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保護的法益

刑法保護的法益

發布時間: 2020-12-19 16:51:07

『壹』 刑法保護的法益是什麼

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公民人身民主權利,財產權利,社會秩序,國防利益等。

『貳』 刑法如何保護食品安全

1997年《刑法》從食品安全到食品衛生都作出了規定。即在刑法分則第三章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中,明確規定了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罪,用刑罰的手段取代了傳統的經濟制裁方法

2011年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以下簡稱《刑法修正案八》)對新刑法的食品犯罪立法又做了進一步修改。總體立法取向是嚴密刑事法網,加大處罰力度。具體表現為:
《刑法修正案八》第二十四條將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條修改為「生產、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罪」,較之以前的立法有以下兩點變化:一是對犯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未造成嚴重後果的,取消了單處罰金的規定,即對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准食品尚未造成嚴重後果,也必須「既打又罰」。二是取消了限額罰金的規定。《刑法修正案八》生效以前,本罪的罰金最高不得超過其銷售額的兩倍。《刑法修正案八》取消了判處罰金的最高限制,旨在增加犯罪分子的犯罪成本,徹底剝奪其再次從事違法犯罪的能力和條件。
《刑法修正案八》第二十五條將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做了以下修改:取消了可以單處罰金的規定。體現了立法者對食品犯罪「刑要科、錢必罰」的堅定立場,提高了處罰標准。《刑法修正案八》取消了拘役刑,使犯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起刑點升為有期徒刑。另外,按照《刑法》規定,只有對人身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才可以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修正案八》在「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後面加上了「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也就是說,對犯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沒有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只要有「其他嚴重情節」的,也可以判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取消了罰金的最高限額,對犯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實行無限額罰金,為從經濟上加大處罰力度提供了可操作空間。
《刑法修正案八》第四十九條規定,在刑法第四百零八條後增加一條,作為第四百零八條之一:負有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職責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導致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後果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別嚴重後果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從重處罰。由於食品犯罪的猖獗與相關職能部門的管理不力有著必然的聯系,且許多重大食品犯罪的背後,往往都潛存著國家工作人員的失職與放縱,此前《刑法》是按普通瀆職罪來處理的,但這一常規做法,無論從形式到內容都不能適應現階段打擊食品安全犯罪的要求。《刑法修正案八》彌補了這一缺憾,將食品安全監管的瀆職,從瀆職罪中單獨剝離出來,增加了食品監管瀆職罪。這一新罪名的增加,既強化了負有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對食品安全生產、銷售、經營的監管責任,又為在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中有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行為的監管人員追究刑事責任提供了清晰的法律標准。同時,這一新罪名與刑法規定的玩忽職守罪、濫用職權罪的法定刑相比,一般情節的,由原來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提高到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特別嚴重情節的,由原來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提高到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以此遏制食品安全監管的「曝光率」。

『叄』 刑法保護的法益是財物的所有權,還是佔有權

如果對侵佔罪的構成要件行為加以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佔有行為與佔有狀版態之間的分別。侵權占罪的佔有行為以財物已經置於行為人佔有之下為前提,即行為人對財物的佔有狀態只是構成要件行為的前提,而非構成要件行為。同樣地在侵佔罪中也不存在佔有狀態的移轉問題,因為財物本來就已在行為人的佔有之下了。侵佔罪的佔有行為是行為人對已經處於自己控制支配下的財物予以佔有,進行利用處分的行為。較之盜竊罪,盜竊罪中的構成要件行為是破壞他人對財物的佔有並置於自己的佔有之下,實際上是一種佔有狀態的移轉行為但並非佔有行為。在盜竊罪中行為人在取得了對財物的佔有之後,也存在佔有行為,即行為人在財物處於自己控制之中的前提下對財物的利用處分,但這種佔有行為對於盜竊罪而言只是不可罰之事後行為而並非構成要件行為。

『肆』 刑法所保護的法益 包括哪些

刑法法益是刑法規范所保護的利益。但是不同社會形態、不同歷史時期、不回同國度都有答其刑法法益的特定內涵和外延。一般來說,刑法保護一切合法利益,比如國家安全利益、社會經濟秩序利益、公民人身權利、財產利益等等。至於是否保護非法利益,比如,贓物被賣出後,不知情的購買者的所有權是否受保護,在刑法學界還存在爭議。
建議讀一讀張明楷教授的《法益初論》,你將對刑法法益有更深入的了解。

『伍』 簡述我國刑法保護管轄權。百度作業幫

簡述我國刑法的保護抄管轄權。
答:我國刑法採取了有限制的保護管轄原則。《刑法》第8條規定:「外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規定的最低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適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處罰的除外。」據此,適用保護管轄原則受到三個條件的限制:
(1)所犯之罪必須侵犯了我國國家或者公民的利益,這是適用保護管轄原則的前提條件。
(2)所犯之罪按我國刑法規定的最低刑為3年以上有期徒刑。應當注意的是,根據刑法總則與其他法律的關系,當刑法典規定的最低刑沒有達到3年以上,而此後的單行刑法修改法定刑或者增加犯罪類型,最低刑為3年以上有期徒刑時,也可適用我國刑法(當然不得溯及既往)。
(3)所犯之罪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也應受處罰。

