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教案
㈠ 《怎樣打官司》教案
《怎樣打官司》教案
一、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與技能識記訴訟的種類,理解管轄的分類,掌握民事訴訟程序,《怎樣打官司》教案。2、過程與方法運用案例分析鶴探索學習的方法,提高學生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增強學生自覺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法律意識。二、教學重、難點分析 1、教學重點:學習民事訴訟的程序。這是我國訴訟法當中最關鍵、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因為訴訟法本身就是一部程序法,同時民事訴訟很有代表性,和實際生活息息相關,又是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訴訟。2、教學難點:級別管轄和地域管轄三、教法與學法1、教法:創設情境法;啟發法 2、學法:討論法;分析歸納法四、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五、教學流程教學程序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說明導入新課展示資料:1、安徽農婦告贏縣長安徽蕭縣閆集鎮李閣村農婦張朝俠性格倔強,敢於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在與行政不作為、亂作為和執法違法的抗爭中,打贏了一場「民告官」官司,她不但告贏了縣長,還使得鎮政府給她設宴賠禮道歉。這期間她發現律師瀆職就告到司法局, 感慨懂法免受冤屈。問題:如果你是農婦,你知道要怎麼告縣長嗎?這則新聞給你哪些啟示?2、許霆案件2006年4月21日,許霆與郭安山利用ATM機故障漏洞,分別取款17.5和1.8萬元。事發後,郭主動自首被判一年徒刑;許霆潛逃一年落網,2007年12月一審被判處無期。由於案件審理引起巨大反響,2008年2月22日,廣東高院將案件發回廣州中院重審;3月31日,許霆被判處5年徒刑。4月9日,許霆提起上訴。5月22日,終審維持原判。問題:這則新聞你獲得哪些信息?有哪些內容或專業名詞你看不懂?思考,小組討論,請代表回答。用兩則材料導入,引發學生對本課的興趣與思考。推進新課法理解析一、訴訟師:為了解決我們的困惑,我們今天就來學習《怎樣打官司》。首先先來看朱賓遇到什麼難題。1、閱讀材料:欠錢不還了!朱賓是浙江A市小商品市場的個體經營戶。2004年8月8日,浙江B市李傑從朱賓處購買皮鞋200雙,貨款共計人民幣26000元。由於李傑當時沒有足夠的現金,只付了10000元給朱賓,其餘的錢約定一個月內歸還,並當場打了一張欠條給朱賓。事後,朱賓多次催討,李傑以各種理由拒絕付款,致使朱賓的16000元至今未能收回。並表示要錢沒有,要命一條。問題:朱賓應該以什麼途徑方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2、法理解析—訴訟的概念和種類師:去法院告狀的專業名詞就是訴訟,我們一起來學習什麼是訴訟。(1)概念:是指國家司法機關在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為解決糾紛處理案件所進行的各項活動。(2)訴訟的種類基於案件性質不同,訴訟可分為三種:A、刑事訴訟。俗稱「官告民」。B.民事訴訟。俗稱「民告民」。C.行政訴訟。俗稱「民告官」。師:我們今天重點來學習民事訴訟,因為民事訴訟很有代表性,和實際生活息息相關,又是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訴訟。二、民事訴訟(一)民事訴訟的管轄師:我們都建議朱賓提出訴訟,他也聽取了我們的建議,現在他又遇到了一些疑問,我們一起幫助他解決。1、思考一朱賓決定起訴,用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他應該向哪個法院起訴?這屬於哪一類訴訟?若李傑為躲避朱賓舉家外遷,居住在C市。那麼應該向哪一地方法院起訴?2、法理解析級別管轄和地域管轄是本課的難點。(1)民事訴訟法規定所有的第一審民事案件均由基層人民法院管轄。(2)民事訴訟中,地域管轄一般實行「原告就被告」原則,即由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轄。(3)簡單介紹專屬管轄3、總結經過學習,我們知道朱賓應到B市的基層人民法院起訴,屬於民事訴訟。根據原告就被告原則,朱賓應到C市的基層人民法院起訴。(二)民事訴訟的起訴條件1、思考二朱賓想被欠錢的經額不是很大,怕麻煩不願意因此法庭相見,他的朋友李某看不過去,想幫他起訴,可以嗎?為什麼?2、法理解析——民事訴訟的起訴條件(1)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2)有明確的被告;(3)有具體的訴訟請求、事實和理由;(4)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訴訟人民法院管轄。(三)民事訴訟程序這是本節課的重點。1、思考三(1)朱賓決定起訴,告到縣人民法院,該如何寫民事起訴書?(課外知識,簡單了解)v原告:姓名、性別、年齡、民族、籍貫、職業、工作單位、職務和住址等,教案《《怎樣打官司》教案》www.xjzsks.com。v被告:姓名、性別、年齡、民族、籍貫、職業、工作單位、職務和住址等。v訴訟請求:(簡要寫明要求解決的具體問題)v1.__2.3._____v事實與理由:(寫明爭議事實的發生時間、地點、經過、結果及自己的看法)v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址:v人民法院v起訴人:(簽名或蓋章)年月日v附:1.證據份v2.本狀副本份(2)原告有哪些注意事項?A、寫好訴狀。在訴狀中,最關鍵的問題之一就是訴訟請求。B、您應當有比較充分的證據。在一般的訴訟中,原則上是遵循「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C、選擇對此案有管轄權的法院提起訴訟。(3)法院受理案件後,你認為法院將如何審理?—— 一審程序即第一審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對案件進行初次審判所應採取的方式、方法和應遵循的次序。普通程序分為四個階段:開庭審理的准備;法庭調查;法庭辯論;合議庭評議和宣告判決。(4)若法院判決李傑償還所欠的本金、利息和訴訟費,李傑不服該如何處置?—— 二審程序師:李傑可以向高一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A、先介紹基本知識點——兩審終審制。