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的法條
A. 民法總則135條的法條規定是怎樣的
《民法總則》第一百三十五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採用特定形式的,應當採用特定形式。
B. 民法總則中有關連帶責任的法條
有。
第一百七十八來條二人以源上依法承擔連帶責任的,權利人有權請求部分或者全部連帶責任人承擔責任。
連帶責任人的責任份額根據各自責任大小確定;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平均承擔責任。實際承擔責任超過自己責任份額的連帶責任人,有權向其他連帶責任人追償。
連帶責任,由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
C. 民法的性質
民法的性質對於正確適用民法具有重要的意義,民法的性質是指民法的基本屬性和民版法所體現的基權本理念。有關民法性質的探討,一直以來存在著不同的看法。由於這一問題關繫到對民法的價值、原則、制度等諸多問題的認識和設計.
民法最基本的原則是私法自治,這也是市民社會本質特徵在法律上的反映。在意思自治原則的規范下,民事主體在法定的范圍內享有廣泛的自由,也就是說只要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和公序良俗國家就不得對其進行干預。行政機關也不得限制和干預民事主體依據民事基本法律享有的財產自由和人身自由。所以,意思自治原則構建了民事主體和行政機關的許可權劃分,確定了二者之間的正確關系。「在私法自治范圍內,法律對於民事主體的意思表示,即依其意思而賦予法律效果;依其表示而賦予拘束力;其意思表示之內容,遂成為規律民事主體行為之規范,相當於法律授權民事主體為自己制定的法律。」
D. 學習民法需要學習哪些法條
您好!有關民法的書有很多,一般學民法,要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中華人民專共和國物屬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等。
民事基本法——《民法通則》。 民事特別法(單行法)。如物權法,合同法,擔保法,商標法,專利法,著作權法,婚姻法,繼承法,收養法等。在民事特別法與民事基本法的基本精神和原則不沖突的前提下,具體適用中采特別法優先於普通法適用的原則。
如能提供更多信息,則可給出更為周詳的法律意見。
E. 急!!民法的法條分析題怎麼做呀
法條分析題的答題方法:
對於一道10的法條分析題,一定要有答題要點,這個答題要點,要有以下幾點:
1>該法律條文所反映的是民法中的什麼法律制度
2>該法律制度的概念
3>該法律制度的法律特徵或者說是該制度的法律構成要件
4>該法律制度的法律價值或者法律目的、法律效果
總體上是以上四點,答題時,每一個要點都要求用序號一一列出,以便使閱卷老師知道你每一個答題要點。
1.《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99條規定:「當事人互負到期債務,該債務的標的物種類、品質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將自己的債務與對方的債務抵銷,但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合同性質不得抵銷的除外。當事人主張抵銷的,應當通知對方。通知自到達對方時生效。抵銷不得附條件或附期限。」試分析該法律規定,要求符合立法原意和民法理論。
答案要點:
(1)該條是關於抵銷的規定。抵銷,是指雙方互負同類給付債務時,各以其債權充當債務的清償,而使其債務與對方的債務在對等額內相互消滅。抵銷分為法定抵銷和約定抵銷兩種情形。
(2)抵銷的意義在於,抵銷作為一種債的消滅原因,免除了債務履行的麻煩,簡化了履行手續,節省了履行費用,因此具有簡便、公平的作用。
(3)在約定抵銷情形下,只要當事人就抵銷達成合意即可。法定抵銷須具備以下條件:1)雙方互負債務,享有債權,且雙方債權債務為合法。2)雙方債務種類相同。3)雙方債務均到履行期。4)雙方債務均非不得抵銷之債務。
(4)抵銷的效力。無論是法定抵銷還是約定抵銷,都產生如下效力:1)雙方互負的債務在對等額內消滅。雙方債務數額相同時,其互負債務均歸於消滅。雙方債務數額不等時,債務數額較小一方的債務消滅。對未被抵銷的債務數額,債務人仍負清償義務。2)債權債務關系溯及最初得為抵銷時消滅,從屬於主債務的從權利也歸於消滅。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89條規定:「按照合同約定—方佔有對方的財產,對方不按照合同給付應付款項超過約定期限的,佔有人有權留置該財產,依照法律的規定以留置財產折價或者以變賣該財產的價款優先得到償還。」試分析該條法律規定。
答案要點:
(1)該條法律是關於留置權的規定。
(2)留置權,是一種法定的擔保物權,指債權人按照合同約定佔有債務人的動產,債務人不按合同給付應付款項超過規定期限的,債權人可以留置該動產,並依照法律的規定將留置的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的價款優先受償的權利。
