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到底是個啥
發布時間: 2022-01-24 23:07:48
『壹』 民法典是什麼東西
民法典來是指在採用成文法的自國家中,用以規范平等主體之間司法關系的法典。民法典是以條文的方式,以抽象的規則來規范各式法律行為、身份行為。有的民法典會酌采習慣法作為補充規范的方式,此外也多半規定以當事人間司法自治的方式彌補各種法規的不足。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1)民法典到底是個啥擴展閱讀:
《中國民法典草案(建議稿)》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法典立法研究課題組起草。課題組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北京大學法學院、清華大學法學院、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煙台大學法學院、復旦大學法學院、山東大學法學院、北京化工大學法學院、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深圳大學法學院、中國建銀集團法律部等單位的26人組成。
梁慧星學部委員擔任課題組負責人。該草案採用德國潘德克吞編制體例,分為總則、物權、債權總則、合同、侵權行為、親屬、繼承七編,共計1947條。
『貳』 民法典是啥
法律分析:民法典相當於處理民事法律關系的一本網路全書,其中包含了各種各類的民事糾紛處理的【法律依據】,因此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網路全書」。民法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體系中居於基礎性地位,也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內容共7編1260條,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條為了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