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法法公司法

法法公司法

發布時間: 2020-12-19 11:30:55

Ⅰ 公司法和企業法有什麼區別呢

可以從企業與公司的區別出發來看這個問題:
企業這個概念的范圍要比公司包含的范圍廣回得多.
公司,單由名答稱來看,在我國只有名稱中包含"有限公司"字樣的才是公司,從本質上看,公司可以看作一個獨立的"人"(法律上的人),他以自己的財產獨立承擔民事責任,正常情況下,即使公司資不抵債,債權人也只能在公司自有資產范圍內得至清償,而不能要求公司的投資人(股東)承擔公司資產不足清償的債務.

而所有如公司、個體工商戶、公司設立的分公司……等等進行生產經營的單位都是企業。

其中個體工商戶、公司設立的分公司、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等非公司的企業,他們不具有法律上獨立的人格,他們的債務不僅僅要由該企業自己的財產來承擔,如果該企業的財產不足清償債務時,還要由投資者繼續承擔民事責任。

Ⅱ 企業法與公司法的區別是什麼

1、投資主體區別:

公司法所指的投資主體應該包括除上述所提及的中國組織,具有中國國籍的自然人,還包括外國的組織和非中國公民的自然人。公司法所規范調整的投資主體是廣義上的投資者,沒有國界之分。因為企業法是特別法,那麼它所規范調整的投資主體可能是公司法所規范或調整的一部分。

合夥人企業是指依照中國的有關法律由合夥人投資的企業。東道國提供的土地、廠房、及其他基礎設施、部分原材料等,按商定價格收匯,不參與投資。合夥人企業法所調整或規范的投資對象是合夥人,不包括中國的投資者,也不包括外國的企業或其他經濟組織在中國境內的分支機構。

2、組織形式區別:

公司法明確規定了公司的組織形式,就是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兩種類型,沒有其他類型。

企業法則沒有具體規定企業的組織形式,他可以依據公司法的規定成立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還可以成為其他的企業形式比如說是合夥等。

3、資金制度區別:

公司法規定投資者既可以用貨幣,實物,也可以用業產權、非專利技術、土地使用權作價出資。

企業法沒有明確規定可用土地使用權出資,原因在於中國的土地國有制度,投資者在還不便於取得土地使用權,或其他因素影響了立法者。、

(2)法法公司法擴展閱讀

公司法和企業法的聯系:

合夥企業是契約式企業,有限公司是股權式企業。我國《合夥企業法》規定,合夥企業是由各合夥人依法訂立合夥協議,共同出資,合夥經營,共享收益,共擔風險,並承擔無限連帶責任的企業。

合夥協議是合夥人享受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依據,合夥人的出資方式、數額和期限,合夥人分配利潤和分擔虧損的辦法,合夥企業的事務執行、解散和清算等問題都按照依法訂立的合夥協議來操作。

《公司法》規定,有限公司股東按照比例出資,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並且按照投入公司的資本額享有所有者的資產受益、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等權利。

其次,合夥企業不具有法人資格,有限公司具有法人資格,這是合夥企業和公司的最主要的區別。這一區別有兩重意義,第一說明合夥企業只具有相對獨立的人格,有限公司具有絕對獨立的人格。

Ⅲ 英美法系與大陸法系公司法

關於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公司

法律制度的異同比較

以成文法為特點,以羅馬法傳承為基礎,發端於歐洲大陸並以德國、法國法律為代表的大陸法系,和以習慣法、判例法為特點,發端於英國並以英美法律為代表的英美法系(又稱海洋法系),在歐洲中世紀後的數百年間,伴隨著資本主義發展和殖民擴張,迅速穿越民族、文化、宗教和地理邊境,沖擊並直接導致了包括中華法系在內的古老法系的衰微,構成了現代世界法律文明的主幹。隨著世界經濟的一體化和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兩大法系在相互沖突中保留各自的法律傳統的同時,也顯現出互動融合的趨勢,尤其是在民商法特別是公司法領域,表現得尤為突出。目前我國正著手修改公司法,把握兩大法系的異同及發展趨勢,有利廊清我公司法律制度的一系列爭議問題。

