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63條

民法63條

發布時間: 2020-12-20 02:31:13

① 如何理解《證據規定》第六十三條

我國《民事訴訟法》第7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同時,我國訴訟法還明確規定,證據是「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一切事實」,各種證據「必須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這里「事實」一詞如何理解,在立法上給予了明確指問,因此,長期以來,不論是理論界還是司法實務界,都是站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高度,把以事實為根據的「事實」理解為「一種客觀存在的反映」。基於此,審判活動應當堅持不懈地將發現案件「客觀真實」作為追求的最高目標。因此,我國的證據制度被稱為實事求是的證據制度。實事求是的證據制度體現在司法活動中,就要求司法人員從各個案件的具體情況出發,深入調查研究,以充分的符合實際的證據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作出的結論必須符合案情的本來面目。
既然民訴法對證據制度、證明要求均有具體規定,《證據規定》第63條,為何又把證明要求明確規定為:「人民法院應當以證據能夠證明的案件事實為依據依法作出裁判」。這要從相互關聯的兩個概念:「客觀真實」與「法律真實」談起。
客觀真實是指法院在裁判中認定的事實應當與發生在訴訟前的案件事實完全相吻合。把客觀真實確定為民事訴訟的證明任務,其理論基點是:第一,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存在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的原理為查明案件事實提供了科學的理論依據;第二,案件事實發生後,必然會留下這樣或那樣的證據材料;第三,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一切國家權力機關都由人民選擇產生,對人民負責,因而,有一支忠於人民利益、忠於法律、忠於事實真相的司法隊伍;第四,訴訟法規定的各項制度和措施為查明案件事實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法律真實是指人民法院在裁判中對事實的認定遵循了證據規則,符合民事訴訟中的證明標准,從所依據的證據看已達到了可視為真實的程度。將法律真實界定為民事訴訟證明任務的理由是:其一,當事人爭議的案件事實是發生在訴訟前的事實,這些事實不可能重現於法庭,因此,客觀上無法將裁判中認定的事實與實際發生的案件事實對照比較。其次,法官雖然可以通過證據來調查案件事實,但法官對案件事實的認識受到證據的限制,是在相當困難的條件下尋求事實真相的。不能否認,當事人為了獲得勝訴,陳述案情一般只敘述對自己有利的部分,提供證據一般也專揀對自己有利的材料,證人也可能作偽證欺騙法庭,鑒定人可能受技術條件的限制、個體素質的影響等原因作出不準確的鑒定結論。以上種種因素都可能造成裁判中認定的事實偏離客觀事實。
以上對民事訴訟證明要求的兩種主張,對應著兩種結論,兩種觀點均提出了自己的理論根據和事實依據,筆者認為,如何界定訴訟的證明要求(證明任務),改革長期以來形成的不切實際的做法,離不開對改革目標的合理定位;應當具有與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相適應的,恰當處理實體公正與程序公正關系;突出反映「公正與效率」世紀主題,既實事求是又切實可行的正確的價值觀。為了闡述,法律真實作為證明要求的合理性,需要對以下問題進行理論分析。
實體正義與程序正義。實體正義(公正)包括兩層含義,其一是指民事實體法規定的民事主體的實體權利義務是公正的;其二是指法院在處理案件時,通過民事訴訟程序達到公正裁判的結果。與訴訟法相對的實體正義,即裁判結果的公正。要達到結果公正,就要求,第一、必須真實地再現爭執的事實;第二、正確地適用法律。而程序公正的精神實質是不以某種外在的客觀標准來衡量判決結果正當與否,而是通過充實和重視程序過程本身以保證判決結果能夠獲得當事人的接受和公眾的認可。比較而言,程序正義比實體正義來得容易。一般而論程序正義是保證實體正義的前提和基礎,但公正的程序並不必然產生絕對公正的結果,譬如,案件情況過於復雜,人類重現既往事實的技術水平不是相當的高,當事人舉證能力有限等,都是造成結果不公的非程序因素,從哲學上看,人的認識是不斷反復的過程,人的認識總要受諸多條件的制約和限制,並且人的認識又是無限發展的過程,這就決定了人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認識——真理具有絕對性,又具有相對性。因此,要求司法者對每一案件的審理結果都達到絕對的實體上的正義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的,絕對的實體正義的設想必將陷入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反映論的泥漳。司法者能夠而且應該追求的目標,應當是程序正義,而非實體正義。

