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的案例分析題

刑法的案例分析題

發布時間: 2020-12-19 09:37:40

A. 刑法方面的案例分析題!

李四與王五之間構成片面共犯。

片面共犯是指共同行為人的一方有與他人共同實施犯罪的意思,並協力於他人的犯罪行為,但他人卻不知道其給與協力,因而缺乏共同犯罪故意的情況。

兩人均構成票據詐騙罪(刑法第194條第1款)。該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利用金融票據進行詐騙活動,騙取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

片面共犯是否構成共犯,在理論界存在爭議,有認為屬於共犯,有認為不屬於共犯的,主要的爭議在於共犯是否以共犯間的意志聯絡為要件。行為共同說認為,共犯關系的發生,僅以雙方的共同行為即可,至於其意思如何,則在所不問。

是否構成共犯在本案中對兩人的定罪沒有影響,兩人均構成票據詐騙罪,但對兩人的停止狀態有影響。如果承認片面共犯就是共犯,那麼,一人既遂全體既遂,兩人都是既遂狀態;如果不承認片面共犯是共犯,那麼,李四雖然獲取了錢款卻是票據詐騙未遂,王五雖然沒有獲取錢款,卻是票據詐騙既遂。

類似的案例是司法考試的一個題目:甲想詐騙乙,乙明知甲是詐騙,但是出於同情甲的困難處境,就假裝被其詐騙,將錢交給甲。這時,甲雖然表面上騙取了財產,但是,卻是犯罪未遂。甲並沒有因為詐騙獲得財產,而是因為乙的憐憫贈與甲的財產,因此,甲的詐騙的停止狀態是未遂,而非既遂。

同理,如果片面共犯不是共犯。李四意圖票據詐騙銀行,結果王五已經發現了李四的詐騙意圖,仍然故意支付了票據,這時李四的票據詐騙未遂,王五卻已經既遂了。當然,如果片面共犯屬於共犯,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雙方均為票據詐騙罪既遂。

票據詐騙罪的行為人主觀上是否明知,是否以騙取他人財物為目的是區別罪與非罪的重要標准。

為避免混淆罪與非罪的界限,法條對行為人主觀方面的一些狀況進行了特別規定。如:使用偽造、變造、或者作廢的匯票、本票、支票,行為人在主觀上必須是「明知」的,在主觀上是否明知其所使用的匯票、本票、支票是偽造、變造或者作廢的,是劃分是否構成本罪的重要界限之一。如果行為人在使用匯票、本票、支票時,在主觀上確實不知道該票據是偽造、變造或者作廢的,則不構成本罪。本案中,李四和王五均明知票據系偽造,並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實施了票據詐騙行為,因此,當然構成票據詐騙罪。

(注意:李四當然是以自己非法佔有為目的,但是,王五是以他人非法佔有為目的,因此,王五當然也構成票據詐騙罪)

B. 刑法案例分析題,急!

個人認為:
1、甲乙構成搶劫罪,因為甲乙的行為屬於入戶實施盜竊被發現,為版窩藏贓物權、抗拒抓捕或者毀滅罪證而當場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的,可以認定為「入戶搶劫」。

2、甲乙構成搶劫罪中的入戶搶劫加重刑,根據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條第一款規定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3、甲構成累犯,因為甲35歲(年滿18周歲)第一次是故意犯罪,且被判處有期徒刑,2004年1月刑罰執行完畢後在不到5年時間內,於2008年4月又實施故意犯罪,且所犯的罪仍應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符合累犯的構成標准。
4、甲的詐騙行為已過追訴期效,因為甲的詐騙行為屬於詐騙數額較大,
根據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刑法第八十七條犯罪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
(一)法定最高刑為不滿五年有期徒刑的,經過五年;
所以對甲的詐騙行為不予追訴。
5、丙不構成犯罪,丙只承擔共謀盜竊范圍內的故意,因丙未滿16周歲,固不構成犯罪。

