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的目的

刑法的目的

發布時間: 2020-12-19 22:41:03

刑法修正的目的和意義

法律是對已有社會規范的總結,具有一定滯後性。社會發展腳步不斷前專進,尤其是互聯網屬的迅速崛起,近年來我國社會生活各方面進步日新月異。為規范社會行為,將新生事物納入法制軌道客觀上要求對刑法進行修改。刑法修改嚴字當頭,直指社會的各種陋習,必將推動法治的闊步前進、擠壓各種落後觀念的生存空間。法律是人人都必須遵守的行為准則,是人類的寶貴精神財富,也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標志。當前我國對刑法進行修改將有力推動法治進步,同時也是法治進步的體現。新的刑法修正案及時回應了社會上彌漫的種種焦慮,將「負能量」納入最嚴峻的刑法規制之下,可謂最貼近民生的一部刑法修正案。

㈡ 關於刑法的主要目的是什麼

刑法的目的是要消除犯罪者心中的惡,恢復善和正義。故意犯罪和過失犯罪應處以不同的刑罰。不同身份的罪犯也應處以不同的刑罰。如果出於正當防衛而殺死了人,應免於刑罰。

㈢ 我國刑法的目的

1、刑法來第1條明確規定源了制定刑法的目的,即:「為了懲罰犯罪,保護人民,根據憲法,結合我國同犯罪作斗爭的具體經驗及實際情況,制定本法。」根據該規定,刑法制定的目的在於懲罰犯罪,保護人民。這是由我國刑法的性質決定的,與刑法的任務一致。
2、刑法的真正目的是為了遏制國家刑罰權的濫用,或者說是為了公正的懲罰犯罪。「刑法確定的諸如罪刑法定、罪刑相適應、犯罪構成、刑罰幅度、追訴時效等一系列的原則與制度,其實是在靜態上對國家權力的限制。而刑事訴訟的最大功能,就是從動態的角度為國家剝奪公民的基本權益施加了一系列程序方面的限制。」
3、刑法的目的是為了公正的實現國家刑罰權。刑法規定的一系列制度:罪刑法定、罪刑相適應、犯罪構成、追訴時效,它們實際上限制了刑事法律打擊犯罪的功能力。刑事法律的目的並不全是為了懲罰犯罪,而是為了公正的實現國家刑罰權。「這些程序(刑事訴訟程序)設計旨在保證被告人與國家追訴機構一起,成為訴訟的主體,而不是消極的等待國家處理、目的在於為個人與國家追訴機構進行理性的對抗提供平等的機會和基本的保障。」

㈣ 論刑法目的犯中目的和故意的關系

所謂目的犯, 是指以刑法規定的類型化行為人動機為必備要素的犯罪。「目的」是目的犯的核心概念。關於目的犯目的與故意之關系在刑法理論上長期存在爭議。本文擬從目的犯主、 客觀結構的分析著手, 展開對目的犯目的與故意之關系探討, 以期對刑法相關理論之完善有所裨益。

一、 目的犯的主、 客觀結構分析

德日刑法理論一般認為, 目的犯主觀方面的獨特之處在於目的犯是「二主觀要件的犯罪類型」。即目的犯是一種主、 客觀要件不一致、 主觀要件多於客觀要件的犯罪形式。在目的犯中, 除了要求對基本客觀構成要件須具備故意之外, 還需要具備特定的內在意向。涵蓋客觀要件的主觀要件, 是故意; 超出客觀要件規定范圍的主觀要件稱之為意圖, 或稱為「第二主觀要件」, 或者是德國刑法學家海格勒所稱的「超出的內心傾向」, 麥茨格所稱的「有意義的意欲」。