即案件經過一審法院審理宣判後,當事人可以向上一級法院要求重新審理,即上訴,上一級法院審理後作出的裁決判定,一經宣判,立即產生法律效力,當事人就不能再上訴了。註:上訴應當遞交上訴書;不服一審民事判決、裁定的上訴期限分別為15日和10日。B、二審的結果有: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依法改判;撤消原判、發回重審。2、總結民事訴訟的四個程序審判程序可以包括四個大的階段:一審程序—— 二審程序—— 審判監督程序—— 執行程序。以上四個問題逐個解決,讓學生掌握民事訴訟的程序和相關注意事項。閱讀材料,學生思考回答。師生共同學習學生先閱讀材料,再帶著疑問自主學習書本知識。請小組代表回答問題。請小組討論,請代表回答。訴訟的知識簡單了解即可。可以簡單介紹例子來幫助理解三種訴訟途徑。本階段是本課重點,內容很多,主要通過案件分析來逐步學習民事訴訟程序,以師生共同學習、探究為主。以上四個問題逐個解決,讓學生掌握民事訴訟的程序和相關注意事項。指導實踐現在開庭1、案例一:家住某市A區的小傑來到B區的姑姑家過暑假,與姑姑家的鄰居小剛在樓下打鬧玩耍時,小剛把小傑推到花壇上,小傑的頭部被撞傷,當場昏倒。醫院檢查為重度腦震盪,住院觀察治療兩個多月,小傑家花費住院費、護理費7000多元,出院後,雙方家長為費用發生爭執。問:此案應由哪裡的法院管轄?屬何種性質的訴訟?2、案例二、某縣有一個農民承包魚塘,養殖了大量魚苗。一天,魚塘內出現了不明污染,魚苗大量死亡,該農民受到了較大的經濟損失。該農民想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得到經濟賠償。問:該訴訟能否成立,為什麼?學生運用已學知識,解決問題,考查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總結回顧通過這節課的學習1.你學會了什麼?能說一說嗎?2.你有什麼收獲、體驗?還有什麼疑問?3.你覺得今天自己的表現如何?學生互相交流、評價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
㈡ 求《法律基礎知識》的教案
法律基礎知識教學大綱(試行)
一、課程性質與任務
法律基礎知識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德育課程,旨在對學生進行有關法律基礎知識的教育。其主要任務是使學牛了解和掌握與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基本知識,增強法律意識,樹立法制觀念,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不僅做到自覺守法、依法辦事,而且還能積極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依法同各種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成為具有較高法律素質的公民。
二、課程教學總體目標
1.教育學生了解憲法、行政法、民法、經濟法、刑法、訴訟法中與學生關系密切的有關基礎知識,初步做到知法、懂法。
2.指導學生提高對有關法律問題的理解能力,對是與非的分析判斷能力,以及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維護權益、依法問違法行為作斗爭的實踐能力。
3.培養學生樹立法制觀念,增強適應依法治國所必需的法律意識,提高思想政治素質。
三、教學內容及具體教學目標和要求
法律基礎知識課介紹
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法律基礎知識課的主要內容和學習方法,懂得學習法律基礎知識的重要意義,激發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熱情。
(一)憲法 。
教學目標
通過教學,使學生明確憲法的特徵,了解我國憲法對公民基本權利的規定,了解我國國家機構的組織體系;努力做到維護憲法尊嚴,保障憲法實施。
教學要求
認知
1.了解:我國的國家性質和政權組織形式;人權的涵義;我國國家機構的組織體系。
2.識記:我國憲法關於治國方略的規定;我國的立法機關和司法機關。
3.理解:憲法是國家的最高法;國家保障我國公民的基本人權.
運用
1.舉例說明:列舉實例表明我國公民基本權利的廣泛性。
2.分析判斷:根據實例分析判斷依法治國是我國的憲政原則。
教學內容
1.憲法是國家的最高法
(1)規定國家根本制度與基本國策
(2)規定和保障墓本人權
我國憲法對公民基本權利的確認。
我國憲法對公民權利的保障。
(3)規范國家權力的運行
行使國家權力的國家機構體系。
國家機關的相互關系。
2.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治國方式的重大轉變。
依憲治國是依法治國的核心。
(二)行政法
教學日標
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我國行政機關的構成及行政機關管理國家的基本方式;明確行政違法的構成要件,掌握行政處罰的有關知識,提高遵守行政法規、依法監督行政的自覺性。
教學要求
認知
1.了解:行政主體的范圍,行政機關管理國家的墓本方式;行政許可的涵義;行政處罰的基本程序;行政違法的構成要件。
2.識記:行政處罰的設定權;行政違法的特徵。
3.理解:行政機關必須依法行使行政權。
運用
1.舉例說明:通過實例區分抽象行政行為和具體行政行為。
2.分析判斷:根據實例分析判斷行政機關的行為是否合法.
教學內容
1.行政機關是國家實施行政管理的機關
(1)行政與行政法
(2)我國的行政機關體系
中央人民政府和地方人民政府。
(3)行政法律關系及其要素
行政法律關系;行政管理關系和行政監督關系。
行政法律關系的要素:主體、客體、內容。
2.行政機關管理國家的基本方式
(1)通過抽象行政行為規范和調整社會事務
抽象行政行為的插義。
抽象行政行為的形式。
(2)通過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維護行政管理秩序
具體行政行為的特徵。
具體行政行為的種類。
(3)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
行政許可的涵義和種類。
行政處罰的種類、設定權、處罰程序。
3.制裁行政違法,維護社會秩序
(1)行政地違法及其特徵
行政違法的涵義。
行政違法的特徵。
(2).行政違法的制裁
行政違法制裁的涵義。
行政法律責任。
(三1民法
教學目標
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我國民法的基本內容,理解我國民法的基本原則,明確民事主體所享有的主要民事權利;自覺依法進行民事活動,提高保護自身民事合法權益的能力.
