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地刑法
Ⅰ 關於刑法屬地原則的問題
您好!天星培訓網路知道團隊為您解答
中國和美國都有屬地管轄權,沒有關系的。
Ⅱ 刑法中的屬地原則具體包括哪些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內,領空,領海,駐外使領館,船舶,航空器,犯罪行為地和結果地在以上區域內均可以。
Ⅲ 刑法屬地和屬人問題
a。死者為其他國家公民同樣適用中國法律。
刑法 第六條【屬地管轄權】凡在中回華人民共答和國領域內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以外,都適用本法。
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或者航空器內犯罪的,也適用本法。
犯罪的行為或者結果有一項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就認為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
第七條【屬人管轄權】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本法規定之罪的,適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規定的最高刑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作人員和軍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本法規定之罪的,適用本法。
Ⅳ 刑法屬地原則的優先適用要遵循什麼原則
刑法屬地原則的優先適用
根據1919年《巴黎公約》第1條的規定,國家對其領土上空具有排他的主權。1944年的《芝加哥公約》也規定,領空包括國家領海的上空。由於對大氣層或空氣空間承認其地面國家的專屬管轄權,因此,為不使各國相互侵害對方的管轄權,有必要明確劃定大氣層的界限,即地面國家領空的界限。1919年的《巴黎公約》和1944年的《芝加哥公約》對此沒有任何規定,個別國家則適用領土或領海的界限,特別是由於飛機速度很快,因此,侵犯領空界限的事例頻頻發生,飛機為此被強制降落或出於軍事理由被擊落的事例也時有發生。1983年9月1日韓國航空公司的民用客機偏離航線,侵犯了前蘇聯領空而被前蘇聯戰斗機擊落就是一例。此外,對領空的高度,即領空與外層空間(即不屬於任何國家管轄的空域)界限的劃分,及領空有無類似領海的「無害通過權」問題,各國為了國家安全的需要,考慮應通過國際社會的立法盡快予以解決。
總之,一國在其「實質領域」,即一國陸地領土界限、主權管轄下的一定海域以及領陸領海上空的領空范圍內,具有排他刑事管轄權。
關於屬地原則適用的例外條款,即對刑法第6條第1款所指的「法律有特別規定」的理解。我國刑法理論解釋為,「法律有特別規定」,是指優先適用特別法和刑事豁免。[4]具體應指:(1)我國刑法第11條規定:「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的外國人的刑事責任,通過外交途徑解決。」所謂「外交特權和豁免權」,是根據國際公約,在國家間互惠的基礎上,為保證駐在本國的外交代表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正常執行職務而給予的一種特別的權利和待遇。1961年在聯合國主持下訂立的《維也納外交關系公約》,就是關於外交特權和豁免權的基本法律文件。我國於1975年加入該公約,並於1986年9月5日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特權與豁免條例》,其中規定了外交代表的刑事豁免權問題。「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的外國人」的范圍,主要是指外交代表、使館行政技術人員以及與他們共同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來訪的外國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外交部長及其他同等身份的官員等。對於參加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召開的國際會議的外國代表、臨時來中國的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的官員和專家、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的代表和工作人員,按中國加入的有關國際公約和簽訂的有關協議,事實上也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2)刑法第90條規定:「民族自治地方不能全部適用本法規定的,可以由自治區或者省的人民代表大會根據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特點和本法規定的基本原則,制定變通或者補充的規定,報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施行。」(3)新刑法施行後,國家立法機關仍有可能制定的特別刑法規定。如果特別刑法與新刑法的規定發生法規競合,應按「特別法優先於普通法」的原則處理。(4)我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作出的例外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2條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授權香港特別行政區依照本法的規定實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司法權和終審權。」《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中亦有同樣的規定。上述「法律特別規定」中,第(2)(3)(4)種情況,是根據「特別法優於普通法」的原則,確定優先適用我國哪個具體的法律文件問題,並不影響屬地管轄原則的適用;而第(1)種情形則是對我國屬地管轄原則適用的阻卻。
Ⅳ 刑法中的普遍管轄和屬地管轄該怎麼區分
普遍管轄權
也就是對一些國際條約規定的國際犯罪,如何適用中國刑法。
《刑法》第專9條規定:「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所規定的罪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所承擔條約義務的范圍內行使刑事管轄權的,適用本法。」
