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商法的歷史

商法的歷史

發布時間: 2020-12-20 02:08:09

① 試述經濟法產生的歷史必然性

自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經濟法從產生到發展已有近百年的歷史.盡管如此,法學界對經濟法是否是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仍然爭論不休.否定派認為由於經濟法不存在獨立的調整對象與調整方法,因此它不可能成為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而肯定派則主要從社會實踐角度尤其是克服市場失靈來論證經濟法是一個獨立的新興的法律部門.從表現上看,兩大不同觀點的爭論似乎只是局限於經濟法是否是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問題上;其實,從更深層次上看,二者實際上是對經濟法產生的必然性認識上存在截然相反的觀點.本文擬對傳統經濟法理論有關經濟法產生的必然性研究進行修正與完善來進一步論證經濟的產生與發展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必然結果.
一、市場失靈現象分析
(一) 市場存在失靈情形
市場,原本意義上是指人們交換物品的場所,後來逐步演化為一種社會資源配置機制.偉大的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曾經將它比作

「看不見的手」,並且認為如果沒有任何外力的干預,這只手可以引導人們在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時使社會利益最大化,這就是所謂的無形之手理論.[①]雖然市場是人類社會迄今為止發現的最為有效的資源配置方式,但它並不像無形之手理論描述的那樣是萬能.以庇古等人為代表的福利經濟學家通過規范分析得出,由於壟斷、外部性和社會不平等是內生於自由競爭市場卻又市場自身無法解決的問題,因此市場是存在缺陷的,無形之手是會失靈的.[②]市場失靈(Market

Failure),又翻譯為市場失敗,它一般是指市場機制在一定場合下會導致資源不適當配置,使自由的市場均衡背離帕累托最優狀態.市場出現失靈的情形並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從哲學角度來講,事物的兩面性以及發展變化原理說明市場不可能一直是完美無暇的,當市場運行環境變化發展達到一定階段時,市場本身存在的缺陷必然會暴露出來,市場也就出現失靈情形;現代經濟學理論研究和社會實踐也證明:在現代經濟環境下,由於公共產品、外部性、壟斷(包括自然壟斷)、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均衡等因素的作用,單一的市場資源配置機制不可能完成良性市場秩序的建設任務.[③]現代市場失靈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形式:⑴收入與財富分配不公;⑵外部負效應問題
;⑶競爭失敗和市場壟斷的形成 ;⑷失業問題 ;⑸區域經濟不協調問題 ;⑹公共產品供給不足
;⑺公共資源的過渡使用等等.這些表現形式都是市場內部矛盾激化的必然產物,市場失靈也是客觀存在的經濟規律之一.

(二) 市場失靈是一種抽象的表述
市場失靈是人們對市場無法完成全部社會資源配置的經濟現象所作地一種抽象語言概括.它雖然在形式上具有普遍性的,但其各自內容卻往往具有相對的特定性.這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不同階段的市場失靈的程度與具體表現形式有所不同.作為一種社會資源的配置機制,市場本身的功能是有限的.當市場運行的環境對市場本身的要求越來越高時,市場的相對缺陷也就暴露的越多,市場也就越發顯得失靈甚至出現完全的癱瘓.西方國家的的社會發展過程就是最好的證明.當西方資本主義剛剛擺脫封建制度的約束時,由於當時的經濟運行環境要求相對較低,市場幾乎能夠完成所有的社會資源的配置.正是在這種特定的社會環境下催生了亞當斯密的無形之手理論,它濫觴於整個古典經濟學時代.好景不長,伴隨著商品經濟由低級向高級的發展,市場失靈日益嚴重,例如弱性的交易規則導致欺詐泛濫逐步上升到商行為的不規范導致交易費用的大幅度增加直至出現1933年資本主義的經濟大危機.第二,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市場失靈也有差異.由於各個國家或者地區的生產力發展水平有所不同,因此市場失靈在這些國家和地區間表現的也有很大的差異.有的國家或者地區的市場失靈已經達到了政府公權必須赤裸的光明正大的進行干預的地步,目前世界上經濟比較發達的國家或者地區大部分屬於這種類型;而有的國家或者地區尚還處於市場自由配置的末期階段,這種情形一般發生在經濟比較落後的中小國家.值得指出的是,即使經濟發展水平基本處於同一層次的國家或者地區,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它們之間市場失靈具體情況也是不盡相同的,往往表現出帶有個性色彩.研究市場失靈的相對特定性對於我們界定不同國家或者地區的經濟發產生與發展有著深刻的意義,它表明不同國家或者地區的經濟法產生與發展的具體時間是不盡相同,對經濟法產生時間進行籠統下結論的做法是不科學的.

市場失靈作為一種社會經濟現象的抽象表述,它本身具有客觀性,它不以人們的發現與否而改變存在.人們能夠認識到市場也會失靈的意義就在於能夠充分發揮人類的主動性去創造條件來逐步改變市場失靈的存在形式,逐步減輕其給社會帶來的副面影響.但人類不可能徹底的消除市場失靈,除非人類社會不存在商品交換.認識與肯定市場失靈的客觀性對於我們研究經濟法的產生必然性具有根本性的意義.我國傳統的經濟法理論一般都是以公共福利理論的「市場失敗」論作為經濟法產生的必然性的最基本理由.筆者認為,雖然我國傳統的經濟法理論基本上清楚闡述了經濟法產生的必然性,但是其本身的表達方式和推理邏輯上需要進行局部的修正與完善,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學科之間的爭論.
二、經濟法產生的必然性
(一)市場失靈催生相應的法律部門產生
市場失靈是對社會資源優化配置機制的反動,它往往會給經濟的發展帶來巨大的副面影響.因此當市場秩序與社會經濟發展出現明顯的不協調時,政府必然會採取一定的措施與手段進行的干預,制定相應的法律便是其中重要手段之一.由於市場失靈在不同階段有著不同表現,因此不同時期針對市場失靈的立法也有所不同.有的學者對此進行作了一定的歸納與總結,他認為「伴隨著商品經濟由低級向高級發展,交易費用逐漸增大,民法商法、經濟法相繼產生.其產生的軌跡具體呈現為:首先,平等交易主體之間因欺詐、違約等行為導致的交易費用增加,不具體強制性的交易規則演變成具有強制性的民法規范,以保證交易規則被遵守,降低整個社會的交易費用;其次,市場主體規模擴大,內部交易費用增加,商行為不統一、不規范導致交易費用增加,商法產生並從民法中獨立出來;再者,交易費用繼續增加、市場經濟秩序崩潰,以政府公權力直接干預市場交易行為和間接調空宏觀經濟的經濟法產生.」[④]依據上述觀點,我們可以得出市場失靈催生了民法、商法和經濟法三個法律部門的相繼產生這樣的結論.
(二)經濟法是一個獨立的不可替代的法律部門
通過前面的分析,市場失靈理論已充分的證明了相關法律部門產生的必然性.目前,雖然法學界對民法與商法的關系還存在一定的爭議,但總體上還是沒有經濟法是否是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爭論的那麼激烈.肯定派與否定派是針鋒相對,各執一詞.從爭論的結果上來看,如果從純粹的傳統理論分析,否定派則佔有很大的優勢;如果從社會實踐來看,肯定派則佔有上風.這場爭論實質反映了理論與實踐的脫節.因此,不少學者對此進行了深刻反思與檢討並試圖尋求新的理論來論證經濟法部門的存在.筆者認為,既然市場失靈理論已經證明相關法律部門產生的必然性,那麼我們就應該從社會現實來討論經濟法的存在情況,而不是固守和套用傳統的理論.由於所謂的法律部門本質上只不過是學者根據大量已經存在某類法律規范而在理論上對它們所作的一種抽象上的歸納與表述,因此討論一個法律部門是否存在,其最直觀有力的依據就是看看相關法律規范是否大量存在;如果社會現實客觀存在大量的某類法律規范,那麼該法律部門就是獨立存在的.民法和刑法兩個法律部門的形成與發展已經充分證明了這一點.以此為標尺,經濟法作為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則是客觀存在的,因為從目前社會現實來看,無論是我國還是其它相對發達國家都現實的存在數量相當多經濟法律規范.理論源於實踐.既然社會實踐中客觀的存在經濟法部門,那麼理論上則一定可以得到論證.通過前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市場失靈必然催生一大批法律和一系列法律部門的產生與發展,這就不可避免地出現新老法律部門的分離和新興的法律部門的獨立.雖然新興的法律部門產生並不是一蹴而就,其往往有個發展過程;但也正是在這些過程中,法律部門體系逐步發生巨大演變.從諸法合體到刑民分裂,進出現民商分離…….社會環境的變化發展註定法律部門體系不是一成不變.當社會發展到傳統的法律部門無法包容時,新興的法律部門則應孕而生.民法如此,經濟法亦是如此.自19世紀後半葉開始到20世紀30年代,西方社會發生了巨大變化.傳統現存的法律對現實的調節與控制越來越顯得力不從心,社會現實呼籲新類型法律的產生以彌補現存法律的漏洞與不足.這種現象最先出現在美國的1933年的經濟大危機中,羅斯福新政就是最好的證明.在羅斯福新政時期,美國政府制定了大量的與傳統立法風格迥異法律.學者將這些眾多而且帶有政府幹預內容這一共性的法律籠統稱為經濟法.經濟法無論是在形式上還是本身的內容都是民法、商法等傳統法律部門無法包容.對於這點,我國很多學者的著作已經做了很多的比較與論述,這里就不贅述了.但值得補充的是有關經濟法與行政法的關系問題.在討論經濟法是否是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時,我國曾經出現經濟行政法論之說.筆者認為,該理論的最大缺陷就在於混淆經濟法與行政法產生的根源.行政法產生的根源與刑法一樣,主要基於顯示國家主權;而經濟法的產生則是基於市場失靈.政府因市場失靈而所做的行為與政府基於國家主權而所做的行為在本質上有著根本的差異.前者是政府與市場的博弈;而後者是政府對公民的統治.所以,我們不能因為活動主體的競合而否定經濟法的獨立性.
經濟法的獨立性並不意味著對其它否定法律部門的否定.正如科斯所指出的,在不同的經濟環境下,降低交易費用的法律方法可以有多種選擇.作為市場失靈催生的法律部門,民法、商法、經濟法有各自獨立存在的價值.
(三)經濟法產生的絕對必然性與相對偶然性
市場客觀上是會失靈的,市場失靈需要大量的法律來矯正,而這些法律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傳統的法律部門所無法涵蓋,這些法律又被很多學者命名為經濟法.因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即經濟法的產生是客觀必然的,而且具有絕對性.它是市場失靈的抽象普遍性的重要表現和必然結果.只要當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的市場失靈達到一定的程度時,經濟法必然應社會發展需求而產生.認識到市場失靈與經濟法產生的絕對必然性對於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的超前立法有很大的指導意義.但值得指出的是,超前經濟法立法並不意味著對市場失靈導致經濟法產生理論的否定,因為超前的經濟法立法目的還是在於規制市場失靈.
哲學原理告訴我們,絕對的必然性與相對的偶然性是有機統一的.肯定經濟法產生的絕對必然性並不能否定其產生的相對偶然性.所謂經濟法產生的相對偶然性是指不同國家或者地區的經濟法產生時間和方式往往因各種具體因素的影響呈現很大的差異,它是市場失靈的相對特定性的表現與必然結果.認識到經濟法產生的相對偶然性對於我們解決經濟法產生的時間爭議問題有很大的現實意義.經濟法產生具有相對偶然性說明了籠統討論經濟法產生時間的做法非科學性.

