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比附解釋刑法

比附解釋刑法

發布時間: 2022-01-28 02:53:48

『壹』 淺談刑法的解釋與罪刑法定原則之間的關系

關於刑法解釋與罪刑法定的關系:
一、罪刑法定原則能制約刑法司法解釋,主要表現在:
(1)對刑法司法解釋主體的制約。作為刑法司法解釋的主體只能是司法機關,在加強司法獨立的法制條件下,司法解釋權歸屬於司法機關是必然的。
(2)對刑法司法解釋范圍的制約。罪刑法定原則的基本含義和禁止習慣法的排斥原則都表達了「法定」罪刑的宗旨。因此刑法司法解釋應該嚴格依照法律規定的犯罪構成解釋行為的性質, 依照規定的刑種和刑度裁量,犯罪構成沒有規定的行為不得以犯罪處理,不得超越刑種和刑度量刑。
(3)對刑法司法解釋溯及力的制約。罪刑法定的排斥原則之一就是禁止刑法解釋的溯及既往。因此,刑法司法解釋的根據應以行為時的法律文本為基準進行適用解釋。解釋的效力只能對以後發生的行為適用。但是,有利於被告人的溯及例外。
(4)對刑法司法解釋方式的制約。根據不同的標准,刑法司法解釋的種類可以劃分出很多種。禁止類推解釋是罪刑法定原則中的又一派生原則,罪刑法定原則排斥類推解釋的理解,這在各國刑法理論中都有所體現。
二、刑法司法解釋適用與罪刑法定原則也是辯證統一的
罪刑法定的價值目標是在形式公正中實現刑法的安全價值,而刑法解釋的價值目標則是如何突破罪刑法定的束縛尋求實體公正。前者作為刑法的基本原則,主要是一種觀念形態,後者則是在實踐中面臨的現實性問題。這樣,在觀念和現實之間,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沖突。其實,如果我們將罪刑法定和刑法解釋置於刑法的價值目標之下,將會發現,這種沖突不僅表現在現實層面上,而且表現在觀念層面上。罪刑法定強調形式公正,,求刑法的安全價值。為了防止司法擅斷,嚴格限制司法權就是其必然選擇。因而作為一種價值目標,罪刑法定之於我國法治建設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刑法解釋在價值選擇上是偏向於刑法的公正價值的,並以此來實現刑法的社會保護機能。從司法實踐看,司法行為不僅要接受立法者的評判,更重要的它要接受全體國民的評判。因為法律不僅是立法者的法律,它更應當是全體國民的法律。刑法解釋應當立足於我國刑事立法與刑事司法的實踐,在堅持罪刑法定原則,維護刑事立法的權威性的前提下,發揮司法解釋的積極作用。因此,法解釋不能拘泥於立法原意,而應在立法意蘊所允許的范圍內,以罪刑法定為基本原則,以刑法的價值目標為終極歸宿,以積極的態度趨向於刑法的謙抑性和人道性,使刑法解釋起到闡明立法精神,補救立法之不足的功效。

『貳』 刑法解釋是什麼

刑法的解釋是指對刑法規范含義的闡述。

刑法的解釋就是對刑法規范含義的闡述。只有正確了解刑法規范的真實含義,才能正確的加以適用。刑法規范之所以需要解釋。

主要是因為刑法條文具有的一定程度上的抽象性和穩定性,有的抽象用語具有多義性,難免使人們產生不同的理解,加之現實生活又是千姿百態和復雜多變的,為了統一理解,為了使抽象的法條適用於具體案件,使司法活動能夠跟上客觀情況的變化,就需要對刑法規范進行解釋。

文理解釋:

文理解釋,又稱為文義解釋或者平義解釋,是指對法律條文的字義,包括單詞、概念、術語以及標點符號,從文理上所作的解釋。

對於法律解釋來說,文理解釋是一種首選的解釋方法。在一般情況下,通過文理解釋可以獲得對於刑法條文的正確理解的,就不應當再採用其他解釋方法。

文理解釋依賴的是法律賴以表達的語言的日常意義。由於語言的文義具有多重性,因而有時需要在數個文義中根據立法精神加以選擇。

為了避免日常語言這種歧義性而引起對法律的誤解,在法律實踐中創設了專業語言,即所謂法言法語,這種專業語言是法律所特有的,例如刑法中的累犯、假釋等概念,對這種法律專業術語的解釋被認為是一種特殊文義解釋方法。

