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公信
A. 如何提高司法公信力
……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優化司法職權配置,規范司法行為,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要自覺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帶頭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權威。」至少三次提到了法律的權威問題,其中第二次更把司法權威確定我國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一項重要目標和特徵。年初以來在在開創我省法院工作新局面的活動中,張文顯院長曾多次指出,「要密切關注以建立公正高效權威的司法制度為目標的司法改革的進程,堅持『公正與效率』的法院工作主題,以公正和效率贏得權威,以權威保障公正和效率」深刻闡述了司法權威與法院工作的關系。司法權威與司法公信力是一對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概念,在某些語言環境當中兩者的含義基本相同。針對現階段的法院工作而言,樹立司法權威的目標主要是通過提高法院司法公信力來實現的。結合目前法院工作的實際情況,我們所面臨的實現任務是如何在短時期內切實提高法院的司法公信力,從而為真正實現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夯實基礎、創造條件。 司法公信力這一概念具有兩個維度:「一是信用的維度,即司法機關獲得公眾信任的能力;另一個是信任的維度,即公眾對司法機關的信任程度」,而在多數情況下我們主要是在「公眾信任程度」這一語義下使用司法公信力一詞的,即「公司公信力是指社會公眾對司法主體、司法程序、司法運作過程和司法裁判的尊重和認同,是司法在公眾心目中所建立的信服狀態」。是我們法院所面臨的一項緊迫任務,為此我們需要面對客觀現實,透視司法現狀與公眾需求存在差距的根本原因,從而找出快速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具體方案。 一、法院司法公信力的現實狀況 事實上無論我們從哪一個載體中獲得關於司法公信力的信息,最初都源自各種評價主體同法院打交道的經歷,從當事人而言他們是程序和實體的親歷者,從相關利益方而言他們是公平與否的感知者,從社會輿論方的角度他們是公信力評判的參與者,總之他們都是對於自己同法律、法院、法官的接觸交往中形成公信力判斷的。也就是說,法院司法公信力的高低是於法院的日常工作分不開的,我們需要從法院工作的方方面面來重新審視公信力問題。目前我們法院的整體司法公信力不高,主要表現在這樣幾個方面: (一)法官的職業形象受到質疑。以四川省為例,四川高院曾就法院公信力問題展開過社會調查,結果顯示,有三分之一的當事人受訪者對法官的職業形象評價一般,其中作出負面評價的接近兩成,超過七成的受訪者認為個別法官違法違紀對法官整體形象的影響最為惡劣。這個調查結果對於法院整體而言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應當看到,目前我們法官隊伍在整體結構上仍然是經驗型多於知識型,這同我們建立知識型與經驗型結合的法院隊伍的目標還有一定差距。法官這一職業社會地位還不高,法官自身的職業榮耀感還不強。 (二)裁判的公正性受到質疑。由於法官的司法能力水平還不能完全適應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司法需求,因而有些裁判還存著認定事實不準、說理論證不清、責任劃分不明的現象,困擾法官多年的執行難問題仍然很尖銳,信訪問題一直不容忽視。另外,社會上存在的一些不良風氣,如說情風、干預風也侵蝕著法官良知,直接導致了人民群眾對法院工作的不信任。 (三)程序的公信力受到質疑。突出表現在,各級法院中超審限案件仍然存在,嚴重影響法院的聲望;法官駕馭庭審能力不強,庭審功能還沒有得到充分發揮;發回重審案件過多,增加當事人訴累;「暗廂操作」依然存在,審判公開仍需進一步加強;法官與律師的交往還很普遍等,這些現象表明我們離程序公正的目標還有很大差距。 二、造成法院司法公信力不高的原因 (一)法官素質不高是造成法官職業公信力偏低的根本原因。法官是法律的實施者,他的一言一行都關繫到法律的尊嚴,法官形象在很多場合就是法院形象的具體化。在西方有這樣一句法諺:「僅次於上帝完美的人就是法官」,生動地表明了社會公眾對於法官這一職業的崇高期待。「打鐵先要自身硬」,現階段造成司法公信力不高的根本原因還是人的問題,因此解決法官素質問題始終成為我們提高司法公信力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二)制度因素是影響司法公信力的客觀原因。在各種現實制度當中,司法行政化傾向對於司法公信力的影響最大。這種行政化傾向既有來自法院外部的,如對於法院的行政化功能定位、對於法院人、財、物的行政化管理、以及法官職業的行政化傾向等,還有來自於法院內部的,如法官職能的行政化、幹部管理的行政科層制、以及各種內部行政審批制度等。目前,理論界與實務界都認識到司法獨立的重要性,從某種角度上看司法權的本質是一種由法官代表國家行使的判斷權,而缺乏體制獨立保障的判斷權是很難最終獲得公眾信服的。 (三)公眾認知不夠是影響司法公信力的社會主觀原因。漫長的封建社會留給我們的主要是一種以人治思想為基礎的法律文化,無論是「德主刑輔」,還是「禮法並用」,其中蘊含更多的是一種道德優位的法律觀。現實生活中,當人們出現糾紛後訴訟往往是其最後採取的不得以的手段,即使進入訴訟更多的人首先想到的往往是托關系、找熟人,而一旦敗訴有的人便會四處告狀、長年上訪,有的則寄希望於找到「大官」為自己鳴不平,這種「清天情結」的背後隱藏著濃厚的官本位思維定式。目前公眾對於法院的了解主要是通過大眾媒體,很多人對於近幾年法院在司法改革中取得的成果以及法院各項工作的進展並不了解,他們只是憑借一些個案的報道或是傳聞便產生了對司法公信力的質疑,這一點對於我們省法院而言更為突出。 (一)建立高素質法官隊伍是提高司法公信力的基礎。從長遠角度看,培養和造就一支高素質法官隊伍是建設現代法治國家的關鍵環節,也是司法回應民眾信任和期待從而提高司法共信力的核心內容。首先,通過嚴格的法官選任制度,讓優秀的法律人才充實到法官隊伍。目前許多基層法院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著法官老齡化、年齡斷層等現象,人才外流則是各個法院都要面對的問題。只有把法官隊伍塑造成一支高素質的團隊,法官職業的榮耀感才有可能隨之產生。其次,通過科學的法官管理制度,實現法官隊伍的健康有序發展。通過建立和完善各種符合法官職業特點的幹部人事管理制度,不僅要讓優秀的法官能夠脫穎而出,而且要激發法官團隊的整體合力。再次,要以法官職業道德建設為重點,樹立公正廉潔的良好公眾形象。提高司法公信力不僅是法院的工作目標,更是每個法官的職責所在。霍姆斯在《普通法》一書中的格言「法律的生命不是邏輯而是經驗」,從某種意義上講他更是在強調由法官經驗積累而成的一個個判例對於整個普通法系的重要性。對當事人而言,「張法官」、「李法官」都代表著全體法官、代表著法院甚至是法律,因而我們每位法官都應樹立一種「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團隊意識,把提高司法公信力落實到日常工作當中。從這一點上看,法官的隊伍建設不僅應是自上而下的,也應當是自下而上的。我們目前正在開展的「創建學習型法院、培養研究型法官」活動,為每位法官實現「內增實力,外樹形象」的目標提供了良好的學習和研究的平台。 (二)提高司法能力水平是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關鍵。目前我們主要是通過建立公正高效的司法制度來實現司法能力水平的提高的,其中這樣幾項制度建設直接關繫到法院的司法公信力建設。第一,強化審判公開。在支撐司法權公正高效運行的各項制度中公開審判無疑具有核心的地位。「正義不但要伸張,而且必須以看得見的方式伸張。」事實上公開審判制度中的每一小步改革,往往都能成為推進法治進程的強大動力。我們在諸如提高開庭率、證據認證公開、審委會參與公開審理、案件流程公開、裁判文書公開等許多方面還可以進行許多大膽的探索性工作。第二、提高審判質量與效率。「從權力運行的角度,司法公信力是司法權在其運行的過程中以其主體、制度、組織、結構、功能、程序、公正結果承載的獲得公眾信任的資格和能力。」從這一點分析司法公信力的高低取決於我們是否為公眾提供了優質高效的司法產品。評價審判質量效率的標准有很多,但有兩個標準是核心的:一個是結果公正標准,另一個是程序合法標准。為此我們應始終把公平正義作為法院工作的生命線,全面提高審判質量與效率,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化司法需求。第三、建立科學的審判管理機制。目前將法院的管理細分為審判管理與司法行政管理已基本成為共識,強化審判管理已成為各級法院提高審判質量的有力手段。藉助於審判質量與效率評估體系的管理功能,使我們能夠建立起法院內部的案件流程管理體系、上下級法院間質量評查體系,通過科學的管理促進司法能力的提高。 (三)把司法改革作為提高司法公信力的動力。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目前我們民主法制建設中所面臨的主要矛盾是,「民主法制建設與擴大人民民主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還不完全適應,政治體制改革需要繼續深化」。