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上過失

民法上過失

發布時間: 2022-01-25 04:13:16

民法上「與有過失」是什麼意思

與有過失又稱促成過失、過失相抵或者受害人過錯,其含義是原告對自己的回安全失於通常的注意。通常答,原告與有過失都會減少或者免除被告的賠償責任。這個規則意味著,如果原告存在著過失,他仍然可以得到賠償,但是他的賠償數額要相應地減少。隨著侵權行為法的發展,一個新的規則得以產生,這就是「比較過失」的規則。比較過失的基本含義是:被告對原告的損害有過失,原告自己也存在著過失,在這種情況下,要比較原、被告雙方的過失比例,按照這個比例在雙方當事人之間分配損害的數額。比如,原告受到損害的總數是1萬美金,原告的過失為49%,被告的過錯為51%,那麼判決的結果將是判定被告給付原告5100美金的賠償。至於雙方過錯的比例,是一個事實的問題,因此一般由陪審團來確定一個合適的比例。

⑵ 在民法中,如何界定故意,重大過失和一般過失

有!

按照民法的一般原理,過失分為重大過失、一般過失和輕微過失。所謂重大過失即行為人欠缺一般人具有的起碼注意,他只要稍加註意,損失本不會發生。

一般過失又稱缺乏善良家長的注意,即行為人缺乏具有一般知識、智力和經驗的人誠實處理事物所應有的注意;輕微過失即行為人缺少極謹慎而精細的管理人的注意。「

重大過失等同於故意」一直是羅馬法以來被廣為採納的原則。

重大過失的行為人欠缺一般人所應有的最起碼的注意,其漠不關心的冷漠態度已達到極致,從而與明知(或故意)的心理結構在法律和道德的應受譴責程度上已相差無幾。

因此,在重大過失情況下排除善意的適用是合理的,也是公平的。

因為這不是一種「可以原諒的錯誤」[11]輕微過失由於其要求的注意程度極高,在一般情況下的一般人可能都會犯此過失,因此,對於犯有輕微過失的人如果僅因此認定其非善意,是法律對行為人的一種苛求,在實踐中可能會出現「法不責眾」的局面。

況且,輕微過失在心理結構上與重大過失不可同日而語,它是一種完全「可以原諒的錯誤」,因而在法律上它能夠成為一種「合法的錯誤」。

(2)民法上過失擴展閱讀:

過失行為注意義務的客觀標准:

民法上的過失,就是行為人對受害人應負注意義務的疏忽和懈怠。過失行為是行為人無法預計自己的行為將產生何種後果。注意義務的客觀標准有三:

1、普通人的注意。這種注意義務是按照一般人在通常情況下能夠注意到做為標准。對於一般人能夠在一般情況下注意到卻沒有注意,為有過失。

2、應與處理自己事務為同一注意。判斷這種注意義務,應以行為人平日處理自己事務所用的注意事項為標准,為一種主觀標准,即行為人是否盡到了注意的義務。如果行為人證明自己在主觀上已經盡到了注意義務,應認定其為無過失;反之,則認定其有過失。

3、善良管理人的注意。這種注意義務,與羅馬法上的「善良家父之注意」相當,認為具有相當知識和經驗的人,對於一定事件的所用注意作為標准,客觀地加以認定,為一種客觀標准。

行為人有無盡此注意的知識和經驗,以及他向來對於事務所用的注意程度,均不過問,只有依其職業斟酌,所用的注意程度,應比普通人的注意和處理自己事務為同一注意,要求過高。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⑶ 求解 「民法中的過錯」

刑法中的過錯主要包括"故意"和"過失"兩類,再細分可以分為:直接故意、間接版故意、過於自信的過失、疏權忽大意的過失。
民法中的過錯包括「故意」、「重大過失」和「一般過失」。

民法和刑法中的過錯對於確認責任比例、認定孰是孰非、孰輕孰重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刑法中,故意與過失是量刑的一個重要指標,有時候是故意還是過失 甚至會影響犯罪定性,影響到罪名成立 與否.
而一般來說民法中很常見以相對方"故意"或者"重大過失來免責的情況。