教學要求
認識
1.了解:民法調整的對象;民事責任的承擔方式。
2.識記:法人應當具備的條件;民事權利的主要內容;合同的訂立程序;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的條件。
3.理解:我國民法的摹本原則;民事行為能力分類的意義;合同擔保的形式和作用.
運用
1.舉例說明:現實生活中違反平等原則的現象;結合生活實際,指出侵犯公民、法人人身權利的行為主要有哪些,怎樣運用民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合同擔保的運用。
2.分析判斷:根據實例,區分承擔民事責任的具體方式。
3.實踐體驗:根據合同法的有關規定,模擬合同簽訂;收集有關資料,結合個人學習體會,說明公民合法財產受到侵犯如何尋求民事司法救濟。
教學內容
1.民法的墓本原則
(1)民法的涵義
民法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
(2)我國民法的基本原則
平等原則
自願、公平、等價有償、誠實信用原則。
保護公民、法人合法民事權益的原則。
遵守法律和國家政策原則。
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原則。
2.民事主體
(1)自然人
自然人的涵義,
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監護。
(2)法人
法人應具備的條件。
法人的分類。
法定代表人。
3.民事權利
(1)民事權利的主要內容
物權及其種類。
債權及其種類;合同的訂立、履行、擔保。
知識產權及其種類。
人身權及其種類。
(2)取得民事權利的途徑
民事法律行為。
代理。
4.民事責任
(1)民事責任的種類
違反合同的民事責任,侵權的民事責任。
(2)承擔民事責任的原則和方式
承擔民事責任的原則。
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
(3)免除民事責任的情形
不可抗力,受害人自身的過錯,正當防衛和緊急避險。
(四)經濟法
教學目標
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我國的企業法律制度、產品質量法律制度、稅收法律制度以及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律制度的主要內容;明確企業設立的條件、生產者銷售者的產品質量責任和義務、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的法律責任、勞動合同的內容和勞動爭議的解決方式,依法從事經濟活動。
教學要求
認知
1.了解:企業的分類;產品質量的監督方式;稅收的種類;訂立勞動合同的基本程序;社會保障的主要內容。
2.識記:企業設立的條件;構成產品質量法律責任的條件;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的法律責任;勞動者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勞動合同的基本內容。
3.理解:企業是最主要的市場主體;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財產損害的,產品的生產者、銷售者應當承扒法律責任;依法納稅的重要意義;訂立勞動合同的重要性;違反勞動法應承擔法律責任。
運用
1.舉例說明:企業與其他法人的主要區別;個人所得稅的納稅主體和征稅對象;發生勞動爭議的解決途徑主要有哪些。
2.分析判斷:結合有關資料或者個人生活經歷,分析產品質量對人們生產、學習、生活的重要性;在什麼情況下,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列舉事例,說明國家對女職工和未成年人實行特殊勞動保護的重要意義。
3.實踐體驗:根據個人將來可能從事的職業,模擬一份個人與用人單位訂立的勞動合同。
教學內容
1.規范市場主體 依法設立企業
(1)企業設立的條件
企業是最主要的市場主體。
設立企業的必備條件。
設立企業的禁止條件。
(2)企業的法律責任
企業法律責任的主體。
企業法律責任的實現方式。
2.加強質量監督 保證產品質量
(1)產品質量法概說
產品質量法的制定。
產品質量法的基本原則。
(2)產品質量的監督
監督主體。
監督形式。
(3)生產者、銷售者的產品質量責任和義務
生產者的產品質量責任和義務。
銷售者的產品質量責任和義務。
(4)違反產品質量法的法律責任
構成產品質量法律責任的條件。
產品質量法律責任的范圍。
3.加強稅務管理 自覺依法納稅
(1)稅收與稅法
稅收的種類。、稅收法律關系。
(2)稅收徵收法
流轉稅法。
所得稅法。
(3)稅收徵收管理法
稅務管理。
稅款徵收。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的法律責任。
4.履行勞動合同 強化社會保障
(1)勞動法的基本原則
勞動法的制定。
勞動法的基本原則。
(2)勞動者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勞動者的基本權利。
勞動者的基本義務。
(3)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的訂立。
勞動合同的內容。
(4)勞動爭議的解決
協商解決;申請調解;申請仲裁;提起訴訟。
(5)社會保障法律制度
社會保障的內容。
社會保障的立法。
(五)刑法
教學目標
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犯罪的特徵和構成要件,明確罪與非罪的界限;理解刑罰在打擊犯罪中的作用;認識幾種常見犯罪的危害發生性,提高同犯罪作斗爭的自覺性。
教學要求
認知
1.了解:我國刑法規定的犯罪分類;累犯、自首和立功的構成條件;常見的幾種犯罪。
2.識記:犯罪的特徵;刑罰的種類;刑事責任年齡。
3.理解:犯罪的構成要件;區分罪與非罪的原則界限;刑事責任能力。
運用
1.舉例說明:聯系具體犯罪案例,指出犯罪嫌疑人所觸犯的罪名。
2.實踐體驗:收集案例,體會打擊經濟犯罪的意義。
教學內容
1.犯罪
(1)犯罪的構成要件
犯罪及其特徵。
犯罪的構成要件。
區分罪與非罪的原則界限。
(2)犯罪的分類
根據犯罪客體不同進行分類。
根據犯罪主體不同進行分類。
根據犯罪主觀方面不同進行分類。
2.刑罰
(1)刑罰的種類
主刑和附加刑。
(2)刑事責任年齡和刑事責任能力
(3)累犯、自首、立功
3.與犯罪行為作斗爭
(1)打擊與職務有關的犯罪
(2)打擊與生產經營有關的犯罪
(六)專業法規
教學目標
