在作聯合聲明時他們是有保留地。其中聲明中有這樣一條:「曾經參加過英聯邦的國家,不接受國際法院的管轄權。」因此印度認為國際法院沒有管轄權。印度這種說法事實上是針對巴基斯坦的,因為印度曾經在印巴沖突中由於同時與巴基斯坦接受管轄權而遇到過這方面的教訓。為此印度立即在事後修改了聲明中的一些條款,例如剛剛提到的那一條。巴基斯坦方面對印度提出的說法給予了反駁,巴認為印度的這些條款是對巴的歧視。但法院是怎樣解決地呢?法院認為印度的保留是有根據的,因此法院宣判印度勝訴。說到這里大家肯定會問為什麼要判印度勝訴。因為國際法院與一個國家的法院有著本質的區別。國家法院是由直接政府控制地,因此在審理案件時不會考慮自身有無管轄權。而國際法院在審理案件時考慮到公正性以及一些國際關系方面的問題,因此必須依照國際法和一些相關的國際公約來受理。

另一種情況有這樣一個例子。伊朗曾經起訴美國,原因是在兩伊戰爭時美國炸毀了伊朗在海上的幾個鑽井平台,要求美國為此賠償。管轄權的依據是什麼?因為伊朗並沒有接受法院的強制管轄權,而美國因為在尼加拉瓜案件上的失敗也退出了強制管轄權。1949年伊美之間曾經建立了《合並通商友好條約》,伊朗提出美國違背了條約的規定。而美國反駁伊朗,說這不涉及到自由通商法的問題,這與中立法和戰爭法有關,因此美國認為法院沒有管轄權。那麼法院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呢?法院認為這個案件與自由通商法有著直接的聯系,因為伊朗的海上石油平台有很多石油管道是與其他國家相連地,這就說明伊朗和其他國家有石油生意。那麼法院認為這個案件觸及了自由通商法,因此法院就有管轄權。但法院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開始審理此案,因為當事國雙方都想再等一等。

通過以上這兩種情況,我們可以看到,國際法院的管轄權並不是由當事國單方面提出訴訟或認同才能執行地,因為這涉及到當事國雙方的認同協議以及對法律適用性的認可。

二、國際法院簡介
1.國際法院主要功能是對各國提交的法律爭端根據《聯合國憲章》規定以及有關條約及公約做出判決,或對聯合國其他機構提出的法律問題提供咨詢意見。國際法院是民事法院,只受理主權國家之間的爭端,它沒有刑事管轄權,不能審判個人,例如戰犯。按照有關規定,只有當事國一致同意提交國際法院的法律爭端,國際法院才能做出裁決。

2.國際法院是具有特定管轄許可權的民事法院(解決國家間爭端和向經正式認可的聯合國機構和專門機構提供咨詢意見),沒有附屬機構。

然而,1946年以來設立的大量區域法院和特設法庭造成了一些混亂。

國際法院沒有刑事管轄權,因此無法審判個人(例如戰犯)。這項任務屬於國內管轄、前南斯拉夫問題國際刑事法庭(前南問題國際法庭)和盧安達問題國際刑事法庭(盧安達問題國際法庭)等由聯合國設立的特設刑事法庭及國際刑事法院。

國際法院還必須區別於專門處理與歐洲聯盟事務有關案件的歐洲法院(位於盧森堡),以及根據人權公約設立的審查指稱違反人權公約情事的歐洲人權法院(位於法國斯特拉斯堡)和美洲人權法院(哥斯大黎加聖何塞)。這三個法院可審查私人(訴國家和其它被告)提交的案件,而這類案件國際法院不能受理。

國際法院還有別於國際海洋法法庭(海洋法法庭)等專門國際審判法庭。

國際法院不是各國司法機構可以上訴的最高法院,不是個人提出最終申訴的法院,也不是任何國際法庭的上訴法院。但是,在其具有管轄權的案件中,國際法院有權就仲裁裁決的效力作出裁定。

『捌』 羅馬法的影響

羅馬法對後世的影響
1.大陸法系的法國法和德國法都繼受了羅馬法專
2.羅馬法的私法體系,屬被西歐大陸資產階級民事立法所借鑒與發展。
3.羅馬法中許多原則和制度,也被近代以來的法制所採用。
http://www.jcrb.com/zyw/n7/ca438594.htm

熱點內容
司法考試粉筆 發布:2025-01-16 07:23:31 瀏覽:77
依法治企自查 發布:2025-01-16 06:57:55 瀏覽:509
保護水資源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16 06:12:31 瀏覽:303
武大國際經濟法研究生 發布:2025-01-16 06:00:44 瀏覽:559
國家和經濟法的關系 發布:2025-01-16 05:57:13 瀏覽:423
國際經濟法判斷題 發布:2025-01-16 05:29:31 瀏覽:739
兩會民法典草案 發布:2025-01-16 05:25:29 瀏覽:542
刑事訴訟法對應的實體法是 發布:2025-01-16 04:38:02 瀏覽:286
武進法院拍賣公告 發布:2025-01-16 04:28:07 瀏覽:760
中介收據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1-16 04:05:03 瀏覽: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