一、兩大法系公司法律制度在立法精神上的共同點。

兩大法系在法律的外觀上迥然不同,但追溯其立法精神,有著顯著的相同點。

(一)重商主義。兩大法系直根於相同的宗教文化——基督教文化,宗教改革、新教傳播打破了封建精神加鎖,這是重商主義得以宏揚的基礎。重商主義最早產生於義大利,於14世紀傳入英國,對公司法律制度的形成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公司法律制度中有限責任公司誕生即充分說明了這一點。12世紀中葉,在地中海和愛琴海沿岸的城市國家,由於貿易的興盛帶來巨大的利潤,刺激了新興資產階級的財富慾望,他們需要冒險,需要大規模的海上運輸,需要開辟新的航線。但另一方面,他們又需要廣泛地積累資金,並規避、轉移風險,有限責任制度在這種背景下出現了。有限責任制度實際上是全社會共同分擔商人風險的制度,因為股東以出資為限承擔責任,超出出資部分的債務自然豁免,財富的損失最終歸於社會。這項制度一方面可以起到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聚金功能,可以滿足資本主義大生產的需要,另一方面又有效的地轉移了風險,極大地鼓勵商人投資取利。美國著名學者巴特勒說:有限責任制度的發現,其對世界經濟發展意義不亞於蒸汽機和電的發明。

(二)私權至上的個人本位主義。兩大法系都把公司法定位為商法的組成部分,屬民事特別法,當然也屬於私法范疇。對於公司的設立和經營活動,強調以私法而非公法手段予以調整,具體講就是排除行政於干預(在早期、甚至排除刑事手段的介入),依靠私法救濟手段如仲裁、訴訟等方式協調公司股東之間、公司與債權人、公司與其他社會成員之間的關系。典型的事例是:無論英美法系還是大陸法系的代表國家,其公司登記機關均為法院。又如大陸法系公司法中普遍規定了設立無效的制度,即公司在設立時違反了強行性規范,如作虛假陳述,則公司至始無效,由此而產生的法律後果由股東負無限責任。再如對公司登記事項虛假,法律規定公司無權杭辯第三人(意思是引發訴訟,必然敗訴)。美國的公司法律制度中有一項著名的判例——「刺破公司面紗」,內容是當股東在公司設立後,濫用公司的獨立人格,混同股東與公司的財產,債權人可以起訴於法院,請求法院判決股東對公司的債務負無限責任,否認公司的法人人格。

(三)意思自治原則。兩大法系均賦予公司以較大的自決空間。

二、兩大法系公司法律制度的主要區別:

(一)成交法與判例法。這是兩大法系最大的區別。在所有的法律部門中一以貫穿。大陸法系國家秉承羅馬傳統,以預先制訂的法律,規范社會成員的行為,立法與司法嚴格分離。法官只是執法的機器,法院的判例不具有對未來相同案件的約束力。而英美法系國家以判例法為主,成文法只是起到平衡作用,被稱為衡平法。法官根據社會普遍的價值如公平、正義來判案,前案的判決結果對相同情形的後案具有約束力。判例法從實質上說就是法官立法。

(二)公司組織類型的區別。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國家公司法律制度均遵循公司類型法定主義,但分類不同。大陸法系國家的公司法規定的公司類型主要有無限公司、有限公司、兩合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兩合公司等。而英國的公司有公開招股公司(公眾公司)與封閉型公司(私公司),有限公司與無限公司,海外公司之分。美國實行聯邦制,各州單獨立法,公司的種類各各不同,有商事公司、非盈利公司、有限責任公司、無限責任公司等等。

(三)法定資本制度與授權資本制度——注冊資本制度的區別:

大陸法系國家實行法定注冊資本制度,遵循嚴格的注冊資本三原則——資本確定、資本不變、資本維持原則。即是說,公司的注冊資本由章程在設立時確定,並由股東一次繳足,公司資本非依法定程序不得增減,公司注冊資本必須與公司的實有資產維持一定比例,否則不得分紅與對外投資。法定注冊資本制度的目的在於保護債權人利益,確保交易安全。但這一制度存在著明顯的弊端,就是易於導致公司的資金閑置,不利於公司根據市場情況及時增減注冊資本。