司法活動是依照特定的程序和方式宣示法律公正的過程,公眾主要是通過司法制度的整體設計和具體運作來感知和認識司法的,因此司法改革能夠起到提升司法權威、提高公司公信力的作用。首先,健全審判獨立制度,探索符合審判規律和法官思維規律的審判運行體制,既有利於充分發揮合議庭、庭長、主管院長、審委會的各項職能,調動全體法官工作和學習的積極性,又能實現權力行使與監督制約的統一,建立責權明晰的審判責任制度也能夠成為提高司法公信力的深層動力。其次,通過增強司法權威的相關改革,例如適當擴大法院對於行政行為審查的范圍、建立嚴格和庄嚴的法庭儀式、加強對法庭秩序的維護等,達到提高司法公信力的客觀效果。司法權威與司法公信力是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一對概念。司法權威又稱為司法尊嚴,一般被理解為「司法機關應當享有的權威及公信力,它是司法能夠有效運行,並能發揮其應有作用的基礎和前提」。與司法公信力所強調的公眾信任和信用這兩個實然意義的維度不同,司法權威往往更強調司法機關在國家機構運行體制中的地位,它與司法公信力的最大區別是其所具有的應然意義的維度,我們更多是把司法權威作為一種目標指示性詞語來使用的。應當說,沒有司法公信力的實現就沒有司法權威的實現,司法公信力建設是實現司法權威的主要途徑,司法公信力的強弱是司法權威是否實現的主要參數。 (四)通過優化司法環境來保障司法公信力建設。從表面上看,個別司法不公現象無疑是我們法院面臨的司法公信力建設中的最大障礙。而從法院外部的司法環境來看,如何提高法院的政治地位和社會聲望就顯得尤為重要。首先,理順法院與黨委、人大、政府等的關系。無論從黨的先進性還是代議制的角度,黨委和人大的意見都屬於廣義的公眾信任的范疇,他們有權代表人民群眾對於司法公信力做出直接評價,因此「黨管司法」是我們必須始終堅持的一項基本原則。同時,我們也要盡量爭取各級黨委、人大、政府對於法院工作獨立性、專業性的理解,以贏得他們對於法院獨立行使審判權的尊重,共同維護法律的權威。其次,規范法院與新聞媒體的關系。在西方國家中,媒體一般被認為是繼國家、政府、法院之後的第四種權力。我們要在堅持客觀真實和維護法律權威的媒體監督原則的同時,暢通各種新聞監督渠道,防止不當報道造成法院工作的被動。我們還要充分利用媒體的輿論導向作用,加強法制宣傳工作,把媒體作為外樹形象的窗口。再次,營造良好的社會基礎和氛圍。從增強公眾對司法的認知入手,使他們能夠了解訴訟程序的基本要求及風險、尊重司法裁判的既判力,從而降低社會糾紛解決的成本,減少影響社會和諧的對抗性因素,最終讓盡可能多的社會成員信任司法,自覺維護司法權威,為司法公信力建設夯實群眾基礎。 總之,我們應始牢記我們的法院是人民的法院,我們的法官是人民的法官,我們提高司法公信力就是為了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也是為了實現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無論從樹立司法權威、提高司法公信力的角度,還是從樹立全社會對法律的共同信仰、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角度,我們法院、法官與社會公眾的法治理想和目標都是一致的。(作者單位: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第1頁共1頁
B. 如何提升司法公信力,提高人民群眾獲得
…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優化司法職權配置,規范司法行為,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要自覺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帶頭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權威。」至少三次提到了法律的權威問題,其中第二次更把司法權威確定我國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一項重要目標和特徵。年初以來在在開創我省法院工作新局面的活動中,張文顯院長曾多次指出,「要密切關注以建立公正高效權威的司法制度為目標的司法改革的進程,堅持『公正與效率』的法院工作主題,以公正和效率贏得權威,以權威保障公正和效率」深刻闡述了司法權威與法院工作的關系。司法權威與司法公信力是一對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概念,在某些語言環境當中兩者的含義基本相同。針對現階段的法院工作而言,樹立司法權威的目標主要是通過提高法院司法公信力來實現的。結合目前法院工作的實際情況,我們所面臨的實現任務是如何在短時期內切實提高法院的司法公信力,從而為真正實現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夯實基礎、創造條件。 司法公信力這一概念具有兩個維度:「一是信用的維度,即司法機關獲得公眾信任的能力;另一個是信任的維度,即公眾對司法機關的信任程度」,而在多數情況下我們主要是在「公眾信任程度」這一語義下使用司法公信力一詞的,即「公司公信力是指社會公眾對司法主體、司法程序、司法運作過程和司法裁判的尊重和認同,是司法在公眾心目中所建立的信服狀態」。是我們法院所面臨的一項緊迫任務,為此我們需要面對客觀現實,透視司法現狀與公眾需求存在差距的根本原因,從而找出快速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具體方案。 一、法院司法公信力的現實狀況 事實上無論我們從哪一個載體中獲得關於司法公信力的信息,最初都源自各種評價主體同法院打交道的經歷,從當事人而言他們是程序和實體的親歷者,從相關利益方而言他們是公平與否的感知者,從社會輿論方的角度他們是公信力評判的參與者,總之他們都是對於自己同法律、法院、法官的接觸交往中形成公信力判斷的。也就是說,法院司法公信力的高低是於法院的日常工作分不開的,我們需要從法院工作的方方面面來重新審視公信力問題。目前我們法院的整體司法公信力不高,主要表現在這樣幾個方面: (一)法官的職業形象受到質疑。以四川省為例,四川高院曾就法院公信力問題展開過社會調查,結果顯示,有三分之一的當事人受訪者對法官的職業形象評價一般,其中作出負面評價的接近兩成,超過七成的受訪者認為個別法官違法違紀對法官整體形象的影響最為惡劣。這個調查結果對於法院整體而言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應當看到,目前我們法官隊伍在整體結構上仍然是經驗型多於知識型,這同我們建立知識型與經驗型結合的法院隊伍的目標還有一定差距。法官這一職業社會地位還不高,法官自身的職業榮耀感還不強
C. 加強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是哪個時期提出來的
2014年,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倡導誠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開展道德領域突出問回題專項教答育和治理,加強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這是黨中央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的高度,對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建設提出的基本要求。因為現代社會不僅是物質豐裕的社會,更是誠信有序的社會。人民群眾迫切希望生活在一個沒有欺詐、不敢造假,可以坦誠相待而不用費心費力防範、猜忌和捉摸的社會環境。這就要求每個人都將誠信作為言語行動的基本規范,構建良好的社會信用體系。
D. 如何解讀保證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通過優化司法環境來保障司法公信力建設。從表面上看,個別司法不公現象無疑是我們法院面臨的司法公信力建設中的最大障礙。而從法院外部的司法環境來看,如何提高法院的政治地位和社會聲望就顯得尤為重要。首先,理順法院與黨委、人大、政府等的關系。無論從黨的先進性還是代議制的角度,黨委和人大的意見都屬於廣義的公眾信任的范疇,他們有權代表人民群眾對於司法公信力做出直接評價,因此「黨管司法」是我們必須始終堅持的一項基本原則。同時,我們也要盡量爭取各級黨委、人大、政府對於法院工作獨立性、專業性的理解,以贏得他們對於法院獨立行使審判權的尊重,共同維護法律的權威。其次,規范法院與新聞媒體的關系。在西方國家中,媒體一般被認為是繼國家、政府、法院之後的第四種權力。我們要在堅持客觀真實和維護法律權威的媒體監督原則的同時,暢通各種新聞監督渠道,防止不當報道造成法院工作的被動。我們還要充分利用媒體的輿論導向作用,加強法制宣傳工作,把媒體作為外樹形象的窗口。再次,營造良好的社會基礎和氛圍。從增強公眾對司法的認知入手,使他們能夠了解訴訟程序的基本要求及風險、尊重司法裁判的既判力,從而降低社會糾紛解決的成本,減少影響社會和諧的對抗性因素,最終讓盡可能多的社會成員信任司法,自覺維護司法權威,為司法公信力建設夯實群眾基礎。
