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說情干預司法

說情干預司法

發布時間: 2022-01-22 03:52:37

㈠ 領導幹部違法干預司法活動的行為有哪些

法律分析:(一)在線索核查、立案、偵查、審查起訴、審判、執行等環節為案件當事人請托說情的;(二)要求辦案人員或辦案單位負責人私下會見案件當事人或其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以及其他與案件有利害關系的人的;(三)授意、縱容身邊工作人員或者親屬為案件當事人請托說情的;(四)為了地方利益或者部門利益,以聽取匯報、開協調會、發文件等形式,超越職權對案件處理提出傾向性意見或者具體要求的;(五)其他違法干預司法活動、妨礙司法公正的行為。

法律依據:根據《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第八條規定:領導幹部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屬於違法干預司法活動,黨委政法委按程序報經批准後予以通報,必要時可以向社會公開:(一)在線索核查、立案、偵查、審查起訴、審判、執行等環節為案件當事人請托說情的;(二)要求辦案人員或辦案單位負責人私下會見案件當事人或其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以及其他與案件有利害關系的人的;(三)授意、縱容身邊工作人員或者親屬為案件當事人請托說情的;(四)為了地方利益或者部門利益,以聽取匯報、開協調會、發文件等形式,超越職權對案件處理提出傾向性意見或者具體要求的;(五)其他違法干預司法活動、妨礙司法公正的行為。

㈡ 違規干預司法三個規定內容是什麼

法律分析:包括在線索核查、立案、偵查、審查起訴、審判、執行等環節為案件當事人請托說情的;要求辦案人員或辦案單位負責人私下會見案件當事人或其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以及其他與案件有利害關系的人的;授意、縱容身邊工作人員或者親屬為案件當事人請托說情的;為了地方利益或者部門利益,以聽取匯報、開協調會、發文件等形式,超越職權對案件處理提出傾向性意見或者具體要求的;其他違法干預司法活動、妨礙司法公正的行為。

法律依據:《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第八條 領導幹部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屬於違法干預司法活動,黨委政法委按程序報經批准後予以通報,必要時可以向社會公開:

(一)在線索核查、立案、偵查、審查起訴、審判、執行等環節為案件當事人請托說情的;

(二)要求辦案人員或辦案單位負責人私下會見案件當事人或其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以及其他與案件有利害關系的人的;

(三)授意、縱容身邊工作人員或者親屬為案件當事人請托說情的;

(四)為了地方利益或者部門利益,以聽取匯報、開協調會、發文件等形式,超越職權對案件處理提出傾向性意見或者具體要求的;

(五)其他違法干預司法活動、妨礙司法公正的行為。

㈢ 干預司法三個規定是什麼

干預司法三個規定如下:
1、《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
2、《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記錄和責任追究規定》;
3、《關於進一步規范司法人員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接觸交往行為的若干規定》。
上述三個規定先後發布實施,從司法機關外部、司法機關內部和辦案人員自身三個層面阻斷影響獨立公正司法的因素,形成全方位立體式保障司法機關獨立公正司法的制度體系,對於防止司法案件受到違規干預,保障獨立、公正、廉潔司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第一條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有關要求,防止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確保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職權,根據憲法法律規定,結合司法工作實際,制定本規定。

《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記錄和責任追究規定》第九條 司法機關內部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屬於違反規定干預辦案,負有幹部管理許可權的司法機關按程序報經批准後予以通報,必要時可以向社會公開:
(一)在線索核查、立案、偵查、審查起訴、審判、執行等環節為案件當事人請托說情的;
(二)邀請辦案人員私下會見案件當事人或其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以及其他與案件有利害關系的人的;
(三)違反規定為案件當事人或其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親屬轉遞涉案材料的;
(四)違反規定為案件當事人或其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親屬打探案情、通風報信的;
(五)其他影響司法人員依法公正處理案件的行為。

《關於進一步規范司法人員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接觸交往行為的若干規定》第一條 為規范司法人員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的接觸、交往行為,保證公正司法,根據有關法律和紀律規定,結合司法工作實際,制定本規定。

㈣ 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是指什麼

法律分析:是指防止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確保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職權。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的意見》37. 完善公正司法的保障機制。推動建立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幹部支持檢察院依法獨立公正行使職權的制度機制。認真落實《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加強執法辦案活動內部監督防止說情等干擾的若干規定》,完善檢察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記錄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堅決防止違反規定干預辦案。建立健全檢察人員履行法定職責保護機制,建立檢察官懲戒委員會制度,完善檢察人員申訴控告制度,建立和完善檢察人員合法權益因履行職務受到侵害的保障救濟機制和不實舉報澄清機制,確保檢察人員非因法定事由,非經法定程序不被調離、辭退或者作出免職、降級等處分。

