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訴訟
① 給司法審判和民意下個定義
你好,我看到你的問題,感覺很有意思,下面是淺見,絕對原創:
1.司法審判:司法審判是司法機關根據現有法律對客觀事實進行審判。我國是成文法國家,司法審判的依據是各部門法。成文法的特點是具有滯後性,也就是說在相關法律事實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情況下,根據民意形成法律,來約束人們的行為。
2.民意:廣義的講,是指廣大人民群眾的真實意願;狹義上說,是老百姓想要的。
3.你們要辯論的應該是司法審判是否真實代表民意吧?簡單的說兩者間的關系:
a.司法審判的依據是法律條文,法律的淵源主要是憲法,憲法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反應的是全國人民的意願。也就是說司法審判是應該反映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的。
b.由於我國是成文法國家,法律的制定具有滯後性。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各種新的法律關系及法律事實不斷更新。因此,司法審判有時包涵不到所有的民意。
C.法律是最底線的道德,他反應民意的同時也追求絕對的公平公正,因此,法律在作用的過程中可能有時候會顯得沒有人情味,甚至審判的結果讓人感覺不是很公正,與人們的意願相悖;這是因為,我國遵循的事程序正當優先原則,結果正當相對程序正當要後,因此,有時嚴謹的法律程序卻產生出相對不是很公正的結果。
註:辯論的關鍵點就在司法審判所代表的是"絕大多數人「的意願,而不是所有人;(如果你是反方)你可以說法律是國家行使職權的機器,代表的是統治階級的意志,兼顧民意,嘿嘿,上邊言論不要隨便亂用啊,我國還是代表廣大人民群眾的。
希望我的努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您有些許的收獲或啟發,請採納,謝謝~(哦~,終於打完)
② 張俱全有過司法訴訟
1、是否有過來司法涉訴可以去風險源預警網查詢;
2、進入網站注冊登錄輸入想要查詢的信息即可;
3、風險預警網收錄海量各級人民法院判決文書、企業/個人案件信息、法院執行信息、稅務信息、行政執法信息、催欠信息等並每日更新。
③ 民事起訴哪些司法部門可以受理
民事起訴應到人民法院起訴,只要符合條件就可以受理。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回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答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④ 銀行貸款出現涉及司法訴訟是怎麼回事
法院會出具裁定拍賣有效的裁定書,
同時會派二名以上工作人員到辦理過戶的房管部門,
並出具協助執行通知書要求辦理過戶手續,
過戶的費用按拍賣的約定承擔。
⑤ 司法訴訟的介紹
司法訴訟(litigation)是來解決自爭議的一種途徑。具體指的是一方當事人向法院起訴,控告合同的另一方,一般要求法院判令另一方當事人以賠償經濟損失或支付違約金的方式承擔違約責任,也有要求對方實際履行合同義務的。
⑥ 什麼是訴訟
訴訟,俗稱打官司,是指司法機關和案件的當事人,在其他訴訟參與人的配合下,為處理案件所進行的全部活動。民事、經濟、行政訴訟有三個基本階段,即起訴、審判、執行。刑事訴訟還包括偵查。在訴訟過程中,司法機關處於主導地位,當事人則基於訴訟法所確定的權利和義務,在司法機關的主持下進行活動。
訴訟是一種法定的司法程序,是在有關國家司法機關的主持或主要作用下,由有關訴訟參加人或參與人參加,依照法定程序,解決當事人之間的爭議或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一種活動。訴訟具有國家性、法律性、程序性、強制性等特徵。訴訟必須有有關國家司法機關的主持或主要作用,否則便不為訴訟。在我國,訴訟分為刑事訴訟、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三大類。
刑事訴訟就是在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和法院的主持或主要作用下,由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被害人以及辯護人、證人、鑒定人等當事人和訴訟參與人參加,依照法定的程序,採用法定的方法和手段,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一種活動。刑事訴訟是一種國家行為,具有很強的法律性、程序性和強制性。除公安、檢察、法院和法律確認的國家機關之外,任何其他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和個人,都不得行使偵查權、檢察權和審判權。任何人非經國家審判機關依法審判都不得被認為有罪,任何人非經檢察機關批准或決定或由法院決定都不得被逮捕。刑事訴訟的結果是產生犯罪人,犯罪就要受到國家最嚴厲的制裁——處以刑罰。因此,刑事訴訟是非常嚴肅的一種國家活動,關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個人切身的重大利益。所以,除去法定的公、檢、法機關,任何其他機關、組織或個人都不能主導或主持刑事訴訟,並且這些機關在進行刑事訴訟時必須慎之又慎,嚴格依法辦事,否則就會對造成當事人損害的行為給予刑事賠償甚至負刑事責任。
民事訴訟就是在法院的主持下,由原告和被告以及訴訟代理人、證人、鑒定人等訴訟參加人參加,依照法定程序,解決當事人之間的民事、經濟等權益爭議和糾紛的一種活動。民事訴訟從大的方面講包括民事案件和經濟案件兩方面的內容,但這兩類案件的解決程序卻是一樣的,都依照的是民事訴訟法,都為民事訴訟。民事訴訟也同樣具有國家性、程序性、法律性、強制性等特徵。要解決民事、經濟權益爭議,進行民事訴訟,必須有法院主持,除此之外便不為民事訴訟。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民事訴訟在社會生活中極易產生,「打官司」並非不好或傷和氣,恰恰相反,它是解決民事經濟糾紛的一種法定方式,對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防止糾紛擴大或激化,都會起到重要的作用。
行政訴訟就是在法院主持下,由原告和作為被告的有關國家行政機關以及訴訟代理人、證人、鑒定人等訴訟參加人參加,依照法定程序,解決行政侵權糾紛的一種活動。行政訴訟也同樣具有國家性、法律性、程序性、強制性等基本特證。在行政訴訟中,有一條原則是被告衡定的原則,即行政訴訟中的被告必須是有關國家行政機關,而作為當事人的原告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如果被告不是行政機關,就不為行政訴訟。再則,行政訴訟所解決的行政侵權糾紛,必須是原告認為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了其合法權益,如行政處罰、行政強制措施等行為,抽象行政行為不能成為原告起訴的對象,如行政法規。