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與自己所學專業有關的專業法規的主要內容;樹立忠於職守、嚴格依法辦事的觀念;提高依法從事職業活動的能力。
(教學要求和教學內容由各校根據相關行業特點自行確定。)
(七)訴訟法
教學目標
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訴訟途徑的種類及其各自的管轄范圍,知道非訴訟途徑的特徵及法律服務機構的種類;掌握幾種主要非訴訟途徑的運行過程;培養學生自覺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
教學要求
認知
1.了解:訴訟的種類;民事訴訟的受案范圍;行政沂訟的受案范圍。
2.識記:非訴訟途徑的種類;法律服務的機構。
運用
1.舉例說明:結合自己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具體糾紛,選擇恰當的解決途徑。
2.分析判斷:結合訴訟案例材料,分析判斷應適用的訴訟程序及確定應管轄的具體機關。
3.實踐體驗:通過開展模擬法庭、旁聽審判、實地參觀等活動,體驗法律的公正性和權威性。
教學內容
1.訴訟途徑
(1)訴訟的種類
(2)受案范圍和管轄
民事訴訟的受案范圍和管轄、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和管轄、刑事訴訟的受案范圍和管轄。
(3)審判程序和舉證責任
2.非訴訟途徑,
(1)非訴訟途徑概說
非訴訟途徑的涵義。
非訴訟途徑的特徵。
(2)非訴訟途徑的種類
投訴、調解、裁決、仲裁、復議、申訴。
3.法律幫助
(1)法律服務
法律服務的涵義。
法律服務的機構:律師事務所、公證處、法律服務所。
(2)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的條件、法律援助的機構、法律援助的程序。
四、教學原則和方式方法
1.教學原則
(1)方向性原則。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堅持社會主義的教育方向。教學中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與解釋問題,確保理論觀點的正確性。
(2)知識教育與思想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向學生普及法律基礎知識是法制教育的基本任務,應當努力使學生了解和掌握我國憲法和一些主要的法律、法規的基本內容。同時,應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法制觀念教育,讓學生在學法的基礎上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增強法制觀念,做到自覺遵紀守法。
(3)學科性與綜合性相結合的原則。與其他德育課程相比,法律基礎知識足由多門法學分支組成的專業性很強的課程,也是一門綜合性的應用學科。在教學內容上不能過分強調學科的專業性、完整性、系統性,而應強調和體現它作為德育課的綜合性。要從德育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出發,確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提出教學要求,把學科性和綜合性有機地結合起來。
(4)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法律作為一種行為規范,與公民日常活動的聯系非常緊密。法律基礎知識的教學應注重理論聯系實際,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同時,應注意教育和指導學生用法,做到學以致用。
要多選用典型事例和案例進行教學,適度開展法律知識競賽、旁聽審判、模擬法庭、參觀考察、社會調查等活動。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積極、主動、自主地學習,提高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依法做事、依法維權、依法問違法犯罪作斗爭等實踐能力。
2.教學方法
(1)教學方法的選擇。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教師應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學生認知水平及思想狀況的差異情況,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
(2)教學方法的運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綜合採用學生主體參與的啟發式、直觀式、討論式及案例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特別要注意採用以例說法的方法,有條件的應積極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進行教學。
(3)教學方法的評價。評價教學方法要以實現教學大綱規定的教學目標為依據。鼓勵有所創新並取得實效的教學方法。
3.活動建議
配合教學內容,教師應利用課堂教學時間或社會實踐活動時間,有計劃地舉辦各種法制講座,組織學生開展旁聽審判、模擬法庭、社會調查、參觀訪問等實踐活動,並通過安排學生撰寫小論文、調查報告及總結等形式考核成績。
4.教學用具
教師應充分利用課本及教學參考提供的資料開展教學活動,並恰當使用電影、幻燈、照片、錄音、錄像及計算機教學軟體和校園網等進行輔助教學。
5.課時計劃及分配建議
┌———┬—————————┬———┐
│序 號│ 課 程 內 容│學 時│
├———┼—————————┼———┤
│ │法律基礎知識課介紹│ 2 │
├———┼—————————┼———┤
│ (一)│憲法 │ 2 │
├———┼—————————┼———┤
│ (二)│行政法 │ 3 │
├———┼—————————┼———┤
│ (三)│民法 │ 6 │
├———┼—————————┼———┤
│ (四)│經濟法5 │ │
├———┼—————————┼———┤
│ (五)│刑法 │ 5 │
├———┼—————————┼———┤
│ (六)│專業法 │ 3 │
├———┼—————————┼———┤
│ (七)│訴訟法 │ 6 │
├———┴—————————┼———┤
│ 復習考試 │ 2 │
├—————————————┼———┤
│ 機動 │ 2 │
├—————————————┼———┤
│ 合 計 │ 36│
