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佔有返還請求權對象

民法佔有返還請求權對象

發布時間: 2022-01-22 04:11:29

㈠ 佔有返還請求權和返還原物請求權的區別

區別在以下幾個方面:一、物權返還請求權,旨在保護所有權,以所有權人為請求權主體,而佔有物返還請求權旨在保護佔有,以佔有人為請求權主體。二、物權返還請求權以無權佔有為要件,而佔有物返還請求權以佔有物被侵奪為要件。三、物權返還請求權,於訴訟上行使時,原則上以一般訴訟程序為之,而佔有物返還請求權之保護貴在迅速,其程序力求簡便,故其大都適用簡易程序。四、因物權返還請求權屬於終局、確定性保護的請求權,主張此項請求權通常較佔有物返還請求權更為有力,但佔有物返還請求權與所有人之物上請求權的目的與效力不同。就舉證責任而言,主張佔有物返還保護請求權較為有利。五、物權返還請求權原則上不適用消滅時效(包括訴訟時效),或適用長期消滅時效,佔有保護請求權不僅適用消滅時效,而且適用短期消滅時效,通常為一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百三十五條 無權佔有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權利人可以請求返還原物。第四百六十二條 佔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被侵佔的,佔有人有權請求返還原物;對妨害佔有的行為,佔有人有權請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險;因侵佔或者妨害造成損害的,佔有人有權依法請求損害賠償。

㈡ 民法中價款返還請求權的構成要件是什麼

雙務合同不成立、無效或者被撤銷時,標的物返還與價款返還互為對待給付,雙方應當同時返還。

關於應否支付利息問題,只要一方對標的物有使用情形的,一般應當支付使用費,該費用可與佔有價款一方應當支付的資金佔用費相互抵銷,故在一方返還原物前,另一方僅需支付本金,而無需支付利息。

㈢ 民法上的佔有返還請求權,直接佔有人為什麼不能請求直接返還給自己,

第一、請求權人應為佔有人,非佔有人即使對佔有物享有合法的權源,也不能行使佔有物回返還請求權。答
第二、須有佔有物被侵奪。侵奪,指非基於佔有人的意思而排除佔有人對物的事實上的管領力。
第三、相對人應為侵奪人。
第四、佔有物仍然存在並可返還,方可行使佔有物返還請求權。

㈣ 民法問題,有關當事人是否享有返還請求權

請求權人必須為佔有人,包括直接佔有人和間接佔有人,但佔有輔助人一般不得行使該請求權,A有權利要求,但是存在一個問題,佔有返還請求權發生於佔有物被侵佔的情形,你現在要證明C是否存在欺詐情形,目前來看法院不會支持你的訴訟請求,還不如訴不當得利。

㈤ 民法上的返還請求權有哪些

一般來說是基於物權的返還請求權和基於債權的返還請求權,另外還有基於佔有的返還請求權。

㈥ 在民法佔有返還請求權中,侵奪人的善意的特定繼受人不是跟 善意的無權佔有人一樣嗎 為什麼到了這就不

甲租賃的房屋被乙侵奪,乙將該房屋出租給丙。由於丙為佔有之特定繼受人,根據通過觀點,若丙為善意,為了維護交易安全,甲對善意的丙不享有佔有回復請求權。
而善意無權佔有人也不同,他沒有所謂的交易中的信賴利益值得維護,而且如果符合條件,他還可以善意取得。因此更應該保護善意特定繼受人的利息。

㈦ 佔有人返還原物的請求權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1)享有返還原物請求權回的權利答人為物權人。行使返還原物請求權的主體應為失去佔有的所有權人、他物權人及其他依法享有權利的人。至於佔有人,無論其是否為有權佔有,均應依據佔有請求權行使權利,而不能依返還原物請求權行使權利。
(2)須有他人無權佔有動產或不動產的事實。無權佔有,指沒有法律根據、沒有合法原因的佔有。一般包括兩種情形:其一,佔有人從佔有之始就沒有法律根據,如佔有人佔有的物是他人的盜竊物。其二,佔有之始本來有法律根據,但是後來該根據消滅,如租賃他人的物,已經超過約定的期限而不返還。
(3)相對人須為現在的無權佔有人。所謂現在佔有該物之人,是指現在仍事實上管領其物但無正當權源的人。曾經佔有該物但現在沒有事實上管領其物之人,即使所有人的佔有關系因其人的行為而喪失,所有人也僅僅在此項行為具備侵權行為要件時,向該人請求損害賠償,而不能對其行使返還原物請求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百三十五條無權佔有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權利人可以請求返還原物。

