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司法考試與法考有區別嗎

司法考試與法考有區別嗎

發布時間: 2022-01-27 10:00:31

『壹』 法考和司考區別

法考是從司考變革而來,年由「國家司法考試」變為「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對於考生來說,這幾點應該變革注意:
一是報名資格。改革後規定「(五)具備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法學類本科學歷並獲得學士及以上學位;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非法學類本科及以上學歷,並獲得法律碩士、法學碩士及以上學位;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非法學類本科及以上學歷並獲得相應學位且從事法律工作滿三年。」簡單理解就是以實施辦法頒布時間(2018年4月28日)為分水嶺,
【實施辦法後入學的學生報名資格】
第一種:具備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法學類本科學歷並獲得學士及以上學位;
第二種: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非法學類本科及以上學歷,並獲得法律碩士、法學碩士及以上學位;
第三種: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非法學類本科及以上學歷並獲得相應學位且從事法律工作滿三年。
第四種:在一定時期內,對艱苦邊遠和少數民族地區的應試人員,在報名學歷條件、考試合格標准等方面適當放寬。
 
【實施辦法頒布前(2018年4月28日)入學前的考生報名資格】
1.本辦法實施前已入學或者已取得相應學歷的高等學校法學類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畢業生。
2.或者高等學校非法學類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畢業生並具有法律專業知識的,可以報名參加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
也就是說,2018年4月28日前入學的非法本都可以考。
2018年4月28日前注冊學籍的自考生、成人本科,都可以考。
都可以一直考,沒有期限限制。
放寬地區政策仍然實行。
二是需要報考的人。改革後規定「初任法官、初任檢察官,申請律師執業、公證員執業和初次擔任法律類仲裁員,以及行政機關中初次從事行政處罰決定審核、行政復議、行政裁決、法律顧問的公務員,應當通過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取得法律職業資格。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三是考試方式。由一年一考變為一年兩考,分為客觀題考試和主觀題考試,客觀題通過後才有資格參加主觀題考試,考試間隔大概在一個月左右(具體以司法部公布的考試時間為准),客觀題成績兩年內有效,假如當年的主觀題成績不合格,下一年可以只考主觀題客觀題成績保留。

『貳』 司考和法考有什麼區別

一、考名改革

2018年之前名為「國家統一司法考試」,2018年後改為「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即「司考」變為「法考」。

二、報考條件改革

1、原報考條件:「高等學校法律專業本科畢業或者高等學校非法律專業本科畢業並具有法律專業知識」

2、改革後報考條件:

(1)具備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法學類本科學歷並獲得學士及以上學位;

(2)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非法學類本科及以上學歷,並獲得法律碩士、法學碩士及以上學位;

(3)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非法學類本科及以上學歷並獲得相應學位且從事法律工作滿三年。

三、法考科目改革

原科目為:試卷一、試卷二、試卷三、試卷四;一、二、三卷考客觀選擇題,試卷四考主觀題。每張試卷分值為150分,四卷總分為600分。各卷考試時長均為180分鍾。

考試採用閉卷、筆試方式。試卷一、試卷二、試卷三為機讀式選擇試題,試卷四為筆答式案例分析、法律文書、論述試題。各卷科目為:

試卷一:綜合知識。包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法理學、法制史、憲法、經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

試卷二:刑事與行政法律制度。包括: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試卷三:民商事法律制度。包括:民法商法、民事訴訟法(含仲裁製度);

試卷四:案例分析、法律文書、論述。包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法理學、憲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刑法、刑事訴訟法、民法、商法、民事訴訟法。

現科目為:客觀卷一、客觀卷二、主觀題卷。

客觀題考試實行閉卷、計算機化考試方式,試題、答題要求和答題界面均在計算機顯示屏上顯示,應試人員應當使用計算機滑鼠或鍵盤在計算機答題界面上直接作答。

客觀題考試共兩卷。分為試卷一、試卷二,每張試卷100道試題,分值為150分,其中單項選擇題50題、每題1分,多項選擇題和不定項選擇題共50題、每題2分,兩張試卷總分為300分。具體考查科目為:

試卷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法理學、憲法、中國法律史、國際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試卷二:民法、知識產權法、商法、經濟法、環境資源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民事訴訟法(含仲裁製度)