(3)該條法律規定的立法意義在於:確保債權人的債權得以實現,同時也督促債務人及時履行債務,提高社會效益。
(4)留置權的成立要滿足以下要件:第一,留置權人享有基於留置物而產生的債權。第二,債務人逾期不履行債務。第三,留置權人依照合同的約定已佔有債務人的財產。
(5)留置權的法律後果;留置權依法成立後,權利人可以在債務人未履行債務期間留置標的物,並通知債務人在合理時間內履行債務,如果債務人在合理期限內清償債務,留置權人負有返還留置物的義務。如果債務人在該合理時間內不履行債務,權利人可以就留置物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的價款優先受償。
3、《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五十條規定:「抵押權不得與債權分離而單獨轉讓或者作為其他債權的擔保。」試分析該條法律規定。
答案要點:
(1)本條是擔保法關於抵押權的從屬性的規定。
(2)所謂抵押權的從屬性,是指抵押權以主債權的成立為前提,隨主債權的轉移而轉移,並隨主債權的消滅而消滅。
(3)抵押權的從屬性,決定了其不得分離於主債權而單位讓與,也不得與債權分離而為其他債權的擔保。
4、我國《合同法》第42條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一)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二)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和提供虛假情況;(三)有其他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試分析該條法律規定:
答案要點:
(1)該條法律是關於締約過失責任的規定。
(2)締約過失責任,是指當事人一方因於締約之際具有過錯,導致合同不成立,無效或被撤銷,而對他方承擔的損害賠償責任。
(3)該條法律規定的立法意義在於;維護民法的誠實信用原則,保護無過錯當事人的利益,維護社會秩序,保證締約過程的順利。
(4)締約過失責任的構成要件為:第一,須存在合同不成立、無效或被撤銷的事實;第二,須當事人一方對合同不成立、無效或被撤銷具有主觀過錯;第三,須他方受有損失;第四,須他方受到的損失與一方的過錯行為有因果關系。
(5)締約過失的法律後果:具備締約過失責任的構成要件時,有過錯一方應當賠償他方所受損失,如雙方都有過錯,應當按照各自的過錯程度對他方承擔責任。賠償范圍包括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
5、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93條規定:「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進行管理或者服務的,有權要求受益人償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費用。」試運用民法原理分析該條法律規定(包括該法條所規定製度的概念,構成要件,法律效力和制度價值)。(2006)
答案要點:
本條是關於無因管理的規定。無因管理是指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而進行管理或者服務的行為。
其構成要件包括:(1)管理他人事務。(2)有為他人謀利益的意思。(3)無法律上的義務。無因管理一經成立。即在當事人之間產生債的關系:管理人享有請求償還無因管理或服務所支出的必要費用的權利,承擔適當管理的義務;本人則負有償還費用的義務。
在民事生活中,未經他人委託或法律授權管理他人事務本為侵權行為,但因管理人管理他人事務是出於為他人謀利益的目的,故阻卻了行為的違法性,並且管理人被賦予了請求償還管理費用的權利。法律之所以如此規定其目的是為了保護本人的利益,因此,依照通說,本人所應支付的必要費用一般以不超過其所受利益范圍為限。
6.《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30條規定:「二人以上共同侵權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試運用民法原理分析該條法律規定。(2004)
(1)本條是關於共同侵權行為及其責任承擔的規定。共同侵權行為就是二人以上共同實施的侵權行為。共同侵權行為共同加害行為和共同危險行為。
(2)與單獨侵權行為相比,共同侵權行為具有以下特徵:主體的復合性,即有兩個以上的加害人存在;行為的共同性,即數人的行為相互聯系,構成一個統一的造成損害的原因;結果的單一性,即共同的加害行為造成了一個統一的不可分割的結果。
(3)法律後果:共同侵權造成他人損害的,共同侵權人承擔連帶責任。即每個共同侵權行為人都有義務向債權人清償全部債務。但是,在共同侵權人內部,確定每一個共同行為人應承擔的份額,共同行為人在償還了全部損失後,有權向其他行為人追索。
