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中的危害行為

刑法中的危害行為

發布時間: 2020-12-19 06:17:19

刑法中,危害行為與危害結果的幾種情況

1、A對B得母親的死不負責任
2、A對B的死亡負刑事責任,因為搶劫的危害事實一直處於發生的過版程中,沒權有中斷;汽車司機的責任,主要看在這起事故中的過失大小,在司法實踐中是一般要承擔次要責任,因為汽車一般都有保險,也是對單個主體的補償
3、A不承擔刑事,因為與B死亡存在因果關系的是C,A無所謂定罪與否
4、A與B構成搶劫罪的共犯,同時B涉嫌過失致人死亡罪(明知駕車撞上去,有很大可能會導致死亡)的並罪處罰,A對於B得死沒有責任,因為C撞死B的犯罪行為實現不存在共同地犯意。
5、同樣的首先是A與C搶劫罪的共犯;一般來說後一個行為理論上上一個相同,但是這里提出沒有證據證明,那麼在實踐中很有可能使按照交通肇事罪處罰,C在前一個罪名的基礎上並罪處罰。
6、A對於B的死亡雖然沒有直接因果關系,但依然承擔責任,A的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
7、A對B得死沒有法律上的因果關系,但是此處負有救助義務,如果不採取行為可能構成不作為犯罪。
8、A不承擔造成B死亡的刑事責任,但是有救助義務,綜合後兩個,一般是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㈡ 有關刑法的 刑法意義上的危害行為

其實危害行為一般表現在客觀方面,你所說的其實主要是故意,過失,意外事件,和酒後是否免責的問題,故意是一個比較簡單的問題,我試著分析一下過失,意外事件和酒後主客觀的相關法理和分析,重點是過失,1,到這里必須提到過失,過失犯罪的概念就不說了,只說其處罰的必要性,行為人在過失犯罪中主觀上是有罪過的,所以其行為應當界定為犯罪並應配置相應的法定刑,這主要是因為其違反注意義務的行為是在自由意志的支配下實施的,意志自由是對過失犯罪可以配置法定刑的先決條件,沒有意志自由就沒有行為責任,犯罪過失不同於犯罪故意,行為人既不希望也不放任危害結果的發生,在這種情況下,行為人選擇了導致危害結果的行為似乎是不自由的、甚至是不情願的,但是,這種不自由是由於行為人自身的過錯造成的,是以行為人能夠正確認識自己行為的性質為前提的,「過失並不是無因而致的事件,乃是重要的心理活動。在客觀現實為行為人提供了預見並避免危害結果的充分條件的情況下,行為人是否能夠預見並避免危害結果,完全取決於他是否願意發揮自己實際具有的主觀能動性,只要行為人履行了注意義務就完全可以認識行為的危害結果,避免實施這種行為。顯然,正是在意志相對自由的基礎上,法律才可能而且必須要求公民認真履行注意義務,避免危害結果的發生。在疏忽大意過失中,行為人依其自身條件如不懈怠肯定會對結果有所認識;在過於自信過失中,行為人在已有認識的前提下如謹慎行事,危害結果肯定不會發生。在這兩種過失犯罪中,行為人對結果都持不注意或不充分注意的心態,這種心態實際上是潛意識的東西表現為行為人對法律或道德、常識所要求的注意義務的忽視或違反-即疏忽或輕信,這就是過失犯罪主觀方面的意識因素,從意志因素上講,在過失犯罪中,行為人有認識上和選擇上的自由,其完全可以選擇適當的行為來排除結果的發生。然而,由於違反注意義務的心理事實的存在,行為人最後選擇了導致危害結果發生的行為,所以,對過失犯罪配置法定刑就有了主觀上的依據。所以,對過失行為論罪科刑,危害結果始終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只有當危害結果達到相當的嚴重程度時,才能追究刑事責任。2,關於意外事件:刑法規定:意外事件,是指行為在客觀上雖然造成了損害結果,但不是出於故意或者過失,而是由於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預見的原因所引起的,這種情況,就叫做意外事件。所謂不能抗拒的原因,是指行為由於遇到不可抗拒的力量,無法避免損害結果的發生,以致造成損害結果,這種不可抗力的來源有的來自於自然界,有的來自於他人的行為或本人的生理障礙,以及可能的其他主客觀情形,3,酒後犯罪相關:刑法第18條所規定的「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是從法學標准,從防衛社會不受侵犯的層面作出的規定,而不是從醫學層面作出的規定。從醫學層面考慮,嚴重醉酒的人,可能陷入意識模糊甚至失去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刑法第18條只規定了醉酒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的法律標准,但未認定在醉酒情況下的故意或過失。這一規定表明醉酒不能成為酒後犯罪的無罪或罪輕的辯護理由,但對酒後犯罪的罪名如何認定未作出明確規定,刑法規定醉酒的人犯罪不僅要負刑事責任,而且也不能從輕處罰,原因在於醉酒的人,盡管在某種程度上有所減弱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但他並未完全喪失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其在醉酒狀態下實施的犯罪行為,亦並未離開自己主觀意志的支配。根據刑法第14條和第15條關於故意犯罪和過失犯罪的規定來認定被告人的心理態度。如果行為人在實施危害社會的行為過程中對自己行為的危害性及其後果是明知的,並希望或放任其發生的,即為故意,否則,應推定為過失。

