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司法遷移性

司法遷移性

發布時間: 2022-01-19 12:28:17

⑴ 法律中的謙抑性是什麼意思...

一、法律中的謙抑性的含義:

1、謙抑性原則,又稱必要性原則。指立法機關只有在該規范確屬必不可少——沒有可以代替刑罰的其他適當方法存在的條件下,才能將某種違反法律秩序的行為設定成犯罪行為。

2、刑法的謙抑性主要發生當出現刑罰無效果、可以他法替代、無效益等情況時才會使用。

3、刑法的謙抑性主要發生在立法環節。

二、一般而言,下列情況沒有設置刑事立法的必要:

1、刑罰無效果:即假如某種行為設定為犯罪行為後,仍然不能達到預防與控制該項犯罪行為的效果,則該項立法無可行性。

2、可以他法替代:如果某項刑法規范的禁止性內容,可以用民事、商事、經濟或其他行政處分手段來有效控制和防範,則該項刑事立法可謂無必要性。將群眾的違法行為動輒規定為犯罪的立法法不可取。

3、無效益。指立法、司法與執法的耗出要大於其所得收益。

(1)司法遷移性擴展閱讀:

法律中的謙抑性的解讀:

1、謙抑性原則主要發生於刑事立法環節。

立法過程中,的確存在當其刑事立法與民商或經濟行政立法「等效」時,即不作刑法設置的「謙抑性」立法選擇。

2、但是在司法、執法環節,假若某行為因其危害程度嚴重,不僅觸犯了有關民商或經濟法規范,更觸犯了刑法規范之際,司法機關不能「謙抑」地不去適用刑法而僅適用民商法或經濟法。

可見,司法實踐中必須明確:當其某一行為同時觸犯兩種輕重不一的部門法時,司法適用上首當選擇的是「重法優於輕法」原則而非「謙抑性」原則;而當其同時觸犯的兩種部門法之中含有刑法規范時,刑法理所當然地優於其他部門法的適用。

3、需要指出的是,這樣說並非一般性地否認謙抑性原則也可適用於刑事司法過程。但是,在司法環節,這一過程僅僅體現在適用「刑法」這同一部門法過程之中。

司法機關宜在充分遵循罪刑法定原則、罪責刑相適應原則和人人平等原則的前提下,去適度克減不必要的犯罪認定或抑制不必要的重刑主義傾向。

顯然,這一處理方式與行為已經觸犯刑律、卻撇開刑法不去適用而去「謙抑性」地適用行政法的「克減」辦法,有著本質上的不同:前者是有法必依、違法必究、依罪刑法定原則行事的表現;而後者——對犯罪行為只作行政處理的司法、執法法,實屬有職不守的瀆職行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謙抑性原則

