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對法
① 公司法對股東的規定
法律分析:股東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分取紅利;公司新增資本時,股東有權優先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認繳出資。但是,全體股東約定不按照出資比例分取紅利或者不按照出資比例優先認繳出資的除外。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三十四條 股東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分取紅利;公司新增資本時,股東有權優先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認繳出資。但是,全體股東約定不按照出資比例分取紅利或者不按照出資比例優先認繳出資的除外。
第三十五條 公司成立後,股東不得抽逃出資。
② 公司法對股權轉讓是如何規定的
公司法關於股權轉讓的規定
第七十一條有限責任公司內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容全部或者部分股權。
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徵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
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權,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兩個以上股東主張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協商確定各自的購買比例;協商不成的,按照轉讓時各自的出資比例行使優先購買權。
公司章程對股權轉讓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③ 公司法對法人規定是什麼
法律分析:公司法關於法人的規定是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長、執行董事或者經理擔任,並依法登記。企業法定代表人的產生、免職程序,應當符合法律、行政法規和企業法人組織章程的規定。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更換法定代表人需要由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者董事會召開會議作出決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十三條: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長、執行董事或者經理擔任,並依法登記。新公司法的修改只規定允許公司在董事長、執行董事和經理中選擇確定法定代表人。
④ 公司法的原則具體是什麼
法律分析:公司法的原則具體是:(一)股東有限責任原則;(二)利益均衡原則;(三)法人所有權原則;(四)自治原則;(五)分權制衡原則;(六)股東股權平等原則;(七)公司法的其他原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一條 為了規范公司的組織和行為,保護公司、股東和債權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公司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條 公司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⑤ 公司法對分公司是怎麼規定的
法律分析:公司法對於分公司的規定,公司可以設立分公司,但必須要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登記。分公司與子公司的不同在於,分公司屬於法人的分支機構,雖然是分支機構,也需要申請登記和領取營業執照。分公司是不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不具有獨立的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所以分公司在自己的名義對外從事民事活動後,所產生的法律責任由公司承擔。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十四條公司可以設立分公司。設立分公司,應當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登記,領取營業執照。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資格,其民事責任由公司承擔。 公司可以設立子公司,子公司具有法人資格,依法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⑥ 公司法對對外投資有什麼規定
新公司法對對外投資的規定:依據我國現行《公司法》的相關規定,公司可以向其他企業投資。但是公司向其他企業投資或者為他人提供擔保,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會或者股東會、股東大會決議。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十五條公司可以向其他企業投資;但是,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不得成為對所投資企業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出資人。第十六條公司向其他企業投資或者為他人提供擔保,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會或者股東會、股東大會決議;公司章程對投資或者擔保的總額及單項投資或者擔保的數額有限額規定的,不得超過規定的限額。公司為公司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提供擔保的,必須經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前款規定的股東或者受前款規定的實際控制人支配的股東,不得參加前款規定事項的表決。該項表決由出席會議的其他股東所持表決權的過半數通過。
⑦ 公司法對經營范圍的規定
經營范圍是指國家允許企業法人生產和經營的商品類別、品種及服務項目,反映企業法人業務活動的內容和生產經營方向,是企業法人業務活動范圍的法律界限,體現企業法人民事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的核心內容。
經營范圍一經核准登記,企業就具有了在這個范圍內的權利能力,企業同時承擔不得超越范圍經營的義務,一旦超越,不僅不受法律保護,而且要受到處罰。核定的企業經營范圍是區分企業合法經營與非法經營的法律界限。
根據《公司法》的規定,對公司的經營范圍有以下要求:
1、公司的經營范圍由公司的章程規定,公司不能超越章程規定的經營范圍申請登記注冊。
2、公司的經營范圍必須進行依法登記,也就是說,公司的經營范圍以登記注冊機關核準的為准。公司應當在登記機關核準的經營范圍內從事經營活動。
3、公司的經營范圍中屬於法律、行政法規限制的項目,在進行登記之前,必須依法經過批准。
公司的經營范圍是公司章程中的法定記載事項。要求在公司章程中寫明公司經營范圍並須經登記,主要因為:一是根據公司的正常經營規律,設立公司應當有一個主營范圍;這一主營范圍應當由公司設立時的股東確認。二是便於公司的債權人及其他交易方了解公司的營業范圍,起到公示的作用。公司的經營范圍應當符合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屬於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禁止經營的項目,公司不得經營;在經營范圍中,有法律、行政法規限制經營的項目的,必須依法經過審批,未經批准不得將該項目納人公司經營范圍。
公司在經營過程中,根據需要可以調整經營范圍。調整經營范圍必須符合以下要求:一是依法調整的經營范圍不能超出法律、行政法規的限制;增加的內容如果屬於法律、行政法規限制的項目,必須經過批准。二是調整經營范圍必須依照法定程序修改公司章程,進行變更登記,從而依法變更公司經營范圍。
在公司法經營范圍規定是什麼上面我們做了相關的詳細介紹,在這項法律中規定了公司的經營范圍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經營,也可以依據法律程序修改經營范圍,但是必須得到法院相關規定的額批准,並下達的通知書來決定。
⑧ 公司法對實際控制人的法律規定是怎樣的
法律分析:公司法對實際控制人的法律規定:
實際控制人,是指雖不是公司的股東,但通過投資關系、協議或者其他安排,能夠實際支配公司行為的人。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東,以及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在公司解散後,惡意處置公司財產給債權人造成損失,或者未經依法清算,以虛假的清算報告騙取公司登記機關辦理法人注銷登記,債權人主張其對公司債務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依法予以支持。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二百一十六條 本法下列用語的含義:
(一)高級管理人員,是指公司的經理、副經理、財務負責人,上市公司董事會秘書和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人員。
(二)控股股東,是指其出資額佔有限責任公司資本總額百分之五十以上或者其持有的股份占股份有限公司股本總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股東;出資額或者持有股份的比例雖然不足百分之五十,但依其出資額或者持有的股份所享有的表決權已足以對股東會、股東大會的決議產生重大影響的股東。
⑨ 什麼是公司法
公司法是國家制定的,為了規范公司的組織和行為,保護公司、股東和債權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的法律。公司依法受《公司法》的調整和約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條
為了規范公司的組織和行為,保護公司、股東和債權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制定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三條
公司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