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英國司法

英國司法

發布時間: 2020-12-17 04:38:00

❶ 英國司法部的職權范圍

該部處理三個被移交予職權的政府(北愛爾蘭行政當局、蘇格蘭政府和威爾士議專會政府)與整個屬聯合王國之間的關系。
它管轄整個聯合王國的裁判所,並且有其他諸多遍及整個聯合王國的職責,如人權和選舉改革。 另見:英格蘭和威爾士的法律系統
司法部沒有對蘇格蘭和北愛爾蘭的刑事司法、法庭、監獄和假釋的責任,而只有對英格蘭和威爾士的以上事務的責任。
在英格蘭和威爾士的司法權中,司法部負責處理所有涉嫌犯罪者,從被逮捕之時直到被定罪的犯罪者被從監獄釋放。蘇格蘭的法律系統獨立於英格蘭的法律系統,而且刑事法律制裁、治安和監獄是蘇格蘭政府的責任。
雖然北愛爾蘭法律是聯合王國國會的「保留」事務,但它不是司法部的責任。北愛爾蘭法庭管理機構是北愛爾蘭的大法官部;北愛爾蘭治安局的成員由北愛爾蘭國務大臣任命;北愛爾蘭監獄管理機構是北愛爾蘭事務部的一個行政機構。 司法部在對君主屬地的關繫上有某些責任:
在白廳與這些島嶼政府的聯絡中擔任主線承認對由這些島嶼的立法會議通過的法規的御准將聯合王國法律延伸至這些島嶼制定在這些島嶼的君主任命

❷ 英國的司法權哪個機構掌握

在英國的司法體制中,各級各類法院是司法權的行使機構。其中上議院是英國最高回的司法機構答,上議院的議員在理論上都是法官,實際上則只有大法官和常任法官上議院議員(上訴審貴族),構成的不超過11個人有司法審判權。2007年增加了一個司法部,但應該沒有上議院權力大。

❸ 有關當代英國的法律和司法機構的

公文紙保障(parchment barriers)憲政主義及其在美國的確立
2004-4-8 14:42 【大 中 小】【我要糾錯】
在1776年至年間,美國人民通過在先前的13個英國殖民地創立共和政府,將他們各自建立成為一個國家,並且,通過1787制憲會議(CONSTITUTION CONVENTION OF 1787),將各州的邦聯轉變為一個真正依法建立的政府(law-giving government)。該成就的新穎之處集中體現為一個新國家的確立,通過使用這一詞語「Novus Ordo Seclorum」,宣布「該時代一種新的秩序」。然而,在創立政治社會的過程中,美國人追尋一個自古代以來就為西方人所信奉的目標:要建立一個足以維護穩定和秩序的政府權力,就必須首先認識到這一共同體的目的-對政府進行這樣的限定和組織是為了預防暴政。這一古老的問題要求對政府的形式、程序和機構安排都要最適合於對政府權力進行限制,並滿足共同體的政治權利和正義的觀念,也就是我們稱之為憲政主義的觀念。

憲政主義認為其目的在於沖突的解決,而這些沖突構成政治生活的基本特徵,並且使政府的存在成為必須,憲政主義通過程序安排和機構設置從而實現對政府的限制、創造私人生活領域和共同體的自由。基於這一相互矛盾的思想,即製造法律和統治的權力既要是至高無上和高效率的,同時又要是受到限制的、合情合理的和負責任的。憲政主義包含一種內在的緊張態勢,其建立是為了反對空想主義和無政府主義,其否認權力的存在這一現實,反對專制主義和極權主義,上述這些都容忍權力的無限制狀態。盡管憲政主義者,在過去承認某些共同的假定,但他們之間的差別某些時候已經導致無法協調的沖突。在18世紀,美國人民從英國分離出來時就出現了這樣一種區分,他們採納了一種新的憲政理論類型,進行了他們政治生活新的實踐。

