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有關法

刑法有關法

發布時間: 2022-01-21 15:17:10

刑法中有哪些法律擬制

法律擬制,又稱法定擬制,是將原本不符合某種規定的行為也按該規定處理。

法律擬制的目標通常在於:將針對一構成要件所作的規定,適用於另一構成要件。

我國刑法規定了許多法律擬制條款。比如,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條規定:犯盜竊、詐騙、搶奪罪,為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罪證而當場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條的規定(搶劫罪)定罪處罰。

該條規定的行為原本不符合搶劫罪的構成要件,但立法機關通過法律擬制,賦予其與搶劫罪相同的法律效果。如果沒有這一法律擬制,對上述行為顯然不能以搶劫罪論處。與此類似,我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條第二款、第二百四十一條第五款、第二百四十七條、第二百四十八條、第二百五十三條第二款、第二百九十二條第二款、第三百三十三條第二款等條款,都是關於法律擬制的規定。

(1)刑法有關法擴展閱讀:

法律擬制意義

1、區分注意規定與法律擬制的基本意義,在於明確該規定是否修正或補充了相關規定或基本規定,是否導致將不同的行為等同視之。換言之,將某種規定視為法律擬制還是注意規定,會導致適用條件的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認定結論。例如,刑法第247條前段規定了刑訊逼供罪與暴力取證罪;後段規定:「致人傷殘、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定罪從重處罰。」

2、如果認為本規定屬於注意規定,那麼,對刑訊逼供或暴力取證行為,以故意殺人罪定罪處罰的條件是,除了要求該行為致人死亡外,還要求行為入主觀上具有殺人的故意(本書不贊成此觀點)。

3、如果認為本規定屬於法律擬制,那麼,只要是刑訊逼供或者暴力取證致人死亡的,不管行為人主觀上有無殺人故意,都必須認定為故意殺人罪;換言之,盡管該行為原本不符合故意殺人罪的成立條件,但法律仍然賦予其故意殺人罪的法律效果。

4、再如,刑法第382條第3款規定,與國家工作人員、受委託管理、經營國有資產的人員「勾結,夥同貪污的,以共犯論處」。倘若認為該款屬於法律擬制,則意味著一般主體參與以特殊身份為要件的犯罪時,原本並不成立共同犯罪;

Ⅱ 刑法種類有哪些

刑事處罰是指違反刑法,應當受到的刑法制裁,簡稱刑罰。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回定,刑事處罰包答括主刑和附加刑兩部分。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有:罰金、剝奪政治權利和沒收財產;此外還有適用於犯罪的外國人的驅逐出境。

