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商法的思維

商法的思維

發布時間: 2020-12-19 23:07:48

⑴ 關於大學法學教材

《憲法學》《民法學》《刑法學》《民事訴訟法學》《刑事訴訟法學》《行政法和行專政訴訟法學》《國際屬法學》《國際經濟法學》《國際私法》《知識產權法》《法理學》《中國法制史》《經濟法學》《商法學》14門核心課程。
其他的網路一下,你就知道。

⑵ 以下哪一項是現代經濟活動中最主要的主體商法的思維

1) 經濟法是國家從整體經濟發展的角度,對其有社會公共性的經濟活動進行專干預管理和調屬控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2) 民法是調整平等民事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3) 商法是調整商品經濟關系,以及由商品交易習慣形成的商品

⑶ 民法思維和商法思維在司法適用中的區別

您好,劉為民老師認為:民法與商法在案件受理,調整對象上的異同:「如果說民法是調整的簡單商品經濟的話,那麼,商法則是調整大規模發展條件下充分競爭的近代自由市場經濟關系」。兩者都是調整的經濟關系,但是在經濟體的規模、數量、幅度、專業化程度上有所不同。
民法主要針對的為個體的人或擬制人(包括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商法的調整對象則主要是商主體(商個人、商法人、合夥企業等)。兩者有相當大的交叉部分,具體表現為自然人包含商個人,法人包含商法人,非法人組織則包含了合夥企業等商主體組織形式。
商法中的許多內容是民法所沒有的,因此民法思維與這些內容也很難有密切的聯系。如證券、保險、匯票、本票、支票、提單、營業權、商號權、商譽權等,這些內容難以用傳統民法債權、物權、知識產權來界定和調整。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⑷ 2019超星爾雅商法的思維完整滿分答案

為什麼沒有答案

⑸ 商法的思維 以下哪一項屬於客體法的范疇

C這道題有一定迷復惑性。制商標權屬於知識產權,與物權有幾個區別的地方:1.知識產權的客體是無形的精神產品。這里的「無形」重點在於其客體的性質而非其客體的載體。物權的轉讓最終會體現在「物」的轉移至上,而知識產權是無形的。2.知識產權的獨占性、專有性、排他性都比物權要弱。兩者發生沖突時,知識產權通常要讓位於物權。同時,結合知識產權無形的特點,權利人實質是不能對知識產權實施佔有的;知識產權也不會因其載體的物滅失而滅失。3.知識產權主要通過法律保障實現,而物權主要通過事實的佔有而實現。4.物權的保護不受地域限制,而知識產權並未全都如此。5.知識產權具有人身性,而物權沒有。6.兩者價值的實現不同。希望可以幫到你