㈧ 返還原物請求權和佔用返還請求權的區別

《物權法》第245條規定的是佔有回復請求權,而不是返還原物請求權。《物權法》第34條才是規定了返還原物請求權,這兩個請求權可以發生竟合。例如:甲的手錶被乙搶走,甲既可以對乙行使佔有回復請求權,也可以行使返還原物請求權。但這兩個請求權系屬不同的請求權,具有以下主要區別:

1.法律依據不同

佔有回復請求權的請求權基礎是《物權法》第245條;返還原物請求權的依據為《物權法》第34條。

2.請求權人不同

佔有回復請求權的請求權人為佔有人,不要求是物權人;返還原物請求權人必須是物權人。

3.要件不同

佔有回復請求權以佔有被「侵奪」為要件;返還原物請求權以相對人為「無權佔有人」為構成要件。

4.權利行使的期限不同

佔有回復請求權應在「自侵佔發生之日起」一年內行使;返還原物請求權的行使不受時間限制或者受長期時效期間的限制。

5.目的和效力不同

佔有回復請求權具有維護財產秩序,保護社會和平,限制權利人以私力救濟剝奪無權佔有的規范目的;

物權返還請求權的規范在於保護物權人對物的圓滿支配狀態。無權佔有人在行使佔有回復請求權後,並不能繼續保有佔有的利益,在權利人請求時,無權佔有人應當依據《物權法》第243條的規定向權利人返還佔有物及其孳息。

(8)民法佔有返還請求權對象擴展閱讀:

佔有回復請求權內涵:

內涵

善意佔有人就佔有物所支出的費用,對於回復請求權人有下列償還請求權。

第一,必要費用。《物權法》第二百四十三規定:"不動產或者動產被佔有人佔有的,權利人可以請求返還原物及其孳息,但應當支付善意佔有人因維護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支出的必要費用。"

由此可知,善意佔有人因保存佔有物所支出的必要費用得向回復請求權人要求償還。所謂必要費用指為物的維護及保存所支出通常的必要費用,例如修繕費、飼養費等。

必要費用以佔有人所支出的金額為准,但其中一部分為必要費用,一部分為非必要費用,僅就必要費用使用。

學說上有所謂的特殊必要費用亦即所謂的臨時必要費用,如房屋遭地震、汽車被洪水淹沒而支出的修繕費用,此種費用善意佔有人仍有求償權。

第二,有益費用。有益費用指善意佔有人因改良佔有物支出的費用。我國《物權法》對無權佔有人有益費用的求償問題沒有做出明確的規定,依據民法理論,善意佔有人對有益費用可以求償,但應當

法律性質

多有學者認為佔有人與回復請求權人之間的權利義務性質系屬於一種法定債的關系,原則上應適用債法的相關規定,例如,債權可以讓與、債權請求權應當適用訴訟時效的相關規定等。

(一)規范目的佔有人與回復請求權人之間有保管、租賃、用益物權等關系或有其他正當法律關系時,佔有人就佔有物所負擔的義務以及享受的權利可以依照相應的法律關系解決。

但是如果沒有正當的法律關系或者該法律關系無效或被撤銷時,那麼佔有人與回復請求權人之間的法律關系如何確定,不免發生爭議。在一定的情況下,可以適用不當得利或無因管理或侵權行為的規定,但仍不能充分的解決問題,

所以《物權法》第二百四十二條、二百四十三條、二百四十四條規定了佔有回復請求權。

《物權法》關於佔有人與回復請求權人的權利義務的規定屬於特殊規定,其目的在於充分保護善意佔有人,促進物盡其用。

(二)法律性質多有學者認為佔有人與回復請求權人之間的權利義務性質系屬於一種法定債的關系,原則上應適用債法的相關規定,

例如,債權可以讓與、債權請求權應當適用訴訟時效的相關規定等。但筆者認為佔有人與回復請求權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應當區分的定性,不能一概認為屬於債權關系應當適用債法的相關規定。

在佔有物的現存增加的價值的范圍內 。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佔有回復請求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返回原物請求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㈨ 民法中的佔有返還請求權和返還原物請求權

