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強拆走司法

強拆走司法

發布時間: 2022-01-18 06:29:43

A. 司法強制拆遷流程怎麼走

司法強制拆遷程序有哪些流程
司法強制拆遷由城市房屋拆遷主管部門向法院申請,經審查後,由法院按民事訴訟程序實施強制拆遷。
1、拆遷管理部門應依法律規定向法院提出書面的執行申請,同時,交付執行根據,即行政裁決書及有關材料。
2、法院收到強制執行申請等材料後,要從申請程序、事實和法律等幾個方面進行審查。對執行申請合法、材料齊備的,立案並及時執行。
3、對立案執行的,法院要向被拆遷人或被拆遷房屋承租人發出通知書,指定履行期限,如仍不履行則將強制拆遷。
4、法院應將執行結果書面通知申請執行的拆遷管理部門。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
第二十八條 被徵收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不提起行政訴訟,在補償決定規定的期限內又不搬遷的,由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強制執行申請書應當附具補償金額和專戶存儲賬號、產權調換房屋和周轉用房的地點和面積等材料。

B. 城管進家強拆強拆需要什麼手續如果有異議要走什麼法律程序

強拆要有法院出具的判決書才可以強拆。

強拆程序為:第六十八條 城鄉規劃主管部門作出責令停止建設或者限期拆除的決定後,當事人不停止建設或者逾期不拆除的,建設工程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責成有關部門採取查封施工現場、強制拆除等措施。

強拆程序是先對該違章戶進行筆錄調查。然後下達《責令限期自拆通知書》,要拆下達《行政處罰告知書》。

(2)強拆走司法擴展閱讀:

相關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第六十五條在鄉、村莊規劃區內未依法取得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或者未按照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的規定進行建設的,由鄉、鎮人民政府責令停止建設、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拆除。

第六十六條建設單位或者個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所在地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拆除,可以並處臨時建設工程造價一倍以下的罰款:

(一)未經批准進行臨時建設的;

(二)未按照批准內容進行臨時建設的;

(三)臨時建築物、構築物超過批准期限不拆除的。

C. 如何進行司法強拆需要什麼手續

司法強拆需要的手續是:政府作出責成決定,房屋拆遷管理部門通知、動員被拆遷人自行搬遷;組織街道辦事處、被拆遷單位負責人作為強制拆遷證明人,由公證部門對被拆遷房屋及房屋內物品進行證據保全;物品清點登記運至指定處所,強制執行房屋拆遷。
【法律依據】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八條
被徵收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不提起行政訴訟,在補償決定規定的期限內又不搬遷的,由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強制執行申請書應當附具補償金額和專戶存儲賬號、產權調換房屋和周轉用房的地點和面積等材料。
《行政強製法》第四十四條
對違法的建築物、構築物、設施等需要強制拆除的,應當由行政機關予以公告,限期當事人自行拆除。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又不拆除的,行政機關可以依法強制拆除。

D. 司法強拆最新消息:司法強拆現在要最高院審核嗎

1、《最高院關於來辦理申請人民法自院強制執行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補償決定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中明確規定了: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徵收補償決定案件,由房屋所在地基層人民法院管轄,高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本地實際情況決定管轄法院。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堅決防止土地徵收、房屋拆遷強制執行引發惡性事件的緊急通知》凡涉及征地拆遷的強制執行案件,相關法院在執行前必須報上一級法院審查同意後方可實施。

E. 非法強拆房屋犯了哪幾條法律

非法強拆房屋首先違反了國務院《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的規定,然後還有如下法律:

1、民法通則第七十五條:公民的個人財產,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儲蓄、生活用品、文物、圖書資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以及其他合法財產。

公民的合法財產受法律保護,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侵佔、哄搶、破壞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凍結、沒收。

2、物權法第三十九條:所有權人對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3、我國憲法第39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5)強拆走司法擴展閱讀:

房子被強拆之後一般有以下三種賠償費用:

1、房屋補償費(房屋重置費),用於補償別墅被拆遷房屋權人的損失,以被拆遷房屋的結構和折舊程度劃檔,按平方米單價計算。

2、周轉補償費,用於補償拆遷別墅住戶臨時居住房或自找臨時住處的不便,以臨時居住條件劃檔,按被拆遷房屋住戶的人口每月予以補貼。

3、獎勵性補償費,用於鼓勵被拆別墅戶積極協助房屋拆遷或主動放棄一些權利如自願遷往郊區或不要求拆遷單位安置住房的,拆遷補償費的各項標准由當地人民政府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和國家有關法律政策加以確定。