也許美國憲政主義最顯著的特徵在於其明確依靠在法律上具有約束力的制定法文件(written instruments),這些文件規定了政府的組織,並確定了指導組織運作的基本原則和規則。當然,文本已經在法律、政府和政治中得到了長期的使用,並且英國憲法中也包含制定法因素。美國藉助於政府的文件性實在法技術,與其以前的工作相比,更加系統和完善,以至於可以稱之為一項憲法創新(constitutional innovation)。借鑒美國的經驗,現代世界的許多國家都採用通過書面憲法(writing constitutions)的形式來組建政府。但是,美國人在建國初期,僅僅是發明了一項新的方法,以解決有限政府這一古老的問題。他們的制憲行為被告知具有一個新的目的-保護個體自然權利的自由主義目的。美國基本法的憲章(American Charters of fundamental law)並不是簡單的政府法令,他們也是保障自由的憲法。自由的含義,特別是對任何實際的定義都至關重要的個體與共同體關系,是一個備受爭議的問題,正是這一問題在州與國家的制憲過程中分化了美國人民。1787年聯邦憲法的制定,標志著一項決定性的轉變,即保護個體追逐他們的利益,而不是實施將旨在使公民善良和道德作為美國憲政政府的中心目的的共同體一致意見。

因此,美國的憲政主義一方面涉及組織性和程序性的問題,另一方面,涉及政治目的等實質性問題。在美國,絕大多數的憲法政治(constitutional politics)涉及前一方面的問題,因為很多組織或個人堅信或否認適當政府權力的存在或置疑運用該權力的方式(challenge methods used to employ it )。然而,憲政主義最終是規范性的和目的性的。在擁有執行政治事務的制度性組織和確定性程序這個意義上看,每個州都可以說擁有一部憲法。但是,並非每一個州都是憲政州(constitutional state)。根據西方政治傳統,憲政政府只存在於那些權力的行使受到某些形式和程序限制的國家。美國的憲政主義在這一方面走得更遠,其不僅追求預防暴政的消極目標,還追求促進個體自由的積極目的,在被動的意義上要保護個人免受政府權力的侵犯,在能動的意義上保護個體參與政治共同體決策的過程。從這一角度來看,美國憲政主義提出了政治目的的基本問題,其與西方政治哲學的主流聯了系起來。

在憲政主義的歷史上,重要的問題從來都不在於創造權力,而在於對其進行界定和限制。為達此目的,西方憲政主義傳統使用了兩種方法。其一是安排政府的內在結構以使權力受到分配和平衡的理論與實踐。憲政主義的第二種方法便是使政府受到法律的限制,或稱為「法治」。

在美國殖民時期,英國的憲政主義就包含了憲政傳統的兩個流派。17世紀早期的普通法院堅持法律高於皇室特權。愛德華。柯克爵士(Sir EDWARD COKE)對控制政府的高級法這個理念有一個著名的表述,即堅持「『至高無上的權力』並不是對議會的描述……Magna Carta便是這樣一個人,他並不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sovereign power』 is no parliamentary word …MAGNA CARTA is such a fellow ,that he will have no sovereign. 」)Coke還認為,「如果議會制定的一項法律與普通法上的權利(common right)和理性相悖,或者是規定不一致,或者是不可能得到實施,那麼普通法將對其進行控制並判決其無效。」但是,後來議會自己宣布在法律制定方面其擁有最高地位,而且1688年光榮革命中對其權力的澄清實際上阻止了將法治發展成為憲政主義的相關政治形式(and vindication of its authority in the Glorious Revolution of 1688 effectively precluded development of the rule of law into a politically relevant form of Constitutionalism )。在18世紀,經過修正和復興的混合政府理論所表達的內在平衡的制度性結構,成為英國憲政政府的主要模式。

