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刑法
㈠ 有關於網路刑事經濟犯罪有哪些
經濟犯罪,是指在社會經濟的生產、交換、分配、消費領域,為謀取不法利益,違反國家經濟、行政法規,直接危害國家的經濟管理活動,依照我國刑法應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經濟犯罪主要包括兩大類,一類是我國刑法分則第三章規定的破壞社會主義經濟秩序罪;另一類是我國刑法分則第五章規定的侵犯財產罪,除此之外,我國刑法分則其他章規定的某些侵害社會主義經濟關系的犯罪,如製造、販賣假葯罪、販毒罪、賄賂罪,也屬於經濟犯罪的范疇。總的來說,經濟犯罪共有177個罪名。經濟犯罪罪名:貪污罪、受賄罪、行賄罪、挪用公款罪、挪用資金罪、職務侵佔罪、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集資詐騙罪、非法經營罪、抽逃注冊資金罪、信用證詐騙罪、操縱證券期貨交易價格罪、走私普通貨物罪、虛假廣告罪、侵犯商業秘密罪、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非法出售發票罪、非法購買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購買偽造罪、假冒注冊商標罪等。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條?【受賄罪】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的,是受賄罪。國家工作人員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收受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歸個人所有的,以受賄論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八十七條?【單位受賄罪】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情節嚴重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前款所列單位,在經濟往來中,在帳外暗中收受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的,以受賄論,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㈡ 什麼叫做普通刑事案件的互聯網化
萬物互聯時代即將到來,新類型網路犯罪案件不斷涌現,網路刑事案件范圍擴大,越來越多的普通刑事案件有了網路化特徵。
網路犯罪主要圍繞互聯網產業鏈展開。接受采訪的律師將網路犯罪概念分為狹義和廣義兩種。
北京雷騰律師事務所主任滕立章認為,網路刑事案件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以網路相關內容為犯罪對象的刑事犯罪案件,如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罪、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罪、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罪等;另一類是以網路技術和應用為手段的刑事犯罪,如利用互聯網進行非法經營犯罪、利用網路侵犯知識產權犯罪、通過網路進行的洗錢、詐騙、敲詐勒索、誹謗犯罪等。
滕立章說:「網路刑事案件往往牽涉大量通過互聯網、伺服器等存儲設備收集的證據,網路數據易修改的特性決定了證據收集的合法性異常關鍵。網路刑事案件跨地域、當事人人數較多的特點,使得證據既雜且多。」
滕立章以他正在代理的一起電信領域貪污犯罪刑事案件為例,為了使法庭充分了解案件真實情況,理解電信領域專業知識,律師編寫了詳實的電信知識解讀文本提交給法庭。這些在普通刑事辯護案件中很少出現,卻是網路刑事案件中律師必須做的工作。
除了技術,辦理網路刑事案件的律師還必須熟悉常見的網路行業細分領域商業模式及行業現狀。滕立章說,案件當事人一般是從事或者熟悉某個細分網路領域的人士,律師如果不懂基本的網路知識和行業背景,很難與當事人順暢溝通,不可能真正理解當事人陳述的案情和觀點。另外,承辦案件的公檢法等機關工作人員不一定熟悉涉案行業技術特點和背景,這就需要律師起到良好的溝通橋梁作用,避免產生誤解和分歧,否則不利於案件的公平、公正辦理,也不利於化解矛盾。
㈢ 互聯網犯罪的犯罪客體是什麼
計算機網路犯罪是指使用計算機及網路技術來進行的各種犯罪行為,它包括利用計算機及網路技術非法入侵和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的犯罪,或利用計算機及網路技術進行盜竊、詐騙、傳播病毒、散布色情信息或其它犯罪行為。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1、復制、更改或者刪除計算機信息犯罪2、散布破壞性病毒、邏輯炸彈犯罪3、網路詐騙、教唆犯罪4、網路侮辱、誹謗與恐嚇犯罪5、網路色情傳播犯罪智能型、隱蔽性、復雜性、跨國性、匿名性、損失大,對象廣泛,發展迅速,涉及面廣、持獲利和探秘動機居多、低齡化和內部人員多、巨大的社會危害性 網路犯罪的構成特徵
1、網路犯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2、網路犯罪所侵犯的同類客體是信息交流於共享得以正常進行的公共秩序。3、網路犯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實施犯罪的過程中需要藉助計算機設備,通過思考輸入相關指令來完成的,這表明犯罪主體有明顯的犯罪故意4、網路犯罪客觀方面是犯罪客觀方面是刑法所規定的、說明行為對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系造成侵害的客觀外在事實特徵。我國《刑法》第285條、第286條是對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功能、破壞計算機數據(程序)、製作(傳播)計算機病毒罪的規定,還有第17條第2款依筆者之見,這些規定都有需要完善和明確的地方。 1、量刑較輕,應適當加大量刑力度。2、規定的犯罪范圍偏窄,需要予以適當擴大。3、犯罪構成設計不合理,需要增加法人犯罪和過失犯罪。4、增加引渡條約。5、犯罪在主體責任年齡上可作適當降低。
㈣ 關於網路犯罪都有什麼罪名
