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民法典
Ⅰ 關於改名的法律
1、「我想再改一次.還能行嗎」:從法律規定上說,公民享有姓名權,可以自由更改姓名,改幾次應當都可以。可現實中,多次更改姓名,不僅會給公安部門的戶籍管理帶來麻煩,也會對你個人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不便,比如:身份證、學籍和人事檔案、銀行卡、保險等等都要改;公安部門不會輕易答應給你改的。
2、「怎麼跟公安局說」:規定是要向公安提供「正當理由」,但什麼才算是正當理由沒有明確界定,你可以說這名字給你帶來的很多麻煩(比如,重名太多,你班裡或單位就有三個;或者容易讓其他人聽成諧音給你個人聲譽或心情帶來嚴重影響,等等),總之編吧,只要能讓警察叔叔相信、同情你就行。
3、「我爸幫我改名時,公安局把新改的名字弄成了曾用名,以前的名字還是現在用的名字.把這個說成公安局的錯,會幫我改嗎.也就是改的名字沒用過一次在正事」:
(1)這不是公安的什麼大錯誤,最好不提。
(2)不要想以「錯誤」威脅公安,一是這不是什麼真正的「錯誤」,二是公安是不會輕易被你威脅住的,弄不好威脅不成還會把事情弄僵。
4、建議:
(1)想好名字,爭取以後再不要去改。
(2)想好足夠多足夠充分的理由去公安申請改名。
(3)如果公安不給改,多去再次磨,再不給改,直接將公安局告上法庭,告他們行政不作為,請求法院判令公安依法履行更改公民姓名的職責。
Ⅱ 西方發達國家關於贍養老人的法律法規
古羅馬時,虐待尊親屬、遺棄患精神病的卑親屬,分別構成剝奪卑、尊親屬繼承權的法定理由。甚至還有一種懲罰「精神遺棄」之不作為的規定「直系尊親屬下獄時,卑親屬能保釋而不為保釋者,喪失繼承權;卑親屬為俘虜時尊親屬有資力救贖而不為者,喪失繼承權。」
瑞典、芬蘭等北歐福利國家的法律中,都有有關子女對父母精神贍養的具體要求,以保證老人們晚年的幸福。這些要求以量化的方式具體規定了子女與父母的居住距離,每年、每月、每周甚至每日應當與父母接觸的時間和次數;連子女與父母談話的忌語都受到限制,從而最大限度地從立法上保證贍養行為的質量。
有些國家雖未採用專門條文規定精神贍養的問題,但在法律條文中均體現有這一精神。
《俄羅斯聯邦家庭法典》規定「有勞動能力的成年子女,應贍養其無勞動能力需要幫助的父母,並關心他們。」《法國民法典》第206條規定「女婿與兒媳也應當並且在相當的情形下對公、婆或岳父、母負相同義務,但是,在產生姻親關系的夫妻一方及其與另一方配偶的婚姻所生子女均已死亡時,此種義務即告停止。」第210條規定「如應當給予贍養費的人證明其不能支付的(1993年1曰8日93-22號法律),家事法官得在查明情形後,命令該人將其應負擔撫養的人接至家中,給予衣食、心靈感應。」
有些法律條文還加重了親屬間遺棄的懲罰力度。1994年《法國刑法典》第223-3條、227-1條、227-15條規定「常人拋棄因年齡、健康狀況或精神狀態無自救力之人於任何場合者,分別處五年監禁和七年監禁。」1968年《義大利刑法》第591條亦規定「對未滿十四歲或因精神身體疾病無自救力之人負有保護教養義務而遺棄者處六月至五年徒刑;如父母、子女、監護人、配偶或養父母子女犯之者加重其刑。」
巴西也是人口老齡化國家。各級政府和社會一直重視保障老年人權益。巴西憲法明確規定「家庭、社會和國家有義務贍養老年人,保障他們參與社會,捍衛他們的尊嚴和福祉,保證他們的生活權利。」1994年和1996年,巴西先後以法律形式頒布了《國家老年人政策》,對政府和公共部門應為老年人提供的服務和老年人應享有的權利作出了規定。為了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法律規定政府應為老年人提供法律咨詢,各級法院優先審理65歲以上老人提出的訴訟。每個公民都有義務投訴任何忽視和損害老年人權益的現象。
Ⅲ 改名-----法律
成年人改名:改名的狀況與原則
--------------------------------------------------------------------------------
一、改名的法定性
改名是一件嚴肅的事情,必須慎重。一般改名,是指改常用名。改常用名之後,如只限於平常能夠使用,就無需履行法定程序,只要自己確認並且多用就行,不必要去公安局辦手續改戶口簿(如果願意辦手續當然可以)。
如果要改法定名,就要經過一定的審批手續,各國在這一點上具有共同性。如《瑞士民法典》第30條規定,如確實存在重要原因時,住所所在地的州政府允許其更改姓名。在芬蘭,根據1912年頒布的《姓名法》,公民若要改變姓名或增減自己的名字,必須向省政當局提出書面申請,經核准後並在地方報紙上聲明,然後才能向戶籍機關登記備案,方始生效。
在我國,受理公民改名的是各地公安局的戶籍部門。
在改名前,你一定要慎重考慮,一般改了名後不要輕變更。
一般來說,姓名在我國變更時,應按照《民法通則》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的有關規定,履行審批手續後再作變更。
《民法通則》第99條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
《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第18條規定:公民變更姓名,依照下列規定辦理:
(1)未滿18周歲的人需要變更姓名的時候,由本人或父母、收養人向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
(2)18周歲以上的人需要變更姓名的時候,由本人向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公民改名必須向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有的人往往忽視這一點。
曾有一位青年人,搞了一項發明,他用新的名字向專利局申請了專利,之後,卻遇到了麻煩,主要是新名字和工作證、戶口簿上的名字不符。他振振有詞地對戶口登記機關
Ⅳ 14歲以下可以在公安局改幾次名
公民有自己的姓名權,在任何時候都可以修改,不受次數限制。
Ⅳ 已滿18周歲,已領身份證,想更改性名的話需要哪些手續該怎麼辦
改名是一件嚴肅的事情,必須慎重。一般改名,是指改常用名。改常用名之後,如只限於平常能夠使用,就無需履行法定程序,只要自己確認並且多用就行,不必要去公安局辦手續改戶口簿(如果願意辦手續當然可以)。
如果要改法定名,就要經過一定的審批手續,各國在這一點上具有共同性。如《瑞士民法典》第30條規定,如確實存在重要原因時,住所所在地的州政府允許其更改姓名。在芬蘭,根據1912年頒布的《姓名法》,公民若要改變姓名或增減自己的名字,必須向省政當局提出書面申請,經核准後並在地方報紙上聲明,然後才能向戶籍機關登記備案,方始生效。
在我國,受理公民改名的是各地公安局的戶籍部門。
在改名前,你一定要慎重考慮,一般改了名後不要輕變更。
一般來說,姓名在我國變更時,應按照《民法通則》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的有關規定,履行審批手續後再作變更。
《民法通則》第99條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
《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第18條規定:公民變更姓名,依照下列規定辦理:
(1)未滿18周歲的人需要變更姓名的時候,由本人或父母、收養人向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
(2)18周歲以上的人需要變更姓名的時候,由本人向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公民改名必須向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有的人往往忽視這一點。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戶口登記管理工作內務細則》以及《公安部關於統一居民身份證申領登記手續及編號方法的通知》以及《公安部關於起用新的常住人口登記表和居民戶口薄有關事項的通知》有關精神,姓名變更應遵循以下規定:
(一)18周歲以上的公民一般不予變更姓名;18周歲以下的公民,由其監護人向戶口登記機關遞交申請辦理。
(二)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可以變更姓名:
1、收養、尋回或解除收養關系的;
2、出家或還俗的僧、道、尼者;
3、長期以筆名、藝名等與姓名事實通用的;
4、用字有悖於國家或有傷風化、有辱人格的;
5、使用了新華字典以外的異體字或自造字的。
(三)下列情況之一的,不得變更姓名:
1、正在受刑事處分的,以及正在勞動教養的人;
2、依法剝奪政治權利的人;
3、有重大犯罪嫌疑等被公安機關列為工作對象的人;
4、正在刑事、民事訴訟期間的當事人;
5、法定代表人。
(四)審批辦理手續:
1、所需材料:藍黑(黑)色鋼筆書寫的申請、戶口薄、身份證、相關證明材料。
2、辦事地點:所在地區的公安服務大廳。
3、辦事期限:材料齊全,5個工作日內辦結。
4、收費標准:免費辦理。
5、咨詢電話:你只能自己查查你當地的辦事處電話了。
程序就是這些,實際上可能更麻煩,你要有準備。
Ⅵ 各個國家的報警電話
中國(大陸) 報警110 火警119 交通事故112 醫療急救120
日本緊急報警電話或緊急求救電話 110
巴基斯坦報警電話或緊急求救電話 222222
中國香港報警電話或緊急求救電話 999
印尼報警電話或緊急求救電話 510110
印度報警電話或緊急求救電話 110
中國澳門報警電話或緊急求救電話 000
孟加拉報警電話或緊急求救電話 509922
馬來西亞報警電話或緊急求救電話 999
泰國報警電話或緊急求救電話 191
菲律賓報警電話或緊急求救電話 7575
斯里蘭卡報警電話或緊急求救電話 33333
新加坡報警電話或緊急求救電話 999
汶萊報警電話或緊急求救電話 22333
韓國報警電話或緊急求救電話 112
奧地利報警電話或緊急求救電話 133
比利時報警電話或緊急求救電話 101
保加利亞報警電話或緊急求救電話 166
捷克報警電話或緊急求救電話 333
丹麥報警電話或緊急求救電話 112
埃及報警電話或緊急求救電話 122
芬蘭報警電話或緊急求救電話 112
法國報警電話或緊急求救電話 17
德國報警電話或緊急求救電話 110
