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商法理論與實務

商法理論與實務

發布時間: 2022-01-25 21:41:01

商法原理與實務 試題解答

先生你好,此題回答如下:
一問:秦某、薛某同時死亡。根據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條規定,相互有繼承關系的幾個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如不能確定死亡先後時間的,推定沒有繼承人的人先死亡。死亡人各自都有繼承人的,如幾個死亡人輩分不同,推定長輩先死亡;幾個死亡人輩分相同,推定同時死亡。因秦某薛某屬戀人關系,輩分相同且相互無繼承關系,因而應推定為同時死亡。
二問:保險公司應當向秦某的合法繼承人履行保險金給付義務。理由為受益權不等同於繼承權,兩者分別受不同的法律關系調整,前者受《保險法》調整,後者屬《繼承法》調整。因而不能簡單套用繼承法上的規則來解決受益人與被保險人同時死亡時受益權如何確定的問題,受益權的實現是需要一定條件的,要求指定的受益人在保險事故發生時必須仍然生存,極具有唯一性。如果受益人在可以請求受領保險金前也已死亡,則意味著投保人或被保險人對受益人的指定失去了效力,即目的無法實現。此時受益權不能作為受益人的遺產由其繼承人繼承,而應作為被保險人的遺產由其繼承人予以繼承。因而保險公司應當向秦某的合法繼承人履行保險金給付義務。

❷ 自考商法原理與實務復習資料

你好,抄自考書籍資料主要是教材襲、大綱和輔導書模擬題,歷次考試真題,可以網上試試,或是有賣那種歷次考試真題的試卷的輔導資料的可以,或是模擬試題都是可以的。
自考書籍要根據你報考的科目來選擇教材,所有課程的教材信息已經公布,在報考時自考辦就有。

根據 教材信息 購買教材 根據考試科目安排 報考科目 根據報考科目和科目的教材信息購買教材 教材信息已經公布,在報考時自考辦就有 報考時在購買。

查詢你報考課程的教材信息,根據教材信息購買教材,可以在網上購買也可以到自考辦問問,或是大型書店都有。

一、自考教材都是全國自考辦指定的教材,一般考試大綱都是根據指定教材來出的,所以教材一定不能買錯。自考教材一般在每次考試前發布考試安排與計劃時同時公布各科目的指定教材,考生在選購時根據辦發布的各課程的代碼、主編、版本號等信息進行選購就可以了~

❸ 求民商法實務書籍

您好:
【《民法總則》新法學習推薦書目】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釋義》(版李適時)權
《民法總則要義:規范釋論與判解集注》(李宇)
一、民商法實務核心書目(九種)
《中國民事訴訟法重點講義》(王亞新、陳杭平、劉君博)
《民法總論》(朱慶育)
合同法總論》(韓世遠)
《侵權責任法》(程嘯)
《物權法論》(劉家安)
《中國擔保制度與擔保方法》(曹士兵)
《親屬法原論》(余延滿)
《中國公司法》(王軍)
《民商法實務精要》(1、2、3、4)(「高杉LEGAL」系列精選集)
二、集成類
《新編版·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觀點集成》(劉德權)
三、執業技能類
《民法思維:請求權基礎理論體系》(王澤鑒)
《謝懷栻法學文選》(謝懷栻)
《要件審判九步法》(鄒碧華)
《法律意見書的研究與製作》(張慶、劉寧)
《法律盡職調查指要》(康䶮、謝菁菁)
《合同與法律咨詢文書製作技能》(呂立山、江憲勝)
律師之道:新律師的必修課》(君合所)
《律師之道(2):資深律師的11堂業務課》(君合所)
《律師執業基本技能》(律協培訓配套教材)
《律師業務操作指引》(律協培訓配套教材)

❹ 民商法專業都學些什麼課程啊

1、碩士研究生課程學習時間以1年半為准。秋季學期與本科第1、2學期相對應;春內季學期與本科第容3學期相對應。理論課每18學時計1學分。
2、鼓勵研究生跨專業、跨學院、跨年級選修與本專業有關的研究生課程,並計入選修課學分。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適應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的需要,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教學和法律實務能力的法學專門人才。具體要求是:掌握比較扎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熟悉我國民商事立法體系、裁判實務及社會生活中的理論問題和實務問題。較為熟練地掌握一門外語,能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掌握解釋適用法律的方法,能夠獨立承擔民商法理論研究、教學、立法、司法和法律實務工作。

❺ 武漢大學民商法考研要看哪些書 除了民法、商法的以外那些憲法、法理等其他科目要不要考

個人喜好和學校的考試方式!一般老師都有提示的!就像我們考前的沖刺班或者補習班!不過如果確實從事那份職業,就多讀相關的書籍。只會好不會壞!