⑵ 司法考試 戶籍遷移 法律職業資格證

戶籍轉移不應影響身份證,身份證號碼不變。對領證不會有影響。
沒事的。

⑶ 刑事司法轉移條件指什麼

你說的「刑事司法轉移」沒有此類法律名詞。

只有刑事管轄權轉移
在刑事管轄權轉移中尊重國家主權,其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國家間是否簽定有關刑事管轄權轉移條約,由國家自主確定。任何國家和國際組織都不得強迫它國簽定或者不簽定刑事管轄權轉移條約。
第二,一個國家要不要把自己有管轄權的刑事案件轉移給其他國家,由它自己決定,它國不得干涉。
第三,一個國家要不要根據他國的要求,將自己沒有管轄權的刑事案件接受過來,也應當由自己決定。請求國不得強迫被請求國必須接受它提出的轉移管轄權的請求。
第四,刑事管轄權轉移後,被請求國對刑事案件的起訴、審判和處罰,純屬被請求國的內政,被請求國有權完全根據本國法律以及本國參加、締結的國際條約進行,請求國及其他任何國家都不得干涉。
第五,在刑事管轄權轉移過程中,請求國提出的要求,不得有損被請求國的主權、安全和公共秩序,也不得違反被請求國的法律。被請求國也不得把請求國的請求作為某種借口,實施一些為請求國主權所不允許的司法措施。
刑事管轄權轉移中的尊重國家主權原則,也應當包括尊重請求國、被請求國以外的國家的主權。如前章所述,在國際社會,刑事管轄權的沖突是常見的現象。在刑事管轄權沖突發生時,沖突的當事國應當本著「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等原則,首先解決刑事管轄權沖突。如果在發生刑事管轄權沖突的情況下,不首先解決沖突,而請求將有爭議的刑事案件轉移給沖突當事國以外的其他國家,是嫁禍於人的不道德行為。這不僅會侵犯沖突當事國的主權,也可能侵犯被請求國的主權。
(二)有助於開展有效的司法工作原則
刑事管轄權的轉移,是基於打擊某些國際犯罪和跨國犯罪的需要而出現的。因此,有助於開展有效的司法工作,應該成為刑事管轄權轉移的原則。
在刑事管轄權轉移這種國際刑事合作中,請求國本來對刑事案件享有管轄權。由於犯罪嫌疑人不在請求國內,使得對這個刑事案件的起訴、審判和執行,存在種種困難。對這些困難,請求國或者難以克服,或者需要付出相當大的代價及相當長的時間,這使得請求國的司法工作可能沒有效力與效率。被請求國本來對案件沒有刑事管轄權,但是,由於犯罪嫌疑人在被請求國領域內,由它行使刑事管轄權,有種種便利條件,再加上請求國的協助,刑事訴訟的效力與效率都會大大提高。
在刑事管轄權轉移中遵循「有助於開展有效的司法工作」原則,要求請求國在提出轉移管轄權的請求和被請求國在審查請求國的請求、並作出是否接受其請求時,除了遵循尊重國家主權原則時,還要充分考慮是否有利於開展刑事司法工作,是否有利於打擊犯罪。
如果由請求國管轄刑事案件,不能及時和有效開展刑事訴訟的,可以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向有關國家提出轉移刑事管轄權的請求。被請求國對請求國轉移刑事管轄權的請求審查以後,如果認為由請求國管轄案件,確有相當的困難,而由自己管轄確有相當的便利條件,只要不違反國際法和本國法的規定,應當接受請求,採取相應措施,對案件行使刑事管轄權。只有這樣做,犯罪就會得到有效的懲治,國際社會的秩序會得到切實的維護,刑事訴訟成本也會降低,社會財富也會被節約。這有利於人類社會的發展與繁榮。

⑷ 司法考試遷戶口的問題

不行的,需要報名的時候看你所在戶口是不是可以享受放寬地區政策~

⑸ 社區矯正人員搬遷應辦理那些手續

社區矯正人員搬遷應辦理手續如下

  1. 可由自己提出申請 申請的事項為:居住地搬遷手續

  2. 由向戶籍地司法所提出申請之後 提交相關的材料

  3. 司法所審批後 提交縣級司法機關審批

  4. 縣級司法機關審批之後發往目前居住地的縣級司法機關

  5. 再由居住地的縣級司法機關派員調查情況是否適合在居住地接受社區矯正


《社區矯正實施辦法》第十四條 社區矯正人員未經批准不得變更居住的縣(市、區、旗)。
社區矯正人員因居所變化確需變更居住地的,應當提前一個月提出書面申請,由司法所簽署意見後報經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審批。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在徵求社區矯正人員新居住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的意見後作出決定。
經批准變更居住地的,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應當自作出決定之日起三個工作日內,將有關法律文書和矯正檔案移交新居住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有關法律文書應當抄送現居住地及新居住地縣級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社區矯正人員應當自收到決定之日起七日內到新居住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報到。

⑹ 司法對去向不明和下落不明是怎麼解釋的

摘要 村委會、村委會、居委會的證明。

⑺ 緩刑後從當地司法局轉到異地司法局需要什麼手續

根據法律規定,緩刑人員要實行社區矯正 。社區矯正人員因居所變化確需變更居住地的,應提前一個月提出書面申請,由司法所簽署意見後報經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審批。具體手續請參考以下條例

《刑法》

第七十六條 對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依法實行社區矯正,如果沒有本法第七十七條規定的情形,緩刑考驗期滿,原判的刑法就不再執行,並公開予以宣告。

《社區矯正實施辦法》

第十四條社區矯正人員未經批准不得變更居住的縣(市、區、旗)。

社區矯正人員因居所變化確需變更居住地的,應當提前一個月提出書面申請,由司法所簽署意見後報經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審批。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在徵求社區矯正人員新居住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的意見後作出決定。

經批准變更居住地的,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應當自作出決定之日起三個工作日內,將有關法律文書和矯正檔案移交新居住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

有關法律文書應當抄送現居住地及新居住地縣級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社區矯正人員應當自收到決定之日起七日內到新居住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報到。

(7)司法遷移性擴展閱讀:

《社區矯正實施辦法》同時指出在緩刑期間的若干問題:

第十五條 社區矯正人員應當參加公共道德、法律常識、時事政策等教育學習活動,增強法制觀念、道德素質和悔罪自新意識。社區矯正人員每月參加教育學習時間不少於八小時。

第十六條 有勞動能力的社區矯正人員應當參加社區服務,修復社會關系,培養社會責任感、集體觀念和紀律意識。社區矯正人員每月參加社區服務時間不少於八小時。

第十七條 根據社區矯正人員的心理狀態、行為特點等具體情況,應當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進行個別教育和心理輔導,矯正其違法犯罪心理,提高其適應社會能力。

