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輿論對司法

輿論對司法

發布時間: 2020-12-19 18:55:21

① 社會輿論對司法公正的影響

社會輿論只起督促作用,司法公正以法律為准繩,必須依法判定。

② 網路輿論對司法公正會起到什麼樣的作用

如果網路輿論的參與者具備基本法治理念的公民,那麼輿論對司法公正有巨大的促進作用。
如果網路輿論的參與者不懂基本的法治原則、程序理念,那麼輿論對司法公正的作用是毀滅。法公正的定義是司法權運作過程中各種因素達到的理想狀態,司法公正包含程序公正和實體公正兩方面的內容。再說輿論,其定義是相當數量的人對一個特定話題所表達的個人觀點、意見、態度的集合體,不過當今大多通過網路渠道發表自己見解看法,所以冠以網路輿論的定語無可厚非。再次我想強調一下司法獨立,其內涵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一百二十六條,「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首先說說輿論的好處:
1、它首先是人們享有了言論自由權的產物,這是它本身的好處。因而在某一熱點問題曝出後,人們能夠廣泛的參與到社會問題的討論,也不乏為茶餘飯後提供了談資。
2、然後說輿論對於司法公正的利。一定程度上能夠對司法審判起到監督作用,包括兩方面的監督:1.監督司法主體(即法官)是否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判案。
2.監督司法主體有無內部的權錢交易等貪腐行為,也同時側面保護了司法主體不受上級行政及其他權力壓制公正判案,讓法官敢判案。
-然後我覺得輿論就這兩個好處-
下面我要說的是輿論的一些弊端:
1、從輿論本身的產生看,它是一種多元化的聲音,不乏普通民眾,各界人士,其中哪些我們能夠看到的案件多由各種媒體報道出現,它只給你想看的和能看的,同時也會有好多商業炒作嫌疑的報道,這樣人們在關注掌握的信息實在有限更不要說這些內容的真偽和被背後的真實目的。再說對於司法公正,這樣一個不確定多元化的東西,要怎樣實現司法的確定與公正真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2、與第一條好處相對應,輿論保障了言論自由權的同時,也在很多方面侵害了他人的隱私權,意思就是說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到把自己被強奸的事實一遍一遍像世人闡述。
3、然後說輿論對於干擾到司法公正的那些方面,首先就是a.干擾司法獨立
社會形成的輿論導向會對法官無形中造成壓力,雖然法官要求有獨立人格,但是不能說不會受到影響,在此情景下,如果法官不受影響,那麼輿論沒有任何作用(包括之前好的作用),可一旦受到影響就已經干擾到了司法審判的獨立。
具體的還有:b.干擾級別管轄和擠壓司法資源,影響程序公正。意思就是說同一時期同一級別的兩起案件,一方因輿論的過分關注而優先處理或是召集調派高級法律工作者審判的行為。沒有說不能正當遞交上級法院提審,可需要注意的是,這是輿論的干涉而致非正當程序。
(在司法過程中,從立案到審理再到判決,有一套完整的司法程序。
司法過程的每個環節,為了體現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事先都進行了具體的程序設置,審理過程判決過程都有具體的程序設置。一般來講,只要嚴格按照司法程序來辦案,其結果是公正的。即使法官在最後判決和選擇適用法律時個人有理解的差異,有可導致結果的差異,但離結果的公正也不會相差太遠。除非在審理和判決的過程,違反了程序規定,受到了外界某些因素的干擾,最終導致判決的偏差過大,)
而在干擾了程序公正後,它顯然很難保證最後的實體公正進而難以實現最終的司法公正,即便某些案件看似在破壞了程序公正後(許霆案)得到了結果上也就是實體公正,也只能說這是一種偶然,況且第二次判決的公正與否我們是都不能判斷的,只有上帝知道。
所以綜上我認為,輿論對於司法公正的作用可以說是弊大於利的,就像正義女神在審判的時候一定要蒙住雙眼,為的就是不受外界的任何干擾,果斷的揮下正義之劍,還有讓我們為回顧兩千多年那個為真理慧人啟智的蘇格拉底被一群人投以死刑,那是一群人對一個人的暴政。
其實我們最不不希望的是有一天當我們深陷輿論的漩渦泥沼之中遭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③ 輿論對司法獨立的影響