總之,我們應始牢記我們的法院是人民的法院,我們的法官是人民的法官,我們提高司法公信力就是為了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也是為了實現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無論從樹立司法權威、提高司法公信力的角度,還是從樹立全社會對法律的共同信仰、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角度,我們法院、法官與社會公眾的法治理想和目標都是一致的。從權力到權威、從信任到信仰,為此我們都任重而道遠
E. 保證公正司法,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前提是確保什麼
您好,保證公正司法,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前提是完善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專和檢察權的制度。
2014年10月30日,國屬新辦舉行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的重大意義等情況發布會。中央司法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在《決定》的第四部分「保證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中提出六個方面的改革要求。
一是完善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的制度。
二是優化司法職權配置。
三是推進嚴格司法。
四是保障人民群眾參與司法。
五是加強人權司法保障。
六是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督。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F. 如何提高司法公信力
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指出,「加強憲法和法律實施,……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尊嚴、權威。……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優化司法職權配置,規范司法行為,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要自覺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帶頭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權威。」至少三次提到了法律的權威問題,其中第二次更把司法權威確定我國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一項重要目標和特徵。年初以來在在開創我省法院工作新局面的活動中,張文顯院長曾多次指出,「要密切關注以建立公正高效權威的司法制度為目標的司法改革的進程,堅持『公正與效率』的法院工作主題,以公正和效率贏得權威,以權威保障公正和效率」深刻闡述了司法權威與法院工作的關系。司法權威與司法公信力是一對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概念,在某些語言環境當中兩者的含義基本相同。針對現階段的法院工作而言,樹立司法權威的目標主要是通過提高法院司法公信力來實現的。結合目前法院工作的實際情況,我們所面臨的實現任務是如何在短時期內切實提高法院的司法公信力,從而為真正實現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夯實基礎、創造條件。
司法公信力這一概念具有兩個維度:「一是信用的維度,即司法機關獲得公眾信任的能力;另一個是信任的維度,即公眾對司法機關的信任程度」,而在多數情況下我們主要是在「公眾信任程度」這一語義下使用司法公信力一詞的,即「公司公信力是指社會公眾對司法主體、司法程序、司法運作過程和司法裁判的尊重和認同,是司法在公眾心目中所建立的信服狀態」。是我們法院所面臨的一項緊迫任務,為此我們需要面對客觀現實,透視司法現狀與公眾需求存在差距的根本原因,從而找出快速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具體方案。
一、法院司法公信力的現實狀況
事實上無論我們從哪一個載體中獲得關於司法公信力的信息,最初都源自各種評價主體同法院打交道的經歷,從當事人而言他們是程序和實體的親歷者,從相關利益方而言他們是公平與否的感知者,從社會輿論方的角度他們是公信力評判的參與者,總之他們都是對於自己同法律、法院、法官的接觸交往中形成公信力判斷的。也就是說,法院司法公信力的高低是於法院的日常工作分不開的,我們需要從法院工作的方方面面來重新審視公信力問題。目前我們法院的整體司法公信力不高,主要表現在這樣幾個方面:
(一)法官的職業形象受到質疑。以四川省為例,四川高院曾就法院公信力問題展開過社會調查,結果顯示,有三分之一的當事人受訪者對法官的職業形象評價一般,其中作出負面評價的接近兩成,超過七成的受訪者認為個別法官違法違紀對法官整體形象的影響最為惡劣。這個調查結果對於法院整體而言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應當看到,目前我們法官隊伍在整體結構上仍然是經驗型多於知識型,這同我們建立知識型與經驗型結合的法院隊伍的目標還有一定差距。法官這一職業社會地位還不高,法官自身的職業榮耀感還不強。
(二)裁判的公正性受到質疑。由於法官的司法能力水平還不能完全適應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司法需求,因而有些裁判還存著認定事實不準、說理論證不清、責任劃分不明的現象,困擾法官多年的執行難問題仍然很尖銳,信訪問題一直不容忽視。另外,社會上存在的一些不良風氣,如說情風、干預風也侵蝕著法官良知,直接導致了人民群眾對法院工作的不信任。
(三)程序的公信力受到質疑。突出表現在,各級法院中超審限案件仍然存在,嚴重影響法院的聲望;法官駕馭庭審能力不強,庭審功能還沒有得到充分發揮;發回重審案件過多,增加當事人訴累;「暗廂操作」依然存在,審判公開仍需進一步加強;法官與律師的交往還很普遍等,這些現象表明我們離程序公正的目標還有很大差距。
二、造成法院司法公信力不高的原因
(一)法官素質不高是造成法官職業公信力偏低的根本原因。法官是法律的實施者,他的一言一行都關繫到法律的尊嚴,法官形象在很多場合就是法院形象的具體化。在西方有這樣一句法諺:「僅次於上帝完美的人就是法官」,生動地表明了社會公眾對於法官這一職業的崇高期待。「打鐵先要自身硬」,現階段造成司法公信力不高的根本原因還是人的問題,因此解決法官素質問題始終成為我們提高司法公信力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二)制度因素是影響司法公信力的客觀原因。在各種現實制度當中,司法行政化傾向對於司法公信力的影響最大。這種行政化傾向既有來自法院外部的,如對於法院的行政化功能定位、對於法院人、財、物的行政化管理、以及法官職業的行政化傾向等,還有來自於法院內部的,如法官職能的行政化、幹部管理的行政科層制、以及各種內部行政審批制度等。目前,理論界與實務界都認識到司法獨立的重要性,從某種角度上看司法權的本質是一種由法官代表國家行使的判斷權,而缺乏體制獨立保障的判斷權是很難最終獲得公眾信服的。
(三)公眾認知不夠是影響司法公信力的社會主觀原因。漫長的封建社會留給我們的主要是一種以人治思想為基礎的法律文化,無論是「德主刑輔」,還是「禮法並用」,其中蘊含更多的是一種道德優位的法律觀。現實生活中,當人們出現糾紛後訴訟往往是其最後採取的不得以的手段,即使進入訴訟更多的人首先想到的往往是托關系、找熟人,而一旦敗訴有的人便會四處告狀、長年上訪,有的則寄希望於找到「大官」為自己鳴不平,這種「清天情結」的背後隱藏著濃厚的官本位思維定式。目前公眾對於法院的了解主要是通過大眾媒體,很多人對於近幾年法院在司法改革中取得的成果以及法院各項工作的進展並不了解,他們只是憑借一些個案的報道或是傳聞便產生了對司法公信力的質疑,這一點對於我們省法院而言更為突出。
(一)建立高素質法官隊伍是提高司法公信力的基礎。從長遠角度看,培養和造就一支高素質法官隊伍是建設現代法治國家的關鍵環節,也是司法回應民眾信任和期待從而提高司法共信力的核心內容。首先,通過嚴格的法官選任制度,讓優秀的法律人才充實到法官隊伍。目前許多基層法院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著法官老齡化、年齡斷層等現象,人才外流則是各個法院都要面對的問題。只有把法官隊伍塑造成一支高素質的團隊,法官職業的榮耀感才有可能隨之產生。其次,通過科學的法官管理制度,實現法官隊伍的健康有序發展。通過建立和完善各種符合法官職業特點的幹部人事管理制度,不僅要讓優秀的法官能夠脫穎而出,而且要激發法官團隊的整體合力。再次,要以法官職業道德建設為重點,樹立公正廉潔的良好公眾形象。提高司法公信力不僅是法院的工作目標,更是每個法官的職責所在。霍姆斯在《普通法》一書中的格言「法律的生命不是邏輯而是經驗」,從某種意義上講他更是在強調由法官經驗積累而成的一個個判例對於整個普通法系的重要性。對當事人而言,「張法官」、「李法官」都代表著全體法官、代表著法院甚至是法律,因而我們每位法官都應樹立一種「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團隊意識,把提高司法公信力落實到日常工作當中。從這一點上看,法官的隊伍建設不僅應是自上而下的,也應當是自下而上的。我們目前正在開展的「創建學習型法院、培養研究型法官」活動,為每位法官實現「內增實力,外樹形象」的目標提供了良好的學習和研究的平台。