英美公司法實行授權資本制度,股東可在繳足注冊資本中部分出資的情況下設立公司,公司章程直接授權董事會根據需要充實或不充實注冊資本,股東以實繳的出資額為限承擔有限責任。這一制度賦產了公司股東極大的自由度,便於公司根據市場變化情況隨機決定是否追加股東出資,而免去了召開股東會等煩鎖的程序。但其缺陷是公司法律制度對股東履行出資義務的約束力不夠,必須藉助於其他法律制度輔助(如社會信用制度),且必須有一個可靠的司法體系來保障。

三、兩大法系的融合趨勢

隨著國際貿易和投資的發展,市場的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成為二十世紀以來的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流,兩大法系公司立法在保持各自法律傳統的同時,也必然出現相互借鑒、融合的趨勢。

(一)英美法系國家的成文法運動。相較於判例法,成文法的優勢在於簡單、明確、便於遵循,社會成員對自身行為的後果可以有較為准確的預期。而判例法則需要由專業人士(律師)對卷軼浩繁的判例進行研究並抽象出一定的規則,社會成員的守法成本高。因此,英美法系國家一度掀起了成文法運動,在公司法領域表現較為急進。如英國於1948年頒布了《公司法》,美國全國統一州法委員 會於1928年制定了《統一商事公司法》,以供各州立法參考。1950年,全美律師協會制訂的《示範公司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較短時間內得多了美國多數洲的採用。當然,成文法運動並不危及判例法的根本。

(二)大陸法系國家的折衷資本制度。嚴格的法定注冊資本制度過於注重保護貿易安全,而授權資本制度則相反,需要其他法律及完美的司法系保障交易安全,因此,折衷資本制度在20世紀得到大陸法系國家的廣泛採納。所謂折衷資本制度就是規定股東在先期繳納部分出資後,公司即可設立。注冊資本中未充足的部分,可以由公司董事會根據章程的授權,和公司經營的實際情況,決定是否驀足,何時驀足,股東以實際出資額為限承擔有限責任。目前,德國、法國、日本等主要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公司法在一定程度上均採用這項制度。我國台灣地區公司法規定,有限責任公司仍需一次驀足股款,但股份有限公司可以先期驀足四分之一的股款,以後根據情況由董事會決定。

(三)大陸法系國家引進英美法系國家的董事會制度。大陸法系國家早期的公司法中注重股東會的地位,注重確保投資人利益,董事會作為執行機構,其權力有限,其結果往往導致公司成為股東的附庸,公司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獨立的法人治理結構。相反,英美法系國家由於實行授權資本制度,董事會有足夠的權力保障公司法人人格獨立,有效確保公司承擔社會義務。因此,德國、法國、日本等國公司法通過長期的修改,大體接近英美國家公司制度中規定的董事會制度。

(四)兩大法系的公法化傾向。

20世紀30年代,凱思斯主義成為主流經濟學派,羅斯福新政的推行和福利國家原則確立,國家干預出現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在公司立法活動中,無論大陸法系國家,還是英美法系國家,都開始強調公司的社會責任,強調用公法手段保障社會公共利益。其具體表現是:第一,在公司登記中普遍採用嚴格准則主義。公司登記的原則經歷了四個階段的演變,早期是特許主義,即由國王依據王權特許設立,著名的英國東印度公司即屬此類。後來演變為自由主義,公司可以不經登記,由章程直接決定公司的重大事項,對外公布即可。自由主義導致交易雙方信息不對稱,易於實現商業欺詐,因此演變為准則主義,即由法律明確各類公司的設立條件,只要符合條件,公司即可登記成立。這三種原則共同點在於排斥行政的介入。嚴格准則主義就是在法律規定公司的設立准則的同時,對從事某些特殊行業公司,需要由政府單獨審批。第二,在公司法或商法中附設若干刑法多文,懲戒刑違反公司法律制度的犯罪行為。第三,在一些國家或地區實行公司法人資格與經營資格相分離的制度,公司在法院登記後,取得公司登記證,僅表明其具有民事主體資格。公司要從事經營活動,必須到中央或地方政府部門辦理商事(商業)登記。

