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民法中抵押權超級優先權
① 超級動產抵押權什麼意思
超級動產抵押權的意思是動產抵押擔保的主債權是抵押物的價款,標的物交付後十日內辦理抵押登記的,該抵押權人優先於抵押物買受人的其他擔保物權人受償,但是留置權人除外。
根據我國最新法律規定,從「超級動產抵押權」的構成要件來看,首先其只適用於動產抵押權,而不適用不動產抵押權,且應當為買賣的動產;其次,抵押權擔保的債權是買賣該動產的價金債權;最後,應當於動產交付後10日內辦理動產抵押權的設立登記。
簡而言之就是在動產交易中,如果不是全款購買,而是按揭支付,雙方可以約定將交易的動產作為抵押物,由買方抵押給賣方,以保障賣方順利回收貨款,這種抵押權及時辦理抵押登記後,抵押權的實現優先於該動產再設置的其他擔保物權,但是留置權除外。
同一財產向多個債權人抵押的,其清償順序為抵押權已登記的優先於未登記的、都登記的按照登記先後順序清償、同一登記順序的按債權比例清償、均未登記的按照債權比例清償。
這種動產同時設置有多種擔保物權時,實現擔保物權的清償順序是:留置權-動產交易中設置的抵押權-其他擔保物權,在理論上稱作「超級優先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四百一十六條 動產抵押擔保的主債權是抵押物的價款,標的物交付後十日內辦理抵押登記的,該抵押權人優先於抵押物買受人的其他擔保物權人受償,但是留置權人除外。
第四百一十四條 同一財產向兩個以上債權人抵押的,拍賣、變賣抵押財產所得的價款依照下列規定清償:
(一)抵押權已經登記的,按照登記的時間先後確定清償順序;
(二)抵押權已經登記的先於未登記的受償;
(三)抵押權未登記的,按照債權比例清償。
其他可以登記的擔保物權,清償順序參照適用前款規定。
② 土地抵押權真的有優先權嗎
某制衣有限公司與工商銀行某支行簽訂最高額為300萬元的抵押借款合同。後該公司因資不抵債被迫停產,工行某支行申請執行該公司歸還借款本息共計382萬元。法院對該公司的房地產進行拍賣,得款392萬元。在對拍賣款進行分配過程中,工程款、工人工資、稅金以及土地出讓金債權人均主張對拍賣款應優先於抵押權受償。其中,某鎮政府主張,公司所欠土地出讓金應優先於抵押權受償。
對於欠繳的土地出讓金能否優先於抵押權受償,執行部門在對執行款分配方案的討論研究過程中形成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土地出讓金優先於抵押權受償。理由是《土地管理法》第55條規定,「以出讓等有償使用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建設單位,按照國務院規定的標准和辦法,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等土地有償使用費和其他費用後,方可使用土地。」另一種觀點認為,土地出讓金不應優先於抵押權優先受償。理由是《物權法》第170條規定,「擔保物權人在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擔保物權的情形,依法享有就擔保財產優先受償的權利,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對於以出讓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法律沒有明確規定欠繳的土地出讓金優先於抵押權實現的例外情形。筆者同意第二種觀點。