❻ 哪裡能買到川大法學院 王建平民商法理論與實務,另外川大哪裡可以列印到相關考研資料

我只知道真題是在東區圖書館後邊有個店可以復印真題的。11年去那裡還是碰到一位好心美女姐姐,她給我說的。

❼ 司法考試商法包含哪些內容

商法部分考查復的部制門法包括:《公司法》、《合夥企業法》、《企業破產法》、《保險法》、《票據法》、《海商法》、《個人獨資企業法》、《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外資企業法》。商法所佔分值在50分左右,每年新修改的法律會成為當年的重點。其中,《公司法》是傳統的重點,其次是《保險法》和《票據法》,這兩部法律還會考查基本的理論。因此,商法的學習不僅要注重法條,教材的論述或教師的講解都是有必要參考的。

❽ 論我國商法體系構建的科學化

商法是民事法律或私法中的重要板塊,它調整的是在國民經濟運行中極為重要的商事貿易關系。我國自建立社會主義制度以來,歷經了計劃經濟、商品經濟直至建立初步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三大基本經濟制度。高度的計劃經濟時期,真正的商事貿易極度匱乏,因此,我國商法中的單行法大多數是在改革開放以後逐步頒布實施或完善的。在現階段,我國商法的發展現狀存在關於民商合一的爭議、商法「泛公法」化以及「商法典」的頒布爭議。民法與商法在我國現階段基本上屬於調整民事關系的「基本法」與「重要補充」的關系;而商法在有宏觀調控的市場經濟中的重要作用又使得其呈現出「泛公法」化的重要特徵;商法典是否頒布也在我國目前模糊的商法界限中爭議頗多。
由於商法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商法典的頒布在我國社會主義法制建設中就顯得異常重要,我國商法正在向著法典化、獨立化的方向發展。我國商法的未來發展,並不取決於民法和商法的關系問題。我國商法現存的法典化形式足以確保我國商法的獨立發展。我國商法的未來發展應當關注以下兩個問題的解決:即商法觀念的獨立化問題和商法制度的整合問題。毋庸置疑,商法在未來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中將發揮愈來愈重要的作用,可以預見的是,我國商法將伴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而逐步完善、成熟。
商法在世界法制史上發展成為一種全新的法律體系,出現在中世紀的歐洲。中世紀末期,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在封建社會內部日益壯大。16、17世紀,隨著歐洲中央集權國家的強大,歐洲諸國將在各國商人之間普遍適用的、具有國際性的各種商事習慣、商事規范納入本國的國內法,從而開始了近代商事立法。法國路易十四時期頒布的《商事條例》(1673)和《海事條例》(1681)就是世界上近代最早的兩部商事法令。
在我國,至今沒有頒布民法典,因此也就更談不上商法典。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國逐步實行了私有財產的社會主義改造,建立了國家所有和集體所有的社會主義公有制,並以此為基礎,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在我國長達近半個世紀的社會主義建設期間,不僅沒有適用商法的需要,而且連商法的觀念都被社會遺忘了。
如今我們所能夠感覺到和談論的「商法」,則是隨著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建設過程逐步發展起來的一種法律現象,它只是涉及規范商事活動的諸多商業活動法的綜合體,而我國實際上並不存在名為「商法」的法律。在現階段,我國商法中呈現「民商合一」、商法的「泛公法」化、商法各單行法的「法典化」、「修正式進步」等發展現狀,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逐步發展完善的需要,中國商法體系的發展呈現獨立化、內部整合的趨勢,相信商法典的頒布也將變為現實。
一、 我國商法發展現狀
(一)我國法律制度中的民商合一 自上個世紀70年代末改革開放以後,經濟活動中商業行為的急劇增多、個人合法權益得到保護,促使我國的「商法」步入快速發展進程。由於涉及「商法」的法制建設處於長期的停滯狀態,從理論和實務上講,在我國,法學界常說的「商法」只能在「民商合一」的體制范圍內進行思考。但也有學者持不同觀點,認為我國民商法制度採取的是民商分立的模式,無論是立法形式上還是運行機制上,均采民商分立。實際上,筆者認為,民商分立還是民商合一,是關於民法典與商法典的關系問題的論點;民商分立是指在民法典之外另行制定商法典的模式,民商合一是指就民商事關系僅制定一部統一的法典,對於不能合並到民法典中的有關商事的規定,另行制定單行法規
大部分法律界人士認為,我國實行民商合一的制度。因為在我國的立法史上,立法者一般不分商事和民事,通過頒布法律建立保護民事權利和維護私權利秩序的統一的私法制度,民商法構成我國統一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制度的組成部分;而在我國的司法實務上,民法是規范社會生活、經濟秩序的基本法,而商法則是對民法的有效補充。