㈢ 刑法上危害行為及其表現形式有哪些

二、 危害行為的表現形式
危害行為有多種多樣,刑法理論上根據危害行為的表現形式將眾多的危害行為分為兩種基本形式:作為與不作為。
(一) 作為
1. 作為的概念
作為是指行為人以積極的身體活動實施刑法所禁止的危害行為。即「不當為而為之「。在刑法中大多數犯罪以作為的方式構成,如搶劫罪、詐騙罪、貪污罪、逃脫罪、強奸罪。作為是危害行為的基本形式,它自然具有危害行為的三個基本特徵,此外,還具有以下特殊性:①作為的外在表現是人的身體的積極動作,如將一名婦女按倒,強行實施姦淫行為。②作為通常由人的一系列積極舉動組成,而不是僅指個別的動作。例如扒竊行為,由靠近被害人,將手伸入被害人衣袋或提包,竊取錢物等動作組成。③作為是違反刑法禁止規范的危害行為。刑法規范由禁止規范和命令規范組成,作為即違反了刑法 的禁止性規范。
2. 作為的實施方式
(1) 利用行為人自己的身體實施的作為。這是作為最常見的實施方式。身體活動既可以是四肢的活動,也可以是五官的活動,還可以是身體和其他部位的動作,例如以拳腳傷人,以口頭誹謗、侮辱、誣告他人,以眼神示意教唆他人犯罪,都是以身體實施的行為。
(2) 利用物質性工具實施的作為。如利用刀、槍、毒葯去殺人、傷人,利用偽造的證件詐騙他人錢財。
(3)利用他人實施的作為。這是指行為人利用無責任能力的人(包括未成年人、精神病人)實施的行為,如教唆不滿14歲的人放火、強奸。在這種情況下,無責任能力人的行為,實際上成為犯罪分子實施犯罪的工具。
(4)利用動物實施的行為。如利用患有狂犬病的狗、貓去傷害、殺害他人,利用毒蛇傷人、殺人。
(5)利用自然力實施的作為。如某甲將一智商低下的人騙到野外,明知電閃雷鳴會對人造成危害而故意讓自然的雷擊死,即是利用自然力實施的作為。
(二)不作為
1.不作為的概念
不作為就是指行為人負有某種行為的特定義務,能夠履行而不履行的危害行為。即「當為而不為」。不作為是與作為相對應的危害行為的另一種表現形式。構成刑法中的不作為,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1)行為人負有實施某種積極行為的特定義務,這是成立不作為的前提條件。行為人負有的這種特定義務是法律上的義務,不只是普通的道德義務。如果行為人沒有這種特定義務,則不構成刑法中的不作為。關於特定義務的根據或來源,通常認為有以下幾種。
①法律明文規定的義務。這里的法律是指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其實施的一切行為規范的總稱,包括憲法、普通的法律(狹義)、行政法規、條例規章等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法律規定的任何一種義務,都可以成為刑法中不作為的根據,只有其他法律所規定的義務,成為刑法規范所要求履行的義務時,才是不作為的法律義務的根據。例如,婚姻法規定的家庭成員之間有相互撫養的義務,但是夫妻兩人吵架,如果女方欲去自殺,而男方並不阻止其自殺,結果女方自殺身亡時,並不能認為男方有阻止或搶救的刑法 上的義務。因為刑法並未規定此種救助義務,所以對男方不能認定為成立刑法上的義務,從而追究其刑事責任。(這個問題目前刑法理論界有不同的看法,司法實踐中 有獎吵架後看著妻子自殺的丈夫判以故意殺人罪的判例。)
②行為人的職務上或業務上要求履行的義務。如值班醫生有為病人治病的義務,消防隊員有救火的義務。它是以該行為人擔任某種職務,從事某種業務並正在執行為前提,否則就不發生履行該義務的問題。
③法律行為引起的義務。法律行為是指法律上能夠產生一定權利義務的行為。若一定的法律行為產生某種特定的積極義務,行為人不履行該義務,以致使刑法所保護的客體受到侵害或威脅,就可以成立不作為形式的危害行為。例如,受雇為他人照顧小孩的保姆,負有看護小孩使其免受意外傷害的義務,如果保姆不負責任,見危不救,致使小孩身受重傷,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
④先行行為引起的義務。這種義務是指由於行為人的行為而使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系處於危險狀態時,行為人負有採取有效措施排除危險或防止結果發生的特定義務。如果行為人不履行這種義務,就是以不作為的形式實施的危害行為。例如,由於行為人的過失行為引起火災時,行為人有積極滅火的特定義務;汽車司機在交通肇事後,有及時救助傷員的義務;成年人帶小孩去游泳,負有保護小孩安全的義務。
(2)行為人有履行特定義務的可能性或履行能力。行為人雖然具有實施某種積極行為的義務,但是由於某種客觀原因存在,根本不可能履行或不具備履行該項義務的能力,則不能成立刑法中的不作為。
(3)行為人由於不履行特定義務,已經造成或可能造成危害結果的發生。這是區分作為與不作為的外在標志。