一些學者根據目的犯目的對法益侵害的不同作用, 將目的犯目的劃分為兩種不同形態, 第一種目的犯目的, 其意向並非針對「所計劃的法益侵害」本身, 而是針對類型化的行為人動機加以描述, 如刑法中偽造罪的意圖即為此類。偽造罪侵害的法益是貨幣、 有價證券或文件的純正性, 而偽造罪意圖的內涵是「行使」, 該目的的內含已經超出所保護法益之范圍, 因此這種目的被稱為「法益侵害取向的額外主觀要件」; 另一類意圖所涉及的內容為法益侵犯本身, 行為人行為的可罰性確立並非在法益侵害時即已成立, 而需待確立目的存在時方能成立, 此種類型的目的犯類型, 其客觀構成要件實現, 僅為整個犯罪類型的前階段。如侵犯財產罪需以「非法佔有為目的」, 行為人實施了非法佔有他人財物行為, 可以成為認定財產犯罪的前提, 但是要認定成立侵犯財產罪, 還必須具有「非法佔有目的」, 「非法佔有目的」就是一個本罪要求的類型化行為人動機, 只要該動機存在, 就可以成立侵犯財產罪。這種目的被稱為「超出法益侵害外的內在意向」。[1]

與目的犯的主觀特徵相適應, 目的犯主、 客觀關系的特徵在於目的犯的「主客、 觀不一致性」。「所謂目的犯, 乃將外部的行為有意義之意欲, 作為實現其他目的之手段的犯罪。此可分為外部行為被意欲為其他結果之目的之客觀的原因, 如所謂分離的結果犯之情形, 及外部的行為被意欲為行為者或第三者之新的結果之手段, 如縮短的兩個行為之犯罪之情形。前者如背信之『為自己或第三者獲得不法利益之目的』是也; 後者, 如偽造之『以行使為目的』者是。背信罪之『損害本人利益』之中間的結果, 被意欲為對於『圖為自己或他人不法利益』之最後的結果之手段, 偽造罪所謂偽造之中間的結果, 被意欲為對於所謂『行使』之最後的結果之手段。最後的結果必然系行為者之意欲」, 也就是說, 第一種目的犯, 以外部所為的行為為目的內容, 以為他結果之客觀的原因; 第二種目的犯, 乃意欲其行為以為其本身或他人之新的行為之手段。[2]第一種目的犯, 被稱為斷絕的結果犯, 第二種目的犯則稱之為短縮的二行為犯。

二、 目的犯目的與故意關系之理論探討

從上述目的犯主客觀的結構分析來看, 目的犯的結構要件在整體上包括三部分: 其一, 對客觀事實進行規定的客觀要件; 其二, 涵蓋此客觀要件的主觀要件, 即故意, 其三則為超出客觀要件的主觀要件, 即「目的」這一特定主觀要素。這種與主客觀相符的通常情形有異的二主觀要件犯罪類型, 引發了學者關於上述兩主觀要件關系的思考, 即目的犯目的與目的犯故意關系如何, 目的犯目的是單獨的犯罪主觀要素、 抑或是故意的一部分或者一種?

(一)國外刑法理論和司法實踐中目的犯目的和故意的關系

目的犯的概念來源於德國, 與我國不同, 德國刑法中沒有故意的明確定義, 一般認為, 故意分為意圖、 直接故意、 間接故意, 其中意圖主要強調意志因素, 即行為人努力促使結果發生; 直接故意主要強調認識因素, 即行為人確信結果會發生; 間接故意也主要強調認識因素, 即行為人認為結果可能會發生。

德國學者對意圖和故意的關系進行了探討, 存在將意圖與故意等視齊觀、 意圖與故意具有程度上的差異等諸多觀點。[1]由於「在大陸法系國家刑法理論中, 主觀要素和構成要件的客觀要素之間的關系成為極為復雜的問題,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 故意的內容與構成要件客觀要素的內容是一致的, 換言之, 構成要件的客觀要素制約著故意的內容」。[3]如前所述, 目的犯主、 客觀結構非常特殊, 因此一些學者認為目的犯目的與故意、 過失地位並列, 而且由於目的犯目的不存在和它對應的客觀構成要件要素, 是超客觀的主觀要素, 因此目的犯目的與故意不同。