從本質上來描述其內涵,英國憲法是由制度、法律、慣例和解決政治事件的政府行為的實踐所組成的結構。然而,該憲法也是說明性的或規范性的,至少其被認為應該如此。更加特別的是,正如孟德斯鳩、威廉。布萊克斯通和其它18世紀的作家所確信的那樣,英國憲法的目的在於保障公民自由和政治自由。就現代憲政主義的立場而言,被當代人認為是英國憲法基礎的立法至上是與對政府進行有效限制不相容的。然而,議會仍然被認為負有一項道德義務,即保護英國人的權利和自由,自然法的約束也被認為是對議會立法的有效限制。而且,通過選舉對公眾輿論承擔的政治責任也具有對政府進行限制的作用。因此,盡管英國存在立法至上(legislative sovereignty),但他們仍然認為他們的憲法是固定的和根本性的。

美國憲政主義始於17世紀,當時英國殖民者在北美建立了其政治社會和政府機構。以下兩個事件體現(stand out in)了早期的憲政經驗。第一,政府的構成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是基於制定法文件(written instruments)。共同的和私有的(corporate and proprietary)殖民地的成立文件是殖民憲章,其由女王批准,授予特定的個人或組織在一個指定的地域范圍內為特定目的行使列舉的權力。依據這些憲章,殖民者通過進一步的協議、組織法案(organic act)、法令、聯合和對政治機構給予了更加精確描述的政府框架。在為宗教信仰推動的殖民地(religiously motivated),政府更加明顯是相互宣誓的結果和依據市民-信仰盟約(civil-religious covenants)而形成的聯合。因此,美國殖民者使用類似憲法的文件(constitutionlike instruments)來創立政治共同體,界定根本價值和利益,列舉基本權利並組織政府機構。

在美國早期憲政史上,第二個引人注目的事件是共同體對地方事務的實質性控制。自然,殖民者採用英國的政府形式和措施,並且仿效首都的政治文化。州和地方一級的機構以英國模式為藍本,其混合政府和制衡憲法的理論也被有效地吸收。但是,不和諧的傾向引導了憲政發展獨具特色的階段(Yet discordant tendencies pointed to a distinctive course of constitutional development)。在大多數殖民地,地方長官的權力依賴於王權而存在,而地方議會的權力卻以人民主權和人民之間的的頻繁沖突為基礎,這使得權力的分立和分配成為一種不同於混合政府理論的政治現實。再者,普遍選舉產生的議會,回應不斷增長的選民和依據成文憲章行使地方主權這一事實(de facto local sovereignty under writeen charters),為美國政治引入了共和因素。

作為英國的臣民,美國人相信他們生活於一部自由和混合的英國憲法之下。早在革命以前他們與王室官員發生沖突時就曾表達過這樣的觀點。很多學者堅持認為憲法是人民與統治者的一項社會契約;立法不能改變根本法,正是依據根本法政府才獲得其形式、權力和合法存在;政府必須在與人民簽訂的社會契約約定的限制范圍內行使權力。而且,選擇去組織和指揮政府的契約,正如1768年一位殖民地傳教士所提出的,必須符合「事物的適當道德(the moral fitness of things),只有藉此,人類的自然權利才能得到保護。」由於對將英國憲法描述為包含議會主權存有爭議,美國人開始考慮將憲法作為基於保護人民自由、財產和幸福的目的,而對權力行使進行限制的規范性規則。

在宣布脫離英國而獨立時,從某種意義上說,美國人重歷了17世紀的創立經驗(founding experience)。他們將自己的歷史和政治環境所決定的條件作為制憲(writing constitutions)的一個邏輯步驟以組織政治共同體。簽署《獨立宣言》前,議會建議殖民地所採取的政府形式應該「依照人民選舉產生的代表的意見,特別是應最大限度地促進選舉人的幸福和安全,和一般意義上的美國利益。」盡管一些人認為,大會的代表(the people acting in convention )應該組成政府,但是,政治上的緊迫局面和輝格黨人的政治理論為起草或通過第一州憲法(the first state constitutions)的立法提供了合法性,In all but two instances.