㈣ 如何理解刑法中危害行為

刑法中危害行為,或稱犯罪行為,即指行為人故意或過失實施的,為刑法所禁止的具有一定社會危害性的行為。

㈤ 如何定位刑法中的危害行為

刑法中的危害行為,是指依照刑法的規定,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故意或過失的犯罪行為。
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條、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
第十六條、行為右客觀上雖然造成了損害結果,但是不是出於故意或者過失,而是由於不能拈抗拒或者不能預見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㈥ 刑法上的危害指的是什麼

危害行為的表現形式
危害行為有多種多樣,刑法理論上根據危害行為的表現形式將眾多的危害行為分為兩種基本形式:作為與不作為。

(一) 作為
1. 作為的概念
作為是指行為人以積極的身體活動實施刑法所禁止的危害行為。即「不當為而為之「。在刑法中大多數犯罪以作為的方式構成,如搶劫罪、詐騙罪、貪污罪、逃脫罪、強奸罪。作為是危害行為的基本形式,它自然具有危害行為的三個基本特徵,此外,還具有以下特殊性:①作為的外在表現是人的身體的積極動作,如將一名婦女按倒,強行實施姦淫行為。②作為通常由人的一系列積極舉動組成,而不是僅指個別的動作。例如扒竊行為,由靠近被害人,將手伸入被害人衣袋或提包,竊取錢物等動作組成。③作為是違反刑法禁止規范的危害行為。刑法規范由禁止規范和命令規范組成,作為即違反了刑法 的禁止性規范。
2. 作為的實施方式
(1) 利用行為人自己的身體實施的作為。這是作為最常見的實施方式。身體活動既可以是四肢的活動,也可以是五官的活動,還可以是身體和其他部位的動作,例如以拳腳傷人,以口頭誹謗、侮辱、誣告他人,以眼神示意教唆他人犯罪,都是以身體實施的行為。
(2) 利用物質性工具實施的作為。如利用刀、槍、毒葯去殺人、傷人,利用偽造的證件詐騙他人錢財。
(3)利用他人實施的作為。這是指行為人利用無責任能力的人(包括未成年人、精神病人)實施的行為,如教唆不滿14歲的人放火、強奸。在這種情況下,無責任能力人的行為,實際上成為犯罪分子實施犯罪的工具。
(4)利用動物實施的行為。如利用患有狂犬病的狗、貓去傷害、殺害他人,利用毒蛇傷人、殺人。
(5)利用自然力實施的作為。如某甲將一智商低下的人騙到野外,明知電閃雷鳴會對人造成危害而故意讓自然的雷擊死,即是利用自然力實施的作為。
(二)不作為
1.不作為的概念
不作為就是指行為人負有某種行為的特定義務,能夠履行而不履行的危害行為。即「當為而不為」。不作為是與作為相對應的危害行為的另一種表現形式。構成刑法中的不作為,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1)行為人負有實施某種積極行為的特定義務,這是成立不作為的前提條件。行為人負有的這種特定義務是法律上的義務,不只是普通的道德義務。如果行為人沒有這種特定義務,則不構成刑法中的不作為。關於特定義務的根據或來源,通常認為有以下幾種。