第十八條 司法行政機關應當根據社區矯正人員的需要,協調有關部門和單位開展職業培訓和就業指導,幫助落實社會保障措施。

第十九條 司法所應當根據社區矯正人員個人生活、工作及所處社區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採取實地檢查、通訊聯絡、信息化核查等措施及時掌握社區矯正人員的活動情況。

重點時段、重大活動期間或者遇有特殊情況,司法所應當及時了解掌握社區矯正人員的有關情況,可以根據需要要求社區矯正人員到辦公場所報告、說明情況。

社區矯正人員脫離監管的,司法所應當及時報告縣級司法行政機關組織追查。

⑻ 司法考試戶口遷移,要多少時間之前遷有效

復習司考的話,可以找些復習資料看撒,我當時考的時候就是在新華考資上找的真題做,復習一段時間,自己都有提升不少的感覺

⑼ 拆遷的司法程序如何走

拆遷有如下司法程序:

1、暫停公示

由建設主管部門頒發一個文件,要求在拆遷范圍內暫停戶口遷移、房屋改建、加建、擴建的工程,這就是暫停公示,需要在有關的場合進行公告,公示期不能超過一年。

2、入戶調查評估

在確定拆遷范圍之後,拆遷人要辦一些有關的手續、文件,一般來說需要取得《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或者《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這兩個規劃文件,那麼在法律上具備了拆遷的前提和依據。

3、內業計算

評估公司進行內業輸機和數據測算,根據外業調查的資料數據進行初步測算,算出一個大致的初步評估價格。

4、制定拆遷實施方案、申請拆遷許可證

拆遷人拿著拆遷實施方案、規劃文件等,去建委(房管局)申請《拆遷許可證》。

5、發布拆遷公告

聲明此次拆遷行為即將開始。一般發布拆遷公告的同時,要把《拆遷許可證》公開張貼出來,以說明拆遷行為的合法性和時間安排。

6、行政裁決

如果拆遷雙方達不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任何一方都可以向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申請行政裁決。

7、行政訴訟

當事人對裁決不服的,可以自裁決書送達之日起3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拆遷人依照本條例規定已對被拆遷人給予貨幣補償或者提供拆遷安置用房、周轉用房的,訴訟期間不停止拆遷的執行。

8、強制執行

對已生效的裁決或判決,當事人一方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申請人民法院依法強制執行。



(9)司法遷移性擴展閱讀:

拆遷補償方式:

1、貨幣補償

貨幣補償是通過不同的法定依據由專業的評估機構對被拆遷房屋進行專業的估價,生成有據可循的多元組成的補償金額。

2、產權置換

產權置換也被稱作產權調換,根據評估方法不同,有兩種置換方式。價值標准產權置換指的是依照法定程序,通過對被拆遷人房屋的產權價值進行評估,之後再以新建房屋的產權予以價值的等價置換。

面積標准產權置換指的是以房屋建築面積為基礎,在應安置面積內不結算差價的異地產權房屋調換。

3、結合型補償

這種補償方式就是指既給貨幣補償又給產權置換。由於我國城市化進程與其他諸多客觀因素,導致房價和地價的虛高。

因此造成了諸多不能夠單單用貨幣補償或者產權置換解決的問題,所以就出現了貨幣補償和產權置換相結合的補償方式。

⑽ 司法管制可以遷嗎

你說的司法管制是刑罰的管制,還是現在司法局的社區矯正?
刑罰的管制是需要進行社區矯正的情形之一,社區矯正人員,在矯正期間,如果戶口遷移或者其他正當原因,可以轉到其他社區(鄉、鎮或街道辦)進行的,具體事項可以到當地司法所咨詢。

熱點內容
測試准則和條例 發布:2025-02-13 19:40:35 瀏覽:815
法院檢察院公安局 發布:2025-02-13 19:40:32 瀏覽:683
會計學習經濟法的好處 發布:2025-02-13 19:32:39 瀏覽:509
2020年中級經濟法晨陽筆記百度雲 發布:2025-02-13 19:13:06 瀏覽:600
條例將15 發布:2025-02-13 19:01:08 瀏覽:209
高淳縣司法局 發布:2025-02-13 18:57:20 瀏覽:813
勞動法懷孕生產可以休多久 發布:2025-02-13 18:55:48 瀏覽:910
肖建雄律師 發布:2025-02-13 18:39:02 瀏覽:72
法治宣講主持詞 發布:2025-02-13 18:20:04 瀏覽:340
安陽燃煤條例 發布:2025-02-13 18:16:39 瀏覽: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