② 我國《民事訴訟法》第63條規定的證據有七種嗎

答:有七種。 第六十三條 證據有下列幾種:

(一)書證。

(二)物證。

(三回)視聽答資料。

(四)證人證言。

(五)當事人的陳述。

(六)鑒定結論。

(七)勘驗筆錄。

③ 民法通則63到65條急用

第六十三條 公民、法人可以通過代理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代理內人在代理許可權內容,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實施民事法律行為。被代理人對代理人的代理行為,承擔民事責任。
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雙方當事人約定,應當由本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不得代理。
第六十四條 代理包括委託代理、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
委託代理人按照被代理人的委託行使代理權,法定代理人依照法律的規定行使代理權,指定代理人按照人民法院或者指定單位的指定行使代理權。
第六十五條 民事法律行為的委託代理,可以用書面形式,也可以用口頭形式。法律規定用書面形式的,應當用書面形式。
書面委託代理的授權委託書應當載明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稱、代理事項、許可權和期間,並由委託人簽名或者蓋章。
委託書授權不明的,被代理人應當向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代理人負連帶責任。

④ 民法通則63到69條是什幺

第三章

法 人

第一節 一般規定

第三十六條 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回為能力,依法獨立答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

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從法人成立時產生,到法人終止時消滅。

第三十七條 法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依法成立;

有必要的財產或者經費;

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和場所;

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第三十八條 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組織章程規定,代表法人行使職權的負責人,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第三十九條 法人以它的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為住所。

    第四十條 法人終止,應當依法進行清算,停止清算范圍外的活動。

⑤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三條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2012年修正)
第一百六十三條人民法院在審理過程中,發現案件不宜適用簡易程序的,裁定轉為普通程序。

⑥ 民法通則第六十三條到第七十條分別是什麼內容

是有關代理的規定。
參考內容:法律界網站法務通VV

⑦ 我國《民事訴訟法》第63條規定的證據有七種:

第六十三條證據有下列幾種:
(一)書證;
(二)物證;
(三)視聽資料;
(四)證人證言;
(五)當事人的陳述;
(六)鑒定結論;
(七)勘驗筆錄。
以上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所以正確

選擇A

⑧ 民法通則第六十三條和合同法第四十九條是否表示同一個意思

合同法是後法,發生沖突以合同法為准,而且合同法這條主要講的是表見代理,不是一般的代理。

⑨ 《民法通則》63條第二款,被代理人對代理人的代理行為,承擔民事責任。

你來有看清楚內容嗎?源哪裡矛盾?麻煩你認真一點行嗎?
被代理人對代理人的代理行為,承擔民事責任,這是指代理的後果。

「代理人不履行職責,而給被代理人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這是指代理人不履行代理職責(亦即委託合同),因而給被代理人造成損失的,應當賠償被代理人的損失。

這完全是兩個方面,哪裡有矛盾?

⑩ 《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六十三條是什麼

你要的可能是下面的這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專訴訟法》若干屬問題的意見
36、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三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發生管轄權爭議的兩個人民法院因協商不成報請它們的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時,如雙方為同屬一個地、市轄區的基層人民法院,由該地、市的中級人民法院及時指定管轄;同屬一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兩個人民法院,由該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高級人民法院及時指定管轄;如雙方為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協商不成的,由最高人民法院及時指定管轄。
依前款規定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時,應當逐級進行。

熱點內容
人大法律顧問制度 發布:2024-11-09 09:05:45 瀏覽:332
法律顧問機制意義 發布:2024-11-09 08:39:23 瀏覽:197
法院援助中心 發布:2024-11-09 08:00:34 瀏覽:883
佰仟金融分期合同條例 發布:2024-11-09 07:28:35 瀏覽:958
邁瑞法規注冊 發布:2024-11-09 06:52:49 瀏覽:245
2婚婚姻法 發布:2024-11-09 06:13:55 瀏覽:189
新聞倫理與法規自考 發布:2024-11-09 06:07:21 瀏覽:224
婚姻法54年 發布:2024-11-09 06:07:18 瀏覽:942
道德評價的發展 發布:2024-11-09 05:24:33 瀏覽:99
刑法酒 發布:2024-11-09 05:02:56 瀏覽: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