當然,在法律文本中,法言法語只是少數,大多數採用的是自然語言。由於自然語言的含糊性,因而文理解釋方法是有很大局限性的,正確的法律解釋還須藉助於論理解釋方法。

『叄』 刑法解釋中的比較解釋是什麼意思忘記了

看不下去了,說了一堆,估計答題人自己也不理解的東西。比較解釋,借鑒外國立法與判例來闡明刑法規范的含義。所以,你說的沒錯,是中外比較解釋。

『肆』 什麼是刑法的體系和解釋

刑法的體系與解釋

廣義抄的刑法體系,是指刑法的各種淵源及其相互關系;狹義的刑法體系,是指刑法典的組成和結構。刑法典由兩編組成,第1編為總則,第2編為分則,此外還有1條附則。總則,為一般規定;分則,為具體規定;總則規定不僅適用於分則,而且適用於其他有刑罰規定的法律(但其他法律有特別規定的除外)。編下面分為章。我國刑法典為:總則5章,分則10章。

刑法解釋,是指刑法規定真實意義的說明。刑法解釋有助於人們正確理解刑法規定的含義與精神;有利於刑法的統一正確實施;有利於克服刑法的某些缺陷;有利於刑法的發展和完善。刑法的解釋對象是----刑法規定。刑法又是以文字作出規定的,因此,刑法解釋不能超出刑法用語可能具有的含義。否則,便有違反罪刑法定原則之嫌。刑法以保護合法權益為目的。所以,刑法解釋不能違背保護合法權益的目的。

『伍』 刑法的概念和原則

刑法的概念
是統治階級為了維護其階級利益和統治秩序,根據自己的意志,以國家名義頒布的,規定犯罪、刑事責任與刑罰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是國家的基本法律。
刑法的基本原則
罪刑法定原則 適用刑法一律平等的原則 罪刑相當原則

『陸』 在《唐律疏議》的刑法適用原則中的比附是是什麼

諸斷罪而無正條,其應出罪者,則舉重以明輕;其應入罪者,則舉輕以明重。

『柒』 刑法的四大基本原則

刑法的基本原則,是指刑法本身具有的、貫穿全部刑法規范、體現我國刑事立法與刑事司法基本精神、指導和制約全部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過程的基本准則法。新刑法規定了刑法的三個基本原則,即罪刑法定原則、罪刑相適應原則和適用法律一律平等原則法。

罪行法定原則的內容
1、排斥習慣法:罪刑法定原則要求犯罪於刑罰均由法律明文規定,因此,刑法必須是成文法,習慣法當然不能成為刑法的法源。
2、禁止溯及既往:罪刑法定主義要求刑法只能對其施行以後的犯罪適用,不能對其施行以前的犯罪適用。
3、禁止類推解釋:類推解釋是指,對於無明文規定的事項,比附援引與行為性質最相似的條文而予以處罰。類推解釋近似於自由擅斷,它允許法官根據相似的刑法條文,隨意入罪,以無為有,以輕為重,當然與罪刑法定主義相違背,因此,罪刑法定原則必定禁止類推解釋。
4、禁止絕對的不定期刑:罪刑法定原則要求對犯罪處以什麼樣的刑法由法律明文規定,禁止絕對的不定期刑的刑罰,以防止法官的裝橫擅斷。
5、刑罰法規的適當:指刑罰法規規定的犯罪和刑罰都應是適當的。
6、明確性原則:罪刑法定原則要求對什麼是犯罪以及對犯罪處以何種刑罰由刑法條文明確予以規定。

罪刑相適應原則
是指犯多大的罪,便應當承擔多大的刑事責任,就判處輕重相當的刑罰,重罪重罰,輕罪輕罰,罪刑相稱,罰當其罪法。
罪刑相適應原則的內容
1、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分子所犯罪行相適應
2,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分子的人身危險性相適應

適用法律一律平等原則
是指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法。
適應法律一律平等原則
1、定罪平等
2、量刑平等
3、行刑平等

