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和中國民法

和中國民法

發布時間: 2022-01-18 02:09:54

Ⅰ 中國當今的民法學者中,誰最厲害

當然是江平教授,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曾經留學燕京大學,《民法通則》制定人,《物權法》起草小組組長。

Ⅱ 中國的《民法》都包括哪些內容

一、法學理論上的體系

(一)小民法

民法總則、物權法、債權(合同、無因管理、不當內得利、侵權行容為)、親屬(婚姻、繼承)。

(二)大民法

小民法+知識產權法(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

如果算上商法部分,還有公司法、海商法等等。

二、立法體系

總則:民法通則

物權:物權法

債權:合同法、侵權責任法

親屬:婚姻法、繼承法

知產:著作權法、商標法、專利法

其他:公司法、合夥企業法、個人獨資企業、法海商法、擔保法,等等。

Ⅲ 民法淵源和中國民法淵源

民法淵源是指,民法賴以確定的根據及民法的表現形式,即民法法律效力的來源。我國民法的淵源少於一般意義上的民法淵源。一、一般意義上的民法淵源有以下方面:1、憲法2、民事基本法;如《德國民法典》3、單行民事法律;如美國的《侵權行為法》4、綜合性單行法;如《反不正當競爭法》5、行政法規6、司法機構對民事立法所作的法律解釋7、地方性法規8、習慣;即人類社會生活中自發形成的行為規范9、法理;主要在大陸法系國家體現,法官在無法律、習慣可依尋時,應當依照法律的原理即法律之根本精神演繹而得的法律一般原則,來進行裁判。10、判例;英美法系國家的法院,在對案件進行判決時,如無反對理由,必須直接援引本院、同級法院、上級法院的判決,作為當案的判決依據。 二、我國民法的淵源有:1、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2、法律;如《民法通則》《物權法》《合同法》《擔保法》《婚姻法》3、行政法規;如國務院頒布的《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4、地方性法規;即地方各級人大和政府制定的自治條例、單行條例等5、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導性文件;如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6、民事習慣。 我國不適用判例和法學家的學說作為法院判案的依據。 三、民法的性質是私法,所以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第二條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公民和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簡單地說即,民法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 四、人身關系又稱為人身非財產關系,指與人身不可分離而不直接體現為一定物質利益的社會關系。其特徵如下:1、以主體的人身為其發生和存在的基礎,即與主體人身的不可分離性;2、具有非財產性;3、人身關系體現的人身利益具有專屬性。 五、財產關系是當事人以財產為內容而發生的社會關系,其特徵如下1、以財產為客體;2、以經濟利益為內容;3、財產關系體現的經濟利益可以與特定主體相分離。 希望對你有幫助。

Ⅳ 中國民法體系

我國在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和2002年分別進行過民法典制定的嘗試,前三次由於我國社內會經濟條件容尚不具備,因此擱淺,在2002年啟動的民法典第四次編撰工作,採用了分編分章逐步制定的方法,我國目前的民法主幹法律包括(按照民法體系劃分):
1、民法總則編:
《民法通則》(1986)及後來的實施意見
2、物權編
《物權法》(2007)《擔保法》(1995)
3、債權編
《合同法》(1999)及合同法解釋1、2
4、知識產權編
《著作權法》(1991)《商標法》(1993修正)《專利法》(2008年修訂)
5、家庭關系編
《繼承法》(1985)《婚姻法》(2001修訂)《收養法》(1998修訂)
6、侵權責任編
《侵權責任法》(2010年實施)
7、人格權編
《人格權法》目前只有草案稿,待成熟後將提請審議 8、涉外民事關系編

Ⅳ 中國民法學的最好的人

中國民法學的最好的人是王利明
王利明,男,1960年生,湖北仙桃人,中共黨員,新中國第一位民法學博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常務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法學學科評議組成員兼召集人,中國法學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會長,九屆、十屆、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九屆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委員,十屆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委員、十一屆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委員、全國人大財經委委員,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全國高等學校法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1988年,王利明赴美國密歇根大學,在美國著名的財產法教授歐林·布勞德的指導下,專攻英美財產法和侵權行為法。王利明一邊如飢似渴地廣泛學習,一邊思考美國作為全世界最發達的國家這一,它的法律制度對中國的法制建設在哪些方面值得學習和借鑒?
1990年1月學習期滿後,王利明謝絕了一些美國朋友的挽留和勸告,按期回國。回國前,他做了兩件事情:一是利用積攢的生活費買了3箱英文書籍回國後送給系資料室;二是在密歇根大學法學院用英文作了一次報告,介紹了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在法制建設、法學教育和研究方面的巨大成績,增進了參加會議的美國學者和學生對中國的了解。
1998年8月,王利明受教育部的委派.以高級訪問學者的身份前往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訪問、進修。離上一次赴美學習,近10年過去了,一個高速發展、開放自信的中國已經屹立在世界的東方,王利明也不再是10年前那個初出茅廬的青年,已經成為國內法學界公認的民法學研究的專家。
在美期間,王利明應邀到耶魯大學等著名大學講學,出席各種學術活動。這次,他的研究觸角伸向了國內法學界十分關注的司法改革領域。在哈佛大學圖書館和東亞法律研究所的研究室里,王利明花費了很長時間對憲政和司法制度、審判方式、程序制度進行思考和理解,回國後出版了《司法改革研究》一書,對我國司法體制改革的目標、原則、方式、方法等問題作了系統闡述。直到現在,這本書仍然是司法體制改革領域的代表作。

Ⅵ 教材中國民法學 和民法有什麼區別啊

中國民法學是研究中國民法的法律規范和實踐的學科,而民法是個部門法,沒有中國二字,就不限於中國的,包括其他國家和地區的

Ⅶ 中國民法的淵源有哪些

1、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2、法律;如《民法通則》《物權法》《合同版法》《權擔保法》《婚姻法》
3、行政法規;如國務院頒布的《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
4、地方性法規;即地方各級人大和政府制定的自治條例、單行條例等
5、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導性文件;如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
6、民事習慣。

熱點內容
行政法有侵權必有救濟 發布:2025-02-14 03:46:04 瀏覽:677
行政與行政訴訟法學 發布:2025-02-14 03:23:43 瀏覽:9
深圳華旭司法考試 發布:2025-02-14 02:45:41 瀏覽:739
北海司法學校 發布:2025-02-14 02:08:12 瀏覽:574
修改工作時間違反勞動法嗎 發布:2025-02-14 02:01:28 瀏覽:288
立法動力 發布:2025-02-14 00:37:34 瀏覽:699
棄嬰道德 發布:2025-02-14 00:29:07 瀏覽:668
勞動法一年工齡一個月工資 發布:2025-02-13 23:02:38 瀏覽:889
課余體育競賽的法規性文件 發布:2025-02-13 22:00:24 瀏覽:66
法官黃松 發布:2025-02-13 21:23:32 瀏覽: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