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當中

刑法當中

發布時間: 2022-01-17 21:53:27

Ⅰ 《刑法》當中增設了什麼新的刑罰方式

目前《刑法》中規定的刑罰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罰金。

Ⅱ 刑法概念當中的附行為是什麼意思

附條件的民事行為是指行為人設定一定的條件,以條件的成就與否決定名師法律行為的效力的發生或者是消滅的民事行為。 所附條件必須有以下特點:須危尚未發生的客觀事實。須為發生與否不能確定的事實。須未合法的事實。須未當事人約定的事實。須與當事人慾發生的法律效果不相矛盾。 所謂條件的成就,就是約定的作為條件的客觀事實出現。所謂條件不成就,也就是約定作為條件的客觀事實未出現。 條件又可以分為很多的種類。根據所附條件的作用,分為停止條件和解除條件。停止條件又稱延緩條件,指關系法律行為效力發生的條件。解除條件,是指關系法律行為效力消滅的行為。根據作為條件的內容,分為積極條件和消極條件。積極條件又稱肯定條件,是指以某種客觀事實的發生為內容的條件。消極條件又稱否定條件,是指以某種客觀事實的不發生為內容的條件。根據條件可否由當事人的意思決定其成否,分為隨意條件、偶成條件、混合條件。隨意條件,是指可由當事人一方的意思決定其成否的條件。偶成條件,是指以偶然發生的事實而決定其成否的條件。混合條件,是指由當事人的意思與偶然事實混合決定其是否成就的條件。

參考資料:網路

Ⅲ 刑法中有哪些法律擬制

法律擬制,又稱法定擬制,是將原本不符合某種規定的行為也按該規定處理。

法律擬制的目標通常在於:將針對一構成要件所作的規定,適用於另一構成要件。

我國刑法規定了許多法律擬制條款。比如,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條規定:犯盜竊、詐騙、搶奪罪,為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罪證而當場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條的規定(搶劫罪)定罪處罰。

該條規定的行為原本不符合搶劫罪的構成要件,但立法機關通過法律擬制,賦予其與搶劫罪相同的法律效果。如果沒有這一法律擬制,對上述行為顯然不能以搶劫罪論處。與此類似,我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條第二款、第二百四十一條第五款、第二百四十七條、第二百四十八條、第二百五十三條第二款、第二百九十二條第二款、第三百三十三條第二款等條款,都是關於法律擬制的規定。

(3)刑法當中擴展閱讀:

法律擬制意義

1、區分注意規定與法律擬制的基本意義,在於明確該規定是否修正或補充了相關規定或基本規定,是否導致將不同的行為等同視之。換言之,將某種規定視為法律擬制還是注意規定,會導致適用條件的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認定結論。例如,刑法第247條前段規定了刑訊逼供罪與暴力取證罪;後段規定:「致人傷殘、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定罪從重處罰。」

2、如果認為本規定屬於注意規定,那麼,對刑訊逼供或暴力取證行為,以故意殺人罪定罪處罰的條件是,除了要求該行為致人死亡外,還要求行為入主觀上具有殺人的故意(本書不贊成此觀點)。

3、如果認為本規定屬於法律擬制,那麼,只要是刑訊逼供或者暴力取證致人死亡的,不管行為人主觀上有無殺人故意,都必須認定為故意殺人罪;換言之,盡管該行為原本不符合故意殺人罪的成立條件,但法律仍然賦予其故意殺人罪的法律效果。

4、再如,刑法第382條第3款規定,與國家工作人員、受委託管理、經營國有資產的人員「勾結,夥同貪污的,以共犯論處」。倘若認為該款屬於法律擬制,則意味著一般主體參與以特殊身份為要件的犯罪時,原本並不成立共同犯罪;

Ⅳ 刑法當中"數額較大"到底有多大

刑法中有不少財產型犯罪的情節規定為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但各種犯罪的犯罪構成條件、社會危害等都不一樣。所以,各種犯罪的數額都不一樣。例舉兩項罪名示例:

1、依據《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的通知》中關於詐騙罪的數額認定如下:

(1)個人詐騙公私財物2千元以上的,屬於「數額較大」;個人詐騙公私財物3萬元以上的,屬於「數額巨大」。

(2)個人進行集資詐騙數額在20萬元以上的,屬於「數額巨大」;個人進行集資詐騙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屬於「數額特別巨大」。

單位進行集資詐騙數額在50萬元以上的,屬於「數額巨大」;單位進行集資詐騙數額在250萬元以上的,屬於「數額特別巨大」。

(3)個人進行貸款詐騙數額在1萬元以上的,屬於「數額較大」;個人進行貸款詐騙數額在5萬元以上的,屬於「數額巨大」;個人進行貸款詐騙數額在20萬元以上的,屬於「數額特別巨大」。

(4)個人進行票據詐騙數額在5千元以上的,屬於「數額較大」;個人進行票據詐騙數額在5萬元以上的,屬於「數額巨大」;個人進行票據詐騙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屬於「數額特別巨大」。

單位進行票據詐騙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屬於「數額較大」;單位進行票據詐騙數額在30萬元以上的,屬於「數額巨大」;單位進行票據詐騙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屬於「數額特別巨大」。

(5)個人進行信用證詐騙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屬於「數額巨大」;個人進行信用證詐騙數額在50萬元以上的,屬於「數額特別巨大」。