⑷ 民法上,客觀過錯認定有哪些情形

,民法上指違反社會准則、受法律譴責和非難的心理狀態。過錯分為故意和過失兩種。對過錯認定,有主觀說和客觀說兩種。前者認為,過錯是一種應當受到譴責的個人主觀心態。後者認為,過錯是違反社會准則的行為意志狀態。大陸法系國家多采主觀說。英美國家多采客觀說。中國學者一般堅持主客觀統一說。無論個人的心理狀態還是個人的行為意志,都是法律規范評價的客觀對象。過錯包括兩方面:一是客觀不法行為;二是主觀上受譴責的心態,即可歸責性。對過錯的判定和檢驗,理論上有主觀說和客觀說兩種。主觀說認為過錯是一種主觀心態,對過錯的認定就是對這種心理狀態的再現性描述。最確切的是典型心理狀態檢驗法。它根據具體的案件事實,確定行為人的世紀心理狀態符合何種過錯的典型狀態。其思維程序是:首先確定行為人對損害的發生有無預見;若有預見,行為人對其行為和結果的態度如何;如無預見,行為人是否應當預見或者能夠預見。客觀說則建立了一種以「注意義務」為標準的過失檢驗法,即以一個人格化的人的形式,確定行為人的過錯。如羅馬法中確定的「疏忽之人」的注意和「善良家父」的注意。在現代國家,一般採取兩種標准:一種是抽象標准,即抽象出一個通常合理人,由其注意標准決定行為人是否有過錯;二是具體標准,即依據事務的性質和行為人的具體職責和實際能力,決定其是否有過錯。

⑸ 刑法中的過失和民法中的過失的區別

刑法上的「過失」是指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輕信能夠避免的心理狀態。
民法上的「過失」,是指行為人對其行為結果應當預見或能夠預見而因疏忽未預見,或者已預見,但因過於自信,以為其不會發生,以致造成損害後果。二者都分為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於自信的過失。
第一,二者的內涵不同。民法尤其是侵權行為法的目的在於平衡加害人與受害人的利益,合理分配損害,過失的認定應當採取客觀說。而刑法的目的是對犯罪者處以刑罰,刑事責任的承擔者,是具體的人,應以行為人的注意能力為標准,關於過失的認定,應當採取主觀說。
第二,民法把過失劃分為兩個等級:(1)一般過失。它是指行為人雖然沒有違反法律對一般人的注意程度的要求,但沒有達到特定身份人的較高要求。(2)重大過失,它是指行為人不僅沒有達到法律對他的較高要求,甚至連法律對普通人的一般要求也未達到。而在刑法規定的過失犯罪中,過失不分等級,只有一種狀態,即罪過。
第三,舉證責任的分配及證明標准不同。民法上,證明行為人有過失,一般情況下,根據「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主張對方當事人有過失的,應當承擔舉證責任。而在刑法上,證明被告人過失的責任由控方承擔,而且為保護被告人的合法權益,刑事訴訟不適用自認規則,只有被告人的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有罪。
行為人有民法上的過失未必有刑法上的過失。在審理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案件時,刑事與民事的相關證據不能相互代替,應當各自適用相應的制度。特別是在刑事判決宣告無罪的情況下,不能將刑事判決認定的事實簡單地一概運用到民事判決之中,行為人不承擔刑事責任並不意味著就一定不承擔民事責任,也不能把刑事判決認定的證據生搬硬套於刑事判決中,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也不意味著一定要承擔刑事責任。

⑹ 民法上的「過失」與「無意思聯絡」是否同一意思在共同侵權方面有惑.