F. 拆遷的司法程序如何走

拆遷有如下司法程序:

1、暫停公示

由建設主管部門頒發一個文件,要求在拆遷范圍內暫停戶口遷移、房屋改建、加建、擴建的工程,這就是暫停公示,需要在有關的場合進行公告,公示期不能超過一年。

2、入戶調查評估

在確定拆遷范圍之後,拆遷人要辦一些有關的手續、文件,一般來說需要取得《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或者《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這兩個規劃文件,那麼在法律上具備了拆遷的前提和依據。

3、內業計算

評估公司進行內業輸機和數據測算,根據外業調查的資料數據進行初步測算,算出一個大致的初步評估價格。

4、制定拆遷實施方案、申請拆遷許可證

拆遷人拿著拆遷實施方案、規劃文件等,去建委(房管局)申請《拆遷許可證》。

5、發布拆遷公告

聲明此次拆遷行為即將開始。一般發布拆遷公告的同時,要把《拆遷許可證》公開張貼出來,以說明拆遷行為的合法性和時間安排。

6、行政裁決

如果拆遷雙方達不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任何一方都可以向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申請行政裁決。

7、行政訴訟

當事人對裁決不服的,可以自裁決書送達之日起3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拆遷人依照本條例規定已對被拆遷人給予貨幣補償或者提供拆遷安置用房、周轉用房的,訴訟期間不停止拆遷的執行。

8、強制執行

對已生效的裁決或判決,當事人一方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申請人民法院依法強制執行。



(6)強拆走司法擴展閱讀:

拆遷補償方式:

1、貨幣補償

貨幣補償是通過不同的法定依據由專業的評估機構對被拆遷房屋進行專業的估價,生成有據可循的多元組成的補償金額。

2、產權置換

產權置換也被稱作產權調換,根據評估方法不同,有兩種置換方式。價值標准產權置換指的是依照法定程序,通過對被拆遷人房屋的產權價值進行評估,之後再以新建房屋的產權予以價值的等價置換。

面積標准產權置換指的是以房屋建築面積為基礎,在應安置面積內不結算差價的異地產權房屋調換。

3、結合型補償

這種補償方式就是指既給貨幣補償又給產權置換。由於我國城市化進程與其他諸多客觀因素,導致房價和地價的虛高。

因此造成了諸多不能夠單單用貨幣補償或者產權置換解決的問題,所以就出現了貨幣補償和產權置換相結合的補償方式。

G. 行政強拆的司法程序

人民法院不是房屋徵收的當事人,立場相對地來說中立、超脫,申請人內民法院執行容程序也更嚴格些。有專家分析,取消行政強拆,客觀上會使政府盡量減少申請強制拆遷,努力與被徵收人達成補償協議。
23日,多次參與新拆遷條例討論的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院長薛剛凌教授說,新版草案大體上傾向於去掉行政強拆,要用強拆時走司法程序。此前,北京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曾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上書的沈巋教授接受《法制日報》記者采訪時證實,新版草案拿掉了行政強拆。
不過對於新拆遷條例何時能出台,接受采訪的北大法學院教授王錫鋅、姜明安,中國政法大學教授薛剛凌均稱不知情。
沈巋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采訪時說,「新拆遷條例可能再次徵求意見,也可能直接公布。就一個條例,如果兩次徵求意見,那將是史無前例的。如果直接公布,那一定要充分說明理由,解惑釋疑,公開立法意見取捨原因。總之,新拆遷條例應盡快出台,並公開說明理由。」
王錫鋅說,新拆遷條例拖得時間太長,後期的信息開放不足。在長期的等待中,會產生焦慮。最終,很可能出現新條例與民眾期待有較大落差的結果,這是一個挑戰。

H. 強制拆除的法律規定

司法強拆的程序及法律依據
在征地拆遷過程中,有一種合法的強拆方式,叫司法強拆。但是司法強拆並不是說拆就拆,要滿足一定的觸發條件,並有嚴格的法定程序,今天為您詳細講解司法強拆的程序及法律依據。

一、司法強拆的法律依據

按照《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八條的規定:被徵收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不提起行政訴訟,在補償決定規定的期限內又不搬遷的,由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農村集體土地、房屋的強征、強拆的法律依據來源於《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其中第四十五條規定:違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規定,阻撓國家建設徵收土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交出土地;拒不交出土地的,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二、司法強拆程序