州憲法最顯著的特徵,即其文件特徵(documentary character),照例遵循了組建新政府的決定。基於美國創立文件的悠久傳統,似乎很明顯,政治共同體的目的和對政府的限制可以通過起草一部憲法得到更好地實現,而不是依靠一部像英國那樣未明確規定的、不精確的憲法,其並未對政府進行限制,畢竟其不是一部真正的憲法。雖然英國憲法的一部分也由成文的文件構成,但其主觀性太強,最終存在於人們的頭腦之中,並且預設這樣想法「思想讓它成為這樣(thinking makes it so)」。美國人堅持認為,憲法的原則和規則對組織權力(organize power)和保障自由非常重要,其應該從政府中分離出來,並以實在的形式客觀固定下來。這反映了一種很古老的傾向,盡管其廣泛運用頗有新意。美國的憲政主義依靠這樣一種觀念,即「(saying it makes it so)」,或者至少依靠這樣一種希望,即將某些東西言之成文,以便得到確實的參考,從而使政府更容易達到憲法列明的目的。

州的憲法直接繼承了殖民地文件的傳統,這些文件創造了政治共同體,並建立了政府機構。創立文件的一種形式(契約或協議)象徵著共同許諾和同意,藉此眾多個人組成了一個政治共同體,確定了基本的價值、權利和利益。創立文件的另一種形式(法令或框架)詳細指明了政府的內部機構。1776年至1789年之間制定的州憲法,有一半被稱為契約,其包含界定了共同體基本價值的人權法案。在其他的州憲法中,對政府的設計有得到了主要的關注(principal attention)。所有憲法都是對先前政治發展趨勢的一種反映;沒有一部憲法是在一張白紙上創造政府機構。這一事實在主要是關於政府框架建立的文件中得到了更明確的體現。在這些更加現代的預見了美國憲政發展進程的文件中,共同體一致同意的重要性讓位於作為憲法的主要目的對個體權利的保護。

美國革命的政治哲學是共和主義。盡管缺乏精確的含義,共和主義仍被非常准確界定為政府要依賴於人民地同意,並按照通過代表機構所表達地公眾意願(public will)來行事。從西方政治思想的角度來看,17世紀時為反對專制主義,保障自由,共和主義得以形成。這些州的憲法屬於共和主義的范疇,因為他們通過規定公共的決定製作程序來對政府權力進行限制,通過這些程序,可以防止政府官員為中飽私囊而不是為了公共利益而濫用權力。這些憲法也是自由主義的,其也確認和擴大了公眾政治參與的權利,根據共和主義哲學,這構成了個體的真正的自由。但是,革命時期在很多方面,州憲政主義(state constitutionalism)被當作共同體權力和控制的一項原則,其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個體的權利,現在看來,其可能被認為是不開明的(illiberal)。

依據州憲法,現代政府最重要的權力-創製法律和強迫遵守的權力-被授予立法機關。立法機關不僅未受到嚴格分權理論(該分權理論在建立州的第一階段非常流行)所要求的政府內在制衡的阻礙,而且還作為廢除君主制之後政治權力的來源,受到人民主權這一假定理論的支持,其行為堅強有力,通過禁止揮霍浪費的法令和規制財產轉讓、使用的法律,經常以限制個體自由的形式推進公共美德。盡管權利法案成為了州憲法內容的一部分,但其在約束立法權方面收效甚微,因為他們被認為是激勵性的,而非一種法律限制。在人民主權和愛國主義的名義下,州立法機關在政府中塑造了統一的憲政主義和權力。(fashioned a constitutionalism of unity and power in goverment)