『陸』 法益保護原則的意義

基於法益保護位階的考慮,應對侵犯人權權利犯罪和價值性沖突犯回罪在入罪標准上強化答一種擴大解釋,而相反,對於非侵犯人身權利的犯罪或物質性沖突的犯罪,在遭遇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之臨界點區分難題時,應該在入罪標准上強化一種限制解釋。這不僅不會違背刑法平等原則,而且是刑法的法益保護機能精細化、區別化與功能化的體現。首先,刑法對法益的保護應該走向精細化,即在對法益的類型進行區分並權衡其位階的基礎上,分別強化不同的刑法保護力度,而不是過於粗糙地認定具有法益侵害或侵害的危險,即是犯罪,且刑法應該予以保護。其次,刑法對法益的保護是區別對待的,而不是一刀切的,這在重罪、輕罪之犯罪圈及法定刑上得以集中體現,對於重罪,刑法不僅處罰預備犯、未遂犯和過失犯,而且可能只有定性分析而無定量分析。同時,重罪的法定刑明顯重於輕罪。所以,在著力倡揚刑法實質解釋的當下,我們應該重視法益保護位階對其的影響,以體現處罰的妥當性。

『柒』 個人信息的刑法保護

刑法修正案(七)增加了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並規定了兩個罪名,即出售、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罪和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刑法修正案(九)第十七條對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再次進行了修改,取消了原來的兩個罪名,確定了本罪名: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內容如下:
一、概念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是指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或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或採取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行為。
(一)主體
本罪的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以及單位均可構成本罪。
(二)主觀方面
本罪在主觀方面只能由故意構成,過失不構成本罪。
(三)客體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民的個人信息權。所謂個人信息權,是指公民個人對其個人信息資料所享有的權利,包括個人隱私不得侵犯以及由此帶來的財產權利、限制他人非法收集、轉讓和出售的權利。
(四)客觀方面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三個方面: 一是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行為;二是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行為;三是採取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行為。
本罪的犯罪對象是公民個人信息。所謂公民個人信息,是指能夠識別公民個人身份的信息,主要包括:姓名、年齡、性別、身份證號碼、職業、職務、學歷、民族情況、婚姻狀況、專業資格及特長、工作經歷、家庭背景及住址、電話號碼、信用卡號碼,教育、醫療、經濟活動等的記錄,指紋、網上登錄賬號和密碼等;所謂竊取,就是指偷取或以不正當手段取得公民個人信息;所謂其他方法,就是指通過採取類似於偷竊等秘密的不正當的手段,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
本罪第一款是結果犯,規定了「情節嚴重」和「情節特別嚴重」兩個量刑情節,至於何為「情節嚴重」或「情節特別嚴重」,目前沒有明確的規定,有待於相關法律和司法解釋作出具體的界定。實踐中一般應從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的數量、次數、獲利、社會影響、給公民個人生活或生命財產造成損害的程度以及出售、非法提供信息被他人用於違法犯罪活動等。本罪第二、三款是行為犯,不需要以結果論罪。即國家機關或者金融、電信、交通、教育、醫療等單位的工作人員違犯國家規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以及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不需要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即可構成本罪。
二、處罰
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 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單位犯前三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定處罰。
三、相關司法解釋
a.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第十七條(20151101)
b.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 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確定罪名的補充規定(六)
c.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時間效力問題的解釋

『捌』 如何利用刑法保護電子商務的安全

對違反電子商務的安全的行為,通過向法院起訴的方法,通過刑法來保護即可。

『玖』 刑法法益保護的最後手段性的意義

所謂法益,抄即將生活利益上升到法律層面,變為法益。傳統刑法認為刑法保護的是社會關系,張明楷教授認為刑法保護的是法益。之所以說刑法保護法益是最後手段,是根據刑法的保護法益的程度而言的,在法益受到嚴重侵害時,才會使用刑法的懲治手段,一般的法益侵害由民法、行政法等法律手段保護。
希望對您有幫助~

熱點內容
合同法司從合同的效力 發布:2025-01-18 16:27:45 瀏覽:469
職業道德自查自糾 發布:2025-01-18 15:33:54 瀏覽:125
環境政策法規 發布:2025-01-18 15:32:32 瀏覽:642
法律概念上市公司 發布:2025-01-18 14:58:08 瀏覽:840
公司法律風險解決方案 發布:2025-01-18 14:45:04 瀏覽:605
兩項新民法 發布:2025-01-18 13:43:27 瀏覽:491
民法115條 發布:2025-01-18 13:40:23 瀏覽:128
人民法院錯案追究 發布:2025-01-18 13:21:33 瀏覽:81
治安處罰條例新 發布:2025-01-18 12:48:20 瀏覽:573
佔用紅樹林保護區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8 12:14:06 瀏覽: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