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承諾民法典

承諾民法典

發布時間: 2022-01-18 03:51:47

民法典要約與承諾分別是什麼意思

依據我國有關法律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取要約、承諾方式或者其他方式。要約是希望與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諾是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七十二條
要約是希望與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該意思表示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內容具體確定;
(二)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
第四百七十九條
承諾是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

㈡ 民法典遲延承諾需要承擔哪些法律後果

超期承諾視為新要約。受要約人在承諾期限內發出承諾,按照通常情形能夠及時到達要約人,但因其他原因承諾到達要約人時超過承諾期限的,除要約人及時通知受要約人因承諾超過期限不接受該承諾的以外,該承諾有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八十七條【未遲發而遲到的承諾】受要約人在承諾期限內發出承諾,按照通常情形能夠及時到達要約人,但是因其他原因致使承諾到達要約人時超過承諾期限的,除要約人及時通知受要約人因承諾超過期限不接受該承諾外,該承諾有效。

㈢ 民法典違背合同承諾能得什麼賠償

違背合同承諾能得到的賠償以造成的損失為基礎。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於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過違約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約可能造成的損失。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五百八十四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造成對方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於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過違約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約可能造成的損失。

㈣ 民法典規定口頭承諾有法律效力

《民法典》規定口頭承諾符合法定有效條件就是有效的,法律規定民事法律行為可以採用書面、口頭或其他形式。法定有效條件具體有:行為人意思表示真實;行為人是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人;承諾不得違反法律法規或公序良俗;法定其他有效條件等。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第四百六十九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書面形式是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並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
第四百八十條
承諾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是,根據交易習慣或者要約表明可以通過行為作出承諾的除外。

㈤ 民法典規定未履行口頭承諾算違約嗎

《民法典》規定未履行口頭承諾在口頭承諾有效的情形下算違約,合同的形式可以是書面、口頭或其他法定形式。口頭承諾有效的條件有: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當事人是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人;口頭承諾的內容不得違反法律法規或公序良俗;法定其他有效條件等。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第四百六十九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書面形式是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並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

㈥ 民法典中口頭承諾給對方錢有效嗎

《民法典》中口頭承諾給對方錢如果滿足下列條件是有效的: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當事人是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人;口頭承諾的內容不得違反法律法規或公序良俗;法定其他有效條件等。合同的形式可以是書面、口頭或其他法定形式。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第四百六十九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書面形式是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並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

㈦ 民法典承諾書是有法律效力的嗎

男女雙方具有民事行為能力,協議書是雙方自願簽訂,並且協議內容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的,該婚姻承諾書具有法律效力。

法條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㈧ 民法典規定口頭承諾產生法律效力嗎

《民法典》規定口頭承諾滿足法定有效條件會產生法律效力,合同的形式分為書面、口頭或其他法定形式。法定有效條件分別有: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當事人是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人;口頭承諾的內容不得違反法律法規或公序良俗;法定其他有效條件等。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第四百六十九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書面形式是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並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

㈨ 不兌現承諾違反民法典嗎

不違反的,但不履行承諾,是極其沒有誠信、不負責任、粗蠻無理的行徑。從天理上講,完全是可恥的欺詐行為。被承諾方可以依天理對其施加懲處,要求其作出精神、物質雙重賠償,如果對方不理會,可以直接使用暴力,替天行道。

㈩ 民法典規定合同中最低價承諾有效嗎

《民法典》規定合同中最低價承諾符合以下條件就是有效的: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當事人是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人;最低價承諾的內容不得違反法律法規或公序良俗;法定其他有效條件等。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第四百六十九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書面形式是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並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

熱點內容
合同法多少年 發布:2025-02-14 03:59:49 瀏覽:683
人力資源和經濟法 發布:2025-02-14 03:54:40 瀏覽:8
行政法有侵權必有救濟 發布:2025-02-14 03:46:04 瀏覽:677
行政與行政訴訟法學 發布:2025-02-14 03:23:43 瀏覽:9
深圳華旭司法考試 發布:2025-02-14 02:45:41 瀏覽:739
北海司法學校 發布:2025-02-14 02:08:12 瀏覽:574
修改工作時間違反勞動法嗎 發布:2025-02-14 02:01:28 瀏覽:288
立法動力 發布:2025-02-14 00:37:34 瀏覽:699
棄嬰道德 發布:2025-02-14 00:29:07 瀏覽:668
勞動法一年工齡一個月工資 發布:2025-02-13 23:02:38 瀏覽: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