一般認為,民法中過失的含義和刑法中過失的含義相同。據此,過失是指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侵害他人權益的結果,但卻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的主觀狀態。
無意思聯絡的數人侵權是指數個行為人並無共同的過錯,但由於數個行為的結合而致使他人損害的侵權行為。
可見兩者並非同一概念。
共同侵權行為,簡單的可以說是指二人以上事實的侵權行為。狹義的共同侵權行為,又稱共同加害行為。廣義的共同侵權行為包括狹義的共同侵權行為、共同危險行為以及無意思聯絡的數人侵權。

⑺ 民法中的重大過失認定是如何的

在我國民法有一過失這個概念,過失有兩種,一種是重要過失,一種是一般過失。兩種過失行為要負擔的法律責任也不同。那麼重大過失是怎樣定義的?有什麼法律特徵?下面為大家解答。

一、民法中重大過失的定義

重大過失是指在正常情況下責任人在法律行為能力范圍內能夠預見而沒有預見或已經預見但輕信事故不會發生而未採取措施所造成的事故及損失為過失,重大過失是一般人都能預見,作為有相應工作能力的人員卻沒有預見或預見到但輕信不會發生而造成事故或損失的一種主觀心態。

重大過失是行為人能夠預計自己的行為可能產生的後果,只是報有一種僥幸心裡,繼續自己的行為。

重大過失在各種與法律有關的文章中是常見的。但是,什麼是重大過失,很難找出有法律效力的定義。

一般可以接受的定義是,重大過失是過失程度比較大的,可以避免的過失。用比較書面化的形式表示就是:應當預料會發生不利後果,但是輕信可以避免,從而致使損害發生的一種過失。

二、一般過失的定義:

一般過失,它是指行為人雖然沒有違反對一般人的注意程度的要求,但沒有達到特定身份人的較高要求。

三、過失行為注意義務的客觀標准:

民法上的過失,就是行為人對受害人應負注意義務的疏忽和懈怠。過失行為是行為人無法預計自己的行為將產生何種後果。注意義務的客觀標准有三:

1、普通人的注意。這種注意義務是按照一般人在通常情況下能夠注意到做為標准。對於一般人能夠在一般情況下注意到卻沒有注意,為有過失。

2、應與處理自己事務為同一注意。判斷這種注意義務,應以行為人平日處理自己事務所用的注意事項為標准,為一種主觀標准,即行為人是否盡到了注意的義務。如果行為人證明自己在主觀上已經盡到了注意義務,應認定其為無過失;反之,則認定其有過失。

3、善良管理人的注意。這種注意義務,與羅馬法上的「善良家父之注意」相當,認為具有相當知識和經驗的人,對於一定事件的所用注意作為標准,客觀地加以認定,為一種客觀標准。行為人有無盡此注意的知識和經驗,以及他向來對於事務所用的注意程度,均不過問,只有依其職業斟酌,所用的注意程度,應比普通人的注意和處理自己事務為同一注意,要求過高。

上述三種注意義務,從程度上分為三個層次,以普通人的注意為最低,以與處理自己事務為同一注意為中,以善良管理人的注意為最高。與此適應,違反這三種注意義務,構成三種過失:

1、重大過失。違反普通人的注意義務,為重大過失。如果行為人僅用一般人的注意即可預見,而怠於注意,就存在重大過失。

2、具體輕過失。指違反應與處理自己事務為同一注意的義務。如果行為人不能證明自己在主觀上已盡該種注意,即存在具體輕過失。

3、抽象輕過失。是指違反善良管理人的注意義務。此種過失是抽象的,不依行為人的主觀意志為標准,而以客觀上應不應當做到為標准,因而,這種注意的義務最高,其未盡注意義務的過失為抽象輕過失。

四、重大過失的判定標准

民法理論上的重大過失是指行為人因疏忽或過於自信不僅沒有遵守法律對他較高的注意之要求,甚至連人們一般應該注意並能夠注意的要求都未達到,以致造成某種損害後果。重大過失是指在正常情況下責任人在法律行為能力范圍內能夠預見而沒有預見或已經預見但輕信事故不會發生而未採取措施所造成的事故及損失為過失,重大過失是一般人都能預見,作為有相應工作能力的人員卻沒有預見或疏忽輕信不回發生而造成的事故就是重大過失 過失與重大過失。過失行為是行為人無法預計自己的行為將產生何種後果;重大過失是行為人能夠預計自己的行為可能產生的後果,只是報有一種僥幸心裡,繼續自己的行為。重大過失在各種與法律有關的文章中是常見的。但是,什麼是重大過失,很難找出有法律效力的定義。