7.《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67條規定:「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後履行順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試分析該條法律規定。(2002)
(1)本條是合同法關於先履行抗辯權(有的也認為是一種同時履行抗辯權)的規定,其目的在於保護雙務合同當事人避免因自己的履行而對方未為對待給付而受到損害,先履行抗辯權擴張了債的效力。
(2)先履行抗辯權是指在雙務合同中,一方當事人在他方當事人未履行合同義務而請求其履行時,有拒絕履行自己義務的權利。
(3)根據本條規定,先履行抗辯權的成立需要具備以下條件:第一,須當事人雙方基於同一合同互負債務;第二,雙方所負債務有履行先後順序;第三,債務先到期的一方未履行其債務而要求債務後到期的一方履行;第四,債務後到期的一方享有先履行抗辯權或同時履行抗辯權,債務先到期的一方不享有先履行抗辯權。
(4)先履行抗辯權的效力在於:先履行一方當事人未履行或未適當履行其債務時,抗辯權人有權拒絕履行自己的債務,由此導致的合同遲延履行,責任由有先履行義務的一方承擔。
8.《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89條:「第三人善意有償取得該項財產的,應當維護第三人的合法權益。」
(1)本條是關於善意取得的有關規定,其立法目的在於保護善意第三人的合法權益維護交易安全和民事流轉秩序,穩定經濟關系。
(2)善意取得又稱即時取得,是給無權處分他人動產的佔有人,在不法將其佔有的他人動產讓與第三人後,如果受讓人在取得該動產時系出於善意,即取得該動產的所有權,原動產所有人不得要求受讓人返還。
(3)善意取得應具備的條件
1.所得物必須是依法可以流通的動產。
2.讓與人無轉移動產所有權的權利。
一是讓與人對動產無所有權,如承接人、保管人、借用人。
二是讓與人對動產無處分權,如共有人之一擅自出賣共有物。
3.受讓人通過有效交換而取得動產。
4.受讓人取得動產時出於善意。
(4)善意取得的法律結果,動產所有權的轉移,原所有人的所有權歸於消滅,受讓人成為合法所有人。同時原所有人有權請求讓與人返還不當得到。
(5)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隱藏物、遺失物、漂流物和失散的飼養動物應歸國家或歸還失主,不適用善意取得。
9、 《民法通則》第92條規定:「沒有合法根據,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受損失的人。」
(1)本條是民法通則關於不當得利的規定,其立法目的在於使受益人以返還不當利益的方式恢復當事人之間因不當變動而破壞的利益平衡。
(2)不當得利,是指無法?合同上的根據,使他人財產受損失而自己獲得利益。
(3)不當得利的構成要件
1.須一方獲得利益
2.須他方受到損失
3.獲得利益與受到損害之間須有直接因果關系
4.獲得利益沒有法律上的根據
(5) 不當得利的處理:不當得利一經成立,當事人之間即發生債權債務關系,受損官司一方享有請求返還其利益的權利,受益人員有返還其所受利益的義務,這是對不當得利之債處理的原則。
註:還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特別是受益人的主觀心理狀態來確定共應負責任的大小,返還利益的范圍。
10 《合同法》第73條規定:「因債務人怠於行使到期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以自己的名義代位行使債務人的債權,但該債權專屬於債務人自身的除外。」
(1)本條是合同法關於代位權的規定,立法目的在於恢復和保持債務人的財產,以保障債權人債權的實現。
(2)代位權是指債權人為保全自己的債權,而以自己的名義代債務
F. 民法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合同的基本原則主要是:一、平等原則: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專等,一方不得將自己屬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二、自願原則: 當事人依法享有自願訂立合同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三、公平原則: 當事人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四、誠實信用原則: 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五、權利濫用禁止和公序良俗原則: 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遵守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