三、我國公司法源流簡考

在漫長的封建時代,重農抑商歷為固本之策,古老的中華法系鮮明的特點是諸法合體、民刑不分,沒有公司,也沒有公司制度。戊戌變法打破了僵局,法務大臣沈家本、伍庭芳等受命擬訂新法。沈伍二人根據日本商法典中的公司法編為藍本起草了《大清商律》和《公司法》草案。其中《公司法》於1903年施行。1908年10月,清王朝又聘請日本法學家志田鉀太郎協助起草《大清商律草案》,內容大多抄襲日、德等國商法。但資政院未及議決,清王朝就被推翻了。民國初期,百費待興,臨時大總統孫中山於1912年3月11日下令,宣告暫行援用前朝法律。1914年,北洋政府對《大清商律草案》中《公司律》略作修改,定名為《公司條例》,由大總統袁世凱發布施行。1929年12月30日,中華民國《公司法》頒布,次年7月1日施行。該法主要借鑒法國、德國和日本的公司法律制度,此後歷經多次修改,國民黨退台今後仍然沿用至今。

我國現行公司法頒布於1993年,公司法的內容較多地參照了我國台灣地區《公司法》,總體上講,屬於大陸法系。但在公司類型上,由於《民法通則》規定的法人為有限責任的組織。因此,公司作為企業法人,其類型只能有兩種形式――有限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四、關於《公司法》修改的預測

比較了兩大法系的異同,考察了兩大法系互動融合趨勢後,我們不難把握現代國際公司法的發展走向,進而對我國公司法的修改作出一些預測。

(一)弱化行政色彩。盡管兩大法系《公司法》都有公法化的趨向,但其私法本色並未根本改變。我國現行《公司法》過於強調行政干預,已經事實上損害了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特別是行政審批過多,公司登記成本高昂,不利於通過商業的發展來增進國民福利。弱化行政色彩,則可以盡快靠擾公司法律制度國際發展潮流。預計公司法修改,將在對公司登記的前置許可、股東的出資作價、股份有限公司的設立審批等方面發生變化。

(二)在促進發展與保護交易安全之間尋求平衡。兩大法系公司法強調意思自治原則,為投資者、公司留下較大的自決空間。而我國《公司法》則從維護交易安全的角度,設置了較高的門檻。典型的表現就是注冊資本制度。一方面注冊資本最低限額過高,遠高於日本、德國、法國和我國台灣地區;另一方面刻板地堅守法定注冊資本制度,要求股東一次繳足股款,限制股東的出資方式,限制公司對外投資的比例(即不高於凈資產的50%),造成公司資金閑置,影響公司根據市場變化及時決定對外投資。預計修改後的公司法將降低注冊資本最低限額,放寬股東的出資方式,採取折衷資本制度,並解除公司對外投資限制。

(三)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借鑒大陸法系公司法引進英美法系董事會制度的經驗,公司法修改中將會進一步強化董事會的權力和董事義務,以塑造公司獨立人格為目標重構公司的法人治理結構。

(四)完善對公司、股東(發起人)的刑事制裁。目前,刑法的相應規定過於簡略,需要進一步完善。

Ⅳ 企業法和公司法的聯系、區別

一、合夥企業法相對於公司法是特別法

說合夥企業法相對於公司法是特別法,另一個重要的理由是合夥企業,主要是以公司的形式出現的,公司法當然地適用於公司的成立、變更、解散等。現具體從投資主體、資本制度、組織形式、股東責任等對兩者方面進行比較。

二、投資主體之比較。

公司法所指的投資主體應該包括除上述所提及的中國組織,具有中國國籍的自然人,還包括外國的組織和非中國公民的自然人。公司法所規范調整的投資主體是廣義上的投資者,沒有國界之分。因為企業法是特別法,那麼它所規范調整的投資主體可能是公司法所規范或調整的一部分。

合夥人企業是指依照中國的有關法律由合夥人投資的企業,。東道國提供的土地、廠房、及其他基礎設施、部分原材料等,按商定價格收匯,不參與投資。所以我們認為,合夥人企業法所調整或規范的投資對象是合夥人,不包括中國的投資者,也不包括外國的企業或其他經濟組織在中國境內的分支機構。

三、資本金制度之比較。

資本金制度也可以叫作注冊資本制度,它指注冊資本最低限額和出資方式。

兩部法律對出資方式有些差異。公司法規定投資者既可以用貨幣,實物,也可以用業產權、非專利技術、土地使用權作價出資。企業法有點例外就是沒有明確規定可用土地使用權出資,原因在於中國的土地國有制度,投資者在還不便於取得土地使用權,或其他因素影響了立法者。