普通法系的一些學者將目的犯目的與一般的犯罪故意區別開來。如「由於一些不是很清楚的原因, 許多普通法傳統的學者和法官認為, 在一般的故意和特定的故意之間存在著一個區別。一般的故意就是那些簡單地附隨著行為的故意, 就像諸如伴隨強奸行為的強奸故意。特定的故意應當是很好的加以定義了, 就像盜竊罪要求的故意一樣: 永遠剝奪所有權人的財產的故意。」[4]還有的學者則將一般的故意和特定的故意稱為基本犯意和進一步的犯意、 「特定意圖」。在論述基本犯意時, 在檢察官訴摩根(DDP v . Morgan)的案件中, 西蒙法官指出, 「我的意思是要求基本犯意的犯罪, 其明述的內容(或者更常見的是暗示), 不能超出犯罪行為的范圍」。[5]根據上述論述可以看出, 英美法系刑法理論和司法實踐認為與犯罪行為對應的是基本的犯罪故意, 而與目的犯特定意圖對應的就是所謂的「特定故意」, 二者存在明顯的區別, 不能歸於同一范疇。

(二)我國學者的觀點

我國的犯罪構成理論與德日刑法理論不同, 具體到與上述目的犯結構理論相關的不同之處主要有兩點, 其一, 德日刑法理論中的犯罪構成理論是三段式、 立體的犯罪構成理論, 行為是否構成犯罪需要經過三個不同的階段, 即構成要件符合性, 違法行和有責性, 各個階段是彼此相對獨立的判斷。我國的犯罪構成理論則直接來源於蘇聯, 我國的犯罪構成理論是平行的結構; 其二, 相應德日刑法理論中的故意通常認為屬於責任的范疇, 其故意主要是針對構成要件事實的認識和意欲, 因此, 雖然德、 日刑法中並未明確地規定故意的概念, 但是學者一般均認為目的犯之目的是獨立於故意的主觀要素。我國刑法則對犯罪故意的概念進行了明確的界定。根據我國刑法第14條規定, 我國的故意是對行為「危害社會的結果」的認識和意欲, 因此, 即使我國刑法對故意的概念進行了明確的界定, 但由於不同學者對故意概念的解釋不同, 對於目的犯目的與故意的關系仍然存在不同的回答。

通說的觀點認為, 目的犯是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的一種或者包含於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之中。例如, 有學者認為, 在對犯罪故意進行分類時, 「根據犯罪故意中是否要求具備構成要件的目的, 可以將故意分為目的故意和非目的故意。所謂目的故意, 是指行為人必須具備某種構成要件的犯罪目的, 才能成立的犯罪故意。目的故意特指目的犯的故意。所謂非目的故意, 是指其成立不以具備某種具體目的為必要要件的犯罪故意」, 主張這種觀點的學者還將目的犯中的目的與普通直接故意中的意志因素相區別, 認為「需要說明的是, 這里所說的目的, 專指刑法分則具體犯罪構成要件中規定的目的, 它的存在是該種犯罪故意成立的必要要件。而未在構成要件中規定的其他犯罪目的, 如直接故意(希望故意)中的行為人, 均是以構成要件的結果為其犯罪目的的, 但該目的並非犯罪故意成立所必需, 而且該種故意仍然屬於這里所說的非目的故意」。[6]

顯然, 根據上述通說的觀點, 目的犯目的是區別於普通直接故意意志因素的特殊的直接故意意志, 但其本質仍然是一種直接故意意志因素。主張目的犯目的屬於犯罪故意的學者一般認為, 在目的犯中特定目的的存在是犯罪故意存在的前提條件, 例如, 如果沒有「非法佔有的目的」, 則不存在盜竊罪的故意, 則不成立盜竊罪。如果不存在「以行使為目的」, 則不存在偽造貨幣罪的故意, 則不成立偽造貨幣罪。