抵押債權的優先實現,有《民法通則》、《擔保法》、《物權法》等多部法律的明確規定,正是基於此,銀行敢於向企業發放貸款。如果依據《土地管理法》第55條允許土地出讓金優先於抵押權受償,則會導致銀行抵押貸款風險事前無法評估、預測,從而導致銀行不敢放貸,或者增加壞賬,這不僅會對金融市場的安全與健康發展造成不利影響,也會導致基層政府在招商引資過程中對國有土地更多地採用「先上車、後補票」等有損國有土地權益的做法,增加欠繳的土地出讓金回收風險,損害公共利益。其實《土地管理法》第55條的意思很明確,即繳納土地出讓金後,土地才能交付使用,不繳則不能使用。然而實踐中,一些基層政府為了完成招商引資指標,允許先使用後繳費,導致部分企業拖欠土地出讓金多年不繳,致使國家利益受損。這種做法違背了《土地管理法》第55條的立法初衷,法院在司法實踐中對該種違法做法不應特別予以保護,從而促進和推動基層政府今後的土地出讓行為合法、規范。
③ 民法上的抵押權、質權、留置權是什麼能不能通俗地告訴我,理論的我看不懂
抵押權,就是A欠B錢的時候用了某件東西作為抵押,但這件東西仍歸A所有。當內欠款期滿的容時候,A無法還錢,B就可以將該件東西賣掉獲得欠款。
質權區別於抵押權的就是將某件物品由A轉移到了B,假如A無法到期還款,B就可以將該物品賣掉取得欠款
留置權,A欠了B錢,此時,B有A的某件物品,在A未歸還B所欠款之前,B有權留置該物品
④ 民法中最高額抵押權的問題:
1、最高額抵押通常先約定最高額,假設為10萬元。
2、如果最終的債權為12萬元,在實現抵押權時,以10萬元為限優先受償,其餘2萬元為普通債權,不享有優先受償的權利。
3、如果最終的債權為8萬元,則可以就8萬元全部優先受償。但不能請求10萬元的債權。
⑤ 請問關於民法的優先受償性擔保物權
優先受償中的:「優先」當然是有相對性的。比如:該房產是某有限責任版公司的,該公司如權果破產的話,抵押權人就該房產就比其他一般債權人有優先權。再有,一個房產上往往成立多個抵押權,登記在先的抵押權就優先於登記在後的。這就是「優先」的意思。至於質押情況下,使用價值抵押人是無法實現的。
⑥ 最高額抵押權人有優先權嗎,與普通抵押的區別是什麼
最高額抵押權又稱為限定額抵押權,在日本民法中稱為根抵當,是為擔保未來一定期間內連續發生的不確定的債權而設立的一種抵押權,其擔保的債權為將來發生的不特定債權。最高額抵押權在立法例上,許多國家的民法規定了最高額抵押權。 《德國民法典》第1190條規定:"設定抵押權時,得僅規定土地應負擔保責任的最高額,而除此以外,則保留債權之確定;其最高額應登入土地登記簿冊;債權附有利息者,利息應計入最高額;抵押權雖未在土地登記簿冊中載明為保全抵押權者,亦視為保全抵押權;此項債權得依債權轉讓之一般規定進行轉讓,債權依規定轉讓時,其抵押權並不隨同轉讓。"
最高額抵押權之所以受到各國的普遍重視,其原因在於最高額抵押權具有普通抵押權所不具有的功能,其創設的目的在於配合繼續性交易形態的需要,促進社會經濟的繁榮,因而具有生命力。中國《擔保法》規定最高額抵押權的目的也就是為了"簡化手續,方便當事人,促進資金融通,更好地發揮抵押擔保的功能。"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商品生產經營者所需要的資金大都是通過銀行借貸而取得的,利用自己的財產去獲取銀行的信用,融通資金,已成為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
在抵押權的從屬性上具有特殊性
從屬性是普通抵押權的重要性。通說認為,抵押權在發生上、處分上和消滅上具有從屬性。最高額抵押權作為一種特殊的抵押權,是否具有從屬性,學者間主要存在兩種不同的主張:一是否定說。這種學說又可以稱為獨立性說,這是絕大多數學者所持的態度,認為最高額抵押權所擔保的債權在最高額抵押權設立時並不一定現實存在,最高額抵押權可以與債權分離而獨立存在,並不隨主債權的轉讓或消滅而轉讓或消滅。
在抵押權的特定性上具有特殊性
