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鑒定掛靠
Ⅰ 我在建築工地上班的時候受傷,老闆是掛靠公司,公司說我不是他們的員工所以不能算工傷,叫我去做司法鑒定
不一樣,工傷鑒定是相關醫院鑒定的
司法鑒定是司法機關關於你的勞動關系和工傷的鑒定
Ⅱ 長春司法鑒定機構有哪些
長春市司法鑒定機構名錄:
1、吉林釋然司法鑒定中心(長春市南關區南環城路綠地中央廣場B10A樓752室、81852766 )
2、吉林津科司法鑒定中心(長春市延安大路99號盛世國際A座6025室、89867799)
3、吉林泰合司法鑒定中心(長春市平泉路1017號、85006666)
4、吉林信達司法鑒定中心(長春市康平街511號、82707780)
5、吉林千麥司法鑒定中心(長春市經開區崑山路3966號、81130961)
6、吉林瑞光司法鑒定中心(長春市新發路歐亞新百貨1013室、82778986)
7、吉林中正司法鑒定所(長春市自由大路4755號鴻石國際702室、89900100)
8、吉林立民司法鑒定所(長春市西安大路1323號鴻基名築1410室、88982040)
9、吉林同信司法鑒定所(長春市朝陽區新民大街銀貿大廈1615室、81948558)
10、吉林仁羲司法鑒定所(榆樹市健康路85號、83622209)
11、吉林惠民司法鑒定所(德惠市西振興路11號、87381072)
12、吉林正誠司法鑒定所(長春市九台區福星大街100號、89590708)
13、吉林黃龍司法鑒定所(長春市農安縣黃龍路152號、86877333)
14、長春市心理醫院(長春市亞泰北大街3188號、81968502)
15、吉林大眾司法鑒定所 (長春市人民大街2302號工人文化宮二樓、88978866)
(2)司法鑒定掛靠擴展閱讀:
委託作法醫臨床司法鑒定所需提供的材料:
一、鑒定委託書:載明鑒定機構名稱,清楚扼要說明委託事項(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職工工傷、有關期限、傷病關系等),簡單闡述案情,被鑒定人和/或其代理人的聯系方式等。
二、案情:若為交通事故,提供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如無責任認定書,則說明事故經過、被告及有無商業保險等情況;其他案件,應說明辦案部門查明的案情。
三、被鑒定人身份證明文件:身份證明文件須帶有被鑒定人的照片,復印件亦可,用以校對是否為被鑒定人本人,防止冒名頂替,如居民身份證、機動車駕駛證、社保卡等,如為未成年人,則提供戶籍材料復印件。
四、病歷及輔助檢查材料:病歷包括傷後所有的門診病歷、入院記錄、手術記錄、出院記錄等;輔助檢查材料包括影像學片(X片、MRI片、CT片等)及檢查報告、必要的實驗室檢查報告(如肌電圖、腦電圖、視聽覺電生理等)。
五、重新鑒定的,應該在委託書中註明,並提供原鑒定意見書;公安機關鑒定機構已作損傷程度鑒定的,應提供損傷程度鑒定意見書原件或復印件。
六、需該機構司法鑒定人員迴避的,予以註明。
參考資料來源:
長春市司法局-長春市司法鑒定機構資質名錄
徐州市司法局-司法鑒定服務指南
Ⅲ 價格鑒證師可掛在司法鑒定機構嗎
不能,價格鑒證不是司法鑒定戰後,因為價格鑒證屬於物價部門涉案財產財物鑒定中心關系。
Ⅳ 司法鑒定和法醫鑒定有什麼區別
一、啟動程序不同
首先,應當說鑒定是一種「被動」的行為。它是鑒定組織應糾紛雙方或糾紛處理部門的要求,對糾紛中的一些專門性問題進行科學的分析、理性的判斷,最後得出結論性意見的行為。因此,任何鑒定都存在鑒定啟動的問題,即誰有權委託鑒定組織進行鑒定。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規定,醫學鑒定由衛生行政部門委託或醫患雙方當事人共同委託兩種啟動方式。前者屬於行政鑒定,解決的是行政處理醫療糾紛中的專門性問題,即是否屬於醫療事故的問題和賠償調解問題。後者屬於自行委託的鑒定,其作用在於給雙方當事人一個「判定的標准」。
司法鑒定是獨立於自行委託鑒定和行政鑒定之外的一種鑒定。目前根據我國法律和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司法鑒定的啟動一般是由雙方當事人申請或法律服務機構申請,委託社會上依法設立的司法鑒定機構進行鑒定。司法機關對案件中的專門性問題認為需要鑒定的,也可以指令或直接委託專門司法鑒定機構進行鑒定。
