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傳統民法

傳統民法

發布時間: 2020-12-20 10:03:02

民法包括哪些

一、法學理論來上的體自系

(一)小民法

民法總則、物權法、債權(合同、無因管理、不當得利、侵權行為)、親屬(婚姻、繼承)。

(二)大民法

小民法+知識產權法(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

如果算上商法部分,還有公司法、海商法等等。

二、立法體系

總則:民法通則

物權:物權法

債權:合同法、侵權責任法

親屬:婚姻法、繼承法

知產:著作權法、商標法、專利法

其他:公司法、合夥企業法、個人獨資企業、法海商法、擔保法,等等。

⑵ 傳統民法將他物權分為( ) 和( )

自考題吧
用益物權 擔保物權

⑶ 傳統民法中的定金分類

(1)概念:是當事人一方在合同成立後和履行前,依照約定向對方支付的一比金錢,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債務餓,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2)種類

A.立約定金:指為保證主合同的訂立而交付的定金。

【重點法條】:《擔保法解釋》第115條:當事人約定以交付定金作為訂立主合同擔保的,給付定金的一方拒絕訂立主合同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拒絕訂立合同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B.成約定金:是以定金的交付作為合同成立或生效要件的定金。

【重點法條】:《擔保法解釋》第116條:當事人約定以交付定金作為主合同成立或者生效要件的,給付定金的一方未支付定金,但主合同已經履行或者已經履行主要部分的,不影響主合同的成立或者生效。

C.解約定金:指以定金作為當事人一方保留合同解除權的定金。

【重點法條】:《擔保法解釋》第117條:定金交付後,交付定金的一方可以按照合同的約定以喪失定金為代價而解除主合同,收受定金的一方可以雙倍返還定金為代價而解除主合同。對解除主合同後責任的處理,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規定。

D.違約定金:是指以定金作為違約賠償的定金。

【重點法條】:《擔保法》第89條: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向對方給付定金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履行債務後,定金應當抵作價款或者收回。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E.證約定金。 指以交付定金作為合同成立證據的定金。它並不是合同的成立條件,而僅是證明合同成立的證據。一般認為,第89條兼有證約定金的性質。

⑷ 中國近代民法對傳統的固守有哪些

真心沒覺得有多少,基本上都是直接拿來主義,參考的羅馬法那些東西,對於台灣內的也吸收容借鑒了不少。如果真說有,就是贍養那裡吧,子女對父母有贍養的義務,這個很多國家沒有這樣的規定屬於中國的傳統習俗。還有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岳母進了主要贍養義務的,可以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這里吧,似乎其他國家也沒有這些規定。
總之往大的說,我國民法對傳統的固守主要體現在對於涉及身份家庭關系方面的法律。如果說大的,中國近代的民法,那麼就努力從台灣的六法全書裡面的民法找吧,似乎對傳統的固守更多些。

⑸ 傳統民法的三大基本原則是什麼

私有財產所有權不受限制、契約自由、過失責任等三大原則。

⑹ 傳統民法的基本精神是什麼

民法的基本精神是對作為民法存在基礎的市民社會和商品經濟根本要求的體現,它貫穿在民事立法、司法、守法始終,具有普遍適用效力和衡平作用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准則,是民法的精神或理念。民法基本原則在內容上具有根本性,在效力上具有貫徹始終性,在形式上具有非規范性,在功能上具有補救性。

民法基本原則的功能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具有立法准則的功能。民法基本原則貫穿於整個民事立法,統帥和指導各項民法制度和民法規范的制定,以避免民法內部矛盾,從而保持民法體系的和諧一致,藉以實現民法整體功能。

第二,具有行為准則的功能。

第三,具有法律解釋准則的功能。由於成文法自身的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一般規則對具體案件之局限性,有限規則對無限客體之局限性,模糊規則對確定事項之局限性,穩定規則對發展事物之局限性,刻板規則對豐富內涵之局限性),克服成文法局限的經常性手段是立法解釋和司法解釋。

(6)傳統民法擴展閱讀

民法基本原則:民法的"精神脊樑"

平等原則。民法總則第4條規定: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平等原則意味著在民事活動中,一切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任何一方都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對方。具體表現為:一是民事主體資格一律平等。自然人自出生開始直至死亡都享有民事主體資格,並且民事權利能力一律平等。二是在具體的民事法律關系中,民事主體法律地位平等。

民事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和消滅,都應該經過雙方當事人平等協商。三是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平等地受法律保護。如若受到侵害,有權請求相對人採取補救措施,承擔民事責任,必要時可以請求人民法院依法保護和救濟。

公平原則。民法總則第6條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原則,合理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公平原則是指民事主體應本著社會公認的公平觀念從事民事活動,而司法機關在裁判民事糾紛時,也應該本著公平的觀念和要求。

