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特地物
① 民法上物的分類
民法學者、專家們對民法上的「物」尚未作一個系統的、有層次的分類。粗糙的分類可以分為以下幾個層面:
第一層,以客觀實在性為標准,分「實在物」和「虛在物」。具有的,為實在物;不具有的,為虛在物. (廢棄「有體物」和「無體物」的劃分。)
第二層,「實在物」下,以權利的取得和變更是否需要登記為標准(摒棄傳統的以能否移動為標准),分「動產」和「不動產」;「虛在物」下,分「知識產」(即常說的知識產權之客體)、「網路產」(比如網路財產,IP地址,QQ號等)、收益產(比如常說的特許經營權、收費權等體現的利益)。
這樣分類至少有幾個好處:
一、避開電、熱、水、氣等「能」到底是有體物還是無體物的疑惑。
二、承認智力成果仍然是「物」之一種。這樣,知識產權法可以歸入物權法中。
三、及時適應現實需要,將與網路有關的「網財」吸收進民法理論中,使民法理論切實能適應現實、指導現實。
四、既然物權法草案已將諸如收費權之類的寫進去,我們憑什麼不承認其客體作為「物」之一種?
附:物的分類——周枏先生《羅馬法原論》三編一章二節(供參考)
一、非財產物或不可有物與財產物或可有物
二、有體物與無體物
三、要式移轉物與略式移轉物
四、動產與不動產
五、消費物與不消費物
六、代替物與不代替物
七、特定物與不特定物
八、可分物與不可物
九、單一物、合成物與聚合物
十、主物與從物
十一、原物與孳息
十二、費用與損害
十三、有主物與無主物
十四、現在物與未來物
② 民法中的「標的物」是什麼
在民法中,標的是指民事法律關系,例如贍養關系,撫養關系,合同關系,標的物是指民事法律關系的指向對象,例如金錢,某種具體行為.
③ 民法中種類物和特定物各自有什麼的特點特徵
一、種類物和特定物概念
A.特定物是獨具特徵或被特定化並且無從替代的物。特定物既包括獨一無二的物,如魯迅某書手稿、劉海粟的畫等,也包括經當事人指定後被特定化的種類物,如經挑選的傢具等。特定物因其不可替代性,故也稱不可替代物。
B.種類物是以品種、規格、質量或度量衡確認的一類具有共同特徵的物。如1噸煤、20公斤大米等。種類物在交易時,具有可替代性,故也稱可替代物。種類物如經當事人指定後,也可成為特定物。
2、種類物和特定物區分的法律意義
A.民事法律關系的專屬性。
民事法律關系,有的只能以特定物為客體,如租賃、借用合同等,而有的只能以種類物為客體,如消費借貸、貨幣借貸等。在租賃合同和借用合同期限屆滿時,承租人和借用人必須歸還原物——特定物。相反,在消費借貸或貨幣借貸合同期限屆滿時,借貸人只要歸還同種數量的物或同值的貨幣即可,因為所借之物或錢已被處分掉了,不可能也不需要返還原物或原幣,況且原物、原幣與返還的物、貨幣是具有共性、可替代的物——種類物。
B.標的物滅失時的法律效果不同。
當特定物作為債履行的標的物時,該物於交付對方當事人前滅失的,債務人可免除交付義務,改負過失賠償責任。而若以種類物作為債履行的標的物時,債務人不能以交付前物。已滅失作為免除交付的抗辯理由,仍需以同樣品質、數量的種類物交付。法 律教育 網
C.所有權移轉時間不同。
特定物的轉讓,既可以物之交付為所有權移轉的時間,也可依約定或法定,以交付以外的方式確定所有權移轉的時間。而種類物的轉讓,因交付前尚未特定化,故只能以物之交付為所有權移轉的時間
④ 民法上的物是什麼東西
民法上的物,是指自然人身體之外,能夠滿足人們的某種需要(物質需要或精神需要),並且能夠被人力所控制、支配的物質實體。包括所有權和他物權或指自然人、法人直接支配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權利。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一十四條
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物權。
物權是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
第一百一十五條
物包括不動產和動產。法律規定權利作為物權客體的,依照其規定。
第一百一十六條
物權的種類和內容,由法律規定。
⑤ 民法典上物的種類
自行車本身是種類物,但因為李飛的xuanding而成了特定物。其他兩個選項中自行車肯定不是無主物,原物相對於復製件說的,很容易排除。
⑥ 屬於民法的哪些物
民法規定的物是民事法律關系最主要、最普遍的客體,涉及一切財產關系,具有這些特性:存在於人的身體之外;佔有一定空間並具有一定形體;能夠為人力所實際控制;能夠滿足人們的生產或生活的某種需要。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一十四條
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物權。
物權是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
第一百一十五條
物包括不動產和動產。法律規定權利作為物權客體的,依照其規定。
第一百一十六條
物權的種類和內容,由法律規定。
⑦ 民法上「種類物」和「特定物」的區別是什麼
區分兩者的意義在於:
有些法律關系只能以特定物為客體,如所有權法律關系,租賃法律關系等;而有些法律關系既可以是特定物也可以是種類物,如買賣法律關系等。
物意外滅失時的法律後果不同。特定物在交付前意外滅失的,可以免除義務人的交付義務,而只能請求賠償損失。種類物如在交付前意外滅失的,由於其具有可替代性,故不能免其交付義務,義務人仍應交付同類物。
⑧ 誰能解釋一下民法上「種類物」和「特定物」的區別
1、特點不同
特定物具有特殊的質量、構造、性能或者外部特點。
種類物是具有某種版物的共同屬性,可以通權過數量、度量、重量決定其共同屬性之物。
2、特性不同
特定物具有不可替代性、獨一無二性。
種類物是可替代之物,如大米、正在出售的汽車等。
3、種類不同
特定物可以是不動產,也可以是動產。
種類物一般是動產。
⑨ 民法中物的構成要件
你好,根據我國物權法第二條規定:因物的歸屬和利用而產生的民事回關系,適用本法。
本法所答稱物,包括不動產和動產。法律規定權利作為物權客體的,依照其規定。
本法所稱物權,是指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
物必須是能夠被人控制的,可以有形也可以無形的,客觀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