單位進行信用證詐騙數額在50萬元以上的,屬於「數額巨大」;單位進行信用證詐騙數額在250萬元以上的,屬於「數額特別巨大」。

(6)個人進行保險詐騙數額在1萬元以上的,屬於「數額較大」;個人進行保險詐騙數額在5萬元以上的,屬於「數額巨大」;個人進行保險詐騙數額在20萬元以上的,屬於「數額特別巨大」。

單位進行保險詐騙數額在5萬元以上的,屬於「數額較大」;單位進行保險詐騙數額在25萬元以上的,屬於「數額巨大」;單位進行保險詐騙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屬於「數額特別巨大」。

2、依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盜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關於盜竊的數額認定如下:

第一條盜竊公私財物價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三十萬元至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可以根據本地區經濟發展狀況,並考慮社會治安狀況,在前款規定的數額幅度內,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准,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批准。

在跨地區運行的公共交通工具上盜竊,盜竊地點無法查證的,盜竊數額是否達到「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應當根據受理案件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確定的有關數額標准認定。

(4)刑法當中擴展閱讀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貪污賄賂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關於數額較大的認定規定如下:

1、第一條 貪污或者受賄數額在三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條第一款規定的「數額較大」,依法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

2、 第二條貪污或者受賄數額在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三百萬元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條第一款規定的「數額巨大」,依法判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3、第三條貪污或者受賄數額在三百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條第一款規定的「數額特別巨大」,依法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的通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盜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Ⅳ 刑法中的"應當"與"可以"怎麼區別啊

1、法律權利不同。法律中「應當」規定的是法律主體的義務,如果違反將承擔相應的法律後果;「可以」表述的是法律主體的權利,是否作出一定的法律行為,由法律主體自主決定,不論其最終選擇的是允許范圍內的何種行為,都將得到法律的認可、保護。從這點來看,「應當」和「可以」的比較類似於義務和權利的關系,應當即必須,可以則有選擇的餘地,例如刑法中,未成年人犯罪的,應當從輕或減輕,即在量刑的時候,必須從輕或減輕,如果沒有從輕或減輕,則要承擔法律後果;對於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可以從輕、減輕或免除,意思則是可以從輕、減輕或免除,也可以不從輕、不減輕、不免除。
2、法律形式不同。應當和可以在法條中大部分是以法律規則形式出現的,應當即為命令性規則,可以則是授權性規則,發生的效力和我們在第一條中所說的一樣。
3、法律效力不同。應當的效力比可以高。所謂應當,是法定的必須如此,如果不如此就是違法,行為效力會受到影響。所謂可以,是授權性的規定,即有權做出,而做出或者不做出則要基於行為人自身的意思表示。刑法中,未成年人犯罪的,應當從輕或減輕,法官在適用此款時,如果沒有給犯罪的未成年人從輕或減輕,則做出的判決效力會受到影響。對於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可以從輕、減輕或免除,法官在適用本條時,如果沒有給又聾又啞的人從輕、減輕或免除,則不會對判決的效力有任何影響。
說完了兩者的區別,咱們也來給大家總結一下,刑法中有哪些是應當的情形:
應當從輕或減輕,老翁過失未成年;應當減輕或免除,中止過當脅從犯;
應當從、減或免除,只有從犯享此福;應當從重有兩種,累犯教唆未成年。

Ⅵ 請問一下,刑法當中的"法定刑的一格"和"一個量刑檔次"怎麼區別的分別的具體含義是什麼

我對法定刑的一格的認識與樓上的基本一致。

但是對一個量刑檔次有不同理解:盡管中國不承認判例法,但是,在司法實踐中,一直都是在用。比如:小偷A盜竊3000元,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同一個法院,會根據此案繼續判案,小偷B盜竊了3200元(假設情形相當,沒有特殊情況,如自首之類的),同樣是也二年,絕對不會是三年,也不可能是一年,量刑的歧輕歧重都不符合「一個量刑檔次」的含義。

現在某些法院運用的電腦量刑就是這個意思,在同一幅度內對類似的案件進行量刑。

Ⅶ 刑法種類有哪些

刑事處罰是指違反刑法,應當受到的刑法制裁,簡稱刑罰。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回定,刑事處罰包答括主刑和附加刑兩部分。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有:罰金、剝奪政治權利和沒收財產;此外還有適用於犯罪的外國人的驅逐出境。

Ⅷ 中國刑法有幾種

我國現行刑法就只有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我國刑法規定的回法律處罰即「刑罰」答包括主刑和附加刑兩類:
一、主刑的種類如下:
1、管制;
2、拘役;
3、有期徒刑;
4、無期徒刑;
5、死刑(包括死刑立即執行和死刑緩期執行)。
二、附加刑的種類如下:
1、罰金;
2、剝奪政治權利;
3、沒收財產;
4、驅逐出境。

熱點內容
借錢用於賭博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14 07:25:02 瀏覽:477
澳門法院圖片 發布:2025-02-14 07:18:38 瀏覽:366
生存者法規 發布:2025-02-14 06:38:09 瀏覽:64
成人自考經濟法答案 發布:2025-02-14 06:24:14 瀏覽:386
司法局刑事案件法律援助全覆蓋 發布:2025-02-14 05:52:54 瀏覽:93
北京西城法律援助中心 發布:2025-02-14 05:44:56 瀏覽:95
民法析理 發布:2025-02-14 05:33:07 瀏覽:652
刑事訴訟法133條 發布:2025-02-14 05:30:51 瀏覽:985
夫妻只有一個人工作勞動法 發布:2025-02-14 05:03:10 瀏覽:820
公司印章的法律風險 發布:2025-02-14 04:25:21 瀏覽: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