1.法律依據不同。佔有回復請求權的請求權基礎是《物權法》第245條;返還原物請求權的依據為《物權法》第34條。
2.請求權人不同。佔有回復請求權的請求權人為佔有人,不要求是物權人;返還原物請求權人必須是物權人。
3.要件不同。佔有回復請求權以佔有被「侵奪」為要件;返還原物請求權以相對人為「無權佔有人」為構成要件。
4.權利行使的期限不同。佔有回復請求權應在
「自侵佔發生之日起」
一年內行使;返還原物請求權的行使不受時間限制或者受長期時效期間的限制。
5.目的和效力不同。佔有回復請求權具有維護財產秩序,保護社會和平,限制權利人以私力救濟剝奪無權佔有的規范目的;物權返還請求權的規范在於保護物權人對物的圓滿支配狀態。無權佔有人在行使佔有回復請求權後,並不能繼續保有佔有的利益,在權利人請求時,無權佔有人應當依據《物權法》第243條的規定向權利人返還佔有物及其孳息。
本題中,乙系停車位的所有權人,甲系停車位的無權佔有人(無權的間接佔有人),所以,乙可對甲行使返還原物請求權。如果乙對甲行使返還原物請求權,甲應從丙處取回停車位並返還給乙,如果甲為停車位的間接佔有人(如甲將停車位出租給丙),甲亦可以指示交付的方式對甲完成停車位的交付。比如,甲可將對丙享有的基於租賃合同的返還請求權讓與給乙,從而完成指示交付。故C選項正確,不當選。須注意:筆者認為,C選項的表述是不精確的,具有嚴重瑕疵。因為丙並未侵奪甲的佔有,因此甲對丙並不享有《物權法》第245條規定的佔有返還請求權。如果乙對甲行使返還原物請求權,當甲為房屋的間接佔有人時,甲可以對乙讓與其對丙享有的租賃合同中的返還請求權以代現實交付(就是說,甲對乙進行指示交付時,對乙讓與的是其對丙基於租賃合同的返還請求權,而非對丙的佔有返還請求權)。④甲的佔有乙的停車位的行為屬於侵奪乙對停車位的佔有的行為,所以,根據《物權法》第245條,乙可對甲行使佔有返還請求權。如前所述,佔有返還請求權的對象為侵奪人及其繼受人。甲為侵奪人,丙為繼受人。但是,根據民法理論:(a)如果丙為概括繼受人(如丙通過繼承、企業合並取得佔有),則乙對概括繼受人丙享有佔有返還請求權。(b)如果丙為特定繼受人(如丙通過買賣、出租取得佔有),若丙為善意的特定繼受人,在乙對善意的丙不享有佔有返還請求權。若丙為惡意的特定繼受人,在乙對惡意的丙享有佔有返還請求權。D選項的表述以偏概全。故D選項錯誤,當選。

㈩ 民法中的佔有返還請求權和返還原物請求權的相關條例是什麼

權返還請求權與佔有物返還請求權都有保護物權的功能。但兩者並不是同一性質的請求權,物權返還請求權是所有人以及其他物權人依法享有的要求無權佔有其物或侵奪其物的人返還該物的請求權。

基於物權的絕對性、支配性、排他性而衍生出來的一種請求權,起作用主要是使物權效力得到維護。佔有物返還請求權是佔有人於其佔有物被侵奪時,可以請求返還其佔有物。佔有保護請求權基於佔有事實,如租用、借用等事實,其作用僅僅在於恢復佔有人對物的佔有,維護社會穩定的秩序,並不涉及佔有物的權利歸屬問題。

其主要區別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物權返還請求權,旨在保護所有權,以所有權人為請求權主體,而佔有物返還請求權旨在保護佔有,以佔有人為請求權主體。

二、物權返還請求權以無權佔有為要件,而佔有物返還請求權以佔有物被侵奪為要件。

三、物權返還請求權,於訴訟上行使時,原則上以一般訴訟程序為之,而佔有物返還請求權之保護貴在迅速,其程序力求簡便,故其大都適用簡易程序。

四、因物權返還請求權屬於終局、確定性保護的請求權,主張此項請求權通常較佔有物返還請求權更為有力,但佔有物返還請求權與所有人之物上請求權的目的與效力不同。就舉證責任而言,主張佔有物返還保護請求權較為有利。

五、物權返還請求權原則上不適用消滅時效(包括訴訟時效),或適用長期消滅時效,佔有保護請求權不僅適用消滅時效,而且適用短期消滅時效,通常為一年。

熱點內容
寧波新勞動法實務培訓 發布:2025-02-13 00:48:24 瀏覽:645
動畫片刑法 發布:2025-02-13 00:35:00 瀏覽:552
民事訴訟法146條6 發布:2025-02-12 23:28:42 瀏覽:865
巴州司法所 發布:2025-02-12 23:00:17 瀏覽:158
道德經庫恩 發布:2025-02-12 22:45:04 瀏覽:344
行政訴訟法八十二 發布:2025-02-12 22:07:11 瀏覽:890
重慶京師律師 發布:2025-02-12 19:52:51 瀏覽:808
法律責任包括下列哪些 發布:2025-02-12 19:04:52 瀏覽:481
合同法中約定優先原則 發布:2025-02-12 18:55:24 瀏覽:690
合同法履行完畢 發布:2025-02-12 18:38:59 瀏覽: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