㈤ 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

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是指:
1、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如果是領導幹部,如有為案件當事人請托說情,要求辦案人員或單位負責人私下會見案件當事人或有利害關系人,通過各種形式,超越職權對案件處理提出傾向性意見、具體要求,以其他方式違法干預司法活動、妨礙司法公正等行為,將被記錄在案,同時報告同級黨委、紀檢監察機關、黨委組織部門,並依法追究相關責任直至刑事責任;
2、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記錄和責任追究規定。如果是司法機關內部人員,不得違反規定過問和干預其他人員正在辦理的案件,不得私下會見案件當事人或其他與案件有利害的關系人,不得違反規定為案件當事人轉遞涉案材料或者打探案情,不得以任何方式為案件當事人請托說情、打探案情、通風報信。如有違反規定,辦案人員將全面如實記錄相關情況,並向違規人員所在司法機關的紀檢監察部門或負有幹部管理許可權的紀檢監察部門報告,依法追究相關責任直至刑事責任;
3、關於進一步規范司法人員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接觸交往行為的若干規定。如果是司法人員,不得泄露司法機關辦案工作秘密或其他依法依規不得泄露的情況,得為當事人推薦介紹訴訟代理人、辯護人或為律師、中介組織介紹案件,要求、建議或者暗示當事人更換符合代理條件的律師,不得接受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請客送禮或有其他利益輸送,不得在委託評估、拍賣等活動中徇私舞弊,與相關中介組織和人員惡意串通、弄虛作假、違規操作等,不得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有其他不正當接觸交往行為。對違反規定並經查實的,將依法追究相關責任直至刑事責任。
《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第五條 行政機關公務員違法違紀涉嫌犯罪的,應當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㈥ 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的具體內容

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的具體內容包括:
1、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如果是領導幹部,如有為案件當事人請托說情,要求辦案人員或單位負責人私下會見案件當事人或有利害關系人,通過各種形式,超越職權對案件處理提出傾向性意見、具體要求,以其他方式違法干預司法活動、妨礙司法公正等行為,將被記錄在案,同時報告同級黨委、紀檢監察機關、黨委組織部門,並依法追究相關責任直至刑事責任;
2、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記錄和責任追究規定。如果是司法機關內部人員,不得違反規定過問和干預其他人員正在辦理的案件,不得私下會見案件當事人或其他與案件有利害的關系人,不得違反規定為案件當事人轉遞涉案材料或者打探案情,不得以任何方式為案件當事人請托說情、打探案情、通風報信。如有違反規定,辦案人員將全面如實記錄相關情況,並向違規人員所在司法機關的紀檢監察部門或負有幹部管理許可權的紀檢監察部門報告,依法追究相關責任直至刑事責任;
3、關於進一步規范司法人員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接觸交往行為的若干規定。如果是司法人員,不得泄露司法機關辦案工作秘密或其他依法依規不得泄露的情況,得為當事人推薦介紹訴訟代理人、辯護人或為律師、中介組織介紹案件,要求、建議或者暗示當事人更換符合代理條件的律師,不得接受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請客送禮或有其他利益輸送,不得在委託評估、拍賣等活動中徇私舞弊,與相關中介組織和人員惡意串通、弄虛作假、違規操作等,不得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有其他不正當接觸交往行為。對違反規定並經查實的,將依法追究相關責任直至刑事責任。
《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第五條 行政機關公務員違法違紀涉嫌犯罪的,應當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㈦ 司法干預三個情形

法律分析:屬於領導幹部違法干預司法活動:1、各級領導幹部在線索核查、案件辦理環節為案件當事人請托說情;2、要求辦案人員或辦案單位負責人私下會見案件當事人及其他利害關系人;3、授意、縱容身邊工作人員或親屬為案件當事人請托說情,為地方利益或部門利益超越職權對案件處理提出傾向性意見或具體要求等。

法律依據:《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

第四條 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職權,不得執行任何領導幹部違反法定職責或法定程序、有礙司法公正的要求。

第五條 對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情況,司法人員應當全面、如實記錄,做到全程留痕,有據可查。

以組織名義向司法機關發文發函對案件處理提出要求的,或者領導幹部身邊工作人員、親屬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司法人員均應當如實記錄並留存相關材料。

㈧ 預防干預司法三個規定內容

法律分析:一、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二、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記錄和責任追究規定。三、關於進一步規范司法人員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接觸交往行為的若干規定

法律依據:《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 第八條 領導幹部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屬於違法干預司法活動,黨委政法委按程序報經批准後予以通報,必要時可以向社會公開:(一)在線索核查、立案、偵查、審查起訴、審判、執行等環節為案件當事人請托說情的;(二)要求辦案人員或辦案單位負責人私下會見案件當事人或其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以及其他與案件有利害關系的人的;(三)授意、縱容身邊工作人員或者親屬為案件當事人請托說情的;(四)為了地方利益或者部門利益,以聽取匯報、開協調會、發文件等形式,超越職權對案件處理提出傾向性意見或者具體要求的;(五)其他違法干預司法活動、妨礙司法公正的行為。