結束語
掐指一算,有關經濟法獨立性之爭已有將近上百年的歷史.適度的理論崢嶸能夠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但如果忽視現實而過度的進行理論爭議則適得其反.客觀規律和現代社會實踐已經證明了經濟產生與發展的客觀必然性.因此從理論研究的社會目的角度來看,有關經濟法的獨立性問題有必要畫上一個相對完美的句號.

摘自網路網友,謝謝。

② 中國歷史上各朝代的法律是不是都以刑法為主,其他法律(像商法,民法等)比較少請說的具體點,謝謝

是的,我國歷史上都是刑事民合一,沒有所謂的單一的民法和商法,當然也專沒有所謂屬單一的刑法,我國人民都是把法律當做法律,並沒有部門法的概念,這些部門法的概念到了近代清末立法的時候才有的。我國歷史上一般是就只有一部法律,裡面既有刑法又有民法商法,一般是不分的,這是因為過去我們都把法律當做一種暴力統治的工具,是用來統治人民的,所以根本就沒想到要分,分也是從國外學來的。

③ 誰知道國際商法的發展歷史 現狀 前景

國際商法是一門古老的法學學科,並且不斷發展。其調整范圍由原來的商事交易范圍擴大到貿易管理規范,從性質上已不再限於私法;由貨物買賣擴大到技術貿易、服務貿易。與國內法相比,其淵源不僅包括國家立法、國際條約,還包括沒有當然約束力的國際慣例。商人之間的國際貿易越來越受到國家乃至國際組織制定的規范的影響。自然人、法人、其他經濟組織、國家、國際組織,都是國際貿易舞台上的主角。
國際商法是國家間商事交往發展到一定規模後產生的。11世紀起,隨著歐洲商業的復興和發展,在地中海沿岸出現了一些國際性的商業中心城市,這些城市中的商人從封建領主那裡買得了自治權,組建商人法庭,適用他們在商事交往中形成的習慣規則調整商事交易關系,由此而形成的法律被稱為「商人法」,以區別於當時佔主導地位的封建法、教會法等法律體系。後來,隨著歐洲航海貿易的發展,商人法逐步擴及到西班牙、法國、英國、德國等國家,實際上成了商人在歐洲各地港口或城市用以調整他們之間經濟貿易活動的法律和國際慣例。商人法從產生之時起就與當時佔主導地位的封建法、教會法截然不同,以自己特有的調整對象和調整手段成為一個特殊的、獨立的法律部門。這種打破地域限制的跨國界商事交易法的形成和發展,極大地促進了歐洲各國間的經濟貿易往來,為各國商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法律環境,而國際商事交易的發展反過來又為國際商法的進一步完善提供了物質基礎。具有國際性的商人法被納入主權國家國內法體系後,使得各國國內商法成為調整本國對外商事關系的重要規則。但是,各國的商法不但很難充分涉及國際商事方面的問題,而且其中某些法律規定甚至與傳統的國際商事慣例背道而馳。國家法越多,各國交往中的法律沖突也越多,在發展國際貿易方面的法律障礙也越多。盡管這些法律沖突可以按照國際私法規則予以解決,但畢竟給順利進行國際商事交往增添了麻煩和障礙。因此,從19世紀末起,在國際商事交易活動日益發展的形勢下,各國政府都積極介入了統一國際商事交易規則的工作,使國家成為推動傳統國際商法變革的最重要力量。國家參與制定的條約、公約已取代國內立法和國際商事慣例成為國際商法最重要的淵源,正是在國家的推動下,各國之間涉外商法的差異日漸縮小,國際商法的內容也不斷豐富和完善,國際商法統一化進程日益加快,為適應並促進國際經濟一體化發揮了積極作用。國際商法淵源結構的變革推動了傳統法學的變革,正是在國家成為推動國際商法變革的最重要力量的歷史背景下,二戰後興起了一門專門研究國際經濟關系中「重要而突出的法律關系,即以國家為主體的法律關系的新興的學科———國際經濟法學」。國際經濟法的發展必將會推動國際商法在更高水平上的變革與統一化進程。目前,國際商法在法律淵源方面已形成了國際條約、國際貿易慣例(兩者我們可合稱為國際法淵源)、國內法並存的局面。

④ 民法和商法的關系

民法與商法的關系無論在理論上還

是在實踐中都是一個富有爭議的問題,它不但影響到我國民商法學科的發展前景,而且也決定了我國民法典制定的理念和思路。本文試從民商關系的角度對我國民法典的編纂體例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以就教於各位同仁。

一、傳統民商分離的歷史功績及其局限性

(一)民商分離的涵義及其歷史沿革

民商分立又稱民商分離,它有兩層含義:一是就立法體系而言,在民法典之外另定單獨商法典;二是就法律運行機制而言,由民法和商法共同實現對經濟關系的調整,民法和商法各自獨立而又相互依存。從大陸法系主要國家民商法律制度的歷史沿革來看,「民商分立的模式之所以至今仍占支配地位,不僅由於傳統,而且還有某些理論依據」。[1]

如果追溯民商分離的發展歷史可以看出,雖然商事習慣和商事規則很早就已出現,但商法真正作為一個法律部門而獨立存在卻是近代的事情。商事關系的產生是生產力發展和社會分工的結果。羅馬法作為商品生產社會的第一部世界性法律確定了簡單商品所有者的一切本質的法律關系。但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市場范圍的擴大,面對紛繁復雜的商品經濟關系,以民法為基本內容的羅馬法開始有捉襟見肘之感。對此,伯爾曼認為:「無論是重新發現的羅馬市民法,還是僅僅殘存的羅馬習慣法,包括萬民法,都不足以應付在11世紀晚期和12世紀出現的各種商業問題。」[2]由此產生了對商法的需求。而在商法制度的構建和商法體系的完成方面,商人無疑發揮了重大作用。商人們在長期的交易中摸索出一套規則,即商業習慣。商業習慣在商人們之間有類似於法律的效力,商人自治團體按照已經發展起來的商業習慣解決商人間的糾紛,並發展起自已的司法系統———參與裁判制的商事法院。因此,在某種意義上說,「作為那個時期的特徵,商法最初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雖不是全部———是由商人自身完成的。」[2]作為最早出現的義大利商人習慣法主要根據的是羅馬法,運用了羅馬法的法律術語和權利義務觀念,並吸收了教會法的善意、公平交易和信守合同的道德觀念,它構成了近代商法的基礎。中世紀末,特別是16世紀以後,隨著商品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歐洲的一些國家封建勢力逐漸衰落,中世紀占統治地位的寺院法開始被廢棄,統一民族國家逐步形成。隨著國家干預商事事務的強度不斷增大,商事習慣法逐漸被國家的商事法所取代,從而導致在歐洲大陸相繼出現了1807年的《法國商法典》、1817年的《盧森堡商法典》、1829年的《西班牙商法典》、1888年的《葡萄牙商法典》、1838年的《希臘商法典》、1838年的《荷蘭商法典》、1850年的《比利時商法典》、1865年和1883年的《義大利商法典》、1900年的《德國商法典》等,並由此形成了所謂的民商分離立法模式。

(二)民商分離的歷史功績

民商分離既是一種科學的法律體系劃分,帶有較多的主觀色彩;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適應了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從理論上說,將民法典與商法典分立的體例,是一種符合經濟生活對法律調整的不同需求的體例,這不僅使民法與商法各自發揮其應有的效用,而且使商法的調整對象、調整方法、基本原則及其特有的立法技術全方位地為人們所了解、知曉並加以應用,這對樹立重商揚商的法律觀念具有重大意義。[3]具體說來,民商分離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民商分離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從法律上對資本主義經濟關系進行了鞏固和加強。商法與市場經濟密切相聯。與民事主體不同,市場經濟主體是以從事營利性活動為其唯一存在目的的經濟人——商人。經濟人必須具有理性,能通過成本—收益或趨利避害原則來對其面臨的一切機會和目標及實現目標的手段進行優化選擇。營利是商人據以從事經營活動的終極目的,是商人的根本價值追求,是商法調整的市場經濟的價值基礎,也是評判市場主體經營活動是否合乎市場經濟本質要求的標准。在這個意義上,一切商法制度的設計都應當而且必須考慮商事行為的營利性這一要求,盡可能減少市場運作過程中的交易成本和制度成本。就立法實踐來說,整個商法制度的設計都是為了滿足商事主體的營利性要求。整個商法的運行過程也表現為對各種利益關系的平衡、選擇和取捨,並通過權利和義務對各種利益進行規范和調整。如果說民法對商品交換的一般性調整為商事關系的調整提供了基礎的話,那麼,商法則對營利性的經營活動形成的經濟關系予以專門性調整,營利調節機制是它特有的方式。商法把營利視為自己的宗旨,創造了自身的價值體系和新的原則。[4]

第二,民商分離促進了整個社會立法技術的提高。一般而言,民法規范為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提供了一般的行為規則,這些一般行為規則是對整個市民社會及其經濟基礎的抽象和概括,是人們理性思維的結果,一般較為合理也較為穩定。正是基於這種調整對象的性質和特徵以及調整手段的特點所決定,因此民法條款絕大多數屬於倫理性條款。不僅如此,自羅馬法特別是德國民法典之後,民法非常注重對概念的使用及對概念的界定。但民法概念卻具有相當的彈性和不確定性,典型的如作為民法基本要求的公平和誠實信用、判斷行為效力的善意和惡意、確定行為人是否承擔責任的過錯等概念,都具有相當的靈活性。而商法則不然,商法規范則要求所使用的概念應具有明確肯定性和不可產生歧義性。商法最早起源於「商人法」,從它產生伊始就具有專門性及職業性,而後雖經多次進化,「商人法」發展成為「商行為法」,但商法的基本特質並沒有變化。商法始終是對市場經濟的直接調整,可以說,市場經濟的基本內容、基本規則及基本運作方式翻譯成法律語言就構成了商法規則。有什麼樣的市場交易方式和市場交易內容,就相應有什麼樣的商法規范進行調整。由此決定了商法規范必然具有很強的操作性、技術性,並且這些技術性規范不能簡單地憑道德倫理意識就能判斷其行為效果。可以說,若沒有大量技術性規范的有效調整,商法的營利性和商法宗旨均難以實現。