(二)提高司法能力水平是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關鍵。目前我們主要是通過建立公正高效的司法制度來實現司法能力水平的提高的,其中這樣幾項制度建設直接關繫到法院的司法公信力建設。第一,強化審判公開。在支撐司法權公正高效運行的各項制度中公開審判無疑具有核心的地位。「正義不但要伸張,而且必須以看得見的方式伸張。」事實上公開審判制度中的每一小步改革,往往都能成為推進法治進程的強大動力。我們在諸如提高開庭率、證據認證公開、審委會參與公開審理、案件流程公開、裁判文書公開等許多方面還可以進行許多大膽的探索性工作。第二、提高審判質量與效率。「從權力運行的角度,司法公信力是司法權在其運行的過程中以其主體、制度、組織、結構、功能、程序、公正結果承載的獲得公眾信任的資格和能力。」從這一點分析司法公信力的高低取決於我們是否為公眾提供了優質高效的司法產品。評價審判質量效率的標准有很多,但有兩個標準是核心的:一個是結果公正標准,另一個是程序合法標准。為此我們應始終把公平正義作為法院工作的生命線,全面提高審判質量與效率,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化司法需求。第三、建立科學的審判管理機制。目前將法院的管理細分為審判管理與司法行政管理已基本成為共識,強化審判管理已成為各級法院提高審判質量的有力手段。藉助於審判質量與效率評估體系的管理功能,使我們能夠建立起法院內部的案件流程管理體系、上下級法院間質量評查體系,通過科學的管理促進司法能力的提高。
(三)把司法改革作為提高司法公信力的動力。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目前我們民主法制建設中所面臨的主要矛盾是,「民主法制建設與擴大人民民主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還不完全適應,政治體制改革需要繼續深化」。司法活動是依照特定的程序和方式宣示法律公正的過程,公眾主要是通過司法制度的整體設計和具體運作來感知和認識司法的,因此司法改革能夠起到提升司法權威、提高公司公信力的作用。首先,健全審判獨立制度,探索符合審判規律和法官思維規律的審判運行體制,既有利於充分發揮合議庭、庭長、主管院長、審委會的各項職能,調動全體法官工作和學習的積極性,又能實現權力行使與監督制約的統一,建立責權明晰的審判責任制度也能夠成為提高司法公信力的深層動力。其次,通過增強司法權威的相關改革,例如適當擴大法院對於行政行為審查的范圍、建立嚴格和庄嚴的法庭儀式、加強對法庭秩序的維護等,達到提高司法公信力的客觀效果。司法權威與司法公信力是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一對概念。司法權威又稱為司法尊嚴,一般被理解為「司法機關應當享有的權威及公信力,它是司法能夠有效運行,並能發揮其應有作用的基礎和前提」。與司法公信力所強調的公眾信任和信用這兩個實然意義的維度不同,司法權威往往更強調司法機關在國家機構運行體制中的地位,它與司法公信力的最大區別是其所具有的應然意義的維度,我們更多是把司法權威作為一種目標指示性詞語來使用的。應當說,沒有司法公信力的實現就沒有司法權威的實現,司法公信力建設是實現司法權威的主要途徑,司法公信力的強弱是司法權威是否實現的主要參數。
(四)通過優化司法環境來保障司法公信力建設。從表面上看,個別司法不公現象無疑是我們法院面臨的司法公信力建設中的最大障礙。而從法院外部的司法環境來看,如何提高法院的政治地位和社會聲望就顯得尤為重要。首先,理順法院與黨委、人大、政府等的關系。無論從黨的先進性還是代議制的角度,黨委和人大的意見都屬於廣義的公眾信任的范疇,他們有權代表人民群眾對於司法公信力做出直接評價,因此「黨管司法」是我們必須始終堅持的一項基本原則。同時,我們也要盡量爭取各級黨委、人大、政府對於法院工作獨立性、專業性的理解,以贏得他們對於法院獨立行使審判權的尊重,共同維護法律的權威。其次,規范法院與新聞媒體的關系。在西方國家中,媒體一般被認為是繼國家、政府、法院之後的第四種權力。我們要在堅持客觀真實和維護法律權威的媒體監督原則的同時,暢通各種新聞監督渠道,防止不當報道造成法院工作的被動。我們還要充分利用媒體的輿論導向作用,加強法制宣傳工作,把媒體作為外樹形象的窗口。再次,營造良好的社會基礎和氛圍。從增強公眾對司法的認知入手,使他們能夠了解訴訟程序的基本要求及風險、尊重司法裁判的既判力,從而降低社會糾紛解決的成本,減少影響社會和諧的對抗性因素,最終讓盡可能多的社會成員信任司法,自覺維護司法權威,為司法公信力建設夯實群眾基礎。
總之,我們應始牢記我們的法院是人民的法院,我們的法官是人民的法官,我們提高司法公信力就是為了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也是為了實現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無論從樹立司法權威、提高司法公信力的角度,還是從樹立全社會對法律的共同信仰、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角度,我們法院、法官與社會公眾的法治理想和目標都是一致的。從權力到權威、從信任到信仰,為此我們都任重而道遠。(作者單位: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第1頁共1頁
G. 法院如何應對司法公信力缺失現狀
,司法公信力問題也日漸湧入人們的視野,成為法學理論界和實務界都在熱議的話題。 一、司法公信力緣何缺失 (一)內部因素 1、法官個人素質不高 法官是法律的實施者,法官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法院形象的具體化,當事人對案件裁判結果公正與否的感知在很大程度上與法官個人的素質密切相關,因此法官的個人素質是影響我國司法公信力的重要因素。有些法官業務素質不是很高,對法律的理解過於生硬,就按法條的字面意思進行裁決,面對庭審中突發狀況不知所措,對相關法律知識的掌握不夠全面熟悉;有些法官的司法作風不是很好,如在案件中參與了過多的個人情感因素、對當事人發表不恰當的言論、私下與當事人會面等;有些法官的生活習性不是很好,如不注重儀表、愛好打牌、經常出入娛樂場所等,這些因素都會使公眾對法官公正性及專業性產生合理懷疑。 2、裁判文書製作水平不高 裁判文書決定了案件處理的實體結果,是當事人及外界輿論最為關注的材料,它不僅從法官的角度對整個案件進行了描述,更從法律和情理方面對案件的實體處理做出了分析和說明。但是部分裁判文書質量偏低,尤其是說理部分的不充分及證據認定方面的含糊其辭,讓許多當事人不認同對案件的處理結果,服判息訴率較低,當事人「信訪不信訴」的現象日漸凸現出來。 3、司法透明度指數不高 從某種意義上講,公開、公平、公正可以說是法律的精神和靈魂所在。司法透明讓當事人對整個案件的司法程序、法官的活動、裁判的理由有充分的了解和把握,減少當事人及社會公眾不必要的猜忌及誤解。但是有些法院司法不夠透明:如訴訟費繳納辦法不公開,收費隨意性大;私自會面一方當事人,非正式開庭現象較多;裁判文書不公開,案件的實體處理結果沒能接受大眾的監督等等,這些不透明的司法活動都有可能讓當事人或是社會公眾對司法行為的中立性及公正性產生不恰當的猜測與質疑。 4、司法裁判不統一 司法裁判的統一性是司法公正的具體體現。同類別的犯罪行為應當得到同樣的懲罰,同類型的民事行為應當用相同標準的對待。目前我國有些法官在適用法律時的隨意性卻較嚴重,同樣的案件在不同的地方法院甚至在同一地方法院的不同法官間的處理結果不盡相同。這種的現象的存在難免使社會公眾對司法活動產生質疑和不信任,會令他們懷疑司法活動過程中存在利益交易的空間和可能。 (二)外部因素 1、外部輿論的不利影響21世紀已經進入互聯網時代,網路環境的開放性及迅速傳播性為司法活動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對其產生了不小的壓力。現在很多當事人習慣訴前去網上查詢有關類似案件的情況或是網路、google自己案件可以遭遇的處理結果。一旦法院的判決與自己的預想不一致,有些人則會在論壇中根據自己的觀點對案件事實進行加工後,對法院、法官進行惡意中傷。在法院司法透明度、公開性不高的情況下,許多的「聽眾」會在根本不熟悉的案情的情況下同情訴苦、控告的當事人,聲討法院司法不公。如此現象不斷積累、重復出現,就會使公眾產生司法腐敗、司法不公的負面印象。而有關司法正面宣傳的報道不僅聽眾少,且公眾一般抱有懷疑的心態,宣傳效果並不顯著。 2、民眾的法律素養偏低 民眾的法律素養偏低也是影響司法公信力的一個重要因素。一部分民眾不信法,現實生活中有些人發生糾紛,首先想到的並不是坐等法院的司法裁決,而是找所謂「有權」的人干預,託人情、找關系,這就是幾千年以來的中國國情。一部分民眾不懂法,如法律事實與客觀事實的差異,就讓許多不懂法的當事人及社會民眾對法院的判決很不能理解及接受,進而對司法活動產生誤解。 二、法院如何應對 造成司法公信力缺失的原因是多重的,有內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同樣,也絕不是一兩個舉措就可以要改善這一現狀,要提高司法公信力需要法院多管齊下,通過各個環節、各個層面的努力,在潛移默化間改善公眾對司法的認識。 (一)全面提高法官綜合素養 提升司法公信力首先要提高法官的公信力,提高法官的綜合素質。首先要提高法官的專業素質,在法官選任時注重法官思考能力及應用能力的考察,任職期間加強對法官的專業培訓,加強上下級法院間的學術交流,打造學習型法院,以全面提高法官的專業素養,向當事人及社會公眾展示一支高素質的專業法官隊伍。