在逐步完善民法體系、促進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過程中,我國不僅頒布有民法通則、繼承法和合同法,而且先後頒布了海商法、公司法、票據法、保險法、證券法等具有提高效率和維護交易安全特點的單行法,這是我國民商法獲得發展的重要事實,它們在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於沒有民法典,我國的民法和商法均是以單行法的形式出現的,但民法的理念、原則和基本制度則已經滲透到我國的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而我國所謂的「商法」除了單行法的表現形式外,由於基礎薄弱,其理念、原則和基本制度並沒有被社會普遍接受,尤其是商法理論的研究則更是捉襟見肘。
在20世紀80年代推行改革開放後十餘年,即開始建立私法制度之時,我國法學界法律體系中民法和商法的界限就不是清楚的,而這個時期又有長期存在的民法和經濟法之爭,商法似乎已經被人們所忽視。其實,我國自20世紀80年代初就開始了所謂的商事交易規則的創制,只不過這個法制進程並沒有讓人們真正認識到商法在我國的存在。我國在改革開放初期頒布的《經濟合同法》規定有買賣、倉儲、保險等多種交易制度,若視其為商事交易的法律,一點也不過分;特別是該法所規定的「買賣」、「保險」,更屬傳統意義上的「商行為」。為了滿足國際經濟交往的商業需求,在1985年,我國頒布了《涉外經濟合同法》,其所包含的法律內容也應當是名副其實的「商行為法」。然而,在長期的法學研究中,我們卻很少稱那個時期所頒布的《經濟合同法》和《涉外經濟合同法》(甚至後來頒布的《合同法》)為「商法」,因為從當時的法學理論上來講,它們太不像「商法」而更像「民法」。實際上,我國在改革開放後的相當長的時期內,立法者將許多原本應當屬於商法規范的交易制度,諸如貨物買賣、保險等,通過以民法通則為核心的民事立法來調整,民法的影響力頗為巨大;只是在後來,我國頒布的有關商事活動的法律多了,人們才習慣性地將海商法、公司法、票據法、保險法、證券法、信託法等稱為「商法」。
由此可見,在新中國數十年的法制建設過程中,民法固有的理念、精神、原則和制度幾乎影響甚至包容了我國民商事立法的所有內容。現階段,我國社會經濟活動方面基本上是在實行民商合一的法律體制,可以預見,獨立的商法制度在短期內較難形成。
(二)我國法制進程中商法的「法典化」
盡管存在「民商合一」的現狀,但不可否認的是,在中國的法制化的進程中,「商法」也以國家立法部門所頒布的有關商事活動的單行法「法典化」的獨特形式展現在人們面前。筆者認為,雖然現階段中國社會經濟活動中施行「民商合一」的法制體制,但相對獨立的商法還是在逐漸脫離民法領地的過程中獲得了相對自由的發展。自「商法」在我國的法律體系中形態逐漸清晰以來,買賣、票據、行紀、承攬、運送、保險、海商等即被作為主要的商行為規定在商法之中,由此構成了我國商法初級形態中的商業活動法。
在改革開放以後,由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我國加快了商事領域的立法步伐,立法機構先後頒布了海商法(1992年)、公司法(1993年) 、票據法(1995年)、保險法(1995年)、證券法(1998年)、合同法(1999年)、信託法(2001年)和投資基金法(2003年)等。另外,在逐步完善社會主義法制進程中,我國在1986年還頒布了體現法治下的市場經濟的 「企業破產法」,該法適用於國有企業(從事商事交易的國有企業)法人的條款規定被稱作具有里程碑意義。
事實表明,在改革開放後的數十年經濟建設中,我國頒布的有關海商、公司、票據、保險、證券、信託和投資基金等內容的法律,為我國建立起商事主體、交易和秩序的法律制度,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這些法律所包含的原則、已經建立或者試圖建立的制度,具有明顯不同於民法的原則和制度的特點,甚至有些制度的差異導致民法原則和制度在商事活動領域的「不適用」。例如,保險法所稱「保險合同」已經完全實現了格式化,附加合同成為保險法上的合同制度的普遍現象,民法上的合同自由原則幾乎被拋棄。甚至,保險法上的誠實信用原則,有其自身的特有內涵,利用「民法」上的原則和制度是難以解釋的。事實上,這些被稱之為「商法」的法律和民法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異,而這些法律似乎等同於大陸法系國家所稱的「商法」,它們的客觀存在基本上能夠成為我國存在「商法」的理論上的事實依據。
但由於大陸法系的商法是因為歷史的原因而形成的,而在我國法學界,因為欠缺商法傳統以及商法歷史,更因為學術上無相應理論基礎甚至仍然爭論商法和民法的關系,致使人們無法真正看清楚我國「商法」的邊界。我國商法的范圍或者外延到底在哪裡,仍然是存在疑問的。盡管如此,不可否認的是,我國商法正處在一個快速的發展階段,不斷涌現的商法「法典化」的單行法即是例證。 (三)我國商法的「泛公法」化