㈨ 預防干預司法三個規定是什麼

法律分析:2015年,中辦、國辦、中政委、「五部委」」先後出台的《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記錄和責任追究規定》《關於進一步規范司法人員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接觸交往行為的若干規定》,簡稱為「三個規定」。

法律依據:《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

第一條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有關要求,防止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確保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職權,根據憲法法律規定,結合司法工作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各級領導幹部應當帶頭遵守憲法法律,維護司法權威,支持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職權。任何領導幹部都不得要求司法機關違反法定職責或法定程序處理案件,都不得要求司法機關做有礙司法公正的事情。

第三條 對司法工作負有領導職責的機關,因履行職責需要,可以依照工作程序了解案件情況,組織研究司法政策,統籌協調依法處理工作,督促司法機關依法履行職責,為司法機關創造公正司法的環境,但不得對案件的證據採信、事實認定、司法裁判等作出具體決定。

第四條 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職權,不得執行任何領導幹部違反法定職責或法定程序、有礙司法公正的要求。

第五條 對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情況,司法人員應當全面、如實記錄,做到全程留痕,有據可查。

《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記錄和責任追究規定》

第一條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有關要求,防止司法機關內部人員干預辦案,確保公正廉潔司法,根據憲法法律規定,結合司法工作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司法機關內部人員應當依法履行職責,嚴格遵守紀律,不得違反規定過問和干預其他人員正在辦理的案件,不得違反規定為案件當事人轉遞涉案材料或者打探案情,不得以任何方式為案件當事人說情打招呼。

第三條 司法機關辦案人員應當恪守法律,公正司法,不徇私情。對於司法機關內部人員的干預、說情或者打探案情,應當予以拒絕;對於不依正當程序轉遞涉案材料或者提出其他要求的,應當告知其依照程序辦理。

第四條 司法機關領導幹部和上級司法機關工作人員因履行領導、監督職責,需要對正在辦理的案件提出指導性意見的,應當依照程序以書面形式提出,口頭提出的,由辦案人員記錄在案。

《關於進一步規范司法人員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接觸交往行為的若干規定》

第一條 為規范司法人員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的接觸、交往行為,保證公正司法,根據有關法律和紀律規定,結合司法工作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司法人員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接觸、交往,應當符合法律紀律規定,防止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以不正當方式對案件辦理進行干涉或者施加影響。

第三條 各級司法機關應當建立公正、高效、廉潔的辦案機制,確保司法人員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無不正當接觸、交往行為,切實防止利益輸送,保障案件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國家法律統一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第四條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在訴訟活動中,有法律規定的迴避情形的,應當自行迴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權要求他們迴避。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的迴避,應當依法按程序批准後執行。

㈩ 黨員領導幹部違反有關規定干預和插手司法違反什麼行為

屬於違反黨復的紀律行為。制

依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全文)

第一百二十七條黨員領導幹部違反有關規定干預和插手司法活動、執紀執法活動,向有關地方或者部門打聽案情、打招呼、說情,或者以其他方式對司法活動、執紀執法活動施加影響,情節較輕的,給予嚴重警告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黨籍處分。

黨員領導幹部違反有關規定干預和插手公共財政資金分配、項目立項評審、政府獎勵表彰等活動,造成重大損失或者不良影響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理。

(10)說情干預司法擴展閱讀

第二章違紀與紀律處分

第七條黨組織和黨員違反黨章和其他黨內法規,違反國家法律法規,違反黨和國家政策,違反社會主義道德,危害黨、國家和人民利益的行為,依照規定應當給予紀律處理或者處分的,都必須受到追究。

重點查處黨的十八大以來不收斂、不收手,問題線索反映集中、群眾反映強烈,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交織的腐敗案件,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問題。

第八條對黨員的紀律處分種類:

(一)警告;

(二)嚴重警告;

(三)撤銷黨內職務;

(四)留黨察看;

(五)開除黨籍。

熱點內容
新勞動法試用期工資 發布:2025-02-13 00:53:20 瀏覽:703
寧波新勞動法實務培訓 發布:2025-02-13 00:48:24 瀏覽:645
動畫片刑法 發布:2025-02-13 00:35:00 瀏覽:552
民事訴訟法146條6 發布:2025-02-12 23:28:42 瀏覽:865
巴州司法所 發布:2025-02-12 23:00:17 瀏覽:158
道德經庫恩 發布:2025-02-12 22:45:04 瀏覽:344
行政訴訟法八十二 發布:2025-02-12 22:07:11 瀏覽:890
重慶京師律師 發布:2025-02-12 19:52:51 瀏覽:808
法律責任包括下列哪些 發布:2025-02-12 19:04:52 瀏覽:481
合同法中約定優先原則 發布:2025-02-12 18:55:24 瀏覽: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