基於公平原則,民事主體充分享有平等的機會參與民事活動;民事主體在訂立合同或者進行其他活動時,所享有的權利和義務應該具有對應性,不得顯失公平;民事主體在承擔民事責任時,若是過錯責任,應按照過錯程度承擔責任,若是無過錯責任,應由雙方合理分擔損失;法院在處理民事案件時,法律有明確規定的,應適用明確規定的條款,沒有明確規定或者無規定,且當事人也無約定時,則應依照公平原則作出裁判。

⑺ 表示行為,「主要是傳統民法上的法律行為,也就是……。」不太清楚,怎樣理解紅36

首先我不知道你說的是哪本書,其次,在中國目前,一些學者將「民事法律行為」這一概念代替本應存在的「合法有效民事行為」,造成了許多理論誤區、引起了極大的邏輯混亂,又因為該問題是民法總則部分必須深刻理解的內容,所以對很多初學民法的人來說,想理解是相當困難的。把民事法律行為規定為合法有效的行為,導致不便使用無效民事法律行為一語,只好使用「無效民事行為」來表達不能發生法律效果的表意行為,從而混淆了表意行為與非表意行為的區別;用合法性來界定民事法律行為,對表意行為進行合法性評價,可撤銷的表意行為將無容身之地-如果是合法的,為什麼可以撤銷呢?如果是不合法的,為什麼不在一定期限內撤銷又有效了呢?即使勉強用無效民事行為的概念來表達無效的表意行為,作為無效法律行為種概念的「無效合同」、「無效婚姻」、「無效遺囑」、「無效代理」又用什麼概念來表達呢?除了這些理由,用合法性來評價表意行為,還將損害憲法所宣稱要保障的言論自由。
其實,只要把「民事法律行為」這個概念替換為「合法有效民事行為」,再重新梳理一次,很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按照我的理解,民事行為,從橫向上分,有合法有效民事行為、無效民事行為、可撤銷可變更民事行為、效力未定民事行為,從縱向上分,有債權行為、物權行為、身份權行為等等,這就好比一個長方形被橫著豎著切成很多小塊,假如第一行是合法有效民事行為,第一列是債權行為,那麼第一行第一列的那個小方塊就代表「合法有效的債權行為」,以此類推。

⑻ 商事案件與傳統民事案件有什麼區別

法官審理民、商事案抄件的基本宗旨與保護意識不同商法以規定商事主體和商事行為己任,與民法側重於保護社會公眾的一般利益不同,商法則側重於保護商事主體的營利,即以法律制度規范為營利動機的商事行為。市場的發展瞬息萬變,交易的快速與安全是商事主體達到營利目的必要條件,因而商事審理一保障交易的快捷與安全為基本宗旨。而傳統民事案件的審判則更要注重實質意義,表示出對弱者同情與關懷,以促進社會的穩定和和諧統一為宗旨。因此,民法最基本的價值取向是公平,即公正優先兼效益與其他;商法最基本的價值取向是效益,即效益優先兼顧公平與其他。另外法律貓認為,法官審理的意識不同。在民事審判的實踐中,應堅持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統一的審判意識。因此,應特別注意情理與民事審判的結合,注意風俗習慣與民事審判的結合,注意公平與衡平當事人之間的利益。而在審理商事案件中,要注意保護商事合同自由,重視商主體和商行為的營利性特點,重視和保障交易快捷,安全的技術性規范,重視維持企業的穩定與政策及行政規章的適用等。

⑼ 民法是什麼

一、法學理論上的體系

(一)小民法

民法總則、物權法、債權(合同、無專因管理、不當得利、侵屬權行為)、親屬(婚姻、繼承)。

(二)大民法

小民法+知識產權法(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

如果算上商法部分,還有公司法、海商法等等。

二、立法體系

總則:民法通則

物權:物權法

債權:合同法、侵權責任法

親屬:婚姻法、繼承法

知產:著作權法、商標法、專利法

其他:公司法、合夥企業法、個人獨資企業、法海商法、擔保法,等等。

⑽ 傳統民法將他物權分為

用益物權(包括地役權、地上權、典權等)和擔保物權

熱點內容
食品檢驗的法規 發布:2025-01-21 11:49:43 瀏覽:643
民法總則考試答案 發布:2025-01-21 11:37:25 瀏覽:609
刑法教學法規 發布:2025-01-21 11:26:37 瀏覽:155
經濟法出現於什麼時期 發布:2025-01-21 11:25:40 瀏覽:724
辭職報告與勞動法之間的關系 發布:2025-01-21 11:17:32 瀏覽:779
辦理法律援助案件補貼標准 發布:2025-01-21 11:13:03 瀏覽:802
泗洪縣人民法院電話 發布:2025-01-21 10:03:11 瀏覽:920
涉外經濟合同法等其他合同法 發布:2025-01-21 10:01:42 瀏覽:621
80歲以上老人法律援助 發布:2025-01-21 10:01:41 瀏覽:827
行政法控權理論 發布:2025-01-21 10:01:33 瀏覽: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