因此,從比較醫療鑒定與司法鑒定的啟動程序可以看出,二者的啟動程序是不同的。由於司法處理是目前法制國家認同的所有糾紛最終救濟途徑,司法處理具有絕對的權威性。加之司法鑒定在啟動之前,雙方的醫療糾紛已經起訴至法院,法官對於案件的全部情況有比較清楚的認識和了解,對於案件中存在的疑難問題、專業技術問題以及法律問題都有比較全面的認識,顯然法官委託鑒定可能有更強的針對性,提供的材料更加客觀、真實、全面。因此,從鑒定程序的啟動上看,司法鑒定優於醫療鑒定。
二、鑒定人員的組成不同
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規定,省、市兩級醫學會分別組建轄區范圍內的醫學專家庫,由雙方當事人從專家庫中抽簽選擇醫學專家參加醫學鑒定,鑒定人員是都具有高級技術職稱的醫學專家。
而司法鑒定是由司法鑒定機構組織兩名以上具備司法鑒定人資格的法醫學專家主持鑒定,同時可特邀或聘請臨床醫學專家參加鑒定。
醫學鑒定和司法鑒定都有臨床醫學專家的參與,所不同的是,參加鑒定的醫學專家數量的多少和在鑒定中的主次地位。因此,醫學鑒定、司法鑒定各有利弊。但是,鑒定畢竟是一項法律服務的特殊工作,有特殊的鑒定思維和鑒定方法。這其中還涉及法律問題、證據審查和甄別以及事實認定等問題。因此,單純的臨床醫學專家開展鑒定很難讓鑒定做得完美。
在國外有些發達國家雖然沒有醫療事故技術鑒定製度,但是他們有類似的一些做法,比如專家聽證仲裁製度等。一般主持聽證的都是醫學專家,同時邀請醫療律師到場作法律指導。從這個角度看,從事司法鑒定的法醫能夠將醫學知識與法律結合的更融洽。
三、鑒定的組織者不同
鑒定是一種依照法律規定,有組織、有秩序進行的社會行為。強調鑒定的法律程序性,不得違反公平、公正和科學的原則,任何影響公正的因素都可能影響鑒定的效力。因此,鑒定的組織者也是鑒定中的一個重要因素。
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暫行辦法》的規定,醫學鑒定由醫學會負責組織。一方面醫學會組建本轄區的專家庫;另一方面,由醫學會設立醫學鑒定辦公室承擔鑒定事務。醫學會在整個醫學鑒定過程中扮演了組織者的角色。
司法鑒定的組織者是司法鑒定機構,其在鑒定中的功能與作用,與醫學會相比並沒有明顯的差別。但是司法鑒定機構與醫學會二者,在與醫療機構的關繫上卻有明顯的不同。
醫學會雖然是一個獨立的社會團體,但他由於在衛生行政機關掛靠,由政府出資設立,並由當地衛生行政官員管理,實質上它與衛生行政機關及醫療機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一些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就是醫學會的會員(單位)。而司法鑒定機構隸屬於不同的司法機關,是在司法行政機關登記注冊並受其監督的公益性社會組織,其與醫療機構的組織關系相對鬆散,受到醫療機構的影響相對較少。因此,在醫療事故處理的過程中受到患者及其家屬的青睞。
四、鑒定的內容和鑒定所要解決的問題不同
在涉及民事賠償的醫療糾紛訴訟案件中,如果當事人沒有特別強調違約問題,目前一般是將醫療損害事件作為侵權糾紛來處理。因此,法官需要解決的問題是醫療損害事件是否符合侵權責任構成的四個要件:
1、損害行為,通俗講,就是醫院在治療、搶救的過程中存在的醫療過錯行為。這里需要提醒廣大患者及其家屬,這里所講的過錯行為是現實存在、並且可以用相關證據證明的「過錯行為」。
2、損害結果,就是給患者及其家屬造成的功能障礙、器官缺損、身體殘疾、患者死亡的結果;如果患者及其家屬手頭上有「診斷證明」、相關檢查「報告」。可以客觀的證明受到的損害後果的,就可以作為損害後果的證據。
3、損害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是否具有因果關系;這是醫療糾紛中的核心和難點,由於患者到醫院進行治療時本身就是存在其他疾病的,怎樣區別損害後果是由於原發疾病造成的,還是醫院的醫療損害造成的,需要通過鑒定來區別,再劃分責任大小。在法律的責任劃分上講求「直接的因果關系」,也就是說,患者的傷害後果就是由於醫院的醫療過錯行為造成的,在能夠確定這樣的情況下,醫療機構就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4、醫療行為本身是否具有過錯。該條應當說是屬於「結論性」的了。在判定上需要醫療專業技術的支持。