❹ 英國司法審查的原則有哪些

司法審查制度,是一種國家權力對另一種國家權力的監督制約制度,即法院通過訴訟程序審查並糾正不法行政行為,以保護公民和組織的合法權益免受國家行政機關侵害並維護其合法權益的行政行為,支持行政機關依法行政。
司法審查,則起源於17世紀的英國。最初是英王為了中央集權的需要,通過王座法院來審查下級法院和各級地方機構的行為,後來演變為普通法院對行政機關行為合法性的審查。而使司法審查制度成為一種具有政制活力的司法制度,在於馬歇爾大法官通過馬伯里訴麥迪遜案的判決,如今司法審查制度已無可爭議地成為美國政制的生命象徵與活力符號
美國在歷史上曾是英國的殖民地,處理法律問題基本上沿用了英國法 ,1776年獨立後的美國仍繼續沿用和擴充英國法,因此,英美屬同一法律體系。然而,由於兩國的政治體系不同及美國特殊的地理環境和歷史發展等原因。英美兩國 在司法審查制度方面有異有同。
范圍
英國法院在審查時注重實質的法治原則,而不拘泥於成文法的規定。相比之下,美國法院更依賴於成文法。 美國是一個成文憲法的國家,政治上實行三權分立,司法權能夠對行政權進行審查,源於憲法第三條第二項——司法權涉及以合眾國為一方的案件,是司法審查的憲法法源。當然,雖然這些規定中並未有為什麼應該由司法機關而不是其他機關來進行審查的明確字眼,但實際上由於對英國普通法傳統的繼承,在美國民眾的眼中,司法審查權已經成為法院的一項理所當然的權力。但由於受三權分立思想的影響,美國司法審查中的焦點主要集中在法院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對行政行為進行審查,即司法權如何不過多地干涉行政權,並因而影響到行政權的獨立性。所以美國的司法審查是相當謹慎的,在司法審查的范圍上表現為,對事實問題和法律問題的嚴格區分。美國學者認為,事實問題,只能由行政權作出判斷,法院的主要職責是解決法律問題,法院對事實裁定,一方面不能不審查,一方面又不能太多地審查。解決的辦法就是由聯邦程序法對事實問題和法律問題審查的標准分別作出規定。
英國堅持議會主權的原則,議會享有最高的權力,行政機關需要根據議會制定的法律來行使的權力,而法院負有對行政機關是否依法行使職權進行審查的職責,所以一旦行政機關超越職權行使權力,法院即可以宣告它無效或撤銷它,因此,越權原則也就成為英國司法審查的根據。由於英國是一個判例法的國家,所以,英國法院對於越權原則的解釋都是通過具體的案件作出的。英國法院認為可以審查的越權行為主要有:違反自然公正原則;程序的越權;實質的越權。其中自然公正原則是英國普通法上的一個程序規則,由於普通法並無公法和私法的區分,所以該原則不僅支配行政機關和法院的活動,而且其它一切行使權力的人或團體,在行使權力時都不得違反這個原則。

程度
在英美司法審查中,都存在排除司法審查的行政行為。從兩國有關排除條款的規定中,可以看出兩國對待司法審查的態度的差別。英國在排除司法審查的規定方面,首先強調法院的自由裁量權,即法院在對於是否向當事人提供救濟的問題上享有決定權。
與英國強調法院的自由裁量權不同,美國在排除司法審查時首先強調的卻是行政機關的自由裁量權。美國法院的司法審查的趨勢是盡量限制排除司法審查的