行使普遍管轄權的條件:
1.必須是國際性犯罪。
2.我國締結或參加了公約。
3.我國刑法將這種行為也規定為犯罪。
定罪量刑適用中國刑法。
4.罪犯出現在我國境內。
Ⅵ 簡述我國刑法規定的屬地管轄原則
《刑法》規定的屬地管轄原則涉及以下三個方面:
1.「領域」包括領土、領水、領空。懸掛我國國旗的航空器與船舶,不論停放何處,都屬於我國領域。這是旗國主義的體現。國際列車、國際長途汽車不屬於我國領域。
2.屬地原則之「地」,既包括行為地,也包括結果地,二者只要具備其一即可。
犯罪行為,從犯罪形態上分,包括預備行為和實行行為。從共同犯罪上分,包括實行行為、教唆行為和幫助行為。第一,所有這些行為只要發生在國內,就適用我國刑法;
第二,只要其中一項行為發生在國內,其他相關行為即使發生在國外,也應適用我國刑法。
犯罪結果,從犯罪形態上分,包括實害結果和危險結果。例如,甲從美國給我國境內的乙郵寄炸彈,乙收到炸彈後,炸彈爆炸了,或炸彈被海關查獲沒爆炸,這兩種結果都
發生在我國境內,我國可以管轄。從共同犯罪上分,包括整體結果和部分人的結果。這些結果,只要有一個發生在我國境內,我國就可以管轄。
危險結果要求是現實具體的危險。例如,甲從A國寄毒葯給身在中國的乙,乙服毒後來到B國,在B國死亡。我國作為危險結果地(中間地)能夠管轄此案。又如,甲從A
國向B國的乙寄送毒葯,運送該毒葯的飛機經過我國領空。我國不屬於危險結果地,不管轄此案。
3.屬地管轄的例外:法律有特別規定。這主要包括三種情形:第一,享有外交特權和豁
免權的外國人在中國境內犯罪,通過外交途徑解決;第二,我國港澳台地區適用本地區刑法;第三,民族自治區省級人大根據本民族特點,針對刑法部分條文制定了變通或補充規定,適
用該規定。
刑法規定的屬地管轄條款:
第六條【屬地管轄權】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以外,都適用本法。
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或者航空器內犯罪的,也適用本法。
犯罪的行為或者結果有一項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就認為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
第七條【屬人管轄權】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本法規定之罪的,適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規定的最高刑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作人員和軍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本法規定之罪的,適用本法。
第八條【保護管轄權】外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規定的最低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適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處罰的除外。
第九條【普遍管轄權】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所規定的罪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所承擔條約義務的范圍內行使刑事管轄權的,適用本法。
第十條【對外國刑事判決的消極承認】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罪,依照本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雖然經過外國審判,仍然可以依照本法追究,但是在外國已經受過刑罰處罰的,可以免除或者減輕處罰。
第十一條【外交代表刑事管轄豁免】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的外國人的刑事責任,通過外交途徑解決。
Ⅶ 關於刑法的屬地原則
我國《刑法》第6條第一款規定:「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別規定外,都適用本法。」根據這一規定,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不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也不論是侵犯中國利益還是別國利益,只要沒有特別規定外,都適用我國刑法。
Ⅷ 刑法如何區分屬人原則和屬地原則
你好
一、個人認來為,以自屬地原則為主,以屬人原則為輔;
二、凡在中國領域內犯罪的(犯罪行為或者結果任何一項發生在中國領域內即可),都適用本法;即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均適用;
三、中國人、外國人在國外犯刑法規定之罪的,法定最低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適用刑法;但是犯罪地法律不受處罰的除外。
四、享有外交特權、豁免權,國際條約、少數民族自治區、特別行政區有特別規定的,適用其規定。
Ⅸ 刑法屬地原則規定了什麼
法律分析: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以外,都適用本法。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或者航空器內犯罪的,也適用本法。犯罪的行為或者結果有一項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就認為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條 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以外,都適用本法。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或者航空器內犯罪的,也適用本法。犯罪的行為或者結果有一項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就認為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
Ⅹ 什麼是刑法屬地原則 內容是什麼
http://www.law-lib.com/lw/lw_view.asp?no=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