Ⅲ 有關刑法

算盜竊罪,拒不歸還就占為己有,別人的東西佔為己有就是盜竊罪,公安機關抓獲以後還錢那隻是量刑情節,跟它犯的罪沒有關系,還是盜竊罪

Ⅳ 刑法有哪幾個主要法條

第二百七十七條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處三年以下有 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
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依法執行代表職務的 ,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在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中,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依法履行職責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故意阻礙國家安全機關、公安機關依法執行國家安全工作任務,未使用暴力、威脅方法,造 成嚴重後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相關法條」《刑法》第157條第2款、第242條第1款;最高人民檢察院2000年3月21日《關於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事業編制人員依法執行行政執法職務是否可對侵害人以妨害公務罪論處的批復》。
「意思分解」
1本條規定是妨害公務罪。典型的妨害公務罪即第1款規定的以暴力、威脅的方法阻礙國家 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行為。本條第2款、第3款、第4款規定的是特殊情形的妨害公務行為。本罪的犯罪對象是正在依法執行職務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包括人大代表、紅十字會工作人員)。
2如果是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人大代表執行公務的,要求必須是依法執行代表職務;如 果是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依法履行職責的,還要求必須是發生在自然災害或突發事件中,這是特定時間要件;對於故意阻礙國家安全機關或者公安機關依法執行國家安全工作任務,則不需要必須以暴力、威脅方法作為特定的手段要件,但此種情形構成本罪的要滿足二個條件:一是依法執行的是國家安全工作任務;二是要求必須造成嚴重後果。而本條前三款所規定的情形並沒要求必須有嚴重的後果發生。當然,如果採用了暴力威脅的手段,阻礙國家安全機關、公安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安全任務,即使沒有造成嚴重後果,也可以構成妨害公務罪,因為這完全符合本條第1款的規定。
3根據《關於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事業編制人員依法執行行政執法職務是否可對侵害人 以妨害公務罪論處的批復》,對於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國有事業單位人員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行政執法職務的,或者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國家機關中受委託從事行政執法活動的事業編制人員執行行政執法職務的,對侵害人也應以妨害公務罪追究刑事責任。
「重點法條」
第二百七十九條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招搖撞騙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 、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冒充人民警察招搖撞騙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相關法條」《刑法》263、266、372條。
「意思分解」
1本條規定的是招搖撞騙罪。本罪行為的實質是利用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謀取非法利益,這種「非法利益」既包括物質性,也可能是非物質性的。行為人必須同時具備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和招搖撞騙的行為才能構成本罪。
2注意冒充軍警人員進行犯罪活動的處理方法,在刑法分則中,有三個地方分別對此作了 相應的規定:一是如果冒充軍警進行搶劫的,應作為搶劫罪的(情節)加重犯,在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的范圍處罰(第263條);二是如果冒充人民警察招搖撞騙的,應定招搖撞騙罪,並從重處罰(本條第2款);三是如果冒充軍人招搖撞騙的,應定冒充軍人招搖撞騙罪(第372條)。可見,同樣是冒充軍警,如果是進行搶劫的,則定性一樣,如果是招搖撞騙的,則定性不同。那麼如果冒充武警進行招搖撞騙的,應如何定性?根據《刑法》第450條的規定,在我國,軍人的范圍包括人民武裝警察,所以,冒充武警與冒充民警進行招搖撞騙行為的定性有所不同,前者構成372條的冒充軍人招搖撞騙罪,而後者則構成本條的招搖撞騙罪。因為武警屬於軍人的范疇,而民警則屬於國家機關(公安機關)工作人員的范疇。
3注意區分招搖撞騙罪與詐騙罪的界限。招搖撞騙必須以冒充國有機關工作人員的方式進行行騙。再者,招搖撞騙不僅謀取物質性的利益,也可以是非物質性的利益。如果二者構成要件發生重合的情況,應當考慮優先適用重法的原則,如果具體犯罪行為對應的法定刑幅度一致,應適用特殊法條的原則,即二者競合時不能一律定招搖撞騙罪或一律定詐騙罪,而應具體分析,區別不同情況。
「重點法條」
第二百八十條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的, 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 奪政治權利。
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相關法條」全國人大常委會1998年12月29日《關於懲治騙購外匯、逃匯 和非法買賣外匯犯罪的決定》第2條;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2001年7月2日《關於辦理偽造、販賣偽造的高等院校學歷、學位證明刑事案件如何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
「意思分解」
1本條第1款規定是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和盜竊、搶奪、毀滅國 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罪。第2款規定的是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印章罪,注意該犯罪對象僅限於印章而不包括公文、證件,這里的公司、企業也不僅限於國有性質的單位。第3款規定的是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罪。
2注意偽造、變造、買賣公文、證件、印章的犯罪與其他犯罪行為的關系。行為人利用這
些公文、證件、印章,一般都是為了進一步實施其他犯罪活動,因此常與這些罪行發生牽連 關系,對此,應當按照處理牽連犯的原則處理,即以其中最重的罪名定罪量刑。
3《關於懲治騙購外匯、逃匯和非法買賣外匯犯罪的決定》第2條規定,買賣偽造、變造的 海關簽發的報關單、進口證明、外匯管理部門核准件等憑證和單據或者國家機關的其他公文、證件、印章,依本條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定罪處罰。
4對於偽造、或者販賣偽造的高等院校學歷、學位證明的行為定性問題。上述兩高聯合作 出的司法解釋規定應當以本條第2款即偽造事業單位印章罪論處(高等院校的學歷證明不屬於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故不能定第1款之罪,但偽造高等院校學歷證明必然同時有偽造該高校印章的行為,而高等院校又屬於事業單位,故可構成第2款的偽造事業單位印章罪)。
5本條所規定的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不包括武裝部隊的公文、證件、印章,對這些公文、證件、印章的偽造、變造、買賣、盜竊、搶奪的,應以《刑法》375條定罪處罰。
「重點法條」
第二百八十二條以竊取、刺探、收買方法,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非法持有屬於國家絕密、機密的文件、資料或其他物品,拒不說明來源與用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相關法條」《刑法》第111條。
「意思分解」
1本條第1款規定的是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罪,第2款規定的是非法持有國家絕密、機密文件 資料、物品罪。二者的犯罪對象有所不同,前者包括絕密、機密、秘密這三個密級的國家秘密,後者僅限於屬於國家絕密、機密二個密級的文件、資料、物品。
2如果行為人採取竊取、刺探、收買方法獲取國家秘密後向境外機構、組織、人員提供的 ,應當以《刑法》111條的為境外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國家秘密罪定罪處罰。
3行為人非法持有屬於國家絕密、機密文件、物品、資料的必須是具有拒不說明來源和用 途的情形,才可構成本罪,即僅僅有非法持有尚不能定本罪,如果能夠查明其來源或者用途,則應以其他相關犯罪論處如間諜罪、為境外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國家秘密罪、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罪等,而不再定本罪。
「重點法條」
第二百八十六條違反國家規定,對計算機信息系統功能進行刪除、修改、增加、干擾,造成計算機信息系統不能正常運行,後果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違反國家規定,對計算機信息系統中存儲、處理或者傳輸的數據和應用程序進行刪除、修改、增加的操作,後果嚴重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故意製作、傳播計算機病毒等破壞性程序,影響計算機系統正常運行,後果嚴重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Ⅳ 關於刑法的有關知識

