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2016年經典刑法案例

2016年經典刑法案例

發布時間: 2022-01-21 14:48:15

⑴ 今年關於刑法的最新典型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第十三批指導案例(2016年6月30日)
指導案例61號:馬樂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案;
指導案例62號:王新明合同詐騙案;
指導案例63號:徐加富強制醫療案。

⑵ 刑法的案例:

這個人的主觀是以非法佔有為目的,所以他肯定是構成犯罪。第一種是盜竊罪,構成盜竊罪必須具備行為人具有非法佔有公私財物的目的,並且行為人實施了秘密竊取的行為。第二種是侵佔罪。侵佔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將他人的交給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還的行為。遺忘物,是指出於自己的本意,本應帶走卻因遺忘沒有帶走的財物,如買東西將物品忘在櫃台上,到他人家裡玩將東西遺忘在人家家裡,乘坐計程車把財物遺忘在車里等。應當提出,遺忘物不等於遺失物。
盜竊罪有4個種處罰
1.犯本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所謂「數額較大」,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是指個人盜竊公私財物價值人民幣5百元至2千元以上。 2、犯本罪,情節嚴重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判處罰金所謂情節嚴重,是指數額巨大或者其他嚴重情節。所謂數額巨大,根據《解釋》,是指個人盜竊公私財物價值人民幣5千元至2萬元以上。 3、犯本罪,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情節特別嚴重,是指數額特別巨大或者其他特別嚴重情節。所謂「數額特別巨大」,根據《解釋》是指個人盜竊公私財物價值人民幣3萬元至10萬元以上。4、犯本罪,具有盜竊金融機構,數額特別巨大或者盜竊珍貴文物,情節嚴重的情形之一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沒收財產。
侵佔罪與盜竊罪同屬侵犯財產罪,其主體都是一般主體。其區別主要表現在:盜竊罪是秘密竊取公私財物的行為,在盜竊時,財物並不在行為人控制之下:而侵佔罪則是行為人侵佔物主委託管理的財物,其實施侵佔行為時,被侵佔之物當時已在他的實際控制之下。
侵佔罪是典型的「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本條是刑法分則中規定的五種「告訴才處理」 的犯罪中惟一沒有例外,只能由受害人或依刑法第98條的規定由其近親屬告訴的犯罪。犯本罪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⑶ 刑法經典案例分析

1。已經構成了犯罪了!罪名是「投毒罪」,因為她已經不是針對一個專人了,而是對不確定的宮屬
2。這不構成犯罪中止,只要投毒行為已經威脅到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財產安全,就可以構成本罪。雖然她最後撥了110,使得實際情況沒有發生,但這也只是一個量刑情節,不是中止原因!

⑷ 刑法案例

1、簡述:被告人李某先有搶劫的故意在先,繼而有強奸的故意,但是由於李某嫌財物數額太少而自動放棄犯罪並返還了所得的財物,接著產生了強奸董某的想法,但是由於董某的反抗及機智周旋而使李某中止了強奸的行為,並且在事後李某又拿出500元錢給董某,讓其看傷,從始至終董某沒有受到實質性的傷害。
2、爭議焦點及法律適用:是未遂還是中止?針對李某實行的兩個階段的行為,判斷是既遂、未遂還是中止?
《刑法》第二十四條規定,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是犯罪中止。對於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刑法》第二十三條規定,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於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對於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條規定,以暴力、脅迫或者其它方法搶劫公司財產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10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入戶搶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搶劫的;
(三)搶劫銀行或者其它金融機構的;
(四)多次搶劫或者搶劫數額巨大的;
(五)搶劫致人重傷、死亡的;
(六)冒充軍警人員搶劫的;
(七)持槍搶劫的;
(八)搶劫軍用物資或者搶險、救災、救濟物資的。
《刑法》二百三十六條規定,以暴力、脅迫或者其它手段強奸婦女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第六十九條規定,判決宣告以前一人犯數罪的,除判處死刑和無期徒刑的以外,應當在總和刑期以下、數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決定執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得超過3年,拘役最高不得超過1年,有期徒刑最高不得超過20年。如果數罪中有判處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須執行。
3、具體分析:講李某的行為分為兩個部分,前部分為搶劫部分,後部分為強奸部分。
搶劫:李某的行為有搶劫的故意,又根據二百六十三條之規定,李某的行為明顯是入室搶劫,既遂的處罰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但是李某因嫌數額太少而返還財物並自動放棄了繼續犯罪,所以應判定為李某中止犯罪,根據二十四條第二款之規定,應當免除處罰。
強奸:繼入室搶劫中止後李某對董某產生了強奸的想法,根據二百三十六條之規定,既遂的處罰為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是由於董某的反抗及機智周旋,有效的阻止了李某的行為,而董某也未造成損害,可以判定為是以李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又根據二十三條第二款之規定,可以比照既遂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據以上分析,李某犯搶劫罪和強奸罪,又根據數罪並罰原則及李某具體的行為,最終處罰應為3年以上10年以下(從輕或減輕後應為3年,這是我個人的想法,具體判決視法院具體判決為定)。