其次是要提高法官的道德品質素養,內部要加強對法官職業道德教育,引導法官加強自身修養,樹立正確的職業榮辱觀、道德觀及價值觀。外部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監督體系,對法官的承辦的案件進行司法質量評查、對法官的司法行為進行監督和引導,對司法腐敗的行為及違規會見當事人等行為予以嚴格查處。再次是要加強法院文化建設,在法院內部建立優良的司法傳統,塑造統一的核心價值觀,堅持正確的司法作風,營造良好的司法氛圍。 (二)提高裁判文書質量 提高裁判文書主要是要對裁判文書的寫作進行改革,重點突出裁判文書說理部分,使整個文書邏輯嚴謹、說理通透。要提高文書製作水平,法官應當善於學習與總結,定期研討最高人民法院公報上公布的案例,借鑒其在事實認定及說理部分的優秀經驗,並將其應用到自己的文書寫作過程中。法院也可以定期舉行文書評論會,通過法官對裁判文書的自評與互評,借鑒他人之長並找到自身不足加以改善。此外,每年舉行的裁判文書評比也是很好的激勵策略。 (三)擴大司法公開的廣度及深度擴大司法公開的廣度就是要拓寬司法公開的渠道及受眾范圍,網路、簡訊、報紙都是司法公開的媒介,而司法公開的受眾也不應局限在當事人及訴訟參與人之列,廣大的社會民眾也應該是司法公開的對象。司法公開的深度則表現在公開的內容及完整性,相關的法規、司法流程、裁判文書、案卷資料都應成為司法公開的內容。對網路或是其他媒體熱議的敏感性案件,當事法院應當積極主動做出說明,以確保正面的信息能夠在第一時間進入大眾的視角,提高司法活動的透明度。 (四)加強法制宣傳與教育 加強對社會公眾的普法教育。首先應注重培養年輕一代的法制觀念,在學校、社區多舉辦形式新穎的普法教育活動;其次是利用媒體的信息渠道,選擇典型案理宣傳法律知識和法治觀念主動進行宣傳,增強社會公眾對司法的理解;再次,轉變工作作風,加強與當事人的溝通,積極做好庭前調解、判後答疑、案件回訪等工作,盡量讓當事人理解法院司法行為的正當性及重要性。第1頁 共1頁
H. 保證公正司法,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前提是確保 什麼
您好,保證公正司法,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前提是完善確保依法獨立版公正行使審判權和權檢察權的制度。
2014年10月30日,國新辦舉行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的重大意義等情況發布會。中央司法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在《決定》的第四部分「保證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中提出六個方面的改革要求。
一是完善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的制度。
二是優化司法職權配置。
三是推進嚴格司法。
四是保障人民群眾參與司法。
五是加強人權司法保障。
六是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督。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I. 司法公信力是怎樣生成的
若是沒有公眾輿論的支持,法律是絲毫沒有力量的。 ——菲力普斯(美) 正義不僅應當得到實現,而且應當以人們能夠看得見的方式實現。 ——英國法諺 論文提要:援引法律條文所作判決,在法律人眼中是公正的,但不一定能夠得到社會的認同。對正義執著追求的「理想主義」往往不能使公正被民眾感知,解決糾紛的「現實主義」卻往往被民眾認為是公平、公正。司法作為社會矛盾的調節器,妥善化解爭議和糾紛,獲得社會公眾的信任和尊重,是生成司法公信力的關鍵。司法公信力的生成過程,實質上也是司法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的過程。司法機關一般不直接使用強制手段迫使民眾服從,而是以公平、公正使人們自願信任和服從。司法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通過糾紛的解決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司法人員樹立公平、公正、執法為民、服務大局等現代司法理念,努力摒除與現代司法理念不相符的習慣做法和制度,使司法行為符合司法客觀規律,是司法公信力生成的中心環節。法官的判決不能追求一個法律價值而不顧其他的社會價值。法官在司法過程中必須統籌兼顧, 必須考慮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等問題,必須權衡利弊得失,在原則性與靈活性之間尋求正義與和諧的結合點。 關鍵詞:司法公信 內涵 民間法 生成 近年來,隨著我國法治化的進程推進和社會經濟的發展,新的社會問題和糾紛層出不窮,在堅守正義和維護和諧的兩難處境中,人們常把目光投向司法機關,尋求司法機關的權威說法。但由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人們對司法機關能否維護公平正義仍持懷疑,司法公信力在人們「欲說還休」的法律意識下,依然面臨著挑戰。一、依照法律所作出的裁判因何並不都能得不到普通民眾的認可——揭開司法公信力的面紗 (一)發生湘西南地區的兩習俗案折射出機械的規則之治並不能生成司法公信 由於法律並沒有廣泛地被信仰,法律人和普通人對法律的認識與看法存有巨大的差距,在平常的司法實踐活動中,就是嚴格依照法律規則條文所作出的裁判,也並不都能得不到普通民眾的認可,法律人認為的公平正義,在普通人的眼裡有時就蛻變為司法不公。法院在適用法律時會不可避免地面臨法與情、情與理等國家法與民間法之間的困惑。以下兩個案例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在湘西南的某縣,謝某家的耕牛走進了肖某家的禮堂,按當地的習俗,牛進禮堂會給堂屋的主人帶來晦氣,肖某為除晦氣多次請求謝某「謝地掃堂」未果,遂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判令謝某賠禮道歉並承擔「謝地掃堂」的費用。法院認為牛進禮堂並沒有給肖某造成實際上的損害,請道士作法「謝地掃堂」是封建迷信,法院不宜支持,故駁回了肖某的訴訟請求。肖某認為牛進禮堂會帶來一生的晦氣,「謝地掃堂」是天經地義的,法院是黑暗的,靠不住的。當地村民也認為法院沒有公正處理,支持肖某私力救濟,於是肖某就與本村幾個村民去向謝某討還公道,在理論的過程中發生打鬥,致謝某輕傷,法院依法追究了肖某的刑事責任,判處肖某有期徒刑六個月。肖某認為自己比竇娥還冤,出獄後不斷找法院尋事、不斷地上訪,此事在當地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很多村民對法院的判決感到困惑。因為在鄉親們看來的, 「謝地掃堂」是天經地義的。另一個案例是發生在湘西南的某瑤族鄉,劉某的女兒英年早逝,出殯時,好事的尹某「燒煙包火」,按當地的習俗,「燒煙包火」會使亡靈找不到回家的路,是對死者的不尊重,劉某找到尹某,要求尹某向他賠禮道歉,並賠償他一定的精神損失,兩人協商不成,在許多村民的陪同下來到法院,要求法官處理。因兩當事人都沒向法院提起訴訟,法官只對次糾紛進行調解,法官認為「燒煙包火」是一種習俗,因當地人都信仰,「燒煙包火」會給死者的親屬造成精神上的傷害,尹某明知「燒煙包火」習俗因好事還故意燒,是對死者的親屬的侵權,故尹某應向劉某賠禮道歉,至於精神損失,劉某與尹某都是本村人,適當表示下就行。跟隨劉某、尹某來的許多村民都拍手叫好,認為法官這樣處理公道。尹某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主動向劉某賠禮道歉,兩人重歸於好。 上述兩個案例都涉及到國家法與民間法的沖突。所不同的是,案例一中法官嚴格依據國家法的規定,從國家制定法層面來看,無疑是一個公正的判決;然而,很多村民對法院的判決卻難以接受,認為「謝地掃堂」是天經地義的。顯而易見,該判決並未獲得公眾的認可,並不是一個有公信力的判決。反觀案例二 ,法官從「習俗被信仰,違背習俗會給當事人造成一定傷害」邏輯出發,認為尹某違反習俗會給劉某造成精神上傷害,建議尹某向劉某賠禮道歉,該司法行為村民都認為公道,具有公信力。為什麼形式上符合法律規定的公正判決,卻沒有公信力,得不到人民群眾的認可,而沒有國家法律規定,依從民間法邏輯作出的司法行為,反而具有有公信力?司法公信力究竟為何物,直教法官如何相許? (二)司法公信力之內涵在於信仰 什麼是司法公信力?國家出現後,司法作為定紛止爭、除暴安良的手段,也是人們在對追求的東西依個體行為能力難以實現時而不得不作出的選擇;司法公信力來是指在社會生活中,司法權面對公眾交往以及利益交換所表現出的一種責任、民主、人道、效率、公平、正義的信任力。(1)是指司法人員以司法執法活動為媒介向人們提供正義、公平的司法行為,在人們心中自發形成的誠實守信、公正、正派的信任力。 傳統理論從司法權力和司法機關的角度研究,認為司法公信力是能夠引起普遍服從和尊重的一種公共性力量,是司法權力與社會公眾之間的信譽與相互評價,表現為司法權應具有的獲得社會公眾信任的能力。(2)也有學者認知論的視角出發,主張司法公信力是社會公眾對司法行為的社會印象和社會判斷。盡管理論界對司法公信力的界定眾說紛紜,但都認為司法公信力是一種信仰。司法公信力的內涵是信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社會公眾對司法權的信仰。社會公眾對司法權的態度,指社會公眾對司法機關處理某些社會糾紛的制度設計和結果的態度。