第三,民商分離促進了法律規范的國際化運動。從歷史淵源方面來看,早期商法在西歐中世紀商人習慣法時代就具有一定的國際性。商法本屬於國內法,它所調整的對象主要是國內商事法。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國際交往的加強和國際貿易的發展,許多商事關系中都涉及到國外主體或其它涉外因素。不僅如此,商法所調整的市場經濟本身就具有良好的成長性和顯著的跨地域性,一國市場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它國經濟的發展,任何一國要想採取閉關鎖國的政策不依賴其它國家而獨立發展幾乎已不可能。因此,國內商法也就不能再局限於本國的領域內,而要顧及有關的國際公約和國際慣例。另一方面,與其它法律制度相比,商法的國際統一性要求有著較好的客觀基礎。一是商法的大多數規定都是技術規范,既不像刑法那樣具有強烈的政治色彩,也不像民法那樣有著濃厚的民族色彩和倫理色彩,這就為實現商法的國際統一化奠定了良好的法律技術基礎。二是商法的內容大多源於中世紀的商人自治法,這些自治法主要來源於在商事活動中所形成的各種商事慣例,而這些慣例在各國制定成文商事法時都曾廣泛地加以借鑒,即各國商法就其主要內容而言具有同源性。因此,商法的每一個部門法在具體操作上都具有易於統一性。從目前多數國家的法制現狀來看,商法中有關票據、海商、國際貨物買賣和商事仲裁的國際一體化發展實際上已經是無法逆轉的趨勢。

第四,民商分離強化了對交易安全的維護。與民法比較注重當事人意思自治要求不同,商法中對當事人的意思自由作了較多的限制。商法中包含有較多的涉及刑法、社會法等與經濟活動有關的公法規范,這些規范具有明顯的國家強制性。在法律適用上,公法規范具有優先效力,這種優先效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當事人的行為只有在符合法律規定的情況下才被認為是有效的,單純的不違反法律規定並不構成行為合法的當然理由;二是在法律適用上公法規范可以排斥私法規范而單獨發生效力;三是對於帶有公法性的規定,當事人不能通過協議或章程而改變其內容。就商法本身來說,為了突出對交易安全的維護,商法在商行為的法律控制方面實行了強制主義和嚴格主義。通過商業登記、消費者保護、不正當競爭之禁止、商業壟斷之限制等一系列規則調整商主體的行為。不僅如此,商法還比較注重商事行為的獨立性,強調每一行為的有效與否僅僅取決於該行為是否符合法律規定的形式要件和實質要件,而與其它行為的效力無關。與此相關聯,商法非常強調對信賴利益的保護,強調行為的外觀效力,公示於外表的事實縱與真實的情形不符亦確認其行為效力,而不需要探究行為人的內心真實想法。以上這些制度對於維護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保障交易安全具有非常顯著的作用。

第五,民商分離擴大了交易習慣和交易規則的適用范圍。在商法制度創立的初期,為了有效調整商人之間的商事關系,特別是跨地區、跨國境的商事關系,以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促進商事貿易關系的正常發展,商人們根據商事交易的實際需要,創造出一些習慣做法和慣例。即使在現代社會,習慣仍然是各國商法的重要淵源之一。交易習慣由於反映當事人的意思自治,因此為交易主體所主動遵守,並對交易主體的行為形成必要的約束,具有較強的確定性和確信性。交易習慣在市場經濟關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高市場的自律水平,降低法律的運行成本;可以填補法律的空白,解釋法律的含義,使法律得以更加合理的施行。

(三)民商分離的歷史局限性

民商分離雖然適應了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現代經濟關系和經濟秩序的形成。但由於商法從一開始便帶有商人習慣法的局限性,是實用主義和折衷主義的產物,其立法過程缺乏類似於民事立法那樣的理論准備,因此在缺乏理論准備下建立起來的歐洲各國商法體系,隨著經濟生活的發展,其內容被不斷修改和補充,從而成為發展最快、變化最為迅速,但同時又缺乏必要理論指導的法律部門。[5]隨著現代生活的發展,民商分立的一些先天不足也逐步暴露出來。

首先,我們無法從理論上對民法和商法作出明確界定,其原因在於:(1)民商法有相同的價值取向,包括公平價值、效益價值、平等價值、誠實信用價值等;(2)都是以社會經濟關系作為其調整對象;(3)都有賴於現存的相同經濟基礎和經濟實現方式;(4)在法律屬性上同屬於私法范疇等。

其次,商法的內容和原則要受民法基本原則的指導和制約。由於民法和商法在本質上是一致的,都是市民社會的法律表現,都屬於私法范疇,因此,民法和商法在基本原則上具有相通性。不僅如此,相對於商法的基本原則,民法原則更具有基礎性,在性質上屬於根本性規則。民法基本原則的根本規則屬性有兩層來源,一是其內容的根本性,二是其效力范圍的廣闊性。由於「民法准則只是以法律形式表現了社會的經濟生活條件」,[6]因此,民法的基本原則主要表現為從事商品生產和商品流轉所必須遵循的一些基本准則,是對整個市民社會基於主體平等和意思自治而建立的各種社會關系的法律調整,具有抽象性和系統性。就對市場經濟的法律調整而言,民法提供的是一般規則,商法提供的是具體規則,所以民法是一般私法,而商法則是特別私法。民法是純粹私法,有著完備的自治體系;商法為混合私法。因此,民法的基本原則通常可以適用於商法規定。

最後,商法的產生存在先天不足。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就商法的體系來說,商法本身的體系紛紜蕪雜,難以形成共同的法律原則,各組成部分之間沒有充分的內在聯系。從德、法等國商法典形成的歷史因素來看,商事規則本來就是民法的「棄兒」,商法典是對游離於民法之外的「散兵游勇」的收容,故其內在聯系性遠遠不如民法。不僅如此,商事法律規範本身還缺乏必要的共同性,「民法和商法的分立並不是出於科學的構造,而只是歷史的產物」。[7]商法規范沒有形成完全獨立的調整方法,它的方法仍然是建立以權利為內容的法律關系;沒有獨立的調整對象,它的對象仍然是平等主體之間的關系。商法內容主要是對民法規范的變更、補充或排除。[8]從歷史發展來看,法、德、日等國的商法典不但制定較早,而且在形式理性上也遠不如民法典完美,無論是商法典的結構與內容,還是商法典在法律體系中的地位,都不能與民法典同日而語。由於商法沒有民法那樣堅固的基石和傳統,沒有一套嚴密精深的商法理論和商法學說來影響歐洲各國的法律制度和立法活動,因此註定了它的出現不但不能動搖民法的傳統地位,而且面對民法強大的擴張性和包容性,還有逐步喪失自己獨立的危險。[9]

二、民商合一與商法的民法化

為了彌補民商分離的理論缺失,在理論上主張民商合一的呼聲漸趨高漲。民商合一論者的主張按其含義不同又可以分為兩派:一派主張「商法民法化」,另一派主張「民法商法化」。前者以商法較之於民法是個性小於共性,民法原理足以解決所有商事問題為由,主張將商事規范納入民法中而不必另定商法典,用民法取代商法。後者以現代社會更加強調商事活動對社會經濟的促進作用,商事交易及商法上形成的制度與思想已逐漸成為整個民商事法律的基本制度和基本原則為由,主張構建以商法為主要內容的民商事法律制度,用商法原理統帥民法,將民法制度融於商法之中。[10]在這兩種觀點中,主流是商法的民法化。從實行民商合一立法體例國家的實際情況看,也都是以商法民法化作為其立法模式的。因此,通常意義上的「民商合一」指的就是商法民法化。隨著近幾年來我國民法典制定研討的深入,民法學界有人明確提出制定民商合一的民法典的主張。認為民商合一的實質是將民事生活和整個市場所使用的共同規則集中制定於民法典,而將適用於局部市場或個別市場的規則,規定於各個民事特別法和商事特別法。就立法實踐來看,瑞士是首先採用民商合一立法體例的現代國家,1911年3月30日,瑞士通過了統一的債務法典。原先採用民商分立制的義大利在1942年制定了一部包括民商法在內的綜合性的新民法典。土耳其1926年新的民法典也接受了瑞士民法典的合一體例。泰國、匈牙利、南斯拉夫、俄羅斯等國也相繼採取民商合一制。因此有學者斷言:「民法法系的現代趨勢是朝著法典統一,包括商法典和民法典統一方向發展。」[11]

民商合一論的主要理論是建立在對作為傳統商法立法基礎的商人和商行為的否定基礎上的。即認為商品經濟的發展導致人的普遍商化,人的普遍商化導致人人都是商人,人人都是商人導致商主體與民事主體的融合,因此商法應融入民法;另一方面,商品經濟的發展導致商業職能與生產職能的融合,商業職能與生產職能的融合導致民事行為和商事行為的融合,因此商法應融入民法。以上推理頗有牽強附會之感。所謂商品經濟發展導致人的普遍商化,只不過是指商品經濟高度發達後,絕大多數人都被捲入了市場和參與市場交換,但這並不意味著所有從事商品交換活動的人都是商人,商事行為的本質在於資本的營利活動,因此,商人僅僅應當界定為資本的人格化身。因此,不能認為現代商品經濟條件下,諸多的民事主體都捲入了市場、參與了商品交換,就認為民事主體已經與商事主體相融合。商人仍是獨立存在的與一般民事主體不同的主體,商法仍然表現為現代商人的身份法。只不過傳統商法的商人身份特性是建立在商人特權基礎之上的,而現代商法的商人身份法的特性是建立在現代民法的具體人格基礎上的。商事主體區別於民事主體的顯著表現是商事主體將其范圍延伸到了公司。公司制度的出現不但使主體范圍由單純的自然人擴及到了不具有自然思維能力的社團組織,使主體資本的籌集超出了單個自然人的能力和財力的限制,使主體人格不再依附於自然人的壽命而可以具有永久存續性,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公司是完全以營利為目的的經濟組織。而「有效率的經濟組織是增長的關鍵要素;西方世界興起的原因就在於發展了一種有效率的經濟組織」。[12]不僅如此,商業職能與生產職能的融合只表明作為商的資本活動的范圍的擴大,但並不表明商事行為與民事行為的融合。現代意義的商法已不再是單純的屬人法,而是以一切商事活動和商事關系為調整范圍的法律部門,商事行為並非只有職業商人才能為之,相反,任何實施了商事行為的人,都會受到商法的管轄,如公司行為、票據行為、證券行為、破產行為、商買賣行為等。商法盡管脫胎於民法,卻有了完全不同於民法的法律原則、制度,有了完全不同於民法的理論依據,有了完全不同於民法的調整方式,而決不是民法基本原則、制度在商事領域的具體化和特殊化。[13]商事活動的營利特殊性使得民法中平等自由等原則經過商法的改造,變成為具有新的內涵的商法原則。

三、民法商法化與我國民法典的制定

(一)民法商法化及其立法實踐

民法的商法化主要表現為民法對商法內容、商法原則和商法規則的吸收和借鑒。所謂「民法商法化」,其意義有二:一是由商事交易及商法上所形成之思想或制度,為民法逐漸採用;二是原屬民法上的制度或法律關系,後漸歸商法所支配。這一理論並不主張商法復歸傳統民法規則,而主張相互吸收。我國在制定合同法時就採取了民法商法化的立法模式,確立了以商事合同為常態、以民事合同為例外的立法格局。從而實現了民法和商法的有機結合,並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民商合一的典範。當然,我們強調民法與商法的相互滲透與同化,主要是表明兩者的內容相互交叉和接近,兩者調整社會經濟關系的差別日益縮小,兩者的功能日益趨同。但是,這並不是說民法與商法已融為一體,彼此不再獨立存在。雖然民法已經日益商事化,但商事化後的民法將具有更強的生命力和適應性,而不可能變成商法。