⑸ 求助刑法經典真實案例

去找法官或是自己去走訪,這樣你的見解會更加獨到

⑹ 近幾年刑法中的熱點案例

企業改制侵吞財物構成貪污的數額應全額認定
在企業改制過程中,國家工作人員利用受委派從事公務的職務便利,非法將企業的公共財物永久控制在個人手中,使財產所有權事實上發生了轉移的,無論是據為己有還是轉送他人,均對公共財產所有權造成了實質性侵害,構成犯罪的,依法應以貪污罪定罪處罰。

一、基本案情

被告人王一兵,男,1947年5月29日出生於山東省榮城縣,漢族,大專文化程度,上海寶耀建材工業工程公司法定代表人、總經理,上海寶耀建材工業設計研究試驗所法定代表人、董事長,住上海市月浦七村21號503室。因涉嫌犯貪污罪於2001年8月22日被逮捕。

1992年7月,上海十三冶金建設有限公司(全民所有制企業,以下簡稱「十三冶」)與上海耀華水泥廠(集體企業,以下簡稱「耀華廠」)共同投資成立國家、集體聯營企業上海寶耀建材工業工程公司(以下簡稱寶耀公司),其中十三冶投資人民幣375萬元(佔75%),耀華廠投資125萬元(佔25%)。十三冶根據聯營合同,委派王一兵任寶耀公司法定代表人、總經理。同年11月9日,寶耀公司董事會根據章程規定,頒發了聘用王一兵為總經理的聘任書。

1993年6月,王一兵以寶耀公司生產商品砼需進行試驗為名,經董事會同意,由寶耀公司出資30萬元成立下屬集體所有制企業上海寶耀建材工業設計研究試驗所(以下簡稱「寶耀試驗所」)。1994年7月25日,上海浦東新區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寶耀試驗所正式成立並核發企業法人營業執照,試驗所由王一兵負責經營。寶耀試驗所取得營業執照前後,在王一兵的授意下,寶耀公司開出支票共計780萬元,用於為寶耀試驗所購買攪拌車12輛及支付其他費用。

1994年底,王一兵得知寶耀公司1994年度利潤總額達1800萬余元,遂指使兼任寶耀試驗所會計職務的寶耀公司會計主管宋某,篡改寶耀公司原先賬目,抽出部分單位支付給寶耀公司的貨款則原始憑證,作入寶耀試驗所賬冊,從而在賬冊中結平寶耀公司為寶耀試驗所支付的購買攪拌車等款項,並將用寶耀公司資金780萬元購買的12輛攪拌車計作寶耀試驗所的固定資產。

1995年1月3日,寶耀試驗所吸收職工個人股金120萬元(其中王及其親屬集資計69萬元),將寶耀公司原投入折算為30萬元,經浦東新區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變更為集體與自然人投資的股份合作制企業,王一兵為該試驗所法定代表人、董事長。

1997年10月,寶耀公司轉讓原在寶耀試驗所的30萬元股權,由寶耀試驗所職工個人集資充抵,經浦東新區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變更為自然人投資的股份合作制企業,其中王一兵個人及其妻、母、女、弟、妹等親屬共計投資104萬元,占總投資的69%,王一兵擔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長。至此,王一兵利用擔任寶耀公司總經理的職務之便,將用寶耀公司資金780萬元為寶耀試驗所購買並計入寶耀試驗所固定資產的12輛攪拌車隱匿並不予收回,非法轉歸王及其親屬絕對控股的寶耀試驗所佔有。

二、控辯意見

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以被告人王一兵犯貪污罪向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被告人王一兵及其辯護人認為,王一兵不具有貪污罪的主體身份,又無非法佔有公款的故意和行為,不構成貪污罪。

