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管制算刑法嗎

管制算刑法嗎

發布時間: 2022-01-22 20:53:57

『壹』 刑法對於管制的定義和執行標准分別是什麼

刑法管制由公安機關執行,執行期限是三個月以上二年以下。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未經執行機關批准,不得行使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遊行、示威自由的權利。
【法律依據】
《刑法》第三十八條
管制的期限,為三個月以上二年以下。
判處管制,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對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實行社區矯正。
違反第二款規定的禁止令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處罰。
第四十一條
管制的刑期,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

『貳』 刑法中有管制的規定

管制是我國刑法規定的一種量刑種類,由人民法院判決,公安機關執行。管制刑的適用於犯罪情節較輕、人身危險性較低輕沒有關押必要的犯罪分子。管制的期限為為三個月以上二年以下。
【法律依據】
《刑法》第三十八條管制的期限,為三個月以上二年以下。判處管制,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對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實行社區矯正。違反第二款規定的禁止令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處罰。第四十一條管制的刑期,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

『叄』 刑法中管制屬於哪種刑事處罰後果對今後的生活有多大的負面影響

管制是指對犯罪分子不實行關押,交由公安機關管束和人民群眾監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罰方法。管制具有以下特徵:
1.對犯罪分子不予關押,不剝奪其人身自由。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間,不羈押在監獄、看守所等執行場所中,仍留在原工作單位或居住地,也不離開自己的家庭,不中斷與社會的正常交往。對罪犯不予關押,是管制刑與其他刑罰方法的重要區別。
2.被判處管制刑的罪犯須在公安機關管束和群眾監督下進行勞動改造,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限制罪犯自由主要表現在限制罪犯的政治自由、擔任領導職務、外出經商、遷居等自由。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謀生計,在勞動中與普通公民同工同酬。
管制的適用對象1.罪行性質輕、危害小。[1]我國刑法分則規定可以適用管制的犯罪主要集中在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和妨害婚姻家庭罪中,這些犯罪的共同特點是罪行性質不十分嚴重,社會危害性較小。2.人身危險性較小。管制並不剝奪犯罪人的人身自由,只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人身自由,所以,適用管制刑的犯罪分子必須是人身危險性較小者,如果犯罪的人身危險性很大,管制將難以達到預防犯罪的目的。
管制的期限管製作為一種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罰,期限為3個月以上2年以下;數罪並罰時最高不能超過3年。這一期限既反映了管製作為輕刑的特點,又不失作為刑罰的必要懲罰作用。管制刑期的上限雖然比拘役長,但由於管制只是限制人身自由,而拘役是剝奪人身自由。從性質上講,管制仍輕於拘役。
管制的刑期,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1日折抵刑期2日,之所以規定羈押1日折抵刑期2日,是因為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屬於剝奪自由,而管制只是限制自由。另外,對於經過批准離開所居住的市、縣外出的罪犯,被許可外出的期間,應計入執行期,但超過許可的時間不計入執行期;對於未被批准而擅自離開所在地域的罪犯,其外出期間,不得計入執行期。扣除的執行期,由縣級公安機關在其法律文書上註明,並加蓋公章,通知本人,同時書面通知同級人民檢察院和原審判或批准機關。

『肆』 刑法:管制是否屬於服刑收監的才叫服刑嗎

並不是拘役、有期徒刑和無期徒刑才叫服刑。
只要是被判了主刑的(包括管制),都算是服刑。

『伍』 管制屬於附加刑嗎什麼情況下可以管制

管制屬於主刑,不屬於附加刑。

管制是指對犯罪分子不實行關押,依法實行社區矯正,顯示其一定自由的刑罰方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分為五種,分別是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

符合以下情況適用管制

1.罪行性質輕、危害小。我國刑法分則規定可以適用管制的犯罪主要集中在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和妨害婚姻家庭罪中,這些犯罪的共同特點是罪行性質不十分嚴重,社會危害性較小。

2.人身危險性較小。管制並不剝奪犯罪人的人身自由,而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人身自由,所以使用管制刑的犯罪分子必須是人身危險性較小者。

管制對罪犯不予關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管制是五大主刑中最輕的處罰措施,它不會對當事人作出相關的人身類型限制。

『陸』 管制一般是什麼罪

法律分析:《刑法》分則涉及管制刑的條文有82條,占刑法分則規定法定刑的326個條文的25、2%,可適用管制刑的罪名共有107個,占刑法分則全部422個罪名的25。35%,其中,危害國家安全罪8個,危害公共安全罪4個,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9個(其中,走私罪1個,危害稅收征管罪5個,侵犯知識產權罪1個,擾亂市場秩序罪2個),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9個,侵犯財產罪6個,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56個(其中,擾亂公共秩序罪29個,妨害司法罪4個,妨害國邊境管理罪2個,危害公共衛生罪2個,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罪6個,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罪7個,組織、強迫、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罪2個,製造、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罪5個)危害國防利益罪10個。貪污賄賂罪、瀆職罪、軍人違反職責罪這三類罪不適用管制刑。

應該說,《刑法》中管制適用的罪名是大幅度的增加,1997年修改《刑法》的目的是要增加管制這一限制自由刑的適用的。在刑法規定的五類主刑中,管制是唯一的以限制自由為主的非監禁刑。在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目標,立足於社會安定有序與和諧發展,提倡以人為本,強調民主法治和公平正義的時代背景下,管制刑正義、秩序、經濟、人道和輕緩的價值逐漸凸現,有必要對其予以完善並加大適用力度。

法律依據:《刑法》第三十九條 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服從監督;

(二)未經執行機關批准,不得行使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遊行、示威自由的權利;

(三)按照執行機關規定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

(四)遵守執行機關關於會客的規定;

(五)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經執行機關批准。

對於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勞動中應當同工同酬。

『柒』 刑法中的管制是什麼

監外執行 在一定區域范圍內受到管理控制

『捌』 刑法是怎麼規定管制的

刑法對於管制的規定:
1、管制的期限,為三個月以上二年以下;
2、對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實行社區矯正;
3、管制的刑期,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十八條
管制的期限,為三個月以上二年以下。
判處管制,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對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實行社區矯正。
違反第二款規定的禁止令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處罰。
第四十一條
管制的刑期,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

『玖』 刑法中管制是指什麼,管制的期限一般是多久

管制是對罪犯不予關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依法實行社區矯正。判處管制的罪犯仍然留在原工作單位或居住地工作或勞動,在勞動中應當同工同酬。管制的期限為3個月以上2年以下,數罪並罰時不得超過3年

熱點內容
重慶京師律師 發布:2025-02-12 19:52:51 瀏覽:808
法律責任包括下列哪些 發布:2025-02-12 19:04:52 瀏覽:481
合同法中約定優先原則 發布:2025-02-12 18:55:24 瀏覽:690
合同法履行完畢 發布:2025-02-12 18:38:59 瀏覽:231
1993年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2-12 18:13:01 瀏覽:645
八年級上冊政治法律知識點人教版 發布:2025-02-12 17:47:00 瀏覽:314
人大刑法解釋 發布:2025-02-12 17:39:28 瀏覽:635
法院是法律嗎 發布:2025-02-12 17:16:04 瀏覽:658
關於收養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12 16:57:34 瀏覽:684
當法官有生命危險 發布:2025-02-12 16:18:10 瀏覽: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