(二)我國民法典編纂的基本理念和思路

筆者認為,我國民法典編纂的基本理念和思路應當是:在正確界定和承認民法和商法差別的基礎上以商法編的方式對民商法進行統一立法。在現代社會,尤其是在實行市場經濟體制的國家,民法是調整商品經濟的基本法,是商品社會的「憲法」。民法的產生與發展是社會生活諸條件互動作用的結果,創造法律同創造歷史一樣,「並不是隨心所欲的創造,並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繼承下來的條件下創造。」[14]21世紀民法將在20世紀民法的基礎上繼續向前發展,它將面臨一些有待解決的、更具挑戰性的難題。世紀之交的民法無疑正處於一種統一化與多元化、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對立發展的態勢中。[15]我們應對傳統民法做成功的現代轉化:適應整個現代社會,制定一部民商混合的法典,即在正確界定和承認民法和商法差別的基礎上,以商法編的方式對民商法進行統一立法。當然,採取民商統一立法,有兩點是不能忽視的。一是商事活動的某些特殊要求,必須在未來的民法制定中加以滿足,統一不能漠視不同的主體和不同的活動的差異性;二是要追蹤新時期商事活動的變化,使我們的法律不至於與現行的商業條件不相關聯,成為一種不合時宜的法律。[16]

我國現階段之所以要採取民商統一立法體例,主要是基於以下幾方面的原因:首先,民法和商法在調整對象上具有不可區分性。民法和商法都調整市場主體及其活動。市場經濟必須有賴於商品經濟而存在,以承認和實施商品經濟的基本要求為條件。商業行為與一般的民事行為在司法實踐中沒有明確的界限,都會產生一定的權利義務關系,民商分別立法可能引起適用法律上的困難。其次,法律性質和屬性上具有相同性。民法和商法在性質上都屬於私法范疇,在規范內容上都屬於權利法。完全實行民商分立有人為割裂同一法律關系之嫌,既有害於私法體系的統一性,也不利於私法理論的深人發展。最後,民商分離的立法條件在我國並不具備。在我國發展的所有歷史階段,商人都沒有形成一個獨立的階層,而是依附於其他主體而存在,現在的商人仍沒有形成一個獨立的階層,因此中國缺乏民商分離的主體基礎。不僅如此,一般言之,民商分立必須以民法的高度民主發達為條件,是在民法發展到一定階段後現有的民法規范無力調整紛繁復雜的社會經濟關系時才產生對商法的渴求。目前我國的實際情況是,民法本身尚有待完善和弘揚,民法觀念也有待於進一步深化。在民事立法尚待進一步發展特別是民法典尚付闕如的情況下實行民商分離,無異於在沙灘上修建摩天大廈。

筆者始終認為,民法雖然是主要調整財產(經濟)關系,但民法就其產生和演變來說,對人(其中特別是公民)自身的價值、人的法律地位、人的權利的關注遠勝於對財產的關注。這也是民法區別於商法的表現之一。因此,對民法來說,只有人本身才是目的,而財產僅僅是實現人的目的的手段。如果本末倒置,把規范財產關系作為民法的主要著眼點和核心內容,而不注重對人類理性的提升和確認,那麼因此而制定出的民法典只能是對民法本質的歪曲和異化。[17]因此,對市場經濟的法律調整主要應當是由商事法律規范來實現的。我國目前所採用的單行商事立法的模式,雖然具有靈活、簡便等優點,但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單行商事立法的模式,由於缺乏一部總綱性的法律協調,使各個單行法律變成了孤立、單一的法律,不能形成商法體系內在應有的聯系,致使商事法律雜亂無章,缺乏統帥,不成體系。這不利於對我國市場經濟關系的統一規制,亦無助於對單行商事法律原則、制度和規則的全面理解,更不利於對單行商事法律的貫徹實施。[18~19]由於沒有一部總綱性的商事立法,我國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形成完整的商事法律基本理論,沒有形成系統的商事法律理論,沒有實現商法學體系和內容的科學化。通過商法編的方式對商法內容進行疏理和整合,明確規定我國商法的基本原則,並把單行商事法規中帶共同性的東西以商法原則和商法規范的形式固定下來,不但有利於我國獨立商法體系的形成,也有助於對單行商事法規的統一理解,更有助於其有效實施。

由此可見,民商統一立法並不是簡單地將商法並入民法,或是將商法完全融入民法,或是完全由民法取代商法,而是以承認民法和商法各有其獨立的調整內容為條件,在充分承認民法和商法各有其特殊性的基礎上,將民法內容和商法內容進行充分整合,以民法典(或稱民商法典)為載體,分別以民法編、商法編、知識產權法編和家庭法編為各自所屬法律類別的統率,以一系列單行法為特別法的一個系統完整的民商法規群,從而最大限度地實現民法和商法對經濟的共同調整。

[參考文獻]

[1]沈宗靈.比較法總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123.

[2][美]伯爾曼.法律與革命——西方法律傳統的形成[M].北京: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93.414.

[3]王景.中國商法的立法模式再研究[J].法律適用,2003,(1-2).

[4]殷志剛.商的本質論[J].法律科學,2001,(6).

[5]董安生.中國商法總論[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14.

[6]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48-249.

[7]梁慧星,王利明.經濟法的理論問題[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86.124.

[8]史際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我國的經濟法[J].中國法學,1995,(3).

[9]李永軍.論商法的傳統與理性基礎——歷史傳統與形式理性對民商分立的影響[J].法制與社會發展,2002,(6).

[10]趙萬一.商法基本問題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108.

[11][美]艾倫·沃森.民法法系的演變及形成[M].李靜冰,等譯.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206.

[12][美]C·諾斯,羅伯特·托馬斯.西方世界的興起[M].北京:華夏出版社,1989.1.

[13]劉凱湘.論商法的性質、依據與特徵[J].現代法學.1997,(5).

[14]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03.

[15]齊樹潔,王建源.論20世紀民法的發展趨勢[J].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1999,(1).

[16]劉筱彤.淺析我國商事立法模式的選擇[OL].中國私法網.2004-06-05.

[17]趙萬一.論民法的倫理性價值[J].法商研究.2003,(5).

[18]石少俠.我國應實行實質商法主義的民商分立——兼論我國的商事立法模式[J].法制與社會發展,2003,(5).

[19]任爾昕.我國商事立法模式之選擇及《商事通則》的制定[A].中國商法年刊(2004年第4卷)[Z].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5.171-183.

⑤ 那位大大能說說《國際商法發展的歷史、現狀和前景》--不勝感激

就我個人看來,國際法專業第一個放棄,實用性微乎其微,如果不回是致力於國際法學研究答並專其一門的,學無用武之地。
其次,歐洲聯盟法專業,前景是有的,但是我覺得需要考慮以下幾點:1、我國與歐盟國家交易往來頻繁,並且時常發生摩擦和爭議,需要有專業知識的人來處理,但是設想一下樓主就讀此專業到畢業、從畢業到進入相關工作單位,需要幾年時間?進入工作單位後,因為這種國際貿易問題的處理一定是需要經驗豐富、身份地位比較高的人才能擔此重任,所以,樓主在工作單位從積累經驗到提升地位,乃至勝任又需多少年?
2、外語水平,想必不用多說了吧,如果樓主外語水平很優秀,此項不足為慮。
最後,我認為國際商法專業最具發展前景:1、如果學歐盟法專業,未來的工作對象無非是歐盟幾個國家的公司而已;而學國際商法,工作對象比歐盟要廣泛得多。
2、從課程安排分析,歐盟法專業所授課程多為宏大的公法、聯邦法類,如不從事此行業,另闢蹊徑時選擇有限。但國際商法所授課程多為合同法、區域法類,實用性強,應用范圍廣,今後可選擇的路也多。
3、國際商法與歐盟法相比,今後供職單位的范圍也更為廣泛

⑥ 傳統大陸法系國家商法對中國商法有哪些歷史影響

近代西方國家法律向中國傳播可以說是從商法的傳播開始的。從歷史的角度看,傳統大陸法系國家商法,尤其是德國商法對中國商法產生了重大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立法體例上的影響。中國古代奉行諸法合體,在立法體例上沒有法律部門的劃分,更不存在商法部門。19世紀末20世紀初,受以德國商法為代表的大陸法國家商法的影響,中國制定了自成體系的商法典。這種商法的法典化和商事法律的專門化,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傳統的立法格局,使中國商法在立法體例上更接近於德國等大陸國家的商法。
(2)立法技術上的影響。中國古代社會由於商法的不發達,現代商法中的許多概念在中國古代幾乎是空白。伴隨著現代西方商法向中國的傳播,大陸法系國家商法中許多概念逐漸被引進到中國,對中國商法的立法技術產生重大影響。
(3)立法理念上的影響。中國傳統法由於奉行諸法合體,商業法不成體系。但現代大陸法國家的商法,尤其是德國商法注重法的內在邏輯性、體系的完整性、規范結構的嚴密性、概念的抽象概括性。這些特點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中國商事立法的內在風格。20世紀初中國商法典的制定以及20世紀以來大量商事單行法規的制定都體現了這些特點。
(4)商法制度、規則上的影響。中國古代社會由於商法的不發達,現代商法中的許多商事制度和規則在中國古代均不存在。伴隨著現代西方商法向中國的傳播,大陸法國家商法中許多重要的商事制度和規則被引進中國,以全新的姿態為中國商法所繼受。

⑦ 中國企業法律法規的發展歷史

中國公司法的百年發展歷程大致可分為清末(1904-1914年)、中華民國時期(1912-1949年)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1949-2004年)三個階段。其中,中華民國時期又可分為北京國民政府時期(1912-1927年)和南京國民政府時期(1928-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又可分為前期(1949-1978年)和後期(1979-2004年)。

一、清末(1904-1911年)

(一)《公司律》的出台

清政府於1904年1月21日(光緒二十九年十二月五日)奏准頒行了《欽定大清商律•公司律》。此外,清政府還制訂了《獎勵華商公司章程》、《獎給商勛章程》(商部奏定)《公司注冊試辦章程》等相關法規。
《公司律》共分十一節,共一百三十一條。第一節,公司分類及創辦呈報法;第二節,股份;第三節,股東權利各事宜;第四節,董事;第五節,查帳人;第六節,董事會議;第七節,眾股東會議;第八節,賬目;第九節,更改公司章程;第十節,停閉;第十一節,罰則。
清末《公司律》確立了「股權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則」和「公司法面前所有公司一律平等的原則」。《公司律》的頒行標志著中國開始以公司制企業模式組織、發展中國經濟,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了包含了平等、自由等經濟民主理念的、專門規范生產經營組織的法律,從而開啟了中國公司立法的先河。