還有的學者則認為, 目的犯的目的是獨立於犯罪故意的一種主觀因素, 認為「由於我國刑法中明確規定了故意的含義和種類, 因此, 目的與故意的關系應該非常明確。雖然在一般意義上來說, 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也是一種目的, 但它明顯區別於目的犯中的目的; 目的犯的目的是故意內容之外的一種主觀要素, 而不是故意的一種形式」。[7]

三、 本文觀點

筆者認為, 目的犯目的屬於行為人主觀上的一種意欲, 而故意則一般包括「認知」和「意欲」兩個部分, 因此要判斷二者關系最重要之處在於比較目的犯目的之意欲與故意之「意欲」是重合、 包含、 交叉、 還是互相獨立的兩個范疇, 如果二者是重合或者包含的關系, 則目的犯目的屬於直接故意的一部分; 如果二者是交叉或者獨立的兩個范疇, 則目的犯目的不能為故意所包含。

犯罪故意意志因素的內容與認識因素聯系緊密。根據我刑法第14條的規定, 我國刑法中犯罪故意的內涵與德日刑法中的故意不同的是, 我國的犯罪故意第一次把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引入故意概念, 「危害社會的結果」取代了德日刑法中的「法定構成事實」, 成為行為人認識因素的內容, 相應的, 故意的意志因素由德日刑法中「希望或放任法定構成要件事實發生」轉變為「希望或者放任危害結果的發生」。因此, 對危害結果的理解就成為理解我國犯罪故意內涵的關鍵。危害結果是犯罪行為危害社會具體的、 客觀的體現。關於危害結果的含義, 刑法理論上存在廣義和狹義兩種理解, 廣義結果說認為, 凡是犯罪意思的客觀化, 都是危害結果, 它不限於行為對客觀外界所造成的有形變化, 還包括身體動作和其他非物質性損害。狹義的危害結果則是指危害行為導致犯罪客體發生的物質損害或者危險狀態。我國刑法理論的通說則認為, 危害結果是指危害行為對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系所造成的實際損害和現實危險。[8]危害結果是社會關系遭受到侵害的重要征表。離開了犯罪客體, 便不能正確認識行為後果的性質。而目的犯目的與犯罪客體緊密相聯, 不具有特定目的, 則不可能對一定的社會客體造成損害, 既然如此, 目的犯目的就自然的包含在犯罪故意之中, 成為犯罪故意內容的一部分。

但筆者認為, 上述觀點有待商榷。將行為所造成的危害結果作為犯罪故意的認識和意欲的對象不符合犯罪的本來面目, 混淆了行為人行為時對自己行為的認識和意欲以及事後對犯罪主觀方面評價的不同階段。犯罪客體是刑法所保護的、 而為犯罪行為所侵害的社會主義關系, 是我國刑法理論中犯罪行為社會危害性的一個重要指標, 我們在判斷行為的社會危害性時, 首次要考慮行為是否對犯罪客體造成了損害。但這種是否對犯罪客體造成損害、 造成何種損害的判斷和社會危害性的判斷一樣, 都是一種事後的判斷, 因此, 讓行為人在行為前認識作為事後判斷的對犯罪客體損害的危害結果是不現實的。而且, 犯罪客體作為一種社會關系當然是客觀存在的, 但有些罪犯罪客體究竟為何刑法理論和司法實踐尚存在爭議, 未達成一致的看法, 在這種情況下怎麼能期待行為人在實施犯罪行為時認識到自己對犯罪客體造成了損害?因此, 將對犯罪客體造成實際損害或者危險的危害結果作為故意的認識和意志因素的內容值得商榷。

我國犯罪故意的另一缺陷是排除了行為犯成立犯罪的可能性。我國刑法理論的通說認為, 危害結果並非一切犯罪的構成要件, 行為犯的成立不以危害結果的發生為必要條件。如果認為犯罪故意是對危害結果的認識和意欲, 則行為犯就不可能成立犯罪, 而這也是和司法實踐不相符的。 基於以上法定犯罪故意概念的不足, 借鑒德日刑法理論中故意的概念, 從維護罪刑法定和責任原則出發, 本文認為, 我國的法定犯罪故意概念並不合理, 犯罪故意的認識對象應該是構成要件的主要事實, 相應的其意志因素則為決意實施上述已經認識到的內容或者放任上述已經認識到的內容的實現。