①法律明文規定的義務。這里的法律是指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其實施的一切行為規范的總稱,包括憲法、普通的法律(狹義)、行政法規、條例、規章等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法律規定的任何一種義務,都可以成為刑法中不作為的根據,只有其他法律所規定的義務,成為刑法規范所要求履行的義務時,才是不作為的法律義務的根據。例如,婚姻法規定的家庭成員之間有相互撫養的義務,但是夫妻兩人吵架,如果女方欲去自殺,而男方並不阻止其自殺,結果女方自殺身亡時,並不能認為男方有阻止或搶救的刑法 上的義務。因為刑法並未規定此種救助義務,所以對男方不能認定為成立刑法上的義務,從而追究其刑事責任。(這個問題目前刑法理論界有不同的看法,司法實踐中 有獎吵架後看著妻子自殺的丈夫判以故意殺人罪的判例。)
②行為人的職務上或業務上要求履行的義務。如值班醫生有為病人治病的義務,消防隊員有救火的義務。它是以該行為人擔任某種職務,從事某種業務並正在執行為前提,否則就不發生履行該義務的問題。
③法律行為引起的義務。法律行為是指法律上能夠產生一定權利義務的行為。若一定的法律行為產生某種特定的積極義務,行為人不履行該義務,以致使刑法所保護的客體受到侵害或威脅,就可以成立不作為形式的危害行為。例如,受雇為他人照顧小孩的保姆,負有看護小孩使其免受意外傷害的義務,如果保姆不負責任,見危不救,致使小孩身受重傷,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
④先行行為引起的義務。這種義務是指由於行為人的行為而使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系處於危險狀態時,行為人負有採取有效措施排除危險或防止結果發生的特定義務。如果行為人不履行這種義務,就是以不作為的形式實施的危害行為。例如,由於行為人的過失行為引起火災時,行為人有積極滅火的特定義務;汽車司機在交通肇事後,有及時救助傷員的義務;成年人帶小孩去游泳,負有保護小孩安全的義務。
(2)行為人有履行特定義務的可能性或履行能力。行為人雖然具有實施某種積極行為的義務,但是由於某種客觀原因存在,根本不可能履行或不具備履行該項義務的能力,則不能成立刑法中的不作為。
(3)行為人由於不履行特定義務,已經造成或可能造成危害結果的發生。這是區分作為與不作為的外在標志。犯罪的本質在於行為的社會危害性,無論不作為行為是否造成了危害結果,都有可能構成犯罪。如果刑法 以危害結果的發生作為該罪成立的要件,如果刑法規定某種犯罪的成立不要求危害結果發生時,沒有造成危害結果的不作為也可成立犯罪。
同時符合以上三個條件,就具備了不作為犯罪的客觀要件。
2.不作為犯罪的分類
在我國刑法中,由不作為的行為構成的犯罪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只能由不作為的形式構成,實際上也由不作為的形式構成的犯罪,這種情形叫純正不作為犯或真正不作為犯。如我國刑法規定的遺棄罪即屬此類。另一種是既可以由作為構成,也可以由不作為構成,但行為人實際上以不作為形式構成的犯罪,這種情形叫不純正不作為犯或非真正不作為犯。如以不作為形式構成的故意殺人罪即屬此類。
在理解作為與不作為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 不能把作為與不作為的劃分同故意與過失的劃分相混淆。即不能認為作為的行為都是故意行為,不作為的行為就是過失的行為。作為和不作為既有故意行為,也有過失行為。例如故意殺人,既可以由作為實施,可以由不作為實施。
(2) 不能認為不作為犯罪的社會危害性一概比作為犯罪小。一般情況下,以作為形式構成的某些犯罪可以表現為非常殘酷、惡劣的手段,因而具有較大的社會危害性,而不作為的方式由於其本身特點的限制往往達不到這種程度,但是在某些情況下,二者的社會危害性不相上下,基本上沒有什麼差別。例如,在顛覆列車案中,採用不扳道岔的不作為方式與採用破壞鐵軌、路基的作為方式相比,二者的危害程度很難說誰大誰小。