└—————————————┴———┘
法律基礎知識一般每周2學時,總時數為36課時,其叫J教學時間32學時,復習考試2學時,機動2學時。
五、教材編寫和選用
1.教材的編寫、審查和選用
法律基礎知識課教材,由教育部統—組織編寫,在部分職業學校試用後由教育部組織審定。
各中等職業學校應選用國家審定通過的教材。未經批准,任何單位、組織和個人不得擅自組織編寫和推薦教材
2.教材的范圍
教材包括:課本、教學參考書、教學掛圖、音像教材、多媒體教學軟體、多媒體教學資料。
3.課本的規格
課本作為實施教學大綱的基本工具,必須按照教學大綱提出的教學目標,反映教學大綱規定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課本作為教與學的基本工具,應該圖文並茂,既有正文也有輔文、事例,應採用歸納與演繹、分析與綜合相結合的敘述方式,提供新穎活潑的版式設計,文中穿插思考題、判斷題,力求有利於教師教學,有助於提高學生閱讀興趣,便於學生學習理解。
六、學習評價與考核
1.評價目的
學習評價是通過確認學生的學習進度、學習水平、行為轉變的情況,以考查教學效果,為調節和控制教學過程提供決策依據。
2.評價原則
學習評價應遵循知識、能力和覺悟相統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
評價的范圍應包括學生對所學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的識記、理解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評價途徑
評價應採用書畫測評考試與日常觀察相結合的途徑進行。具體方式包括筆試、口試、具體案例分析、法律文書撰寫和實踐活動考查等。
4.評價標准
學習評價標准分為認知水平評價和運用能力評價。
認知水平評價分為「了解」、「識記」和「理解」三個層次,「了解」指知道有關知識和原理;「識記」指對有關的知識和原理能正確認識和表述;「理解」指在識記的基礎上,對有關知識和原理能較全面、深入地把握。
運用能力分為「舉列說明」、「分析判斷」和「實踐體驗」三個層次。其要求是在理解的基礎上,能恰當地舉出事例說明所學的知識和原理,並能在實踐活動中,運用所學的知識和原理分析、解決所接觸到的實際問題。
㈢ 求全套的人民版歷史必修一的教案,教師用的。
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一教案
http://www.flye.cn/ViewDownInfo-45187.html
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一教案
第6課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
Œ 感悟課標新理念
知識與能力目標:
了解羅馬在法制建設方面的主要成就,認識羅馬法律對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影響;了解羅馬重要法律制度的內容及影響,探討其在人類歷史進程中的作用及其影響。
過程與方法目標
分析羅馬法對於維系羅馬帝國的作用;從中西歷史發展的兩個方面比較羅馬法的影響。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習羅馬在法制建設方面的主要成就,認識羅馬法制是人類文明的寶貴遺產,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區、各國、各民族的文化傳統,汲取人類創造的優秀文明成果,進一步形成開放的世界意識。
研習教材重難點
【知識·梳理】
知識點1 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
1、概念
羅馬法是指公元前6世紀末至公元7世紀古代羅馬制定和實施的全部羅馬法律。它包括廣義和狹義兩個概念。廣義的羅馬法是指通行於羅馬統治地區的全部法律制度,狹義的則僅是指羅馬公民法。
2、羅馬法的演變發展過程
(1)從習慣法到成文法:公元前5世紀中期,由貴族組成的十人委員會制定的法律,鐫刻於十二塊銅表上,稱為《十二銅表法》,它標志著羅馬成文法的誕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貴族特權,保護了平民利益。
(2)從公民法到萬民法。公元前3世紀中期之前,羅馬法律的適用范圍僅限於羅馬公民,用來調整羅馬公民之間的關系,被成為公民法。它具有明顯的狹隘性。隨著羅馬的對外擴張,演變成為適應於羅馬統治范圍內一切自由民的法律,稱為「萬民法」。
(3)從零散到形成完整體系,查士丁尼一世在位時,成立專門的委員會編纂羅馬法,形成了法律匯編,統稱《民法大全》。它標志著羅馬法體系的最終完成。
【深化·拓展】
1、《十二銅表法》代表平民的利益么?為什麼說這是平民的勝利?
提示:這部法典內容廣泛,包括民法、刑法和訴訟程序等,它維護的是貴族的利益,但還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貴族特權,保護了平民的利益,因為貴族不能再像過去那樣隨意解釋習慣法來損害平民的利益了。
2. 萬民法產生的原因
提示:公民法和萬民法的區別在於前者是羅馬公民,後者是羅馬的一切自由民。轉變的原因是:羅馬在長期的擴張過程中,被征服者無法享受羅馬公民權,不受公民法保護;版圖的不斷擴大,商品經濟和貿易的發展,經濟活動中出現了許多新問題使原有的法律無法解決。這一變化過程是伴隨著羅馬的對外擴張而進行的。
【思考·提示】
學思之窗1 從這些法律條文中你發現了什麼歷史信息?
提示:羅馬《十二銅表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貴族的特權,白虎了平民的利益,但法律是統治階級的意志體現,是階級專政的工具之一,《十二銅表法》的內容主要是維護奴隸主貴族的利益,奴隸不享有同等權利。
【典例·展示】
例1下列對於羅馬公民法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是羅馬法律體系的統稱 B.公民法是早期羅馬法的主要內容
C.是一部具體的經濟方面的法律 D.對於維護羅馬社會的穩定起了重要作用
[解]:解答本題時對每一個題肢進行分析,同時知道羅馬法是一部綜合性的法律,本題就迎刃而解了。
[答]:C
[評]:本題是對基本歷史知識的考察,難度不大。
【應用·體驗】
1.下列事件發生在公元前6世紀末的是
A.《十二銅表法》的制定 B.羅馬帝國的建立
C.《霍阿騰西法》的制定 D.羅馬共和國的建立
2.《十二銅表法》的誕生是 ( )
A.平民與貴族斗爭的結果 B.長期對外擴張的結果
C.羅馬共和國建立的結果 D.法學家積極立法的結果
㈣ 誰有<刑事訴訟法>教案,賞100分.