C. 刑法案例分析題


  1. 事實來一,甲盜竊罪、故意殺自人罪數罪並罰。1。甲以非法佔有為目的,攜帶凶器入戶盜竊案。2。怕余某發現,用匕首刺殺,甲明知用匕首刺殺會產生死的結果,甲的態度是追求該結果發生,是故意,因定為故意殺人罪。

  2. 事實二,甲乙構成故意傷害罪。甲未認意到對方是警察,識認為是劫匪,是假想防衛,對程某的輕傷結果是放任的態度,是故意傷害。乙繼承共同犯罪。

  3. 事實三。甲、乙對謝某重傷的結果不負責。甲、乙駕車逃離現場。對謝某僅是以防超車,並沒有犯罪故意。車輛失控撞向路中間的水泥隔離墩。謝某剎車不及撞上乙車系意外事件。




D. 刑法案例分析題

1.王某構成挪用公款罪。《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條 犯挪用公款罪的,處五年內以下有期徒刑或者容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數額巨大不退還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
挪用用於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款物歸個人使用的,從重處罰。

2.挪用公款罪,是指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的,或者挪用公款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挪用公款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行為。
王某系某國有商業銀行行長,屬國家工作人員。挪用公款買房,歸個人使用,10萬元已是數額較大,且超過三個月未還。
挪用公款5萬元以上,超過3個月未還,雖在案發前已全部歸還,只要屬於依法應予追訴的,仍應按挪用公款追究刑事責任。

E. 太復雜了,刑法案例分析題

(1)結合共同犯罪的理論分析:對於乙的死亡,甲、丙是否均需要負責?如果應負責,罪名是什麼;如果不應負責,理由何在?

所謂共同犯罪行為,是指各犯罪人為追求同一危害社會結果,完成同一犯罪而實施的相互關系、彼此配合的犯罪行為。在發生危害結果時,其行為均與結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本案中,對於乙的死亡,甲顯然希望丙聽從自己的唆使,用石頭砸壞屏風的同時砸死乙。而且甲也實施了唆使的行為,最終導致了乙因為甲唆使而被丙砸死。因此,對於乙的死亡,甲當然構成故意殺人罪,承擔刑事責任。

但是,本案中的丙並沒有在主觀上希望或放任乙的死亡,丙根本不知道屏風後面有人,其行為的犯罪意圖是砸壞屏風。因此,對於乙的死亡,丙是持反對、排斥意見的。因此,本案中丙對乙的死亡結果存在的是疏忽大意的過失。對於乙,丙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如丙確實無法預知則屬於意外,應無罪)

對於乙的死亡,兩人並沒有追求同一危害社會結果,相互關系、彼此配合。

(2)結合共同犯罪的理論分析:對A公司屏風的損壞,甲、丙是否均應承擔刑事責任?如果應負責,罪名是什麼;如果不應負責,理由何在?

本案中甲、丙兩人在共同犯罪中構成故意毀壞財產罪。因為,甲與丙的行為共同追求同一損害結果,即A公司屏風的損壞,兩人相互關系、彼此配合,一個唆使,一個實行,在此范圍內構成共同犯罪。

(3)丙的行為和乙的死亡之間有無因果關系?

丙的行為和乙的死亡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如果,丙沒有實施砸屏風的危害行為,就不可能導致乙的死亡,刑法上的因果關系指的就是危害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兩者存在引起與被引起的關系。

(4)本案最終應如何處理?

甲的行為涉及兩個罪名,故意殺人罪與故意毀壞財物罪,但是,從案件上看兩者存在吸收關系,因此,重罪吸收輕罪,顯然故意殺人罪重於故意毀壞財物罪,應定故意殺人罪。

(吸收犯,是指行為人實施數個犯罪行為,因為數個犯罪行為的基本性質相同或有密切聯系,某一犯罪行為失去了獨立的意義而被另一犯罪行為所吸收,只成立一個罪名的情況。)