全國注冊建築師、建造師考試 備考資料 歷年真題 考試心得 模擬試題

范圍,即加強司法審查的程度,但是由於受到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和成文法的規定的限制,註定這種程度比起英國來說要小。同時,美國行政法中完全排除司法審查的行為也較英國為多,主要有外交和國防;軍隊的內部管理;總統任命高級助手和顧問;國家安全等。
方法
在英國,當公民權力和利益受到行政機關行政行為的不法侵害後,實際
上可以有三種救濟的手段:一是提起普通法上的一般訴訟,而是向法院上訴,三是請求高等法院司法審查。可見,司法審查在英國並非解決行政行為違法性的唯一手段。
英國相比,美國的司法審查的方法較為統一和規范,主要存在四種形式的司法審查手段,法定的審查;非法定的審查;執行訴訟中的司法審查;憲法權利的司法審查。 法定的審查主要是指各種制定法中規定的司法審查的方法,如果沒有成文法的規定,法院也可以採取非法定審查的手段。這種非法定審查顯然是受了英國普通法的影響,其救濟手段也主要是各種令狀,包括提審狀、禁止狀、追問權力狀、人身保護狀和執行狀。除此之外,非法定審查中還吸收了英國普通訴訟的手段。
門檻
英國的起訴資格的規定相對簡單,高等法院只要認為申請人對於申訴事項具有足夠的利益,就可以同意其司法審查的申請。因此,足夠的利益就作為法院審查起訴資格的唯一標准。
美國當事人只有在權利受到侵害時才有起訴資格。40年代以後,最高法院通過多個案例將起訴資格放寬,當事人不一定非要在權利受到損害時才能起訴,只要有實際的損害,甚至在沒有實際的損害時,為了保護公共利益,也具有起訴資格。當代美國法院主要採用了雙層結構標准,即當事人起訴必須同時符合憲法的標准和法律的標准,憲法的標准主要是當事人必須有事實上的損害,法律的標准主要是當事人要求保護的利益必須屬於法律或者憲法所保護或調整的利益范圍之內。比較美國與英國關於起訴資格的不同規定,顯然英國規定得更為寬松,足夠的利益標准不僅不要求有事實的損害存在,甚至此處的利益也不僅僅局限於法律和憲法內的利益,從中可以感受到實質法治原則和不成文法精神在英國無處不在的強大力量。
總結
當代英美司法審查制度雖然仍存在差異,但其發展的趨勢也是在逐漸的融合,這不僅僅是在具體的規定上,兩國都趨向范圍更廣、限制更少、方法更統一、起訴更靈活的司法審查制度,更大的融合在文化和憲政的領域進行。
1989年《行政訴訟法》的頒布預示著司法審查制度在中國的初步建立,但是,不可否認,無論是就司法審查的具體制度,司法審查制度賴以生存的憲政基礎,還是法治的歷史,中國與英美發達國家之間都存在著不小的差距。雖然中國與英美的社會制度不同,但具有通過司法權控制行政權的共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比較他國的制度,為本國的法律建設提供有用的制度資源,也是筆者在比較之外的一點現實關照。

❺ 簡述一下英國司法制度···急

英國屬英美法系國家。近代資產階級革命後,英國資產階級為適應資本主義發展的需要,逐步對封建司法制度加以調整,在此基礎上形成了現行的司法制度。它具有獨特的歷史傳統。

早在盎格魯-撒克遜時期,由大貴族、大僧侶等組成的智人會議就已具有司法機關的職能。諾曼王朝時期,英國建立了君主專制制,設立了權威極大的御前會議,以其判例作為普通法適用於全國,並在全國分設由國王任命法官的法院來代替原有的地方法院,從此以判例法為淵源的司法制度開始形成。1215年《大憲章》頒布以後,最高司法機關從御前會議中獨立出來,逐步形成了包括由申請法院、王座法院、財產法院和衡平法院等組成的復雜的司法組織系統和適用普通法的封建司法制度。17世紀資產階級革命以後,沒有對司法體系和法律形式作重大改革,而是逐步對封建司法制度進行調整,以適應資本主義發展的需要。19世紀末葉司法改革後,司法組織初步簡化,衡平法院不再自成體系,普通法院平等地適用衡平法。1971年制定的《法院法》,對法院組織系統又進行了一次改革。但英國的司法制度仍保留許多封建痕跡,除法院體系和訴訟程序十分繁復,封建時代的許多判例至今仍有法律效力外,英國沒有獨立的司法體系。大法官既是全國首要司法官員,又是上院議長,而且是內閣成員,一身兼有立法、司法和行政三種職能;不設最高法院,由上院行使最高上訴級法院的職權。

