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55條

民法55條

發布時間: 2022-01-19 07:09:33

① 對民事訴訟法第55條做一個闡述

《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訴訟標的是同一種類、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在起訴時人數尚未確定的,人民法院可以發出公告,說明案件情況和訴訟請求,通知權利人在一定期間向人民法院登記。
向人民法院登記的權利人可以推選代表人進行訴訟;推選不出代表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與參加登記的權利人商定代表人。
代表人的訴訟行為對其所代表的當事人發生效力,但代表人變更、放棄訴訟請求或者承認對方當事人的訴訟請求,進行和解,必須經被代表的當事人同意。
人民法院作出的判決、裁定,對參加登記的全體權利人發生效力。未參加登記的權利人在訴訟時效期間提起訴訟的,適用該判決、裁定。

本條是關於人數不確定的代表人訴訟的規定。該規定大體上與人數確定的代表人訴訟相同,需要注意的是其特殊性:在人數不確定情況下的,法院可以先公告,當事人看到公告後,可以向法院登記,法院據此確定當事人的范圍。本條對訴訟代表人的訴訟行為的效力作了規定。人民法院對人數不確定的代表人訴訟作出裁判後,裁判的效力僅及於參加登記的全體權利人,對未參加登記的權利人無直接拘束力,但有預決效力。未參加登記的權利人在訴訟時效期限內提起訴訟,法院認定其請求成立的,應裁定直接適用法院對代表人訴訟已作出的裁判,而並無需另行審判。

② 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第四項是什麼內容

新民事訴訟法解釋:第五十五條【人數不確定的涉及多數人權益的共同訴訟】
第五十五條訴訟標的是同一種類、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在起訴時人數尚未確定的,人民法院可以發出公告,說明案件情況和訴訟請求,通知權利人在一定期間向人民法院登記。
向人民法院登記的權利人可以推選代表人進行訴訟;推選不出代表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與參加登記的權利人商定代表人。
代表人的訴訟行為對其所代表的當事人發生效力,但代表人變更、放棄訴訟請求或者承認對方當事人的訴訟請求,進行和解,必須經被代表的當事人同意。
人民法院作出判決、裁定,對參加登記的全體權利人發生效力。未參加登記的權利人在訴訟時效期間提起訴訟的,適用該判決、裁定。
【解釋】本條是對人數不確定的涉及多數人權益的共同訴訟的規定。
人數不確定的涉及多數人權益的共同訴訟,是指訴訟標的是同一種類,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但起訴時人數尚未確定的共同訴訟。比如,某市體育場宣傳某些歌星將要到場演出,並銷售出幾萬張晚會票,然而演出時並沒有宣傳的歌星出現,使所有慕名而來的觀眾的權益受到了損害。為此,某些觀眾向人民法院提起了損害賠償訴訟。人數不確定的涉及多數人權益的共同訴訟具有以下幾個特點:(1)訴訟標的是同一種類。比如上述案件,都是因演出主辦方未能履行承諾而起訴。(2)提起訴訟時,受害人是不確定的。比如上述案件,究竟誰買了票,誰不滿意該場演出,有多少人想請求賠償損失,起訴時都不確定。(3)並非所有受害人都提起了訴訟,有些受害人甚至不知道訴訟的發生。
人數不確定的涉及多數人權益的共同訴訟,由於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的權益受到侵害,又有哪些人願意提起訴訟,而法律又要為那些權益受到了侵害但還沒有提起訴訟的人提供司法上的保護,因此,人民法院受理該訴訟後,可以發出公告,說明案件情況及訴訟請求,通知權利人在一定期限內向人民法院登記。期限的長短由人民法院酌情而定,但這並不意味著如果權利人在這個期限不登記就會喪失權利。比如上面所說晚會票一案,人民法院受理某些觀眾起訴後,可以利用報紙、廣播、布告等方式發布公告,說明因晚會演出一事,哪些人已經提起訴訟,要求晚會主辦單位賠償,凡購買該晚會票的人在多長時間可以持票向人民法院登記。
由於人數眾多,一般情況下不可能每個當事人都到庭訴訟,因此,向人民法院登記的權利人可以推選代表人參加訴訟,推選不出代表的,人民法院可以與參加登記的權利人商定代表人。代表人產生後,其訴訟行為對所代表的當事人發生效力,但代表人變更、放棄訴訟請求或者承認當事人的訴訟請求,進行和解,必須經被代表的當事人同意。該種訴訟審結後,人民法院作出的判決、裁定對參加登記的全體權利人發生效力。對於在公告期間沒有登記的權利人,只要其在訴訟時效期間提起訴訟,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對其也適用,而不必再經過訴訟程序進行審理了。所謂適用該判決、裁定,是指適用該判決、裁定中人民法院認定的事實和理由,以及判決中確定的確認、給付的原則,至於具體確認、給付多少,則視權利人的具體情況而定。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下列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1)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2)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3)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4)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毀損的。超過二年或者一年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

③ 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55條規定 怎麼翻譯

符合復《中華制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55條規定

It is can meet require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ivil law general rule 》the 55th policy.

④ 中國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十五是指什麼

第來五十五條 【實質要件】自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條文注釋本條是關於民事法律行為構成要件的規定。

民事法律行為因為是個十分抽象的概念,所以法律明確規定了其應當具備的條件,也就是構成要件。首先,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其實就是要求行為人有相當的認識、判斷能力,可以正常地進行意思的表達和行為的作出;其次,是要做到表達出來的意思和內心意思一致且表達自由,沒有受到外界因素的不利干擾;最後,必須要符合法律規定和社會公共利益,「法律規定」應該指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因為涉及重要的原則和利益而必須遵守的規定),「社會公共利益」泛指更寬,是一個概括性的定性的規定,具體內容要結合實際加以確定,總之是影響公共領域內利益而非個人私利。

⑤ 民事訴訟法第55條第四款

民事訴訟法第55條沒有第四款。具體規定如下 :
《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 對污染環境、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⑥ 民法通則55條

民法通則
第五十四條 民事法律行為是公民或者法人設立、變更、終止民事專權屬利和民事義務的合法行為。

第五十五條 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第五十六條 民事法律行為可以採取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規定是特定形式的,應當依照法律規定。

⑦ 誰知道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55條的主要內容

《民法通則》第五十五條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⑧ 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對污染環境、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人民檢察院在履行職責中發現破壞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葯品安全領域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在沒有前款規定的機關和組織或者前款規定的機關和組織不提起訴訟的情況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前款規定的機關或者組織提起訴訟的,人民檢察院可以支持起訴。

⑨ 民法通則二五五條內容是什麼

民法通則沒有255條。

熱點內容
勞動法一年工齡一個月工資 發布:2025-02-13 23:02:38 瀏覽:889
課余體育競賽的法規性文件 發布:2025-02-13 22:00:24 瀏覽:66
法官黃松 發布:2025-02-13 21:23:32 瀏覽:167
司法考試真題分科 發布:2025-02-13 21:17:32 瀏覽:288
正陽法院電話 發布:2025-02-13 20:35:55 瀏覽:228
大學期末經濟法總結2000 發布:2025-02-13 20:12:21 瀏覽:86
測試准則和條例 發布:2025-02-13 19:40:35 瀏覽:815
法院檢察院公安局 發布:2025-02-13 19:40:32 瀏覽:683
會計學習經濟法的好處 發布:2025-02-13 19:32:39 瀏覽:509
2020年中級經濟法晨陽筆記百度雲 發布:2025-02-13 19:13:06 瀏覽: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