《刑事訴訟法學》教案 (共計72學時)
第一編 導論
第一章 刑事訴訟法學概述
【課時數】
3學時
【本章內容】
本章對刑事訴訟、刑事訴訟法學的概念和相關問題作了系統的闡述。本章內容涉及刑事訴訟法學的有關基本概念,掌握刑事訴訟的概念、特徵與產生,了解刑事訴訟法的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和學科體系、刑事訴訟法的制定目的、根據和任務等,對於進一步開展刑事訴訟法學的學習,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在刑事訴訟的產生方面,本章追本溯源,從犯罪的概念出發,對私力救濟向公力救濟轉變的原因、過程等進行了描述,揭示了刑事訴訟產生的必然性及相關規律。
【本章要點】
學習本章內容主要掌握以下要點:
1、刑事訴訟與刑事訴訟法
2、刑事訴訟法的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和學科體系
3、刑事訴訟法的制定目的、根據和任務
第二章 刑事訴訟的歷史發展
【課時數】
3學時
【本章內容】
本章對刑事訴訟的歷史發展和相關問題進行了系統闡述。本章以歷史和地域為線索,系統介紹了外國古代彈劾式訴訟制度和神示證據制度,外國中世紀糾問式訴訟制度和法定證據制度,外國近現代糾問式訴訟制度和自由心證制度。還介紹了我國古代刑事訴訟法制的產生與發展,我國近現代刑事訴訟法制的沿革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產生與發展。
【本章要點】
學習本章內容主要掌握以下要點:
1、外國刑事訴訟法的的歷史發展
2、中國古代刑事訴訟法的歷史發展
第二編 基礎理論
第三章 刑事訴訟理論的基本范疇
【課時數】
6學時
【本章內容】
本章對刑事訴訟目的與刑事訴訟結構、刑事訴訟主體與刑事訴訟職能、刑事訴訟狀態與刑事訴訟法律關系、刑事訴訟行為與刑事訴訟條件和相關問題進行了系統闡述。保證刑法的正確實施,懲罰犯罪和保護人民,保障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安全,維護社會主義社會秩序,是我國刑事訴訟法的宗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刑事訴訟法的立法根據。保證准確、及時地查明犯罪事實,正確應用法律,懲罰犯罪分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積極同犯罪行為作斗爭,是刑事訴訟法的任務。刑事訴訟結構是指控訴、辯護和審判三方在刑事訴訟過程中的組合方式和相互關系。刑事訴訟行為是指訴訟主體或其他主體實施的構成訴訟程序內容的、可以產生訴訟上特定效果的行為。刑事訴訟條件是指法院對於起訴案件必須進行實體審理的訴訟關系所必要的條件。
【本章要點】
學習本章主要掌握以下要點:
1、刑事訴訟目的與刑事訴訟結構
2、刑事訴訟主體與刑事訴訟職能
3、刑事訴訟狀態與刑事訴訟法律關系
4、刑事訴訟行為與刑事訴訟條件
第四章 刑事訴訟的基本原則
【課時數】
8學時
【本章內容】
本章對刑事訴訟法原則的概念、特徵、功能。體系等進行了系統闡述。刑事訴訟法原則貫穿於刑事訴訟全過程,並對其具有普遍指導意義。本章系統闡述了刑事訴訟法原則的概念、特徵和功能,著重闡述了刑事訴訟法原則的體系。在立法體系方面,系統介紹了我國現行刑事訴訟法規定的相關原則的內容和意義;在理論體系方面,吸收了我國學者在此領域的新近研究成果,對國際上通行的刑事訴訟法原則進行了系統論述。最後還介紹了我國刑事訴訟的特有原則。
【本章要點】
學習本章應掌握以下主要內容:
1、概述
2、普遍適用的基本原則
3、我國刑事訴訟的特有原則
第五章 刑事訴訟證據
【課時數】
10學時
【本章內容】
本章對證據的概念和屬性、證據制度、證據規則等相關問題進行了系統闡述。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一切事實都是證據。證據具有客觀性關聯性和可采性的特徵。刑事訴訟活動的過程,本質上是運用證據證明案件事實的過程,從立案、偵查到起訴、審判等,都離不開證據。因此,正確認識證據的概念和屬性,對於正確收集證據、審查證據和認定證據,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證據制度是法律關於什麼是證據、證據的來源、種類、舉證責任、證據的收集、審查、判斷和運用的原則、要求、方法、程序等規范的總稱。證據制度是司法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同的社會制度決定著不同的證據制度。在人類司法文明史上先後出現了神示證據制度、法定證據制度、自由心證制度等不同特點的證據制度。司法活動中的證明,是運用證據資料按照思維邏輯判斷某種事實真相的過程。為了防止主觀臆斷,保證判斷的准確性,對於證據的取捨與運用,不能不受某些規則的制約。這些規則在法律上體現為證據規則。因此可以說,規定證據收集、證據運用和證據判斷的法律准則即為證據規則。證據規則的存在及其內容首先受到訴訟基本結構的制約。現代訴訟中的證據規則,大都源自當事人主義對抗式訴訟,如:傳聞證據排除規則、違法證據排除規則等。刑事訴訟中的證明,是司法機關及有關的訴訟參與人運用證據查清、闡明和確定案件事實的一種訴訟活動。訴訟證明的主體是特定的,它是司法機關和訴訟參與人的共同活動,司法機關需要訴訟參與人的配合,訴訟參與人對案情的認識和說明,又需要司法機關最終加以確認。訴訟證明貫穿於整個刑事訴訟活動的始終,在立案、偵查、起訴和審判及至執行階段,都離不開訴訟證明活動。訴訟證明的任務是特定的,其最終目的在於闡明或確定案件的真實情況。因此,刑事訴訟證明包括證明什麼、誰來證明、證明需要達到什麼樣的程度,即證明對象、證明責任和證明標准三個主要問題。
【本章要點】
學習本章應掌握以下要點:
1、概述
2、刑事訴訟證據的分類
3、證據規則
4、刑事訴訟證明
第六章 刑事辯護與代理
【課時數】
2學時
【本章內容】
本章對辯護和代理制度作了系統闡述。我國的辯護制度由憲法和刑事訴訟法確定。在我國,擔任辯護人的人不限於律師,還包括人民團體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單位推薦的人,以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監護人、親友。辯護律師可以在偵查階段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援助;審查起訴階段,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在正式委託辯護人參加訴訟。辯護人的責任就是根據事實和法律,提出證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罪輕或者減輕、免除其刑事責任的材料和意見,維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權益。辯護人在刑事訴訟中享有獨立的訴訟地位,法律賦予了辯護人查閱案卷,與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會見、通信以及調取證據等權利。司法機關必須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辯護權的實現。為此,我國還確立了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刑事代理也是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的重要措施之一。刑事代理不同於刑事辯護,代理人的訴訟權利依賴於當事人的授權,受當事人授權范圍的制約。
