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司法評估肯定緩刑
是否免於刑事處罰要綜合案件情況的,法院要求司法局評估是程序之一;
對於緩刑犯,社區矯正也是需要司法局進行評估的;是否能夠免於刑事處罰或者適用緩刑,是需要司法局出具材料的,然後由法院作出裁決;
《社區矯正實施辦法》 第三條 縣級司法行政機關社區矯正機構對社區矯正人員進行監督管理和教育幫助。司法所承擔社區矯正日常工作。 社會工作者和志願者在社區矯正機構的組織指導下參與社區矯正工作。有關部門、村(居)民委員會、社區矯正人員所在單位、就讀學校、家庭成員或者監護人、保證人等協助社區矯正機構進行社區矯正。
第七條 司法所接收社區矯正人員後,應當及時向社區矯正人員宣告判決書、裁定書、決定書、執行通知書等有關法律文書的主要內容;社區矯正期限;社區矯正人員應當遵守的規定、被禁止的事項以及違反規定的法律後果;社區矯正人員依法享有的權利和被限制行使的權利;矯正小組人員組成及職責等有關事項。 宣告由司法所工作人員主持,矯正小組成員及其他相關人員到場,按照規定程序進行。
② 司法局評估通過了,檢察院建議可適用緩刑,機會大嗎
機會比較大,一般情況下法院會接受檢察院的建議,司法所評估又通過了,法院判緩刑的概率很大。
③ 司法評估是不是就已經判刑了
是的。司法評估報告是確實是否適用緩刑的,是否緩刑要看司法評估的報告,看是否具備緩刑的條件,按照現在的規定,法院對擬宣告緩刑的被告人,需委託被告人所在地司法局進行審前社會調查,並將調查結果作為是否判處緩刑的參考依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七十二條 對於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一)犯罪情節較輕; (二)有悔罪表現; (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宣告緩刑,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處附加刑,附加刑仍須執行。
④ 司法評估也做了。檢察院量刑7個月。建議緩刑。還會判實刑嗎
這個基本上就是緩刑了,要有個好的認罪認罰的態度,法院是會按照檢察院的量刑建議判刑的。
⑤ 法院想判緩刑必須要有司法局的接受評估寒么
按照現在的規定,法院對擬宣告緩刑的被告人,需委託被告人所在地司法局進行審前社會調查,並將調查結果作為是否判處緩刑的參考依據。
⑥ 司法所申請社會調查評估報告同意緩刑,法院會判緩刑嗎
司法所申請社會調查評估報告同意緩刑,能不能判緩刑,還要由法官根據具體案情來看,這個只能作為一個法官宣判時的一個參考依據。
緩刑適用於3年以下有期徒刑(數罪並罰時決定執行的有期徒刑刑期到中期的情況下,若其中一罪有判處緩刑的量刑,應附加吸收原則,使緩刑不再執行),中期和長期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累犯、犯罪集團首要分子,不適用緩刑。另:死刑緩期兩年執行通常稱為「死緩」,是收監,注意區分。
根據刑法第76條,對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依法實行社區矯正,如果沒有本法第77條規定的情形,緩刑考驗期滿,原判的刑罰就不再執行,並公開予以宣告。
第77條規定,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犯新罪或者發現判決宣告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的,應當撤銷緩刑,對新犯的罪或者新發現的罪作出判決,把前罪和後罪所判處的刑罰,依照刑法第69條的規定,決定執行的刑罰。
第69條判決宣告以前一人犯數罪的,除判處死刑和無期徒刑的以外,應當在總和刑期以下、數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決定執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過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過一年,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過20年。如果數罪中有判處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須執行。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有關部門關於緩刑的監督管理規定,或者違反人民法院判決中的禁止令,情節嚴重的,應當撤銷緩刑,執行原判刑罰。
(6)有司法評估肯定緩刑擴展閱讀:
侵犯知識產權犯罪4種情形一般不適用緩刑
2007年4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出台的新的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司法解釋,對侵犯知識產權犯罪適用緩刑情形予以規范,以列舉的方式進一步明確:四種情形一般不適用緩刑。
根據這一司法解釋,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符合刑法規定的緩刑條件的,依法適用緩刑。但是,司法解釋同時明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不適用緩刑:因侵犯知識產權被刑事處罰或者行政處罰後,再次侵犯知識產權構成犯罪的;不具有悔罪表現的;拒不交出違法所得的;其他不宜適用緩刑的情形。
累犯和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不適用緩刑
刑法修正案八修修改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74條規定:「對於累犯和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不適用緩刑。
⑦ 司法局評估不同意緩刑怎麼辦
司法所不接受肯定判不了緩刑。
1、被判處緩刑的,應當到所在地的司法所接受社區矯正。
2、社區矯正是法定的緩刑考察程序,不能違反規定不報到。如違反報到規定,司法所會向縣級司法局匯報,並建議法院撤銷緩刑,收監執行。
法律依據:《社區矯正實施辦法》第二十五條 緩刑、假釋的社區矯正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居住地同級司法行政機關向原裁判人民法院提出撤銷緩刑、假釋建議書並附相關證明材料,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之日起一個月內依法作出裁定:
(一)違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節嚴重的;
(二)未按規定時間報到或者接受社區矯正期間脫離監管,超過一個月的;
(三)因違反監督管理規定受到治安管理處罰,仍不改正的;
(四)受到司法行政機關三次警告仍不改正的;
(五)其他違反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監督管理規定,情節嚴重的。
司法行政機關撤銷緩刑、假釋的建議書和人民法院的裁定書同時抄送社區矯正人員居住地同級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
⑧ 認罪認罰案件,司法局評估報告通過了,檢察院建議可適用緩刑,希望大嗎
適用緩刑的希望還是很大的。因為一般情況下法院對檢察院的建議還是很重視的,如果建議正確也是樂於採納的。
⑨ 司法已經同意我判緩刑了。法院判的時候能不是緩刑嗎
司法局只是出具緩刑意見,具體刑罰還要法院決定,一般都會宣告緩刑的。司法所(局)出具的《審前社會調查評估報告》,對法庭是否做出同意適用緩刑具有重要的參考作用,但是法庭並不一定完全給判緩刑。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司法檢察院對緩刑意見的規定:
第一百七十六條人民檢察院認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已經查清,證據確實、充分,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作出起訴決定,按照審判管轄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並將案卷材料、證據移送人民法院。
犯罪嫌疑人認罪認罰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就主刑、附加刑、是否適用緩刑等提出量刑建議,並隨案移送認罪認罰具結書等材料。
(9)有司法評估肯定緩刑擴展閱讀:
我國《刑法》關於緩刑條件的規定:
第七十二條【適用條件】對於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一)犯罪情節較輕;
(二)有悔罪表現;
(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宣告緩刑,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處附加刑,附加刑仍須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