如何處理好輿論監督與司法公正的關系,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在西方法律界,不論是海洋法系還是大陸法系的國家都排斥「輿論監督司法」這樣的概念,擔心造成公眾對司法的不信任,從而損失法律的權威性;而在西方新聞界,則習慣於擔當與主流政治制度對抗的角色,司法便是主流政治制度的替身。但是,由於傳媒和司法至少在形式上都宣布其價值追求是「公正」,因而各法治國家均將新聞自由和司法獨立作為基本價值予以肯定。同時我們還應注意,司法追求的是法律公正,而傳媒體現的則是自身或受眾觀念上的、道德意義的公正。這兩者的差異正是本文企圖理清的。 (一) 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媒介與司法都是在黨的領導下,都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不應處於根本對立的態勢。但是在具體的操作中,也確實出現過媒介不大正確的輿論壓力影響司法公正的事件,出現過司法壓制正確輿論監督的事件。矛盾的產生在於二者社會職能和工作性質的差異。這種差異在於: 第一,媒介的職業特徵就是報道動態的東西、超常的事情;而司法對待糾紛的態度則是消極的,它按照法律規定的管轄許可權和程序去消弭糾紛。 第二,媒介要求盡可能在第一時間內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報道,而司法審判的時效要寬松得多,以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第三,新聞語言力求標新立異,扣人心弦;而司法語言講求用詞嚴謹,前後一致。 第四,新聞事實是記者的所見所聞或采訪所得,而司法事實則是指有確鑿證據的事實。 第五,輿論監督缺乏明確的法律定位,而司法則代表著國家強制力與終局裁量權。 出現傳媒與司法之間的矛盾是正常的,問題在於如何尋找兩者之間的平衡點。 (二) 目前,我國的輿論監督和司法公正都存在著職業化程度不高的問題。某些司法部門一方面未完全履行職責,另一方面又不斷地越權和擴張權力。有些媒介也在利益驅動下,以輿論監督司法的名義進行炒作,這種非規范行為對司法的損害是很大的。這里特別就傳媒對於司法報道的炒作態勢多講幾句。 我國傳統的犯罪案件報道,本來有「聲討、公審、槍斃」的模式,忽視司法獨立、實行輿論審判的積習較深厚。現在又多了一層對經濟利益的追求,出現了越來越多干擾司法審判的情形。例如在報道蔣艷萍經濟犯罪案件時,各媒體的報道都一邊倒,使人難以看到或聽到不同的、客觀的評說。沒等法庭進行庭審調查,報道中就說起訴書「言之鑿鑿」(那麼何必還要法院審判呢?);審理過程中,又把律師和蔣的申訴斥責為「強行狡辯」、「百般抵賴」(那麼何必還要設置辯護制度呢?)。再如張君搶劫殺人案審理時,某家全國性報紙發表《重慶滿街聲討「魔頭」》的通訊,搶在法庭判決前,做了大量的渲染,諸如「張君該千刀萬剮」、「殺一儆百」、「用張君人頭祭奠亡靈」等等極端的語句,缺乏基本的文明。這種「文革」式的對案件報道的「熱心」,顯然會妨礙司法的公正審判。 針對這類情況,可以考慮一些解決問題的應景措施(作為道德性質的要求,它們尚是相當軟弱的)。例如,媒介對於司法的監督需要做好以下幾點: 首先,報道中絕不能有意炒作,要表現出尊重事實的嚴肅態度。 第二,遵循新聞職業道德,只宜評論已有的審判結果,而不應在未判決前對審判施加影響。 第三,媒介的評論文章,應限於意見范疇,不應追求聳人聽聞的情節,不應帶有民意審判的意味。 第四,要與上級司法和紀檢部門保持聯系,以得到支持,並以較高的職業化操作面對那些非職業化操作的司法行為,這可以保障監督的分寸適當。 (三) 對司法腐敗問題進行輿論監督是必要的,但還要考慮到,司法是解決社會糾紛基本的、最後的合法手段,所以,在任何情況下,一個國家的司法要給人以希望、安全感和信賴感。如果當事人頻繁地找尋記者解決各種糾紛,這是很不正常的,它只能說明司法和行政功能的某些缺失。因此,應有系統地報道一些司法公正的正面事例,說明什麼是法,司法如何保障社會公正,給媒介受眾指出一條通過司法正確解決糾紛的路子,給他們以信心。 司法方面也要致力於樹立自身的良好形象與權威,加快法制體制的改革,以保障司法公正和司法獨立。同時,必須提高司法人員的素質和專業化水平,現在傳媒介入司法越位越多,除了傳媒自身的原因外,也與司法體制上出現較多紕漏,以及人員素質較差有關。因此,重建司法救濟手段在公眾中的威信,會有助於減少傳媒監督司法中較多的越位現象。 (四)從長遠考慮,僅憑介紹幾個做得較好的輿論監督司法的媒介欄目是不夠的,也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需要在三方面形成媒介與司法關系的法律框架: 一、界定媒介的地位和基本權利與義務。這方面的基本內容應當包括:新聞自由不能侵犯到司法獨立,不能違背「無罪推論」的原則;在此前提下,傳媒有權利報道和評論庭審活動。如果報道失誤,傳媒應承擔責任。 二、明確輿論監督權與公正審判權相互沖突與協調的制度空間。這需要考慮規范傳媒介入司法的程序和范圍、傳媒評論司法的職業道德方面的限定(不能誹謗、侮辱和有失公正與平衡的原則)、健全監督的外部環境等問題。 三、改革司法,減少司法公正對外部因素的依賴。在改革司法方面,同樣有傳媒監督的廣闊天地,可以像監督普通人一樣,監督司法人員的非職務行為和職業行為中的違法行為;同時應監督各種干預司法獨立的司法外部的行為。 在這些法律框架還沒有成形之前,法學界和新聞學界要有經常的學術交流,首先要在職業道德方面達成共識,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可以做的。然後,爭取形成較明確的法律框架,最後形成法律或法規。 總之,活躍而健康的輿論監督,不是司法獨立的障礙。恰恰相反,它在更大程度上保障了司法公正。司法公正主要由司法獨立來保證,輿論監督則通過客觀地展示和評論司法過程,協助實現這種公