由上述可知刑事、民事和行政三大訴訟的主要內容和基本特徵。作為程序法的訴訟法,是保證刑法、民法、經濟法、行政法等實體法得以實現其基本內容的重要的和根本的保證。因此,訴訟在國家的法治生活中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是使具體的法律法規在社會生活中發揮其本來作用,使法得以實施的根本保障和必要前提。
⑦ 司法途徑都包括什麼
司法途徑就是指到法院訴訟來解決問題。
訴訟就是指公民、法人、其它組織依法起訴,申訴、控告或司法機關依職責依追究他人法律責任,由人民法院裁決的法律行為。
公民因婚姻家庭糾紛,或者公民、法人、其他組織因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或者與他人發生財產權益爭議,均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下列具體行政行為不服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一)對拘留、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不服的;
(二)對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不服的;
(三)認為行政機關侵犯法律規定的經營自主權的;
(四)認為符合法定條件申請行政機關頒發許可證和執照,行政機關拒絕頒發或者不予答復的;
(五)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拒絕履行或者不予答復的;
(六)認為行政機關沒有依法發給撫恤金的;
(七)認為行政機關違法要求履行義務的;
(八)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他人身權、財產權的。但對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行政法規、規章或者行政機關制訂、發布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行政機關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獎懲、任免等決定;法律規定由行政機關最終裁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得提起行政訴訟。
(7)司法訴訟擴展閱讀: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第一百二十條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並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書寫起訴狀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並告知對方當事人。
第一百二十一條起訴狀應當記明下列事項:
(一)原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別、工作單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等信息;
(三)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與理由;
(四)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⑧ 什麼是司法訴訟
訴訟是指國家審判機關即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內下,依法解決訟容爭的活動。平等主體當事人之間發生經濟糾紛提起訴訟,適用《民事訴訟法》解決紛爭。
人民法院決定開庭審判後,應當依法進行下列工作:
1、確定合議庭的組成人員。對公訴案件的審判,一般都應依法由審判員或者由審判員和人民陪審員組成合議庭進行,並依法確定1人為審判長。在確定合議庭組成人員時,還應確定書記員人選。
2、將人民檢察院的起訴書副本至遲在開庭10日以前送達被告人。對於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告知被告人可以委託辯護人,或者在必要的時候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3、將開庭的時間、地點在開庭3日以前通知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審判公訴案件,人民檢察院應當派員出席法庭。對於適用簡易程序的法庭審判,人民檢察院可以不派員出席法庭。
4、傳喚當事人,通知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證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傳票和通知書至遲在開庭3日以前送達。
5、公開審判的案件,在開庭3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開庭時間和地點。
⑨ 法律訴訟流程
法律訴訟分為民事訴訟、刑事訴訟等。以民事訴訟為例,民事訴訟流程:
1、 起訴,即向有管轄權的法院立案庭遞交訴狀。
2、 立案審查
符合立案條件,通知當事人7日內交訴訟費,交費後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條件,裁定不予受理。
如果對裁定駁回起訴不服,10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受理後,法院5日內將起訴狀副本送達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15日內進行答辯,通知當事人進行證據交換,可根據當事人申請,做出財產保全裁定,並立即開始執行
3、 排期開庭
提前3日通知當事人開庭時間、地點、承辦人;公開審理的案件提前3日進行公告。
4、開庭審理
宣布開庭,核對當事人身份,宣布合議庭成員,告知當事人權利義務,詢問是否申請迴避
法庭調查:當事人陳述案件事實。
(9)司法訴訟擴展閱讀:
訴訟行為
1、訴訟行為也稱訴訟活動,指司法機關與訴訟當事人依法定程序所進行的,能發生訴訟效果的法律行為。包括司法機關對刑事案件的立案、偵查、起訴、拘留、逮捕、審判;對民事案件的受理、調查、收集證據、調解,以及當事人起訴、應訴、提供證據、進行辯論或辯護等。
2、訴訟行為除了應具備一般法律行為的條件外,還須具備訴訟法所規定的條件。即:案件須屬司法機關主管和管轄;當事人須具有當事人能力,刑事行為人須具有刑事責任能力,並且都具有訴訟行為能力(無訴訟行為能力人依法由其訴訟代理人進行)。
案件須是未經法院判決確定(對判決、裁定已經生效的案件,按審判監督程序處理);告訴才處理的須有受害人等的告訴,民事訴訟須由當事人提起。
3、由於民事訴訟程序在三大訴訟程序中居於基本地位,因而下文專論民事訴訟行為及其調整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