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最高人民法院騰訊微博

最高人民法院騰訊微博

發布時間: 2022-01-23 04:08:28

❶ 惡意破產典型案例

2002年12月下旬,一家機械配件廠與一家銷售公司發生合同糾紛。銷售公司因資金周轉困難,無法按期歸還配件廠的9萬元的貨款。機械廠的廠長一怒之下提出:如果銷售公司不按期歸還貨款,將向法院申請宣告銷售公司資不抵債而破產,讓銷售公司在法院的破產公告中「亮醜」。想以貶低商業信譽的方式來要挾銷售公司。然而,當機械廠到法院提出宣告銷售公司破產申請時,法院明確答復對此惡意申請不予受理。 這是一起假借申請他人破產為名,來達到損害他人商業信譽的案例。 根據《企業破產法(試行)》、《民事訴訟法》及《公司法》相關規定,企業破產的法定條件是「不能清償到期債務」。已於2002年9月1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企業破產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三十一條規定:「企業破產法第三條第一款規定的『不能清償到期債務』,是指:(一)債務的履行期限已屆滿;(二)債務人明顯缺乏清償債務的能力。」據此規定,在企業破產宣告原因上,法院統一以「債務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這一客觀現象來認定企業是否達到破產條件。「不能清償到期債務」這一法定條件包含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一、根據《關於審理企業破產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四條規定,被申請宣告破產的主體對象必須是具備法人資格的企業。不具備法人資格的企業、個體工商戶、合夥組織、農村承包經營戶不具備破產主體資格。 二、債務的清償期限屆滿,且債權人要求清償。債務的清償期限未滿,不發生債務人的清償義務,不能認定其是否不能清償債務。只有已到期的債務,且債權人要求清償的情況下,才會有債務人不能清償的情形。如果債務雖已到期,但債權人未提出要求清償,亦不構成破產原因。 三、債務人缺乏清償能力。債務人是否具有清償能力,與其財產狀況、信用程度、知識產權擁有的情況等多種因素相關。不能僅憑其擁有的財產數額來認定,而應對債務人進行綜合評價。如:良好的商業信譽是企業的無形資產。有的企業信用良好,雖然資產數額小於負債,但其憑借良好的信用,足以使資金正常周轉,應付各種債務的清償。即使該企業在某一時段出現資不抵債的狀況,但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因而不能認定其構成破產原因,故「資不抵債」不能稱為破產條件和原因。 四、債務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是處於連續狀態。債務人的不能清償到期債務必須是一種連續狀態,而不是暫時的、短期的不能清償。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受各種因素的影響,有時會發生短期的資金周轉不靈的狀況,這僅只是一種暫時的財務困難。隨著企業的正常運轉,這種暫時的財務困難會逐漸解決。對此,也不能適用破產程序清理其財產。 在日常經濟生活及市場競爭中,一些當事人惡意申請他人破產,以達到損害他人商業信譽目的的情形時有發生。有的債權人採取向人民法院申請對債務人宣告破產的方法,詆毀債務人的商業信譽,意圖達到不正當競爭的目的。因為法院一旦根據債權人的申請,受理了對債務人宣告破產的案件後,根據《企業破產法》第九條及《關於審理企業破產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七條規定,則應當於30日內在國家、地方有影響的報紙上刊登公告。這無疑會對該債務人的商業信譽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由此所造成的商業信譽損失也是難以彌補的。 有鑒於此,最高人民法院在發布的《關於審理企業破產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二條作出明確規定:「人民法院經審查發現有下列情況的,破產申請不予受理:(一)債務人有隱匿、轉移財產等行為,為了逃避債務而申請破產的;(二)債權人借破產申請毀損債務人商業信譽,意圖損害公平競爭的。」 具體到本案中,銷售公司因資金周轉困難而暫時無法按期歸還機械廠的貨款,這只是一般的合同違約糾紛,是銷售公司在經營活動中所遇到的暫時困難,所依法要承擔的只是合同違約責任,顯然不符合企業破產的法定條件。機械廠的法定代表人以向法院申請銷售公司破產為由,意圖借人民法院的公告影響力和司法強制力來損害銷售公司的商業信譽,並用此手段相要挾,以達到自身目的。由此可見,機械廠存在主觀惡意,人民法院對其提出的破產申請不予受理是完全正確的,有效地保護了銷售公司的合法權益。

------轉載

❷ 網路輿論不能倒逼社會改革 2辨可提出的 跪求剖題問題

當下社會轉型期,利益群體分化,利益博弈規則卻不夠透明和公正。在這種情況下,互聯網成為民眾利益表達惟一比較順暢的通道。從湖北巴東鄧玉嬌案,到武鋼徐武案,從工信部強制安裝上網過濾軟體,到鐵道部7·23動車事故的善後處置,網路輿論對政府的公共治理形成了強大壓力,或多或少地改變了事件的走向。網民成為中國「最大的政治壓力集團」。