司法組織 根據1971年的《法院法》,英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的法院主要分民事、刑事和專門法院三個組織系統。民事法院系統包括郡法院、高等法院、民事上訴法院和上院,刑事法院系統由治安法院、皇家刑事法院、刑事上訴法院和上院組成,專門法院系統主要有軍事法院、少年法院、勞資關系法院和行政法庭等。蘇格蘭有自己獨特的法院組織系統:郡法院僅管轄民事案件,郡官法院兼管轄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蘇格蘭高等法院是蘇格蘭民事、刑事案件的最高審判機關,但民事案件還可上訴到上院。蘇格蘭還有特設的土地法庭。此外,英國樞密院司法委員會是英聯邦某些成員國、殖民地、保護國和託管地法院的最高上訴法院,受理不服當地法院判決的上訴案件。行政訴訟由普通法院管轄,適用一般的法律規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行政裁判所發展很快,但一般都不具有終審管轄權,不服裁判所裁決的當事人有權向普通法院上訴。

法官一律採用任命制。大法官、法官上院議員、上訴法院法官由首相推薦,英王任命。英國沒有司法部,大法官擁有對司法人員的任免權。法官必須是「法律協會」的出庭律師,並有一定年限的司法實踐。法官一經任命,非經本人同意,一般不能被免職。最高法院法官則為終身職。地方法院法官72歲以後才可以退休。法官薪水很高,待遇優厚。

英國檢察系統不如大陸法系國家那樣規模龐大、職權廣泛。檢察長和副檢察長是英王的法律顧問,有權答復議會和內閣對於法律問題的咨詢,主持重要案件的起訴,並出席有關英王權利案件的審判。

訴訟程序 民事訴訟分簡易程序和庭審程序。大部分民事案件不經庭審而以簡易程序裁決,庭審程序很繁復。判決大多委託行政機關執行,包括強制返還、扣押動產或不動產、有價證券和其他收入,截留部分工資以及破產清算等。刑事訴訟分簡易程序和起訴程序。簡易罪由治安法院以簡易程序審決(也可起訴),可訴罪由刑事法院以起訴程序審決(也可用簡易程序審決)。由於起訴程序審決必須有陪審團陪審,故又稱陪審程序。上訴方式除一般上訴外,可就法律問題以「報核」形式上訴。高等法院王座庭可對審判進行監督。

司法審查制度 高等法院對行政行為、法令和下級法院判決實行審查,但不審查議會的立法。最初主要審查地方行政機關的行為、下級法院和各裁判所的判決,後來逐步開始審查中央政府各部門的某些行政行為。

陪審制度 源於諾曼王朝時期,資產階級革命後被保留了下來。最初適用於所有刑事和民事案件。1873年後,大部分民事案件不再採用陪審制度。原有大陪審團和小陪審團之分,1933年取消了大陪審團。1939年陪審團人數由12人減至 6人(叛國罪除外)。擔任陪審員必須具有一定的財產資格。

律師制度 英國律師分出庭律師和訴狀律師兩種。出庭律師聽取訴狀律師的訴訟情況介紹,在刑事法院、高等法院或上訴法院出庭辯護,不與當事人直接接觸。出庭律師可申請皇家大律師,享有多種特權。訴狀律師主要負責承辦當事人的不動產轉移、遺囑書立、契約簽訂等一般法律業務,以及提供法律咨詢、起草法律文件等,也可在地方法院出庭辯護。大部分情況下則負責聯系訴訟當事人和充當出庭律師的中間人。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

❻ 英國政體如何體現司法獨立原則

英國的政體是君主立憲制 採用三權分立原則 但出去司法是獨立以外其餘都集中於議會專的下議院 即是首相屬領導的中央政府(內閣),但英國的首相和美國的一樣是普選的 有民眾選舉的 即是說到了選舉時間時成立選舉委員會 各大政黨爭奪各選區的下議院席位 最後勝出者即獲得多數選票的政黨領袖 由國王 (女王)召見邀請他組閣成立政府 。 不過議會 分為上議院和下議院 上議院是貴族組成 下議院是有選舉產生的 立法是有政府提議案 有下議院討論 審核 通過後 交上議院第二次審核 一般由於歷史上的上下議院的斗爭到現代後立法權,。但值得一體的是英國是沒有完整的一部憲法的。但是司法權由上院單獨行使外,其餘職能主要由下院行使 但是英國的司法權是不允許挑戰英皇的特權的。