三、裁判

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王一兵受國有企業十三冶委派到非國有企業寶耀公司擔任法定代表人兼總經理,具體負責寶耀公司的生產經營,代表國有投資主體行使管理權,屬於受國有企業委派至非國有企業從事公務的人員,應以國家工作人員論。王一兵利用兼任寶耀公司與寶耀試驗所法人代表並負責兩單位經營的職務便利,唆使會計人員虛假作賬,將寶耀公司的公款轉移至寶耀試驗所,致使寶耀公司對上述公款完全喪失所有權。雖然寶耀試驗所並非王一兵一人出資,也沒有證據證明王一兵個人直接非法佔有上述公款,但上述公款已歸全部由個人出資的寶耀試驗所所有,並由王一兵實際控制和支配,王一兵個人是否直接佔有公款,並不影響其非法佔有行為的性質。被告人王一兵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通過唆使他人作假賬的方法侵吞公款,數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已構成貪污罪。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王一兵犯貪污罪罪名成立。被告人王一兵及其辯護人的辯解、辯護意見均不能成立。鑒於其將侵吞的公款主要用於其個人及其親屬為主投資的寶耀試驗所的生產經營活動,並未大肆揮霍贓款,且用贓款購置的車輛已被追繳,對王一兵可酌情從輕處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二條、第三百八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第六十四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人王一兵犯貪污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五年,並處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二十萬元。

(二)非法所得應予追繳,發還被害單位,不足部分繼續追繳。

一審宣判後,被告人王一兵以其行為不構成貪污罪為由提出上訴。

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寶耀公司系國有企業十三冶和集體企業耀華廠共同投資組成的國家、集體聯營性質企業,王一兵作為國有企業十三冶的國家工作人員被委派至非國有企業寶耀公司從事公務,無論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懲治貪污罪、賄賂罪的補充規定》、《關於懲治違反公司法的犯罪的決定》,還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的規定,王一兵都具備貪污犯罪的主體身份。1994年間,寶耀試驗所尚屬寶耀公司全資下屬單位,上訴人王一兵將寶耀公司財產轉到寶耀試驗所不如實記賬,尚不能以貪污罪論處。1997年寶耀試驗所轉制為自然人股份合作制企業,王一兵利用擔任寶耀公司總經理的職務便利,放棄公司對寶耀試驗所12輛攪拌車資產的所有權,使該部分本屬寶耀公司所有的公共財物被王及其親屬絕對控股的寶耀試驗所非法佔有,其行為應以貪污罪論處。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九條第一項的規定,裁定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四、裁判要旨

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非法佔有公共財物,是貪污罪的本質特徵。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非法佔有的表現形式復雜多樣,既可以由本人佔有,也可以處分給他人;既可以先佔有後處分,也可以佔有一部分的同時處分另一部分。只要未經所有權人同意而非法對財物進行具有所有權性質的處置,從而永久排除所有權人對財物行使所有權的,即構成非法佔有。司法實踐中,對於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便利,採取各種非法手段將公共財物永久控制在個人手中,使財產所有權事實上發生轉移的,無論是據為己有還是轉送他人,均對公共財產所有權造成了實質性侵犯,構成犯罪的,依法應以貪污罪定罪處罰。

本案中,寶耀公司系國有企業十三冶和集體企業耀華廠共同投資組成的國家、集體聯營性質企業,根據聯營合同,十三冶委派王一兵為寶耀公司法定代表人兼總經理,具體負責寶耀公司的生產經營。因此,王一兵是受國有企業被委派在非國有企業從事公務的人員,依法應以國家工作人員論,具備貪污犯罪的主體身份要件。1994年間,王一兵利用擔任寶耀公司總經理的職務便利�通過指使財務人員作假賬的方法�將寶耀公司12輛價值780萬元的攪拌車轉移到寶耀試驗所名下之後,在寶耀公司的賬面上已經無法反映出其對寶耀試驗所享有的780萬元債權。但因當時寶耀試驗所尚為寶耀公司的全資下屬單位,雖有獨立的法人人格,但寶耀公司作為寶耀試驗所惟一的股東,對寶耀試驗所全部財產當然地享有出資人的所有權利。因此,王一兵利用職務便利將寶耀公司財產轉到寶耀試驗所不如實記賬的行為,尚不能認定其具有非法佔有目的。但在寶耀試驗所轉制為自然人股份合作制企業的過程中,王一兵明知寶耀公司價值780萬元的攪拌車已被其利用職務便利以寶耀試驗所固定資產的形式予以隱匿,不但不予收回,反而利用擔任寶耀公司總經理的職務便利非法將該部分財物轉歸其本人及親屬絕對控股的寶耀試驗所佔有。對此,王一兵既未向寶耀公司董事會匯報,又未向改制後的寶耀試驗所的股東講明。因此,這些公共財物名義上雖歸寶耀試驗所所有,但其使用、分配等權利均由作為改制後的寶耀試驗所最大股東的法定代表人兼董事長王一兵行使,處在王一兵的絕對控制之下,應認定為被王一兵非法佔有。