(二)《大清商律•公司律》草案與《商法調查案•公司律》

1904年的《欽定商律》頒行之後,《公司律》部分制定、頒行事出倉促,缺陷不少。修訂法律館曾聘請日本法學博士志田鉀太郎於1907年起草編定了了《大清商律》,其中包括「公司律」。但當時各商會以修訂法律館所編《大清商律》系直接采日本商法恐與國情不合,於是在1907年7月由上海立憲公會發起商法起草委員會,決定組織全國范圍內的商情、商事習慣,參照各國最新立法例,自行編纂商法草案。至1909年12月召開第二次大會時已完成《商法總則》與《公司律草案》兩編,經大會討論通過,呈請清政府施行,並附《公司律調查案理由書》與《商法總則調查案理由書》,農工商部再加以修訂,定為《商律草案》(包括商法總則和公司律兩編),相較而言,清末的《公司律草案》遠比已頒行的《公司律》完善。但是,正當《公司律》修定接近尾聲,並即將付諸資政院通過時,辛亥革命的爆發宣告了清王朝的覆滅,該草案也未得頒行。

二、民國時期(1912-1949年)

(一)北京國民政府(1912-1927年)

1、《公司條例

1914年1月13日,北京政府農商部頒行了近代中國的第二部公司法——《公司條例》。1914年的《公司條例》分為總綱、無限公司、兩合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兩合公司及罰則共有6章、251條,其內容和篇幅較之10年前的《公司律》均有較大的變動和增加,並於同年9月起實施。

《公司條例》(共251條)不僅在內容上比清末《公司律》(共131條)詳盡,而且在法理上也較《公司律》上了一個台階。例如在公司概念方面,《公司律》含糊地規定,「凡湊集資本共營貿易者名為公司。」而《公司條例》則規定,「本條例所稱公司,謂以商行為為業而設立之團體」,「凡公司均認為法人。」第一次對公司概念作出了較為准確的界定,並第一次從法律上確認了公司的「法人」性特徵,體現了現代公司的根本屬性。再如,在公司分類方面,《公司律》將公司分為「合資」、「合資有限」、「股分」、「股分有限」四類,因分類標准含糊,因而各種「公司」概念界定不嚴,相互重疊。《公司條例》則將公司分為「無限」、「兩合」、「股分有限」和「股分兩合」四種,基本上體現了現代公司理論關於公司的分類原則。在其它具體條款方面,《公司條例》的規定相對都比較准確、可行。但該條例中將公司的類型規定為無限公司、兩合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股份兩合公司。1914年的《公司條例》將1904年《公司律》中「合資有限公司」(實為有限責任公司)刪除,這與當時的公司法立法潮流不符。[6]

但總體而言,民初的《公司條例》是中國近代第一部較為成熟的公司法。

此外,北京國民政府又主持修訂了《公司條例施行細則》、《公司注冊規則》、《公司保息條例》、《證券交易所法》和《破產法草案》等公司法配套法規[7],初步形成了民國初年較為完備的公司法律體系。其中《公司條例施行細則》、《公司保息條例》、《證券交易所法》,在中國公司立法史上都具有首創意義。

這部《公司條例》在頒行時並沒有經過法定的立法程序,只是由農工商部呈請大總統批准頒布。《公司條例》頒布後,經過二次修正,分別是 1914 年 9 月 21 日和 1923 年 5 月 8 日。其間,雖然於民國五年,法律編查會由余棨昌和日本學者岩谷孫藏共同起草完成了《公司法草案》(共6章、259條),但未經立法機關頒行。所以,《公司條例》是民國北洋時期通行的唯一一部公司法。

(二)南京國民政府時期(1928-1949年)

1、1929年《公司法》

南京國民政府頒行的1929年《公司法》是在北洋政府1914年《公司條例》的基礎上,參酌德法等國《公司法》,於1929年11月擬定,12月26日公布,1931年7月1日起施行的。它「是一部比較完整的現代中國公司立法」[8]。

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立法院即擬定了「公司法原則草案」,在原有4種公司類型外增加了「保證有限公司」,以後在修訂過程中又被否決。
1929年(公司法)頒行之後,南京政府又先後頒行了《公司法施行細則》、《公司登記規則》以及《公司法施行法》等。

1931年2月,立法院會議通過並公布了《公司法施行法》33條,主要內容是規定《公司法》施行的具體程序。另外,國民政府實業部在1931年6月公布了《公司登記規則》,分通則、規費、呈請程序、附則4章46條,對公司的主管官署、公司設立登記應繳納的各種費用等加以規定。《公司法施行法》、《公司登記規則》和《公司法》一起,於1931年7月1日同時施行。

抗戰期間,在1940年,國民政府又公布了《特種股份有限公司條例》及其實施細則予以補充。按該條例,特種股份有限公司是指由政府機關組織、准許本國人民或外國人認股的股份有限公司。

2、1946年《公司法》

1945年1月,國民黨立法院商法委員會依據國防最高委員會通過了「第一期經濟建設原則』和「修正公司法原則」,隨後訓令商法委員會修正1929年公司法,經商法經濟兩委員會聯席會議,立法院討論研究,修正後的公司法於1945年9月29日通過,1946年4月12日公布,同日施行。

1946年《公司法》分「定義」、「通則」,「無限公司」、「兩合公司」、「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兩合公司」、「外國公司」、「公司之登記及認許」和「附則」10章、361條,篇幅大為增加,規定更為詳細,內容大為豐富。為近代中國篇幅最大、內容最全,同時也是最後的一部公司法。

修正後的1946年《公司法》,與前幾部公司法規有很大的不同之處。它概括了一切有關公司的法律、條例、規則,形成十章的編制,除第九章純為程序的規定外,前面各章都屬實體上的規定,用整章規定登記手續置於實體規定章節之後,使該法呈現出濃厚的集實體、程序規定於一身的特點。此外,1946年公司法大量借鑒英美公司法的內容,其次,在內容上,]1946年公司法增強了法律彈性,減少了官廳干涉,力圖使立法精神從大陸的干涉主義趨於英美自由主義,該法的許多規定都體現了這一精神。

另外,1946年公司法最為突出的特點之一是引進有限公司制度。為此,1946年公司法規定,有限公司股東人數為2人以上10人以下。股東人數的下限比股份有限公司少,成立容易;上限限於10人,用意「在便利政府或法人或富有資力者組織有限公司,」至於「其他資力較薄須集合多數人方能經營者」,則組織股份有限公司。相對於1929年公司法重視中小股東利益保護的原則,1946年公司法則通過一系列規定維護了大股東利益。

最後,1946年公司法為外國投資者來華經營進一步提供了方便,如規定中外合資公司董事長須有中華民國國籍,不設董事長的,代表公司之董事至少應有一人有中華民國國籍。1946年公司法另特設外國公司一章,規定凡在其本國設立登記的外國公司,可向中國官署申請認許,從而在中國境內營業或設立分公司,外國公司經認許後,其法律上的權利義務與中國公司相同。將外國公司規定於公司法中,在中國公司立法中屬首次。

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台灣當局仍沿用1946年公司法,後由於經濟的發展,經濟政策的變化,台灣當局於1966年對該公司法進行全面的修正。此後,公司法又進行了7次修訂。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1949年-2005年)

(一)社會主義改造時期(1949—1956)

政務院於1950年12月29日頒布了《私營企業暫行條例》,凡32條,1951年又公布了《實施辦法》,凡105條。根據上述條例和實施辦法,私營企業有獨資,合夥和公司三種形式,公司仍包括1946年《公司法》規定的五種公司形態。

政務院1954年9月5日公布的《公私合營工業企業暫行條例》。該條例規范的公私合營企業雖然名稱上不再稱為公司,但其實質內容是有限公司的特徵,因為它確認公私雙方的股份,並確定合營企業股東的有限責任(第5、8條),並規定合營企業的法人機關為董事會和私股股東會會議(第20、21條)以及盈餘分配辦法(第17條)。

1956年第一季末實現全國全行業私合營後,標志著社會主義改造已告完成,從此私營公司不復存在,《私營企業暫行條例》及其實施辦法同時失效,無限公司、兩合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兩合公司隨之消失。根據1956年2月10日國務院的《關於在公私合營業中推行定息辦法的規定》及7月26日《關於對私營工商業、手工業、私營運輸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中若干問題的指示》,私有股份變為債權,私有股東不復存在。這樣《公私合營工業企業暫行條例》所規范的有限公司也歸於消失,此後23年,中國的企業全部轉為國營、集體企業,公司立法被全民所有制企業立法和集體所有制企業立法所取代。

(二)全面計劃經濟時期(1956——1978)

全行業公私合營後,國家開始按照行業歸口、產品歸類和方便管理的原則,按行業組建了各種專業性公司。這種公司雖然名為生產性專業公司或銷售公司,實際上其本身並非一種從事經營性的公司,而是國家對同行業的企業進行管理的工具,具有行政性公司的性質,事實上這些專業公司後來又轉變為各種行業主管機關。從所有制角度看,這一時期我國全面實行集中的計劃經濟法制,企業組織形式逐漸演變為國營、集體企業兩種公有形式,而且這兩種組織形式彼此之間也不存在相互交融或聯合投資的情況。由此,這一時期現代意義上的公司形式在我國不復存在,規范意義上的公司立法亦銷聲匿跡。

(三)經濟體制改革時期(1978—1992)

自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國進入經濟體制改革時期,作為經濟體制微觀基礎的企業組織形式一直是改革的一個重點。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開展,我國的公司制度逐漸開始重新恢復,有關公司立法也逐步推進。這一時期我國的公司立法是以有限公司制度的建立與豐富為中心的,具體從以下四個方面展開。

1、關於三資企業

1979年7月1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後於1990、2001年兩次修正)的頒布,標志著大陸公司立法在停頓23年後又恢復了。這部法律是我國對外開放的第一個正式的法律文件,也是我國公司企業制度走上法制化的新起點。這一法律的頒布,開創了新中國法律確認有限責任公司形式的先河。此後,全國人大又分別於1986、1988年過《外資企業法》和《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均在2000年修訂)。此外,經過20多年的立法努力,有限公司制度已經在三資企業領域建立並逐步完善起來,而且成為我國公司立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2、關於經濟聯合

1980年國務院發布《關於推動橫向經濟聯合的暫行規定》明確提出走聯合之路,組織各種形式的經濟聯合體,並不受行業、地區和所有制、隸屬關系的限制,並要求不能用行政命令強行組織,而要堅持自願原則。這一規定可謂是企業聯合經營和資本流動的破冰之旅,使公司的組建成為可能,為後來企業聯營式公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3、關於私營經濟

1988年6月25日國務院頒布了《私營企業暫行條例》,規定私營企業可以採用獨資企業、合作企業和有限公司三種形式。依該條例,私營「有限責任公司是指投資者以其出資額對公司負責,公司以其全部資產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的企業。」這樣,法律就實際上規定了以國內法人、自然人作為股東而設立有限責任公司的合法性。

《私營企業暫行條例》在新中國企業公司立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這首先因為,雖然這一法規本4、關於公司的清理整頓