刑法的其他基本原則
一、罪責自負原則
1、罪責自負原則的基本含義是:誰犯了罪,就應當由誰承當刑事責任;刑罰只及於犯罪者本人,而不能連累無辜。
2、罪責自負原則的基本要求:①犯罪的主體只能是實施了犯罪行為的人,對於沒有實施犯罪行為的人不能對其定罪;②刑罰的對象只能是犯罪者本人,對於僅與犯罪者有親屬、朋友、鄰里等關系而沒有參與犯罪的人,不能追究其刑事責任。
二、主客觀相統一原則
主客觀相統一原則的含義和要求。主客觀相統一原則的基本含義是: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追究刑事責任,必須同時具備主客觀兩方面的條件,並要求主客觀兩方面的有機統一。即符合犯罪主體條件的被告人,在其故意或者過失危害社會的心理支配下,客觀上實施了一定的危害社會的行為,對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系構成了嚴重威脅或已經造成現實的侵害。如果缺少主觀或者客觀其中任何一方面的條件,犯罪就不能成立,不能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承擔刑事責任。

『捌』 刑法司法解釋全文

刑法解釋全文太長,無法全部復制到本標題下。僅舉例第二條,其它內容可以從網路文庫閱讀、下載。
刑法:第二條【刑法任務】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任務,是用刑罰同一切犯罪行為作斗爭,以保衛國家安全,保衛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保護國有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解釋】本條是關於刑法任務的規定。 我國刑法的任務是用刑罰同一切犯罪行為作斗爭,以保衛國家安全,保衛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保護國有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事業的順利進行。其具體任務有以下幾個方面:
1.保衛國家安全、保衛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是刑法的首要任務。我國的國家安全、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是我國人民經過長期革命斗爭取得的,是我國憲法確立的國家政治、經濟制度,是我國進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保證。因此,用刑罰方法同一切組織、策劃、實施武裝叛亂、武裝暴亂、顛覆國家政權、推翻社會主義制度以及勾結外國危害我國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組織、策劃、實施分裂國家、破壞國家統一等犯罪作斗爭,是刑法一項很重要的任務。刑法的打擊鋒芒,就是指向這類危害最嚴重的犯罪,這是符合國家和人民最根本利益的。
2.保護國有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國家所有的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是社會主義的公共財產,是社會主義的物質基礎,是進行現代化建設的物質保證。根據憲法關於公共財產神聖不可侵犯的規定,刑法保護國有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是公民生產、工作、生活所必需的物質條件,同樣受國家法律保護。因此,刑法對於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的行為規定為犯罪,並規定了相應的處罰。
3.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在我國,人民是國家的主人,我國憲法規定了公民的各項基本權利。其人身權利是指公民的生命、健康、人身自由等方面的權利;民主權利是指公民依照法律參加國家管理和政治生活的各項權利;其他權利是指勞動、婚姻自由、老人、兒童不受虐待、遺棄等權利。刑法同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作斗爭,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是刑法的重要任務。 4.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我國進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穩定的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尤其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更需要一個良好的經濟秩序,否則,什麼事情也辦不成。因此,維護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成為刑法的一項重要任務,對於擾亂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的犯罪,依照刑法予以打擊。
網路文庫:刑法全文解釋http://wenku..com/link?url=_rwq_-Os_C_aDnZBtjtTNMKTANv-RpyP_

『玖』 刑法名詞解釋

法學以世界各國刑法為研究對象,是研究犯罪和刑罰、刑事責任及其罪刑關專系的科學。屬它屬於部門法學的范疇,是部門法學中最重要的學科之一。
刑法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卻是近代才出現的。一般認為,1764年義大利著名刑法學家貝卡里亞《論犯罪和刑罰》一書的出版,標志著現代刑法學的正式誕生。此後,經費爾巴哈、龍勃羅梭、菲利、李斯特等人的不斷努力,先後出現了刑事古典學派與刑事實證學派(包括刑事人類學派和刑事社會學派),創立和發展了刑法理論體系。

熱點內容
屬於經濟法有 發布:2025-02-11 08:58:02 瀏覽:233
史法治 發布:2025-02-11 08:31:41 瀏覽:204
南寧鐵路運輸法院 發布:2025-02-11 08:30:53 瀏覽:271
跳槽自己開有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2-11 07:59:36 瀏覽:669
應建全法律法規規章起草 發布:2025-02-11 07:45:33 瀏覽:958
食品安全規章制度銷售 發布:2025-02-11 07:36:23 瀏覽:518
北京交通大學法學排名 發布:2025-02-11 07:21:27 瀏覽:850
微法院繳費 發布:2025-02-11 06:50:45 瀏覽:819
侵佔罪是刑法多少條 發布:2025-02-11 06:49:55 瀏覽:886
新舊工傷保險條例區別 發布:2025-02-11 06:33:54 瀏覽:951