主觀題試卷:8:30—12:30,考試時間240分鍾。

主觀題考試為一卷,實行計算機化考試。包括案例分析題、法律文書題、論述題等題型,分值為180分。具體考查科目為: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法理學、憲法、刑法、刑事訴訟法、民法、商法、民事訴訟法(含仲裁製度)、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

主觀題考試設置選作題的,應試人員可選擇其一作答。

『叄』 司法考試與律師考試,有何種區別

律師考試只能取得律師資格,國家司法考試是國家統一組織的從事特定法律職業的資格考試。初任法官、初任檢察官、擔任公證員和取得律師資格都必須通過國家司法考試。國家司法考試每年舉行一次,一般在9月進行。前身為律師資格考試,自2002年後,吸收檢察官考試和法官考試兩類系統內部職業資格考試考核,改為國家統一司法考試。
律師考試現在已經取消了,如果想考律師資格則必須通過司法考試,非法律專業人士,本科以上學歷並具有法律專業知識就可以報考司法考試。

『肆』 司考和法考有什麼區別

法考vs司考卷式結構

司考:題量更多

原「司考」,客觀題三卷共300個選擇題;主觀題一卷共7道題(1個簡答題+6個案例分析題)。

法考:題量更少

現「法考」,客觀題兩卷共200個選擇題;主觀題一卷共5道題(1個論述題+3個必做案例分析題+1個選做案例分析題)。改革後,分為兩卷考察,體現了法考的階梯性。第一階梯的客觀題難度較小,只需要選對即對,側重考察法律知識的廣度;而第二階梯的主觀題難度較大,側重考察法律知識的深度,需要進行論述說理,遠遠大於原司考主觀題的難度。

法考vs司考考試風格

司考:側重基礎

原「司考」考試在於考察法律知識的廣度和基礎,客觀題與主觀題考察區分度不大,基本上兩者之間可以直接轉化;其中40%的題目是直接可以根據記憶內容(法條或講義)得出正確答案的;還有50%的題目是需要分析題目或選項表達的意思,對接知識點、甚至組合科目不同章節知識點才能得出正確答案的;再剩餘的10%是爭議問題或偏題或難題等很難得到分數的題目。

法考:客觀題,側重廣度;主觀題,側重運用。

現「法考」在於考察法律知識的深度和運用,客觀題和主觀題考察區分度較大。客觀題重點考察法律知識的廣度。原來很少涉及的小法或不考的小法在現在的法考客觀題中會涉及,部分考題在題干或選項中涉及垮科目的綜合考察,如民法民訴結合,民法商法結合等。改革後的主觀題是側重考察法律知識的運用。雖考題量減少了,但考察科目並沒有改變,這就意味著將存在數個科目在同一個題目進行組合命題考察的模式。比如,18年及19年真題中均出現了民法、商法與民訴法結合考察的大綜合案例題目。這就不僅要求考生知道知識點是什麼,還要求考生在具體的案例情形中能夠分析出每一句話暗示什麼,強調什麼。

法考vs司考出題人變化

司考:命題組出題

原「司考」的出題形式是,提前確定各個科目的命題組成員(個位數組成),然後由命題組在幾個月內對當年的真題進行命題。這樣一來,就可以通過研究命題組出題人的研究重點和觀點趨勢,猜測今年考試的重點和爭議問題的觀點;因此最有可能壓中原題。


法考:題庫出題

現「法考」的出題形式是,從各大高校收集題目,然後組成題庫,考試題目抽取題庫的題目組成試卷。什麼意思?就是考試中心的人員會按照今年的情況先討論羅列出一張【考點清單】,然後要求大家根據清單上所列的考點去題庫中檢索具體的題目,組成試卷。因此,反向可以得出我們的備考重點就是各科目最重要的考點+各科目新增知識點。