⑹ 如何認定瑕疵股權轉讓合同效力

一、瑕疵股權轉讓合同效力認定原則
(一)妥善把握商法規則和民法規則的銜接適用
商法是民法的特別法,而特別法的適用應當優於一般法。因此,凡涉及商事活動的法律適用,首先考慮適用商法規則,如果商法未作規定,則依照民法規則補充 適用的原則,適用民法規定。比如,我國公司法對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轉讓設專章規定,但公司法對商事合同的訂立及效力未作明確規定,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考 慮適用合同法上的相關規則。因此,要正確認定瑕疵股權轉讓合同的效力,就必須做好公司法和合同法的銜接適用工作,避免因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轉讓與公司法存在 高度關聯,而盲目排斥合同法相關規則的適用。
(二)辯證運用商法思維和民法思維
商法是由民法衍生而來,兩者具有關聯 性,但商法思維和民法思維又各有側重。商法思維最基本的價值取向是維護商事交易的效益,即應當堅持效益優先、兼顧公平等價值;而民法思維最基本的價值取向 恰恰相反,即堅持公平優先、兼顧效益等價值。因此,商事法官要注意避免將商事糾紛簡單等同於民事糾紛處理,而應遵循商法思維和商事審判理念,適度側重從保 護商事交易的便捷和安全著眼,尊重商事主體訂立商事合同的自由,不輕易認定合同無效,如股權轉讓往往涉及多方利害關系人,一旦股權轉讓合同被認定無效,其 影響將波及多處,故應慎重把握。同時,商事法官又應將民法思維和商法思維辯證地統一起來,不能忽視商事審判還始終承擔著維護交易公平的使命。
二、 審判思路
(一)出資瑕疵本身對合同效力的影響
根據現代公司法原理,被載入公司章程、股東名冊或者經過工商注冊登記的 瑕疵出資股東,若非經過合法的除權程序,應認定具有公司股東資格並享有股東權利,因而亦有權處分股權。換言之,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出資瑕疵本身原則上不影響 瑕疵股權轉讓合同的效力。具體分析如下:
1.出資瑕疵即無股東資格既缺乏法律依據,又有損公示效力。按照通說,投資者適當履行出資 義務是其取得股東資格的實質要件,但對適當履行出資義務是否構成取得股東資格的必要條件,各國公司立法大多未予明確,我國公司法也不例外。此外,被記載入公司章程、股東名冊或者工商登記材料往往被認為是取得股東資格的形式要件,同時也是公司外部的民商事主體判斷公司股東構成情況的重要依據。因此,在現行立 法未作明確規定的前提下,若以出資瑕疵為由徑直否定股東資格,將損害上述材料的公示效力,不利於維護商事交易的便捷和安全。
2.現行公司立法及司法解釋有關瑕疵出資責任的規定隱含了瑕疵出資股東具有股東資格的前提。公司法及相關司法解釋規定了瑕疵出資股東應對公司承擔差額補充責任、 對其他出資無瑕疵股東承擔違約責任以及在瑕疵出資范圍內對公司債權人承擔補充賠償責任,這些規定主要是以瑕疵出資股東仍具備股東資格為邏輯前提的,主張出資瑕疵即無股東資格將使相關民事責任追究喪失依據,最終會損害公司及其債權人的合法利益,這顯然與維護公司存續和保護利害關系人合法利益的現代商法理念相悖。
3.部分公司實踐發達的國家直接或間接地確認了瑕疵出資股東具有股東資格並享有股權。譬如,《法國商事公司法》第282條第 1-2款規定,未支付股款的股東,相繼的受讓人和認股人對股票未支付的股款負連帶責任。又如,《德國有限責任公司法》第16條第3項規定:「對於在申報時股份中尚未繳付的款項,購買人與轉讓人共同承擔責任」等等。這些規定均是以承認瑕疵出資股東具有股東資格以及可以轉讓瑕疵股權為其邏輯前提的,與我國現行公司立法的精神相契合,應予借鑒。
有鑒於此,筆者認為,在我國現行公司立法的架構下,如果未經過合法的除權程序,瑕疵出資股東應有 權向外出讓其持有的股權,不構成合同法上的無權處分。換言之,股東出資瑕疵本身不影響瑕疵股權轉讓合同的效力。此外我們注意到,公司法確實有關於股東應當 足額繳納所認繳的出資額等規定,而投資者的出資瑕疵行為確實與該些規定相悖,故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但就所涉法律條款的屬性而言,公司法的上述規定仍屬 於管理性規范,而非具有強制性要求的效力性規范,故結合不輕易認定合同無效的現代商事審判理念,股東出資瑕疵亦不構成合同法第五十二條所規定的「違反法 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情形,因此,僅以出資瑕疵為由不能當然否定瑕疵股權轉讓合同的效力。
(二)出讓人和受讓人的意思表示內容對合同效力的影響