英國報警電話或緊急求救電話 999
希臘報警電話或緊急求救電話 171
匈牙利報警電話或緊急求救電話 078668
冰島報警電話或緊急求救電話 11166
愛爾蘭報警電話或緊急求救電話 999
以色利報警電話或緊急求救電話 100
義大利報警電話或緊急求救電話 113
盧森堡報警電話或緊急求救電話 5860
摩洛哥報警電話或緊急求救電話 19
荷蘭報警電話或緊急求救電話 222222
挪威報警電話或緊急求救電話 報警112 急救113
波蘭報警電話或緊急求救電話 997
葡萄牙報警電話或緊急求救電話 091
瑞典報警電話或緊急求救電話 112
瑞士報警電話或緊急求救電話 117
土耳其報警電話或緊急求救電話 5285369
俄羅斯報警電話或緊急求救電話 02
南斯拉夫報警電話或緊急求救電話 92
加拿大報警電話或緊急求救電話 911
美國報警電話或緊急求救電話 911
Ⅶ 同性戀合法的國家和不合法的國家分別是
截止2021年,2001年,荷蘭正式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官方承認同性婚姻合法的國家。2003年,比利時正式承認同性婚姻合法,成為全球第二個承認同性婚姻的國家。
此後,2005年有西班牙、加拿大;2006年有南非;2009年有挪威、瑞典;2010年有葡萄牙、冰島、阿根廷;2012年有丹麥;2013年有法國、烏拉圭、巴西、紐西蘭;2014年有英國;2015年有盧森堡、斯洛維尼亞、愛爾蘭。
也就是說,到目前為止,全世界一共有19個國家官方承認同性婚姻合法化,分布在歐洲、北美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
(7)芬蘭民法典擴展閱讀
2019年12月20日,在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第三次記者會上,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岳仲明表示,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草案三次審議稿徵求意見過程中,有意見認為,同性婚姻合法化應該寫入民法典婚姻家庭編。
2019年8月21日上午,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研究室主任臧鐵偉回應,我國現行婚姻法規定的一夫一妻制是建立在一男一女結為夫妻基礎上的婚姻制度,這個規定是符合我國的國情和歷史文化傳統的。
目前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不承認同性婚姻的合法性,因此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草案也維持現行婚姻法規定的一夫一妻制。
Ⅷ 立法的表達技術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1、規定性法律文件的內部結構、外部形式、概括的語言表達、文體的選擇技術等。
規范性法律文件的表達。規范性法律文件的要求,也就是規范性法律文件的規范化。首先,法的名稱的表達要規范和統一也就是說,不同的制定法律的機關所制定的法律文件,因為其法律效力層次不同必須有不同的名稱來表達。
2、法的內容要完整,法的要素應該齊全、完備。
法律規范的表達。法律規范的表達要做到完整、概括和明確。
3、法的體例安排要規范和統一。
法律規范的表達。法律規范的表達要做到完整、概括和明確。
4、法律規范的結構和分類技術;
5、規范性法律文件規范化和系統化技術。
6、立法語言的運用。立法語言的運用要做到准確、嚴謹和簡明。
①所謂准確,就是說要用明確肯定的語言表達明晰的概念。
②所謂嚴謹,是指用邏輯嚴密的語言表達法律規范的內容。
③所謂簡明,是指用盡可能簡練明白的語言表達法律的內容。
(8)芬蘭民法典擴展閱讀:
用立法表達中國人的精神:
這些年,熱點社會新聞中常常有好心人挺身而出、見義勇為,卻反而可能被要求賠償,讓「流血又流淚」。長此以往,誰還敢對陌生人出手相助?
民法總則為匡正社會風氣,鼓勵見義勇為的行為,不僅規定,因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而且還規定,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沒有侵權人、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請求補償的,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法不遠人,民法乃至法律中充滿著濃厚的人文關懷色彩。」中國民法學研究會秘書長助理王雷認為,民法總則第183條、第184條中關於對見義勇為行為的鼓勵和寬容,是團結互助、友善待人的社會美德在民法典具體規則中的體現,增強了民法典的道德底蘊。
以法安天下,才能以德潤人心。在一個利益日趨多元、結構深刻變動的社會中,道德價值的堅守更加離不開可靠制度的支撐。老百姓對於得到廣泛認同、較為成熟的道德要求及時上升為法律規范有迫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