在上述本文界定的概念基礎上, 通過分析可以發現目的犯目的希望達到的結果和直接故意中的意志因素並不一致性, 下面從目的犯中兩種主要的目的犯――斷絕的結果犯和短縮的二行為犯具體各罪中各舉一例, 說明本文的觀點。

盜竊罪是斷絕的結果犯的典型, 因此, 本文首先就盜竊罪目的與犯罪故意的關系進行考察。盜竊罪的目的是非法佔有他人財物, 那麼盜竊罪的故意是什麼呢?根據刑法的規定和合本文上述對故意內涵的界定, 盜竊罪的故意就是明知自己實施的秘密竊取他人財物的行為會侵害他人對財物的佔有, 而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這里的意志因素中不必然包含行為人非法佔有的目的, 因為也可能行為人明知自己實施秘密竊取他人財物的行為會侵害他人對財物的佔有, 而希望這種結果發生, 然後在竊得行為人財物後加以使用, 使用後再返還給被害人, 這種情況下就不構成盜竊罪, 只有行為人是出於「非法佔有他人財物」的目的時才能認定成立盜竊罪。

再以典型的短縮的二行為犯――偽造貨幣罪為例, 偽造貨幣罪是典型的行為犯, 偽造罪的故意是明知偽造而實施。但是僅有故意還不能構成犯罪, 行為人主觀上還必須具有「以行使為目的」, 即將貨幣投入流通, 如果行為人不具有這種目的, 則不會對公共信用和國家的貨幣發行權造成損害, 也不可能擾亂貨幣管理秩序。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發現, 在斷絕的結果犯和短縮的二行為犯中, 目的犯目的與直接故意意志因素都存在明顯區別, 二者存在不同的意志因素。目的犯目的是獨立於故意的犯罪主觀要件, 一般的故意犯罪, 行為人主觀方面只要具備刑法要求的故意就可以構成犯罪, 但目的犯除了要求對構成要件的認識和意志因素以外, 行為人主觀上還必須具備特定目的。但是目的犯目的與犯罪故意的關系密不可分, 沒有目的犯目的, 目的犯也就不存在, 研究所謂的目的犯故意就沒有意義。

㈤ 請問刑法的功能 刑法的目的 刑罰的目的 名詞解釋有何異同

刑法討論的是犯罪與刑罰。
犯罪討論何為罪。
刑罰討論如何制裁。

刑法的回功能,又答稱刑法的機能,是指刑法現實與可能發揮的作用。
刑法的機能是法益保護與人權保障。

刑法的目的,是指立法者希望通過刑法的實施而達到的一種最終效果。
刑法的目的,是保護法益。
(刑法的目的是個很重要很復雜的問題。基本上討論者都是用一本10萬字左右的書來闡釋自己的觀點的)

刑罰的目的,是立法者希望通過刑罰的實施而達到的一種最終效果。
刑罰的目的是預防犯罪。

㈥ 我國刑法的目的是

C.懲罰犯罪,保護人民

刑法
第一條 為了懲罰犯罪,保護人民,根據憲法,結合我國同犯罪作斗爭的具體經驗及實際情況,制定本法。

㈦ 刑法任務與刑法目的的關系是什麼

首先:刑法目的是為了保護法益,不是為了懲罰犯罪。刑法目的與刑法任務不同,刑法任務在相當程度上是立法者、司法者工具化地設計、使用刑法的世俗性、政治性「目的」。

刑法目的應當採取保護主義的立場原則,這與人權保障機能一致,但是人權保障並不屬於刑法目的。

其次懲罰犯罪是刑法的目的,並與保護人民有機統一。「懲罰犯罪與保護人民是制定刑法的目的的兩個方面,這兩個方面是密切聯系、有機統一的。

只有懲罰犯罪,才能更好地保護人民;只有保護人民,才能有效地懲罰犯罪。」而「保護人民」,就是保護全體人民的利益,就是《刑法》第2條規定的刑法任務。

(7)刑法的目的擴展閱讀:

我國刑法第2條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任務,是用刑罰同一切犯罪行為作斗爭,以保衛國家安全,保衛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保護國有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刑法規定的任務,是由我國社會主義的性質和法制建設的要求決定的。具體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懲罰犯罪。對觸犯刑法所規定的任何犯罪行為,都要依照刑法的規定予以追究,對犯罪分子判處一定的刑罰,使其受到應有的法律制裁。通過懲罰犯罪分子,一方面可將犯罪分子改造過來另一方面對社會也起到警示、教育作用,達到維護社會正義、減少犯罪、預防犯罪的目的。

(二)保衛國家安全、鞏固國家政權。國家安全和政權穩固是我國改革開放和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本前提和保證。長期以來,國內外敵對勢力對我國進行「分化」、「西化」、滲透等破壞活動一直沒有間斷過。

(三)保護國家、集體、公民的財產。國家所有的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是社會主義的公共財產,是社會主義的物質基礎,是進行現代化建設的物質保證。公民個人的財產,是公民生活、從事生產等活動所必需的物質條件。

(四)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在我國,人民是國家的主人。我國憲法規定了公民的各項基本權利,包括公民的生命、健康、人身自由等方面的權利,公民依照法律參加國家管理和政治生活等各項民主權利,以及勞動、學習、創作等相關權利。

(五)維護社會秩序。社會秩序的范圍是很廣的,包括社會的政治、經濟、生產、工作、學習、科研等各方面的正常秩序。刑法規定的各種犯罪,盡管犯罪所針對的對象、行為表現形式各有不同,但歸根結底都是對社會秩序的破壞。

㈧ 如何理解刑法任務與刑法目的的關系

首先:刑法目的是為了保護法益,不是為了懲罰犯罪。刑法目的與刑法任務不同回,刑法任務在相答當程度上是立法者、司法者工具化地設計、使用刑法的世俗性、政治性「目的」。刑法目的應當採取保護主義的立場原則,這與人權保障機能一致,但是人權保障並不屬於刑法目的。
其次懲罰犯罪是刑法的目的,並與保護人民有機統一。「懲罰犯罪與保護人民是制定刑法的目的的兩個方面,這兩個方面是密切聯系、有機統一的。只有懲罰犯罪,才能更好地保護人民;只有保護人民,才能有效地懲罰犯罪。」而「保護人民」,就是保護全體人民的利益,就是《刑法》第2條規定的刑法任務。

㈨ 我國刑法的主要目的是什麼

用來懲罰犯罪和維護國家安全,保護人民民主專政.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保護國家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財產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保護公民的權利。維護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的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社會主義建設順利進行。

熱點內容
十八准則條例心得體會 發布:2024-11-08 14:58:47 瀏覽:296
國際經濟法中尊重國家主權原則 發布:2024-11-08 13:49:38 瀏覽:848
方誌平民法模擬題 發布:2024-11-08 13:41:01 瀏覽:235
經濟法要約收購記憶 發布:2024-11-08 13:37:37 瀏覽:731
初級會計經濟法的做題技巧 發布:2024-11-08 13:15:29 瀏覽:846
勞動合同法試用期無效情形 發布:2024-11-08 12:51:42 瀏覽:486
新浪2014初級會計經濟法基礎 發布:2024-11-08 12:51:42 瀏覽:480
美司法部最近消息 發布:2024-11-08 12:49:04 瀏覽:11
05年一建法規答案 發布:2024-11-08 12:47:15 瀏覽:8
湖州道德模範錢素春 發布:2024-11-08 12:25:23 瀏覽: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