自1980年代中期開始興起了一股「公司熱」。公司濫設現象十分普遍,出現了大量「行政性公司」、「皮包公司」和「掛名公司」,嚴重阻礙了公司制度的健康發展。國家隨後開始了「清理整頓公司」工作,為此,國務院陸續發布、批准了一系列清理整頓公司的政策文件,其間也制定了一些行政法規、行政規章[,為確立規范的公司制度發揮了積極作用,其主要規范內容包括:(1)公司不擁有行政管理職能;(2)公司設立采許可主義,須經政府有關部門審批;(3)公司必須辦理注冊登記,注冊資金不得少於法定最低額;(5)董事長或經理是法人代表,等等。

(四)公司立法的規范化

我國規范意義上的公司立法活動始於1980年初期。1983年國家經委和體改委開始著手起草公司法。但當時顯然不具備制定統一公司法的實踐基礎和外部環境,一些重大立法理論問題也未得到解決。1985年8月,由國家經委主持起草工作,並於1986年1月完成了《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根據徵求的意見和建議,起草小組又分別擬定了《有限責任公司條例》(送審稿)和《股份有限公司條例》(送審稿)。1987年,兩個條例的草案上報國務院。國務院在研究這兩個條例時認為股份公司尚屬試點性質,不宜在全國以行政法規形式加以規定,有限公司適應我國經濟發展需要,在實踐中也已積累了較多的經驗,可以先行通過。1991年國務院法制局與國家體改委以送審稿為基礎,會同有關部門反復修改,於1991年8月形成《有限公司法(草案)》,並提交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但由於有限公司法與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的關系,國有獨資公司是否列入等問題未予解決,未獲通過。後有關部、委、辦對草案作了進一步修改。但在1992年春鄧小平南巡講話後,股份制企業發展聲速,為適應規范化的需要,後決定先由國家體改委(1988年國家經委被撤銷,公司法的起草工作轉由國家體改委主持)以這兩個公司的「規范意見」這一行政規章形式代替了原定的國務院行政法規形式而先加以公布。這樣,1992年5月15日,《有限責任公司規范意見》與《股份有限公司規范意見》一道由國家體改委正式發布。《有限責任公司規范意見》共計11章79條,《股份有限公司規范意見》共計12章119條,以大陸法系的公司制度為藍本,在全面總結了自1978年以來我國公司制度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系統規定了有限公司和股份公司的基本原則、設立、公司治理、資本(股份)、合並與分立、解散與清算、財務會計、法律責任等基本制度。其後,相關部、委、辦也相繼發布了十餘項配套文件,初步形成了極有特點的中國公司法律制度體系。

同一時期,我國不少經濟發達地區的地方性公司法規也對公司制度予以規范。最早的是廣東省的《廣東省經濟特區涉外公司條例》(1986年9月),1992年3月深圳市又制定了《深圳市有限責任公司暫行規定》。之後,上海市、海南省都相繼頒布了本地的公司法規。這些地方性公司法規、規章的制定,不僅規范了本地公司的行為,也為全國統一的公司立法提供了有益經驗。

這一時期,在以兩個《規范意見》為核心的一系列規范性立法文件基礎上形成的公司制度體系具有以下鮮明特點:首先,它是以行政規章、行政法規為主構成的制度體系;其次,與以往立法文件相比,該制度體系內容更為系統和規范;復次,它既汲取了台灣地區和國際上的通用准則,又特別反映出傳統企業向現代企業制度轉化的實際需求;再次,它總結了我國公司制的經驗教訓,具有鮮明的針對性和現實的可操作性;最後,這一制度體系具有試點和過渡性質。總之,上述規范性文件尤其是兩個《規范意見》的制定與實施,對我國公司法的制定與出台起了巨大推動作用,也標志著我國公司立法逐漸走向規范。

(五)1993年《公司法》

兩個《規范意見》發布後,各界要求盡快制定公司法的呼聲很高。這里有一個要提及的立法背景是,《規范意見》所規定的主要是國有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試點方面的問題,加之它們是以部門規章形式制定的,所以其適用效力有局限性。隨著這一時期各項市場化改革的迅猛深入,非國有企業和其他組織、個人也紛紛組建公司,國家迫切需要制定適用范圍更加廣泛效力位階更高的公司法。同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將公司法列入1992年的立法計劃,公司立法工作加快了步伐。1992上7月,《有限責任公司法(草案)》再次提交國務院常務會議並獲原則通過。7月28日,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7次會議聽取了國務院法制局局長楊景宇關於該草案的說明。依該說明,有限責任公司法的調整范圍在不打破現行法律、行政法規已經確立的企業立法體制的基礎上,定位於:在中國境內由二個以上公有制(全民或集體)企事業單位作為股東出資舉辦的有限責任公司;私營有限公司仍適用《私營企業暫行條例》並參照本法執行;外商投資企業、私營企業之間相互聯營或同其他企業聯營而舉辦的有限公司,參照本法執行。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審議認為,草案確立的調整范圍太窄,沒有突破按不同所有制進行企業立法的作法,太遷就了立法現實,並提出應制定一部覆蓋面更寬一些、內容較全面的公司法。

1992年9月初,第27次會議閉幕後,委員長會議決定由全國人大法工委起草一部較完整的公司法。此後,法工委在原有《股份有限公司條例(草案)》、《有限公司條例(草案)》、《股份有限公司規范意見》、《有限公司規范意見》和《有限公司法(草案)》等五部立法資料之基礎上,廣泛參考其他國和地區的公司法,起草了公司法(草案)初稿。該草案歷經1993年2月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30次會議、1993年6月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次會議、1993年12月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5次會議三次審議,最終於1993年12月2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第5次會議全體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並於1994年7月1日起施行。於此,新中國第一部公司法誕生了。

1993年12月29日的《公司法》規定公司為法人,分為兩種形式,即有限責任公司與股份有限公司。兩種公司形式都規定了最低注冊資本限額。根據各國立法例,公司法除上述有限責任公司及股份公司外,大都包括無限公司、兩合公司等。為彌補此項不足,1997年頒布的《合夥企業法》和1999年頒布的《個人獨資企業法》,對於合夥與個人獨資作出了規定。個人獨資企業與合夥企業為非法人商事主體,注冊資本無最低資本額限制,投資人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其設立程序較公司為簡便,條件限制較少,設立較易。

由於我國公司實踐起步較晚、市場發展迅速等多方面原因,《公司法》雖然有230條之多,但條文存在著原則性強、可操作性差、法律漏洞多等諸多不足,在實際應用中問題頗多,所以1999年12月25日,《公司法》進行了修改,但只是對國有獨資公司監事會的增設和對高新技術的股份有限公司發行新股和申請股票上市的條件進行了規定,對於司法實踐應用的大量問題並沒有做出相應修改。此後的2003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關於審理公司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徵求意見稿),對司法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做出了一定的答復,但隨著《公司法》修改登上全國人大常委會的議程,這一意見稿並沒有最後出台。

2004年7月1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正式生效,依據《行政許可法》的規定,2004年8月《公司法》又進行了修改,但僅僅刪除了一款「股票採用溢價發行的,須經國務院證券管理部門批准」的規定,基本上僅僅是涉及到技術層面上的修改。

(六)2005年《公司法》

2003年3月舉行的十屆全國人大一次和次年的二次會議上,數百名人大代表提出多項議案,建議盡快修改公司法。隨後,《公司法》的修訂列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本屆要審議的立法規劃。2004年7月5日,國務院法制辦完成公司法修改草案的起草工作,並將徵求意見稿下發到有關部門徵求意見。2004年12月1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修訂草案)》,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歷經三次審議之後,於2005年10月27日全國人大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通過了修訂後的公司法。國家主席胡錦濤簽署第42號主席令予以公布,修訂後的法律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2005年《公司法》共13章219條,分為總則,有限責任公司的設立和組織機構,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轉讓,股份有限公司的設立和組織機構,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發行和轉讓,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資格和義務,公司債券, 公司財務、會計,公司合並、分立、增資、減資,公司解散和清算,外國公司的分支機構,法律責任和附則。

這次公司法對1993年《公司法》做了比較全面的修訂,基本上所有的條文都有修改,當然有些是屬於文字上的修改。修改的主要內容,大體上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修訂後的公司法,完善了公司設立和公司資本制度方面的規定,包括較大幅度地下調了公司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降低了公司設立的「門檻」;擴大了股東可以向公司出資的財產范圍;增加了股份有限公司的定向募集設立方式;將「一人公司」納入公司法的調整范圍,允許一個自然人或法人投資設立一人有限公司,對其依法加以規范;等等。這些修改和補充,為公司設立提供了制度上的便利,有利於鼓勵投資創業,促進經濟發展和擴大就業。

第二,修改完善了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方面的規定,包括完善了股東會和董事會制度,充實了股東會、董事會召集和議事程序的規定;增加了監事會的職權,完善了監事會會議制度,強化了監事會作用;增加了上市公司設立獨立董事的規定;對公司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對公司的忠實和勤勉義務以及違反義務的責任,作出了更為明確具體的規定。這些修改和補充,對於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的要求,保障公司的規范運作和有效管理,推進國有企業繼續進行規范化的公司制改造,維護出資人權益,提供了法律制度上的支持。

第三,充實了公司職工民主管理和保護職工權益的規定,進一步強化了對勞動者權益的保護,更充分地體現了我國公司立法的社會主義特色。

第四,健全了對股東尤其是中小股東利益的保護機制,包括為保證股東的知情權,增加了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可以查閱公司財務會計賬簿的規定;增加了股份有限公司股東大會選舉董事、監事時,可以實行累積投票制的規定;增加了有限責任公司股東退出機制的規定,在公司符合分紅條件而長期不向股東分紅等情況下,股東可以要求公司收購其出資,退出公司;增加了股東代表訴訟的規定,當公司董事、經理等高級管理人員侵犯了公司權益,而公司不予追究時,股東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以維護公司和自身的權益。這些修改和補充,對於維護中小股東的合法權益,保護投資積極性,增強投資信心,提供了法律保障。

第五,增加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認」或稱為「揭開公司面紗」制度的規定。修訂後的公司法在為公司的設立和經營活動提供較為寬松條件的同時,為防範濫用公司制度的風險,增加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認」制度的規定。當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時,該股東即喪失依法享有的僅以其對公司的出資為限對公司承擔有限責任的權利,而應對公司的全部債務承擔連帶責任。這一規定,為防範濫用公司制度的風險,保證交易安全,保障公司債權人的利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提供了必要的制度安排。當然,適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認,必須嚴格把握界限,不能因此動搖公司有限責任的基礎。修訂後的公司法,設置了法人人格否認的制度安排,至於適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認即股東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具體情形,還需要由最高人民法院按照嚴格掌握的原則,通過司法解釋作出規定。

這次修訂後的公司法,進一步完善了公司法律制度,順應了深化改革、促進發展的實踐要求,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更加有力的制度支持。當然任何修訂都只是階段性的。隨著實踐的發展、改革的深化,公司法還會適時加以修改,以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不斷完善的要求相適應。