關於計算機機網路犯罪的相關罪名規定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八十五條【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罪;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罪;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程序、工具罪】違反國家規定,侵入國家事務、國防建設、尖端科學技術領域的計算機信息系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違反國家規定,侵入前款規定以外的計算機信息系統或者採用其他技術手段,獲取該計算機信息系統中存儲、處理或者傳輸的數據,或者對該計算機信息 系統實施非法控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提供專門用於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的程序、工具,或者明知他人實施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的違法犯罪行為而為其提供程序、工具,情節嚴重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第二百八十六條【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違反國家規定,對計算機信息系統功能進行刪除、修改、增加、干擾,造成計算機信息系統不能正常運行,後果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違反國家規定,對計算機信息系統中存儲、處理或者傳輸的數據和應用程序進行刪除、修改、增加的操作,後果嚴重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故意製作、傳播計算機病毒等破壞性程序,影響計算機系統正常運行,後果嚴重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第二百八十七條【利用計算機實施犯罪的提示性規定】利用計算機實施金融詐騙、盜竊、貪污、挪用公款、竊取國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關規定定罪處罰。
㈤ 刑法修正案九關於網路犯罪的規定是怎樣的
您好,修正案(九)是歷次修正中規模最大的一次。這次修正有很多重要內容,比如取消了九個罪名的死刑,完善了對恐怖活動犯罪的規定,完善了貪污匯率罪的規定等。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就是對刑法中涉互聯網安全的內容做了補充和完善。
涉及互聯網安全相關條款的修改主要是指修正案(九)修改完善刑法中有關網路安全犯罪的專門規定,包括:對《刑法》原來的有關危害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的規定做了補充和完善;強化了互聯網服務提供者的網路安全管理責任;把信息網路上常見的,帶有預備實施犯罪性質的行為,在刑法中作為獨立的犯罪加以規定;對網路上具有幫助他人犯罪的屬性的行為,專門作為犯罪獨立加以規定。
此外,修正案(九)還將其他與網路安全相關的規定做了配套性修改:把出售、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的犯罪做了進一步完善;對在信息網路上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這樣四種比較容易引起社會恐慌的謠言的行為,以及明知是這些謠言而傳播的行為,增加規定為犯罪;對泄露依照法律規定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中不應當公開的信息的行為作了規定。
網路服務提供者拒不履行安全管理義務
本次刑法修正案(九)修正增加的第286條之一,對網路服務提供者不履行網路安全管理義務造成了危害後果構成犯罪做了規定。適用這一條應該處理好三個關系:
1、網路監管和網路服務提供者之間的關系。很多情況下服務提供者的客戶實施了犯罪活動,這可以分兩種情況:一種是知情、串通,構成共同犯罪;一種是不知情、沒有串通。這里主要處理網路服務提供者不知道其客戶實施違法犯罪的情況。從這個角度來說,監管者和網路服務提供者,他們的根本利益是相同的,大家共同去防範網路上發生的違法犯罪情況,防止違法犯罪分子利用網路服務進行違法犯罪。本條是基於這樣的前提做的規定。
2、刑法和行政法的關系。刑法是最後一道屏障,是其他法律的後盾法。真正遏制網路犯罪,需要有效的行政監管,要發揮好行政法律法規等配套規定的作用。
3、堅持主客觀相統一。首先你有不履行安全管理義務的行為,同時主管部門給你發出通知以後又有拒不改正這樣的主觀意願,最後出現了危害後果,要追究責任。
望採納。
㈥ 網路犯罪的最新法律規定
網路犯罪適用法律規定
一、有關互聯網安全和信息保護等方面的法律規范
全國人大常委會2000年頒布的《關於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和2012年頒布的《關於加強網路信息保護的決定》,以及國務院2000年制定的《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
其中,《關於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第一至第五條從不同層面規定了網路犯罪的刑法問題,規定了五類網路犯罪的刑事責任。
《關於加強網路信息保護的決定》重點關注的是網路信息安全保護問題。如第一條規定,不得竊取或以非法手段獲取公民個人電子信息。
《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主要針對的是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的信息服務規范問題。
二、刑法有關網路犯罪的專門性規定
第285條:規定了「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罪」、「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罪」和「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程序、工具罪」。
第286條:規定了「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
第287條:對利用計算機實施金融詐騙、盜竊、貪污、挪用公款、竊取國家秘密或其它犯罪的提示性規定。
第363條:製作、復制、出版、傳播淫穢物品罪。
第364條:傳播淫穢書刊、影片、音像、圖片或者其它淫穢物品的規定。
來源唐山律師:網頁鏈接
三、有關網路犯罪的司法解釋和規范性文件
主要包括: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辦理網路賭博犯罪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2011年兩高《關於辦理危害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刑事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兩高分別於2004和2010年頒布的《關於辦理利用互聯網、移動通訊終端、聲訊台製作、復制、出版、販賣、傳播淫穢電子信息刑事案件具體應用若干問題的解釋》及《解釋(二)》,兩高2003年出台的《關於辦理利用信息網路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最高法2013年頒布的《審理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2000)等等。
㈦ 互聯網金融詐騙刑法規定
互聯網金融詐騙立案標準是,行為人詐騙公私財物,價值達到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行為人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應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