【本章要點】
學習本章內容時,主要應掌握以下要點:
1、刑事辯護制度
2、刑事訴訟代理制度
第七章 迴避
【課時數】
2學時
【本章內容】
本章系統地闡述了我國刑事訴訟中的迴避問題。迴避是訴訟中的一項重要制度,是實現刑事訴訟公正的前提和保障,也是當事人所享有的基本訴訟權利之一。各國刑事訴訟法對此均有規定。我國刑事訴訟法也不例外,比較詳盡地規定了迴避的種類、理由、適用人員以及適用迴避時所應當遵守的程序。
【本章要點】
學習本章內容主要掌握以下要點:
1、迴避制度概述
2、迴避的適用條件和范圍
3、迴避的程序
第八章 附帶民事訴訟
【課時數】
2學時
【本章內容】
本章對附帶民事訴訟作了系統闡述。附帶民事訴訟,是人民法院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根據自訴人、被害人和人民檢察院提出的請求,在依法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同時,為解決被告人直接造成的物質損失的賠償而進行合並審理的訴訟活動。通過附帶民事訴訟制度,有利於保護國家、集體的財產和公民個人的合法經濟利益,有利於貫徹訴訟經濟原則,簡化訴訟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有利於全面、正確地處理案件。附帶民事訴訟的提起,以刑事案件成立為前提,原告人要求賠償的損失必須是因犯罪行為造成的物質損失,不能是精神損害。附帶民事訴訟應當在一審宣告判決前提出,在訴訟中,人民法院對民事問題的處理要遵循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
【本章要點】
學習本章內容主要應掌握以下幾點:
1、附帶民事訴訟概述
2、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
3、附帶民事訴訟的提起和審判
第三編 程序論
第九章 管轄與立案
【課時數】
4學時
【本章內容】
本章系統地闡述了刑事訴訟管轄和立案的概念、原則等有關問題。管轄是司法機關在受理刑事案件許可權上的一種分工,它包括立案管轄和審判管轄。立案管轄主要解決公、檢、法三機關在直接受理刑事案件上的分工,審判管轄主要解決人民法院系統內部在受理第一審刑事案件上的分工。審判管轄又分為級別管轄、地區管轄和專門管轄。任何刑事訴訟活動的進行,都首先是從確定管轄開始的。准確確定案件管轄,是順利開展刑事訴訟的前提。而且對刑事訴訟中的立案程序進行了系統闡述。
立案是公檢法機關在接到控告、舉報和犯罪人自首的材料後,經過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發生,並且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時,依法決定作為刑事案件交付偵查或審判的一種訴訟活動。立案,是刑事訴訟活動的開始,是刑事訴訟過程中的一個獨立階段。立案是一個過程,是由一系列訴訟活動組成的訴訟程序,它不僅包括對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材料的接受等內容,而且包括對材料的審查、處理與監督。有犯罪事實且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是立案的法定理由和條件。司法機關對立案材料經過審查後,分別情況作出立案或不立案的處理。
【本章要點】
學習本章內容主要掌握以下要點:
1、管轄與立案的關系
2、管轄的種類
3、立案的條件和程序
第十章 偵查與強制措施
【課時數】
10學時
【本章內容】
本章對偵查程序和強制措施進行了系統闡述。
偵查是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在辦理刑事案件過程中,依照法律進行的專門調查工作和採取的有關強制性措施。偵查是刑事訴訟中的獨立訴訟階段,是公訴案件的必經程序,是提起公訴和審判的基礎。詢問犯罪嫌疑人、詢問證人、被害人、勘驗、檢查、搜查、扣押、鑒定、通緝等,是重要的偵查行為,必須嚴格依法進行。律師在偵查階段可以介入訴訟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幫助。偵查終結的案件,如果證據不充分,事實不清楚,可以依法補充偵查。人民檢察院對偵查活動有權依法監督。
強制措施是刑事訴訟中的一項重要制度,本章對此作了系統闡述。我國刑事訴訟中的強制措施,是指公、檢、法機關為了保證刑事訴訟活動的順利進行,依法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現行犯和重大犯罪嫌疑分子採取的強制性限制人身自由的方法。強制措施有拘傳、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拘留和逮捕五種。拘傳是司法機關強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到案接受訊問的措施,每次拘傳時間最長不得超過12小時。取保候審是司法機關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擔保,保證不逃避、妨礙偵查、起訴和審判,並隨傳隨到的一種措施,取保的期限為12個月。監視居住是司法機關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得離開指定的處所,並對其予以監視的措施,監視居住的期限為6個月。拘留由公安機關和人民檢察院在緊急情況下使用,最長時限不超過37天。逮捕是最嚴厲的強制措施,由人民檢察院批准或決定,或由人民法院決定,由公安機關執行。適用逮捕必須嚴格遵守相關條件,嚴禁濫捕。
【本章要點】
學習本章內容主要應掌握以下要點:
1、偵查與強制措施的關系
2、偵查行為與偵查程序
3、偵查終結
4、人民檢察院對直接受理的案件的偵查
5、偵查監督
6、強制措施
第十一章 起訴
【課時數】
4學時
【本章內容】
起訴是指人民檢察院或者被害人以及其他依法有權要求人民法院對犯罪事實進行確認並追究犯罪人刑事責任的行為。我國刑事起訴分為公訴和自訴兩種。公訴是人民檢察院代表國家向人民法院起訴;自訴則是公民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我國公訴機關在公訴程序前要對公訴案件進行實體和程序審查,對於構成犯罪、證據確實充分、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提起公訴;對於不構成犯罪的、證據不足的、或雖構成犯罪但可以免予刑事責任的,依法作出不起訴決定。公民個人自訴應遵循《刑事訴訟法》的有關決定。
【本章要點】
學習本章應掌握以下要點:
1、起訴概述
2、提起公訴
3、不起訴
4、自訴
第十二章 審判
【課時數】
8學時
【本章內容】
本章對第一審程序、第二審程序、死刑復核程序、審判監督程序的相關問題進行了系統闡述。
第一審程序是人民法院對刑事案件進行第一審審判時必須遵守的訴訟程序,分為公訴案件的第一審程序、自訴案件的第一審程序和簡易程序。第一審程序的任務,使人民法院對已經受理的案件,在公訴人、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通過法庭審判,全面審查核實各種證據,查清案件事實真相,根據刑法的有關規定,確定被告人是否有罪,應否懲罰,以及如何裁量刑罰。作為基礎程序,第一審程序分為開庭、法庭調查、法庭辯論、被告人最後陳述、評議與宣判五個階段。用簡易程序審理時,上述程序可以簡化,以提高審判效率。自訴案件的審判程序有自身特點,可以調解、和解和撤回自訴,被告人可以提起反訴。
第二審程序是第二審法院根據上訴或抗訴,就第一審法院尚未生效的裁判所認定的事實和適用的法律進行審理時所適用的程序。它是刑事訴訟中一個獨立的訴訟階段。有權提起上訴的人員有:自訴人、被告人、或者他們的法定代理人,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以及經被告同意的辯護人、近親屬。有權提出抗訴的機關是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第二審人民法院就第一審判決認定的事實和適用的法律進行全面審查,不受上訴或抗訴范圍的限制。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案件時,採用開庭審或不開庭審方式,遵守上訴不加刑原則,分別情況作出維持原判、改判和發回重審的處理。
死刑復核程序是指最高人民法院或高級人民法院對判處死刑的案件進行審查核準的一種特別審判程序。死刑復核程序審理的對象是按照其他審判程序審結的判處被告人死刑或死緩的案件。死刑復核程序的任務,是有復核權或核准權的人民法院,對報請復核的判決或裁定,在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上是否正確進行全面審查,依法作出是否核准死刑的決定。有權對死刑案件進行復核的法院是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級人民法院。死刑復核程序分為兩種:一是判處死刑立即執行案件的復核程序;二是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案件的復核程序。
審判監督程序,是審判監督的重要方式,是為了糾正已經生效的錯誤裁判而設置的一種特殊程序。提起審判監督程序的材料來源包括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的申訴,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自己發現的錯誤,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提出的有關糾正錯案的議案,人民群眾的來信來訪,等等。有權提起審判監督程序的主體包括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和審判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和上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和上級人民檢察院。提起審判監督程序的理由包括原判決、裁定在認定事實上確有錯誤、適用法律確有錯誤以及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等。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
【本章要點】
學習本章應當掌握以下要點:
1、審判概述
2、第一審程序
3、第二審程序
4、死刑復核程序
5、審判監督程序
第十三章 執行
【課時數】
4學時
【本章內容】
本章對執行程序進行了系統闡述。執行是指將人民法院已經生效的判決、裁定付諸實施的活動。執行是刑事訴訟的最後階段。刑事執行中屬於訴訟活動范疇的內容包括交付執行和變更執行。交付執行是指人民法院將已經生效的判決、裁定交付有關機關執行。變更執行是指在執行過程中,出現了法定情形,需要變更原裁判所確定的執行內容、方法或場所。刑事執行主體包括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拘役所和監獄等。根據我國法律規定,上述各機關分別行使不同的刑罰執行權。人民法院負責死刑、沒收財產刑、罰金刑、無罪判決和免刑判決的執行;公安機關負責管制、剝奪政治權利、緩刑、假釋、監外執行等判決、裁定、決定的執行;拘役所負責對拘役判決的執行;監獄負責對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緩期二年執行裁判的執行;人民檢察院負責執行監督。
【本章要點】
學習本章應注意掌握以下要點:
1、執行概述
2、各種刑罰的執行
3、變更執行的程序
4、人民檢察院對執行的監督
第十四章 特殊程序
【課時數】
6學時
【本章內容】
本章對未成年人案件訴訟程序、涉外刑事訴訟程序與司法協助制度、刑事賠償程序進行了系統闡述。
未成年人案件訴訟程序是不同於刑事普通程序的一種特別程序。由於未成年人在生理、心理方面均不成熟,其犯罪動機相對簡單和盲目,而且其矯正起來較成年人要容易,因此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不僅在定罪量刑方面與成年人要有所不同,而且在訴訟程序上也要適應未成年人的特點,適用與普通程序不同的特別程序。訴訟程序應注意教育、感化和挽救,堅持分案處理和不公開審理等原則。
對涉外刑事訴訟程序與司法協助制度進行系統闡述。涉外刑事訴訟程序是刑事訴訟程序之一,它也適用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般程序。但因其程序有涉外因素,法律對此有些特殊規定。這些特殊規定主要在於涉外刑事訴訟原則、當事人國籍的確認、涉外刑事訴訟的管轄、涉外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以及司法文件的送達等方面。刑事司法協助的法律依據主要有國際條約、國際公約和國內法的規定。我國主張廣義上的刑事司法協助,因此,公、檢、法機關都是刑事司法協助主體。
刑事賠償程序是指公安司法機關在刑事訴訟中錯羈、錯判,致使公民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由國家給予其經濟賠償的一種法律制度。刑事賠償的范圍包括對侵犯人身權的賠償和侵犯財產權的賠償。我國《國家賠償法》還規定了不適用刑事賠償的情形。本節還介紹了刑事賠償的程序以及刑事賠償方式、計算標准及費用。
【本章要點】
學習本章應注意掌握以下內容:
1、未成年人案件的訴訟程序
2、涉外刑事訴訟程序與司法協助制度
3、刑事賠償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