第一步、被徵收人收到下面兩份文件,又觸發申請司法強拆條件

當被徵收人收到《責令交地決定書》或是《房屋徵收補償決定書》時,房屋就有可能面臨司法強拆,注意是可能,具體條件需要詳讀相關法律規定。

⑴責令交地決定書

《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45條規定:違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規定,阻撓國家建設徵收土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交出土地;拒不交出土地的,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⑵房屋徵收補償決定公告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26條、第28條規定,徵收當事人在簽約期限內達不成補償協議,相關部門會按照徵收補償方案作出補償決定,被徵收人對補償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被徵收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不提起行政訴訟,在補償決定規定的期限內又不搬遷的,由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根據規定,在收到相關文件限期內,不予執行又不提起復議、訴訟,就會觸發司法強拆的申請條件,行政部門會申請司法徵收土地強制拆除。

第二步、行政部門向司法機關申請

司法強制拆遷由市、縣級人民政府向法院申請,經審查後,由法院按民事訴訟程序實施強制拆遷。行政機關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應當提供下列材料:

1、強制執行申請書;

2、行政決定書及作出決定的事實、理由和依據;

3、當事人的意見及行政機關催告情況;

4、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材料。

第三步、法院展開審查

法院收到強制執行申請等材料後,要從申請程序、事實和法律等幾個方面進行審查。這個環節很重要,這個過程,被徵收人可以提出異議,進行依法維權。如果經過審查,執行申請合法、材料齊備,法院就會立案並及時執行。

第四步、法院通知被徵收人並執行

此環節,確定審查結果,對需要立案執行的,法院要向被拆遷人或被拆遷房屋承租人發出通知書,指定履行期限,如仍不履行則將強制拆遷。基本上被徵收人不提出異議,就會執行此程序。

第五步、將執行結果書面通知申請執行的行政部門,流程執行完畢。

綜上可見,法律對司法強拆程序有嚴格的規定,被徵收人一旦發現司法強拆程序違法,可以咨詢專業律師,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I. 對拆遷中的「釘子戶」如何走司法程序

1、簽訂了協議不搬遷的,《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房屋徵收部門與版被徵收人依權照本條例的規定,就補償方式、補償金額和支付期限、用於產權調換房屋的地點和面積、搬遷費、臨時安置費或者周轉用房、停產停業損失、搬遷期限、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等事項,訂立補償協議。 補償協議訂立後,一方當事人不履行補償協議約定的義務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訴訟。
2、不願意簽訂協議的。《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房屋徵收部門與被徵收人在徵收補償方案確定的簽約期限內達不成補償協議,由房屋徵收部門報請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依照本條例的規定,按照徵收補償方案作出補償決定,並在房屋徵收范圍內予以公告。------ 被徵收人對補償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第二十八條被徵收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不提起行政訴訟,在補償決定規定的期限內又不搬遷的,由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強制執行申請書應當附具補償金額和專戶存儲賬號、產權調換房屋和周轉用房的地點和面積等材料。

J. 現在強拆應該是司法強拆嗎

現在的司法強拆不一定合法。政府組織拆遷工作時應當給予被拆遷人一定的經濟補助,被拆遷人不配合的可以向法院申請進行司法強拆,採取暴力威脅、斷水斷電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徵收人搬遷實施強拆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法律依據】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七條
實施房屋徵收應當先補償、後搬遷。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徵收人給予補償後,被徵收人應當在補償協議約定或者補償決定確定的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採取暴力、威脅或者違反規定中斷供水、供熱、供氣、供電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徵收人搬遷。禁止建設單位參與搬遷活動。
第三十一條
採取暴力、威脅或者違反規定中斷供水、供熱、供氣、供電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徵收人搬遷,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熱點內容
人力資源和經濟法 發布:2025-02-14 03:54:40 瀏覽:8
行政法有侵權必有救濟 發布:2025-02-14 03:46:04 瀏覽:677
行政與行政訴訟法學 發布:2025-02-14 03:23:43 瀏覽:9
深圳華旭司法考試 發布:2025-02-14 02:45:41 瀏覽:739
北海司法學校 發布:2025-02-14 02:08:12 瀏覽:574
修改工作時間違反勞動法嗎 發布:2025-02-14 02:01:28 瀏覽:288
立法動力 發布:2025-02-14 00:37:34 瀏覽:699
棄嬰道德 發布:2025-02-14 00:29:07 瀏覽:668
勞動法一年工齡一個月工資 發布:2025-02-13 23:02:38 瀏覽:889
課余體育競賽的法規性文件 發布:2025-02-13 22:00:24 瀏覽: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