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典填平

民法典填平

發布時間: 2022-01-20 01:26:39

A. 違約金能否與賠償金協商

補償性違約金和違約損害賠償不能同時主張。賠償金其本質就是因違約所需要承擔的違約賠償,二者在功能和性質上重合,如果當事人既主張違約金又主張賠償金的,就會成立重復救濟,這與民法的填平原則理論相悖。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六條
因當事人一方的違約行為,損害對方人身權益、財產權益的,受損害方有權選擇請求其承擔違約責任或者侵權責任。
第五百八十五條
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予以適當減少。
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後,還應當履行債務。
第五百八十八條
當事人既約定違約金,又約定定金的,一方違約時,對方可以選擇適用違約金或者定金條款。

B. 民事損害賠償基本原則是什麼 損失填平原則是什麼

民事損害賠償基本原則是
一、全部賠償原則

二回、財產賠償原則答
三、損益相抵原則
四、過失相抵原則
我國民事侵權理論往往將損害分為財產損害(分積極損害和消極損害)和非財產損害或精神損害。依據我國的民事侵權賠償理論,權利人損失多少,侵權人就賠償多少。這種賠償是以彌補權利人的損失為目的,故這種賠償也稱為補償性賠償,其適用的賠償原則是全部賠償原則即填平原則,全部賠償之後果即為填平。填平就是將受害的損失全面填補,權利人損失多少,侵權人賠償多少,使權利人在經濟上不受損失。

C. 把別人家車燈撞壞了大約需要賠償多少

10月12日上午9點22分,義烏廿三里街道開元北街與誠信大道的交叉路口,一輛電動車與賓士車迎面相撞,事故造成兩車不同程度受損,所幸沒有人員受傷。

事故發生後,交警調取了路口監控,當場認定電動車負全部責任。

監控視頻顯示,事故發生前,義烏籍電動車駕駛員駱某駕駛電動車沿誠信大道行駛,經過誠信大道與開元北街路口後,左轉駛入開元北街。「本來打算駛入輔道的,結果輔道上剛好有一輛車,隨即我就打了方向避讓。」駱某表示,這一避讓,使得他稀里糊塗地駛入了逆向的機動車道,撞上迎面駛來的賓士車。

「因為主幹道和輔道間有綠化帶,等我看到開來的賓士,已經剎不住車了。」駱某說。

據賓士車駕駛員方某介紹,因為臨近十字路口,他已經提前減速,但駱某還是硬生生地撞了上來,導致他的右前側大燈損壞。經初步認定,車損在3萬元以上。

辦案民警黃春魁告訴記者,駱某逆向行駛引發交通事故,負事故的全部責任。同時,駱某駕駛電動車未戴安全頭盔,交警也對其進行了嚴厲的警示教育。

D. 什麼是民事賠償「填平原則」

什麼是「填平原則」?
我國民事侵權理論往往將損害分為財產損害(分積極損害和消極損害)和非財產損害或精神損害。依據我國的民事侵權賠償理論,權利人損失多少,侵權人就賠償多少。這種賠償是以彌補權利人的損失為目的,故這種賠償也稱為補償性賠償,其適用的賠償原則是全部賠償原則即填平原則,全部賠償之後果即為填平。填平就是將受害的損失全面填補,權利人損失多少,侵權人賠償多少,使權利人在經濟上不受損失。
填平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一是損失的數額在填補之前是確定的;二是通過填補至填平,使權利人在經濟上的損失消失。填平原則所依據的是利益說,即差額論,即「被害人之總財產狀況於有損害事故之發生與無損害事故下所之差額。損害=利益,衡量損害即利益時,以被害人之二財產狀況為准而求其差額」
醫療事故侵權糾紛中的填平原則
受案人民法院在對構成醫療事故的醫療侵權案件作出判決時,對於已經規定的賠償項目,依照或參照相關法規確定的賠償項目、范圍進行賠償額的確定,而對於未作規定,但實際必須發生的今後或終身護理費用,同時依據《民法通則》和《司法解釋》的規定作出了相應的判決。這些判決結果及其依據完全符合我國民事侵權理論中有關損害賠償的「填平」原則,或稱為全部賠償的原則。
依據可預見性理論,過失侵權人要對全部可預見的損害承擔責任。日本有學者認為,過失行為人可以預見到的全部損害可分為第一次侵害損害和後續損害。第一次侵害損害是指和「權利」侵害不可分地結合在一起的損害,如必須支出的醫療費;後續損害是指第一次侵害成為原因,對同一受害者或第三者所產生的權利侵害(如誤工費、陪護費和扶養費等)。對於第一次侵害損害的判斷,是根據第一次侵害是否在行為者違反的義務規范的保護目的的范圍內。對於後續侵害損害的判斷,是根據其是否屬於第一次侵害所設定的危險或其結果所創造出的危險的實現,以及其確定性和必要性。
填平原則在具體案件中的實施具有相對性
當然,由於「填平原則」是實體法原則,在訴訟法中,平與不平是與證據密切相關的,當事人自己對於是否損失已填平也有一個認識的過程,從而具有時間性和有限性。因此個案中,原告權利人的訴訟請求是否全部得到保護,僅僅意味著就個案本身的證據及事實,是否已經個案填平,並不意識著永久的、徹底的填平。