瑕疵股權轉讓合同的本質屬性仍是商事合同,故在判斷合同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內容對合同的效力產生何種影響的問題上,應當 適用合同法總則及分則中的相關規定。
1.當事人意思表示內容對瑕疵股權有償轉讓合同效力的影響。根據合同當事人意思表示的具體內 容,法院在認定合同效力時應作區分處理:
第一,在出讓股東明知其擬出讓的股權存在出資瑕疵,但故意未將該瑕疵因素告知受讓人,且受讓人在交 易當時亦不知瑕疵因素而與出讓股東締結合同的情形下,出讓股東的行為構成合同法上的欺詐,瑕疵股權轉讓合同的效力應認定可變更或可撤銷,受損害的受讓人可 依據合同法第五十四條、第五十五條之規定,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但受讓人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1年內行使該撤銷權。應 當強調指出的是,如果前述出讓股東的欺詐行為損害了國家利益,如瑕疵股權的受讓人是國有民商事主體,依據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一項之規定,此類瑕疵股權轉讓 合同應認定為無效。
第二,在出讓股東明知其擬出讓的股權存在出資瑕疵,但故意向受讓人隱瞞該瑕疵因素,而受讓人在交易當時亦已明知該瑕疵因 素存在卻仍與出讓股東締結合同的情形下,因受讓人實際上並未因出讓股東的欺詐行為而陷於錯誤認識,其作出有償受讓瑕疵股權的意思表示並非基於錯誤,而是基 於其自身原因,故應認定不構成合同法上的欺詐。在此基礎上,若無合同法第五十二條所規定的相關無效因素,則該瑕疵股權轉讓合同應認定為有效。
第 三,在出讓股東不知道擬出讓的股權存在出資瑕疵,且受讓人亦不知該瑕疵因素而與出讓股東締結合同的情形下,若受讓人依據合同法第五十四條之規定能舉證證明 該合同系因重大誤解訂立或者在訂立該合同時顯失公平的,則該瑕疵股權轉讓合同的效力應認定為可變更或可撤銷。若受讓人無法舉證證明存在上述情形,且無合同 法第五十二條所規定的相關無效因素,則該瑕疵股權轉讓合同應認定為有效。但鑒於股權有償轉讓合同仍具有買賣合同的基本屬性,故受讓人原則上可援用合同法第 一百四十八條有關出賣人應承擔買賣標的物瑕疵擔保責任的規定,尋求諸如請求解除該瑕疵股權轉讓合同等在內的救濟途徑。應強調的是,若受讓人明知股權存在瑕 疵,仍與善意出讓股東締結合同,且該合同又無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的相關無效因素,則該瑕疵股權轉讓合同應認定為有效,因受讓人自願有償承受該瑕疵後果, 故受讓人不能援用合同法第一百四十八條之規定尋求前述司法救濟途徑。
2.當事人意思表示內容對瑕疵股權無償轉讓合同效力的影響。由 於該合同具有單務合同以及無償性等贈與合同的基本特徵,故法官應遵循合同法有關贈與合同部分的具體規則,對此類糾紛作出處理。具體而言,在瑕疵股權無償轉 讓的場合下,雖然轉讓的股權客觀上存在出資瑕疵,但只要該股權轉讓合同無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的相關無效因素,原則上應認定有效,且由於該股權屬於無償轉 讓,故出讓股東原則上無須向受讓人承擔該股權的瑕疵擔保責任,除非存在下列兩類情形:一是該瑕疵股權無償轉讓合同系附義務的,則出讓股東應在附義務的限度 內承擔該股權的瑕疵擔保責任;二是因出讓股東故意不告知受讓人該股權存在瑕疵或者保證該股權無瑕疵,造成受讓人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熱點內容
刑法重公權 發布:2025-01-19 20:19:44 瀏覽:926
法官在家辦公 發布:2025-01-19 20:08:01 瀏覽:831
房東選任責任法律依據 發布:2025-01-19 19:16:10 瀏覽:249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引用 發布:2025-01-19 18:54:39 瀏覽:483
注會經濟法幾篇 發布:2025-01-19 18:38:58 瀏覽:710
合同法簽署日期 發布:2025-01-19 18:26:31 瀏覽:500
居委會選主規章 發布:2025-01-19 18:23:20 瀏覽:117
企業信用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9 18:14:21 瀏覽:541
指導意見是部門規章嗎 發布:2025-01-19 18:12:57 瀏覽:796
公司更名後的債權債務法律 發布:2025-01-19 17:15:07 瀏覽: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