而其後3、 4兩個要件,由於醫療行為的特殊性和專業性,法官難以判斷真偽,即使醫療機構對這兩個問題進行舉證,法官也難以從醫療機構提供的證據中做出正確的判斷。因此,法官更多地需要專業鑒定機構來解決這些問題。司法鑒定正是滿足了法官的這一要求,在鑒定中著重解決醫療行為是否具有過錯,過錯的醫療行為與損害後果之間是否具有因果關系。
但是,醫療事故鑒定卻難以解決問題。雖然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和《醫療事故鑒定辦法》的規定,醫學會專家組做出的鑒定應當包括上述特定內容。但是,由於傳統思維和衛生行政處理的特定要求的原因,目前醫學會做出的鑒定結論仍然只注重是否屬於醫療事故;如果構成醫療事故的,醫療事故的級別等等。這就使得醫學鑒定不能滿足司法審判的需要,導致法官不得不重新啟動司法鑒定程序。
Ⅳ 怎麼取得司法鑒定人職業資格證書和執業證書
要取得司法鑒定人職業資格證書和執業證書
一、先找到一家司法鑒定機構,得到司法鑒定機構的同意,並向當地司法局提交相關申報司法鑒定人執業證的材料,其中包含:
(1)申請書里有相關司法鑒定機構的同意及簽名及蓋章;
(2)相關司法鑒定機構聘用合同等。
二、個人申請從事司法鑒定業務,應當由擬執業的司法鑒定機構向司法行政機關提交下列材料:
(1)申請表;
(2)身份證、專業技術職稱、行業執業資格、學歷、符合特殊行業要求的相關資格、從事相關專業工作經歷、專業技術水平評價及業務成果等證明材料;
(3)應當提交的其他材料。
三、個人兼職從事司法鑒定業務的,應當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並提供所在單位同意其兼職從事司法鑒定業務的書面意見。
第十五條司法鑒定人審核登記程序、期限參照《司法鑒定機構登記管理辦法》中司法鑒定機構審核登記的相關規定辦理。
第十六條經審核符合條件的,省級司法行政機關應當作出准予執業的決定,頒發《司法鑒定人執業證》;不符合條件的,作出不予登記的決定,書面通知其所在司法鑒定機構並說明理由。
第十七條《司法鑒定人執業證》由司法部統一監制。《司法鑒定人執業證》是司法鑒定人的執業憑證。
《司法鑒定人執業證》使用期限為5年,自頒發之日起計算。
(5)司法鑒定掛靠擴展閱讀:
一、司法鑒定人執業登記
司法鑒定人的登記事項包括:姓名、性別、出生年月、學歷、專業技術職稱或者行業資格、執業類別、執業機構等。
個人申請從事司法鑒定業務,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遵守法律、法規和社會公德,品行良好的公民;
(二)具有相關的高級專業技術職稱;或者具有相關的行業執業資格或者高等院校相關專業本科以上學歷,從事相關工作5年以上;
(三)申請從事經驗鑒定型或者技能鑒定型司法鑒定業務的,應當具備相關專業工作10年以上經歷和較強的專業技能;
(四)所申請從事的司法鑒定業務,行業有特殊規定的,應當符合行業規定;
(五)擬執業機構已經取得或者正在申請《司法鑒定許可證》;
(六)身體健康,能夠適應司法鑒定工作需要。
二、司法鑒定人享有下列權利:
(一)了解、查閱與鑒定事項有關的情況和資料,詢問與鑒定事項有關的當事人、證人等;
(二)要求鑒定委託人無償提供鑒定所需要的鑒材、樣本;
(三)進行鑒定所必需的檢驗、檢查和模擬實驗;
(四)拒絕接受不合法、不具備鑒定條件或者超出登記的執業類別的鑒定委託;
(五)拒絕解決、回答與鑒定無關的問題;
(六)鑒定意見不一致時,保留不同意見;
(七)接受崗前培訓和繼續教育;
(八)獲得合法報酬;
(九)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
二、司法鑒定人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受所在司法鑒定機構指派按照規定時限獨立完成鑒定工作,並出具鑒定意見;
(二)對鑒定意見負責;
(三)依法迴避;
(四)妥善保管送鑒的鑒材、樣本和資料;
(五)保守在執業活動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
(六)依法出庭作證,回答與鑒定有關的詢問;
(七)自覺接受司法行政機關的管理和監督、檢查;
(八)參加司法鑒定崗前培訓和繼續教育;
(九)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義務。
Ⅵ 醫療過錯司法鑒定機構