⑧ 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公司法

中國公司法的百年發展歷程大致可分為清末(1904-1914年)、中華民國時期(1912-1949年)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1949-2004年)三個階段。其中,中華民國時期又可分為北京國民政府時期(1912-1927年)和南京國民政府時期(1928-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又可分為前期(1949-1978年)和後期(1979-2004年)。

一、清末(1904-1911年)

(一)《公司律》的出台

清政府於1904年1月21日(光緒二十九年十二月五日)奏准頒行了《欽定大清商律•公司律》。此外,清政府還制訂了《獎勵華商公司章程》、《獎給商勛章程》(商部奏定)《公司注冊試辦章程》等相關法規。
《公司律》共分十一節,共一百三十一條。第一節,公司分類及創辦呈報法;第二節,股份;第三節,股東權利各事宜;第四節,董事;第五節,查帳人;第六節,董事會議;第七節,眾股東會議;第八節,賬目;第九節,更改公司章程;第十節,停閉;第十一節,罰則。
清末《公司律》確立了「股權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則」和「公司法面前所有公司一律平等的原則」。《公司律》的頒行標志著中國開始以公司制企業模式組織、發展中國經濟,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了包含了平等、自由等經濟民主理念的、專門規范生產經營組織的法律,從而開啟了中國公司立法的先河。

(二)《大清商律•公司律》草案與《商法調查案•公司律》

1904年的《欽定商律》頒行之後,《公司律》部分制定、頒行事出倉促,缺陷不少。修訂法律館曾聘請日本法學博士志田鉀太郎於1907年起草編定了了《大清商律》,其中包括「公司律」。但當時各商會以修訂法律館所編《大清商律》系直接采日本商法恐與國情不合,於是在1907年7月由上海立憲公會發起商法起草委員會,決定組織全國范圍內的商情、商事習慣,參照各國最新立法例,自行編纂商法草案。至1909年12月召開第二次大會時已完成《商法總則》與《公司律草案》兩編,經大會討論通過,呈請清政府施行,並附《公司律調查案理由書》與《商法總則調查案理由書》,農工商部再加以修訂,定為《商律草案》(包括商法總則和公司律兩編),相較而言,清末的《公司律草案》遠比已頒行的《公司律》完善。但是,正當《公司律》修定接近尾聲,並即將付諸資政院通過時,辛亥革命的爆發宣告了清王朝的覆滅,該草案也未得頒行。

二、民國時期(1912-1949年)

(一)北京國民政府(1912-1927年)

1、《公司條例》

1914年1月13日,北京政府農商部頒行了近代中國的第二部公司法——《公司條例》。1914年的《公司條例》分為總綱、無限公司、兩合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兩合公司及罰則共有6章、251條,其內容和篇幅較之10年前的《公司律》均有較大的變動和增加,並於同年9月起實施。

《公司條例》(共251條)不僅在內容上比清末《公司律》(共131條)詳盡,而且在法理上也較《公司律》上了一個台階。例如在公司概念方面,《公司律》含糊地規定,「凡湊集資本共營貿易者名為公司。」而《公司條例》則規定,「本條例所稱公司,謂以商行為為業而設立之團體」,「凡公司均認為法人。」第一次對公司概念作出了較為准確的界定,並第一次從法律上確認了公司的「法人」性特徵,體現了現代公司的根本屬性。再如,在公司分類方面,《公司律》將公司分為「合資」、「合資有限」、「股分」、「股分有限」四類,因分類標准含糊,因而各種「公司」概念界定不嚴,相互重疊。《公司條例》則將公司分為「無限」、「兩合」、「股分有限」和「股分兩合」四種,基本上體現了現代公司理論關於公司的分類原則。在其它具體條款方面,《公司條例》的規定相對都比較准確、可行。但該條例中將公司的類型規定為無限公司、兩合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股份兩合公司。1914年的《公司條例》將1904年《公司律》中「合資有限公司」(實為有限責任公司)刪除,這與當時的公司法立法潮流不符。[6]

但總體而言,民初的《公司條例》是中國近代第一部較為成熟的公司法。

此外,北京國民政府又主持修訂了《公司條例施行細則》、《公司注冊規則》、《公司保息條例》、《證券交易所法》和《破產法草案》等公司法配套法規[7],初步形成了民國初年較為完備的公司法律體系。其中《公司條例施行細則》、《公司保息條例》、《證券交易所法》,在中國公司立法史上都具有首創意義。

這部《公司條例》在頒行時並沒有經過法定的立法程序,只是由農工商部呈請大總統批准頒布。《公司條例》頒布後,經過二次修正,分別是 1914 年 9 月 21 日和 1923 年 5 月 8 日。其間,雖然於民國五年,法律編查會由余棨昌和日本學者岩谷孫藏共同起草完成了《公司法草案》(共6章、259條),但未經立法機關頒行。所以,《公司條例》是民國北洋時期通行的唯一一部公司法。

(二)南京國民政府時期(1928-1949年)

1、1929年《公司法》

南京國民政府頒行的1929年《公司法》是在北洋政府1914年《公司條例》的基礎上,參酌德法等國《公司法》,於1929年11月擬定,12月26日公布,1931年7月1日起施行的。它「是一部比較完整的現代中國公司立法」[8]。

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立法院即擬定了「公司法原則草案」,在原有4種公司類型外增加了「保證有限公司」,以後在修訂過程中又被否決。
1929年(公司法)頒行之後,南京政府又先後頒行了《公司法施行細則》、《公司登記規則》以及《公司法施行法》等。

1931年2月,立法院會議通過並公布了《公司法施行法》33條,主要內容是規定《公司法》施行的具體程序。另外,國民政府實業部在1931年6月公布了《公司登記規則》,分通則、規費、呈請程序、附則4章46條,對公司的主管官署、公司設立登記應繳納的各種費用等加以規定。《公司法施行法》、《公司登記規則》和《公司法》一起,於1931年7月1日同時施行。

抗戰期間,在1940年,國民政府又公布了《特種股份有限公司條例》及其實施細則予以補充。按該條例,特種股份有限公司是指由政府機關組織、准許本國人民或外國人認股的股份有限公司。

2、1946年《公司法》

1945年1月,國民黨立法院商法委員會依據國防最高委員會通過了「第一期經濟建設原則』和「修正公司法原則」,隨後訓令商法委員會修正1929年公司法,經商法經濟兩委員會聯席會議,立法院討論研究,修正後的公司法於1945年9月29日通過,1946年4月12日公布,同日施行。

1946年《公司法》分「定義」、「通則」,「無限公司」、「兩合公司」、「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兩合公司」、「外國公司」、「公司之登記及認許」和「附則」10章、361條,篇幅大為增加,規定更為詳細,內容大為豐富。為近代中國篇幅最大、內容最全,同時也是最後的一部公司法。

修正後的1946年《公司法》,與前幾部公司法規有很大的不同之處。它概括了一切有關公司的法律、條例、規則,形成十章的編制,除第九章純為程序的規定外,前面各章都屬實體上的規定,用整章規定登記手續置於實體規定章節之後,使該法呈現出濃厚的集實體、程序規定於一身的特點。此外,1946年公司法大量借鑒英美公司法的內容,其次,在內容上,]1946年公司法增強了法律彈性,減少了官廳干涉,力圖使立法精神從大陸的干涉主義趨於英美自由主義,該法的許多規定都體現了這一精神。

另外,1946年公司法最為突出的特點之一是引進有限公司制度。為此,1946年公司法規定,有限公司股東人數為2人以上10人以下。股東人數的下限比股份有限公司少,成立容易;上限限於10人,用意「在便利政府或法人或富有資力者組織有限公司,」至於「其他資力較薄須集合多數人方能經營者」,則組織股份有限公司。相對於1929年公司法重視中小股東利益保護的原則,1946年公司法則通過一系列規定維護了大股東利益。

最後,1946年公司法為外國投資者來華經營進一步提供了方便,如規定中外合資公司董事長須有中華民國國籍,不設董事長的,代表公司之董事至少應有一人有中華民國國籍。1946年公司法另特設外國公司一章,規定凡在其本國設立登記的外國公司,可向中國官署申請認許,從而在中國境內營業或設立分公司,外國公司經認許後,其法律上的權利義務與中國公司相同。將外國公司規定於公司法中,在中國公司立法中屬首次。

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台灣當局仍沿用1946年公司法,後由於經濟的發展,經濟政策的變化,台灣當局於1966年對該公司法進行全面的修正。此後,公司法又進行了7次修訂。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1949年-2005年)

(一)社會主義改造時期(1949—1956)

政務院於1950年12月29日頒布了《私營企業暫行條例》,凡32條,1951年又公布了《實施辦法》,凡105條。根據上述條例和實施辦法,私營企業有獨資,合夥和公司三種形式,公司仍包括1946年《公司法》規定的五種公司形態。

政務院1954年9月5日公布的《公私合營工業企業暫行條例》。該條例規范的公私合營企業雖然名稱上不再稱為公司,但其實質內容是有限公司的特徵,因為它確認公私雙方的股份,並確定合營企業股東的有限責任(第5、8條),並規定合營企業的法人機關為董事會和私股股東會會議(第20、21條)以及盈餘分配辦法(第17條)。

1956年第一季末實現全國全行業私合營後,標志著社會主義改造已告完成,從此私營公司不復存在,《私營企業暫行條例》及其實施辦法同時失效,無限公司、兩合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兩合公司隨之消失。根據1956年2月10日國務院的《關於在公私合營業中推行定息辦法的規定》及7月26日《關於對私營工商業、手工業、私營運輸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中若干問題的指示》,私有股份變為債權,私有股東不復存在。這樣《公私合營工業企業暫行條例》所規范的有限公司也歸於消失,此後23年,中國的企業全部轉為國營、集體企業,公司立法被全民所有制企業立法和集體所有制企業立法所取代。

(二)全面計劃經濟時期(1956——1978)

全行業公私合營後,國家開始按照行業歸口、產品歸類和方便管理的原則,按行業組建了各種專業性公司。這種公司雖然名為生產性專業公司或銷售公司,實際上其本身並非一種從事經營性的公司,而是國家對同行業的企業進行管理的工具,具有行政性公司的性質,事實上這些專業公司後來又轉變為各種行業主管機關。從所有制角度看,這一時期我國全面實行集中的計劃經濟法制,企業組織形式逐漸演變為國營、集體企業兩種公有形式,而且這兩種組織形式彼此之間也不存在相互交融或聯合投資的情況。由此,這一時期現代意義上的公司形式在我國不復存在,規范意義上的公司立法亦銷聲匿跡。

(三)經濟體制改革時期(1978—1992)

自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國進入經濟體制改革時期,作為經濟體制微觀基礎的企業組織形式一直是改革的一個重點。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開展,我國的公司制度逐漸開始重新恢復,有關公司立法也逐步推進。這一時期我國的公司立法是以有限公司制度的建立與豐富為中心的,具體從以下四個方面展開。

