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判斷題
A. 刑法上的因果關系判斷 題目求解
http://h.hiphotos..com//pic/item/.jpg
B. 關於刑法的判斷題,犯罪未遂就是沒有發生危害的結果,這句話對不對
不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三條的規定,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於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C. 判斷題: 凡在我國領域內犯罪的,一律適用我國刑法。
一般情況下是對的,特殊情況下,如外交人員在我國領域內犯罪,通過外交途徑解決,而非使用我國刑法。
D. 判斷題1.不管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只要是在中國境內犯了罪,就應當適用中國的刑法。
1.錯,有的外國人有豁免權。
2.錯,有緊急避險的情況吧。
3.錯,內過失犯也容是犯罪啊。
4.錯,有防衛過當的情況。
5.錯,自己停手沒有得逞的叫犯罪中止。
6.錯,有危害結果的叫犯罪終止。
7.錯,要有犯罪的故意才是共同犯罪。
8.錯,自首的是「可以」從輕處罰,不是「應當」處罰。
E. 刑法判斷題
你沒有提供題目的內容
無法幫助你
重新提問吧
F. 刑法學模擬試題判斷題
1、正確;刑法第五條、第六條、第七條規定之內容。
2、錯誤;過失行為同樣也構成相應的犯罪行為。
3、正確;構成同時犯,而非共同犯罪。
4、錯誤;兩人以上即可。
5、正確;刑法第六十八條規定之內容。
G. 刑法中一道因果關系判斷題
我去年剛通過司法考試,這兩道題目都做過。
根據最新理論,一個不內被社會所容忍的風險被容現實化,就認為行為與結果具有刑法上的因果關系。
1、追趕小偷的行為是正當的行為,不是不被社會容忍的行為,所以不具有刑法上的因果關系。
2、甲拿刀追殺乙,這種是不被社會所容忍的行為,被現實化了,就是致使乙死亡了,所以甲的行為與乙的死亡具有刑法上的因果關系。這種行為一般歸結為嚴重暴力+慌不擇路導致死亡,具有因果關系。
H. 法律判斷題
1、錯,公民是擁有一個國家國籍的自然人,所以公民是自然人,但自然人不一定是公民。
2、錯,贈與是無償的民事法律行為,即使是附條件的贈與。
3、錯,欺詐、脅迫訂立的合同是可撤銷合同。
4、錯,侵權是事實行為,不要求侵權人有行為能力,但責任人則要求有行為能力,比如未成年人侵權,侵權責任人是他的監護人。
5、錯,承諾不是必須的,可以用行動證明。
6、錯,表見代理是無權代理。
7、錯,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始於出生,終於死亡,民事行為能力則要達到一定的年齡和認知能力。
8、錯、根據私法自治原則,約定由於法定。
9、錯,訴訟代表人是訴訟參與人,但代表人變更、放棄訴訟請求或者承認對方當事人的訴訟請求,進行和解,必須經被代表的當事人同意。
10、錯,原則上是權利都可以放棄,但放棄權利是單方民事行為,如果繼承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那他所表達的放棄繼承權的意思表示是無效的。
11、錯、普通地域管轄是「原告就被告」,即由被告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法院管轄。
12、錯、遺失物不一定是無主物。
13、錯,比如附條件的合同,合同成立在雙方達成合意的時候,生效時間是所附條件成立時。成立與生效不是一個概念,成立是事實,生效則要經過法律評價。
I. 刑法判斷題,求答案
15.錯 16.錯 17.對 18.對
J. 一道刑法上的判斷題不懂,哪位高手給解答一下
呵呵呵 這是法律基礎理論問題
犯罪構成有四個要件 主體 客體 主觀方面內 客觀方面。其中客體是指所侵害容的社會關系。因而,要想犯罪,其所侵害的必然是社會關系。之所以刑事訴訟中的原告是檢察院,就是因為犯罪嫌疑人侵害的是社會利益,檢察院代表國家與社會起訴他。至於私人利益如何保護,可以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這屬於民事范疇。你所說的「甲盜竊乙的財物構成盜竊罪,甲侵犯的是私人利益」這句話為什麼表述錯誤,是因為表述不全面,它只注意到了侵害個人財產權,卻沒有提到侵害社會公共利益,而就犯罪理論來講,犯罪行為最主要的是侵害了公共利益,在此基礎上才考慮私人利益。所以,具體到訴訟上才會有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而沒有民事附帶刑事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