在法理上和審判實踐中,劃分重大過失和一般過失,是根據法律規范對於某一行為人應當注意和能夠注意的程度有較高要求時,行為人沒有遵守這種要求,但又未違背通常應當注意並能注意的一般規則時,就是一般過失。如果行為人不但沒有遵守法律規范對他的較高的要求,甚至連人們都應當注意並能注意的一般標准也未達到,就是重大過失。

以上就是有關於「民法中的重大過失認定是如何的」的內容,根據民法規定,重大過失是指責任人在可預見的情況下未採取措施造成事故及損失。

⑻ 民法上的過錯

1.民法的過錯包抄括故意和過失,民法上的故意也指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產生一定的結果而實行這種行為。他與過失一起構成了侵權行為的主觀要件。關於故意和過失的區別,前者是指積極產生認識到或預見到的結果的心理狀態,後者是指缺乏足夠的注意。但在侵權行為的成立這個問題上,這種區別並沒有太大的意義。但是,在侵權行為的結果上,例如賠償責任的計算或者過失責任抵消的情況中,故意和過失的區別具有重要的作用。
2.刑法上的過錯是指故意犯罪和過失犯罪,法律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四條規定: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第十五條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
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

⑼ 民法上面的故意與過失的界定

直接故意:明知危害事實可能會發生而希望其發生;
間接故意:明知危害結果可能會發生而放任其發生;
過於自信的過失;明知危害結果可能會發生而自信可以避免;
疏忽大意的過失;應當預料到危害結果可能會發生而沒有預料到。

⑽ 法律上,存在過失與過錯的區別是什麼,

區別是責任方處罰不同。

1、傳統的過錯責任原則採取「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受害人要提出損害賠償的請求,需就行為人具有過錯提出證明。在我國民法通則中,一般侵權待業適用過錯責任原則,因此受害人應承擔過錯的舉證責任。而在過錯推定責任中,採取了舉證責任倒置的方式,行為人若不能提出合理的抗辯事由的存在以證明其沒有過錯則將被推定有過錯。

2、關於舉證責任倒置的適用,中外學者曾提出了多種根據,諸如損害的原因出自因害人所能控制的危險范圍內,而受害人不能控制損害的原因,故處於無證據狀態,損害事件的確定性已以表明行為人是有過錯的;由行為人舉證更有利於督促行為人預防損害的發生,等等。舉證責任倒置正是過錯推定的重要特點。

(10)民法上過失擴展閱讀

過錯推定原則,也叫過失推定,在侵權行為法上,就是受害人在訴訟中,能證明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的因果關系的情況下,如果加害人不能證明損害的發生自己無過錯,那麼就從損害事實的本身推定被告在致人損害的行為中有過錯,並為此承擔賠償責任。

過失責任原則,行為人主觀上的過錯為承擔民事責任的基本條件的認定責任的准則。按過錯責任原則,行為人僅在有過錯的情況下,才承擔民事責任。沒有過錯,就不承擔民事責任。我國《民法通則》第106條第2款規定,公民、法人由於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侵犯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可見,在法律沒有特別規定的情況下,都適用過錯責任原則。

熱點內容
物業管理法規案例分析 發布:2025-02-12 12:04:27 瀏覽:922
重慶科級幹部選拔任用條例 發布:2025-02-12 11:48:10 瀏覽:197
2015年社會法年會 發布:2025-02-12 11:41:38 瀏覽:776
調解有哪些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12 11:39:29 瀏覽:979
一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實務 發布:2025-02-12 10:56:46 瀏覽:517
木質展台法規 發布:2025-02-12 10:36:43 瀏覽:238
婚姻法十九條詳細 發布:2025-02-12 09:33:18 瀏覽:4
法規稽核崗 發布:2025-02-12 09:32:27 瀏覽:877
2017年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 發布:2025-02-12 09:22:38 瀏覽:479
行政法聽得很無聊 發布:2025-02-12 08:55:08 瀏覽: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