剛多詳解請閱讀參考資料《危害行為》

希望能幫助你

㈦ 簡述我國刑法中危害行為的認定

由於我國刑法理論存在對於行為問題的層次缺失,因此導致刑法中一般意義的行為、犯罪行為、刑法中的行為以及犯罪構成客觀方面的行為要件相互混淆,難以區分。可以說,以上問題是我國刑法學界長期忽視的問題,也是研究「危害行為」必須解決並加以澄清的問題。具體分析如下:
(一)對於「危害行為」的稱謂,不敢苟同。不如將「危害行為」的稱謂恢復其本來面目,稱之為「犯罪構成客觀方面的行為要件」,將其性質概括為犯罪行為的客觀性質反而更為科學。我國刑法理論將作為犯罪客觀方面的要件的行為,稱之為「危害行為」。這也是我國刑法的傳統稱謂。這種傳統觀點值得商榷。顧名思義,「危害行為」是對社會具有危害性的行為。據此定義的話,那麼「危害行為」的范圍就非常廣泛了,諸如一般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以及犯罪行為等等。「危害行為」的外延大於犯罪行為,不能將其作為犯罪行為的上位概念。而我國刑法理論卻將作為犯罪行為客觀方面的行為要件稱為「危害行為」,這在邏輯上存在著偏差,犯了以偏蓋全的錯誤。不如恢復其本來面目,將其准確定性為犯罪行為的客觀性質,僅僅是犯罪行為的一個方面而已,並非實體意義的行為。即使為了理論研究的連貫性,套用「危害行為」的稱謂也未嘗不可,但刑法中研究的「危害行為」應當是具有特定意義的「危害行為」,而非一般意義的「危害行為」所能概括的。這一點必須在理論上明確。
(二)「危害行為」並不是獨立的實體行為。行為應當是主觀因素與客觀因素的有機統一體,由於「危害行為」完全不包含主觀方面的內容,其實質是犯罪行為的客觀性質,因而不可能作為獨立的行為存在形式。即使我國刑法理論將作為犯罪行為客觀方面的行為要件特定化為「危害行為」,即賦予「危害行為」以特定含義,不能將其視為獨立的行為。原因就在於犯罪行為客觀方面的行為要件是不包含主觀要素的,僅包含行為的客觀方面的行為要素。行為應當是主觀因素與客觀因素的有機統一體,缺乏主觀因素就不可單獨成立行為,其不具備獨立存在的意義。
(三)刑法調整范疇的准人。由於正當行為、精神病人的行為、意外事件等與犯罪行為在客觀性質上相類似,因此刑法將其納人刑法所調整的范疇。那麼,應當如何判斷行為的客觀性質呢正當行為、精神病人的行為、意外事件等這些非犯罪行為,在主體、主觀方面和客體等方面均與犯罪行為不同,僅僅在構成要件的客觀方面,即行為的客觀性質上與犯罪行為具有類似之處:一種是該行為給社會造成了與犯罪行為相同的危害結果,如意外事件、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和不能控制自己行為時的行為等。但這種結果的發生,不是行為人主觀意志支配下的實施的,不是行為人認識能力和控制能力的體現,因而不是一般意義的行為,也就更加不是犯罪行為;另一種表現形式是雖然在客觀性質方面與犯罪行為類似,行為人也能認識和控制自己的行為,但由於行為人主觀上具有與犯罪行為不同的內容,因而行為不僅不具有社會危害性,反而是對社會有益的行為。刑法理論將這兩種行為定性為正當化行為,只是由於在客觀性質上與犯罪行為類似,刑法才將其納人調整的范疇之內。