四、組織形式之比較。

公司法明確規定了公司的組織形式,就是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兩種類型,沒有其他類型。而企業法則沒有具體規定企業的組織形式,他可以依據公司法的規定成立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還可以成為其他的企業形式比如說是合夥等,但其他企業形式外國投資者基本上沒有興趣去申請設立,一方面的原因是它不夠規范,另一方面的原因在於需要我國相關部門審批,因為企業法細則主要提及有限責任公司的企業形式,在審批上非公司形式很難通過。

五、投資者責任。

我國公司法規定的公司組織形式只有兩種,一種是有限責任公司一種是股份有限公司,無論什麼形式的公司,股東對公司責任以出資額為限。而外資企業法與公司法有些異同。我國外資企業實施細則十八條
規定「外資企業的組織形式為有限責任公司,經批准也可以為其他責任形式。外資企業為有限責任公司的,外國投資者對企業的責任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外資企業為其他責任形式的,外國投資者對企業的責任適用中國法律、法規的規定」。從規定中可以看出,企業法中沒有明確規定企業的無限責任,但從字里行間來看,企業投資者是有可能承擔無限責任的。

Ⅳ 公司法法人有哪些法律規定

您好!新的《公司法》規定:「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長、執行董事或者經理擔任,並依法登記。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應當辦理變更登記」。

按照《公司法》規定,可以擔任法定代表人的是董事長、執行董事或經理。法定代表人只能是一人,具體由公司的章程規定。

法定代表人必須是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公民,也就是說應當年滿18周歲,且精神智力狀況完全正常。某些特殊類型的公司,則在學歷、職稱、工作年限等方面存在要求,一般公司不做具體要求。

我國法律對法定代表人無國籍要求,登記時只需要提交公司的任職證明和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證明即可。

法定代表人不一定是公司的股東。具體由誰擔任法定代表人,一般由股東或者董事會決定。

《企業法定代表人登記管理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擔任法定代表人,企業登記機關不予核准登記:

  • 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

  • 正在被執行刑罰或者正在被執行刑事強制措施的;

  • 正在被公安機關或者國家安全機關通緝的;

  • 因犯有貪污賄賂罪、侵犯財產罪或者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被判處刑罰,執行期滿未逾三年的;或者因犯罪被判處剝奪政治權利,執行期滿未逾五年的;

  • 擔任因經營不善破產清算的企業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董事、經理,並對該企業的破產負有個人責任,自該企業破產清算完結之日起未逾三年的;

  • 擔任因違法被吊銷營業執照的企業的法定代表人,並對該企業違法行為負有個人責任,自該企業被吊銷營業執照之日起未逾三年的;

  • 個人負債數額較大,到期未清償的;

  • 有法律和國務院規定不得擔任法定代表人的其他情形的。

    舊《公司法》第58條規定:國家公務員不得兼任公司的董事、監事、經理。2005年修訂的新《公司法》雖然已經刪去了該規定,但是《公務員法》第53條規定:公務員必須遵守紀律,不得有下列行為:……(十四)從事或者參與營利性活動,在企業或者其他營利性組織中兼任職務;第42條:公務員因工作需要做機關外兼職,應當經有關機關批准,並不得領取兼職報酬。據此,公務員不能兼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一人擔任多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本身並不違反《公司法》,需要注意的是,由於法定代表人同時也是公司的董事或經理,應當遵守《公司法》關於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任職要求,比如未經股東會同意,不得在兩個競爭性的公司同時擔任法定代表人。

  • 法律對法定代表人的管理和約束。

    公司章程應當記載法定代表人是由董事長、執行董事還是經理擔任,並沒有強制性要求記載法定代表人的姓名,因此企業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是否記載。實務當中,法定代表人進行工商登記時,是需要提交身份證明的,故,公司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資料還是會存檔在公司。

    在公司章程中對法定代表人代表權作出限制是防止其濫用權利的最主要方式。公司應當充分利用章程的自治權明確規定法定代表人的許可權范圍。另外,可以通過董事會或股東(大)會對法定代表人的行為進行約束。這完全符合公司法的相關規定。