E. 因過失導致的人身傷害能要求賠償嗎

因過失導致的人身傷害,也應當承擔侵權賠償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二條 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

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第三條 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第六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根據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行為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七條 行為人損害他人民事權益,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第十五條 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賠償損失;

(七)賠禮道歉;

(八)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以上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第十六條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F. 買方違約為什麼賠不了20%

違約損害賠償的標準是填平原則,而損失並不一定是20%。在民事法律中,合同一方當事人因違約行為而導致合同不能履行或者合同的目的無法實現,合同相對人可以請求對方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違約賠償責任的數額為填平原則,即賠償數額能夠填補對方因違約行為而遭受的損失即可。違約金的數額可以在簽訂合同時由當事人約定違約金的方式,若沒有預先約定違約金,也可以在發生違約行為後來計算違約損害。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二條履行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按照當事人的約定承擔違約責任。對違約責任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據本法第五百一十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受損害方根據標的的性質以及損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選擇請求對方承擔修理、重作、更換、退貨、減少價款或者報酬等違約責任。第五百八十五條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予以增加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予以適當減少。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後,還應當履行債務。

G. 追一個流浪漢,沒有追上,腿還拉傷了。怎麼辦呀,誰的責任,是不是只能自認倒霉咯

生命本就是一場漂泊的漫旅,遇見了誰都是一場美麗的意外。從你的情況當中,我們可以看得出來,你是一個很有正義感的人。這種見義勇為的行為,在我們的社會生活當中值得提倡。你因為追一個流浪漢,沒有追上,腿還拉傷了。這是一個民事的侵權行為。你不能自認倒霉,這是需要侵權人來承擔責任的。

以上只是我的個人觀點,幫你分析了你的情況,或許你也可以去詢問學習法律專業的人。他們會幫你解答你的問題的。遇到這種情況,不要著急,要冷靜。生活總是充滿瑕疵,帶給你無數次的意外和驚喜。也許在社會生活當中,我們會看到像你這樣正義勇敢的人很多,但是我們也需要有相關的法律來保護他們的合法權益。

H. 我在村組規劃的村道中投資投勞了,出行交通要經過鄰居家的院壩過(院壩屬於規劃的村道),而人家不讓通行

摘要 您好,我正在幫您查詢相關的信息,馬上回復您。

I. 車被撞後,對方全責,能否要求對方賠償誤工費和新車折舊費

您好,根據您的問題,您的車輛被撞,對方全責,對方會承擔您車輛的維修費用,也可以讓保險公司進行理賠,您還可以主張對方賠償您的合理誤工費,若造成人員傷亡的,你還可以要求對方賠償住院費、護理費、伙食補助費等等。根據您提到的新車折舊費,我將做一下解答,您的新車被撞後,再出售時就屬於事故車了,本來可以出售10萬元的,可能會是5-6萬元左右,您當然可以主張對方賠償新車折舊費,但是依據我國法律,並沒有規定有關新車折舊費的相關事宜,法院在判決時,對於新車折舊費的賠償持謹慎態度,原則上不予支持。其次,保險公司也對新車折舊規定做了免責事由,換言之,新車折舊不屬於保險公司的理賠范圍。因為在發生事故後,車輛的貶值是很難界定的,您出售車輛的差價,是無法舉證的。再者,我國民法典主張的是填平原則,即就是您可以主張對方將您的車輛恢復原狀。總而言之,新車折舊費用的訴求是很難實現的。
【法律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規定承擔賠償責任:(一)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碰撞機動車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賠償責任。

J. 民事補償和賠償的區別

法律分析:補償一般沒有過錯,而是法律基於公平原則而做的填補性規定,目的是填補受害人的損失,填平原則,對承擔補償責任的個體並不進行否定性評價;賠償一般存在過錯或過失,則是法律為了懲罰責任人而進行的懲罰性規定,目的不僅是填補受害人損失,更側重懲罰責任人,對承擔賠償責任的個體進行否定性評價。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條,行為人造成他人民事權益損害,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熱點內容
法考過了cpa免考經濟法嗎 發布:2025-02-13 14:19:22 瀏覽:662
臨海法律服務所 發布:2025-02-13 13:42:37 瀏覽:211
合同法江平 發布:2025-02-13 13:31:01 瀏覽:241
電信服務不適用合同法 發布:2025-02-13 13:23:11 瀏覽:336
法律顧問讓調解更高效 發布:2025-02-13 13:12:53 瀏覽:651
人民法院最高審 發布:2025-02-13 12:58:04 瀏覽:491
沈陽市供暖條例 發布:2025-02-13 12:55:11 瀏覽:816
民法典河邊 發布:2025-02-13 12:26:49 瀏覽:46
公司不發底薪符合勞動法嗎 發布:2025-02-13 12:22:41 瀏覽:594
濟南市鐵路法院 發布:2025-02-13 11:17:20 瀏覽: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