正如微博網友「夢里驚聞」寫道:「如果把政治比成動車,那中國政治就是D3115;如果把民意比成動車,那中國民意就是D301。不管你願不願意,我們都是這兩趟動車的乘客。」

藉助互聯網,民意和民怨呼嘯而來。在民怨和改革賽跑的形勢下,我們尤需提防社會管理體制和機制。否則,發生信息阻滯、信號紊亂和局部運轉停頓,這是誰也不願看見的局面。

互聯網「還原社會真實的意見構成」
目前中國的互聯網普及率為36.2%,略高於世界平均水平,遠低於韓國、日本、美國、英國等(均高於70%);但中國的網路輿論的影響及熱烈度絕對是世界上最強的。

4.85億網民中,只有一部分人發帖、回帖,上微博、發微博的多一些,也不過1.95億,占網民數的40.2%,佔全國總人口的14.2%。就是說,經常在網上發聲的,只有一二成的中國人。但他們通過新聞跟帖、個人博客、BBS特別是微博客,隨時發布信息,表達意見。在諸多突發公共事件中,出現了「公民報道者」以及掌握極大話語權的民間「意見領袖」。互聯網成為不同利益群體進行利益表達,特別是弱勢群體維護基本權益的發聲平台。中國進入「大眾麥克風時代」。

第一類是「公共知識分子」,包括傳統的學者(如於建嶸教授)、作家(如韓寒)等。

「公共知識分子」關注人權、自由、法治、政治體制改革等社會深層問題,在互聯網話語譜系中形成了對傳統意識形態合法性的沖擊,為社會治理秩序的變革揭示了一個新的方向。現階段這些網路「意見領袖」扮演的角色,是嚴復那樣的啟蒙者,而不是康梁那樣的變法實施者或推動者,更不是孫文那樣的顛覆者或革命家。網路輿論的某種對抗性,還不等於現實政治的對抗性,互聯網對「維穩」的威脅是極其有限的,反過來,「罵娘」恰恰減少了「動手」,「上網」取代或推遲了「上街」。

第二類是新聞媒體的記者。在7·23動車事故前,個別作家型記者如李承鵬(博客累計訪問數達2.9億),社會活動家型記者鄧飛(新浪微博和騰訊微博粉絲合計64萬),影響力已經不亞於他們所服務的傳統媒體。在7·23動車事故中,傳統媒體的官方微博和記者的個人微博以團隊陣容脫穎而出,披露了大量事故及救援信息,並激烈批評鐵道部的善後處置,成為傳統媒體之外另一個重要的信息源,與傳統「公共知識分子」並駕齊驅而成為臨時性的「意見領袖」。

如杭州《青年時報》官方微博(粉絲32.6萬),從7月23日晚事發到7月25日零時,連續發帖116條;兩大財經專業媒體財經網(粉絲92.8萬)、財新網(粉絲50.8萬)的官方微博,也十分活躍。

在日趨嚴峻的新聞管理中,記者在微博客、博客等「自媒體」發聲,找到了第二發聲通道。他們比傳統的公共知識分子更接近事實真相,職業媒體人的身份使他們發出的信息可信度較高,因此在各地突發事件中往往成為令政府頭疼的角色。

第三類是中高收入階層,特別是中產階級和職業經理人。職業經理人雖然不像於建嶸那樣傳統的「公共知識分子」經常主動設置議題,卻是很多公共議題的熱心參與者,以成功人士的身份詮釋和強化現代價值觀和情感。

7·23溫州動車事故,成為一個契機,讓中產階級集體登上網路輿論舞台。其實,此前一天京珠高速的大客車車禍同樣嚴重,41名遇難者多為草根民眾,與以往的礦難、農民工職業病、小商販與城管沖突一樣,並未引起主流社會的震動;而動車乘客多為中產階級,其中一列動車終點站是溫州,市場經濟的發源地和新中國惟一未被擊潰的家族文化大本營。而鐵道部為趕通車而匆匆結束救援,掩埋車頭又涉嫌毀滅事故物證,更讓中產階級感到驚駭。去年山西王家嶺礦難的救援疑雲,只是地方諸侯在山野中的蠻干;此次動車事故已是眾目睽睽之下,公權力向全社會的挑釁和蔑視。中產階級精神上受到「二次傷害」,於是乎集體發出悲鳴。連平時極少涉及政治話題的演藝明星,這次也被捲入政治性議題。