㈧ 試述刑法中危害行為的含義及其基本表現刑式

危害行為,是由行為人的意識、意志支配的危害社會的身體動靜。按照遞進式犯罪構成體系理論,危害行為是構成要件的該當性或犯罪客觀方面最核心的要素。

刑法規定的危害社會犯罪行為分為作為與不作為兩種基本形式。

作為

指犯罪人用積極的行為實施的刑法禁止的危害社會行為,即不當為而為之。作為是人的身體的積極動作。如果行為人違反刑法禁止性規范,即違反不當為的義務而實施某種行為的,就成為危害行為中的作為。

不作為

是指犯罪人有義務實施且可能實施某種積極的行為而未實施的行為,即當為而不為。構成刑法中的不作為,客觀方面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行為人負有實施某種積極行為的特定義務。特定義務是法律上的義務,而不是普通的道德上的義務,其來源是法律明文規定的特定義務、職務上或業務上要求履行的義務和先行行為產生的義務。
行為人有履行特定義務的實際可能性。行為人雖然具有實施某種積極行為的義務,但由於某種客觀原因而不具備履行該項義務的實際可能性,則不構成犯罪的不作為。
行為人未履行特定義務。在不作為犯罪中,雖然行為人有時也實施某些積極的動作,但其未履行特定的義務。
作為和不作為在我國刑法中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大多數犯罪只能由作為方式構成,有些犯罪只能由不作為方式構成,如刑法第261條的遺棄罪,即純正不作為犯。另有一些犯罪既可以由作為方式構成,也可以由不作為方式構成,如故意殺人罪,即不純正不作為犯。

㈨ 刑法中的危害行為應該怎麼定位

你好,刑法中的危害行為,是指依照刑法的規定,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故意回或過失的犯罪行答為。
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條、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
第十六條、行為右客觀上雖然造成了損害結果,但是不是出於故意或者過失,而是由於不能拈抗拒或者不能預見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㈩ 危害行為是不是只發生在刑法中

危害行為,從法復律意制義上來說,既有刑法意義上的危害行為,也有民法意義上的危害行為,因危害行為性質和造成損害結果的程度不同,法律採取了不同的處理方式,對於嚴重的危害行為,即犯罪行為,採用刑法來規制,用刑罰來震懾行為人,對於較輕的一般的危害行為,則採用民事的處理方式,以要求行為人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進行,同時賦予受害人以一定的選擇權,體現意思自治。
另外,對於危害行為的規制,還有行政法上的規制,最明顯的莫過於《治安管理處罰法》所設定的行政處罰。
從廣義上來說,行為人實施了一定的行為,而該行為會對他人、國家或者社會造成一定的損害或者損害的威脅,就屬於危害行為,包括侵權行為、犯罪行為、一般的行為違法行為甚至於民事上的違約行為,都可以被認為是危害行為。

熱點內容
楊橋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16 10:32:04 瀏覽:288
且末縣城鎮法律服務所怎麼樣 發布:2025-01-16 10:12:16 瀏覽:241
快車律師 發布:2025-01-16 09:51:05 瀏覽:685
社會責任適用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16 09:20:39 瀏覽:418
司法考試歷屆真題 發布:2025-01-16 09:07:25 瀏覽:473
民事訴訟法二十四條 發布:2025-01-16 09:00:50 瀏覽:791
方亞律師 發布:2025-01-16 08:29:06 瀏覽:780
08年跟09年勞動法有什麼變化 發布:2025-01-16 08:22:27 瀏覽:79
2018按勞動法加班費 發布:2025-01-16 08:14:47 瀏覽:992
2017四川二建法規真題 發布:2025-01-16 08:13:00 瀏覽: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