盡管王一兵非法佔有的寶耀公司的公共財物在形式上仍然屬於寶耀試驗所的固定資產,但由於財產所有權事實上已經發生了轉移,財產的公共性質已經受到實質性侵犯,且處於王一兵的永久控制之下,因此,王一兵將部分公共財物處置給寶耀試驗所其他股東的行為應當視為其非法佔有公共財物後的一種處置方式,不影響對其行為性質的認定。一、二審法院對被告人王一兵以貪污罪定罪處罰是適當的。

⑺ 一道刑法真實案例

其實法院對盜竊車牌後又敲詐車主的行為在很多地方的法院都有判例,但是判處的罪名不盡相同,有的是判處敲詐勒索罪,有的是盜竊國家機關證件罪,兩種說法均有道理。
我國《刑法》第二百八十條規定,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盜竊國家機關證件罪所侵害的客體是國家機關的正常活動。客觀方面表現為盜竊國家機關證件或印章的行為,所謂盜竊,即秘密竊取,是指行為人採取自認為不被證件保管者、使用人、所有人發覺的方法,暗中將證件取走的行為。本罪的犯罪對象是國家機關證件,所謂「國家機關證件」意為國家機關或有關部門製作並頒發的用以證明身份、經歷或其他有關事項的證明文件,如結婚證、工作證、學生證、駕駛證等,汽車牌照是由公交機關和交管局共同頒發的,屬於國家機關證件范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曾經出台《關於依法查處盜竊、搶劫機動車案件的規定》,其中第七條規定,偽造、變造、買賣機動車牌證及機動車入戶、過戶、驗證的有關證明文件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條第一款的規定處罰。從中可以看出國家機關證件的外延涵蓋了機動車牌照,故汽車牌照應屬於國家機關證件,其可以作為本罪的犯罪對象。
至於主觀方面,必須出於故意,即明知是國家機關的證件而仍決意盜竊,過失不構成本罪。至於其動機可多種多樣,或為了出賣謀利,或為了自用等等。不論動機如何,均不影響本罪成立。
至於你所說的數罪並罰是不成立的,因為是一個行為,不能判處兩個罪名,屬於想像競合,擇一重罪處罰即可,因此,判處盜竊國家機關證件罪或敲詐勒索罪都是可以的。

⑻ 刑法案例,急!

1、是既遂。因為所有權人已經失去對物的控制。通說,就是實際控制說。
2、甲不構成搶劫共犯,因為甲與乙沒有搶劫的共同故意。
3、c不承擔刑事責任,因為其行為符合正當防衛的條件。
4、是。因為其傷害的故意明顯,且實施了行為又造成了重傷的結果。
5、是。因為是共同犯罪。

⑼ 經典刑法案例分析

1、構成犯罪,故意殺人罪。
2、罪過形式是間接故意。因王明知有專人偷瓜,卻仍在瓜中注射農葯屬,是明顯的放任結果的發生,屬間接故意。王雖然明確告知瓜內有毒,但這不足以為其開脫,因為如題所述「王某便在全村喊話:「西瓜打了農葯,偷吃西瓜出了人命我不負責」,但此後西瓜仍然被盜。」,所以有足夠證據證明王既不是不知亦不是過於自信,而是放任。
3、bc
4、無罪
5、acd

⑽ 刑法典型案例分析-緊急避險

我覺得女幹部的行為不屬於緊急避險,因為緊急避險要求行為人保護的合法權專益必須要大於已屬經損害的法益,否則就是避險無效。但是人的生命的法益是無法衡量的,不能說女幹部的命比女孩的命值錢,所以我覺得該女幹部的行為屬於避險過當,但是按照期待可能性原理,應該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熱點內容
員工加班勞動法怎麼規定的 發布:2025-02-13 06:10:03 瀏覽:272
2016年中級會計師經濟法大綱 發布:2025-02-13 05:58:26 瀏覽:886
公司規章制度太嚴 發布:2025-02-13 04:59:32 瀏覽:823
海淀區法院微博 發布:2025-02-13 04:13:04 瀏覽:495
檢擦院和法院 發布:2025-02-13 04:08:07 瀏覽:576
合同法的發展 發布:2025-02-13 02:27:32 瀏覽:367
鄭幸福律師 發布:2025-02-13 01:59:09 瀏覽:844
哈市鄉村台法律援助熱線 發布:2025-02-13 01:30:42 瀏覽:409
新勞動法試用期工資 發布:2025-02-13 00:53:20 瀏覽:703
寧波新勞動法實務培訓 發布:2025-02-13 00:48:24 瀏覽: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