民事訴訟中的司法鑒定是指在訴訟中人民法院依其職權或任何一方當事人的請求,委派具有專門知識、技能或特別經驗的人,對案件中涉及的某些專門性的問題進行檢驗、鑒別和判斷。醫療侵權損害賠償案件所涉及的是否構成醫療事故、醫療機構醫療行為是否有過錯,醫療行為與損害後果因果關系的鑒定屬司法鑒定范疇,應符合司法鑒定的特性,它的啟動、進行應堅持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鑒定依據的材料必須經過法庭雙方和認證程序;鑒定活動的取證是一個公開的過程,必要時舉行訴訟雙方參加的鑒定聽證制;鑒定結論的證據效力必須經過法庭質證程序,鑒定人應依法出庭回答訴訟雙方提出的相關問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參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審理醫療糾紛民事案件的通知》規定:人民法院在民事審判中,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或者依職權決定進行醫療事故司法鑒定的,交由條例所規定的醫學會組織鑒定。因醫療事故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其他醫療賠償糾紛需要進行司法鑒定的,按照《人民法院對外委託司法鑒定管理規定》組織鑒定。醫療事故的鑒定結論與其他司法鑒定一樣,均屬「鑒定結論」這種證據。這種證據經過庭審的質證、認證,才能作為定案的依據。是否構成醫療事故不是醫療侵權損害賠償的先決條件。即使不構成醫療事故,但因其行為確有過錯,且與損害後果存在因果關系,醫療機構仍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
Ⅶ 誰有司法鑒定(輕傷害)書的範文
民事起訴狀
原告:***,女,*歲,漢族,系**縣**鄉**村村民,身份證號碼****,聯系電話**來。
被告:***,男,*歲,漢族,系**縣**鄉**村村民,身份證號碼****,聯系電話**決來。
訴訟請求
1、依法判令被告賠償原告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住院伙食補助、營養費、交通費、通訊費、法醫鑒定費、精神損害撫慰金等,共計*****元;
2、本案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
www.docim.com事實與理由
原、被告系同村村民,*年 月 日,原告夫婦在自己院內出賣自己的一棵楊樹時,被告***以該樹是他的為由糾集其親戚數十人,私自闖入原告家中,進行無理阻撓,並欲強行搶取該樹當原告上前對其進行勸止時,被告等人遂對原告大打出手將原告打昏在地,在原告的家人報警時,被告等人因害怕慌忙丟棄了摩托車、油鋸等搶劫工具倉皇逃跑。
事發後,原告及時被120送入**縣人民醫院,經醫院確診,
Ⅷ 司法鑒定人可跨區域執業嗎
司法鑒定人只能在一個司法鑒定機構掛靠執業,只要不是同時在兩個機構,去哪執業隨便你
Ⅸ 求國家林業局森林公安局司法鑒定中心的詳細情況
我就在南京森林警察學院,有什麼可以幫到你的么
Ⅹ 醫療糾紛是做醫學會鑒定還是司法鑒定有利
醫療事故鑒定與醫療過錯司法鑒定的區別有如下幾點:
1、鑒定的機構不同專。事故鑒定是各地醫學會承屬擔,醫療過錯司法鑒定由有資格的司法鑒定機構承擔,上海就有一家比較權威的機構。
2、醫療事故鑒定有兩級,地級市醫學會鑒定後,如果當事人不服的,可以向省級醫學會申請第二次鑒定,但司法鑒定則無這樣的層級區別。如當事人不服,則可以另行委託其他有資質的機構重新鑒定。
3、公信力有差異:醫學會由於是在掛靠在當地衛生局的學術組織,可以說是衛生局的婢女,自然要偏向其屬下的醫院。公信力當然要差一些。司法鑒定的機構則和醫院沒有那麼的瓜葛,偏心的情況可能會少一些。
4、性質上不同。醫療事故鑒定基本上是技術鑒定。司法鑒定則是獨立的專業機構所做鑒定,如果其鑒定行為違法並造成當事人損失的,依法要承擔賠償責任。但醫學會基本上沒有能力承擔賠償責任。
至於其利弊,如果患者是死亡或傷殘的損害結果,醫療事故按照原《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來確定賠償標準的話,受害人所得的賠償大大少於醫療過錯損害賠償,差別太大了。至於上海市是否還有其他的規定,我不清楚。應該不會有很大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