❼ 英國的司法權

司法權在英國歸屬法院獨立行使

❽ 英國為什麼司法獨立是民主的根本

你好該是美國總統制和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異同吧!關於美國民主共和制與英國專君主立憲制的異同。(1)相屬同點:都是資產階級民主制度,同屬於資本主義國家政體,本質上均為三權分立的近代國家政治體制。(2)不同點:英國君主立憲制,世襲君主只是象徵性國家元首,權利受憲法限制,是統而不治的虛君。議會才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內閣與首相均對議會負責。美國總統制民主共和國,總統由選民選出,他與他組成的政府只對選民負責而不必對議會負責。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和武裝力量總司令。總統有任免官吏與締約權,但在財政與立法上受到議會監督與制約

❾ 《因父之名》案件原型及其對英國司法的影響

《因父之名》案件原型:

這部電影根據格里·康倫的回憶錄《證明無罪》改編,它以愛爾蘭共和軍和英國當年的對抗為背景,講了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賊傑瑞·康倫的不幸遭遇。他因得罪了北愛爾蘭共和軍而被父親送去英國投奔姑媽,在英國又因行為怪異被誣告為爆炸案的主犯之一,和他同樣遭遇的還有三個小夥子。他的父親趕到英國,想和他的姑媽商議聘請律師的事,結果警察突然闖入,將他和姑媽一家全部當作同案犯抓捕。

令人震驚的是,警方不僅刑訊逼供,還親自偽造證據,把傑瑞·康倫當成爆炸案的恐怖分子,導致傑瑞被判處終身監禁。而他的父親和姑媽一家則被當作運輸或製造炸葯者,分別被判處十以上不等的刑期。

對英國司法的影響:

這個案件後來被稱為英國司法史上最臭名昭著的事件。英國人把傑瑞案當成他們的恥辱,拍成電影,這是一個恆久的提醒。

他們的所為是明目張膽的故意,是赤裸裸的犯罪,尤其利用公權力,以國家的名義。他們令國家和司法蒙羞。

(9)英國司法擴展閱讀:

《因父之名》的影片評價:

影片的結尾主題曲由來自愛爾蘭的個性光頭女歌手Sinead O'Connor的激情演繹,她無以倫比的聲音彷彿要刺透人心,仿似海浪般忽遠忽近,撼人心肺。

《因父之名》將英國現代史上最臭名昭著的真實事件公之於眾,重點刻畫了男主角格里為求公正所做的斗爭以及他和父親之間深厚的感情,內容雖具高度的政治性,但卻以迥異於好萊塢式的低調手法處理父子之情、權力機構的腐化和人性的掙扎,劇情凝重,情節感人,極具歷史感和震懾力。

❿ 英國司法體系是疑罪從有嗎

不對,英美的司法體系都是遵從疑罪從無的原則,既然是疑犯,那就還沒確鑿證據,疑罪從有,就會有一種先入為主的偏見啊。

熱點內容
行政法規的三種命名方式 發布:2024-09-20 00:30:30 瀏覽:521
2016合同法pdf 發布:2024-09-19 22:42:11 瀏覽:606
建發集團法律顧問年薪 發布:2024-09-19 22:24:40 瀏覽:409
反對永居條例 發布:2024-09-19 21:41:27 瀏覽:602
民法315 發布:2024-09-19 21:33:56 瀏覽:483
刑法的根基與哲學 發布:2024-09-19 20:59:19 瀏覽:462
潮州基層法律服務所 發布:2024-09-19 20:45:47 瀏覽:552
蘋果售後條例 發布:2024-09-19 19:51:38 瀏覽:510
合同法第211條規定是什麼 發布:2024-09-19 19:15:50 瀏覽:488
不能成為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的事 發布:2024-09-19 16:35:44 瀏覽: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