————————————————————————以上資料來自來勝法考法碩公眾號

『伍』 司法考試和律考有什麼區別

律考獲得的是律師從業資格。

司法考試獲得的不僅有律師從業資格,還有在法院,檢察院出任法官檢察官等職位的資格

報名是網路報名。各地有考點。今年是9.16開考。

『陸』 司法考試和法考是一個嗎

是的。不同時期的稱呼,其實都是同一個考試。

『柒』 法考和司考的區別

形式上不一樣,本質上卻沒什麼不同,前天我推薦了梁慧星的民法總論,昨天我推薦了老鍾的司考課程,今天我就順帶說下不同科目的老師吧,回憶一下青蔥歲月。

先說誰好呢,昨天說民法,今天說刑法?還是放在刑法話題下說吧,今天就說商法經濟法的老師吧,我要提兩個人:@商經法鄢夢萱 和 @商經法劉安琪 。

前一個是我司考時聽的老師,後一個是我在微博上發現的寶藏老師。

鄢老師講課自帶重點,沒有廢話只講考點,即便課講的這樣好,還是沒有名言警句醒腦——過了司考就能過上驕奢淫逸的生活。學累了、不想學了,想想這句話就有勁了,明天有奔頭了,考試自然就有動力過了[饞嘴]

劉老師是我在微博認識的老師,課我是沒有系統聽過,某次早上直播講課時我聽了一段,簡明扼要條理清晰倒不是重點,我詫異的是一大早上直播帶著考生學習,這在高中畢業以後再也沒遇到過了,關鍵是每天都有[允悲]。

至於寶藏不寶藏,課程對不對你的胃口,那是個人看法,你有你的我有我的,能幫到備考的你最好,幫不到的話也別怪我[笑cry]

『捌』 司法考試和法考有什麼不一樣的嗎

法考是司考改革後的名稱的教程,全稱法律職業資格考試,現在只有法考了。
區別主要集中於幾個方面:
1、卷式結構
司考:客觀題三卷共300個選擇題;主觀題一卷共7道題(1個簡答題+6個案例分析題)。
法考:客觀題兩卷共200個選擇題;主觀題一卷共5道題(1個論述題+3個必做案例分析題+1個選做案例分析題)。改革後,分為兩卷考察
2、考試風格
「司考」考試在於考察法律知識的廣度和基礎,客觀題與主觀題考察區分度不大,基本上兩者之間可以直接轉化
「法考」在於考察法律知識的深度和運用,客觀題和主觀題考察區分度較客觀題重點考察法律知識的廣度。
3、出題人變化
司考:命題組出題
法考:題庫隨機出題

『玖』 法考和司法考試是一回事么啊

法考是從司考變革而來,2018年由「國家司法考試」變為「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對於考生來說,這幾點應該變革注意:一是報名資格。


改革後規定「(五)具備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法學類本科學歷並獲得學士及以上學位;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非法學類本科及以上學歷,並獲得法律碩士、法學碩士及以上學位;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非法學類本科及以上學歷並獲得相應學位且從事法律工作滿三年。」簡單理解就是以實施辦法頒布時間(2018年4月28日)為分水嶺,


【實施辦法後入學的學生報名資格】

第一種:具備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法學類本科學歷並獲得學士及以上學位;

第二種: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非法學類本科及以上學歷,並獲得法律碩士、法學碩士及以上學位;

第三種: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非法學類本科及以上學歷並獲得相應學位且從事法律工作滿三年。第四種:在一定時期內,對艱苦邊遠和少數民族地區的應試人員,在報名學歷條件、考試合格標准等方面適當放寬。


【實施辦法頒布前(2018年4月28日)入學前的考生報名資格】

  • 本辦法實施前已入學或者已取得相應學歷的高等學校法學類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畢業生。

  • 或者高等學校非法學類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畢業生並具有法律專業知識的,可以報名參加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也就是說,2018年4月28日前入學的非法本都可以考。2018年4月28日前注冊學籍的自考生、成人本科,都可以考。都可以一直考,沒有期限限制。放寬地區政策仍然實行。

  • 二是需要報考的人。改革後規定「初任法官、初任檢察官,申請律師執業、公證員執業和初次擔任法律類仲裁員,以及行政機關中初次從事行政處罰決定審核、行政復議、行政裁決、法律顧問的公務員,應當通過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取得法律職業資格。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三是考試方式。由一年一考變為一年兩考,分為客觀題考試和主觀題考試,客觀題通過後才有資格參加主觀題考試,考試間隔大概在一個月左右(具體以司法部公布的考試時間為准),客觀題成績兩年內有效,假如當年的主觀題成績不合格,下一年可以只考主觀題客觀題成績保留。