1.司法解釋是法律解釋中的正式解釋,也叫法定解釋,是指由特定的國家機關、官員或其他有解釋權的人對法律作出的具有法律上約束力的解釋。

法律解釋是指一定的人或組織對法律規定含義的說明。法律解釋體制是國家法律解釋許可權劃分的制度。市關於國家法律解釋權的分配、運用和效力的限度,包括那些主體享有法律解釋權、享有多大范圍的法律解釋權,以及解釋的法律效力問題。

因此法律解釋並不包括在某一單獨的具體的法律體系之中,是對所有法律規定的解釋。司法解釋則是指司法機關對法律規范含義進行闡明,並不單指對刑法的解釋。

2.罪責刑相適應原則,亦稱罪刑相適應原則、罪刑相但原則。其基本含義是:罪刑大小與刑事責任的大小、刑法輕重應但相稱,重罪重判,輕罪輕判。

行為人的人身危險性,即是指行為人的社會危害性,是指行為人犯罪行為危害某一社會形態中某種社會關系及其表現出來的利益形式的屬性。在我國,犯罪的社會危害性,是指犯罪行為危害我國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系以及體現這些社會關系的國家和人民利益的特徵。

犯罪的社會危害性不只是指行為對社會造成的客觀危害,而且也包括行為人的主觀惡性,是行為的客觀危害和行為人的主觀惡性的統一。正當防衛、緊急避險、意外事件雖然可能會給他人造成客觀損害,但由於行為人主觀上沒有犯罪的主觀惡性,所以其行為就不存在社會危害性。

3.《刑法》第11條規定:「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的外國人的刑事責任,通過外交途徑解決。」根據國際條約和國際慣例,有外交關系的各國之間互相賦予有關外交人員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這些外交人員中如果有人犯罪,其刑事責任通過外交途徑解決,不適用所在國的刑法。

所以該給於犯殺人罪的享有豁免權的外交代表什麼懲罰,也需要通過外交途徑解決。不適用所在國的刑法,不代表對於這樣的外國人犯罪,我國一概不享有刑事管轄權,只是出於國際公約、國際慣例的考慮而已。

外交途徑主要是指要求派遣國召回、宣布其為不受歡迎的人、限期離境等。

4.同上。與所犯罪行輕重無關。

5.我國的刑法關於空間效力的規定,就是採用以屬地原則為主,以屬人原則、保護原則、普遍管轄原則為補充的一種原則。

若A是中國,B是外國,即我國公民在我國領域外殺人,無論被殺對象是誰。根據我國刑法的屬人管轄權的內容中,對我國公民在我國領域外犯罪的適用規定,根據《刑法》第7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本法規定之罪的,適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規定的最高刑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作人員和軍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本法規定之罪的,適用本法。」

若A是外國,B是中國,即外國人在我國領域內殺人,無論殺的是誰。我國刑法的屬人管轄權的內容中,對外國人在我國領域內犯罪的適用規定,除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的外國人外,其他外國人犯罪的一律適用我國刑法。

其他國家的刑法也許有不同的規定,但在我國,是根據以上原則進行解決。

Ⅵ 關於刑法的

Ⅶ 求與刑法相關的法律法規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聯合國打擊跨版國有組織犯權罪公約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瀆職侵權犯罪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文物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破壞林地資源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搶劫、搶奪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
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賭博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問題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具體問題的解釋

Ⅷ 刑法屬人原則相關法條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刑法規定之罪的,適用刑法,但是按刑法規定的最高刑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作人員和軍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刑法規定之罪的,適用刑法。
【法律依據】
《刑法》第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本法規定之罪的,適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規定的最高刑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作人員和軍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本法規定之罪的,適用本法。

Ⅸ 關於刑法

請問你當時被打倒時候你怎麼會隨身帶刀呢?
如果是你事先給人家挑釁,或是你動手打人家的話,你就有責任了,如果說你跟他們是無緣無故的,他們過來打你,而且他們也有拿刀會把你往死里打的話,你就不用承擔什麼多大的責任了,因為這是自衛。在這種自衛的情況下你就不用擔心了!
那如果你事先向人家挑釁的或無緣無故打人的話,你就有要負刑事責任了,公安機關會以故意傷害罪逮捕你的!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就是了!

熱點內容
合同法的解除 發布:2025-02-13 06:21:39 瀏覽:45
員工加班勞動法怎麼規定的 發布:2025-02-13 06:10:03 瀏覽:272
2016年中級會計師經濟法大綱 發布:2025-02-13 05:58:26 瀏覽:886
公司規章制度太嚴 發布:2025-02-13 04:59:32 瀏覽:823
海淀區法院微博 發布:2025-02-13 04:13:04 瀏覽:495
檢擦院和法院 發布:2025-02-13 04:08:07 瀏覽:576
合同法的發展 發布:2025-02-13 02:27:32 瀏覽:367
鄭幸福律師 發布:2025-02-13 01:59:09 瀏覽:844
哈市鄉村台法律援助熱線 發布:2025-02-13 01:30:42 瀏覽:409
新勞動法試用期工資 發布:2025-02-13 00:53:20 瀏覽: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