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具有的特點
㈠ 刑法規定的犯罪具有哪些特徵
犯罪,是刑法規定應當受到刑罰懲罰的嚴重的危害社會的行為。犯罪的基本特徵有三方面,即嚴重的社會危害性、刑事違法性和應受刑法懲罰性。
首先,犯罪是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在我國,犯罪的社會危害性,是指犯罪行為危害我國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系以及體現這些社會關系的國家和人民利益的特徵。具有一定嚴重程度的社會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質特徵,它揭示了國家將某種行為規定為犯罪的原因,闡明了犯罪與社會的關系,揭示了犯罪的社會政治本質。犯罪的社會危害性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
其次,犯罪是觸犯刑律的行為,即具有刑事違法性。具有社會危害性的行為不一定都是犯罪行為,只有觸犯刑律的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才是現代意義上的犯罪。我國刑法中,刑事違法性包括違反《刑法》的規定、單行刑事法規的規定和行政、經濟法律中規定的刑事責任條款,以及違反刑法分則性規范的規定和總則性規范的規定。
再次,犯罪是應受刑罰懲罰的行為,即具有應受刑罰懲罰性。犯罪是刑罰的前提,刑罰是犯罪的法律後果。犯罪的概念包括刑罰的要求。我國《刑法》13條將「應當受刑罰懲罰」這一特徵明確寫進了犯罪的定義。
㈡ 刑法中的因果關系具有哪些基本特徵
刑法中的因果關系的特點:客觀性、相對性、必然性、復雜性
1.客觀性。危害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也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承認刑法因果關系的客觀性具有兩個實際意義:
(1)認定因果關系,不受行為人主觀認識的影響。行為人是否料想到自己的行為可能導致該種危害結果,對因果關系的有無不發生任何影響。如甲用力將乙推倒,乙頭部正好撞在桌角上,當即死亡。甲推乙的行為和乙的死亡之間具有因果關系,這一因果關系是客觀存在的,不受人們包括行為人本人主觀意志的影響。
(2)有因果關系只能說明行為人具備對該結果承擔 刑事責任的客觀性條件,不是充分條件。即使在認定因果關系有所擴大,也不會導致刑事責任擴大化。
2.相對性。在社會生活中各種現象普遍聯系,這種現象相對於被它引起的結果而言是原因,而它本身又是被某種現象引起的結果,形成了無數的因果環節。其中原因與結果是相對的,某一現象既是前一現象的結果又是後一現象的原因。因此,需從整個因果鏈條中抽出一對現象來研究。刑法中研究因果關系的目的,是解決行為人對危害結果是否應當承擔刑事責任,所以,在認定因果關系時應當抽取危害行為與危害結果這對現象研究其因果關系。
3.必然性。因果關系一般表現為兩種現象之間有著內在的、必然的、合乎規律的引起與被引起的關系。這是因果關系基本的和主要的表現形式。
4.復雜性。在有些場合,因果關系會呈現出復雜的形態。主要表現為:
(1)一果多因,即某個危害結果是由多個原因造成的,如甲辱罵受害人張某,不料張某患有心臟病,張某因受辱罵引發心臟病死亡。
(2)一因多果,如甲尋釁滋事將他人打死,受害人的母親因為痛失親子而自殺。
㈢ 與其他部門法相比,刑法具有兩個顯著的特點是
1、是規定犯罪和刑罰的法律。
2、是掌握政權的統治階級為了內維護本階級的利益,以國家的名義根容據自己的意志,規定哪些行為是犯罪並給予何種刑事處罰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刑法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刑法是一切刑事法律規范的總稱,狹義刑法僅指刑法典,在我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與廣義刑法、狹義刑法相聯系的。
(3)刑法具有的特點擴展閱讀
普通刑法與特別刑法:
是以刑法適用的情況為標準的劃分。
普通刑法是指具有普遍適用性的刑法,原則上無論對何人、何事(犯罪)、在何時、何地均可適用,如刑法典。
特別刑法是指僅適用於特別人、特別事(犯罪)或在特定時間、特定地點適用的刑法。如單行刑法和附屬刑法。