關於公法的概念,目前在法學界還沒有統一的解釋。有學者認為凡是規定私人之間事情的就是私法,反之則為公法。商法從根本上來講,應該是屬於私法的范疇,然而,隨著市場經濟活動的深入發展,商法也逐漸呈現「泛公法」化的發展現象。相對於「私法味」較濃的民法來講,商主體承擔較民事主體更高的注意義務,商事行為的外部約束對於交易的安全更有意義,而這些都需要藉助國家公權力來得到更好地落實和貫徹。 在我國,為了保證經濟健康發展、社會穩定,商事立法中越來越多地體現政府經濟職權色彩和干預意志、調節個人與政府和社會間經濟關系、維護社會公共利益的內容,這些內容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公法的明顯屬性。例如商業登記制度、商業帳簿制度,公司法中的公司組織形態、公司章程的法定記載事項、公司股份轉讓與公司合並的條件與程序等規定;海商法中的船舶登記、運輸單證、海事賠償責任限制、船舶抵押權等規定;保險法中的責任准備金、再保險、保險代理人與保險經紀人、保險業的監督管理等規定;破產法中的和解整頓、債權人會議、破產財產范圍、債務清償順序等規定,均屬公法性質的規定。筆者認為,商法的公法化,在性質上主要還是限於國家公權力對商事活動的消極干預,即設定商主體必須遵循的強行法制度,以限制商主體的意思組織和加重商主體的法律責任。從建立公平有序的市場經濟環境的角度來講,商法的公法化不應當倡導國家公權力對商事活動的積極干預。 由於我國商法在建構其制度的過程中吸收了更多的、不規則的國家公權力積極干預商事活動的公法內容,所以從我國商法的單行法內容可以看到,國家公權力介入商事活動更加積極和主動,呈現出泛公法化的特點。例如,我國保險法規定有保險業的監管機構——保監會及其監管許可權,並詳細規定有保險業監管機構的監管內容和方式,以法律的形式授權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對保險業進行全面的監管;證券法規定有證券交易的監管,以法律的形式授權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對證券交易進行全面的監管。這些都是我國「商法」單行法中所體現的「泛公法」化。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我國的經濟制度所建立的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這種經濟制度中,存在「宏觀調控、經濟調整」等許多特有的經濟現象,這就是支持我國商法呈現「泛公法」的經濟基礎。這種商法的「泛公法」化也必將在今後的法制進程中進一步得到體現。
(四)我國商法的「修正」式發展
由於我國的商法(或者說是商法單行法)脫胎於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最初的構建過程中,因此我國已經頒布的「商法」存在或者遺留著諸多計劃經濟的痕跡或者不盡合理。而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使得其中的很多條款急需整改甚至廢除。例如,我國1995年頒布的保險法規定,商業保險的主要險種的基本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由金融監督管理部門制定。這是國家公權力積極干預企業自主經營的典型事例。而且,我國建設市場經濟法制的經驗不足,更加缺乏「商法」的原則和制度設計的經驗。除個別的「商法」如海商法,因為吸收國際經驗的緣故,其不足相對較少外,涉及公司、證券、票據、保險、信託等法律都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對這些法律、法規進行深刻的修正,然後進行「具有中國特色」的創新,將成為我國的商法發展的特有現象。 我國商法的「修正」式發展,本身意味著我國商法的發展過程存在曲折,修正商法的目的顯然是要完善欠缺妥當性的法律規范。修改法律,無非是法律規范的價值再發現的結果,是立法者對法律規范的價值判斷的優化選擇。我國已經修正過的「商法」,有公司法和保險法等。通過修正,公司法和保險法都體現了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社會觀念變遷的需要,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其更加成熟。

❾ 那裡有《民商法理論與實務》(講義)王建平

你託人去四川大學買

能買到的

他們考研圖書有售的

熱點內容
五邑大學學分制條例 發布:2025-02-12 03:54:32 瀏覽:701
合同法對鐵路晚點 發布:2025-02-12 03:30:25 瀏覽:694
婚姻法離婚後再婚 發布:2025-02-12 02:40:30 瀏覽:995
國家制度民法典的意義 發布:2025-02-12 02:36:04 瀏覽:47
新婚姻法財產分割案例 發布:2025-02-12 02:25:21 瀏覽:276
原自收自支法律服務所人員 發布:2025-02-12 01:55:49 瀏覽:76
刑事訴訟法的特點 發布:2025-02-12 01:44:07 瀏覽:465
附有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12 01:43:16 瀏覽:447
新刑事訴訟法全文下載 發布:2025-02-12 01:42:00 瀏覽:538
訴訟法考研試卷 發布:2025-02-12 00:13:19 瀏覽: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