1、關於三資企業

1979年7月1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後於1990、2001年兩次修正)的頒布,標志著大陸公司立法在停頓23年後又恢復了。這部法律是我國對外開放的第一個正式的法律文件,也是我國公司企業制度走上法制化的新起點。這一法律的頒布,開創了新中國法律確認有限責任公司形式的先河。此後,全國人大又分別於1986、1988年過《外資企業法》和《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均在2000年修訂)。此外,經過20多年的立法努力,有限公司制度已經在三資企業領域建立並逐步完善起來,而且成為我國公司立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2、關於經濟聯合

1980年國務院發布《關於推動橫向經濟聯合的暫行規定》明確提出走聯合之路,組織各種形式的經濟聯合體,並不受行業、地區和所有制、隸屬關系的限制,並要求不能用行政命令強行組織,而要堅持自願原則。這一規定可謂是企業聯合經營和資本流動的破冰之旅,使公司的組建成為可能,為後來企業聯營式公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3、關於私營經濟

1988年6月25日國務院頒布了《私營企業暫行條例》,規定私營企業可以採用獨資企業、合作企業和有限公司三種形式。依該條例,私營「有限責任公司是指投資者以其出資額對公司負責,公司以其全部資產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的企業。」這樣,法律就實際上規定了以國內法人、自然人作為股東而設立有限責任公司的合法性。

《私營企業暫行條例》在新中國企業公司立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這首先因為,雖然這一法規本4、關於公司的清理整頓

自1980年代中期開始興起了一股「公司熱」。公司濫設現象十分普遍,出現了大量「行政性公司」、「皮包公司」和「掛名公司」,嚴重阻礙了公司制度的健康發展。國家隨後開始了「清理整頓公司」工作,為此,國務院陸續發布、批准了一系列清理整頓公司的政策文件,其間也制定了一些行政法規、行政規章[,為確立規范的公司制度發揮了積極作用,其主要規范內容包括:(1)公司不擁有行政管理職能;(2)公司設立采許可主義,須經政府有關部門審批;(3)公司必須辦理注冊登記,注冊資金不得少於法定最低額;(5)董事長或經理是法人代表,等等。

(四)公司立法的規范化

我國規范意義上的公司立法活動始於1980年初期。1983年國家經委和體改委開始著手起草公司法。但當時顯然不具備制定統一公司法的實踐基礎和外部環境,一些重大立法理論問題也未得到解決。1985年8月,由國家經委主持起草工作,並於1986年1月完成了《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根據徵求的意見和建議,起草小組又分別擬定了《有限責任公司條例》(送審稿)和《股份有限公司條例》(送審稿)。1987年,兩個條例的草案上報國務院。國務院在研究這兩個條例時認為股份公司尚屬試點性質,不宜在全國以行政法規形式加以規定,有限公司適應我國經濟發展需要,在實踐中也已積累了較多的經驗,可以先行通過。1991年國務院法制局與國家體改委以送審稿為基礎,會同有關部門反復修改,於1991年8月形成《有限公司法(草案)》,並提交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但由於有限公司法與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的關系,國有獨資公司是否列入等問題未予解決,未獲通過。後有關部、委、辦對草案作了進一步修改。但在1992年春鄧小平南巡講話後,股份制企業發展聲速,為適應規范化的需要,後決定先由國家體改委(1988年國家經委被撤銷,公司法的起草工作轉由國家體改委主持)以這兩個公司的「規范意見」這一行政規章形式代替了原定的國務院行政法規形式而先加以公布。這樣,1992年5月15日,《有限責任公司規范意見》與《股份有限公司規范意見》一道由國家體改委正式發布。《有限責任公司規范意見》共計11章79條,《股份有限公司規范意見》共計12章119條,以大陸法系的公司制度為藍本,在全面總結了自1978年以來我國公司制度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系統規定了有限公司和股份公司的基本原則、設立、公司治理、資本(股份)、合並與分立、解散與清算、財務會計、法律責任等基本制度。其後,相關部、委、辦也相繼發布了十餘項配套文件,初步形成了極有特點的中國公司法律制度體系。

同一時期,我國不少經濟發達地區的地方性公司法規也對公司制度予以規范。最早的是廣東省的《廣東省經濟特區涉外公司條例》(1986年9月),1992年3月深圳市又制定了《深圳市有限責任公司暫行規定》。之後,上海市、海南省都相繼頒布了本地的公司法規。這些地方性公司法規、規章的制定,不僅規范了本地公司的行為,也為全國統一的公司立法提供了有益經驗。

這一時期,在以兩個《規范意見》為核心的一系列規范性立法文件基礎上形成的公司制度體系具有以下鮮明特點:首先,它是以行政規章、行政法規為主構成的制度體系;其次,與以往立法文件相比,該制度體系內容更為系統和規范;復次,它既汲取了台灣地區和國際上的通用准則,又特別反映出傳統企業向現代企業制度轉化的實際需求;再次,它總結了我國公司制的經驗教訓,具有鮮明的針對性和現實的可操作性;最後,這一制度體系具有試點和過渡性質。總之,上述規范性文件尤其是兩個《規范意見》的制定與實施,對我國公司法的制定與出台起了巨大推動作用,也標志著我國公司立法逐漸走向規范。

(五)1993年《公司法》

兩個《規范意見》發布後,各界要求盡快制定公司法的呼聲很高。這里有一個要提及的立法背景是,《規范意見》所規定的主要是國有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試點方面的問題,加之它們是以部門規章形式制定的,所以其適用效力有局限性。隨著這一時期各項市場化改革的迅猛深入,非國有企業和其他組織、個人也紛紛組建公司,國家迫切需要制定適用范圍更加廣泛效力位階更高的公司法。同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將公司法列入1992年的立法計劃,公司立法工作加快了步伐。1992上7月,《有限責任公司法(草案)》再次提交國務院常務會議並獲原則通過。7月28日,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7次會議聽取了國務院法制局局長楊景宇關於該草案的說明。依該說明,有限責任公司法的調整范圍在不打破現行法律、行政法規已經確立的企業立法體制的基礎上,定位於:在中國境內由二個以上公有制(全民或集體)企事業單位作為股東出資舉辦的有限責任公司;私營有限公司仍適用《私營企業暫行條例》並參照本法執行;外商投資企業、私營企業之間相互聯營或同其他企業聯營而舉辦的有限公司,參照本法執行。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審議認為,草案確立的調整范圍太窄,沒有突破按不同所有制進行企業立法的作法,太遷就了立法現實,並提出應制定一部覆蓋面更寬一些、內容較全面的公司法。

1992年9月初,第27次會議閉幕後,委員長會議決定由全國人大法工委起草一部較完整的公司法。此後,法工委在原有《股份有限公司條例(草案)》、《有限公司條例(草案)》、《股份有限公司規范意見》、《有限公司規范意見》和《有限公司法(草案)》等五部立法資料之基礎上,廣泛參考其他國和地區的公司法,起草了公司法(草案)初稿。該草案歷經1993年2月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30次會議、1993年6月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次會議、1993年12月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5次會議三次審議,最終於1993年12月2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第5次會議全體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並於1994年7月1日起施行。於此,新中國第一部公司法誕生了。

1993年12月29日的《公司法》規定公司為法人,分為兩種形式,即有限責任公司與股份有限公司。兩種公司形式都規定了最低注冊資本限額。根據各國立法例,公司法除上述有限責任公司及股份公司外,大都包括無限公司、兩合公司等。為彌補此項不足,1997年頒布的《合夥企業法》和1999年頒布的《個人獨資企業法》,對於合夥與個人獨資作出了規定。個人獨資企業與合夥企業為非法人商事主體,注冊資本無最低資本額限制,投資人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其設立程序較公司為簡便,條件限制較少,設立較易。

由於我國公司實踐起步較晚、市場發展迅速等多方面原因,《公司法》雖然有230條之多,但條文存在著原則性強、可操作性差、法律漏洞多等諸多不足,在實際應用中問題頗多,所以1999年12月25日,《公司法》進行了修改,但只是對國有獨資公司監事會的增設和對高新技術的股份有限公司發行新股和申請股票上市的條件進行了規定,對於司法實踐應用的大量問題並沒有做出相應修改。此後的2003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關於審理公司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徵求意見稿),對司法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做出了一定的答復,但隨著《公司法》修改登上全國人大常委會的議程,這一意見稿並沒有最後出台。

2004年7月1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正式生效,依據《行政許可法》的規定,2004年8月《公司法》又進行了修改,但僅僅刪除了一款「股票採用溢價發行的,須經國務院證券管理部門批准」的規定,基本上僅僅是涉及到技術層面上的修改。

(六)2005年《公司法》

2003年3月舉行的十屆全國人大一次和次年的二次會議上,數百名人大代表提出多項議案,建議盡快修改公司法。隨後,《公司法》的修訂列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本屆要審議的立法規劃。2004年7月5日,國務院法制辦完成公司法修改草案的起草工作,並將徵求意見稿下發到有關部門徵求意見。2004年12月1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修訂草案)》,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歷經三次審議之後,於2005年10月27日全國人大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通過了修訂後的公司法。國家主席胡錦濤簽署第42號主席令予以公布,修訂後的法律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2005年《公司法》共13章219條,分為總則,有限責任公司的設立和組織機構,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轉讓,股份有限公司的設立和組織機構,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發行和轉讓,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資格和義務,公司債券, 公司財務、會計,公司合並、分立、增資、減資,公司解散和清算,外國公司的分支機構,法律責任和附則。

這次公司法對1993年《公司法》做了比較全面的修訂,基本上所有的條文都有修改,當然有些是屬於文字上的修改。這次修訂後的公司法,進一步完善了公司法律制度,順應了深化改革、促進發展的實踐要求,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更加有力的制度支持。當然任何修訂都只是階段性的。隨著實踐的發展、改革的深化,公司法還會適時加以修改,以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不斷完善的要求相適應。

⑨ 歐洲商法產生和發展的歷史

我覺得根本上還是當時經濟的發展,也就是資本主義的出現,資本主義出現的話,肯定就回需要有相應的法答律體系去保障資本主義的一個發展,這個也就是當時的社會現實決定的,會出現這種法律,最早我覺得應該是在12世紀,然後到15,16世紀時期,由於資本主義的發展,進一步完善。

⑩ 為什麼有的國家民商法分立,有的卻是民商合一。產生各自的歷史條件是什麼為什麼我們國家就發展成民商法

問政治老師較為靠譜

熱點內容
行政法學歷年試題 發布:2025-01-20 03:46:34 瀏覽:516
法官和律師座談 發布:2025-01-20 03:38:35 瀏覽:220
勞動法就是個 發布:2025-01-20 02:46:29 瀏覽:599
行政法姜明安百度雲 發布:2025-01-20 02:37:57 瀏覽:364
快餐店的規章制度及崗位職責 發布:2025-01-20 01:58:03 瀏覽:431
行政規章和行政法規 發布:2025-01-20 01:15:10 瀏覽:924
11月14日社會與法頻道怎麼回放 發布:2025-01-20 01:09:25 瀏覽:444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出境配偶 發布:2025-01-19 23:58:12 瀏覽:181
新工商法保留工商前置許可 發布:2025-01-19 23:13:26 瀏覽:280
行政立法擴張體現在 發布:2025-01-19 23:07:19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