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所調解
A. 司法所如果沒有調解成功需要出具調解書嗎
如果沒有調解成功,就不可能出具調解書的。
所謂調解書,就是對雙方版當事人的調解內容的書權面記載,如果雙方當事人間發生糾紛,經當地司法所組織調解達成協議的,司法所就可以根據雙方所達成的協議內容出具調解書,如果沒有調解成功的,也就不存在雙方協議一致的內容,也就不會出具調解書。
另外,如果發生民事糾紛後,雙方經司法所等部門調解不成的,可以依法向法院起訴,通過法院訴訟的方式來解決爭議。
B. 司法所的調解協議書有法律效力嗎
調解書只要內容不違法,是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都具有法律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版、司權法部關於進一步加強新時期人民調解工作的意見中:依法確認人民調解協議的法律效力 ,各級人民法院特別是基層人民法院及其派出的人民法庭,要認真貫徹執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人民調解協議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對在人民調解委員會主持下達成的調解協議,一方當事人反悔而起訴到人民法院的民事案件,應當及時受理,並按照該司法解釋的有關規定準確認定調解協議的性質和效力。
凡調解協議的內容是雙方當事人自願達成的,不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損害國家、集體、第三人及社會公共利益,不具有無效、可撤銷或者變更法定事由的,應當確認調解協議的法律效力,並以此作為確定當事人權利義務的依據,通過法院的裁判維護調解協議的法律效力。
司法所是司法局的派出機構,是行政機關,建議其工作人員都加入鄉鎮人民調解委員會,這樣就是以調節委員會的名義進行調解,其調節協議書更符合上述規定。
C. 鄉鎮司法所調解工作歸哪個部門管
是縣市區司法局在鄉鎮(街道)的派出機構。
D. 司法所調解是屬於什麼性質
屬於人民調解。人民調解即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指的是在人民調解委員會版主持下,以國家的權法律、法規、規章、政策和社會公德為依據,對民間糾紛當事人進行說服教育,規勸疏導促使糾紛各方當事人互諒互讓,平等協商,自願達成協議,消除紛爭的一種群眾自治活動。
E. 司法所和調解委員會職能有什麼不同
司法抄所是司法行政機關最基層襲的組織機構,是縣(區、市)司法局在鄉鎮(街道)的派出機構,負責具體組織實施和直接面向廣大人民群眾開展基層司法行政各項業務工作。
人民調解委員會是我國基層解決人民內部糾紛的群眾性自治組織。人民調解委員會在城市
以居民委員會為單位,農村以村民委員會為單位建立.
F. 司法所調解一方不到怎麼辦
司法所調解必須是以雙方自願為前提,如果調解時對方因特殊原因不到的,可以由司法所另外安排時間進行調解;如果對方不同意調解的,可以通過法院訴訟解決糾紛。
G. 司法所能調解民事糾紛嗎
可以調解民事糾紛
達成調解協議的
最好雙方到法院確認調解書的效力
確認後,一方不履行,就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H. 司法所調解協議書有法律效力嗎
司法所調解是以人民調解形式完成,製作的人民調解協議書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但沒有經過司法確認前還不具有強制執行力。如果人民調解協議書經過法院的司法確認後,則承裁了強制執行力,當事人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人民調解協議書是在人民調解委員會的主持下,糾紛當事人依照國家法律、法規、規章、政策和社會主義道德在查清事實,分清責任的基礎上,通過平等協商、互諒互讓,對糾紛的解決自願達成一致意見的意思表示。其中"糾紛簡要情況"欄應當載明糾紛事實、爭議事項及雙方責任;"協議"欄應載明各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寫清履行協議的時間、地點和期限,當事人簽字按手印,調解人簽字加蓋人民調解委員會印章。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人民調解協議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第1條規定:"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的、有民事權利義務內容,並由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的調解協議,具有民事合同性質。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調解協議"。
一、凡是符合下列四個條件的人民調解協議,也就具有民事合同性質:
1.主持調解的必須是人民調解委員會;
2.調解協議必須具有民事權利義務內容;
3.調解協議的形式是書面協議;
4.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
二、《人民調解工作若干規定》第35條規定:"調解協議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雙方當事人基本情況;
(二)糾紛簡要事實、爭議事項及雙方責任;
(三)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
(四)履行協議的方式、地點、期限;
(五)當事人簽名,調解主持人簽名,人民調解委員會印章。
(六)調解協議由糾紛當事人各執一份,人民調解委員會留存一份。
I. 司法所和調解委員會職能的什麼不同
司法所是司法行政機關最基層的組織機構,是縣(區、市)司法局在鄉鎮(街道)的派出機構,負責具體組織實施和直接面向廣大人民群眾開展基層司法行政各項業務工作。
1、指導管理人民調解工作,參與調解疑難、復雜民間糾紛;
2、組織開展對社區服刑人員的管理、教育和幫助;
3、指導管理基層法律服務工作;
4、協調有關部門和單位開展對刑釋解教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
5、組織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工作;
6、組織開展基層依法治理工作,為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提供法律意見和建議;
7、協助基層政府處理社會矛盾糾紛;
8、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
9、完成上級司法行政機關和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交辦的維護社會穩定的有關工作。
人民調解委員會是我國基層解決人民內部糾紛的群眾性自治組織。人民調解委員會在城市
以居民委員會為單位,農村以村民委員會為單位建立.其任務是:
(1)及時發現糾紛,迅速解決爭端.
(2)防止矛盾激化,預防,減少犯罪的發生.
(3)積極為城市,農村經濟體制改革服務
.(4)進行社會主義法制宣傳教育
.(5)教育挽救失足青少年.
(6)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人民調解委員會不是國家司法機關的組成部分,也不是一級行政組織,它的活動及結果不具有法律和行政的強制性.
J. 司法所的人民調解
人民調解復是指在人民調解制組織的主持下,以國家的法律、法規、規章、政策和社會公德為依據,對民間糾紛當事人進行說服教育,規勸疏導,促使糾紛各方當事人互量互讓,平等協商,自願達成協議,消除紛爭的一種群眾自治活動。人民調解委員會是人民調解的基本形式,依法設立在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和企業、事業單位,本省各村委會、居委會都應設有人民調解委員會。
人民調解的原則:
1、依據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進行調解,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沒有明確規定的,依據社會公德進行調解;
2、在雙方當事人自願平等的基礎上進行調解;
3、尊重當事人的訴訟權利,不得因未經調解或者調解不成而阻止當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