據武漢大學傳播學教授沈陽統計,在43位微博「粉絲」超過240萬的演員明星中,有36位對動車事故表達了關注,關注率達83.7%。「微博女王」姚晨(粉絲1203.9萬),為遇難司機辯護,向堅持追問事故責任的媒體致敬,分析政府的危機應對得失,探討國家科技進步與國民精神溫暖的辯證關系。她在動車輿情中的「議程設置」角色,已經相當於「公共知識分子」。連風花雪月型的女歌手伊能靜(微博粉絲262.2萬),也一反常態地對動車事故善後處置表達了憤怒。郭德綱之後最有實力的「公民相聲」演員王自健在微博宣布暫停演出一周,談到朋友希望看到這周的段子,他說「我無法就最近的這些事情組織起有邏輯的有幽默感的語言,或者說,這時候除了臟話也說不出什麼別的了……」。

這次事故中,演藝明星們的輿論影響力,整體超過傳統的學者、作家群;而這些演藝明星們,並不屬於有完整政治訴求和系統意識形態理念的「公共知識分子」。他們作為中產階級中最感性的人群,不平則鳴,對公權力的質疑和離心傾向,值得為政者警思。

第四類是草根民眾及其後盾律師群體。網上有一種「羅賓漢情結」,只要涉及官民和貧富之間的沖突,網民往往不辨案情的是非曲直,一邊倒站在弱勢群體一邊。特別是新聞跟帖,以及近年來日趨口水化的BBS,成為草根之怒的宣洩口,「仇官」「仇富」情緒的垃圾箱。互聯網經常成為弱勢群體展示傷痕和相互取暖的地方。

河北青年農民聶樹斌被執行死刑後,真凶出現,聶母上訴6年無果,網民一直在為聶樹斌吶喊。9月11日,幾十名律師在石家莊舉辦座談會,簽署給最高人民法院和河北省高院重審聶案的呼籲書。律師們的呼聲通過互聯網廣為傳播。

互聯網幫助少數普通老百姓成就「楊三姐告狀」,解決了某些利益個案,扳倒了個別胡作非為的官吏,有利於緩和基層的官民對峙,減輕草根民眾的痛苦。雖然網路輿論的作用力並不足以修復和變更制度,但仍不可低估互聯網的「社會減壓閥」作用。少數幸運的「楊三姐」,讓更多的「竇娥」看到了希望,挽救了他們對公平正義的信心。正如網友「蔥頭不是幹部」所言:「還在上訪的人是相信政府的,還在上網的人是相信法律的。」

❸ 產權分割後算析產嗎

詞條評分功能上線!歡迎體驗~

權威評審 析產開放分類:伊斯蘭教常用詞彙宗教法律術語社會
目錄 1 析產
2 相關條目 圖片 討論 知識魔塊 暫時沒有知識魔塊
分享完善詞條
新知社 新浪微博 騰訊微博 人人網 QQ空間 網易微博 開心001 天涯 飛信空間 MSN 移動說客

析產又稱財產分析,是指財產共有人通過協議的方式,根據一定的標准,將共同財產予以分割,而分屬各共有人所有。析產一般發生在大家庭分家或者夫妻離婚時對財產的處理中。 公民死亡後,共同生活人或者財產共有與繼承人就財產如何處理,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有關解釋,一般是先析產後繼承。

❹ 微博被投訴了,要多久才能給別人評論

摘要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利用信息網路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❺ 論金融系統貪污案件的偵查!!找法學高手寫下

貪污罪是指,國家工作人員和受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委託管理、經營國有財產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侵吞、竊取、騙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佔有公共財物的行為。所以,不管是哪個部門,只要是貪污,肯定會留下珠絲馬跡,可以通過查賬,對照財物登記薄等多種辦法偵查。還有就是通過個人的經濟行為超過收入立案,以此為切入點,發現體育活動腐敗犯罪。偵查是一門學問,每起案件的偵查都會有不同的方法和切入點。就金融領域來說,一般是利用放貸等手段牟取利益,而且目前金融系統的管理日趨完善,如果有違規操作,深入挖的話,一般都能查出問題。

❻ 復旦投毒二審會怎麼判,為什麼

1、2014年12月8日10時,「復旦投毒案」在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公開開庭二審。
2、2015年1月8日10時,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二審宣判,裁決駁回上訴,維持一審死刑判決

3、對林森浩的死刑判決將依法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相關鏈接:http://news.163.com/15/0108/10/AFEB34UU00014AED.html

❼ 國家反詐騙中心電話

1、電話:12321。

2、12321網路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受理中心(以下簡稱「12321舉報中心」)為中國互聯網協會受工業和信息化部(原信息產業部)委託(信部電函2007459號)設立的舉報受理機構。

負責協助工業和信息化部(原信息產業部)承擔關於互聯網、行動電話網、固定電話網等各種形式信息通信網路及電信業務中不良與垃圾信息內容(包括電信企業向用戶發送的虛假宣傳信息)的舉報受理、調查分析以及查處工作。

(7)最高人民法院騰訊微博擴展閱讀:

1、舉報中心受理范圍:垃圾簡訊、詐騙電話、騷擾電話、垃圾郵件、不良APP和網站、個人信息泄露等各類網路不良與垃圾信息。

(1) 利用互聯網網站、論壇、電子郵件、即時消息、博客等傳播、發送的不良與垃圾信息。

(2) 利用簡訊、彩信、彩鈴、WAP、IVR、手機游戲(含小靈通)等傳播、發送的不良與垃圾信息。

(3) 利用電話、傳真等傳播、發送的不良與垃圾信息。

(4) 藉助其他信息通信網路或者電信業務傳播、發送的不良與垃圾信息。

2、其他形式的舉報方式:

(1)12321官方網站:www.12321.cn。

(2)舉報電話:010-12321。

(3)微信、手機QQ、支付寶的城市服務頁面,點擊"網路不良信息舉報"。

(4)官方微信:關注微信公眾賬號"12321舉報中心",點擊"我要舉報"或直接發送文字、語音、截圖舉報。

(5)微博:關注"12321舉報中心",發送私信或@12321舉報中心進行舉報。

(6)舉報垃圾簡訊:可發簡訊到"12321"這個5位短號碼舉報垃圾簡訊。

在您要舉報的簡訊內容前面手工輸入被舉報的號碼(即垃圾簡訊發送人號碼,這一點很重要),再加星號(*號)隔開後面的簡訊內容,發送到"12321"這個5位短號碼。

關注12321舉報中心微信公眾賬號截屏並提供接收方手機號;通過APP客戶端(限於安卓系統手機)如搜狗號碼通、網路衛士、公信手機衛士、12321舉報助手等。

(7)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舉報垃圾郵件,請將垃圾郵件作為附件(eml格式)轉發至[email protected](不必修改標題);通過郵件舉報其他不良信息,請在郵件標題註明"舉報"字樣

(8)12321舉報助手APP:http://jbzs.12321.cn(目前僅支持安卓手機,可通過微信、手機QQ、支付寶的城市服務頁面,12321舉報助手APP舉報垃圾簡訊和不良APP)。

參考資料來源:

12321網路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中心-舉報指南

❽ 騰訊微博五周年慶抽取幸運賬號是不是真的,提交完信息就要錢,是什麼個人所得稅,不交就去法院起訴,說

騰訊《騰訊》指定查詢專機:一 0 I 0一 8686一 2255 王部長接待

騰訊《騰訊》指定查詢專機:一 0 I 0一 8193一 2255 (李經理接聽)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刑案件審查授權。
審理案件相關的內部請示批准,
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管轄的案件。
緩審查案件相關的聽力。
聽到有關涉及外國人,二審案件犯罪。
大案要案的協調和指導有關。
引導城市的中級人民法院減刑,

❾ 在騰訊微博被陌生人侵犯肖像權,散布謠言怎麼辦

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條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由此可見,構成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通常應具備兩個要件:一是未經本人同意;二是以營利為目的。常見的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主要是未經本人同意、以營利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做商業廣告、商品裝潢、書刊封面及印刷掛歷等。對於侵犯肖像權行為,受害人可自力制止,例如請求交出所拍膠卷,除去公開陳列肖像等,也可以依法請求加害人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影響或賠償損失等。賠償損失請求權,不以財產損害為要件。
其他法律和司法解釋對侵犯肖像權也作出一些相應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39條規定:以營利為目的,未經公民同意利用其肖像作廣告、商標、裝飾櫥窗等,應當認定為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除此之外,惡意毀損、玷污、醜化公民的肖像,或利用公民肖像進行人身攻擊等,也屬於侵害肖像權的行為。

❿ 微信被封,綁定別人的手機號,好友被刪完了怎麼辦

1、當前設備的微信號登錄環境存在異常,被系統多次檢測到,這是十一以後被封的最常見現象。
2、據用戶舉報,當前賬號惡意傳播S***Q信息。為保護綠色網路環境,該賬號已被封號。如希望繼續使用微信,請注冊新號。
3、損害了微信的官方權益。

熱點內容
民事訴訟法146條6 發布:2025-02-12 23:28:42 瀏覽:865
巴州司法所 發布:2025-02-12 23:00:17 瀏覽:158
道德經庫恩 發布:2025-02-12 22:45:04 瀏覽:344
行政訴訟法八十二 發布:2025-02-12 22:07:11 瀏覽:890
重慶京師律師 發布:2025-02-12 19:52:51 瀏覽:808
法律責任包括下列哪些 發布:2025-02-12 19:04:52 瀏覽:481
合同法中約定優先原則 發布:2025-02-12 18:55:24 瀏覽:690
合同法履行完畢 發布:2025-02-12 18:38:59 瀏覽:231
1993年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2-12 18:13:01 瀏覽:645
八年級上冊政治法律知識點人教版 發布:2025-02-12 17:47:00 瀏覽: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