普通刑法與特別刑法的兩層含義:
(1)指稱兩個獨立的法律文件的關系,如刑法典和《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懲治騙購外匯、逃匯和非法買賣外匯犯罪的決定》。
(2)指稱同一法律文件內兩個規范之間的關系,如刑法264條規定的普通盜竊罪和第127條規定的盜竊槍支、彈葯、爆炸物罪、第280條規定的盜竊公文、證件、印章罪的關系。在這個意義上確切說他們應當是刑法的普通條款和特別條款關系。
㈣ 刑法的兩個顯著特點是
刑法與其他法相比,具有兩個顯著特點是:調整和維護社會關系的范圍不同,且具有鮮明的階級性。
1、調整和維護社會關系的范圍不同,廣義刑法是指一切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法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刑法的法律屬性,即刑法區別於其他部門法所特有的屬性。
2、刑法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刑法的階級屬性是指刑法具有強烈的階級性,即刑法是掌握國家權利的統治階級意志的反映,是維護統治階級利益的工具。
㈤ 簡述刑法的特徵
一)刑法的概念
刑法是國家的基本法律之一,是規定犯罪、刑事責任與刑罰的法律。具體而言,刑法是以國家名義規定什麼行為是犯罪和應負刑事責任,並給犯罪人以何種刑罰處罰的法律。
刑法具有區別於其他法律的特有屬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特定性。刑法是規定犯罪及其刑事責任的法律規范,換言之,刑法禁止的是犯罪行為;其他法律規定的都是一般違法行為及其法律後果。
第二,廣泛性。一般部門法都只是調整和保護某一方面的社會關系。刑法所調整的社會關系相當廣泛,如政治的、經濟的、財產的、婚姻家庭的、人身、社會秩序的等多方面的社會關系。
第三,嚴厲性。一般部門法對一般違法行為也適用強制方法,如賠償損失、警告、行政拘留等。刑法規定的法律後果主要是刑法,刑罰是國家最嚴厲的強制方法。
第四,補充性。刑法補充性的基本含義是,只有當一般部門法不能充分保護某種合法權益時,才由刑法保護;只有當一般部門法還不足以抑止某種危害行為時,才能適用刑法。國家有許多部門法,需要保護的合法權益都首先由部門法來保護;如果所有的部門法都能充分有效地保護各種合法權益,刑法就沒有存在的餘地;反之,只有當一般部門法不能充分保護合法權益時,才需要刑法保護。
第五,保障性。由於其他部門法在不能充分保護合法權益時需要刑法保護,刑法的制裁方法最嚴厲,這就使得刑法實際上成為其他法律的保障。刑法是其他部門法的保護法,沒有刑法作後盾、作保證,其他部門法往往難以得到徹底貫徹實施。
㈥ 刑法的特徵有哪些求答案
刑法是規定犯罪和刑罰及其罪刑關系的法律,刑法作為一個獨立的部門版法,具有以下特徵權:
1、公法的特徵。公法是與私法相對應的概念,公法是指涉及公共利益,尤其是國家利益的法律。而私法是指涉及私人利益的法律,公法調整的是縱向的法律關系,在公法關系中,國家與個人處於法律上的從屬地位。而私法調整的是橫向的法律關系,在私法關系中,公民之間處於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2、刑事法的特徵。刑事法是與民事法,行政法相對應的概念,指以犯罪為規制對象,圍繞犯罪的偵查、認定與刑罰的裁量、執行及其程序的法律規范總和。凡與刑事(犯罪)有關的一切法律,均可稱之為刑事法。這個意義上的刑事法,包括刑法、刑事訴訟法、監獄法等,被稱為全體刑法。刑事法的特點是與犯罪相關,在這個意義上,刑事法可以說是犯罪規製法,從而區別於民事法和行政法
3、強行法的特徵。強行法是與任意法相對應的概念,任意法又稱任意性法律規范,指在法定范圍內允許法律關系參加者自己確定相互權利義務的具體內容的法律規范.而強行法,又稱為強行性法律規范,指必須絕對執行的法律規范。
㈦ 刑法與其他法律相比具有的顯著地特點是()
第一,刑法所調整來和維自護的社會關系最廣泛。
刑法通過與犯罪作斗爭,保衛著多方面的社會關系,是維護整個社會和國家安全的重要法律武器。
第二,刑法具有最嚴厲的制裁手段。
違反刑法的,要受刑事制裁,這種制裁不僅可以剝奪犯罪人的財產權利,政治權利,人身自由,甚至可以剝奪他的生命,即判處死刑。這種處罰的嚴厲性,是其他任何法律處分所無法比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