本案中甲教唆丙砸屏風的故意毀壞財物的行為與其故意殺人的目的有密切聯系,使得其毀壞財物的行為失去了獨立的意義而被故意殺人的罪行所吸收,只能成立故意殺人罪。

本案中,如果對於乙的死亡,丙沒有責任,則丙只構成故意毀壞財物罪,反之,如果丙存在過失致人死亡,那麼,故意犯罪吸收過失犯罪。也應當以故意毀壞財物罪定罪。

F. 刑法案例分析題

  1. 張某構成,強奸未遂罪,和入室搶劫罪。

    為什麼是入室搶劫,因為被害已經驚版醒。為什麼成立權,因為張某是逃走時被抓獲的。而不是就地被抓獲。

  2. 王某可以是張某的從犯,只構成入室盜竊罪,因為進屋子後都是張某一個人的行動。而且王某可以算是從犯。

    張某的辯護只能從,他還是未成年人下手。還有他是在逃跑中抓獲的,可以在入室搶劫未遂上進行辯護。

  3. 陳某不一定非要承擔刑事責任。

    張某根本在什麼地方被打傷這是一個關鍵性問題。

    張某假設在房間內被陳某打傷,陳某屬於正當防衛。

    張某假設在逮捕中被打傷,那麼同樣屬於正當防衛,陳某和保安都沒有責任。

    張某假設在逮捕後,陳某為了出氣,將張某打成輕傷,則陳某犯故意傷害罪。不過法院肯定只會支持陳某道歉,不會支持陳某賠償的。

G. 刑法學案例分析題

第一題:
答:1、李某不屬於累犯,累犯是指因犯罪而不定期一定刑罰處罰,在刑罰執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後,於法定期限內又犯一定之罪的罪犯,累犯分一般累犯和特殊累犯,一般累犯是指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並在刑罰執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後,在5年內再犯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的犯罪分子,陳某為前罪後罪雖然都是故意犯罪,縣陳某不在五年內故意犯罪,但是一般累犯還有一個條件就是前罪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後罪應當被判處有期徒行以上刑罰,陳某的前罪判處的是有期徒刑一年緩期,既前罪判處的低於有期徒刑,故陳某不構成累犯。
2、李某因第二次犯故意傷害罪被判處二年有期徒行:
(1)李某因犯盜罪(1000
以上)數額較大,應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留或管制。
(2)李某在拘押期間自動交待其在1997年曾實施過盜竊,根據《型法》第六十七條之規定,被採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某人和正在服型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記,所以,李某在拘押期間的交待自己的盜竊行為,且數額不大,犯罪較大,可以免除處罰。
(3)綜上所述,李某犯故意傷害罪判罪判處有期徒刑2年,考慮到陳某拘押期間有自首的情節,且犯罪較輕,應當免除處罰,決定判處李某有期徒刑2年。

第二題:
答:1、法院
的判決不正確,根據《刑法》第55條和第57條的規定,判處死刑,無期徒刑的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故應當處死刑,剝奪權利終身而不是剝奪政治權利10年。
2、(1)判決有錯誤。李某是在盜竊後逃跑的過程中被乘警李某發現進而對李某故意,傷害致使李死亡,這要同盜竊過程中被他人發現而對其實施故意傷害相區別,一種是犯罪後逃跑,時被發現,一種是犯罪過程被發現。
(2)從安案例上分析,法院在認定事實上錯誤認定為盜竊過程中被他人發現,而實施故意傷害他人的行為,故判決錯誤。
(3)李某的罪行應讓數量並罰,A、李某犯盜罪,數額較大,應當判處有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B、李某犯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罪,應判處死刑,剝奪政治要利終身。

H. 刑法案例分析題及答案

1.趙某致錢某死亡的事實,在刑法理論上稱為什麼?刑法理論對這種情況有哪幾種處理意見?你認為應當如何處理?為什麼?