它主要表現為社會公眾對司法機關享有處置某些社會糾紛的權力正當性的是否認可,與對司法機關處斷某些社會糾紛的結果的是否尊重與服從。洛克、孟德斯鳩等啟蒙思想家們都主張社會公眾對司法權力的信任和尊重,是社會公眾實現理性社會認知的結果。在司法實踐中,社會公眾對處理個案的司法機關或裁判人員的懷疑比較普遍,但社會公眾對司法權本身還是信任、尊重和期待。第二、社會公眾對司法機關的尊重。社會公眾對司法機關的態度體現在對司法機關處斷社會矛盾、平息社會糾紛的職能以及司法權力實現過程或結果的是否尊重與信任。社會公眾對司法機關的尊重,是當事人自覺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的促動力,是社會公眾對法律裁決的普遍服從。第三、社會公眾對司法裁判人員的信任。社會公眾對司法裁判人員的態度是對法官運用法律知識定分止爭得專業素養以及維護公正廉潔的道德水準的評價。(3)社會公眾對司法裁判人員的信任在於社會公眾經法院調解或裁判的案件,能真正做到案結事了,化解矛盾。司法公信力是法律的靈魂所在,「公信力的喪失就意味著司法權的喪失」。正如盧梭所形容的,「最重要的法律,不是銘刻在大理石或是銅表上,而是銘刻在公眾的內心裡,它形成了國家的真正憲法,每天都在獲得新的力量,它可以保持一個民族的精神」。(4)二、民間法能否遠離糾紛解決的場域——對國家法中心主義的反思 (一)法律的局限性致使國家法不能獨領江湖 如何處理法律的穩定性與靈活性,如何處理循法與變法的問題一直是東西方法學中一個永恆的課題。(5)的確,如果法律朝令夕改,即使法律再公正,條文再細密完全,機構再健全,執法人員素質再高,也無法實現法律應有的治理社會的效果;法律經常變化,人們往往無所適從。但社會又處於不斷的變化之中,新的社會關系、新的社會矛盾也不斷涌現,法律的穩定性又難以應對社會出現的新問題、新矛盾。法官進行裁判的依據是法律,裁判的過程與質量與法律自身的質量休戚相關。在成文法國度,法官沒有權力依據判例修正和彌補法的缺陷,不得不援引現有的法律規范是通過演繹推理得出裁判結論,作為演繹推理的三段論的大前提的法律規范,其具體內容是由法律預先確定的,法律規定本身存在的問題必然將通過裁判結果表現出來。國家制定法的滯後性、不靈活性等固有弊端會導致依據古板的或者不適時的法律規定作出的裁判難以說服民眾,不利於司法公信力的生成。法律規定的不具體或者缺失,不同法律規定之間不相和諧、相沖突,法律的變動過於頻繁,都會導致司法過程中無法可依或有法不敢依。法官對法律的選擇不同而使得同樣的案件在同一法院的判決結果迥異,法律規定與社會普遍倫理相沖突的問題,依法裁判的結果辜負了民眾以人之常情與普遍的倫理對司法所寄的厚望,諸如此類的問題都影響司法公信力。如何處理法律的穩定性與靈活性,如何處理循法與變法的問題,就要求在糾紛解決的場域,不能單純依靠國家成文法。「在中國社會轉型時的法制建設中,從總體上看,國家制定法和民間法之間必須盡力溝通、理解,在此基礎上相互妥協、合作,這樣可以避免更大的傷害,獲得更大的收益;而不能按照一種思辨的理想型法制模式(無論是強調國家制定法還是強調民間法的模式)來構建當代中國的法制。」(6)法律的本身也存在需要民眾認知的問題,國家制定的法律在與民眾認同的習俗發生沖突時,結果往往會是兩敗俱傷:民眾認同的習俗在強勢的法律面前落敗,但是國家成文法的暫時的勝利卻往往需要付出司法的公信力為代價,國家法的本身局限性與缺陷也是造成司法公信力力缺失的重要客觀原因。(二)民間法還不能遠離糾紛解決的場域 在我國司法實踐中,對國家法的期望值還不能一下子拔高,也就是說我們不能完全指望通過國家法來解決糾紛場域的所有問題。民間法的存在,有其合理的價值和生存的時間、空間基礎,在法律還不健全、不完善的初級階段,允許代表或滿足了一定區域、一定人員的法律需求的民間法與國家法一起發揮作用是應當的。習慣、民俗是人們以往經驗的總結、是鄉土社會不斷試錯、日益積累而獲得、鄉土社會認為是符合公平正義觀念的規則系統。適用被鄉土民眾公認的有效的民間法處理發生在鄉土社會的糾紛是任何一個國家都必須的、應當的。其實,代表普遍民眾意志的國家法與代表部分民眾意志的以習慣、民俗為表現形式的民間法並非是格格不入,「國家法與民間法,實乃互動之存在。互動者,國家法借民間法而落其根、坐其實;民間法藉國家法而顯其華、壯其聲。不僅如此,兩者作為各自自治的事物,自表面看,分理社會秩序之某一方面;但深究其實質,則共築人間安全之堅固堤壩。即兩者之共同旨趣,在構織人類交往行動之秩序。自古迄今,國家法雖為江山社稷安全之必備,然民間法亦為人類交往秩序所必須。故人間秩序者,國家法與民間法相須而成也。」(7)國家法雖然是國家法律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它卻不是唯一的和全部的法律,「無論其作用多麼重要,它們只能是整個法律秩序的一個部分,在國家法之外、之下,還有各種各樣其他類型的法律,它們不但填補國家法遺留的空隙,甚至構成國家法的基礎。當然,也正因為其非官方性,這部分法律往往與國家法不盡一致,乃至互相牴牾,但這並不妨礙它們成為一個社會法律秩序真實和重要的一部分。」(8)適用民間法處理鄉土社會的糾紛也是由我國的具體國情決定的。在我國一些落後的鄉土農村普遍沿襲、保存、使用著大量的以習慣、習俗為主要表現形式的民間法。鄉土民眾對國家法不甚了解,而對家喻戶曉,老幼皆知、人人信守的習慣、村規民約卻奉為經典,習慣、習俗等民間法已紮根在鄉土民眾的心中,鄉土民眾對民間法的信仰大大超過了對國家法的呼喚,事實上,在鄉土社會糾紛解決的場域,國家法往往還處於邊緣化地位,人們接受、應用法律的能力、頻率都比民間法低。因而發生在湘西南地區的牛如堂屋案,法官依國家法公正地判決並不能生成公信力,也並不能妥善地解決兩當事人的糾紛,可見,國家法推進和宣傳還不能完全消除和拋棄人們心目中認可的習慣,民間法仍有自己存在的土壤和根基,我們還不能以法律人的眼光去指責和譏諷「掃堂去晦」的荒唐。對民間法,廝守還是放棄,我們法律人並不能把自己的意願強加於鄉土民眾,在鄉土民眾還未能作出正確擇決之時,在國家法還未能吹綠鄉土社會之際,民間法不能遠離糾紛解決的場域,重視公認的民間做法,允許鄉土社會認可的民間法與國家法雙管齊下是很正常和應當的。 三、司法公信力如何生成——追問司法方式的轉換 司法作為社會矛盾的調節器,妥善化解爭議和糾紛,獲得社會公眾的信任和尊重,是生成司法公信力的關鍵。司法公信力的生成過程,實質上也是司法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的過程。司法機關一般不直接使用強制手段迫使民眾服從,而是以公平、公正使人們自願信任和服從。司法人員樹立公平、公正、執法為民、服務大局等現代司法理念,努力摒除與現代司法理念不相符的習慣做法和制度,使司法行為符合司法客觀規律,是司法公信力生成的中心環節。 (一)探求法的精神,司法應由「按圖索驥」向「背水列陣」轉換。 「牛入堂屋」案是司法遭遇民眾質疑,法官的引發新的社會矛盾,與其說是國家法與民間法的沖突,還不如說是法官司法能力欠缺所導致。隨著法官職業化建設的腳步加快,法官的學歷層次、文化知識有所提高,但是法官對社情民意的把握、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並沒有相應提高。斷章取義地理解司法中立、程序正義、獨立審判等司法理念,機械司法、消極執法、就案辦案,「按圖索驥」司法方式致使司法常遭遇尷尬,法官機械地照搬法律條文,片面追求審判的程式和技巧,忽視糾紛的實質解決,難以達到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機統一,難以在司法的過程中生成公信力。司法人員要全面地審視法律、要探求法的精神、要洞悉法律之中隱藏的民意,勿斷章取義,勿教條地、,勿古板地適用法律。法律適用猶如兵法適用,蜀之馬謖僵化地適用「居高臨下,勢如破竹」的兵法規定而痛失街亭,楚漢之爭中,韓信不顧「背水列陣」的禁忌,靈活地適用「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兵法要義而取得了背水一戰的全勝。法官學會探求法的精神,從根本上來講就是要提高正確地適用法律的能力,提高正確地處理國家法與民間法的關系的能力,提高正確地處理「規則之治」與「糾紛解決」的矛盾的能力。探求法的精神,司法由「按圖索驥」向「背水列陣」轉換,能避免法律固有的局限性在司法過程的體現,能使司法的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機統一,能促進司法公信力的生成。 (二)力求糾紛化解,司法應由「規則主義」向「利益衡量」轉換 民事訴訟的目的在於解決糾紛。糾紛的解決,案結事了人和是司法公信力生成的重要條件。 「牛入堂屋」案,忽視糾紛的實質解決,法官機械地照搬法律條文,致使案結事不了,引發的新的社會矛盾,「燒煙包火」案,從糾紛解決出發,疏導當事人進行利益衡量,取得好的社會效果,有利於公信力的生成。利益衡量作為一種法律解釋方法源起於利益法學派的興起,是20世紀60年代對概念法學派和分析法學派進行反思與批判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也可以說是對規則主義的修正,是適應社會發展需要而出現的法學方法。該理論主張民事法律審判應當綜合把握本案的實質,結合社會環境、經濟狀況、價值觀念、文化傳統、風俗習慣等,對雙方當事人的利益關系作比較與衡量,作出本案當事人哪些方面的利益應當受保護的判斷,然後再從法律規定中尋找依據,以便使結論正當化或合理化。(9)在基層法院的審判工作中,立足於利益衡量,堅持雙方利益最大化原則,恰如其分地進行訴訟調解,可最大限度的化解了社會矛盾糾紛,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力求糾紛化解,司法由「規則主義」向「利益衡量」轉換,能避免依規則機械司法誘發新的糾紛發生,能在尊重當事人意思自治的基礎上做到案結事了人和,對司法公信力的形成有重要的意義。 (三)細探案件真相,司法應由「以鞋找腳」向「以腳試鞋」轉換 查明案件的真相,法院對案件事實的認定如當事人親身經歷的事實不相矛盾,是生成司法公信力的基本條件。如果認定的事實如當事人親身經歷的事實相矛盾,要當事人從內心尊重和服從法院的判決那是不可能的事。法官審理案件首先是對證據進行分析、據以發現案件的基本情況,然後再進行法律分析,給事實定性,找到相對應得法律規范,據此得出結論。但在我國的司法實踐中,我們往往是先根據當事人的訴訟請求,確定案由,由案由再去尋找法律規范,找到法律規范,再分析要適用該規范要具備哪些要件事實,然後根據證據去核實要件事實是否成立,這種以「以鞋找腳」的方法看起來能提高審判效率,但往往是管中視豹,未能准確地掌握當事人的基本情況,未能全面地掌握案件的真相。「牛入堂屋」案,法官先從「封建迷信法律不予支持」的大前提入手,然後再證實「掃堂去晦」是封建迷信,最後水到渠成得出「不予支持」的結論。這種「以鞋找腳」忽視了對「牛入堂屋」是否造成了損害的事實查明,也忽視了對牛主人疏於看管給他人造成精神上的損害是否要賠禮道歉的思考,故而遭民眾質疑。「燒煙包火」案先從查明案件事實入手,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認定「燒煙包火」是對死者家屬侵權法律事實,然後再找相對應得法律規范進行處理,得出「應賠禮道歉」結論。這樣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全面查清案件事實,「以腳試鞋」司法方式使公信力得以生成。 (四)服務於民,司法應由「消極應對」向「積極服務」轉換 由於對「居中裁判」、「不告不理」的片面理解,許多法官認為法院的司法活動就是「消極應對」,對向當事人提供司法服務望而止步。「牛入堂屋」案,法官沒有積極向當事人提供司法服務,沒有像「燒煙包火」案的法官那樣對當事人雙方的利益進行法律分析,也沒有積極履行調解的服務去促使當事人和解,結果未能使公信力生成。現代司法服務是指以親民、便民為手段公正、高效為准則,以法律適用效益的最大化為目的,在糾紛的解決的過程中,主要以當事人為對象,所實施的公開、便捷的服務活動。司法服務應當從本地實際情況出發,充分地利用本地本土司法資源,為社會提供多途徑、全方位服務活動。我國司法正處於由傳統的禮治社會向現代的法治社會的轉型時期。因此,社會對司法服務的需求觀念不斷增強,多層次、多樣化的司法服務社會對司法機關的基本要求。如何利用本土司法資源,建立符合一般公眾需要的審判制度和全方位、靈活的司法服務機制,為訴訟當事人提供其所需求的司法服務,是司法為民的關鍵所在,是司法公信力生成的重要條件。法院是社會的特殊服務場所,是集中展示司法文明,體現法治精神的開放性、服務性場域。雖然司法公正要求法官保持與當事人保持一定的距離,以避免對方合理性懷疑,但決不意味著法官不要與當事人合理的接觸,法官不能定位於不曉人情事理的裁判機器。相反,法官更應當親近民眾,體貼民情,洞悉社會的需要。司法的功能主要是通過解決糾紛促進社會的穩定和發展。唯服務於民、取信於民、知民情、體民意才能使司法為社會和諧穩定提供更好的保障,因此現代司法應當強化法院的社會服務功能。服務於民,司法由「消極應對」向「積極服務」轉換,取信於民、施惠於民是司法公信力生成的重要條件。 四、公正應以何種形式被感知——尋求正義與和諧的結合點 司法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通過糾紛的解決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公平、公正地司法,體現人民對正義的基本需求的司法才能生成司法公信力,但公平、公正如何被人們感知,簡單地援引法律條文判決,在法律人眼中是公正的,但不一定能夠得到社會的認同。對正義執著追求的「理想主義」往往不能使公正被民眾感知,解決糾紛的「現實主義」卻往往被民眾認為是公平、公正。法官的判決不能追求一個法律價值而不顧其他的社會價值。法官在司法過程中必須統籌兼顧, 必須考慮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等問題,必須權衡利弊得失,在原則性與靈活性之間尋求正義與和諧的結合點。 (一)尊重「意思自治」,完善法院調解機制,在協商中感知正義 法院調解是讓各方當事人的訴訟過程中自主協商,討價還價,達成協議,法官僅作為中立的協調人,其職能是主持協調程序、進行合法性判斷和審查,督促當事人執行和解和調解協議。通過調解制度的構建和完善來保障對利益沖突作出合理的判斷和衡平,也是公平、正義讓民眾充分感知的重要方式。但近年來學術界和司法實務界對如何構法院機制仍存不同觀點。一種觀點認為,應建立調解人員與審判人員分離機制。這種觀點認為,採取調審結合模式容易影響結果的公正性。而將調解放在庭前准備程序,採取調審分離制度,主要是鑒於我國法官隊伍人數眾多,素質參差不齊的實際情況,庭前准備程序的內容對法官素質要求相對較低,因此將庭審法官與庭前法官分而設立,可讓有限的高素質法官專門從事庭審程序中的審判工作,將其從日益增多的訴訟中解脫出來,以真正實現民事案件利益衡量中的「精英裁判」。(10)另一觀點認為,要建立法官主導和當事人協商相融合的調解機制。在堅持依法公正、居中、及時、自願原則的前提下,要建立庭前、庭審、庭後調解衡平機制。也就是法官在案件立案後,案件庭審調查後至宣判前,庭審結束後的三個階段,都應注重調解。這樣既可提高辦案效率,減少訴訟成本;又可達到勝敗皆服、案結事了的目的。(11)筆者認為 在基層法院的調解工作中,要堅持「三階段,三原則」。 「三階段」一是指送達階段,充分了解當事人的訴求,伺機調解;二是庭前准備階段,著力化解矛盾,促進當事人和解;三是指法庭辯論終結後,在查明事實的基礎上,以謀求當事人雙方利益的最大化為目標,與當事人共商調解方案,確保息訴解紛,案結事了。「三原則」一是指在明晰相關法律關系及訴訟風險的基礎上,充分尊重當事人的處分權,堅持調解自願的原則;二是指立足於利益衡量,堅持雙方利益最大化原則,站在當事人雙方利益的基礎上進行調解;三是指注重明法析理,在宣揚國家法律的同時,注意引風俗習慣、傳統道德、健康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來規勸教化,堅持說理依據多元化原則。(12)尊重當事人的意願,對當事人的權利與義務,對訴訟的風險向當事人耐心地向當事人釋明,引導當事人進行利益判斷與取捨,適時進行調解,有利於解開當事人之間的積怨,有利於化解矛盾與糾紛,有利於司法公信力的生成。 (二)建立合理化法律分析制度,在統籌兼顧中彰顯正義 在美國司法審判中,法官經常從政策、目的及原則等實質性的角度來論證判決的合理性,維護法律制度的一致性和連貫性。這就是昂格爾所說的合理化法律分析。(13)中國傳統司法主張 「法本原情」、 「衡情度理」,常根據當事人的基本情況進行合理化法律分析。滋賀秀三所謂「中國型的正義衡平感覺」實際上不是一種感覺,而是指一個人在依據情理評估假想對手們之可能有的反證時所進行的思考,法官處理案件時,他會預先設想自己的每個判斷對於各方情緒、心理的影響,必要時他會據此作出策略上的調整。(14)中國傳統司法特別強調「法不阿貴」、「為民申冤」,並且把這樣的價值理念作為一種法官品格的衡量標准;在對待貧民與富人的訴訟中,傳統法官常進行合理化法律分析,堅持「與其屈貧民,寧可屈富民」。(15)在當前中國審判實踐的過程中,要以「拿來主義」眼光做到「洋為中用、古為今用」,建立合理化法律分析制度,要結合反映當地普遍民意的鄉風良俗、要結合反映人民的普遍意願的政策和黨的綱領,要以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來論證裁判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在司法過程中良俗、政策方針、法律要三位一體,要以法律來彰顯良俗、政策方針的合法性,要以良俗、政策方針來彰顯法律的合理性。法官在司法過程中必須統籌兼顧, 必須考慮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等問題,必須權衡利弊得失,在原則性與靈活性之間,從政策、目的及原則等實質性的角度來尋求正義與和諧的結合點。 (三)完善人民陪審員制度、用普通人的眼光捕捉正義 美國的陪審團由普通公民組成,陪審團成員就代表著一般人的看法。美國的陪審團審理案件的特色是「什麼都考慮在內」, 陪審團會考慮正義與非正義、法律之內的與法律之外的、控辯雙方的狀況甚至是「自然法」的因素。陪審團能夠使法律規則保持機動靈活,它有權力可以修改、替換甚至避而不用規則,將「超國家的」或者說「非國家的」意識導入司法,以維護情理和公意、實現個案正義。(16)我國可借鑒美國陪審團制度,進一步完善我國的人民陪審員制度,使在司法過程中能將社會公眾的普遍價值觀融入法官的考慮范圍內,真正起到法律人與普通人思維互補的作用,使審判結果既考慮法理、法律又合乎情理、民意。這樣以普通人的目光捕捉正義就容易讓正義被普通人感知,這樣就能夠提高社會公眾對司法裁判的信任度和接受度,這樣就能促使司法公信力的生成。 五、結論 司法公信力來是指在社會生活中,司法權面對公眾交往以及利益交換所表現出的一種責任、民主、人道、效率、公平、正義的信任力。民事訴訟的目的在於解決糾紛。糾紛的解決,案結事了人和是司法公信力生成的重要條件。司法公信力的生成過程,實質上也是司法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的過程。司法機關一般不直接使用強制手段迫使民眾服從,而是以公平、公正使人們自願信任和服從。司法人員樹立公平、公正、執法為民、服務大局等現代司法理念,努力摒