如能提供更多信息,則可給出更為周詳的法律意見。

Ⅵ 公司法 定義

公司法的概念和性質
(一)公司法的涵義和調整對象
公司法的概念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上的公司法,是指規定各種公司的設立、組織、活動、解散以及公司對內對外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包括涉及公司的所有法律、法規,如公司法、《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等。狹義上的公司法,專指以「公司法」命名的立法文件,在我國,即由立法機關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公司法的概念可表述為:規定公司的設立、組織、運營、變更、解散、股東權利與義務和其他公司內部、外部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公司法制定於1993年12月,1999年12月進行了第一次修正,2004年8月進行了第二次修正,2005年10月進行了第三次修訂。
公司法的調整對象主要是指在公司設立、組織、運營或解散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具體有:(1)公司內部財產關系。如公司發起人之間、發起人與其他股東之間、股東相互之間、股東與公司之間在設立、變更、破產、解散和清算過程中所形成的帶有經濟內容的社會關系。(2)公司外部財產關系。主要指公司從事與公司組織特徵密切相關的營利性活動,與其他公司、企業或個人之間發生的財產關系,如發行公司債券或公司股票。(3)公司內部組織管理與協作關系。主要指公司內部組織機構,如股東會或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相互之間,公司同公司職員之間發生的管理或合同關系。(4)公司外部組織管理關系。主要指公司在設立、變更、經營活動和解散過程中與有關國家經濟管理機關之間形成的縱向經濟管理關系。如公司的設立審批、登記,股份與公司債的發行審批、交易管理,公司財務會計的檢查監督等。
(二)公司法的性質
1.公司法是私法。公司法是商事法律的重要內容之一,而商法與民法一樣同屬於私法的范疇,故公司法屬於私法,是關於私的權利和利益的法律。所以,公司法的主旨在於維護股東的意思自治和權利自由,如股東設立何種類型公司、選擇何種行業投資、聘請何人管理公司、股份如何轉讓等,都是建立在股東意思自治的基礎上的。私法自治和權利保障的理念是公司法的最高理念。同時,在現代經濟條件下,為確保社會交易安全和公眾利益,帶有公法色彩的強制性規定越來越多地滲透到公司法領域。如公司法中關於法定事項的公示主義、公司登記的要式主義、公司章程中的必要記載事項、公司的財務會計制度、公司名稱的要求、股份轉讓的規則、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的要求、最低注冊資本制度等規定,無不反映國家公權對公司法中股東私權的限制和干預。這表明,盡管公司法是私法。但是其中包含有較多的強行性規范,這些強行性規范是公司和公司股東必須遵守的,如此,使得公司法具有一定的公法色彩。但是,必須指出的是,公司法中強行性規范的存在並不意味著公司法的性質由此發生了改變,公司法仍然是私法領域的法律規范。我國新修改的公司法充分體現了公司法的私法屬性,體現了放鬆管制、尊重公司自治的立法精神。例如,公司法強調公司私權利的保護,刪除了原公司法關於「公司在國家宏觀調控下,按照市場需求自主組織生產經營」的表述,國家宏觀調控不應當對公司本身直接發生影響,不應當干擾公司的正常經營。又如,新修改的公司法強調股東在決定公司重大事項中的地位,取消了對公司轉投資的比例限制,將公司轉投資的決定權交給了股東,由股東通過公司章程予以規定。再如,公司法突出了公司章程作為自治法在調整公司內部關系中的地位與作用,新公司法在原公司法規定的基礎上增加了10處公司章程可以另行作出規定的規則,大大突出了公司章程的地位。類似的修改還有很多,如公司對外擔保方面的放鬆,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會的召開可以適用簡易程序等。這些修改彰顯了公司法的私法自治理念。
2.公司法是兼具程序法內容的實體法。我國公司法著重規定了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權利、義務的實質內容和范圍,這屬於實體法規定。如關於公司內部組織機構的設置。法定代表人的產生,股東、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權利、義務與責任,監事的權利、義務與責任等方面的規定,確定了公司中各方當事人在實施公司行為時的實體權利和義務。同時,公司法為確保這些實體權利的實現和義務的履行,還規定了取得、行使實體權利,履行實體義務必須遵守的法定程序,如股東會或股東大會的召開程序,董事會的議事規則等。當然,公司法以實體法內容規定為主,程序法的內容是第二位的。
3.公司法是含有商事行為法的商事組織法。一般而言,公司法首先是一種商事組織法,它通過對公司的法律地位、公司設立的條件和程序、公司意思機關和代表機關的確立、公司股東的權利和義務、公司合並、分立、解散的條件和程序等的規定,完善了公司的法人組織,使其具有了獨立於公司股東的人格,以便自主地進行經營活動。同時,公司法也規定了與公司組織具有直接關系的公司行為,如公司設立行為、募集資本行為、股份轉讓行為、對外交易行為等。所以,公司法又具有行為法的特徵,是組織法與行為法的結合。