通說認為,抵押權的特定性包括抵押標的物的特定和抵押權所擔保債權的特定兩個方面,而後者是抵押權特定性的主要表現。最高額抵押權作為一種特殊的抵押權,是否具有特定性,理論上爭議亦很大,主要有兩種觀點:一是肯定說。該說認為,抵押權所擔保的債權須特定,不能理解為必在設定抵押權時確定擔保具體的債權額,而是指抵押權所擔保的債權不能是不受任何限制的一切債權。
在抵押權適用范圍上具有特殊性
抵押權是為擔保債權的實現而設定的物權。因而,抵押權所擔保的對象只能是債權。原則上說,無論何種債權,均可設定抵押權,如不能以金錢計算為標的債權、將來可能發生的債權、金錢債權、以給付代替物為標的的債權、附條件債權、訴訟時效完成後的債權等。
⑦ 關於民法,抵押權和質權
一、抵押權設立,以書面形式訂立抵押合同,是抵押合同成立的法律要件,但並不是專所有的抵押合同屬僅憑書面訂立既可生效,有的還需要依法登記,對於哪些財產應依法登記,《擔保法》第四十二條有明確規定:以航空器、船舶、車輛抵押的,為運輸工具的登記部門。可以認定抵押權未生效。
二、質權的成立必須符合以下要件:質物交付質權人佔有。《擔保法》的64條第2款規定:「質押合同自質物移交於質權人佔有時生效。」此為質權成立的最重要的要件。質押合同屬實踐合同,在合同簽訂後,並不必然成立、生效,只有在動產質權的標的物即質物交付時才成立、生效。
⑧ 最高額抵押權人有優先權嗎,與普通抵押的區別
最高額抵押權又稱為限定額抵押權,在日本民法中稱為根抵當,是為擔保未來一定期間內連續發生的不確定的債權而設立的一種抵押權,其擔保的債權為將來發生的不特定債權。最高額抵押權在立法例上,許多國家的民法規定了最高額抵押權。
《德國民法典》第1190條規定:"設定抵押權時,得僅規定土地應負擔保責任的最高額,而除此以外,則保留債權之確定;其最高額應登入土地登記簿冊;債權附有利息者,利息應計入最高額;抵押權雖未在土地登記簿冊中載明為保全抵押權者,亦視為保全抵押權;此項債權得依債權轉讓之一般規定進行轉讓,債權依規定轉讓時,其抵押權並不隨同轉讓。"
最高額抵押權之所以受到各國的普遍重視,其原因在於最高額抵押權具有普通抵押權所不具有的功能,其創設的目的在於配合繼續性交易形態的需要,促進社會經濟的繁榮,因而具有生命力。中國《擔保法》規定最高額抵押權的目的也就是為了"簡化手續,方便當事人,促進資金融通,更好地發揮抵押擔保的功能。"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商品生產經營者所需要的資金大都是通過銀行借貸而取得的,利用自己的財產去獲取銀行的信用,融通資金,已成為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
在抵押權的從屬性上具有特殊性
從屬性是普通抵押權的重要性。通說認為,抵押權在發生上、處分上和消滅上具有從屬性。最高額抵押權作為一種特殊的抵押權,是否具有從屬性,學者間主要存在兩種不同的主張:一是否定說。這種學說又可以稱為獨立性說,這是絕大多數學者所持的態度,認為最高額抵押權所擔保的債權在最高額抵押權設立時並不一定現實存在,最高額抵押權可以與債權分離而獨立存在,並不隨主債權的轉讓或消滅而轉讓或消滅。
在抵押權的特定性上具有特殊性
通說認為,抵押權的特定性包括抵押標的物的特定和抵押權所擔保債權的特定兩個方面,而後者是抵押權特定性的主要表現。最高額抵押權作為一種特殊的抵押權,是否具有特定性,理論上爭議亦很大,主要有兩種觀點:一是肯定說。該說認為,抵押權所擔保的債權須特定,不能理解為必在設定抵押權時確定擔保具體的債權額,而是指抵押權所擔保的債權不能是不受任何限制的一切債權。
在抵押權適用范圍上具有特殊性
抵押權是為擔保債權的實現而設定的物權。因而,抵押權所擔保的對象只能是債權。原則上說,無論何種債權,均可設定抵押權,如不能以金錢計算為標的債權、將來可能發生的債權、金錢債權、以給付代替物為標的的債權、附條件債權、訴訟時效完成後的債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