J. 如何認識和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強司法權威
司法公信力是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必然要求,樹立司法公信力是為了增強人們對司法的信仰,而這種信仰對構建社會法律秩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司法權威是通過嚴格的司法程序、規范的司法行為向當事人和全社會展示的一種威望、一種公信力。司法權威作為國家權威重要組成部分,是司法公正高效的生成基礎。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是堅持憲法法律至上的必由之路。確保公正司法,是人民法院事業發展的生命和靈魂。司法效率是人民群眾對法院工作滿意與否的一個重要關注點。司法權威不是憑空而來的,甚至也不是外部力量給與的,最終還是要依靠公正、高效的司法活動來實現,靠廉潔、清正的法官隊伍來保證。法律只有被公正、高效地適用,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的自覺擁護和一體遵從,才能真正樹立和維護司法權威。
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中的厭訟、「青天情結」等非理性的社會心理客觀存在,導致一方面人們對司法不信任,法院的社會公信力下降,民眾失去司法信仰,另一方面也促使人們對司法不尊重,把精力和注意力轉移到通過非司法程序解決沖突的途徑上,甚至於把純粹的法律問題也通過非司法途徑來解決,司法權存在的必要性成了疑問,上訪、鬧事成了必然。一些案件剛起訴到法院,一方或雙方訴訟當事人就開始信訪,要求人大或者黨政機關監督法院公正司法。公民中存在一些錯誤的觀念亦損害了司法權威。打官司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但是在當前一些人的言談舉止中,存在著很多的錯誤觀念:把本應自己承擔的訴訟風險責任,推卸給司法機關;不懂得訴訟權利是一種「過時不候」的時效性權利;不懂得司法審判權是一種終局性權力;不懂得司法權力是一種具有相對獨立性的權力。一些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利用其特殊的身份地位對法院正在審理的案件提出具體處理意見,其中個別代表和委員本身是案件當事人,在「兩會」上反映具體案件,並要求法院的接待人員予以解釋和答復,也有個別身份是律師的代表和委員,將本人在代理訴訟中敗訴的案件帶到會上反映,公開批評法院辦案不公。甚至一些人大代表更是把個人凌駕於法律之上。媒體對司法活動的提前介入以及所謂的「媒體審判」更是影響了公眾對司法公正的判斷。媒體對司法機關開展新聞批評,對司法機關存在的弊端和不足和工作缺陷提出批評,予以揭露,進而形成對司法機關和司法工作人員的名譽、人格進行攻擊,甚至是惡意的或攻擊性的對司法機關中違法違紀人員進行曝光,對庭審報道片面追求新聞效果,過分地介入並不加分析地詳細報道案情,易誤導社會輿論和公眾看法出現偏差。
建設和諧誠信社會的最大特點是對違背誠信行為進行及時和適當的制裁,使違背誠信所付出的代價要大於守信的成本,而建立以司法公正為核心的司法信用體系——司法公信力,樹立司法權威,是建立和諧誠信社會的首要前提。當前,行政權干預司法、司法腐敗、執行難等問題不同程度地存在,對原本脆弱的司法誠信體系造成一次次嚴重的沖擊,司法公信力已成為制約構建和諧社會的瓶頸,如何提高司法公信力,樹立司法權威已成為亟待解決之問題。
增強司法權威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第一,僅僅依靠黨的領導,建立權威的司法體制。所謂權威的司法體制是指司法機關在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們雖然不贊成西方的「三權分立」,但「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卻是我國憲法的基本原則之一。我們所提倡的司法獨立,與西方有很大不同,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根本的政治制度決定了司法從屬於立法。但現在有一種很奇怪的現象,越是從事法律職業的人,從事的時間越長,對法律越感失望。這是在太多權力干擾和世俗壓迫下而產生的惡性循環。當前,主要有兩種錯誤的傾向比較突出。一是司法權力行政化傾向;二是司法權力地方化、行業化傾向。兩者嚴重干擾著司法獨立和司法統一,是司法不公甚至司法腐敗的誘因之一,對公眾的司法信仰造成嚴重的打擊。因此,司法體制中立、統一、公正,司法機關依法獨立統一行使司法權,其它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對司法機關的權威地位提供製度性的尊重和維護,營造獨立的司法環境,建立權威的司法體制至關重要。
第二,努力提高司法者自身的司法能力。對正義的實現而言,操作法律的人的質量比其操作的法律的內容更為重要,法要得到公眾的認可,司法者的司法能力必須不斷提高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司法能力則是司法者依照法定職權和法定程序完成運用法律處理案件,體現司法職能的專門活動的本領。1、縝密的邏輯思維能力。此法官必須具備形式邏輯知識,明晰概念、判斷和推理的規律,注重培養自己縝密的邏輯思維能力。2、扎實的法律基礎知識。法官必須具有深厚的法律知識功底,才能准確掌握實體法和程序法的基本規定,才能全面了解每個具體條文的立法願意和立法背景,才能熟知每個條文或具體制度在該法律領域的地位和作用,從而准確運用法律,去正確裁判每一起案件。3、嫻熟的審判技術運用能力。審判技術運用能力包括聽訟能力、駕馭庭審能力、歸納爭議焦點能力、認證能力、適用法律能力、調解能力、應變能力等。法官只有具備較強的審判技術運用能力,才能明辨是非。4、良好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法官所有的裁判活動必須通過有聲語言和書面文字來完成。這種語言和文字載體必須傳達法律原則和精神、表達法律意志、明確當事人享有的權利和應盡的義務,因此,這種語言和文字必須具有鮮明的職業特點,即法言法語。法言法語具有邏輯性、功能性和權威性,它不僅是法官與當事人之間交流的工具,而且能將模糊的社會問題轉化成明確的法律問題,同時排除了非法律的思考,保證法官思維的理性化。規范、准確、簡潔的語言和文字表達能力是法官審理案件的必備素質之一。5、自覺的創新發展能力。法官應當具備自覺的創新發展能力,即由單純的適用法律的機器向總結司法經驗和審判規律的層面發展。法官必須進行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以理論指導實踐,以實踐豐富理論,從而實現從適用型法官向創新型法官的轉變,充分發揮司法的能動性,積極、適度地拓展裁判的功能,,實現對社會的責在立法不能觸及的領域通過裁判充分發揮對社會的調控和整合作用任。
第三,提高辦案的質量和效率。公正與效率相輔相成,共同體現著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本質特徵和價值追求,沒有公正的效率就失去了司法的根本,而沒有效率的公正也不是完全的公正。我們既不能以犧牲實體公正來求得效率,盲目追求審限內結案率;也不能無視法律的明確規定,無視當事人縮短周期、減少訟累的期盼,造成訴訟遲延,久拖不決。因此,要牢固樹立司法公正的意識和辦案質量第一的觀念,用最大的人力投入、最有力的措施、最優良的條件,確保程序合法,最大限度杜絕錯判案件的發生。同時,要牢固樹立司法效率的意識,確保在法定期限內審結案件,這也是嚴肅執法的體現。
第四,強化法官對法律的忠誠和自律意識。法官對法律的信仰,對法律的忠誠,對公正、高效和權威的追求是天經地義的。法官最大的恥辱就是枉法裁判。一個對法律不忠的人、一個法律的背叛者,是沒有資格擔當法官重任的。我們還必須認識到,在一定時間內,法律是一成不變的,而法律關系則千變萬化。法官不應該滿足於充當法律條文的復印機。法官不僅要模範地遵守法律,而且要善於運用法律意識和法律思維創造性地執行法律;法官不僅要服從現有的法律,更要服從法律的基本價值——正義和良知。法官必須自重、自省、自警、自勵,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其次要戒貪,貪有多種形式,有貪財的,有貪利的,有貪名的,有貪色的。
第五,建立支持司法權威的現代司法理念。現代司法理念與現代民主憲政、市場經濟、現代法律精神及國際社會公認的司法原則相一致,其核心是公正。現代司法理念是司法權威的觀念支持,它至少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司法人員的理念,他們是司法活動的主體;二是領導者的理念,他們掌有領導權、立法權、監督權和管理權,引導控制著司法活動的方向;三是社會公眾的理念,他們是司法活動的參與者。首先領導幹部要增強法制觀念,提高執政能力護憲法的自覺性。其次要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質,建立以司法公正為核心的社會誠信體系。
第六,要加強司法宣傳。社會公眾對法院和法官的評價,往往並不是來源於對審判工作的全面了解,而是來源於對個案處理結果的觀察和感受。在任何一個社會,當事人對個案不公都有一種本能的「放大」效應。但是,把少數法官的腐敗行為渲染擴大為整個司法隊伍的腐敗行為,把少數案件的處理不當渲染擴大為全部司法活動的不公,也是有失偏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