Ⅶ 公司法屬於什麼法

公司法是規定各類公司的設立、活動、解散以及其他對內對外法律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公司法調整的對象和范圍包括公司設立過程、存續期間和終止過程中的法律行為和法律關系。

從法律性質的界定上,公司法應屬私法、商事法和商事主體法。

公司法的特點表現在:

  1. 公司法是主體法和行為法的結合。即公司法雖然是一種主體法或組織法,但同時也具有商業活動法的特點和內容。所謂商業活動法,是指直接調整具體的商業經營活動的法律規范。也就是說公司法不僅規定了公司的設立、變更、組織機構等內部關系,也會規定公司的某些直接的經營活動或商業活動。

  2. 公司法是強製法和人依法的結合。即公司法首先是具有強制性的法律規范,同時,在公司法的許多條款中,又有任意性的規范。比如說公司法第十三條規定:「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應當辦理變更登記」,這一條在用語中使用了「應當」,表明該條規定不能以當時人個人意志予以變更,這就是強制性的法律規范。又比如公司法第四十二條規定:「股東會會議由股東按照出資比例行使表決權;但是,公司章程理由規定的除外」,本條中的但書確定公司章程可以設置與該條款不同的表決權行使方法,而公司章程是公司投資人制定的,也即是可以根據公司投資者的意志予以變更,這就是任意性法律規范。

  3. 公司法表現為成文法。在全世界范圍內,無論是有成文法 傳統的大陸法系國家還是有判例法傳統的英美法系國家,公司法的形式都表現為成文法。

  4. 公司法具有一定的國際性。因為公司法屬於商法的一部分,而商法是最具有國際性的法律規范,所以公司法必然的會體現出一些國際性特點。比如我國公司法第十一章,用一章的內容專章規范外國公司的分支機構等法律問題。

公司法的作用一是保護公司本身的利益,二是保護公司股東的合法權益,三是保護債權人的利益,四是維護社會交易安全和經濟秩序的穩定。

如果是從羅馬法學家烏爾比安最先提出的公法和司法的劃分方法來說,公司法在有關商業登記、治理結構、違反公司法的行為進行行政處罰方面,顯然是具有公法性質的,但從整體上來說,公司法仍然是屬於私法范疇,因為公司法主要還是用以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法律關系。

如果是從公司法是屬於商法還是經濟法的角度來說。雖然商法和經濟法都是規范有關企業活動的法律,但我們必須明確:1.商法僅調整商事關系即企業經營關系,而經濟法調整因國家適度干預企業經濟活動而發生的經濟關系。2.商法強調當事人地位平等和意思自治,經濟法是國家以社會的名義對國民經濟整體進行調節。3.商法側重抱回商事主體的合法權益,經濟法卻重在維護社會的整體利益,旨在建立公平的競爭環境。而公司法的注意啊著眼點在與調整公司這一組織形式的內外部組織關系,規范公司的行為,主要的法律關系仍然是商事性質的平等主體之間的法律關系,不涉及與國家干預經濟活動而發生的經濟關系,所以一般認為,公司法是商法,並且是商法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熱點內容
開江法律援助中心 發布:2025-01-17 05:51:57 瀏覽:470
新婚姻法2015房產 發布:2025-01-17 05:16:48 瀏覽:586
勞動法關於繳保險費 發布:2025-01-17 05:12:03 瀏覽:424
怎樣在勞動法內調動員工工作 發布:2025-01-17 04:23:33 瀏覽:664
設區市政府規章設定行政處罰 發布:2025-01-17 03:53:46 瀏覽:96
法院處置網站 發布:2025-01-17 03:47:13 瀏覽:875
司法局民生 發布:2025-01-17 03:08:59 瀏覽:589
法院怎麼轉賬 發布:2025-01-17 03:06:54 瀏覽:340
從經濟法角度看校園貸 發布:2025-01-17 03:04:44 瀏覽:679
沈陽城市供熱條例 發布:2025-01-17 02:42:54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