【參考答案】趙某致錢某死亡的事實,在刑法理論上稱為事前的故意。
對此刑法理論上存在多種處理意見,大致為具體符合說與法定符合說,具體分為:第一種觀點認為,趙某的第一個行為成立故意殺人罪未遂,第二個行為成立過失致人死亡罪,其中有人認為成立想像競合,有人認為成立數罪。第二種觀點認為,如果在實施第二個行為之時,對於死亡持間接故意,則整體上成立一個故意殺人既遂;如果在實施第二個行為之時,相信死亡結果已經發生,則成立故意殺人未遂與過失致人死亡。第三種觀點認為,將兩個行為視為一個行為,將支配行為的故意視為一個故意,只成立一個故意殺人既遂。第四種觀點認為,將前後兩個行為視為一個整體,視為因果關系的認識錯誤處理,只要滿足相當的因果關系,就成立一個故意殺人罪既遂。
我認為應當採取第四種觀點,就成立一個故意殺人罪既遂。因為第一個行為與死亡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並未中斷,應肯定第一行為與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且所發生的結果與行為人意圖實現的結果相一致,因此應以故意殺人罪既遂論處。
【解析】因果關系的認識錯誤,是指行為人對其行為與危害後果之間的因果關系有不符合實際情況的錯誤認識。其中事前的因果關系認識錯誤即事前的故意,是指行為人實施了一種犯罪行為,誤以為已經發生了預期的結果,為達到另一目的,行為人又實施了另一行為,而事實上行為人預期的結果是由後一行為所造成的。本題中,趙某以為錢某已死亡,便將錢某「屍體」縛重扔入河中,實際上錢某系溺水而亡。因此趙某屬於事前的因果關系認識錯誤。
對於事前的故意,刑法理論上存在多種處理意見:第一種觀點認為,趙某的第一個行為成立故意殺人罪未遂,第二個行為成立過失致人死亡罪,其中有人認為成立想像競合,有人認為成立數罪。第二種觀點認為,如果在實施第二個行為之時,對於死亡持間接故意,則整體上成立一個故意殺人既遂;如果在實施第二個行為之時,相信死亡結果已經發生,則成立故意殺人未遂與過失致人死亡。第三種觀點認為,將兩個行為視為一個行為,將支配行為的故意視為一個故意,只成立一個故意殺人既遂。第四種觀點認為,將前後兩個行為視為一個整體,視為因果關系的認識錯誤處理,只要滿足相當的因果關系,就成立一個故意殺人罪既遂。
通常認為在此種情況下,第一個行為與死亡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並未中斷,應肯定第一行為與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且所發生的結果與行為人意圖實現的結果相一致,因此應以故意殺人罪既遂論處。
2.趙某的行為是否成立自首?為什麼?
【參考答案】趙某成立自首。
【解析】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處理自首和立功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條第(一)項規定,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後又逃跑的,不能認定為自首。但注意這是針對後來不再投案自首而言。在本案中,雖然可以根據司法解釋否認趙某的前一次投案成立自首,但不能否認後一次自動投案與如實交待成立自首。

I. 刑法案例分析題

A和D.正當防衛不以對攻擊者的主觀認識為條件。在緊急情況下 不能對其它人採取傷害人身的避險行為。

J. 關於刑法的案例分析題

1、張三、王五構成犯罪
2、張三搶奪,王五盜竊
3、搶奪罪行為上滿足三專個要件:a強制行屬為(包括迷倒、灌醉)b足以使被害人不能抗拒c獲得他人持有的財物
盜竊在行為上滿足對他人佔有之財物非法轉移即可。

4、緊急避險
5、有危險發生、正在發生、犧牲較小利益換取較大利益的安全、迫不得已、避險意圖、不能超過必要限度、主體限制(如警察)

熱點內容
唐海司法局 發布:2025-01-17 00:13:56 瀏覽:554
婚姻法模擬法庭心得體會 發布:2025-01-16 22:56:23 瀏覽:558
離婚律師歌曲有哪些 發布:2025-01-16 22:48:41 瀏覽:118
民法第64條 發布:2025-01-16 22:43:28 瀏覽:412
公司司法審計 發布:2025-01-16 22:41:20 瀏覽:327
黨風廉政建設規章制度的落實 發布:2025-01-16 22:40:31 瀏覽:280
為什麼要健全有關師德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16 22:35:40 瀏覽:55
行政法信賴利益案例 發布:2025-01-16 22:30:29 瀏覽:785
提供虛假信息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6 22:16:40 瀏覽:597
鞏義律師吧 發布:2025-01-16 21:59:18 瀏覽: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