④ 網路輿論對司法公正弊大於利

弊大於利。司法講究獨立性。目前國內因為輿論而重判錯判的案件不在少數。而且,法律是一門相對獨立的學科。沒有專業的接觸過法律的人很難全面思考問題。所以,司法不應因社會輿論而被左右。當然社會監督還是好的

⑤ 社會輿論對於司法公正的影響

您的這個題目有點大,很難一兩句話說清楚。
既然是辯論,我推薦回給您兩個文章請您自行答參考吧,因為不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這都不是一兩句話能說清楚的事情。
http://www.jcrb.com/n1/jcrb846/ca426665.htm
http://wenku..com/view/3004174f2b160b4e767fcf5b.html

⑥ 輿論對司法審判的影響是利還是弊

總體來講是弊大於利,畢竟法官會有獨立的判斷,而不能被輿論所左右,這個西版方國權家是非常忌諱的,但是,在中國就不一樣了,畢竟中國人的法律素養太低了,我們喜歡干預法院的審判,往往是輿論擔任法官,最終影響了判決結果,所謂了民憤極大之類 的玩意兒

熱點內容
法治文化研究院 發布:2025-01-19 02:54:05 瀏覽:110
口頭協議有視頻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19 02:40:15 瀏覽:107
保安勞動法無法保證 發布:2025-01-19 02:05:21 瀏覽:315
民法典與與生態環境 發布:2025-01-19 01:21:19 瀏覽:439
中國合同法起草 發布:2025-01-19 01:08:06 瀏覽:180
法律與道德的案例 發布:2025-01-18 23:50:09 瀏覽:277
違反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18 23:45:42 瀏覽:414
刑法什麼罪名 發布:2025-01-18 22:44:36 瀏覽:570
依規章行事 發布:2025-01-18 22:20:52 瀏覽:710
如何堅守道德 發布:2025-01-18 21:48:53 瀏覽: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