『拾』 法考和司法考試是一回事么

一、考名改革
2018年之前名為「國家統一司法考試」,2018年後改為「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即「司考」變為「法考」。
二、報考條件改革
1、原報考條件:「高等學校法律專業本科畢業或者高等學校非法律專業本科畢業並具有法律專業知識」
2、改革後報考條件:
(1)具備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法學類本科學歷並獲得學士及以上學位;
(2)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非法學類本科及以上學歷,並獲得法律碩士、法學碩士及以上學位;
(3)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非法學類本科及以上學歷並獲得相應學位且從事法律工作滿三年。
三、法考科目改革
原科目為:試卷一、試卷二、試卷三、試卷四;一、二、三卷考客觀選擇題,試卷四考主觀題。每張試卷分值為150分,四卷總分為600分。各卷考試時長均為180分鍾。
考試採用閉卷、筆試方式。試卷一、試卷二、試卷三為機讀式選擇試題,試卷四為筆答式案例分析、法律文書、論述試題。各卷科目為:
試卷一:綜合知識。包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法理學、法制史、憲法、經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
試卷二:刑事與行政法律制度。包括: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試卷三:民商事法律制度。包括:民法、商法、民事訴訟法(含仲裁製度);
試卷四:案例分析、法律文書、論述。包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法理學、憲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刑法、刑事訴訟法、民法、商法、民事訴訟法。
現科目為:客觀卷一、客觀卷二、主觀題卷。
客觀題考試實行閉卷、計算機化考試方式,試題、答題要求和答題界面均在計算機顯示屏上顯示,應試人員應當使用計算機滑鼠或鍵盤在計算機答題界面上直接作答。
客觀題考試共兩卷。分為試卷一、試卷二,每張試卷100道試題,分值為150分,其中單項選擇題50題、每題1分,多項選擇題和不定項選擇題共50題、每題2分,兩張試卷總分為300分。具體考查科目為:
試卷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法理學、憲法、中國法律史、國際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試卷二:民法、知識產權法、商法、經濟法、環境資源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民事訴訟法(含仲裁製度)
主觀題試卷:8:30—12:30,考試時間240分鍾。
主觀題考試為一卷,實行計算機化考試。包括案例分析題、法律文書題、論述題等題型,分值為180分。具體考查科目為: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法理學、憲法、刑法、刑事訴訟法、民法、商法、民事訴訟法(含仲裁製度)、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
主觀題考試設置選作題的,應試人員可選擇其一作答。
四、法考時間改革
原考試時間:僅一個批次,考兩天,時間為9月的第3個周六、周日。
試卷一:周六 上午08:30—11:30,考試時間180分鍾。
試卷二:周六 下午14:00—17:00,考試時間180分鍾。
試卷三:周日 上午08:30—11:30,考試時間180分鍾。
試卷四:周日 下午14:00—17:30,考試時間210分鍾。
現考試時間:客觀題分兩個批次,也就是兩天。時間為8月最後一個周六、周日。
第1批次考試時間:
試卷一:周六 8:30—11:30,考試時間180分鍾。
試卷二:周六 14:00—17:00,考試時間180分鍾。
第2批次考試時間:
試卷一:周日 8:30—11:30,考試時間180分鍾。
試卷二:周日 14:00—17:00,考試時間180分鍾。
主觀題考試時間為10月第二個周末:8:30—12:30,考試時間240分鍾。
五、法考查分改革
改革前:在考完的第二天上午公布真題,過3~4天公布真題答案,考完一周左右對真題答案提出異議,考後兩個月左右公布成績。分數線另外公布。
改革後:現在是客觀題捲成績考後一周左右公布,同時公布分數線;主觀題卷是考試下一個月底公布成績及分數線;二者均無真題。

熱點內容
立水橋律師 發布:2025-02-11 15:58:04 瀏覽:364
就業證明有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2-11 15:45:57 瀏覽:126
法學概論下載 發布:2025-02-11 15:32:58 瀏覽:435
大連市勞動法產假規定 發布:2025-02-11 15:29:11 瀏覽:605
廣西社區矯正條例 發布:2025-02-11 14:58:38 瀏覽:250
農民工維權法律知識講座信息 發布:2025-02-11 14:52:20 瀏覽:498
行政法適用從舊兼從輕 發布:2025-02-11 14:09:13 瀏覽:648
入選區黨委法律顧問 發布:2025-02-11 13:50:16 瀏覽:453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尋親路 發布:2025-02-11 13:34:31 瀏覽:770
刑法的私塾pdf 發布:2025-02-11 13:12:04 瀏覽: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